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悦翔v31.3排量:化学武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54:14
化学武器是以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疲惫敌有生力量,迟滞、困扰其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俗称“毒魔”在大规模杀伤武器的三大家族中,化学武器最先横空出世,有着百年的罪恶史,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就造成127万人中毒、9万多人毙命。与核武器、生物武器相比,它的研制、装备费用和所需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几乎所有具备化工工业的国家都能生产,因此,倍受一些无力研制和生产核武器、生物武器的不发达国家的青睐,被世人称作“穷国的原子弹”。
  第一节:现代化学武器的诞生
  人类应用有毒的化学物质由来已久,包括生产斗争和从事战争。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燃烧未干的木材或湿草产生刺鼻的浓烟,将藏匿在深穴岩洞中的野兽熏出,然后猎取而食。后来,人们将这种方法用于战争,以对付敌人。
  在中外战争史中,使用有毒物质作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毒箭。另一种就是能造成刺激性有毒烟雾的燃烧器具。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即主要运用天然的有毒物质产生作用,而且带有或装有有毒物质的器具和使用的方法也很原始,因此充其量只能称为化学武器的萌芽真正意义上的化学武器还是在近年化学工业产生和发展之后。化学武器作为一种全新的武器并大规模的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其始作俑者,就是被称为“战争魔鬼”的德国著名化学家弗里茨?哈伯。
  哈伯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富商家庭,23岁时就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从1894年起,他在大学任教。12年后发明了合成氨技术,并由此获得了诺贝尔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成为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他利用他的合成氨技术生产出了化肥,解决了德国的饥荒问题;他利用氨的氧化,生产了硝氨和黄色炸药,解决了德国的军火问题;利用化工原料氯气和光气,进行一次次化学战。正如战后有些专家指出的那样:德国如果失去哈伯,战争恐怕早就结束了。哈伯成了制造这场人类血腥大屠杀的罪恶元凶之一。
  1914年初,德军在比利时西南部伊普尔地区受到了英法联军的顽强抵抗,双方投入了重兵,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相持了数月之久。为夺取这一战略重地,哈伯向德军参谋部提出了一条恶毒的建议:大量使用氯气钢瓶,借助风力把毒剂云团吹向敌方。氯气通常以液态形式存放于钢瓶之中,一旦施放到空气之中,就气化成一种强烈的窒息性有害烟雾,空气含有万分之零点三的氯气就足以使人咳嗽不止,浓度达到千分之一即可使人丧命。德军统帅部采纳了哈伯的建议,于1915年春在战争部增设了一个秘密机构——A10局,由哈伯任局长,并成立了一个专门进行氯气袭击的研究室。随后,德军用钢瓶吹放氯气云团进行对羊群杀伤作用的试验。同时,又将一支工兵联队改编成“毒气施放团”,成立了既是德军也是世界上第一支化学部队。1915年4月,哈伯在西部前线指导德军用大量氯气钢瓶向联军施放毒气,揭开了现代战争的序幕。5月,在华沙西侧的博利矛夫附近,哈伯又连续对俄军进行了三次毒气袭击,造成2500名俄军伤亡。12月,哈伯指挥德军在比利时伊普尔地区对英军进行了首次光气袭击,致使英军1000多人中毒;1917年,又指导德军在伊普尔战役第三次对英军进行化学战,使1.4万人中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主要的化学战几乎每次都与哈伯的指导、研制有关。因此,哈伯被人们称为“现代化学战之父”。
