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a3仪表盘p显示绿灯:历史上每次经过2245都会有大行情 自虐可休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6:07:42
2011年12月14日06:58腾讯财经[微博]我要评论(55)
字号:T|T
上证指数
转播到腾讯微博

历史之鉴:沪指每次经过2245都会产生大行情
12月13日,沪指毫无悬念地继续下探,最低跌至2245.87点。经过十年的震荡折腾,沪指又回到了2001年6月14日的高点--2245点。
十年,沪指又重回原点;十年,沪指涨幅接近零;十年,竟是梦一场。
股民沉睡十年一觉醒来,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唯有自己的股票还套着。
新世纪的这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成功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新世纪的十年,中国的GDP从10万亿元人民币,到现在的4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倍。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国家财富爆发性增长。多少亿万富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新世纪的十年,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从13万亿元,到现在的超过84万亿元,增长了5倍多。不可谓没有裂变性增长。流动性和热钱四处汹涌流窜,经济体内不可谓没钱。
可是股市,它就是从2245点,奔波了十年,又回到了2245点。这实在是一个奇迹。
1999年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大盘就此狂飙,成就了历史上的"5·19"行情。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推高到了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
从1990年底到2001年,中国股市终于出现历史上第一轮清晰的牛市,可谓真正的"十年磨一剑",因此其峰值2245点也被视作一个最重要的心理点位。
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被推高到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之后便开始掉头向下,股市进入长达五年的漫漫熊市。经过了998的历史最低点,直到2005年底,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刺激之下,市场再次出现启动迹象。
2006年12月14日,沪指突破2245之后,开启了它的6124之旅。
2009年9月5日,沪指以一个跳空缺口,开盘直接跌破2245点。此后沪指连续下跌创出新低1802点之后反抽不成再次下跌创出近年来的重要底部1664点。
十年回首,沪指每次经过2245点都会产生惊涛骇浪的行情。
如今,沪指再次站在2245点。各方机构磨刀霍霍,但步调不一致。
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测算的最新仓位显示,根据2011年11月25日至2011年12月8日期间的数据,股混型基金最新股票仓位的简单平均由上期的75.33%升至78.33%,增加了3个百分点,处于2006年以来的中高水平。括华夏、广发在内的十大基金公司仍在逆势增仓。
但基金的加仓有由于申购赎回而显示加仓的因素,也有调兵遣将准备年末排名站的因素。基金主动坚决加仓的势头并不明显。
基金对后市看法整体偏空。兴业全球基金(微博)投资总监王晓明认为,当下市场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持,预计明年一季度会出现企业利润率增速的低点。"今年底明年初市场投资机会不大,明年不会有大的整体性机会,
私募也附和着公募基金的看法,整体偏空。在私募排排网近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42.86%私募认为我国经济会于2012年一季度见底,25.71%则认为会于明年二季度见底。
阳光私募大多不约而同地减仓,并将资金转向防御性行业。
同样即将惨淡收场的保险机构对目前行情基本不抱有任何希望,将关注重点投向来年。
有多位保险机构人士认为,目前经济增速下滑尚未达到本轮经济调整底部。如明年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不排除央行会动用利率工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行情会从明年一季度后开始酝酿。对下阶段操作,一些保险机构的策略是积极审慎、控制仓位、相机而动。
尽管作为买方的基金对明年行情的展望则略显悲观,但作为卖方的券商对2012年的行情普遍乐观,
多数券商认为,"经济底"会出现在明年一、二季度,随着政策放松稳步推进,大盘有望迎来一波趋势性反弹行情。
在多数大中型券商看来,明年行情的演绎将呈现出"前低后高、先抑后扬"的走势,看空一季度,看多二季度。
