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ts gps test pro:【逛上海】寻找“外滩源”.1.(沙尘漫天上海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0:52:12

 

2011.5.2,沙尘漫天的上海滩 外滩源33号公园,圆明园路口       哎呀呀,出门米有找仙人掐指一算呀,居然在昨天约了朋友上街逛,灰头土脸滴滚回来方知——网上说,因来自北方的沙尘暴肆虐,2011.5.2的上海,成为全国最污染的城市!      这日出来街拍的目标呢,本是洛克菲勒财团参与开发滴“外滩源”(估计日后将成为续新天地外,另一处时尚地标之一),这遭遇沙尘暴的鬼天气是遗憾之一,遗憾之二呢D90不在身边,本文全部由小DC拍摄。哎呀呀,这图片质量就更加糟啦,大家将就看,请多包涵喔!          都是沙暴惹的祸!2011.5.2网上天气资料:   2日凌晨4时许,入海沙尘尾部随着偏东气流杀了个“回马枪”,让上海市民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过得“灰头土脸”——上海2日空气污染全国最重,市民抱怨根本不知有预警。   受到入海沙尘回流影响,2日上海笼罩在灰黄色的霾天,市区内部分地区能见度降至2公里。据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2日下午5时通告显示,由于北方沙尘影响加重,申城的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空气污染指数(API)最高值一度达到500,这也成为昨天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开口说话感觉“吃到灰”——记者从市气象部门了解到,昨天本市仍受到弱高压控制,吹东南风,因此对空气中的颗粒物扩散不利,所以白天本市多区县都观测到了浮尘天气。   根据2日14时25分的气象监测数据,全市范围的能见度处于很低的水平,徐家汇、浦东、宝山、崇明的能见度均低于3公里。虹口足球场监控自动站的能见度数据仅为2公里。气象专家解释,沙尘对市民生活最主要的影响不仅仅是能见度,还有颗粒物浓度,也就是市民会感受到很强的灰尘味道,甚至开口说话就会感觉“吃到灰”。能见度降低至两三公里,主要会对摄影,户外活动造成一些影响,而当沙尘造成能见度低于1公里甚至几百米时,会严重影响到市民正常的出行。
   沙尘“回马枪”致重污染——有市民疑惑,1日傍晚申城空气貌似已经“干净”,为何2日一早醒来却发现天气状况更加糟糕。   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入海沙尘“回马枪”影响,原本已被冷高压带入海中的沙尘因风向转变掉头回吹至上海。记者从市环境监测中心了解到,本市的API5月2日0时全市最低下降至239。之后再次大幅攀升,2日凌晨4时后全市API升至500。截至5月2日9时,全市API累积为493,空气质量为重污染,这也是今年首次出现重污染天。而本市上一次出现的重污染天气发生在2010年3月21日。
 沙尘天气下的外滩旅游区: 黄浦江对岸的高层建筑,都成了“海市蜃楼”!  “外滩源”话题自次开始!下图:外白渡桥、上海大厦、北苏州路,这是偶“徒步苏州河”游记的起点(点击查看【逛上海】徒步苏州河.a.当时遗留了南苏州路“外滩源”这一小段,说得空了再来看。咔咔,没想到啊,轮到了5月2日这个沙尘暴天来看鸟~~   东侧,沙尘暴下的外白渡桥:   上面三张PP是从这个岸边“制高点”拍滴,图中红色老建筑“划船俱乐部”本文随后介绍:   拍西侧,乍浦路桥和更远的老建筑邮政总局:              tips & maps  “外滩源”  小介:   “外滩源”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东起黄浦江、西至四川中路、北抵苏州河、南面滇池路,占地16.4公顷。区域内现存有15幢优秀历史建筑和一批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风格多样的历史建筑,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区域,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源头,也是上海现代城市的源头,中国近代和现代的金融业、贸易业均从这里孕育发展并走向壮大!
  外滩源项目是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外滩源项目一期范围为“圆明园路——北京东路——虎丘路——南苏州路”围合地块,占地1.68万平方米。拥有光陆大戏院、真光大楼、广学大楼、兰心大楼、女青年会大楼、安培洋行、亚洲文会大楼等7幢优秀历史建筑。根据规划,一期项目将建成商业金融、文化、酒店式公寓、办公及公共广场等公共设施。
    继上海外滩综合改造工程竣工后,外滩地区又一重大工程――外滩源一期核心区域,在2010年4月3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该区域由外滩源公共绿地和圆明园路特色景观街组成。