  化学武器在战争中产生的重大影响及其巨大的杀伤作用,引起了各主要交战国的高度重视。他们纷纷效仿哈伯,积极研制并使用化学武器,化学炮弹和皮肤糜烂性毒剂相继问世,化学战也愈演愈烈。在整个战争期间,将近有130万人中毒,其中9万人死亡;另外,化学战后的幸存者中,约有60%的人因伤残不得不离开军队。在惨绝人寰的事实面前,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科学家和各国人民的谴责下,哈伯终于意识到他所犯下的罪行,内心十分痛苦。1917年,他辞去了在化学兵工厂的所有职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隐姓埋名前往瑞士隐居,后又回到德国,在柏林大学执教。1933年,希特勒上台当了元首,纳粹分子开始在全国大肆迫害、屠杀犹太人。身为犹太人的哈伯被驱逐出境,他再度来到瑞士,后受英国剑桥大学的邀请渡海前去讲学。1934年涉洋前往巴勒斯坦,担任由著名的反希特勒的犹太科学家组成的西夫物理化学研究所的所长,途中心脏病发作,在颠沛流离与孤独中结束了自己的晚年,终年66岁。
  第二节:形形色色的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化学武器包括毒剂、各种化学弹药和毒剂布洒器以及各种防化器材等。狭义的化学武器则专指各种化学弹药和毒剂布洒器。化学弹药是指战斗部内主要装填毒剂(或二元化学武器前体)的弹药。主要有化学炮弹、化学航弹、化学手榴弹、化学枪榴弹、化学地雷、化学火箭弹和带有化学弹头的导弹等。化学毒剂则是指用于战争目的,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毁坏植物的有毒物质。主要包括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和刺激性毒剂等六大类十几个种类。
  1.神经性毒剂
  神经性毒剂是以神经系统作用为主要毒害特征的毒剂,通俗地讲,是破坏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为主要毒害特征的毒剂。它通常为无色液体,可装填在多种弹药中使用,使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和水源染毒,杀伤有生力量,封锁重要军事地域和交通枢纽。它属于速杀性致死剂,毒性大,可经呼吸道、皮肤等多种途径使人、畜中毒,抑制胆碱酯酶,破坏神经冲动传导。主要症状有缩瞳、流涎、恶心、呕吐、肌颤、痉挛,呼吸困难以至麻痹,严重者迅速死亡。
  神经性毒剂最初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农药专家在研究有机磷农药中发展起来的,现在装备的神经毒剂中都含有磷元素,因此,它又被称为“含磷毒剂”或“有机磷毒剂”。神经性毒剂包括氟磷酸酯(G类)硫赶膦酸酯(V类)两大类。G类毒剂有塔崩、沙林、梭曼;V类毒剂已公开结构并正式装备的有维埃克斯。
  塔崩
  1936年,德国农药专家施拉德博士在研究杀虫剂时,发现一组极为剧毒的有机磷物质。只要极少剂量的一滴,就可以把人的瞳孔缩小到针尖大小。因为中毒,施拉德博士和助手在病床上躺了几个月才死里逃生。回到研究所,施拉德博士立刻将这组物质中的一种分离了出来,并取了一个阴森森的名字——塔崩。被称为“超级毒王”,还成了希特勒的“秘密武器”。它无色无味,不但可以通过呼吸,而且还可以渗透皮肤,使人不知不觉中毒受害,失去肌体的功能;它挥发度低,具有较大的持久性,在常温下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之久。其中毒机理是:通过抑制人体神经传导介质中的重要物质胆碱酯酶的活性,产生病理反应使人中毒。胆碱酯酶的功能在于通过分解那些使肌肉收缩的化学物质——乙酚胆碱——而控制肌肉的运动。如果这种作用受到抑制,体内的乙酚胆碱就会恶性膨胀,破坏神经冲动的正常传导,引起一系列胆碱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麻痹状态,全身各种肌肉失去控制,表现为人体运动肌及呼吸、排泄系统的肌肉剧烈地颤动,最后因呼吸系统中枢麻痹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由于继塔崩之后又出现了毒性更大、效能更好的神经性毒剂,加上二战结束时德国库存的1.2万吨塔崩弹大部分用船沉到了波罗的海的海底,世界多数化学武器国早已不生产此种毒剂,,也不将其列装,因而人们认为塔崩在世界上绝迹了。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塔崩却在两伊战场上大量使用。联合国曾派专门的调查组到两伊战场,从弹壳破裂而未爆炸的炸弹中取出液体样品,经检验证实伊拉克向伊朗军队使用了这种化学武器。像这样大规模使用塔崩,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沙林
