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阀jyphfjyphf:中国花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42:48

 

 

 

中国花语

 

牡丹
  
  中国的花种类繁多,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牡丹。
  
  牡丹花开,国色天香,富丽雍容,这已经是世人的共识。于是就有人说,这只不过是富贵花罢了,如何代表得中国。
  只是说这话的人不知道,牡丹非但不娇贵,身世还与华夏文明的精神联系至深,真正是历经贫寒困苦,却依然带着荣艳绝世的气质。
  
  牡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植物,它在故乡中国不但分布极广,且极抗严寒与干旱。在缺水少土的悬崖峭壁,在缺氧寒冷的藏地,在潮湿的四川盆地,在坚硬的黄土高原,到处都可见牡丹的影子。它的出身,可以说是相当寒微的。正是“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与焉。盖遁于深山,自幽而芳,不为贵重所知。”
  
  当日刘禹锡曾有诗说“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诗固然是好诗,但起首一句却着实有些不妥。因为牡丹正是芍药科芍药属的。
  《诗经 溱洧》篇道:“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说的是春秋时期的郑国三月三日民巳节,青年男女在溱水、洧水之滨结下情谊,男子摘下野芍药花赠与女子的景象。在中华先民眼里,芍药牡丹分得并不是很清楚----“牡丹初无名,故依芍药以为名,故其初曰木芍药。”以三月花季来看,这诗中的“芍药”其实也很可以被看做是牡丹。
  
  对牡丹比较实际且详尽的记载,见于《神农本草经》。这是中医药现存最古老的药学经典了。在这部著作里,牡丹的身份是“中品”药材。“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淤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创。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不但记载了它的药效,还留下了两个古老的别名:“鹿韭”“鼠姑”。
  只是《神农本草经》的成书时间却存疑。有种说法是战国时期,那就是三千年了。但从一些细节来看,更有可能是秦汉年间,在东汉时期经过加工润色的,或者干脆就是东汉时期的著作。与之相比,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医简就没有时间上的疑虑了。在这部现存共92枚的医简里,就有一个以牡丹入药的方子,主治“血瘀”,与《神农本草经》的观点是一致的。由此看来可以肯定,牡丹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至少有两千余年,是绝无花假的了。
  
  牡丹的历史悠久,传说故事当然也就更多。《聊斋志异》里有《葛巾》一章,说的就是荷泽(即古曹州)葛巾紫,玉版白二品名种牡丹化身为美人,与书生常大用常大器兄弟结为夫妇的故事。
  
  相比之下,另一个传说就比聊斋志异更深入人心了。那就是女皇武则天贬放牡丹至洛阳的故事。
  这故事说,天授二年腊月初八日,武则天(此时还不是女皇)酒后游苑,写下一首诗挂于花苑之中,道是:“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众花神见了这首诗,又知武太后有皇帝之份,都不敢有违旨意,果然就在第二天纷纷开出花来,只有牡丹仙子抗旨不屈,武则天遂大怒,将御苑牡丹先是放火焚烧,再贬出京城长安,外放洛阳。据说从此以后洛阳牡丹大盛,还应那一场火劫而生出了名品牡丹“洛阳红”,又称“焦骨牡丹”。
  这首名为《腊日宣诏幸上苑》的诗倒是确实存在的,洛阳牡丹也的是盛名远扬,但武则天却绝不会做出焚烧牡丹的事儿来。
  《唐诗纪事》说,那天原本有大臣邀武则天游上苑,武则天便写下这首诗并暗中派人在上苑中布满花朵,使群臣都十分惊佩,武则天更借此为自己造势一把。但纪事也呼吁说:“此皆妖妄,不足信也”。甚至认为就连这首诗是不是真出自此间都不确定,硬是生生地打消了大家往下怪力乱神八卦一把的兴头。
  
  其实,武则天不但不会焚贬牡丹,恰恰相反,她还非常喜欢牡丹。
  唐时宰相舒元舆在他的《牡丹赋》序言中写道:“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寝盛。”说武则天的家乡有品种特异的牡丹,连上苑都未曾见过,武则天特地命人将这些异种牡丹移至长安,从而使牡丹盛行天下。
  至于将牡丹贬放洛阳,那就更不可能了。武则天一生,居住洛阳的时间远远多于长安,后来她建立武周皇朝,更是将洛阳定为“神都”。牡丹迁往洛阳,只见其受宠,几曾是被贬呢?“自唐则天已后,洛阳牡丹始盛。”这才是历史的原貌。
  
  不过牡丹曾被火烧,倒是证据确凿的事情。只是烧它的不是武则天,而是寻常百姓。宋时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说:“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然于花中不为高第。大抵丹、延已西及褒斜道中尤多,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虽然曾入宫苑,牡丹仍旧不改它顽强耐劳的生存本性,道旁崖边与荆棘伴生,以致于当地百姓们一律取之当柴来烧。
  那时节火烧牡丹的人,多半也没什么种牡丹的兴趣, 但喜欢种牡丹的人却是数不胜数。有传说指夏王朝“帝相元年”就已经开始人工种植牡丹,但那毕竟是一个传说中的年代,更明确的年代应该是东晋吧,最佳证据莫过于顾恺之的传世名作《洛神赋图》,那幅画中分明有灿烂丰硕的牡丹,形态样貌与野生牡丹迥然不同,当是人工选育出的品种。
  当然更广为公认的史料证据将牡丹的人工栽培史最迟也定格在了隋朝。据说当时“隋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西苑中牡丹盛开,令人神迷魂醉,于是它又有了一个皇帝的赐名:“隋花”。以国号为名,这大约是牡丹成为国花之始了吧。此后盛世唐朝牡丹花会,更是名花美人相映衬,美不胜收。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牡丹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花卉。
  牡丹的内容是数千年文明积淀而成的, 它出于贫寒历经纷乱而不改雍容的气质,与它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国家太相似。“牡丹”两个字,对中国来说,包含的内容实在太丰富,它早已经成为中华文明一个意义深远的组成部分、一个文化符号了。
  
  西风东渐,各种各样的“花语”甚多,但牡丹的花语,却不需要任何人定义。它在中国人的心中,毋庸置疑的代表着富贵、圆满、热烈的生命和浓烈的情感。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若论“国色天香”,舍牡丹其谁?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中国是很多现代花卉的故乡,许多原产自中国的花木如杜鹃蔷薇等,如今已经遍植世界每个角落。唯有一种木花,不但国外引种极少,而且也是唯有中国人才懂得欣赏它的姿态之美、仰慕它的花之精神。那就是梅花。它对于华夏的民族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代表意义。
  