map 1:    外滩源位置在苏州河、黄浦江交汇处,在时间上,该地区拥有外滩地区最早建成的一批历史建筑;在空间上,是外滩的起点。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使其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外滩的源头,成为外滩――这个上海“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本着“重现风貌,重塑功能”的开发原则,该区域作为上海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风貌区之一,开发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旧区改造,而是尽力发掘历史建筑的潜在人文价值,恢复和保留街区的古典风貌。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遵循“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通过功能重整及设施更新,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力图将“古旧”变成“经典”。map 2:    外滩源33号公园绿地,核心是原英领馆7500平方米绿地,现扩建到24000平方米,其中的27棵古树名木也全部保留;周边围绕有原英领事官邸、教会公寓、联合教堂等老建筑。它是外滩地区珍稀的城市绿地,成为公共开放的游客新去处。原绿地内一些历史遗迹此次也被保留下来,如清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抗击外敌的炮台遗址。   圆明园路特色景观步行街,位于外滩源33号公园绿地西侧,全长276米,沿街有8栋保护和保留的历史建筑。路面铺设深色九龙清花岗岩,近绿地一侧栽种了北美鹅掌楸。雅致的步行街,将城市绿地与沿街精美的历史建筑连成一体,徜徉其中,不仅能享受优美的景观环境,还能感受外滩源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map 3: 资料,“外滩源”14幢历史建筑保护单位:
1.英国领事馆(1873)中山东一路33号
2.安培洋行大楼(1908)圆明园路97号
3.益丰洋行大楼(1911)北京东路31~91号
4.银行公会大楼(1918)香港路59号
5.青年协会大楼(1924)虎丘路11号
6.光陆大楼(1925)虎丘路142号
7.兰心大楼(1927)圆明园路185号
8.颐中大楼(1930)南苏州路161-175号
9.光学大楼(1930)虎丘路128号
10.女青年会大楼(1930)圆明园路133号
11.真光大楼(1930)圆明园路209号
12.亚洲文会大楼(1932)虎丘路20号
13.仁记洋行大楼(1936)滇池路100-110号
14.业广地产公司大楼(1936)滇池路120号        外滩源壹号,原英国总领馆  小介:   外滩英国总领馆由来的故事:
   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最早设在上海县城内姓顾的大宅院内。
   上海开埠以后,英国借口“华洋杂居不便,以《虎门条约》中准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地房屋的条款,逼迫清政府签订《上海土地章程》。1845年11月29日在上海开埠两年之际,清政府上海道发布告示:“兹体察民情,斟酌上海地方情形,划定洋泾浜以北、李家庄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这块面积830亩的居留地,当时还充满着城郊农村生活气息的地方,即是后来的英租界。
   1846年,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外滩李家庄,拟建英国领事馆新馆。
   李家庄地处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西南侧,当年清军曾在这里设置炮台、守卫江防。鸦片战争时,英国炮舰攻陷吴淞口第一道防线后,又攻毁东沟第二道防线,苏州河和黄浦江交汇处为第三道防线。1842年6月英国“复仇神”炮舰向李家庄炮台猛烈炮击,仅管守军顽强抵抗,但是猛烈的炮火还是将炮台摧毁了。这块土地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还有其这段历史故事,巴富尔多次考察这个废弃的炮台,不顾当时英国不准在外建使馆的法令,与该土地主人石炳荣等人洽谈购置地产。巴富尔垫资了定金后,因没有这项专款只好拖延着,才至第二任领事阿礼国接手后不断申请,终于得到英国政府批准。
   时隔4年,法国在其旁划得986亩土地为法租界,外滩的租界身份已成雏形。同年,也就是1849年,英国领事馆建成,那便是外滩第一座高楼,万国建筑之始,上海城市之初。
   1849年英国人匆匆忙忙建造好领事馆房屋后,英国领事馆从老城厢搬入外滩李家庄新馆办公。仅用了两年,建筑出现问题被迫拆除,1852年领事馆重新翻造房屋。过了十八年,即1870年12月24日深夜零点,英国领事馆失火,消防皮管因取水路途曲折不敷应用,延误时间,火势旺烈,将房屋和文件档案全部付之一炬。因此今天很难见到最早期的英国领事馆文件和照片。
 

