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奶茶品牌加盟:张笑天:人生与艺术的感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57:17

人生与艺术的感悟

张笑天

对于从文、从艺者来说,你的作品,你的艺术,就是压缩的人生。

人生是矛盾的,没有定式的。昨天的追求可能变为今天的否定,儿时的幻想常不期然地成为奢侈的现实,不可企及的有时奇迹般地降临,看上去唾手可得的也许永远失之交臂,变数和不可预知的命运之神势必终生与你相伴,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又都是不可能的,人生是一个诡谲的魔方,令你无奈。

但是,我们不应该被这种变数左右,执著的追求,愈挫愈奋的精神支撑着你,你才会活得有意义。一面是热烈,另一面却是心静如水,看重的是令人感奋的过程,不必是结局,心态必须恬静,借用一句现成的话来概括:动如脱兔,静如处子。

人各有各的活法,因此也相应地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境界。我想,各种神道、哲学都是对人生的某种概括。

佛家相信轮回,纵然此生命途多舛,来世未必不佳。我历来相信,佛教是失意者的宗教。脑满肠肥、仕途腾达的人也有信佛者,也有乐善好施者,不过他们是表现“善”,是希望今世与来世风水依旧;而那些潦倒的人,所以相信佛门的看空一切,无非是寻求一种解脱,无奈后的自我。尽管穷途末路的人们最易“看破红尘”,其实红尘的诱惑力、吸引力还是不可抗拒的,“看破”是一时的,看不破是永恒的。

道家主张不入世,庄子视人间一切都是“虚无缥缈”,老子则主张“无为”,即使是他们二位,也并非真的“出世”,老子也在谈“圣人之治”,标准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其目的看上去是想使“民无知无欲”,使民“不敢为”,但终极目的是天下得志,他才说“为无为,则无不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庄子的最高境界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修养达到最高境界时,可以任无顺物,忘其自我,他所说的“功”,当然指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无功是无意求功于人类,其实是自然为人类造福,无名是不求名位,这是一种道德自我完善的境界,并非是有些人所理解的“不入世”,他主张积极入世,造福全社会,只是不求功名罢了,人达到这样的修养其实不易。

儒家当然不同,是积极入世的,但也有相应的“忍为高、和为贵”的劝世哲学,主张“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这不是欺人,也是自欺,生活本身并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不断更新、不断认识世界、不断适应自然与社会、不断寻找、调整人生方位的过程。人从呱呱坠地起,便已经不可避免地参与人世间的斗争了,斗争是广义的,征服自然是人类幼年期的生存手段,长大后变成征服社会并取得世人所认为的成功的斗争。

人的奋斗与欲望是无止境的。因而生之初便卷入无可逃避的斗争是自然的。甚至可以看成是生存的需要,是人生的一部分,如果你失去了这些欲望,你会感到窒息,寂寞得发疯,使人想到自杀。

“忍为高,和为贵”其实是麻醉剂,是阿Q式的安慰剂,人的“忍”不是本能,进取才是本能,忍是不得已的,忍者一定不是生活的强者。秦始皇、彼得大帝、拿破仑,他们都没有忍的需要,也从无忍的付出。

从文、从艺者是靠作品表述人生价值的,这种选择和兴趣注定了你必须爱人生、热恋生活,哪怕是十分丑恶的人生,很别扭的生活。你不必自诩为哲人,也未必要修炼成高士,最好不要“看破红尘”,看破了,心如死灰,你还能有创作的冲动吗?还能遣情于笔端吗?

文人是苍白无力的,是社会上的弱者,却不妨做心灵的巨人。有人习惯说文人“手无缚鸡之力”这是指形态,而非心态,作家、艺术家的心态应当是健康的。有一副健康的心态,既平和地笑看人生,又严肃地对待人生,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感悟点点滴滴地渗入文字,渗入艺术,渗入广大读者的心灵,让你的读者和观众与你一同去体味,去思索,把创作视同生命,用来关照人生,关照生命的方式,是一种逐渐的感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与你的作品同在,你与你提炼出来的生活精髓同在,于是快乐、正义与高尚便与你同在了,你便没有白白来到人世走一遭。

能入世,入得很深,又要能出世,出得自如。我有一副自出书条幅,用于宅中补壁,一共十六个字,“温不增华,寒不改叶,物我两忘,宠辱不惊”,颇有点“看破”和“出世”的味道。如果说这是在万千跌宕后的一种超然的心态,那就可以泰然处世了。我绝对没有修炼到宠辱不惊的地步,此生也难。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得多了,就释然了。这十六个字,不是自律,是一种自慰,生活无论对你公与不公,都是正常的,不足为奇的。

于是生活对你如甘泉,苦亦是甜。于是你会有生花妙笔,你才会有彩绘的艺术青春。

岁月忽已晚

蒋方舟

我租住的小区,是老教师当年福利分配的福利房,也是个老人社区。今年年中,小区大门安装了铁门,实行刷卡门禁。前两天我准备出门,一个坐着轮椅的老人在我前面要出,轮椅卡在铁门中间,进退不得。

进进出出的人不少,都帮着指示和出主意,让他把轮椅换个方向之类,老人急红了脸,都是汗。有急着上班的白领,等不及了,把老人从轮椅上抱起来,把轮椅从铁门中挤了出来。老人软瘫瘫地搭在年轻人的肩膀上,像小孩儿一样,对自己的身体无能为力。

本来,老了以后“坐着轮椅看夕阳”在我幻想的画面中,也算一种安详的浪漫。但是现实生活,却给老年设置了很多狼狈和抱歉的环境。菲利浦罗斯说:“老年不是一场战争,是一场屠杀。”

