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铁龙世嘉改装仪表盘:创构“精神哲学”,提升生命品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54:57
创构“精神哲学”,提升生命品质
[内容提要]“精神哲学”的创构是必然的。主要包括:出发点、核心思想、核心概念、基本原则、未来社会展望等。创构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精神哲学 审美实践 基本原则 客观规律

现行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上是一种“经济哲学”,通俗讲,也叫“吃饭哲学”。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实践”;基本原则,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揭示观念的形成”。虽然也涉及人的精神领域、感情世界,但在涉及时仍坚持物质实践的基础地位,要“从物质实践出发揭示观念的形成”,其结果,这些对人的精神领域、感情世界的阐释与分析往往非驴非马,不伦不类,触摸不到问题的实质,抓不住问题的要害。以此为基础,当然也就不可能形成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的“精神哲学”。“精神哲学”的提法、名称或概念固然早有了,但作为一种哲学形态实际上它还并不存在。所以,我要创构“精神哲学”。

一、创构“精神哲学”的缘起

创构“精神哲学”,不为标新立异,主要缘于解决与回答如下问题:
(一)人富裕之后的选择
孔子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荀子讲:人“生而好利”。
为维持生存,求得温饱,人创造物质财富,追求经济利益,这是非常正常的,完全可以理解。一个人经济上没保障,整天为吃饭穿衣忧心等,他的生命品质、生活质量还表现在哪里呢?在我国,随着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实施战略大转移,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经济的大发展所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实惠,使得经济对人生存、发展和享受所具有的重要的基础地位越来越为人们所广泛认识与高度重视。迄今,我国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人民生活已进入小康。但即便如此,我们还应冷静地看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实际水平与世界上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要赶上乃至超过这些国家,我们实在还需要付出特别艰辛的努力。但问题是:物质财富、经济富裕能否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安宁、快乐、幸福与满足?如果物质财富、经济财富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安宁、快乐、幸福与满足,人真正的安宁、快乐、幸福与满足又在哪里?在《富裕后的生活》一书中,作者弗兰克•隆巴多讲:“我完全相信物质财富只有在其他财富——身体上的、情感上的、精神上的和心灵上的——都具备的情况下,才会有意义。一直以来,我们把花费大量时间追求物质财富作为快乐,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一方面,人物质上富有而其他方面贫乏,不过是行尸走肉,如此,物质上再富有又有何意义?物质财富的意义显然是通过人其他方面的意义才能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物质财富、经济富裕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安宁、快乐、幸福与满足,这方面我们实在见到过太多的例子,教训深刻。有人讲,人富裕之后,就会产生更高的需要与追求,即需要与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和伟大的审美享受,具体表现为需要与追求休闲、娱乐、游戏、消遣,如此等等。那么,人的精神生活、审美享受的本质特点、实际内涵又是什么?人的精神生活、审美享受果真就表现为休闲、娱乐、游戏、消遣等等吗?实际情况是:人们迄今没有弄清人精神生活、审美享受的本质特点、实际内涵;有些人在充分地休闲、娱乐、游戏、消遣等等后,不仅没有获得精神的安宁、快乐、幸福与满足,反而陷入了一种更大的心灵空虚、思想迷茫、精神痛苦等,好象突然间跌进了深渊或谷底。认为人的精神生活、审美享受就是休闲、娱乐、游戏、消遣等等,显然是一种肤浅的认识!人富裕之后,到底路在何方?