  继发现塔崩之后,施拉德博士于1939年又从这组物质中分离出了一种更加具有杀伤力的毒剂,学名甲氟膦酸异丙酯。并为它取了一个恐怖的名字——沙林。其纯品是无色、易流动的液体,工业呈淡黄色或棕色,有微弱的苹果香味。沸点158摄氏度,凝固点-56摄氏度。能与水及多种有机溶剂任意混合。其爆炸稳定性大大优于塔崩,毒性比塔崩高3~4倍。由于它的沸点低,挥发度高,极易形成战场杀伤浓度,但持续时间短,属于暂时行毒剂。沙林可装填在炮弹、火箭弹、航空炸弹等弹体内,以爆炸方式分散成蒸气或气溶剂,经呼吸道、眼睛侵入机体;液滴状时,可使食物和水染毒,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气温高时,也可经皮肤吸收使人中毒。沙林主要通过呼吸道中毒,在浓度为0.2微克/升~2微克/升的染毒空气中,暴露5分钟即可引起轻度中毒,产生瞳孔缩小、呼吸困难、出汗、流涎等症状,可丧失战斗力4~5天;作用15分钟以上即可致死。当浓度达到5微克/升~10微克/升,暴露5分钟即可引起中毒以致死亡。经皮肤吸收中毒时,症状出现较慢,约需10~30分钟。经伤口中毒时,症状发展很快。经消化道中毒时,几分钟后出现胃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然后产生全身中毒症状。
  沙林在国外的代号为GR。其制作并不困难,很容易被恐怖组织掌握。1955年日本奥姆真理教就用并不怎么先进的设备合成出了沙林,并一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东京地铁沙林中毒事件。(有点遗憾,才死了12个,怎么不多死几个小鬼子)
  梭曼
  学名甲氟膦酸特己酯,代号GD。1944年由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库恩首次合成。纯品为无色液体,有微弱的水果香味;工业品呈黄色,有樟脑味。沸点为198摄氏度,凝固点为-42摄氏度。水解缓慢,氢离子、羟离子次氯酸离子等能加速其水解;还能与酚钠、羟胺、肟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产物无毒性。具有中等挥发度,因此,在夏季或冬季都能使用。其毒性比沙林约高两倍,中毒症状与沙林相同,但又有其独特性能。一是在战场上使用时,它既能以气雾状造成空气染毒,通过呼吸道及皮肤吸收,又能以液滴状渗透皮肤或造成地面染毒;二是易为服装所吸附,吸附了梭曼蒸气的衣服慢慢释放的毒气足以使人员中毒;三是梭曼中毒后难以治疗,一些治疗神经性毒剂如沙林中毒的特效药物,对梭曼基本无效。德国人在二战期间,因合成梭曼所必须的一种物质缺乏而未能生产梭曼。战后,苏联对梭曼“情有独钟”,在其化学武器库中一种代号为BP-5R的毒剂就是梭曼的一种胶粘配方。连美国的一些化学战专家也不得不承认,梭曼是苏联在化学武器方面所作的非常明智的选择。70年代以来,美国曾花了很大的力量去寻找所谓的中等挥发性毒剂,但无数实验结果表明,最好的中等挥发性毒剂还是梭曼。
  维埃克斯
  美军代号VX的音译,学名S-贝塔-二异丙胺基乙基硫赶甲膦酸乙酯。1952年英国的拉纳吉特?戈施博士首先发现V类毒剂,1958年美军从中选定VX为装备毒剂。维埃克斯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油状液体,工业品呈微黄、黄或棕色,储存时会分解出少量硫醇,故有硫醇味,是一种亲脂肪较强的化合物。沸点为298摄氏度,凝固点为-39摄氏度。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中,水解很慢,加碱能加速水解;遇酸成盐;易与氧化剂发生反应,产物无毒。主要装填在炮弹、航空炸弹等弹体内,以爆炸分散法使用,也可用飞机布洒。产生的蒸气和气溶胶使空气染毒,液滴造成地面、物体染毒。毒害作用的持续时间随使用方法和气象条件的不同,从几小时到几十天,比其它神经性毒剂都长。可经呼吸道、眼、皮肤侵入机体,或使食物和水染毒经消化道进入体内。与前三种神经性毒剂相比较,VX的毒性更高,皮肤渗透性更强。它比G类毒性最高的毒剂还高出5~10倍,通过呼吸中毒,,与G类毒剂有相同的速杀效果;而通过皮肤中毒,只要一小滴维埃克斯液滴落到皮肤上,如不及时消毒和救治,就可迅速引起人员死亡。。它的稳定性好,持久度高,如果形成高浓度的气溶胶状态用于污染地面,作用效果远远超过芥子气,可以说具有暂时性、持久性毒剂的双重效用。由于有了这些特点,VX后来居上,成了化学武库中的一张王牌。
