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克斯内饰改装:《以自由看待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0:01:53



本书作者简介
阿马蒂亚·森1933年生于印度。1953年在印度完成大学学业。1959年取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以后长期执教于英美著名学府,如伦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1987─1998年担任经济学和哲学双教授职务)。1998年,森回到母校剑桥任三一学院院长。同年,由于他对福利经济学几 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荣获诺贝尔经济奖。
作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森在英美的学术教育界创造了许多“第一”。例如,1996年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的第一位非美国公民的会长,1998年就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350年建校以来的第一位非英国人的院长。
《以自由看待发展》(DevelopmentasFreedom)是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二年,即1999年出版的一本里程碑式的著作。这本书综合了森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以“自由”为核心观念的理论框架,对发展的各方面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
在过去一些年里,书中概述的一些重要思想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最显著的例子是,森帮助设计了联合国自1990年以来每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以及用于其中的“人类发展指数”,涵盖了期望寿命、教育程度、人均收入以及其他指标(包括民主选举),以全面反映人的处境的综合状况。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他的著作已经对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造成革命性的变化。联合国在自己的发展工作中极大地获益于森教授观点的明智和健全。”
而且,森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紧密联系着中国面临的种种挑战。今年的非典疫情从蔓延到完全得到控制,就体现了党和政府时时事事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说明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对中国社会应对挑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享有“经济学的良心”之美誉
森是一位富有“古典色彩”的学者,他在学术研究中遵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关于自由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原理,以及《道德情操论》中的伦理关怀。他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点明:“本书确实具有鲜明的‘斯密主义’特征”。
森非常推崇罗尔斯及其著作《正义论》,这一点甚至可以从《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英文书名看出来。该书名DevelopmentasFreedom(直译为“作为自由的发展”)正好对应《正义论》(JusticeasFairness,“作为公平的正义”)。森多年来享有“经济学的良心”的美称。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奖给森的公告中,特别提到森“结合经济学和哲学的工具,在重大经济学问题讨论中重建了伦理层面”。
在热心社会事务的著名学者中,森的“问题意识”也具有鲜明的特色:他深切关怀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那些被压迫、受歧视的底层人民。童年时代森亲眼目睹了在殖民统治下的印度传统社会中使人们遭受痛苦的种种“落后”状态———贫困、人身依附、严重的性别、种姓、宗教等歧视,以及缺乏民主和社会保障。他还亲身经历了一些重大的灾难事件,例如1943年的孟加拉大饥荒,印巴分治期间的教派动乱。1998年,森因为对福利经济学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奖,他在这一领域的经典性论文在形式上是极其抽象的,而那些以定义、命题、证明的公理化数学形式表达的理论,恰恰渗透了他对人民福利的关切。
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为人谋福利
这本书的主题,是森在卷首开宗明义地提出的发展观:“本书论证,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聚焦于人类自由的发展观与一般的发展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般的发展观包括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或个人收入提高、或工业化、或技术进步、或社会现代化等观点。”森指出,这些在发展过程中很重要,但最终来说,它们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是为人的发展、人的福利服务的。人才是发展的中心。因此,森认为,发展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人谋福利。
森所说的“自由”,有其明确而独特的含义,它是指人们在所处的社会条件下拥有多大的“可行能力”,去享受他们根据自身的理由而珍视的那种生活,森把它称作“实质(substantive)自由”。更具体地说:实质自由包括人们免受与贫困相连的各种困苦(例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的死亡等等)的能力;同时也包括诸如有机会接受教育、发表言论、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等等进一步的自由。
实质自由一方面由法律规定的各种自由权利来保证,另一方面又涉及在发展中要实现的、一个社会为其成员提供的各种“资格”。比如说,失业者有资格得到救济,收入在最低标准线以下的人有资格得到补助,每一个孩子有资格上学受教育。
森用书中前三章篇幅讨论了发展目标和价值标准问题,对比了实质自由的价值标准与几种主要的现代价值标准(功利主义的“效用极大化”、罗尔斯以公平为基础的正义观、诺齐克的自由权利观),通过犀利深刻的分析,阐述了他完整的理论框架。
消除贫困是发展的第一步
在书中,森用大部分篇幅(第四至十章)论述了自由如何促进发展,而缺乏自由、压制自由如何阻碍发展的问题。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贫困、市场与政府的作用、民主、饥荒、妇女、人口和粮食、文化传统等等。书中还具体分析了5种手段性自由,它们分别为人们享有的实质自由做出贡献,又相互联系而增强其共同的作用。