(二)人自由之后的取向
自由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是人类数千年来的不懈追求与伟大梦想。自由作为一种精神、一个响亮的战斗口号,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其中,卢梭的自由思想最具代表性,影响也最大。卢梭提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人所共有的自由,乃是人性的产物。”“每个人都是生而自由、平等。”卢梭的自由思想成为鼓舞人们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锐利武器。之后,经过智者康德、黑格尔的大肆鼓吹与卖力推动,自由原则一举成为现代世界的基本原则,自由精神成为了现代世界的时代精神。人类进入19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自由更作为无产阶级实现自己解放的战斗武器,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而风靡天下,更加深入人心。人们不仅追求自由,为自由流血和斗争,而且根据马克思“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等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自由,宣扬自由对人拥有最高价值,终极意义。然而问题是:人本质真的是自由吗?自由对人而言是否具有最高价值,终极意义?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假如人本质是自由,假如自由对人具有最高价值、终极意义,那毫无疑问,人自由了,有多种选择,人作为人就获得落实,人从而就可以获得一种内心的平和、宁静与安顿,使感情有所寄托,精神获得慰藉,但事实上,人并没这样,自由对人而言并非本质的,具有最高价值、终极意义。比如,在当代西方社会,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经济的空前繁荣,社会的普遍进步,人们确实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和自由,但人们并没有因此获得越来越多的内心的平和、宁静与安顿,使感情有所寄托,精神获得慰藉,相反,人们在这种越来越多的选择与自由中空前地迷失了。人们焦躁不安,忧虑恐慌,不知道在今天应该做些什么。人自由之后,到底何去何从?
(三)人精神危机的克服
进入20世纪,在人类追求现代化的漫漫征途上,以大工业和高科技为标志的现代文明,在奇迹般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改善了人类生存条件的同时,却极大地弱化了人类的精神信仰、道德意识和审美情怀等,特别是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的大灾难,以及哲学家尼采宣告“上帝死了”之后,人们开始怀疑理性,丧失信仰,消解意义,躲避崇高,心智、意向完全迷失。心在那里,家就在那里。现在,心迷失了,家从此也就无从寻觅。于是乎,人们的生活失去了归属感,变得盲目、虚无、怪异、荒诞等,好象突然间落入了一种茫茫无际的虚空之中,不再有心灵的平和、宁静与安顿。这就是一个时期以来中西学界广泛讨论的所谓世界范围内的后现代社会精神危机。人类进入新的千年之后,这种人类的精神境遇更是每况愈下,愈演愈烈。布热津斯基讲:“如果人类要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克服全球精神危机。”那么面对人类这种史无前例的精神危机,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加以遏制和克服?
(四)人类艺术、审美理论困惑的破解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恩格斯讲:“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①以此为主要依据,在中国当代学术界,人们关于艺术的特点、审美欣赏的本质总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寻求理解与阐释,即“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其结果,人们关于艺术、审美欣赏的研究不得要领,无异于缘木求鱼;人们关于艺术、审美欣赏的思想或理论非驴非马,不伦不类,艺术、审美欣赏的问题居然在实际上可笑地成为政治经济学问题。而所有这些,正反映了中国当代“实践美学”的本质特征。虽然面对这种错失,“实践美学”的一些论者或拥护者在极力展开辩护的同时,对“实践”的概念也进行了一些梳理与调整。比如,张玉能就提出“实践”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实践”,理由是,实践作为“现实的、感性的活动”要“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之间关系”,与这个层次相对应,“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实践”便形成了。朱立元讲:“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包含非常广泛的内涵,也包括非常多样的表现形态。它虽然以物质生产劳动为核心和基础,但不单指物质生产劳动,也指变革社会政治道德制度的革命实践,还指感性个体的生存活动,即广大的人生实践。”在此基础上,他进而认为:“从美学角度看,我们认为,必须超越把实践单纯理解为物质生产劳动狭隘观念,在物质生产、革命实践和个体生存实践的总体关联中寻找审美活动的根基。也就是说,以马克思的统一实践概念为基础去探究美学问题,真正为美学找到存在论的哲学根基,应当说这也许更为贴近马克思实践哲学和实践美学的本真含义和本真面貌。”②但是所有这些梳理、调整,最终也并没有解决什么,艺术与审美欣赏的本质、特点仍然不能得到哪怕一点科学的和具体的认识与理解,反倒是把“实践美学”本身弄得“越描越黑”,陷入了捉襟见肘、左支右绌的窘迫境地。
实际上,恩格斯阐述的马克思的这一大发现存在着根本错误,它拔高了物质实践,夸大了物质实践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其中有关艺术乃至审美欣赏的观点是既没有反映出艺术乃至审美欣赏的实际与本质,也不是马克思有关艺术乃至审美欣赏理论的精髓和要义所在。而建立在这一根本错误基础上的所谓“实践美学”,尽管曾经产生了那样巨大的影响,那实际上也不过是一次失败的记录!