就上证综指波动区间而言,基本预期在2200点至3000点。其中,国金证券、渤海证券等最高看到3200点,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平安证券等最高看到3000点。中金认为,上半年冲至2900点,此后再行回落。
对市场估值比较乐观的还有产业资本。进入12月份,上证指数跌破2400点再寻新底之时,产业资本的增持明显提速。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12日,A股市场共发生60次增持行为,累计增持1.53亿股,增持金额18.29亿元。而整个11月份虽然增持112次,但增持仅为8421.83万股,累计金额8.86亿元。12月的前9个交易日,增持股数和金额比11月份增长81.69%和106.43%。
十年轮回,如今重新迈步。好梦。(21世纪网 区柏均)
叶檀(微博):热钱走了 没什么了不起 自虐可以休矣
热钱走了吗?是的,暂时走了。
从年中开始,热钱开始逐步撤离,表现在外汇交易市场中,人民币无本金远期交割价格下跌,今年10月,中国外汇占款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首次出现负增长。不仅中国,所有新兴市场遭遇阻击,资金大幅外流的新兴市场国家中,俄罗斯、新加坡等9月、10月间资金外流突破百亿美元规模,俄罗斯美元净流出量高达250亿美元。
热钱走了,走就走了,没什么了不起。
在债务危机逼迫下,美国、欧洲金融去杠杆化。估计将有上万亿美元资金回流到欧美,解决母公司的燃眉之急,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新兴市场资金链收紧。事实上,欧美债务危机的形成是全球性的去杠杆化过程。
如果新兴市场债台高筑,内部经济过热,资产泡沫加剧,热钱撤离是不可承受之重。但在历经数次金融风暴之后,新兴市场已经学乖,他们集聚大量外汇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同时严控外债规模,抑制资产品价格泡沫。根据彭博数据,2009年6月,"金砖四国"不含黄金的国际储备资产计达2.8万亿美元,较2008年增加7.8%,且占全球42%。截至今年5月,新兴市场国家持有的外汇储备总计7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就达到3万亿美元,而在1998年末时,这些国家基本上还没有什么外汇储备。迄今为止,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美元,而俄罗斯高达5000多亿美元,数千亿美元的流出不会撼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根基。
热钱走是暂时的。
所谓热钱,是短期套利之钱,中国出台刺激政策,热钱源源而来,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热钱滚滚而去。此次热钱出走,是中国资产品价格迟迟起不来,而政府抑制房地产快速上升的决心没有动摇,继续留在中国,无利可图。而美元指数处于78左右的位置,相比其他货币处于高位,此时以美元的形式进入资金匮乏的新兴市场,是另一套利渠道。
如果欧美经济情况好转,可以采取高息政策,那么资金的转换将是长期的,但目前欧美自顾不暇,美国采取"扭转操作"将长期利率压制在低位,而欧元区今年以来已经两次降息。全球经济比的是谁更丑,从债务来看,显然是发达国家更加糟糕。2010年美、欧、英、日四大经济体总债务余额达到84万亿美元,约为其GDP的2.4倍。在全球债务分布中,排名前10位的发达国家经济体外债总和,已经占到全球债务份额的83.8%。很明显,资金回流母体不过是短期之内看到美元价格上升、股市相对新兴市场较为稳定的短期利益。一旦新兴市场经济有所启动,卢布、人民币等价格上升,热钱很快就会掉转枪口,回到新兴市场经济体。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那一种局面,那就是欧元区迅速建立统一的财政体制,欧洲央行采取实际上的量化宽松政策,以提振本土经济,资金可以在本土抄底,资金撤出新兴市场将成为长期趋势。从债务以及就业情况看,这一可能性不大。
中国一直在为庞大的外汇储备担忧。"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占世界外汇储备总额的约40%,60%左右以美元储存,而且还拥有大量美国国债,美元贬值导致"金砖国家"财富的直接损失;而美元升值可以让这些国家在财富不损失的基础上调整资产配置。中国缺乏资源,资源利用率低,在美元升值而资源产品下降之时配置资源,是最优选择。而人民币汇率下降则有可能保障中国出口稳定,不会大幅下降,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腾出空间。
中国政府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这就意味着此前十年不到的时间,我们以外汇占款主导的基础货币发行体制必须改革,外汇占款下降也是中国基础货币发行体制改革的大好时间窗口。
事实上,人民币中间价还在上升,说明国际上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没有放松,人民币兑美元的市场价甚至略有上升。
外汇占款下降,就担心热钱流失;外汇占款上升,担心通货膨胀--这样的自虐可以休矣。(每日经济新闻(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