  梅花在中国的历史非常久远,几乎可以说是与这个国度的历史相伴相生的。
  早在夏商周的时代,中国就开始栽种梅花了,那时的人们固然欣赏梅花的美丽,但更多的是实际应用。《大戴礼 夏小正》提到过梅树的开花与结实:“梅、杏、杝桃则华。”“五月煑梅,为豆实。”《尚书 说命》则记载,殷高宗武丁请傅说为自己辅佐,对他说:“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那时候还没有醋,梅的果实梅子,在当时的食物调味中就起到醋的作用,而做和羹,是必须用咸盐酸梅来调味的。记载足以证明当时梅花梅子已经深入到生活的细节中,并且成为常识了。此后的考古发掘也进一步证明了文字的记载:安阳殷墟出土的一只铜鼎里装满了梅核,距今已三千余年,而新郑裴李岗也出土了梅核,那更是公元前五千四百年、夏王朝的时代。更重要的是这些梅核的模样都与野生的不大一样,更接近栽培的品种。
  
  周代的梅花不但在文字中出现的频率更高,它的美丽也加鲜活。那就是《诗经 国风 召南 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仲春以后,梅子黄熟,树上的果实被纷纷摘拾而去,那正是《周礼 媒氏》所云“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的月份,诗中的少女以梅子陆续成熟为喻,提醒自己的男友快来迎娶。热烈而美丽的情怀,与葱郁丰美的景象相映,动人心弦。
  
  自秦汉以后,梅花在世人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更大,栽种范围也更为广泛。中国最著名的皇家庭苑中,上林苑一定名列前茅。它在秦朝时已经是皇家苑囿,汉武帝初即位时大规模扩建,成为方圆三百余里的大型皇家园林,苑里满是灵兽珍禽奇花异卉。《西京杂记》就此事有一项记载便说:“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米梅、胭脂梅。”“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这些都充分说明早在秦汉之时,国人对梅树不但早已种植,而且还选育出了各式品种。梅花已经是帝王与百姓都喜爱的了。
  
  既然梅花梅实已经如此深入人心,当然也就有了留下更多典故的空间。
  所有的典故里,最著名的一个莫过于“望梅止渴”。 此典出自《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说的就是魏武帝曹操在一次行军途中缺水,遂向士卒假称前方有大梅林,正是梅子成熟之时足以解渴,使得士卒重振精神直抵水源地。
  “望梅止渴”望的是梅子,而关于梅花的著名典故则莫过于“梅花妆”。此典出自 《金陵志》:“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说的是南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冬天在含章殿檐下午睡,有梅花飘落在她的额头,五瓣分明倍添娇娆,宫娥都纷纷仿效。从此以后,“梅花妆”饰面成为由宫廷而民间千年不衰的时尚妆容,频频出现在吟咏闺阁风情的诗词歌赋之中,成为一道娇美的风景。
  
  在传说中,武则天时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儿因犯过受黜刑,爱美的婉儿也设法使刺青变成刺朱梅花图案。此后,梅花的香艳典故里又添了唐玄宗的宠妃江采苹,她性喜梅花,玄宗甚至以“梅妃”戏为其号。也正是从南北朝以后,梅花才真正开始它“以花闻天下”的时代。
  
  梅花的典故一直不断,吟咏梅花的诗篇也不绝于耳,孤山赏梅也成为文人名士的风尚。但隋唐是牡丹最盛之时,梅花并未能独占风流。这情形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宋人爱梅成性,梅花在宋代开始深入人心,梅花精神也在这个时代浓墨重彩地焕发,奠定了如今中国人心目中的梅花。
  有宋一代,吟咏梅花的诗词由单纯的赞其色香仪态而进一步深入到梅花傲雪独放的精神,以此引喻不畏生命严寒的伟大人格力量。
  这一时期光是描述梅花的书就有五部:范成大的《梅谱》、周叙的《洛阳花木记》、张滋的《梅品》、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仲仁的《华光梅谱》。其中尤以《梅花喜神谱》独具一格。
  宋伯仁是南宋时人,上下两卷《梅花喜神谱》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刊行,这套画谱共一百幅,每幅均配有五言诗一首,涵盖了梅花由初蕾而逐渐开放直到花谢结实的全过程,细致入微而栩栩如生,为历代画者所重。
  宋代最著名的梅之典故,莫过于北宋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梅妻鹤子”一事。他还留下了一首著名的咏梅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此诗处处咏梅而不见梅字,自有梅韵在其中,尤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被称为千古绝唱。
  
  但宋人挚爱梅花并咏其精神风骨,绝不是源于一二典故秩事,而是与那个时代息息相关的。那个王朝富庶文明,却时时处于异族铁蹄的威胁中,北宋之灭、“靖康之耻”更是惨烈无伦。而梅花,正以其铁骨铮铮的高尚节操、傲雪凌霜的浩然正气,成为高士英豪在艰险苦困中始终坚忍不屈的喻志之花。正如后人所云:“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梅岭绝食以求殉国;明末史可法遗言“死葬梅花岭”,百姓为之种梅万株;再往后上将张自忠归葬重庆,雨台山为之更名“梅花山”,这都是人与梅花精神一致的体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产于山野的梅花如今品种丰富,宫粉绿萼朱砂洒金垂枝龙游,已达二百余种之多,惯于以苦为乐的国人更以梅花五瓣引喻“五福”,成为吉祥象征。
  梅花一物,至今国外引种者稀。但如此好花与花中精神,非中国之地不能出,非中国之人不能赏,外国月亮再圆,也照不出中国梅花的疏影暗香。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生知己是梅花”……梅花精神早已融入华夏民族的魂魄,也正是华夏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的重要凭籍。

 

 

 

 

 

  荷 花
  
  在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农历二月十二被称为“百花生日”,从前的时候,无论是帝后百官文人墨客还是村妇农夫,在这一天都是要为众花贺寿的。这个春意盎然的节日带着独特的旖旎娇柔,《红楼梦》就特意以这一天做了林黛玉的生日。
  虽然盛开在夏季的花很多,但也都过的是这个统一的春天生日,但荷花却独与众不同,没有在这一天过生日。荷花的生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四。
  荷花为什么在这天过生日?其实真正可靠的理由还真不好找,能确定的只是早在明末,苏州葑门外荷花荡每年这天就都是观莲者如潮了。到清朝时,这一天就更加热闹,游人如织,鼓乐喧天,画舫穿梭,都要来为荷花祝寿。热闹得连花神都不堪其扰。有诗为证:“吴门桥外荡轻舻,流管清丝泛玉凫。应是花神避生日,万人如海一花无。”
  
