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观车门拆装详细步骤:淮海战役领导权问题 - 温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9:32:54
  《邓选》第三卷中有关二野历史的回顾一文中,邓小平自己说到:

——淮海战役成立了总前委,由五个人组成,其中三个人是常委,我当书记。毛主席对我说:“我把指挥交给你。”这是毛主席亲自交代给我的。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主持决定的。渡江作战,部队突破江防后,我的指挥部在三野司令部,张震是参谋长。渡江战役也就是京沪杭战役的实施纲要是我起草的。——

汉语中的某人对某人说,一般理解是当面的面谈,有人质疑这个面谈的时间。

1948年9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9月会议,结束时间是13日。邓小平与会。9月22日,中央军委致电给陈毅、刘伯承、邓子恢称:“政治局会议已结束,邓小平可回部。”(《陈毅年谱》第527页,上卷)这说明当时邓小平还没有回到部队。

据《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记载,粟裕给中央军委建议展开淮海战役的电报是“敬7时电”,也就是9月24日7时电。

粟裕电报到中央,随即毛泽东即以军委名义回复,回复时间是9月25日,这期间,邓小平是否还在西柏坡,不得而知,需要将来《邓年谱》的上卷来告诉我们。

俗话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邓小平的这段回顾的关键并不在于毛是否说过把指挥交给你,而在于毛是不是把指挥权交给了邓小平。如果毛没有交给邓,即便是毛说过这句话,其实也等于没说。如果毛的确把指挥权交给了邓,或可说邓在淮海战役中包括总前委在内的确发挥了总指挥的作用,即便是毛没有说过这句话,最后的结论也还是一样的,即邓以及总前委常委指挥了淮海战役。 
一段时间以来,挺粟派叫嚣最凶的就是两本书,一本叫做《粟裕传》,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另一本叫做《粟裕年谱》,有些挺粟派对于意见不同的网友经常用这两本书进行讹诈,他们说:“去看看粟裕传吧,去看看粟裕年谱吧?”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本经过粟裕的原来的秘书精心编撰的《年谱》中到底是怎么说的,又是怎样选择性失明的。

据《粟裕年谱》第372页载,1948年10月31日晨,粟裕电中央军委、陈毅、邓小平、华东局、中原局:“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中央军委于11月1日17时复电称:“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

陈毅、邓小平于11月2日电中央军委称:“本次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唯因通信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多直接指挥。”

这三天的电文,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点内容:

第一,粟裕提议由陈邓统一指挥。

第二,中央军委批准由陈邓统一指挥。

第三,陈邓表态当负指挥全责。

第四,鉴于通信工具的薄弱,陈邓建议中央多直接指挥粟谭。

好,我们接着来看11月3日的具体安排的电文的往复。

那么,中央军委(毛泽东代为起草)11月3日的那段被《粟裕年谱》漏掉的电文是怎么写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中央军委电:具体攻击任务,由你们按当面情况临机决定。

从这段文字就能看到,陈邓是淮海战役开局一战的统一指挥者,而非粟裕,否则中央和毛泽东不会赋予他们”临机决定“之权。

而且这封电报的主题词是中央军委致陈毅、邓小平电。

军委这封电报是致陈毅、邓小平,并告刘粟的。《粟裕年谱》的一大特点就是长篇累牍的记载粟裕的各种文电,特别是能够彰显粟裕军功的电文,更是一字不落的照登,何以这封军委复电并非较长的文字独漏这一段?这内中的曲折难道不耐人寻味吗?
中共的军事指挥原则是”党指挥枪“,可以说得上”祖训“了。而”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老话在中共组织系统里面体现得尤为完整和深厚。这里我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国民党的军统局,这是一个什么规格的单位?只要看看他的局长贺耀祖的地位就知道了。然而,军统局的灵魂人物副局长戴笠却有通天的本领可以查问五院院长之一居正等人的家务,内而宰辅,外而封疆,戴笠的手指头伸得够长。

