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哪种性价比高:真抓实干力促县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16:38
中阳:真抓实干力促县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改善文化民生实施文化惠民

奔头 刘五五 作

婚俗(获中国民俗剪纸大赛一等奖) 王计汝 作

剪纸艺术节是中阳老百姓的盛大节日。

敢与人间仙境媲美的上顶山,风景这边独好。

今天是个好日子,咱扭起秧歌享太平。

威风锣鼓,少年英豪,把鼓震天敲,心潮逐浪高。

改革开放,地覆天翻。真抓实干,面貌巨变。登高眺远,中阳县城宛若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巍巍吕梁山巅。

本报记者 王晋军

中阳剪纸新一代。剪纸作为民俗文化载体在民间顽强生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山西省中阳县位于吕梁山脉中部西麓,黄河支流三川河上游的南川河域。全县土地总面积1441平方公里,东南为土石山区,林茂草丰;西北是黄土丘陵,沟壑纵横,平均海拔1473.4米。属暖温带亚干旱区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多年平均降水量518.6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708.4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43天。全县辖5镇2乡,100个行政村(居)委,总户数4.6万,总人口14.4万,其中农业人口9.5万人。209国道和孝柳铁路横贯境内。

中阳有悠久的历史。春秋设邑,西汉置县,沿革2000余年。元代刘致,散曲誉四海;明清进士,牌楼旌中阳。中阳剪纸艺术承黄河文化,代代创新,2007年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阳是革命老区。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中阳县委革命委员会在烽火中诞生。中阳人民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孕育和形成了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老区精神。

中阳是开发新区。土地资源辽阔,人均占有土地面积14.9亩,森林覆盖率42.7%;生物资源雄厚,有甘茯苓、党参、松籽、山楂、菌类等300多种植物和包括褐马鸡、金钱豹、麝獐在内的上百种野生动物;中阳县工业主要有煤炭、化肥、炼铁、陶瓷、砖瓦、粮油加工等。中阳县地下矿藏资源丰富,煤储量为16.9亿吨,以主焦煤最多,铝矾土储量为5700万吨,高铝含量高达85%;此外还有铁、锰、铜、石英、石膏、云母等多种矿藏。以焦煤电、钢冶新型建材为循环经济体的尚家裕工业园区初步成型。

旅游资源柏洼山、仙明洞、庞涓寨等文明古迹闻名吕梁。柏洼山位于中阳县城东5公里,峰峦峭拔,松柏叠翠,山腰的龙泉观为金代创建的道教活动场所。仙明洞是一个长约350米的横向溶岩古洞,洞中有大、中、小3个洞厅,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可谓奇观异景,悬挂在巨石上的水珠,犹如颗颗宝珠,若遇灯光照射,五光十色,分外美观。洞口隐没在丛林之间,鲜为人知。

近年来,中阳县坚持以科学观为统领,以构建城乡文化和谐,保障全县人民文化权益为要求,以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方式为重点,大力实施有线电视覆盖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图书馆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阳剪纸”品牌塑造工程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城乡和谐文化建设迈出可喜步伐。随着两年两届全国性剪纸艺术活动的举办,中阳的知名度得到很大提高。

县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 春天已来临

严寒冬季,记者踏雪来到位于吕梁山脉中部西麓的中阳县采访,所到之处,所见所闻,到处洋溢着生生活力,涌动着滚滚春潮,一切都表明,对于中阳县来说,县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来临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快县域文化发展,兴起文化建设高潮,年终岁尾,中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文化发展的意见》,他们决心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阳县委、县政府认为:加强县域文化的发展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县上下必须紧紧抓住城乡文化阵地的建设、文化队伍的加强、文化活动的普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精品的打造五个重点,站在抓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的政治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拓宽眼界,紧扣“大”字谋划、揪住发展使劲、围绕繁荣下功夫,为“一带一区三化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城乡兼顾、突出重点、超前发展、富有特色的原则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近期新建中阳县文化艺术大楼,集文化馆、图书馆、艺术馆、民俗馆、展览馆、少年宫、博物馆、文史档案馆、培训会展中心、非遗研习所等于一体,搞好配套装备,包括演出、培训和现代化管理需要的设备,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达到国家一级馆的标准。