  花神虽然避生日,百姓却始终热情不减,乐此不疲,很多名人还以自己生在这一天为荣。虽然热闹得有些过份,但荷花能有一个独特的生日,也可成为世人喜爱荷花的一个重要证明了。而有这么多人去凑热闹,也足以证明荷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有着与众不同地位的,能与荷花攀攀亲戚,实属与有荣焉。中华人民共和国还特地在1980年8月4日,即农历六月二十四的荷花生日这天发行过一套荷花邮票。
  
  荷花在中国当然是深受欢迎的,它光是常见于诗文的别名就有芙蕖、菡萏、芰荷等十几个,入诗入画更是常事。“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都是著名的句子。
  
  荷花是植物中的活化石,它是出现得最早的被子植物之一,一亿三千万年前的地球上就有它的身影,莲子的外壳坚硬,这顽强的生命力使它象银杏一样抵抗住了冰川期的严酷,在亿万年的沧海桑田之变后一直绽放到今天。也正是因为这坚硬的外壳,现代才有了千年古莲子在中华重放花颜的美谈。
  先人们总是“逐水草而居”的,因此生于水泽的莲花当然也就因其历史古老,而与人类相伴时间久远。
  
  除了中国,另两个著名的古老文明也爱莲成癖。古埃及将莲花视为代表友情与爱意的最佳赠礼,还有智慧之神托特之妻向丈夫献莲的神话故事。古印度就更不用说了,在发源于印度的佛教里,所有的佛家造像几乎都是乘莲座的形象。直到今天,莲花都是埃及与印度的国花。
  
  不过,国人所说的荷花,与古埃及古印度等国外莲品种,还是不一样的,在学术上,它有一个名字叫“中国莲”。与中国莲同属的另一种类则称美国莲,而美国莲多数至今仍是北美沼泽中的野莲。由此可见,与牡丹梅花一样,荷花都是原产于中国并深入中国人生活精神方方面面的名花。
  在中国,荷花所发挥的作用,深入人心的程度远远超过埃及和印度。美丽而实用的荷花很早就被中华先民人工种植并选育品种了。
  
  荷花首先当然是以其美丽,品性高洁而引人注意的,因此它也常被用来形容出众的品貌。《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山有扶苏,隰与荷华”的句子。
  
  春秋年间,吴王夫差曾为他名列四大美人之首的宠妃西施兴建花池,种植红莲。秦汉时长安有宜春苑荷花。东汉灵帝在洛阳宫苑中种荷花,品种更来自遥远的南国。传说曹操也是爱莲之人,古城许昌因此也有“莲城”之称。谢灵运也曾在庐山师从高僧慧远,凿池种莲,结“白莲社”修佛。而盆栽荷花,最迟也在晋朝就出现。王羲之就曾经在《柬书堂贴》里提到过他家盆栽荷花盛开的情形。隋唐长安东南又有芙蓉园。
  
  国人所赏的,并不仅是美而清香的荷花,更有莲的实用功能。中国人将莲充分利用的历史可以一直至少上溯到河姆渡文化时期,仰韶文化遗址的住房里也有莲子为粮食的影踪。《周书》称“薮泽已竭,既莲掘藕”,如实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莲的关系。自古以来,莲藕莲子自不必说,就连荷叶也常常在菜谱中大放异彩。正是因为如此,古人种植荷花的技术也炉火纯青,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就详细记录了好几种人工栽培方法。
  
  传说神医华佗当年以麻沸散做外科手术,术后便用掺有藕皮的药物愈合伤口。秦汉时《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荷的药用功效,《本草纲目》更详细记载了荷之一族在医药上的价值:荷花活血解毒清心,莲子养心益脾肾,莲须止血生津,莲叶清暑利湿,藕节散瘀,荷梗泻火。还有以荷花制药酒的传统。南宋临安有曲院风荷,便是酒坊荷塘相伴,成为西湖名胜,美名流传至今。
  由此看来,荷更可算得是医家的十项全能。
  时至今日,荷能入药,几乎已经是中国人的常识。《红楼梦》就让薜宝钗的“冷香丸”以白莲花蕊为主要原料之一。对于现代人来说,荷叶加山楂做茶饮用,更是消脂轻身的上佳选择。
  
  虽然民间莲曲莲舞至今兴盛,但令荷花真正成就花中名门身份的,大约还是文字歌赋给予它的精神意义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先有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代表忠贞,后又有周敦颐所作《爱莲说》为代表。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自《爱莲说》以后,“出污泥而不染”就成为人们赞颂莲花的名句,也是自《爱莲说》之后,莲花就有了“花中君子”的名号。
  
  寻常百姓倒并不在乎莲花是怎样的君子,倒是十分家常地将它引入了大俗大雅的中华吉祥文化里。“莲年有鱼(连年有余)”“莲生贵子(连生贵子)”,胖娃娃抱莲骑鲤,那是深入人心的经典年画造型了。
  对于情根深种的红男绿女,莲子(怜子)见莲(见怜)是彼此爱怜,用以传情达意的上佳隐喻。至于“并蒂莲”,那更是爱情圆满的写照了。
  至于未通诗文世事的孩子,莲花也一样深得他们的稚子之心。须知道莲花化生,你去打听一下,有几个孩子不知道哪咤是由莲花莲藕莲叶转生而来?