马克思有关艺术乃至审美欣赏的理论精髓是什么?如何科学阐释和正确回答艺术乃至审美欣赏的本质及规律?
想来想去,千寻百觅,这三大现实问题和一大理论困惑,从根本上,不过表现为一个问题,即人的终极追求或终极关怀问题,具体说,就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问题。因为,人只有在劳动或实践中实现了自我,确证了自我,开显和敞亮了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作为人才获得落实,在此基础上,人才能获得一种美感愉悦和精神满足,求得一种内心的平和、宁静与安顿,使自己感情有所寄托,精神得到慰藉,享受自己生命的崇高、神圣和尊严。显然,只有人生命的崇高价值和伟大意义,才是人真正的精神家园和安身立命之所,是人富裕之后、自由之后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与形而上意义,也是人摆脱精神危机的唯一正确途径或不二法门;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构成了人审美欣赏、精神生活的实质和核心。也由此,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人富裕之后、自由之后的正确选择与最终走向,只有它,才能使人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撑,并日益变得强大、高尚和尊贵;有关艺术乃至审美欣赏的本质与规律,只有通过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才能求得科学理解和正确阐释。相反,如果人通过劳动或实践只是创造物质财富,谋求经济利益,人不能实现自我,确证自我,人作为人得不到落实,如此情况下,即使人的物质财富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再自由,人也只能处在一种“异化”状态,感受一种心灵的不安、精神的空虚、感情的焦虑、思想的痛苦等等。无意义的人生,必然是忧郁、苦闷和荒谬的人生,这是人类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时候,人的精神危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于是乎,人们玩牌、搓麻将、赌博、酗酒、买卖人口、贩毒吸毒、淫乱、抢劫、自杀、杀人、犯罪、堕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为麻痹自己的神经,填补内心的空虚,发泄情感焦虑,释放精神压力,人们便寻求刺激,胡作非为,引发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丑恶现象。而处在这样一种生命状态,实际上人的生存都成了问题,人还有什么精神生活、审美享受可言呢?而以这样的劳动、实践为出发点来解读艺术乃至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特点与规律,显然是弄错了,近乎荒唐可笑!
现实生活需要自己的理论,这种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强有力地呼唤着属于它自己的哲学,它不能从哲学上、从理论上什么也不是,成为空白。于是乎,以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为核心内容的人的“精神哲学”就可以而且应该被提出来了。

二、“精神哲学”的主要内容

精神,不是指思想,而是指思想并快乐着。只有思想,没有快乐,只是一种干巴巴的思维;思想并快乐着,才是活泼泼的精神世界,使人活得惬意和滋润。而“精神哲学”,就是面向这个精神世界思考和发言,促使这个精神世界更加积极和健康地生成和发展,提升人的生命品质和生活质量。主要内容包括:
(一)出发点
现行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出发点实际上是“物”,即物质财富,经济利益,所以李泽厚通俗地叫它“吃饭哲学”。“精神哲学”思考的出发点是“人”,并且,这里的人,不是自由之人,而是自我之人,即坚持人的本质是自我的根本观点。因为,自由不能使人成为人,使人本身获得落实,只有自我,才能使人成为人,使人本身获得落实。在人本质的理解上,由自由走向自我,应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二)核心思想
现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创物”,即最大限度地创造物质财富,获取经济利益。它通过追求物质的功利价值或实用意义,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人吃饭穿暖,衣食无忧。“精神哲学”则不同,它的核心思想或根本道理是“做人”,即人活出自己,实现自我,使人本身获得落实。它通过追求人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意义,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使人精神充实,感情快乐,灵魂获得安宁。它深刻昭示了,我们的人生不是通过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来定义,而是通过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来定义。建立一个经济上富裕的社会是人们崇高的理想,但建立一个精神上富有的社会,人们更加梦寐以求!
