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汽车内饰清洗价格:投资噪音害死人 2011年最误导你的十个投资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46:28
来源:《好运MONEY+》

  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有两点,一个是明白自己的投资逻辑,也就是说明白自己用什么方法去赚钱;然后,投资者要提醒自己不要被市场上的噪音所干扰。

  在2011年干扰投资者的噪音的确不少,它们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基本是那些投资市场专家造出来的。这些噪音式的投资建议的破坏力在于,它们往往在短时间内看上去很合逻辑,而且还非常流行。但是后来投资市场的变化无一不证明它们是导致投资者赔钱的“捷径”。

  我们在这期封面中总结了2011年最令投资者赔钱的十条市场噪音,这些噪音涉及到投资的各个领域——股票、房地产、黄金、外汇,以及收藏投资。

  我们带领投资者们遍历这些噪音,分析它们到底在什么地方破坏了投资者的长期投资收益,而投资者更应该怎么应对那些投资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投资是投资者一辈子的事情,记住这些容易容易误导人的投资建议,在以后的年份中,避开它们,肯定会有更好的收成。

  01、基金

  把钱交给投资专家

  2010年私募冠军常士杉接受采访称:动荡市场应该把钱交给投资专家

  损伤幅度:20%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当股市是一个震荡市时,股民不能自己看清楚局势。那最好的方法是什么?自然是交给专家(以买卖股票为业的基金经理们)打理。2011年就是这样一个震荡市,投资专家们在年初就提供了这样的建议。你应该把钱交给他们吗?

  分析

  市场很难用专业知识预测

  基金收费是它输给市场的重要原因

  更准确地说,这句话应该是“不要把你的钱交给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因为在大多数年份里,这些基金和市场胜负各半。而且,正如你在选择股票时不能肯定自己的股票会涨还是跌一样,你没有办法保证自己选择的基金恰好是战胜市场的那一只。通过历史业绩来选择一只好的股票型基金往往是靠不住的。去年排名最好的基金在今年很有可能垫底,而连续3年业绩良好的基金,也有可能因为换了基金经理而突然之间方寸大乱。

  彼得·林奇的伙伴迈克尔·理柏(Michael Lipper)曾对美国1960年至1992年间的股票型基金平均业绩水平和标准普尔500指数股利再投资业绩进行过比较(后者相当于一只指数基金),发现在33年间,标准普尔指数有17次战胜了股票型基金。国内的市场也是如此。2011年以来,沪深300指数和上证综指均下跌了约18%,而股票型基金的整体平均收益率为-20%。这再一次证明了那个令投资者沮丧的结论:投资者费心费力选择一个最好的股票型基金,其努力最后常常会付诸东流。

  当然,还有一个基金容易输给市场的原因,那就是基金是要收费的,而市场不会向投资者收费。

  在2011年,整个基金的下跌幅度和整个市场指数的下跌幅度几乎相等,但是由于基金每年要向投资者收取2%左右的管理费用,正是因此,市场在2011年又一次战胜了基金。不要小看2%的差距,经过长期的复利积累这个投资收益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投资建议:

  投资ETF,要不就自己选股票吧

  那么,在一个震荡的年份里,投资者应该如何购买基金?如果你是一个保守的投资者,最安全的做法是去购买一个投资费用最低的ETF基金。仅凭这一点谨慎,你已经比市场上的大多数基金经理都要高明了。如果你是一个乐观的投资者,不如干脆放弃对专家的依赖吧,干脆把钱长期投资到一个值得信任的股票里去。如果你选对了,那么你的投资收益将远远超过那些基金投资者,而且不用付出额外的费用。虽然这会有点冒险。
 02、房地产

  房子跌40%到50%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在郑州的演讲中表示中国房价会有40%到50%的回落。

  损伤幅度:一套房子

  如果预计房价会跌掉50%,投资者此时该做的事就是赶紧卖出房产,然后等它跌得差不多的时候再买回来。这样交易的后果是什么?以上海为例,4月份至今,房价确实跌了一点。而如果算上税费,那么房价下跌的差价还不足以弥补你的买卖手续费。

  分析:城市化不会停止,土地财政将会继续

  在一个尚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国家是很难出现的。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6%,而发达国家的80%。这个差距的意思是,如果中国需要进一步现代化那么将会有3亿到4亿人继续涌入城市,而这些人的居住问题将是对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强力支撑。而对于支付着大部分财政支出的地方政府来讲,贩卖土地成为支持其地方发展维护民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如果房地产失去活力,那将是对所有人都没好处的事。中国房地产要下跌40%,甚至50%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投资建议:总的来说,投资者应该尽早的买一套房子