 

 

 

 

 

 
   兰
  
  
  原生于中华大地的花木种类极多,兰花可算是其中最独特的一种。
  
  其实兰花并不能算是中国仅有的花卉,它有二万余种,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由于爱兰者众,新出品种还陆续有来。尽管如此,三大类兰花中,“地生兰”大类还是被称做“中国兰”,因为这一大类中的绝大多数就产自中国。
  
  就象原生于中华的其它花木一样,中国兰与其它种类的区别是非常鲜明的。
  
  在古代中国,兰被称为兰蕙,“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
  
  世人总是将花卉与美德、美人都联系在一起,但中国兰花却是一个例外。在它身上,美德已臻极致,但美人一类的比喻虽不能说是完全没有,却也是少之又少的。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人自古将兰视做盛德君子。
  
  这种观念大约是从三闾大夫屈原那里开始的。这位被后人无比景仰的真正君子在他的不朽名篇《离骚》中说自己“既滋兰九畹,又树蕙百亩”。在古代,一畹为十二亩,种一百零八亩的兰、一百亩的惠,多半是艺术的夸张,诗人其实是借此比喻自己的高洁。
  
  至圣先师孔夫子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据说孔子游历诸国,偶见芳兰茂盛,心生感慨,叹息说“兰当为王者得,今乃与众草为伍。”他以兰自拟,叹息生不逢时,特为停车鼓琴做《猗兰操》。
  
  “兰当为王者得。”牡丹向称花王,而兰则被称之为“有其德而无其位”的花中“素王”。就连兰花的幽香,都与其它花香不同,被称之为“王者之香”。
  
  元代的《友兰轩记》则更一步:“兰有三善:国香一也,幽居二也,不以无人而不芳三也。夫国香则美至矣,幽居则薪于人薄矣,不以无人而不芳则固守而存益深矣。三者君子之德具矣。”
  
  也正因君子比德以兰,自古以来文人志士多为兰痴醉,吟咏间也从不肯以亵玩之辞对兰,而是称兰为友。
  
  从来就有“岁寒三友”之说。这三友分别是竹、梅、松。而与兰为友,更远胜此三友。正是所谓“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惟兰独并有之。”
  
  既然爱兰如友,那自然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价值。因此在我们身边就时时会出现重金之下,养兰人仍不愿售出心爱兰花的新闻。
  
  也正是因为视兰为友、兰如君子,国人对兰的审美也与其它花卉大相径庭。
  
  所有的花都以花色斑爛为佳,兰的花虽然也有红黄桃复彩等各色各型,但“黄为贵,红为稀,素为珍,绿为上。”国人所欣赏的,正是兰花不与群芳争艳,素净高洁的品行。虽有幽香远播,却甘于平和。因此与草叶同色的小小绿花,反而是兰中上上之品。此外,无论兰花是何种色彩,总是以“素心兰”无杂无斑为佳,花瓣花舌花蕊,任何一个位置都必须色晕纯粹、姿态中正内秀。甚至认为兰叶之美远甚兰花。在中国绘画里,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也无论画作如何用色,画中的兰,叶片总是比花更为夺目,一枝枝飘逸修长,柔韧舒展。且莫说寓意,仅此皮相一项,中国兰就与外来兰那花枝乱颤的冶艳完全两码事了。
  
  那么,中国兰以什么标准区分品相高下呢?这就更与外来兰花大异其趣了:兰花的品级,直接与男子的官爵划上了等号。与自古形成的九品十八级官制一样,兰也按九品十八级排序。据嘉兴人杜筱舫所著的《艺兰四说》中写来,分别是梅瓣素、水仙素、荷花素、梅瓣、仙瓣、荷瓣、团瓣素、超瓣素、柳叶素。每品中又有正从二级,是为九品十八级。历史上的养兰人,不但有名士隐者,也多有官员贵族,杜筱舫本人就是一名有相当级别的官员。“兰品如官品”的含义也就再鲜明不过了。也正因此,对兰就有了“开品”“花格”“花守”等严格的要求。
  
  因为这种种的原因,自古以来,种兰者也就多以男性为主。
  
  以花入名,自古皆然,爱兰的中国人总会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兰”,带兰字的名字,如今多见于女孩,但在典故里,兰花所至之处,却预示着得生贵子。
  
  这个故事见于《左传》鲁宣公三年的记载: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以是为尔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说郑文公妾燕姞在梦中见天神送兰为子。生下的是个男孩,因梦征而取名为“兰”,他就是后来的郑穆公。从此以后,“梦兰”、“兰征”、“燕梦征兰”……就成为得生男儿的譬喻。
  
  爱兰者众,种兰者当然也是人数众多。第一个种兰的人是谁,那是已经无可考的了,而据《越绝书》记载,早在屈原大夫作《离骚》之前二百多年,越王勾践就已经种兰于绍兴兰渚山。以此计来,那也至少是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自勾践种兰往后又过了八百年,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初三上祀之日,书圣王羲之与友谢安等共四十一人齐集兰渚山宴饮流觞,诗咏唱和汇编成集,王羲之并为之作序,就是流芳后世的《兰亭集序》。明代徐渭为此作诗说:“勾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渚乃其处。千年却有永和事,右军墨藻流修禊。”
  
  养兰人都有一种共识,即“洋兰”以色引人,以形诱人,“中国兰”却以品为尊,花品与人品相得益彰,美德无止境,花品无顶峰。
  
  品格操守、典故逸趣,都与中国兰相伴相形,那也就难怪如今虽然外来兰花艳光四射,兰市中被拱如珍宝的,依旧是生于野外的“下山兰”了。

 

 

 

 

 

 

菊 花
  
  在中国传统名花中,菊花大概算是入诗频率偏高的一种了。究其原因,大约跟晋时名士陶渊明有关系。“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有此一句,在世人心里,菊花与陶渊明就已经是合而为一的了。以至于后来为诸花安排主宰之神时,陶渊明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司菊花神。
  
  其实中国人爱菊花并以此花譬喻高洁,并不仅始于陶渊明。
  
  全世界菊花约三十余种,其中有一半以上原产于中国。它在中国不但历史很久,名称也非常多,如菊华、秋菊、帝女花、九华、黄花、传公、延年、白花、日精、更生等等等等。菊花生来耐寒耐旱,不但花姿鲜美,且能入药延年。深秋时节,诸花已将退散时,却正是它盛放之日,不畏秋寒,自然有傲霜孤高的风格,自古以来就深得国人喜爱。
  
  菊花最早见于典籍记载,大概是《尔雅》,其中有“鞠,治蔷”的字样。而治蔷,正是菊花的别名。周处《风土记》便有如下解释:“日精,治蔷,皆菊之花茎别名也。生依水边,其华煌煌;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而《礼记 月令》中也说:“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以黄菊盛开为九月的象征。
  
  农历九月已经是霜寒露冷时节,偏有菊花浓香沁人,尤其是野菊花,更是如同铺开遍地黄毯,一片萧瑟中看到这样无边的灿烂,不由得人油然而生敬爱。
  
  在这样的景象感召下,爱菊咏菊之人肯定早不在少数,不过如今我们所能见的篇章,还是出自屈原大夫的《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自此后菊花便与隐逸高洁之士联系在了一起,直到陶渊明将这一意义推向极至。
  