同样的现象在中共组织系统中则基本没有这种可能。例如延安整风期间的康生,主导情治系统,但康生的头衔着实了得,是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总学委副主席的身份兼任社会、情报两部部长。即便是到了乱七八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了一个非驴非马的中央文革,但在组织系统中它也正式标注出这个小组是接受中央常委领导的,而且组长陈伯达本身就是中央政治局常委。而江青、张春桥等人虽然在常委中并无一席之地,但随后他们主导的文革碰头会取代了中央碰头会,而文革前期,中央文革碰头会(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毛泽东麾下的唯一的执行机构,一身兼有政治局和书记处两种功效。所以,江青等人的跋扈不群也有着其”组织原则“的。

说了这么多,那就是要表达一层意思,即中共在举凡大的政治、军事运动来临之前,其主导机构要完全理顺,其主导人员要完全到位,其主导人员的身份要完全确立。

我们先来看辽沈战役前夕的领导职务的布局。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局,以彭真为书记。

到了1946年5月,东北的局势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彭真已经不再适合这种复杂形势,中央决定换马。在换马之前有几个微妙的变化值得注意。

1946年5月10日,还不是东北局书记的林彪给中央去电要求高岗代理罗荣桓为东北部队的第二政委。5月15日,林彪再电中央,要求以高岗为东北局副书记。试想一下,一个连东北局书记都不是的人居然可以去电中央指定东北局副书记,而更奇的是中央来电照准。

果然,一个月后,6月16日,中央决定以林彪为东北局书记,完成换马。

而这一年即1946年的6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东北休战期延长至6月30日,也就是说在东北国共双方大打出手之前,指挥东北的中共一切军政事务的最高当局-东北局的领导班子已经调整完毕。

现在来看看淮海战役前中共中央对大战区领导班子的调整经过。

众所周知的是粟裕不同意提前过江,而中央和毛泽东也采纳了粟裕的这一建议。1948年4月的会议上正式按照粟裕的请求和建议决定集中粉碎国民党军在中原的防御体系。”歼敌主力于长江之北“,此为淮海战役的张本。

布局决定以后,领导班子成员马上提到了日程上来。1948年5月5日,刘伯承、邓小平电请中央,以中原局面过大,请考虑以彭真为中原局第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邓小平为第三书记。陈毅兼任军区第二司令员兼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如暂留中原,兼任军区副司令员兼野战军副司令员。

彭真此时的党内职务是仅排在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之后的第六号人物,以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候补书记身份做中原局第一书记可想而知这个中原局的重要所在。

但是,令人备感称奇的是,中央回电(毛泽东代为起草)却重新对中原局的领导班子做了不同于刘伯承、邓小平建议的安排。

安排如下:

中共中原中央局第一书记:邓小平;
第二书记:陈毅
第三书记:邓子恢

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邓子恢、李先念、宋任穷、粟裕、李雪峰、陈赓、张际春、谢富治、刘子久为中原局委员。

中原局的管辖范围,中央电令如下:除华中解放区现辖地外,凡陇海以南长江以北直至川陕边均属中原解放区。

也就是说包括俗称的苏北解放区在内的长江以北的大片地区都由中原局来领导,也就是说这一大战区的核心人物只有一个,那就是身任中原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

建国前的历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中原局都是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原局书记的三个人选也是耐人寻味的。

抗战期间的中原局书记是刘少奇。

淮海战役前后的中原局第一书记是邓小平。

解放战争进入尾声时的中原局第一书记是林彪。(1948年12月12日,毛泽东致函刘、朱、周、任、彭:中原局已有威信,可以林彪为第一书记,罗荣桓为第二书记、邓子恢为第三书记。)

而刘少奇、邓小平、林彪又恰恰是毛泽东建国后不同阶段确立的三个第一副手(接班人)。而这绝不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