逐步发展中阳县文化艺术一条街或文化艺术园区,届时演出、娱乐、电影、音像、书刊、旅游、网络传媒、印刷包装、艺术装潢、文化艺术品拍卖市场、文化艺术中介组织、旅游服务业、文化艺术培训、非遗传研开发、传统美食、地方特产等各类文化产业或文化份额较高的边缘文化产业全部集中于内,逐步形成广大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和消费的场所,文化艺术成果展示和交易的平台,体现县域文化形象、文化氛围、文化品牌的载体。并且拟在柏洼山复建明清两代古县城旌表县民职位、德行的13座石牌坊、9座木牌坊。

改扩建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完善应有的功能,实现一乡一个标准站、一村一个标准室的目标,重点是金罗镇、暖泉镇、枝柯镇、武家庄镇、张子山乡等中心集镇和移民搬迁后形成的人口相对集中的大村及居民区。对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已难以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文化服务的设施,要尽快进行必要的维修改造。

加强社区、企业、学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场所的建设,现有小区、企业、学校都要完善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新建小区、企业、学校一定要把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纳入总体规划同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做到有活动场所、有活动器材、有活动内容。继续完善和改造龙山、凤山、中兴广场、宁兴广场的文化娱乐设施,满足城郊居民休闲、娱乐、健身需要。

建设一支能担当县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任的文化艺术人才队伍

着力培养基层文化工作队伍,配齐配强各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根据工作需要,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出台任用办法,真正解决有岗缺人、有人缺能的问题。各乡镇要有专职宣传员、宣传干事,各乡镇文化站一站至少三人,纳入编制,各企业、学校、社区、村文化活动室一室一人。人员一方面从专业技术院校毕业生中选拔,一方面从乡土文化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选拔。落实工资待遇、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真正能留得住、用起来,发挥作用。

着力培养一批优秀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特别是能在某一领域起到示范、带头、推进作用,能创作出群众喜欢、引起反响、具有轰动效应作品的名家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人物,重点资助他们完成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出版。

着力培养一批文化企业家队伍。扶持、鼓励、动员他们投身文化事业,兴办文化产业,主办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

着力培养一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新型人才,提升文化事业的科技含量,加快向高科技文化产业进军的步伐。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从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需要出发,以打造品牌导向性的文化活动为突破口,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寓教于乐效果好的群众文化活动。

依托民族民俗节日,开展主题明确、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这些大众化的民族民俗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是最耀眼的品牌,最具凝聚力、向心力,经久不衰,不可替代,不可动摇。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文化价值不可低估,对促进社会和谐、扩大市场需求、推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挖掘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富有节日特色的文化活动。

依托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艺术社团、协会,开展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美术、摄影、文学创作、展演、比赛和送书送戏送电影文化“三下乡”活动。

依托乡村文化阵地,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活动,一乡组建一支群众业余文艺表演队,发掘、培养、包装一批特色文化艺术之村,文化艺术之乡。特别要搞好传统庙会、集会期间的文化艺术传播、交流、表演活动,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固占领农村文化市场。

依托广场、学校、企业文化阵地,开展经常性大规模的广场秧歌、广场电影、广场歌舞、广场健身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艺术特长和爱好;开展企业文化活动,树立企业文化理念,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依托电视、广播、网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提升群众的个性化文化娱乐生活。

依托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开展对外文化活动。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文化走出去、请进来的路子,提升中阳县文化品牌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中阳文化面向全省、全国的步伐。在重要传统节日、会期、纪念日,引进高水平的文化艺术团体来中阳县助兴演出;邀请著名的艺术家、文学家、摄影家来中阳县采风、讲学、办展。创优环境,吸引电影、电视剧组来中阳县拍摄、取景。积极参加国内外的文化艺术盛会、展览、赛事等活动。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例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必须坚持文化与旅游、文物与旅游相结合的原则,打造休闲、探险、猎奇旅游线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打造柏洼山宗教文化旅游景点;建设中国金钱豹自然生态保护区;着力打造包括陈家湾水库旅游度假村、上顶山自然风光和滑翔娱乐项目、西山黄土高原景观、红土沟壑景观、民俗民居农家乐景观、万亩核桃林景观为主要内容的环西山绿色原生态景观。