  陶渊明其实并没有完整吟咏菊花的诗赋,倒是钟会、左芬、潘尼等人专为菊花写过赋,唐太宗也有专咏菊花的律诗。当然,最著名且最有规模的咏菊场面,莫过于清代曹雪芹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女儿们的菊花诗会了。
  
  菊花于国人,并不仅仅是观赏寄情之花,它还是最著名的药花。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说:“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名山记》更称有个叫朱孺子的道士因服菊草而乘云升天。升天之说自然并非实情,但菊花与修身养性、延年益寿联系在一起那倒是确凿无疑的。
  
  东汉应劭所编《风俗通》中曾说,有一个名叫甘谷的山村,山顶有大菊,水由菊盛处流至村庄,村民长年饮用这浸润过菊株的泉水,别说寿至古稀,哪怕活过百岁,都是平常事。
  
  在中医药的范畴里,菊花被称为“去风之要药”,能清热明目、疏风解毒。根、茎、叶、花、实,皆可入药,就算无病的人,平常时时食用菊花、或以菊花制枕芯、以菊煎汤洗浴,都有防病健体轻身减肥的功效。
  
  以菊花入食谱,那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最著名的还是以菊花酿酒。这一做法溯源不易,但至少在汉初时就已经成为皇宫惯例了。据《西京杂记》记载,每到九九重阳节,汉宫中便要“佩茱萸,食蓬铒,饮菊华(花)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不但饮菊花酒过重阳节,还要同时采集菊的花叶茎酿制来年的节酒,互相赠送,景象热烈。
  
  饮菊花酒的习俗在中国一直流传,酿酒的方子也不断改进,唐代有大医家孙思邈的《急备千金要方》,宋代有《太平圣惠方》。菊花酒还以“菊花杯”的雅称入诗,用以代指重阳酒会,如张说的“宁知沅水上,复有菊花杯。”孟浩然的“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何白的“归路渐香菰米饭,佳期已负菊花杯。”
  
  既有菊花酒,自然就有菊花茶。那也是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就有的做法了。菊花泡茶,不但色润味香,而且清肝明目,尤以产于浙江的杭白菊与产自黄山的贡菊为上选。
  
  除了饮品用菊,曾经是宫廷珍馐的菊花火锅,如今也是秋冬时令大受欢迎的食品。
  
  而种菊爱菊,更是一向以来都为国人所好。
  
  《聊斋志异 黄英》讲的就是一个世代爱菊人家的子弟马子才,因爱菊如命,而得菊仙陶生为友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菊仙因陶渊明之故而以陶为姓,却并不固贫作态,种菊售菊自然潇洒。马子才也与菊仙的姐姐黄英结为夫妻。故事的最后,陶生因过醉而化菊,变成了一品带有酒香的“醉陶”新种。
  
  “醉陶”是不是真有过,那也未可知,但经过多年栽培,菊花品种却的确是非常多的。
  最早的菊谱出自北宋刘蒙之手,他归并了三十五品菊花,有合婵、棣棠、玉铃、银台等各色名目,到明朝时,菊谱中已有近三百品种的菊花了。
  
  野生的菊花以黄色为主,到唐朝时出现了紫菊白菊争妍斗丽的身影。再往后菊花的颜色更加丰富,红橙青赫深深浅浅。而最引人注意的,大约还得数绿菊与墨菊。
  
  所谓墨菊,并不全是黑色,而是深紫色,从某个角度看去近似于黑色而已。
  
  而绿菊,更是菊中珍品。
  其实绿菊很早就已经培育成功,早在宋朝史铸的《百菊集》上,就已经记载了名叫“绿芙蓉”的绿菊品种。
  关于绿菊,《聊斋志异》也有一个故事提到了它。那故事名叫《宦娘》,说的是书生温如春仰慕葛公之女良工,良工也对温如春很有好感,但温家家境贫寒,因此求婚遭拒。女鬼宦娘对温如春有情,苦于人鬼殊途而难成眷属,知道这事之后便从中帮忙,为两人做了许多事,其中一件就是将温如春家中的普通菊花变成了葛家珍藏的绿菊。葛公看到绿菊之后,认为女儿已经与温如春私订终身,索性顺水推舟便将女儿许配给了温如春,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也没有辜负宦娘的一番苦心。
  
  如今又是秋深露浓时,园林中、山野里,到处都是菊花的身影。正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持螯赏菊,效仿古人,正是好时候,大家都莫要错过了。

 

 

 

 

  水仙
  
  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有种天下第一的轻功,名曰“凌波微步”,虽然这武功纯属小说家言,然而只要看书的是个中国人,就能够只凭“凌波微步”这名称,想象在自己的眼前仿佛出现轻盈美妙如仙似幻的身姿步态。
  
  所谓“凌波微步”,其实出典于《洛神赋》,才高八斗的曹植在自己的这千古名篇中形容洛水女神宓妃在水波之上轻步缓行的姿态是:“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凌波”一词自问世以来,就毋庸置疑地成了形容美人的绝佳词汇。中国自来将美人与名花相提并论,而能与这踏波微步的美人相比拟的名花,在国人的心目中则莫过于水仙。
  
  水仙依清水而生,叶片修长碧绿欲滴,水花朵洁白花蕊嫩黄,开放时香气四溢,姿态亭亭玉立,宛然水中仙子,北宋黄庭坚就曾以凌波之句吟咏好友王充道所赠的水仙花:“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黄庭坚做此诗时是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即公元1101年,由诗可见,那时的水仙花就已经成为名士官贵之间互相馈赠的雅致礼品,更足见它在中国的栽培历史之久之盛。
  
  从可见的文字来看,水仙为国人所熟悉栽培,至少已经有一千数百年的历史了,与中国的许多名花相同,水仙不但花容可赏,还有解毒消炎的药效。几乎从出现在世人生活中的那一刻起,它就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宋朝。那是一个崇尚清雅质朴之风的王朝,水仙以其凭水而生的纯洁恬静而被推崇。传世的宋朝名画中有一幅《花篮图》,出自名盛一时的皇家画院画家李嵩之手,那只花篮中就有一大簇白瓣黄蕊的水仙。这也足证水仙在宋朝人心目中的地位。
  
  如今的水仙,已经成为国人春节时必不可少的年花品种。腊月时分,一盆浓香素颜的水仙置于室内几上,似乎给寒冷的季节也增添了别样的春意。
  现在最著名的中国水仙产地,当然莫过于福建漳州,据记载,早在明朝永乐年间,漳州水仙就已经随郑和飘洋过海了。 
 