(三)核心概念
现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物质实践,即一种创造物质财富、获取经济利益的现实、历史活动;“精神哲学”的核心概念则是“审美实践”,即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因为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美感愉悦和精神满足,所以,它必然是一种创造审美价值、实现审美意义的现实、历史活动,把这样的现实、历史活动称为“审美实践”,是理所当然的,它科学,符合实际。
马克思没有提出过“审美实践”这一哲学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审美实践这种伟大思想。实际上,认真研读马克思的有关著作,我们就会惊人地发现,马克思就正是通过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来提出审美实践这一伟大思想的,我们不能说有一个概念表述的思想观点才叫理论,缺乏这种特点的论述与看法就不成其理论。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提出了两种劳动或两种实践。一种劳动、实践,是人谋生的劳动、实践,也往往是人异化了的劳动、实践,在这种劳动、实践中,人创造了物质财富,但由于这种劳动、实践对人而言是外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被强迫的,所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③。一种劳动、实践,则是人自我意义上的劳动、实践,也就是人作为人的劳动、实践,在这种劳动、实践中,人创造了物质财富,也由于这种劳动、实践对人而言是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自愿的,所以,这种劳动、实践还是人“个人存在的积极实现”,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正是这后一种劳动、实践,在马克思那里成为审美实践,它与人的审美欣赏活动以及美感等内在联系、不可分割。比如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马克思讲:“假定我们作为人进行生产。……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物质的、可以直观地感知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④这里,所谓“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就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以此为基础,人才能“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在对产品的直观中“感受到个人的乐趣”,即通过审美欣赏获得一种美感愉悦和精神满足。马克思还讲:“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所有这些,仍然是讲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在此基础上,才形成人的审美欣赏,使人感受生命快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讲:“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⑤这里,与动物比较而言,人除了为满足自己肉体需要生产外,还在不受这种肉体需要支配下生产,这种不受肉体需要支配下的生产,实际上仍然是指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这是一种“人作为人”的生产,可以给人带来美感愉悦、精神满足,所以,马克思才进而称之为“真正的生产”,是“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还讲:“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⑥所谓“这种生产”,所谓“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还阐述的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否则,人如何“在他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即进行审美欣赏,感受和体验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遗憾的是,在中国当代美学界,马克思主义这些有关审美实践的重要论述虽然多为众家所援引,但都没有得到正确理解与科学阐述,而是把它们放在物质实践范畴误读了,曲解了,严重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思想实际。
有了这个核心概念,与此相联系,其他的概念范畴就比较容易理解和确定了。比如,审美价值,这是审美实践赋予的客观对象与主体——人之间的现实统一关系;审美欣赏,这是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内含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所进行的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美感,这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在对内含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的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感情愉悦、精神满足;美,这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在对内含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的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过程中获得的自我意识。如此等等。
(四)基本原则
与现行的历史唯物主义不同,现行的历史唯物主义力主“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形成”,包括阐述艺术乃至审美欣赏活动的特点和本质,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事实表明,从物质实践出发阐述艺术乃至审美欣赏活动的特点和本质,这条道路走不通。“精神哲学”的基本原则是:从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出发解释艺术乃至审美欣赏活动的特点和本质,由此开启中国当代艺术学、美学研究的新方向,改变中国当代艺术学、美学的面貌!