做大做强“中阳剪纸”品牌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扶持刺绣、编织等各类手工工艺美术品的加工、生产、销售,与剪纸产业实现互补双赢,并且可丰富旅游市场。

坚持文化艺术在文化产业中的本体地位,以中艺剧社为龙头,大力发展文艺演出产业,培植松散型的民间文艺演出团体,鼓励和支持民间演艺活动。

以中阳县中兴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为龙头,全面实现“三网合一”,做大做强现代传媒产业。加强对网吧的监管改造,建设一个规范化的网吧超市,实现现场监管、阳光运行、规模经营,杜绝目前分散经营的弊端。拓展电影、电视、广播附加产业,特别是要让电影和广播这些夕阳产业再焕春光,实现电影、广播和科技、法律、抗灾减灾、商品广告、惠民政策信息宣传相结合。

继续助推文化娱乐、文化艺术培训、书刊、音像制品发行、印刷包装产业的发展。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组织专门的创作队伍,拓宽创作源,确定创作主题思路,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力作

以红军东征在中阳、解放中阳、枯井惨案、晋西游击队在中阳、毛主席三次接见县民郭登瀛等红色文化资源为题材创精品;以战国风云、庞涓寨的传说、傅山在中阳、三世尚书家、一门三晋士等历史人文精神为题材创精品;以剪纸、刺绣、民间弹唱、转九曲、偷灯等民俗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积淀为题材创精品;以黄土文化、核桃文化、煤海文化、中钢文化、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等富有时代精神、地域特色的生产生活题材创精品。

加大投入力度,落实扶持优惠政策

财政部门一要按“两个不低于”的要求,即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率不低于财政总收入的增长率和文化事业经费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1.5%,足额预算并及时划拨;二要设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产业开发、文化精品和品牌的打造,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人才的培养、农村文化的发展。宣传文化部门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投入;要认真落实公益性文化活动场所、培训基地政府补贴、免费开放、免费服务的政策。电视台、新闻办、新闻网、文联要办专栏、出专刊,做好广泛深入的舆论宣传报道。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外资,开发中阳县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城建部门在城建规划中要优先考虑文化设施,把人文精神有机融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设计当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优先考虑文化建设用地,在地价上优惠,在程序上优先。其他部门也要结合实际,通力合作。

剪纸:中阳传统文化的最大亮色

亮色之一:剪纸记载远古文化遗存

中阳剪纸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它所蕴藏的大量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图腾符号,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化现象,为研究中华文化的发源和各地区先民的历史及民俗文化,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中阳民俗剪纸不只是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还寄托着民族的自豪感,关注它绝不是为了猎奇,而是如何让它继续承载起历史发展的脉络。

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剪纸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由于它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最简单、最普遍,因此也最为普及。我国的剪纸艺术虽然有着悠久历史,但由于纸质物品的保存极为困难,流传下来的剪纸实物并不多。因此,记载远古文化遗存的中阳民俗剪纸就显得非常珍贵。

从中阳剪纸中可以看到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古老的民间风俗、古老的历史文化传统,这是一个数千年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遗存。如果能像考古学家从不同的文化层中区分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那样来看待中阳剪纸,就更会有惊人的发现:中阳剪纸印刻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足迹,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只能靠历史传说和地下发掘来猜测和想象的文化,却在中阳民间艺人的剪刀尖上保存下来,这是历史的活化石。因此,一幅中阳剪纸就不仅仅是一幅剪纸,而是有着千钧之重的凝聚着几千年文化史的历史纪念碑。透过根植于民间的中阳剪纸,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祖先关于天、地、人、物关系的朴素的哲学观念。

中阳县地处黄河流域中段,黄土高原腹部,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境内就有先民生息繁衍。周、秦、汉、唐时期,这一带曾经有过灿烂的古代文明,目前全县境内已发现古文化遗址110处,古生物化石遗址一处,战国古城遗址一处,古文化岩洞6处,并有汉代画像石、北魏石刻出土。中阳县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在中阳山城街道上曾为13名进士建有13座牌坊,其恢宏的气势、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勤劳,民间剪纸能手世代相传,中阳民间剪纸就是根植于这块黄土地上的一束朴素的山花,它应当地民俗活动而传承不绝,积淀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审美观念及思维意识,具有极高的审美与文史价值。