  小介:   原英过总领馆,中山东一路33号。
   如今留下的英国领事馆建筑,是大火后新造的。由英国建筑师格罗思曼和鲍依斯设计并负责监造,1872年6月1日正式开工,1873年工程竣工,为目前外滩一线现存最早的建筑。
   建筑占地38559平方米,主屋高两层,砖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外观呈方形,周边设列柱式阳台;屋面为四坡顶,铺设中国蝴蝶瓦;立面门窗采用平拱和拱券,装有硬百叶窗,并配置罗马式栏杆,在水泥粉刷勾勒横线条的外墙衬托之下,建筑外观朴实、庄重、有韵味,显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建筑北侧,建造一幢二层楼砖木结构房屋,建筑风格与主屋相同,是供领事生活起居用房。

   1966年,领事馆关闭,外滩33号先后被改作市政府第二办公厅、上海对外贸易协会、中国国际旅行社上海分社,几经变迁,于2003年由新黄浦集团置换并修缮,冠上“外滩源壹号”的殊荣。

 

郁郁葱葱,绿林覆盖的中山东一路33号,就是外滩源壹号,旧英国驻上海领事馆。 

 

属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方形外观,列柱式阳台,大片的花园绿地,无不弥漫着那浓浓的沉稳而洗练的英国气质。

 

 

 

  令人艳慕的大草坪:

 

 

另一幢建筑,风格相近:

  Ps.33号公园里还保留有“清军炮台遗址”,大家可以去找找看。   小介:  清朝年间,苏州河、黄浦江交汇处的李家口(即现外滩源地区),曾是清军吴淞港巡哨所及炮台所在地。清嘉庆《松江府志》云:“守李家口以拒贼上游,守黄浦口以遏贼横冲。”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舰沿黄浦江逆流而上进攻上海县城,驻守李家口的清军曾在此开炮抵抗,激战中炮台被英军舰炮击毁。  

  原划船俱乐部  小介 :  “划船俱乐部”,南苏州路76号。   建成于1905年,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近代上海最早的体育建筑,是租界历史和文化的记忆载体。它也是如今“外滩源”的四个标志性建筑之一,即:1856年建的外白渡桥、1873年建的英国领事馆、1898年建的新天安堂(也称联合教堂)、和1903年建的划船俱乐部。   资料介绍,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展水上运动的地方。 1849年外国侨民就在外滩黄浦江上组织了首次划船比赛。1860年,西方侨民在苏州河沿岸建立“划船总会”。 在中国现代体育历史上,划船运动较之其他体育项目,可称“老大哥”,它的发展比游泳早了40年,比篮球早了50年,当时上海的苏州河、黄浦江,也成了划船游玩的“自由港”。   据当时的《申报》报道:一点半八人打桨之舟共两艘,击浪如飞;三点钟赛四人打艇之舟;三点三刻赛一人打桨之舟,胜者踊跃奔腾,西妇顾而乐之。但旧时上海黄浦江上划船是洋人竞技游乐的特权,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才取消了西方帝国主义在外滩划船的特权。1953年,上海军管会接管在上海苏州河上的“划船总会”和闵行的分会,从此这个奥运会上的现代体育大项赛艇、帆船的大本营,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新中国的水上运动也率先在上海黄浦江开展起来。1956年春,国家体委拨款85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如今的人民币2500万元),兴建起了新中国第一个水上运动基地——上海市划船俱乐部。  原划船俱乐部的遗址,如今只剩下这栋小楼。划船俱乐部以红色清水砖墙饰面,外观是在英国维多利亚坡顶建筑基础上局部略带巴洛克装饰的折中风格,由当时著名的建筑事务所英商玛礼逊洋行完成设计。原来其东翼为船库(现已拆);西翼是上海历史上第二座室内游泳馆(第一座为上海跑马场内部的游泳池,已拆);中间体部分为砖混坡顶结构,屋顶为歇山顶(目前保留的小楼)。     在开发商的改造中差点被拆掉的划船俱乐部,总算在老教授老运动员等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吁下得以保留一栋小楼,躲过了灭顶一劫。题外话:相信如今还是有人会在心里轻蔑地称这些老建筑为“殖民的耻辱,应该彻底夷平”,认为保留这些建筑体现“xx人的洋奴意识”。然而,把这些房子全部抹去,历史就能改写,记忆就可以不存在了吗?如果人们忘记历史,历史重演的危险就要大得多!难道我们中国人只能保留“我的祖先比你们阔的多”的记忆吗?况且,这段历史不仅仅是殖民的屈辱,也体现了中国人现代化历程的艰辛。             原教会公寓划船俱乐部的街对面,是“原教会公寓”,南苏州路79号。和划船俱乐部及周边绿地一起,教会公寓也属于外滩源33号公园的一部分。

外观:

 

 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