已如上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阐述的有关马克思发现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存在根本错误的,其中有关艺术乃至审美欣赏活动的理论既没有反映艺术乃至审美欣赏活动的实际,也不是马克思有关艺术乃至审美欣赏活动理论的根本与精华部分,实际上,马克思有关艺术乃至审美欣赏活动理论的根本与精华部分,就是我们这里所提出的从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出发解释艺术乃至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和特点,这可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著作为证明。艺术乃至审美欣赏离不开艺术作品或审美对象,也离不开人作为审美主体的感觉与意识,那么,艺术作品或审美对象从何而来?人作为审美主体的感觉、意识又怎样产生?对这两个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都从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出发来加以科学阐发与深刻揭示。针对第一个问题,马克思讲:“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眼睛对对象的感觉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因此,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中肯定自己。”⑦这段话主要含三方面内容:1、随着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物”或“对象”与人之间确立、凝定了一种现实的统一关系,即“物”“对象”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或“物”、“对象”“成了他自身”。这种现实的统一关系,实际上就是“审美价值”,是“物”、“对象”作为审美之物、审美对象的客观根据、本质规定,也是人作为审美主体产生美感享受、精神快乐的现实原因。没有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这种“审美价值”显然无从确立,人作为审美主体的美感享受、精神快乐也无由形成。2、“物”或“对象”要为人所创造,成为人所创造的审美的“物”或审美的“对象”,取决于“物”或“对象”与人之间的对象性关系。所谓对象性关系,即指在它之外,还存在着一个与它相关的对象,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成就,对应、平等,可以进行充分沟通与完满交流,处在一种良好的互动状态,就如音乐家之于音乐,美术家之于绘画一样。正是这种对象性关系,决定了人不同的感觉器官便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不同的感觉对人而言便形成不同的肯定方式,最终使得每个感觉器官所具有的感觉对人而言其肯定方式都具有了独特性,就象眼睛肯定人的方式不同于耳朵肯定人的方式一样。3、人的感觉器官只要有感觉,人都希望利用这种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以实现和获得自我生命的全面价值和完整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马克思这里,艺术作品或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的独特本质即“审美价值”,来源于人“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并且“审美实践”对“物”或“对象”与“人”都具有着自己特殊的规定与本质要求。针对第二个问题,马克思讲:“从主体方面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着,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所以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此,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说来并不存在人的食物的形式,而只有作为食物的抽象存在;食物同样也可能具有最粗糙的形式,而且不能说,这种饮食与动物的饮食有什么不同。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因此,一方面为了使人的感觉成为人的,另一方面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⑧这段话,也主要含三点意思:1、艺术或审美对象对于人的意义,以人作为审美主体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对于一个没有审美感觉和意识的人,再美的艺术对他而言也没有意义,逛街只是看热闹,旅游不过走路而已!2、人的审美感觉、审美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源自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3、粗鄙的物质生活会严重地腐蚀人的感觉和心灵,影响人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感受、审美评价。为使人的感觉和心灵不为粗鄙的物质生活所累,成为真正的人的感觉和心灵,即能够充分领略和感受审美对象的感觉和心灵,使人的审美感觉和心灵与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的丰富性相适应,那就必须实行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都是必要的”。可见,在马克思这里,人的审美感觉、审美意识也源自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对人的审美感觉、审美意识的形成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总之,马克思认为,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不仅创造了艺术或审美对象,也创造了人的审美感觉、审美意识,艺术或审美对象与人的审美感觉、审美意识之间显然存在一种内在而深刻的统一关系。而所有这些,实际上就正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所在,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精髓或要义。令人费解的是,在中国当代美学界,马克思主义这些重要的美学思想同样被生硬地纳入物质实践范畴遭到了严重误读和根本曲解,迄今没有恢复它们的本来面貌。我们不禁要问:物质实践对人而言往往是外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和被强迫的,它怎么可能成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建立一种“物”、“对象”与人之间的现实统一关系即“审美价值”呢?在物质实践中,人常常处在异化状态,“人将不人“,它怎么可能展开人的本质力量,并产生一个“人化的自然界”?我们的美学家们罔顾事实,指鹿为马,已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五)未来社会展望