亮色之二:剪纸作为民俗文化载体在民间顽强生长

中阳剪纸延续到今天,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最能体现自身本色精神的作品,大多保留在穷乡僻壤的山区农村,中阳县由于地处内地,经济欠发达,民间剪纸的题材、样式相对稳定,在今天的剪纸作品中仍较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古代的文化信息。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中华民族文化初始艺术早期生命信息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浑以及成熟期的神韵,从中获得历史文化基因的启迪。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民俗风情熏陶一方人。中阳民间剪纸覆盖面大,在全县境内均有传承。以不同的造型特点来审视,中阳民间剪纸可分为:南川河流域、刘家坪地区、西山边远地区三大地域。南川河流域的民间剪纸艺术风格细腻、典雅,是中阳民间剪纸的主流;刘家坪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风格淳朴、刚健;西山边远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风格粗犷、浑厚。尽管在造型风格上各有差异,但其共同的特点是,保留了原始艺术淳朴粗拙的特征,处处渗透着原始艺术的遗存,给人以庄严、神圣、质朴的美感。

其内容也具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纹样堪称历史的活化石。从中阳民间剪纸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以人物、植物、动物、器物造型,反映中阳地区所保留的远古人类童稚古朴的观念和信仰。如大量歌颂鱼、蛙、蛇、兔的主题纹样,即反映了远古华夏先民图腾崇拜的痕迹;各种造型的娃娃组合纹样,又是中华民族生命崇拜心理意识的积淀与表象;一些象征吉祥的纹样,以对神物的崇拜,表达了劳动人民追求美满、幸福、平安、富裕生活的愿望。

第二类主要表现人们在不同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中的活动情景,形象地反映出中阳地区农民生产生活的习俗。

第三类是以剪纸纹样记录了流传于民间的古老神话、传说和故事,并通过这些剪纸反映了中阳劳动人民朴素的道德观念、纯真的生活情趣和幽默感。中阳民间剪纸作为一种心态艺术,它取材于身边的事物,结合原始文化积淀,应用细致的创作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念。每幅剪纸不仅是劳动妇女们的即兴创作和天才的艺术劳动,最主要的是它形象地表达记录着劳动妇女心中的所求、所盼、所想。

亮色之三: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改革开放以来,中阳民俗剪纸艺术得到了抢救、挖掘、继承和发展。1985年,中阳县成立了剪纸协会;1986年,全国民间剪纸研究会(现场会)在中阳召开,同年中阳县被文化部授予“剪纸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中阳县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剪纸系列)”。

这些年来,涌现出了如武一生、王计汝、高宝香、刘玉莲、李爱萍、王中文、马翠莲、李凤凤等十几位老中青剪纸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多次在国家及省级大展中获得大奖,数千件作品被送到日、美、韩、德和我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文化交流。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他们充分认识到,要想不让代表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根断裂,不但需要专家做研究,更重要的是把它引入教学体系,这才是传承下去的保证。在全县各小学,一直把剪纸作为学生手工课予以传承。目前,县委、县政府已决定设立中阳民间艺术展览馆,每年的活动经费也已列入财政预算。

中阳县文化建设 硕果累累成就斐然

剪影之一:构建了完善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的精神,县文化馆、图书馆制定了免费开放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管理制度,明确了免费开放的内容,两馆全部免费开放,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全县所辖7个乡镇全部建起了标准化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并配备了电脑、电视等文化活动设施;87个行政村全部建起了村级文化活动场所,配备了流动书库、投影机、投影幕、音响等设施;87个行政村全部建起了农家书屋。实现了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和农家书屋全覆盖,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剪影之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色落实到位

中阳有着数千年文明史,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丰富。随着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文化馆作为基层保护单位,近几年来在普查、申报、保护、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到2010年底,共收集整理文化遗产剪纸、面塑、刺绣、弹唱、九曲灯会、旱船秧歌、民间俗语、民歌等近10项,各类非遗项目信息500条,线索近千条,上百名民间艺人列入档案、收集作品3000余件,编写收集资料文字30余万字,目前列入国家级保护项目1个,省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3个,县级保护项目10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人、省级1人、市级3人。在文化馆开设了中阳剪纸创作研究展示中心,设有国家级传承人工作室和省级传承人工作室、传承人作品展示区、剪纸技艺表演区、剪纸培训区和产品展示区,2011年被山西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剪影之三:文化馆真正成为老百姓的“文化之家”