清代的赵翼写过一篇小短文,叫做《戏老》,头就悚然:“龙钟老年人,未死先作鬼。鬼者人所畏,遇辄思远避。老人亦复然,所至令人悸。”

赵翼写老了之后,骨骼嶙峋,面容枯槁垢腻,难以避免地给他人留下性情暴戾的印象。儿子惧怕,妾一听到他的脚步就放下帷肄,家里偶尔来了少年客,没聊几句,就不忍直视,早早露出隐退的意思。只有狡黠贪吃的童孙,做出恭顺讨好的姿势,得到了吃的,就立刻从他身边逃开。

大部分人,察觉到自己的人生步入老年,并不是来自于自我意识,而更多是他人对自己态度的变化。

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人生微妙圆滑地变化,自己一点也不觉得衰老,也毫不惊动别人,转瞬就岁月忽已晚。这是古人对于年老的理想,也希望这不是人的一厢情愿。

挖掘我们这个时代的美

葛红兵

我们有足够的力量观察乡村,却还没有足够的视野理解都市。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变的过程中,我们的作家、画家、文化学者需要寻找到这个时代中美的力量,挖掘出都市的多向度之美。

现在,许多人应该都有这样一种思维习惯:提到一个地名,首先想到的是那里的山水,然后再想到城市。如果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桂林”,搜索出来的图片首先是桂林的山山水水,而作为城市的桂林要在十几页之后才会出现。在大多数的艺术家心目中,山水而不是城市,才是桂林最自然的意境象征。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种现象。我们的古人在山水中找到了那个时代的美,那么在我们这个时代呢?为何画家、艺术家却不愿去表现都市之美。或者说,我们没有形成力量,挖掘出这个时代的都市之美。

在文学中也一样,关于中国的都市书写一直面临着诸多难处。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农耕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显性文化、主导文化。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叙事中,乡土被描述成充盈、慷慨、生机、梦想、拯救之地;相比较而言,都市文化一直被建构和表述为匮乏、糜烂、退化的汇集地。比较典型的代表是沈从文,在他的笔下,湘西乡土世界的强力、野蛮成了歌咏的主题,都市生活在这种“强力”和“野蛮”的关照下,变得萎靡、堕落。

纵观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都市叙事,我们少有看到对都市持肯定态度的正面描述。作家对于都市的感受是矛盾的,都市的繁华让我们着迷,但是都市的重商、物质、快变、骚动又让我们无所适从。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纪之交的中国都市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急速转型,一批新生代作家开始正面描述都市生活,但大多数的作家由于并不能真正融入急剧变革的都市生活,大多成了都市巨变的旁观者和多余人,因此他们对都市生活的观察也有保留。

而且,越来越多的作家向乡村叙事转型,并获得重大突破。在茅盾文学奖中,以都市为背景的小说比例并不大。一些作家虽然以都市叙事出场,最后却在乡土叙事中获得成功。这说明,在一个农业文明传统极其深厚的国度,我们有足够的力量观察乡村,却还没有足够的视野理解都市。

当下的都市叙事之所以不成功,根底是在我们的文化视野,我们不能观察到都市生活的丰富性,而将都市单向度化了:城市在文学家的笔下成了欲望的象征,都市中的文化边缘人被当成了都市主角。还有都市化书写的幼稚化、伪浪漫化,这主要表现在一些青春小说中,“70后”、“80后”作家身上,他们把都市奇幻化、动漫化,都市变成了青春炫情的浪漫舞台。

过去三十年的全球化进程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在这种急剧转变的过程中,我们的作家、画家、文化学者需要寻找到这个时代中美的力量,挖掘出都市的多向度之美。否则,我们仅仅是做了一个复古主义者,一个哀叹生活今不如昔的人。

故乡的味道

张宏宇

远行的人,都咀嚼过故乡的味道,那种滋味来自心底,只有你自知。在远方的日子,最值得品尝的就是故乡的味道,故乡的夜晚恬淡而清澈。

每当我回到故乡,扑鼻而来的总是飘荡在空气中的泥土“芬芳”。在城市里很难闻到这种来自泥土深处的真实气息。故乡里一切陌生的、熟悉的细节也会随着这气味纷至沓来,树影斑斓,屋角连绵,那些微小的触觉都被一一放大了。

在故乡,分外亲切的是乡音。有些人很多年没有见,有些人甚至从未谋面,此时却也倍感亲切。年长的、年幼的,男的、女的都是那么可以接近,我仔细地端详着他们,好像从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老屋的院落里种着一株葡萄藤,悬着我儿时的回忆。每年等不到葡萄成熟,我便迫不及待去摘,故乡的味道就像是这样青涩的,青涩以后便充满着甜蜜,那种酸酸的滋味至今也难以忘记。我喜欢坐在葡萄藤下听外婆讲故事,天上星星闪动的眼神,让夜有种淡淡的清新感。

我喜欢小镇夜晚宁静的味道,心中的故乡就是这样的,淡宁中不失深刻,纯朴中不失浪漫。我想栀子花就是这个时候开放的,故乡的空气中肯定有着花香的味道,我喜欢这种味道,每次用心去闻,都有醉的感觉。我愿意将它们一一留驻在我的内心,就像故乡的人,还有那些乡音,以及那些充满着温情的味道。无论走得多远,无论现实有多纷繁芜杂,故乡都是内心格外纯净的地方。

在离乡的日子中,浓浓的乡味会在心中生出根须。随了根须,故乡的味道也就在意识中不断地生长。成长出了思念,成长出了乡情。因而,我时常会想,在这种乡味中再泡一杯好茶,热一壶老酒,慢慢温,细细品,是什么味道呢,应该会更浓,因为这是在思念之中自然流露出的心底情愫。

故乡远在身外,味道品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