  如果你是一个谨慎的投资者,那么你应该及时地买一套房子,因为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房屋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你是一个很乐观的投资者,那么房子对你来说可能是无所谓的,你可以在租来的房子里过快乐的生活,房地产的涨跌与你无关,你可以把主要投资放到自己身上。
03、创业板

  创业板已具备投资价值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在2月份发表博客时提出,在今年的震荡市中创业板是有机会的。、

  损伤幅度:15%

  2011年前4个月,中国创业板累计下跌11.85%,成为各板块中受挫最重的板块。

  如果投资者在2011年4月份听从了投资专家的建议,认为创业板已经很具备投资价值,而买入创业板股票,截至12月初,这笔投资大约会再损失15%。

  分析:创业板公司高质量概率很小,创业板公司增长率反而比较低

  各个国家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除了美国的纳斯达克以外,质地都不好。从中国的创业板公司的利润增长率来看,它们的质量同样令人怀疑。

  投资建议:创业板公司本身就意味着高风险,如果它们的利润增长率低,那么根本别投资。

  高市盈率也是创业板的一块“硬伤”。目前,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大约是16倍,创业板则为44倍。也就是说,同样购买公司1元钱的收益,投资者为创业板公司付出的钱是A股平均水平的近3倍。这种高市盈率也让创业板公司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性,更何况这些公司可能根本不增长。

  如果你是个谨慎的投资者,那么干脆就不要投资创业板的公司,因为在主板的优秀公司要比创业板的多得多,所以根本没必要冒这种风险。如果你是个比较乐观爱冒险的投资者,并且对中国创业板企业质量改善的程度抱有信心,那么也许你可以投资于一个创业板指数类的产品,因为据投资大师约翰·马尔基尔统计,这种指数产品的收益风险比要比投资单只股票好得多。如果这个产品还没有,就等它有了再说吧。
04、新兴产业 重点配置“新兴产业”

  年初,30家券商中有过半认为下半年将出现大行情,东吴证券、银河证券、光大证券等多家券商建议重点配置新兴产业。

  损伤幅度:30%至70%

  “新兴产业”曾被称为“下一个4万亿图谱”。这个联想真是诱人,还记得2009年4万亿投资所起的作用么。2011年投资者对新兴产业充满了期待。

  假如投资者听了这个投资建议,而对年初非常热门的行业比(如光伏行业)进行投资,在整个2011年平均会亏损30%。而如果你投资的是在美国上市的“新兴产业”,上市最早的尚德电力从年初至今下跌了超过70%,该股还曾创下过从85美元跌至1.7美元的记录。

  分析:竞争过于激烈,下游出现紧缩

  那些在2011年初看好新兴产业的分析师们并非毫无道理。特别是国家陆续出台的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和各级政府在税收、土地上提供的优惠,让这些产业的前途看上去很有保障。但这样一块诱人的蛋糕无疑会吸引大量的投资和竞争者。2008年,中国的光伏企业还不到100家。而现在,有500多家企业的厂房里正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光伏组件和多晶硅。就像无锡尚德董事长兼CEO施正荣说的:中国的光伏产业的蓝海变成了红海。

  而忽视竞争恰恰是投资者在寻猎新兴产业公司时最易犯的错误。由于竞争加剧,加上国外市场的需求减少,光伏企业之间不得不大打价格战,导致利润大幅缩水。

  当投资者还在掏钱投向光伏产业时,没有人会想到全球最大的光伏消费市场欧洲会降低对产品的需求。而占据了50%以上市场的德国和意大利则不约而同地下调了明年的光伏补贴。

  投资建议:不投资过热的行业,别相信自己是最聪明的投资者

  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有两个行业不要轻易的相信它们会回报给你巨大的利润,一个是靠政府补贴运营的行业,二是竞争过于激烈的行业。不幸的是,所谓的新兴产业兼备了这两个特点。

  因此,如果投资者想要投资新兴产业,最好的办法不是去判断哪一个行业最有可能获得高增长,而是关注这个行业的竞争是否健康。如果一个新兴行业的产品毛利率不断降低,并且供给持续超过需求,那么它就可能存在过度竞争的问题。当过度竞争出现时,聪明的投资者该做的选择就是远离它们。

  正如格雷厄姆所说,先发现这些未来最有可能增长的行业和企业,并不像事后看到的那样简单。而且,不要相信你是市场中唯一一个聪明的人。如果你的判断是正确的,很多人也会同样发现这一“秘密”。假如人们对一个行业的发展普遍抱有很高的预期,那么这种预期已经在当前的股价中充分反映出来了。
05、中国概念