近年来,中阳县文化馆突破了单一建筑和服务体系的模式,大面积的文化活动广场、活动量的增加、科学的管理、整洁优美的环境以及政府的经费投入,使得文化馆的职能展现更加丰富、文化氛围更为浓厚,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全县人民文化娱乐的需求,年接待观众超过了30万人次。

文化馆积极开展各项群众性文化活动,每年均要举办各类传统节目、庆典、集会等大型广场文艺活动在10次以上。以2010年为例,举办了春节文化活动,包括秧歌汇演、大型灯展灯谜活动、新春文艺晚会、青少年才艺展演、县党代会专场晚会、县两代会专场晚会等。举办了精品书画展、传承人剪纸展、中阳剪纸精品展、中阳剪纸佳作展。馆内常设文化活动时间每天均达到12.5小时,其中室内活动为8小时,室外活动为4.5小时。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文化馆每天早、晚都安排专职人员为参加广场活动的群众播放舞曲、健身音乐,安排固定区域由6个秧歌队轮流进行活动。馆外宁兴广场被山西省文化厅命名为“优秀文化特色广场”。

经常性地开展各类理论研讨和对外交流,不但自己组织各类艺术理论研讨,还聘请国家、省、市专家及国外专家来中阳县进行研讨、考察,组织选派民间艺人外出参加各项文化交流活动。

文化馆现有民间艺术团体1个,组织秧歌队3个,民间艺术团与县民营艺术团艺术剧社合办,3个秧歌队场为县城群众自发组织。这4个团队常年在基层活动,经常性地开展下乡活动。2010年民间艺术团下乡下基层演出超过100场次、秧歌队下乡下基层活动达60场次。极大丰富了农村和基层文化生活。2008年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表彰为“服务基层、服务农村先进单位”,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受表彰的基层文化馆。

剪影之四: 农村信息化“三网合一”造福百姓

中阳县两山夹一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加之县财政财力所限,边远村庄窝铺群众看电视难、打电话难、上网难的“三难”问题远没有解决,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信息闭塞,成为制约中阳县文化和谐发展的最后一道瓶颈。

中阳县委、县政府为彻底解决农村农民信息化“三难”问题,利用广播信号源和移动技术优势,组织实施了农村信息化 “三网合一”文化建设惠民工程,并确定为县政府“九大民心建设工程”之一。按照“政府支持,农民自愿,市场运作”的原则,工程当年实施,当年完成,取得了预期的社会效果。简单讲,“三网合一”工程就是将电视、电话、宽带3种信号源通过移动信号传入各村接收基站,再由数字光缆送入各农户。一线三通,较城市提前实现了信息数字化的整合和跨越,构筑起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地, “三网合一”造福百姓。

剪影之五:加深校地交流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合作共赢局面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是山西省唯一培养音乐高级专门人才的学院,该院和中阳县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青年人才培训基地、文化共建基地、拓展合作领域和人文、科技、环境、三农等方面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双方互为人才的学习和培训基地。在文化人才、文化产业、文化演艺方面,中阳出资不定期派出业余文化工作者接受学院的艺术再教育,山大提供必要的师资和教学条件;双方每年开展一次大型文化演出互放活动;山大艺术团体开展经常性的文化下乡演出,中阳提供吃、住、行等必要的演出条件;学院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由中阳提供资金支持,共同推向全国市场。

“十二五”转型跨越,勤劳智慧、朴实肯干的14万中阳儿女更加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决心真抓实干力促县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加快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带一区三化”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这个瑞雪兆丰年的日子,中阳的领导和百姓一起展开文化是民生幸福的梦想。这个梦,承载着中国最核心的价值观,传承着古老而现代的文明观,体现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实现这个梦,人人有责任,人人都可以,人人有机会。吕梁山上的中阳要成为和谐宁静的如梦家园,就需要人人都是梦想家,人人都成为创造者。

只要努力奋斗,美梦就会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