马克思曾讲:“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显然,人的实践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规定。也就是说,人有什么样的实践性,或从事什么样的实践,人也就处在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具有什么样的生存特性。现在,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倡导物质实践,努力发展和繁荣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所以,我们基本上还是一个“以物为中心”的社会,亦即“物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人只能是“物化之人”或“经济动物”,常常处在异化状态。
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法国文艺理论家勒内•豪克曾豪迈地讲:“行将来临的21世纪,人类的各种活动将构成一个新的统一。”这个“新的统一”,在指导思想上就是“以人为中心”,在实践意义上就是“审美实践”,在生存方式上就是“审美的生存方式”,在社会形态上就是“人化社会”或“审美社会”。而所有这些,就是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付诸实施,实际上也就是我们党高瞻远瞩,在朝着建设这样一个“人化社会”或“审美社会”开始付出巨大努力。
在这个“新的统一”的世界里,一切都变了:过去,人们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劳动和思想,甚至为了温饱而不得不牺牲自己,活得没有价值,没有尊严,显得卑微可怜,缺乏崇高而伟大的精神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马尔库塞在致力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中曾批判过这种现象。他认为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现代文明使人变成了“单面的人”,失去了全面发展的机会与可能,社会也从双向度的变成单向度的,即从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有所需求的社会变成了物质上得到满足而精神上得不到发展的社会。现在,人们为了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劳动和思想,温饱问题的解决就自然地蕴含在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实现之中,甚至有时候,人们为了更好地实现和敞亮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享受自己生命的灿烂与光彩,不太去计较什么经济利益,实际好处。阿•尼•列昂捷夫曾指出:最初,人类的生产活动“无疑是开始于人为了满足自己在最基本的活体的需要而有所行动,但是往后这种关系就倒过来了,人为了有所行动而满足自己的活体的需要”。这话多么英明而富有预见性!过去,以实践基本形式出现的物质实践所带来的经济事实构成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现实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政治的思想、法的观点、经济的观念以及道德意识等等,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然,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这实际上就应是马克思的第一个大发现的准确、恰当表述。现在,审美实践成为实践的基本形式,审美实践所带来的审美事实使构成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改变了,人们的国家设施、政治的思想、法的观点、审美包括艺术观念以及道德意识等等,只能从这个新的审美事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当然也就只能由这个新的审美事实的基础来开始解释。孔子讲,马克思也讲,人类最理想的社会是审美社会,难道在审美社会里,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世界、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还要从所谓的物质实践哪里求得根本解释与理论表达吗?现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具有永恒的意义!承认审美实践及其特殊性,承认审美实践会为人类社会开辟一个全新的时代或一个崇高的境界,这也许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又一大惊人发现,它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个客观规律!
实际上,在我国当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随着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们从现实和意识领域享有了更大更充分的宽松、开放与自由,活出自己,实现自我,激发潜能,展示个性,已成为一部分青年人追求的崇高的生活目标。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虽然刚起步,但它无疑代表了一个方向,拥有无限光明的前程!
(六)具体学科的落实
哲学具有指导作用,它的精神实质、基本原理、思想原则、思维方法等要靠具体的学科来体现和落实,否则,它便毫无意义。比如,现行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其精神实质、基本原理、思想原则、思维方法等就主要是通过政治经济学求得了具体体现和实际落实。作为“精神哲学”,它的精神实质、基本原理、思想原则、思维方法等应通过什么具体学科来具体体现和实际落实?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美学,当然也包括文艺理论等。美学,包括文艺理论,只有以人的“做人”为核心和主旨,在“精神哲学”的指导下,才能求得自觉、健康和有益的生成与发展,使美学真正成为美学,文艺理论真正成为文艺理论;“精神哲学”只有通过美学包括文艺理论等,才能展示它伟大的价值和崇高的意义,焕发出蓬蓬勃勃的生命力量!张涵曾讲:“在当代,就其实质而言,真正的美学便是人学,真正的人学便是美学。”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三、创构“精神哲学”的意义

创构“精神哲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表现在哲学上:1、现行的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是不恰当的。它夸大了物质实践的作用与意义,把物质实践作为打开一切社会问题的锁钥。它丢掉了马克思的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伟大思想,导致了“审美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严重缺席,遑论审美实践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深刻影响了。而所有这些,都造成了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重误读与根本曲解,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经济唯物主义”或“吃饭哲学”,极大地降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品格和真理意义,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形象和良好声誉。