  2.糜烂性化学毒剂
  糜烂性毒剂又称起疱剂(blisteragents,vesicants)是一类能直接损伤组织细胞、引起局部炎症、吸收后并能导致全身中毒的化学战剂。主要代表有介子气(mustardgasorsulfurmustard)、路易氏剂(lewisite)和氮芥(nitogenmustard)。
   自WWⅠ至两伊战争,芥子气曾多次被大规模使用,造成大量伤亡,目前仍然是外军装备的主要毒剂之一。路易氏剂已不单独使用,常用与芥子气混合,降低芥子气的凝固点,并可增强损伤作用,提高战术效果。氮芥的性质与芥子气类似,外军已不列入制式装备。其衍生物用于癌症的化疗。
    糜烂性毒剂可以装填在炮弹、炸弹、火箭、地雷及航空布洒器或地面布洒器中使用。在外军化学弹药中,有装填单一的芥子气、芥子气与路易氏剂混装、或含胶粘剂的胶状芥子气及胶状路易氏剂等。从外军大量贮备及两伊战争使用情况表明,在未来战争中使用的可能性很大,其重要性仅次于神经性毒剂。
  “毒剂之王”:芥子气
    芥子气在纯液态时是一种略带甜味的无色油状液体,但工业品呈黄色或深褐色,并有芥末味。1822年,德斯普雷兹发现了芥子气。1886年,德国的梅耶首先人工合成成功。他发明的合成方法至今仍是芥子气最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芥子气可以使皮肤红肿、起泡、溃烂,正常气候条件下,仅0.2毫克/升的浓度就可使人受到毒害。在神经性毒剂出现之前,它有“毒剂王”之称,是世界上贮量较大也是化学扩散最严重的一种毒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共生产芥子气1.35万吨,其中1.2万吨用于实战。当时身为巴伐利亚步兵班长、后来成为德国法西斯头子的阿道夫?希特勒曾被英军的芥子气炮弹毒伤,眼睛曾一度失明。而此次齐齐哈尔“8?4”中毒事件的罪魁正是这位“毒剂之王”———芥子气。
    “死亡之露”:路易氏气
    路易氏气在纯液态时是无色、无臭味液体,其工业品有强烈的天竺葵味,是一种氯乙烯二氯砷化合物。1918年春,由美国人路易士上尉等人发现,并被建议用于军事,因此得名。路易氏气与芥子气不同。它作用迅速,没有潜伏期,可使眼睛、皮肤感到疼痛,吸入后能引起全身中毒,在20世纪20年代有“死亡之露”之称,但它综合战术性能不如芥子气,生产成本也较高,所以一般只与芥子气结合使用。
  3.全身中毒性化学毒剂
  全身中毒性毒剂是抑制组织内的呼吸酶系,致使全身不能利用氧气而引起组织细胞内窒息的毒剂,又名“血液中毒性毒剂”、“含氰毒剂”。它可装填在炮弹、航空炸弹和火箭弹中使用,造成空气染毒,通过呼吸道侵入体内,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中断细胞的氧化反应,造成全身性组织缺氧,特别是呼吸中枢易因缺氧而受到损伤。中毒者在几分钟内出现昏迷、痉挛和呼吸麻痹等症状,严重时会立即死亡。
  全身中毒性毒剂主要有氰氢酸和氯化氰。两种同时也是民用化工原料。氰氢酸是生产丙烯腈的原料(而丙烯腈又是腈纶的原料,而腈纶又是制造窗帘和混纺布料的原料……汗),氯化氰是生产除草剂三聚氯氰的原料。
  氰氢酸
  学名氰化氢,是一种毒性较高的毒剂,对人的致死量为体重的百万分之一。它首先是由瑞典科学家希尔于1782年在一种叫普鲁士蓝的染料中分离出来的,据说这位科学家后来因氰氢酸中毒而死。常温下氰氢酸是一种易流动的无色液体,有比较明显的苦杏仁味。能与水任意互溶,加热溶解度减小;易溶于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并能溶于氯化氰、光气及有机磷化合物中。它的分子很小,不易被活性炭完全吸附;水解反应缓慢,加热、加酸可加速水解;与强碱水溶液能迅速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仍有剧毒。沸点25.7摄氏度,凝固点-13.3摄氏度,极易挥发。因此,它是典型的暂时性毒剂,即使毒液滴在皮肤上,也不会中毒,因为它来不及渗入皮肤就早已蒸发掉了。氰氢酸可装填在炮弹、航空炸弹和火箭弹中使用,造成空气染毒,经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全身中毒。中毒机理与一氧化碳基本相似,一经吸入,人体组织细胞就不能利用血液中运送来的氧气,正常氧化反应就会受到破坏,引起组织急性缺氧,最后窒息而死。所以人们称其为“血液毒剂”中毒症状为流泪、咳嗽、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瞳孔散大、皮肤粘膜泛红、强直性痉挛等症状。