  水仙得人喜爱,也就因此有了许多的别名:雅蒜、雅客、玉清、天葱、金盏银台、玉玲珑、姚女花、玉霄、玉芽、俪兰……在这每一个别名的背后,都有流传久远的来历传说。

  只是,随着近百年来的崇洋风气,关于水仙的来历,国人,尤其是年青人,多半却只知道一个关于自恋症的说法。
  
  这故事来自古希腊神话,说的是河神之子拿西索斯是天下第一的美男子,无数人间神界的少女都为他动情,然而他对她们异常冷漠,于是报应女神决定惩罚他,让他迷恋上了自己在湖水中的倒影,对这个虚幻的影子痴心一片、废寝忘食,终日枯守在湖边。于是,拿西索斯就这样守在湖边郁郁而终了。他死去以后,怜悯他的爱神将他化为一株水仙花,永远生长在湖水旁边。从此,水仙花也就成了自恋症的代名词。
  
  还有另一种叫风信子的花,现在也往往被误称为西洋水仙。风信子的来历也有一个古希腊神话,这神话也同样贯彻了西方诸神草菅人命的暴力作风。说的是宙斯的外孙海辛瑟斯与太阳神阿波罗非常要好,引起了西风神泽费罗斯的妒忌。这位西风神就在阿波罗掷铁饼的时候暗中施法,让铁饼改变轨迹砸中了海辛瑟斯的额头。不幸的海辛瑟斯就此丧命,化成了一株风信子。
  
  风信子当然不是西洋水仙,因为这两个古希腊故事内容完全不同。风信子的学名是Hyacinthus,西洋水仙的学名则是Narcissus。
  风信子与西洋水仙之间不能划等号,而拿西索斯所化的自恋症西洋水仙,更是绝对不能与娇艳温柔的中国水仙之间划等号的。它既没有中国水仙沁人的异香,更与清水凌波无缘,是一定要种在肥沃的泥土中的。这一点它还不如风信子,那倒是个可以用清水养活的。
  
  更重要的是,西洋水仙既然自恋,就绝不会象中国水仙那样花朵成簇相伴,而是每枝只生一朵独花孤芳自赏,将它的自恋症贯彻到底。
  
  既使在传说故事的想象里,中国人似乎也从来就没有过将名花与男子之间大划等号的兴趣。所以与西方的传说相比较之下,中国水仙的传说故事就要温婉得多。说的是上古时期的舜帝逝于路途,他的妻子娥皇与女英姐妹在湘江殉情而死。天帝怜悯她们的痴情,便让她们做了湘水之神,于是世人经常看见姐妹俩的身影在湘江浩渺的烟波中若隐若现,踏波而行。若干年后,国人将十二名花分属十二月时,又想起了娥皇女英姐妹,便让她们做了司掌腊月之花水仙的花神。
  
  娥皇女英不但姐妹情深,而且忠贞不渝,中国水仙的花语当然也就代表的是想念、团圆。这也与西洋水仙自恋的花语大异其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实在不可谓不大。
  
  儒家文化的浸润,使国人以物寄情,总是喜爱有灵性有品质的花木山石,水仙就是其中之一。它对生活的环境要求简单,不过些许清水阳光,就能生长,虽然花香四溢,却又花颜素净不事张扬,恰与东方含蓄之美相符,华夏名花自然少不了它的席位。
    

 

 

 

桃 花
  
  桃花原产于中国,中国就是桃花的故乡,而它在中国也有着唯有中国人才明白的独特含义。
  
  桃花首先代表的是春天,世人形容春景,总是少不了桃花,“桃红柳绿”四字一出,就已经是一片春意跃然。以桃花入诗写景,最动人的莫过于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苙,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桃花春汛,鳜鱼上溯,渔父在江南春雨穿着簑衣斗笠,静静守在浩渺烟波上,背景是一座安宁深青的山,还有山前翩翩飞过的白鹭。张志和以画入诗,以诗作画,透澈清新。
  
  春天最重要的代表当然是绯红一片的桃花,因此白居易追寻春景时,也要感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最有意味的是中国人总将男女情事,以“桃花”代称,这就使得这本来就在春天盛开的粉色花越发的春意无限。
  
  查究起来,其实这一独特含义的来历并不复杂,见于《诗经 周南 桃夭》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一首欢快明朗的诗歌,既用于贺新婚,也用于送嫁娘。诗歌以桃花比喻新娘的美貌,以桃实的丰富预祝早生贵子,以桃叶的茂盛引喻长青的情意,祝福新娘能在新的家里生活安宜,她的来到,能让这个家庭更加昌荣兴旺。
  
  看到这快乐的诗歌,很容易就联想到在古老的过去,曾有过那样多阳光灿烂的日子,桃花盛开,美丽的新娘在桃花的映照下满面红霞走向她的新家,身边是载歌载舞不停吟唱祝福的人群,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圆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先民以最简单的语汇,将桃花所有的明媚都浓缩在了一起。从此以后,多少描写桃花的诗句,都在这句古老的歌谣面前黯然失色。
  
  大约也就是从此以后,桃花就成了爱情与婚姻的代称,直到今天。
  
  讲到桃花诗与爱情故事,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出自唐朝进士崔护。
  
  崔护是河北定县人,官至岭南节度使。年轻时他赴京应试不第,正逢清明时节,就独自往长安南郊春游解郁。途中他喝了几杯闷酒,在一座花木葱郁的村居前叩门觅水。一个美丽的少女接待了他,并在盛开的桃树下看着他饮尽盂中的水。两人眉目传情却默默不语,直到最后相送分别。第二年的清明,崔护再次外出踏青,想起去年旧事,径自前往相寻,却见门庭如故桃花依旧,大门却紧锁,那个美丽的少女也不知去了哪里。崔护感叹离合际遇,便在左边门扉上题下了一首著名的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据《唐诗纪事》所说,此事就到此为止,一如世间所有人都可能经历过的那样,情深缘浅,只留下长久的惆怅。
  
  而在另一些传说中,崔护希望能重遇那少女,终于决心自己制造机缘,数日后又再次前往,遇到了那家的父亲,得知少女返家时看到门上的题诗便郁郁成疾。结果当然是终成眷属、皆大欢喜,终究不枉了桃花的名声。
  