  投资中国概念股

  富达基金安东尼·伯顿和2010年美国最赚钱的私募基金经理约翰·鲍尔森在2011年初的投资建议。

  损伤幅度:平均23%,最高100%

  2011年,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5月是这场危机的引爆点。由于muddy warter、OLP Global等第三方机构纷纷发布详尽的调查报告,证明在美上市中国企业有财务造假的行为。在这场危机中,以Halter USX中国指数来计算,2011年年初为6250点,目前为4800点左右,整体下跌23%左右。如果是投资东南融通、中国高速传媒这些被退市或者进入粉单市场交易的公司,亏损近似100%。

  分析:金融危机造就“中国”泡沫,中国公司良莠不起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唯有中国仍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很多投资者判断中国受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小,投资中国更有增长潜力。人民币过去的几年间不断升值,通过投资市值较大、流动性好的中国概念股,相当于配置了与人民币相关的资产,从中可以间接获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益。

  中国概念股良莠不齐,的确有浑水摸鱼的企业,美国的上市制度宽松,也给了这些企业可乘之机。

  投资建议:泥沙俱下之时,正是投资者投资好公司的最佳时机

  就像华尔街谚语中说的:警车所到之处,好女孩坏女孩都被带走。对于那些经得起考验、业务发展良好、现金丰厚的中国概念公司,在这次中国概念股遭受市场冷遇之后,反而出现了难得的投资机会。如果投资者能在美国进行投资的话。
06、巴菲特

  跟巴菲特投资

  刘建位,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他的博客名字就叫“学习巴菲特”。

  损伤幅度:50%

  也许这些投资专家所说的“学习巴菲特”并不是市场噪音,但是在乱哄哄的市场里,有时候不是噪音也变成了噪音,很多人把“学习巴菲特”理解成了“巴菲特投资什么投资者就应该投资什么”。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这种无原则的效仿,在2011年就可能就变成了一件灾难性事件。

  2008年巴菲特用18亿港元投资了内地在香港市场上市的公司比亚迪。而在2011年巴菲特并没有卖出比亚迪的股票,比亚迪的股价已经从年初的40港元跌倒了20港元左右,如果在2011年投资者完全复制巴菲特的投资,在比亚迪的投资上就会有50%的损失。

  分析:

  可能有两个原因造成了投资者的损失。

  首先,毫无疑问的是,巴菲特也会犯错误,而且投资者不知道巴菲特什么时候会错。再有,也可能巴菲特的长期持有策略时间非常长,而巴菲特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保险公司的浮存金,有足够的投资筹码,一般投资者却没有。

  投资建议:

  投资者应该具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照别人的方式去做。羊群投资从无成功之时。
07、黄金

  黄金对抗通胀

  《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叶檀则称全球投资者应起立欢迎“黄金先生”。

  损伤幅度:10%

  2011年9月,黄金价格涨到了1923美元 / 盎司。比年初的1300美元 / 盎司上涨了48%。

  12月5日,黄金的价格为1723美元 / 盎司。如果你在最高点买入并相信黄金价格还会上涨,现在的亏损是10.4%

  分析:黄金预防通胀有部分是幻觉,黄金升值预期过度

  说黄金能抵御通胀,是因为它既有商品属性,又有货币属性。在通货膨胀率高企、纸币持续贬值的时候,黄金的保值、抗通胀作用就凸显了出来。

  黄金价格作为通货膨胀的“对冲品”,人们甚至乐观的认为黄金的价格会随着通胀率的一路走高而上升,如果这样的话,投资就太简单了。

  1971年1月,黄金的价格是38美元/盎司;到今年9月初,金价最高时达到了1920美元/盎司,上涨了50多倍,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14%,远远超过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听上去很不错。可惜金价的上涨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随着通胀率平缓上升。1981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7%;1987年大约为3%。而整个1980年代,黄金的价格下跌了4.9%。如果你在1980年代初想要买黄金对抗通胀,不但不能保值,还要亏损不少。

  在1980年代的下跌开始前,黄金的价格大约为800美元/盎司,这是黄金在1971年到2000年30年间的最高价格。如果你假设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这个比例并不过分),就会发现现在1900美元的价值和当时的800美元差不多。换句话说,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率,金价并没有比当年的最高点涨多少,因此,黄金不能战胜通胀。

  此外,黄金的价格波动非常大。9月初的高点过后短短20天,黄金价格跌到了1500美元,不到三周跌掉20%。没有投资者可以从这样的波动幅度中获取抵御通货膨胀的保证。

  投资建议:别对黄金长期投资,投资纸黄金最合算

  黄金不是一个工厂,它也无法通过自我膨胀增值。黄金价格上涨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如果说纸币是一张基于信念的纸,那黄金的就是一种基于信念的金属。不同的是,实物要比脆弱的纸看上去可靠很多。债务危机爆发的时候,大资金的避险需求就转化成了对黄金的购买力,这又增强了个人投资者对黄金上涨的预期,使黄金的价格愈走愈高,从而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当投资者到达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收益的边际递减效应就出现了。因为分享这个预期上涨空间的人太多,每个人从黄金中获得的收益就会逐步减少。那些之前获得了高收益的投资者会感受到这一点并卖出黄金,于是黄金的价格开始下跌。

