java多态的定义:人民网评:经济蛋糕,如何散发民生幸福味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1:32:15

人民网评:经济蛋糕,如何散发民生幸福味道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

李泓冰

2011年12月16日00:0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不管是中国的决策层还是老百姓,眼下都在盘点2011年的账单。很多网站号召网友“晒帐本”,得了多少积蓄?主要投资方式?跑赢CPI了吗?通胀压力日增,开销有多少?有没有为某件事情花去大把的钱,比如买房或结婚或生病等……网友们晒出一个个或酸或甜的往事,也晒出对幸福的憧憬。

  而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在试图解开百姓心中的诸多纠结,把“稳中求进”作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中国经济的指向,从过去的“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今日的“稳中求进”,究竟意味着怎样的变化?

  事实上,近十年来,“稳”字已经反复多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中,2002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2006年“继续稳健财政政策”, 2010年则是“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因此,到了今年的“稳中求进”,既有逻辑递进关系,又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如果说,从前的“稳”,还是从局部的政策出发,从前的宏观调控,还有一些权宜之计的味道;现在的“稳”,已经是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基调、总目标、总要求了。

  首先,在外界纷纷担忧中国经济“失速”的背景与房地产业、制造业甚至证券业不景气的压力下,决策层依然坚定不移地“稳”住神,坚持去年提出的“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绝不动摇。控物价与调结构,在抑制经济过热过快时固然是一帖清凉剂,而在经济增速放缓时期坚持不懈,则更加艰难,这意味着可能要面对摊子缩小、就业艰难等多重压力。这便更说明中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信心与决心,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百姓更美好的生活,为了子孙还能看到祖国的蓝天碧水,再艰难,这个决心也非下不可。

  其次,在经济趋冷的内忧外患包围中,决策层毅然扬弃了以前习以为常、驾轻就熟的经济助推路径——扩大外贸出口与基本建设摊子——在目前欧债危机与美国经济高负债高失业的困境中,前者已步履维艰,而要坚持调控和转变增长方式,后者亦难以为续。于是决策层转而寻求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那向来孱弱、却最具潜能的第三匹马——扩大内需,改善民生。而扩大内需,绕不开的就有百姓最为关注的房地产,会议指出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房产税改革,与从前房地产调控的“阶段性”特征不同,而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制度设计,促进房价的合理回归;同时,房产税也将成为地方财政的稳定收入,以减少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当然,扩大内需与调控物价,其间有微妙的平衡与艰难的互动。生产要素市场如资本、土地、劳动力的成本可能会居高不下,而终端消费品的价格又必须牢牢控制,还有就业以及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压力……然而,扩大内需的路,就算再荆棘丛生,也要坚定不移。

  第三,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内需,这和我们的立国之本息息相关。人们都注意到,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在定调子的时候,在去年“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这三条与单纯的经济工作似乎相去颇远。其实,这已经成了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的某种特征:用越来越多的笔墨盯紧民生、力促改革,并涉及众多经济以外的改革领域,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信号,标志着改革的顶层设计,正在一步步触及国家积弊,一步步贴近民生幸福。“十二五”开局之后,一向在意做大经济蛋糕的中国,正在着意调整“蛋糕”的配方与分配方式,只有锲入“民生”这一最重要的配比,才能让这块膨胀多年的“蛋糕”散发出“国民幸福”的味道。

  对于向来立足于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来说,经济“蛋糕”做得再大,如果13亿国人鲜少吃进嘴里,久而久之,恐怕就会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为什么改革、为什么发展这些根本性命题。所以,强调民生,是把它做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层面上说,分享改革成果与扩大内需以及“调结构”、“转方式”,实际上是一只手的正反两面,这只手的最终指向,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