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p9隐藏功能没有了:岭南画派发源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47:14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1日08:40  南方日报

  

如今的可园是东莞有名的人文景观。苏仕日摄

  撇开尘世的喧嚣,来到莞城博厦一处安静的所在,便到了位列广东近代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叩开古树下的小门,满园的灵秀扑面而来。

  在可园博物馆新馆二楼的一个展厅里,有一组着清代服饰的三人雕塑,一人坐于亭下,另二人站在一侧,似乎在讨论着什么。游客们走到这里,总是不忘和这组雕塑合影。

  这三个人曾经是可园的主人、岭南画派的灵魂———坐者为居巢,立者则为张敬修、居廉。一个半世纪以前,居巢、居廉在这座小巧的园林中形成了独特的岭南风格,影响岭南画坛达半个世纪之久。

  如今,可园游人络绎,成为东莞有名的人文景观。他们不只为探寻可园而来,也为可园的人、可园的画、以及可园外的情怀。

  肝胆之交与知音之敬

  静躺于莞城一隅的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筑。张敬修生长于名门世家,受家风熏陶,既追求功名,亦好诗书画印。张氏官至广西按察使,后被免职回乡,便修建可园,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全部建成。

  “二居”从19世纪40年代起就得到张敬修的扶持。所谓“二居”,乃番禺隔山(今属广州)人居巢、居廉堂兄弟二人。据可园博物馆资料,张先后担任广西右江兵备道道员、广西按察使等职,既为“二居”在军中谋职,又资助“二居”作画。在广西,“二居”饱览山川名胜的灵秀,又得以结交名家,精研画学,画艺大进。

  张氏与“二居”交情至厚,有一例可见之。1853年,张敬修在广西被太平军围攻,孤军守城,幕僚逃避一空,唯居廉效死不离,后援军赶到,转危为安,张敬修叹到“不图临难得古泉一人,真肝胆交也”。此后,张敬修对居廉颇为爱重,“每见袍泽,必深誉之”。居巢也曾作《连捷图》祝贺张敬修军队在战斗中获胜。

  后来张氏辞官回莞,携“二居”同行,将其安置在家族的可园和道生园中长期居住。张氏常邀文人画客雅集可园,煮酒论史,作为座上宾的“二居”常参与其中,好生痛快。据载,居巢在可园寓居作画达九年之久。

  张氏家族有风雅的传统,先后诞生张敬修、张嘉谟与张崇光三位著名花鸟画家。他们与“二居”彼此敬重,互为知音,招纳“二居”客居可园,资助“二居”创作,还收藏“二居”画作。据说居廉早年拙于诗词、书法,张嘉谟常为其画上题诗。

  客居可园迎来创作鼎盛期

  客居可园期间,二人画风日臻成熟,精品迭出。在其笔下,花卉草虫、蔬果水产皆可入画,耳目一新。

  东莞土地肥腴,水果蔬菜河鲜四季不断,可园内花草依稀、鱼鸟悠然,为“二居”提供了绝好的创作题材。二人醉心于优美的环境,不走寻常路。他们看到了可园的花草蔬果,便将这些岭南的平凡物产见诸画端。在其画作中,有关花的题材占了八成。他们还画了不少野生花草和菜园中的菜花瓜花,如灯笼果、茼蒿花等。“二居”还画过许多小昆虫,如蜜蜂、蝴蝶、蜻蜓等,与各式花卉组成灵动的画面。他们画了许多从未有人画过的植物,拓宽了中国花鸟画的题材范围。

  在可园期间,“二居”创作了独特的“撞水”法与“撞粉”法。前者常用于画叶子和枝干,能使画上的植物保持湿润的效果。后者多用于画花,对表现花卉的轻盈滋润、鲜活欲滴有特殊的效果。

  在东莞的日子,“二居”将可园及珠三角的物产大量入画,使其绘画创作达到了鼎盛期和高峰期。居巢享年54岁,平生作画严谨,留下画迹不多,在存世的170多幅画作中,可园时期的创作占了近一半,且都是十分精美的上乘之作,是“居派”绘画的奠基之作。居廉享年76岁,共留下1500幅画作,在东莞创作的虽少,但却堪称精品。如今,在东莞市博物馆等地,还藏有“二居”画作20多幅。

  影响岭南画坛半世纪

  客居可园期间,“二居”共同创立了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居派”绘画,形成了独特的岭南风格。据可园博物馆介绍,“居派”花鸟画开晋代岭南画派的先河,影响岭南画坛达半个世纪之久,在流派迭出的清代花鸟画坛上独树一帜,成为中国花鸟画的杰出代表。

  其后,居廉回隔山十香园设馆授徒,培养出众多杰出弟子,当时广东著名的花鸟画家,无论是新派还是传统派,大都出自居廉门下。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和陈树人。居廉及其弟子对培植“居派”艺术的可园十分推崇,在居廉的引导下,一些居门弟子先后来可园寻根。

  可园、“二居”、岭南画派,这些符号连在一起,奠定了东莞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的地位。

  如今,可园仍是繁花似锦,斯人虽已去,草木仍有情。在院墙的旁边,有一颗高高的树将火红的花簇伸向墙外,似乎要将园内的芬芳溢满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