  将黄金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还是不错的选择,这个不错是建立在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处在滞胀的情况下。但是所有的投资者真的很难知道黄金的价格到底是不是存在上边说过的过度投机。综合考虑交易方便性和手续费率,纸黄金是比较好的投资方式。
08、高管增持

  高管增持股是好股票

  股评家沙黾农曾在博客中写道:大股东增持概念往往是最省事的寻找优质股票的“集中营”。

  损伤幅度:30%

  在股市中有一种利好消息,它既不表示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也没有捕风捉影地暗示国家即将出台某项扶持政策(这是“利好消息”中的常见一种),但却也能收到刺激股价的奇效。这种利好消息叫做:高管增持。

  分析:高管增持的原因很多,而大部分不一定对公司有好处

  首先,“显示信心”不等于公司确实能获得了利润增长。比如银基发展。今年4月19日,董事刘成文投入约175.2万元资金购买了公司46.97万股股票,成交价均价3.73元。但结果是银基发展去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73.45%。

  其次,高管增持有时只是个短期现象。华谊兄弟在今年4月获大股东增持5990.70万元。不过很快,江南春、张纪中等明星持股人就大量减持了手中的股份。

  最后,高管增持很有可能另有目的。大盘暴跌的2008年初,宁波华翔的6名高管在5个月时间内花费3400多万元增持了公司132.39万股股票,使得股价逆市飘红。而在这6名高管增持的同时,却有股东向另一家名叫象山联众的公司“偷偷”抛售。

  投资建议:

  在分析高管增持这件事时最重要的就是带点儿怀疑精神,记住“动机不纯”这个成语,它能让你的决策安全许多。
09、抄底股市

  易宪容在上海证券报发表文章:汇金进场,是向市场发出一个明确信号。

  损伤幅度:5%

  10月10日,汇金公司突然宣布斥资2亿元增持工、农、中、建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股份,被解读为政府的救市行为。假如投资者在这个时候抄底买进,到现在大约亏了5%。看起来不算多,但是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就亏5%,亏损效率还是蛮高的。

  分析:政府也不知道市场的底部在哪里

  在机构的辞典里,“汇金增持”这个词几乎可以当做一个成语来使用,意思是“国家救市”和“底部将至”。但认为,这一猜测存在一个很明显的漏洞,那就是,政府不是神,它们也没办法知道股指到什么点数是底。如果拿政府救市作为投机依据并不可靠。

  2008年9月18日,汇金进行了第一次的所谓救市行为。此后一周内,沪指从1800点升至2300点。这一周里的投资者一定会觉得自己幸运地抄到了1800点的“大底”,并迈上了通向牛市的光明坦途。然而事实是,股指很快掉头向下,并于10月28日跌到了盘中最低的1664点。

  投资建议:

  其实在整体熊市的环境下,投资者根本不必费心地猜测市场什么时候到达底部。

  熊市对于一般那些年轻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致富机会,他们只需要把手里的现金分为若干份,然后分别去投资那些便宜,有价值的股票,长期投资就可以了。
QDII

  QDII正当时

  长信基金QDII业务部总监薛天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说:现在在海外投资时机不错,美股估值较低。

  损伤幅度:20%至30%

  在截至2011年12月初,正在运行的243款QDII理财产品中,累计收益率为正的理财产品只有82款(占比大约是1 / 3。

  分析:对海外市场过于乐观

  海外资本市场并没有像众多基金经理想象的那样,在美国第二期宽松货币政策后实现真正的复苏,反而在欧洲的债务危机更加严重了。

  在2011年11月甚至出现了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这个情况让全球股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作为中国投资者投资到海外市场的主要渠道QDII,它的投资海手段大多数指为数化的投资—当然如果它们进行的是非指数化投资,可能遭遇的结果会更不幸—所以,在海外市场下跌的时候,QDII的收益也基本上会是负收益。

  投资建议:投资透明度高费用低的QDII

  如果为了总体资产的均衡配置,投资者拿出一部分钱投资到海外市场是个正确的选择。但在全球经济越来越一体化的今天,希望海外投资和国内投资出现相反方向的收益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如果投资者把钱投资到QDII中,面临的风险有3个:一个是把钱交给QDII并不能控制自己的钱到底投向什么样的投资标的;而且现在的QDII产品投资交易费用较投资到国内的基金费用较高;另外,要注意QDII的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