(1)政治自由:森在书中阐述了政治权利是发展目标所包含的“自身固有”的要素,并具体论证了政治自由与其他几项手段性自由结合起来在发展过程中的正面作用。
(2)经济条件:这是指个人享有的运用其经济资源于消费、生产或交换的机会。人们拥有各种经济资源如劳力、知识、土地、工具,而市场机制提供了各种经济资源自由组合的最好机会。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大多发育不全,因此发展的过程基本上是用自由市场取代传统经济形式(或其他形式)对人、对资源、对经济活动的束缚、限制和干预。
(3)社会机会:指的是在教育、保健等方面的社会安排。森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若干亚洲国家的高速发展得益于教育的普及,是社会机会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正面例子。书中引用大量实证研究资料说明,促进基础教育、基本保健、性别平等等社会机会,对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许多难题(包括控制人口增长的挑战)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4)透明性担保:意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需要的信用,它取决于交往过程的公开性、对信息的发布及其准确性的保证。森强调,自由市场机制经常被理解为一种建立在纯粹个人私利之上的安排,事实上,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取决于一个强有力的价值规范体系。它需要坚实的法治基础来支持交易涉及的各种权利,还要求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来保证契约协议的履行。因此,透明性担保与健全的市场机制紧密相连。
(5)防护性保障:即为了济贫、赈灾、救急、扶助老弱病残等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安全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迫切要求消除最严重的贫困,并改善最需要帮助的人的福利状况,因此建立防护性保障是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建设。
综观全书,森所倡导的发展过程涉及建立竞争性市场机制、宪政民主、社会保障,以及促进社会进步(包括消除性别、种族、宗教等各种歧视,普及基础教育、基本保健,由人民以民主商讨审议的方式决定对传统观念文化的取舍扬弃更新等)。
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种种挑战,这本书为中国知识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促进中国学者和广大的读者对发展问题的思考。(注:本书的中译本已于200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发展就是扩展自由——读《以自由看待发展》
稿件来源:中国青年报
文/亦平
尽管我们知道,发展并不仅仅就是GDP的增长,也不简单等同于我们兜儿里增加了多少钱,它还应该包括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人的寿命的延长、医疗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的改善等等。但把发展看作是“自由的扩展”,还是第一次听说。当我拿起《以自由看待发展》这本书时,的确感到耳目一新。
作者阿马蒂亚·森生于印度,大学毕业后去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来成了经济学剑桥学派的重要成员,并于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本书,正是森获奖后,为普通读者专门写的,它并不像一些专业经济学书那样深奥难懂。
与一般人对发展的理解不同,森把发展的目标看作是等同于“判定社会上所有人的福利状态的价值标准”。在书的“导论”中,作者提出了全书的出发点:“本书是为了论证,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聚焦于人类自由的发展观与狭隘的发展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狭隘的发展观包括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或个人收入提高、或工业化、或技术进步、或社会现代化等等的观点。”森认为,以人为中心,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
森的学术思想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遗产,它对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深切关心,享有“经济学的良心”的美誉。他的思想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联合国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论框架设计的。
贯穿于全书的中心概念“自由”,是在“实质的”意义上定义的,即“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具体地说,“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的基本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它还包括各种“政治的权益”,比如说,失业者有资格得到救济,收入在标准线之下者有资格得到补助,每一个孩子都有资格上学受教育,等等。
在这本书中文版的序言中,森还高度评价了中国的经济改革。他说:“中国在改革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互补性,本书的主题之一,在中国的经验中得到了很好的说明。”
阿马蒂亚·森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曾在《纽约书评》上发表文章,评论泰戈尔的诗歌绘画,颇受人们的好评。森与泰戈尔曾有一段故事:森的外祖父是泰戈尔的秘书,在森出生时,外祖父就请泰戈尔为女儿的新生儿起个名字。当时,泰戈尔欣然答应,为他挑了Amartya,意思是“另一个世界的”,并说“这是一个大好的名字。我可以看出这孩子将长成一个杰出的人。”当森在199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印度报纸津津乐道了这一段佳话。
记得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有一首诗,描述了一个彼岸世界,其意境酷似森在此书中的追求。让我们来分享这样的意境:
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得高昂;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
在那里,世界还没有被家园狭小的墙割成片段;
在那里,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的;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