虽然,恩格斯在晚年曾坚决反对德国资产阶级学者和社会民主党内的一部分人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经济唯物主义”,在一系列信件中着重阐述了上层建筑诸因素的相互影响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普列汉诺夫也挺身而出批判“经济唯物主义”的错误,进一步阐发了恩格斯关于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原因,提出“五项式”社会结构理论和地理环境学说,考察了社会意识的相互独立性和艺术、宗教的起源和实质。在中国当代,同样有人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吃饭哲学”,提出应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所有这些努力都还是不够的,也是无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那种“经济决定一切”的总体印象似乎并没有怎样改变。而现在,随着精神哲学的创构,随着把马克思主义的“审美实践”思想从多年的尘封中开掘出来,重见天日,这种情况的改变将变得不可避免了!它不仅弥补了长期以来人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上的一大空白,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貌,有利于人们全面和公正地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以此为基础,为契机,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和省察现行的历史唯物主义,对它展开一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工作,从而重新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现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自我革命,以便使它在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上更符合实际,也更贴近时代,也使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和发展上有更大的作为。同时,这也将充分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使它永葆青春的活力!2、迄今为止,人们对人类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的观念、意识、精神等还仅仅从物质实践出发求得理解,严重低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与文明程度。而现在,随着“精神哲学”的创构,这种局面也将发生根本改变。人们不仅从此也可以从人“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维度来考察和思考人类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精神等形成的本质、特点与规律等,为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开辟了新的视界,打开了新的通道,而且从此在对人的精神生活、审美享受的认识和理解上最终可以获得科学的和实事求是的认识与理解,走向人的精神生活、审美享受的内在与深层。
表现在美学上:1、迄今为止,美学的表现疲软、乏力,陷入贫困和没落的境地。俞吾金讲:中国的美学“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生命、激情和灵魂” 。卜松山讲:“西方美学已经成为一种纯粹的学术性科学,显然不再是一种具有活力的、激发灵感和思考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与美学缺乏正确的哲学基础大为相关。所以,俞吾金又讲:“美学要获得自己的尊严,就必须重新反思自己的哲学基础,并作出新的选择。”但是,杨曾宪先生讲:“我非常钦服人文哲学美学及其大师,但我认为我们却难以追随。因为它要求美学背后有一套独特的人文哲学体系,而我们应有自知之明,我们是难以在当代中国建构和寻找这样的哲学体系的。”这种讲法武断了,也不够自信。“精神哲学”的创构,就为美学找到了这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哲学基础,它不仅可以给人们以美学研究上的自信、希望和力量,而且从此美学就可以在它的具体指导下自觉健康地生成和发展,达到开拓进取,有大的作为。2、“精神哲学”的创构,将使美学最终不同以往,不同“实践美学”,也不同“后实践美学”,真正回到自己本来的问题上,从而以审美价值作为逻辑起点、理论支点,上溯审美实践、审美需要、审美经验,下启审美欣赏(含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判断、审美评价)、美感和美(含优美、喜剧、崇高和悲剧),自出机杼,自成系统地建构起来,在自己的意义上,开始一种全新的话语言说方式,走向美学理论的本真。而这一全新的话语言说方式,对美学而言,显然具有着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对中国而言,我们也不会跟着西方走了,西方主导人类人文学术的情况也将随之改变!
表现在文学艺术理论上,它将为文学、艺术的研究提供真正属于自己的解说或阅读方式,“读出生命的意义”,将成为文学、艺术理论的主调或最响亮的口号!
表现在现实生活上,它将指导人们的生命建设,在提升人生命品质与生活质量方面发挥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活着,究竟为什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勇气面对的问题。遗憾的是,人们迄今对于这个对人而言具有重大的、至高无上的形而上问题并不很清楚,人们活得盲目、勉强、贫乏、虚弱,人的一生,似乎就是生、老、病、死而已,谈不上什么生命品质与生活质量。特别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滚滚大潮中,更有可能出现人被淹没的严重情况,人的异化问题备受关注。而现在,“精神哲学”的建构,已很好地解决了人的终极追求问题。它向世人郑重宣告:人活着,就在“做人”,在活出自己,实现自我,开显和敞亮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即使人成为人,使人作为人获得落实。人只有成为了人,获得落实,才会有内心的平和、宁静和安顿,人的美感享受、精神快乐与安宁幸福都以此为深刻基础。这种思想,必将极大地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想、所作作为中,开始从人的立场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处理和解决问题,达到不虚此生,有所作为,提升人的生命品质和生活质量。即使身处市场经济大潮,也能够时刻保持一种“我是人”的清醒或意识,捍卫人生命的高贵与尊严,努力使人由“物化之人”成为“审美之人”,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与文化程度;也为人们消除和避免人的异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的精神危机,建立精神家园,为人们在富裕之后、自由之后人生道路的选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〇〇六年二月七日
注释: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② 朱立元.“实践”范畴再解读[J].人文杂志,2005,5:92.
③④⑤⑥⑦⑧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3.37.96—97.97.125.125—126.
个人主页:http://www.frchina.net/person.php?id=219
个人网站:www.Zhangz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