  但另一个有关情缘与桃花的故事却只能是悲剧结局了。那就是著名的《桃花扇》。
  
  《桃花扇》是孔子后裔孔尚任历十余年之功而写就的一部鸿篇巨制。故事写明末书生侯方域来南京应试,落第后寄寓莫愁湖畔,成为复社一分子,并经画家杨龙友从中牵线,与秦淮名妓李香君定情,两人并以诗扇为信物。奸阉之党阮大铖意欲借为李香君置办嫁妆拉拢侯方域,却被香君严辞。阮大铖衔恨在心,迫便侯方域不得不逃往扬州投奔史可法。阮大铖又逼李香君另嫁权贵,香君以死相拒,血染诗扇,杨龙友以血绘成桃花数枝,遂成桃花扇。
  
  李香君之情不可谓不深,只是生于那样的乱世,两人直到南明灭亡后才得以重逢。
  
  只是在那时,国已破,家何在?出家修道终于成了这对有情人的最后归宿。
  
  与乱世离散恰成对比的,是另一篇故事,这故事中也有桃花,但内中的世界却截然相反。这故事就是晋时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说,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捕鱼为生的武陵人偶然缘溪划船,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遇到了一大片正在盛开的桃花,他惊异于这鲜艳缤纷的美景,顺着枝干扶疏的桃林一直走到溪水的源头,就看到了一座山,山上的洞口里仿佛有光亮。渔人沿洞而行,竟发现洞的深处别有天地,土地房屋平整丰饶,老少生活富足愉悦。桃花源中的人请渔人吃饭,并向他打听洞外的世界,也将他们自己的来历告诉了渔人。原来他们的祖先是为了躲避秦时战乱而来到这个地方的,他们在此地生活安逸,也就再没有出去过,对洞外发生的一切王朝更替都不知道,只是安安乐乐地过着淳朴单纯的生活。洞中人还嘱咐渔人,不要让桃花源以外的人知道此地的情况,而渔人后来再带人去寻找,也真的再寻不到这个世外桃源了。
  
  众所周知,陶渊明所至爱的是菊花,但他却用桃花为自己的理想世界命名。这当然不是信手拈来的。实在是桃花代表着春光明媚、代表着欣欣向荣,令人心怀舒畅。
  
  据记载,陶渊明不通音律,但每当酒酣意适时,他总会抚弄一张无弦琴,以寄托情感。
  
  桃花源的故事,从此后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对逃避纷乱人世生活的梦想,成为劳苦大众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脱胎自桃花源记的世外仙境故事也纷至沓来。但那个掩映在桃花林中的世界,始终也只不过就象那张无弦的琴,只是一个梦想罢了。

 

 

 

 

  桂 花
  
  
  桂花又名木樨、月桂,是国人熟悉的十大名花之一。
  
  桂花属木樨科植物,这一科组的植物有超过百分之八十都分布于中国境内,由此可知,桂花的故乡在中国。
  
  桂花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里的?这已经是无可追查的事了。但它见于史籍,则早在周朝时候,《山海经》就里有“皋涂之山……其上多桂木”的记载。屈原的《九歌 湘夫人》中更有“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的文字,描绘以桂花装饰栋梁,以木兰装饰屋椽,以辛夷装饰门楣,以白芷装饰卧室的旖旎风光。
  
  能与湘君湘夫人匹配的花,自然是雅致吉祥、带着神仙气质的,这也正是桂花在古人心中的形象。燕国韩国的国君交往,也是互赠桂花以示善意。
  
  最迟从汉朝开始,人们就认为桂花树是为神仙所喜爱的,向往神仙的汉朝皇帝也就爱上了桂树。汉武帝为仙人所建的楼宇取名“桂馆”,汉宣帝造“桂台”,汉昭帝则以桂木制桨游船,汉成帝则以桂木造柂枻。
  
  于是,传说中嫦娥避世隐居的月宫,也就有了桂花树的身影。关于这棵月中桂花树的故事俯拾遍是,传说它高百丈,树下有白兔玉蟾。向往这故事的陈后主便为自己的宠妃张丽华建造桂宫,在庭院中种桂树,让张丽华时时与白兔一起在其中漫步。这样的模仿当然没有什么意思,大胆的唐朝人便想象月中桂实会坠落人间,为有缘人所拾。而月中桂实落下的地方往往桂树成林,传说灵隐寺的桂花树就是这么来的。
  
  又传说有个叫吴刚的西河人学道犯过,被罚在月宫砍桂树,桂树却随砍随生,吴刚永远也砍不断它。这样长生不老的树结下的桂实自然也是有神奇功效的,于是又传说服用桂实者便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天地运度经》更说“泰山北有仙桂七十株,九色飞凤与宝光珠雀常鸣集树上,其实如橘,人食之能成仙。”《拾遗记》里也说“闇河之北,有紫桂成林,其实如枣,群仙饵焉。韩终采药四言诗曰:‘闇河之桂,实大如枣。得而食之,后天而老。’”
  
  这样的文字多了,在传说中食桂实成仙的,也就随手一拔拉就一大把了:桂父、溪父、彭祖、离娄……一个个都住在山里边吃桂实边修道。后来者当然也陆续跟进:《聊斋志异》也有饵桂成仙的内容,志怪小说《绿野仙踪》里的主人公冷于冰也收到了神仙赠送的桂实为礼物。
  
  桂花桂实桂木有这样的特出品质,桂花树的衍生物当然也不同凡响。桂花糖桂花酒桂花油,无一不与神仙传说扯上了关系:勃鞮国人饮阴山桂脂,寿千岁;宋景公的观星大夫以桂髓为食;西王母用绿桂膏点灯照明;以玉为衣不食五谷的频斯国人饮桂浆食云雾;令人耳聪目明的闻遐草香气如桂……
  
  不过对于中国历代文人学子来说,桂树还有另一层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折桂”。
  
  据《晋书》记载,济阴(山东荷泽)人郤诜博学多才,形貌瑰伟,出仕后官至雍州刺史,为官威严明断,在百姓中很有声誉。晋武帝曾经问他:“爱卿认为自己可与何物相比拟?”郤诜回答说:“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如林中的一枝桂、昆山上的一片玉。”武帝为之发笑,对他十分喜爱。
  
  唐朝以来,科举制度开始实行,其中“秋闱”便在农历八月桂花盛开的时候举行,秋闱中举的榜文因此被称为“桂榜”,桂榜得中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春闱考取进士。
  
