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光灯和近光灯的区别:略论康巴人和康巴文化(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2:21:35
略论康巴人和康巴文化 作者:格勒 文章来源:《中国藏学》 点击数:3065 更新时间:2006-12-8 22:21:25 为珍贵而又非常独特的多样文化遗产。一直到今天,这个地区仍然保持着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文化的特点。就民族而言,有汉、藏、彝、纳西、羌、傈僳、白、独龙等10多个。就语言而言,康巴地区能找到许多令人震惊不己的许多语言小孤岛,从康定往西,木雅语、道孚语、新龙的扎巴语,这些藏族康巴方言区的独特语言小孤岛是怎么形成的?不就是历史上藏族与其他各民族你来我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果吗?就宗教而言,藏传佛教各教派均在此发展,我的家乡,小小的甘孜县绒坝区,就有格鲁、萨迦、宁玛、噶举、苯波五大教派的寺院。此外,康区还有伊斯兰教、天主教、儒教等。昌都芒康还有藏区独一无二的天主教村,形成了不同宗教和不同教派彼此兼容,既求同,又存异的优良文化传统。就社会组织而言,如果说卫藏地区过去是典型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则康区社会形态除了封建农奴制(大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封建地主经济。在社会组织方面,既有与西藏统一的基巧、宗、庄园等,又有分布于各地,互不统一、八方割据的土司头人,如德格土司、明正土司、霍尔五土司等。此外还有游牧部落组织和保留原始父系氏族残余的“帕错”和“果巴”组织,以及妥坝的母系氏族残余组织等;就婚姻而言,丁青、芒康、白玉等不少地方保留了最古老的婚姻形态——一妻多夫制婚姻。此外还有建筑、艺术、风俗等,也处处表现其文化的多样性、兼容性、多重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我们这次从成都到昌都上千公里的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一山一文、一沟一寺、一坝一节,如康定的“安觉寺”、甘孜的“德贡布寺”、昌都的“噶玛寺”等的建筑风格是最典型的多民族建筑技术交融的结晶。在康定、巴塘一带,一个家庭就享受着汉藏两种文化交汇的日常生活,他们既过藏历春节,也过汉族中秋节;既讲汉语,又讲藏语;既供佛像,又贴对联;既吃大米、蔬菜,又吃糌粑、牛肉;既穿藏装,又穿汉装、西装,既相信山神、信仰来世,又相信市场,信仰金钱;既崇拜大慈大慧的佛教精神,又崇尚能文能武的英雄精神。那么这是什么样的精神?有人说是格萨尔的人文精神,我看只说对了一半。格萨尔王没有市场经济的体验,他经商远不如康巴的邦达昌和桑都昌,更不如今天的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登巴达吉,更何况,格萨尔只想弘扬佛法,用武力征服天下,这不符合康巴文化多样性、多重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实际上,康巴人既注重人文精神,又注重物质精神。康巴的自然环境山高水深,出门不是登山就是下山、下水。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康巴人不但体质上高大,而且心理上追求高大。体质上我测过1000多人,平均高度高于卫藏人和安多人,以现在的话来讲“帅哥”多,但这不是绝对的,现在我承认拉萨八廓街个子高一点的男子商人很多是康区人,而且倾倒了一大批拉萨姑娘。据说还有太平洋彼岸的洋人姑娘,千里迢迢来到康区,嫁给了康巴人,可谓康巴人很有吸引力。但我认为康巴人的吸引力并不仅仅是体质,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或者叫文化精神,这就是乐观、奔放、大度、坚韧、豪爽、博爱、勇敢等。用任新健的话来说:“具有催人奋发、积极向上的文化意蕴”。记得当代那首叫《康巴汉子》的歌中唱道:“胸膛是野性和爱的草原”,甚至提出“当青稞酒在心里燃烧的时候,世界就在手上”。如果“野性”、“爱情”、“酒”、“世界”都混合在一大堆男子汉的身上,其力量和魅力就不言而喻了。正是这些文化特点和人文精神传统,历史上造就了富甲一方的康巴商人和威震藏区强悍无畏的康巴斗士以及信徒万千的康巴高僧大德。
   
    综上所述,在一个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和多民族、多种文化经常交流相融的人文环境中,形成了康巴文化的宽宏、开放、兼容性的特点。正是这样的传统和人文精神,使当代康巴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包括昌都解放和西藏和平解放)和今日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中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了格萨尔王想都不敢想的奇迹。
   
    今天,21世纪初,在中国西部大开发中,我们可以充分地继承和运用康巴文化这些传统特点和人文精神,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以开放、宽宏、大度的精神,吸纳世界上的一切先进文化,促进康巴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发展。今天,藏、川、滇藏区正在热烈地讨论着各自旅游文化品牌,试图利用这些文化品牌吸引八方旅客,我认为藏族的康巴文化是最具有魅力的旅游文化品牌之一。
   
   
    格勒.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总干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