  从此,“蟾宫折桂”就成了文人考中进士金榜题名的代称。人们也乐于将桂花盛开与考中科举联想在一起。据说涪陵有一棵老桂树,只有当地有人将考中进士的年份才开花。余姚朱家的桂花树原来年年都开白色桂花,某年忽然花色丹红,这年其家果然出了进士。
  
  白色的桂花怎么会变成丹红色,这倒是个值得研究的事儿。但这事在野史记载中并非第一次了。《梦梁录》里就有南宋时银桂忽然变异,开出丹红桂花,象山书生史本将此新种献入宫中,得到宋高宗的喜爱。
  
  如今的桂花大约有一百多种,但真要说起来桂花的颜色却并不多,数来数去也就是红黄白三色。但就这三种颜色,放在科举上头倒也有特别的讲究。红色的丹桂称状元,黄色的金桂称榜眼,白色的银桂称探花,正好对应了考试得中的前三名。
  
  桂花虽然花小色少,却奇香无比,有“花开九里香”的美誉。所以自古以来都被宫廷民间重视,栽种极为广泛。据《西京杂记》说,汉武帝的上林苑里就种有十株桂花。
  
  在种桂花的人里,有名的有柳宗元、白居易、范成大、杨万里、李纲、朱熹等等,在诗词歌赋中吟咏桂花的就更是人数众多。在他们的笔下,桂花不但象征神仙境界、仕途辉煌,还代表着花好月圆、幸福吉祥,它更有高洁的品行,不显艳色、不畏秋霜。就连词牌中都有专属桂花的《折桂令》。
  
  现在在中国,桂花的身影到处可见,以桂花美景最为著称的地方则有潢川、苏州、咸宁、杭州、桂林五地,每当八月金秋,桂花飘香时,可别忘了去这些地方赏花。

 

 

 

杜鹃花
  
  
  
  杜鹃既是花名,也是鸟名。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传说古蜀国有位名叫杜宇的蜀王,被人所害而化为杜鹃鸟,又称“子规”。杜鹃鸟心中含冤,每当春时便悲鸣不已,以致口中流血染红遍野山花,此花便是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诗的时候他已是暮年,虽然那时的他正处身于江南仲春满山杜鹃胜火的美景中,却思乡心切,于是写下了这首带着浓重情绪的诗篇。
  
  杜鹃鸟鸣叫得最频繁的时候,正是三月农人播种的时候,那也正是杜鹃花烂漫盛开的时节。
  
  如传说中所言,杜鹃花的原产地正是中国。天然的杜鹃花品种约九百种,家在中国的就有六百五十种。
  
  大概从十八世纪开始,欧洲国家开始陆续从中国引种杜鹃花。中国杜鹃花初到欧洲,就引来无限爱慕之情,被认为远远胜过欧洲本土的野生山花。此后欧美人引种中国杜鹃花的工程就一发不可收拾,据说先后被带出中国的杜鹃花有三百余种,欧洲人并在中国杜鹃花的基础上选育发展出了现在世界上浩大的园林杜鹃花品种。计算一下已经有上万种之多,在世界花卉名册上仅次于月季花。
  
  然而,园林中的杜鹃花虽然形态各异、楚楚动人,但如果真想了解杜鹃花的品性,还是要到中国的山野中去,只有在艰苦的自然环境里,避世隐居的杜鹃花才能真正展露它惊人的美丽。
  
  杜鹃花看似娇弱,其实生命力却极其顽强,无论是悬崖峭壁还是湿冷沼泽,它都将自己牢牢地扎根下去,不屈不挠地生长繁衍,直至成林成片。
  
  杜鹃花的坚韧生活习性,也使它的根茎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味。表面上看来并不高大的一些杜鹃花,往往都有极发达虬曲的根系。杜鹃根雕也因此享誉天下,成为收藏珍品。
  
  除观赏之外,杜鹃全株都可入药,范围涵盖也极广:风湿、妇科、跌打、皮肤、乃至心疾,都极有效验。
  
  杜鹃花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极广,除新疆宁夏之外,几乎所有的省份都能找到它的踪迹。它的花色艳丽,姹紫嫣红,花型更是单瓣重瓣极为丰富,植株大小更是差异很大,小的仅有十余厘米,圆叶薄花,大的可以高过十米,数人围抱,花大如碗。不过在南方的山野间,更为多见的是矮小而花色艳红的单瓣品种,每当春时,漫山遍野都可见或星星点点或成片成丛的红花,盛开时节,灿若红霞,在绿色的山林衬托下格外醒目。因此杜鹃花也被称为“山石榴”,便是说它花色与石榴相同。它还有另一个更形象的名字,叫“映山红”。
  
  “映山红”这个名字,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宋代杨万里的《杜鹃花》诗便道:“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对于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人来说,“映山红”这三个字的背后,更包含着湘赣川间曾经的一段锋烟岁月。尤其会由此联想到革命老区井岗山,会想到血染杜鹃的故事。
  
  只不过,井岗山上最著名的杜鹃花并不是漫山遍野丛生的灌木类映山红,而是高大的乔木杜鹃。这样的高山杜鹃树在云南和青藏高原的深山丛林中也有分布。1919年英国人傅利斯就在云南高黎贡山上发现了一棵高达二十五米、生长了近三百年的大树杜鹃。
  
  高山上的大树杜鹃往往野生成林,越是艰苦寒冷的地方,它的花色越是繁复绮丽,叶片碧绿硕大,花则红紫黄白粉蓝五彩纷呈。井岗山上的十里杜鹃、贵州的百里杜鹃、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杜鹃坡……每当花季,这些高山杜鹃丛林便争奇斗艳,盛开的花朵连绵数里、百里不绝,恍若织锦,绚烂而热烈。只是它们都绽放在人迹罕至的静谧深谷,唯有于涉险犯难的人,才有机会领略到这种惊心动魄的极致美丽。
  
  “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红凝艳数千枝。山深春晚无人赏,即是杜鹃催落时。”
  
  诗人的情怀总是容易伤春悲秋的,但年复一年在无人欣赏的深山中怒放的杜鹃花却并没有这样的脆弱感伤。
  
  因为杜鹃花有一种特殊的习性,独株杜鹃往往形态蠃弱,一定要成群聚生,才能格外茂盛。这也是深山野生杜鹃花能长成十里、百里林带的原因。所以杜鹃花是绝对不会独对冷清难耐寂寞的。
  
  而这一点,也正是中国杜鹃花最可贵的特质,这样的杜鹃花,国外的引种栽培是永远无法也学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