  在在一战期间,法国就曾大量使用过氰氢酸。先是用钢瓶吹放,但毒剂云团很快被风吹散,没有到达袭击目标。后来用火炮发射,爆炸后氰氢酸又发生了燃烧,未造成致死浓度,袭击效果很差。二战期间,氰氢酸的使用技术不断进步。日本、美国采取增大毒剂装填量的方法,在大量毒剂蒸发时吸热,使染毒空气降温,既防止了毒剂燃烧,又提高了毒剂相对蒸气密度,以形成杀伤浓度。苏联则采取了在炸药中混入50%氯化钾作为消焰剂的办法,解决了氰氢酸的燃烧问题。德国也曾用飞机布洒器进行低空布洒氰氢酸的试验,形成了极高浓度的染毒空气,使当时的防毒面具无法防护。于是,氰氢酸被许多国家列入装备毒剂的行列。
  氯化氰
  1916年10月法国军队首先使用于战场。氯化氰为无色液体,常温下为气体,有强烈刺激气味。沸点12.8摄氏度,凝固点-6.9摄氏度。可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汽油等有机溶剂,还可与氰氢酸、芥子气等互溶,不易被活性炭吸附;比氰氢酸容易水解,加热、加碱可加速水解。其主要毒性与氰氢酸相同,典型的中毒症状及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刺激期。中毒后即可出现。首先是感到有强烈的刺激,舌头麻木,眼、鼻、口腔、咽喉、上呼吸道都有受刺激症状。接着大量流泪、咳嗽、流涎、恶心、呕吐及心前区疼痛、头晕,还有恐怖感、心悸、全身无力。2)呼吸困难期。此时头痛加剧,气喘,呼吸不规则,吸气短呼气长,心跳加快、心律不齐,静脉血氧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意识模糊。3)痉挛期。意识消失,阵发性强直痉挛,角弓反张,牙关紧咬及无意识叫喊,瞳孔散大,眼球凸出,很快进入麻痹期。4)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呼吸停止。呼吸停止后心跳可持续35分钟。中毒严重时,几乎在感受强烈刺激的同时就会出现闪电型中毒症状,立即倒下,失去知觉,痉挛仅持续1分钟,眼球凸出、瞳孔散大、呼吸停止。
  氯化氰与氰氢酸的主要区别是:氯化氰中含有氮,又具有氯气的毒性,有强烈窒息性与刺激作用,空气中氯化氰浓度为0.001毫克/升时,人员就能感到刺激,浓度为0.05毫克/升时,暴露1分钟便不能忍耐。出现肺水肿是氯化氰的典型症状,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切不可对中毒者实施人工呼吸。另外,氯化氰的渗透性不及氰氢酸,佩戴防毒面具能进行有效的防护;吸入毒性比氰氢酸低,比沙林更小,但仍属高毒性毒剂。
  4.窒息类化学毒剂
  窒息性毒剂是以刺激呼吸道、肺部、损害肺组织,引起肺水肿,导致呼吸功能破坏的毒剂。又名“伤肺性毒剂”。窒息性毒剂有光气、双光气、氯气和氯化苦等。其中,光气是这类毒剂的典型代表,氯化苦是训练用毒剂,双光气以被淘汰。
  窒息性毒剂分典型中毒和闪电型中毒两种。典型中毒又大致分为四期:一是刺激期。这时,中毒者口内有烂苹果或烂干草味,并出现鼻孔骚痒、流泪、咳嗽、胸闷、咽干、咽喉及胸骨后刺痛、全身无力、头痛等症状。维持时间15~40分钟,离开毒区症状很快消失。二是潜伏期。中毒者自觉良好,无明显不适感觉,但肺水肿尚在形成发展中,如不注意,可因劳累受凉使其发展加速,时间一般为2~8小时或更长。三是肺水肿期。中毒者因缺氧,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继而变得苍白。四是恢复期。中毒较轻或经过及时治疗的中毒者,肺水肿是可以消除的,一般经3~4天症状基本消除,以后逐步恢复健康。闪电型中毒是由于大量、突然地吸入高浓度的光气而引起的中毒,无肺水肿发生,但中毒迅猛,中毒者即使吸入一两口,也会很快丧失意识、昏迷倒下、短暂痉挛或无痉挛,若急救不及时,则随后转入麻痹,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光气
  学名二氯化碳酰,也叫肺刺激剂或肺损伤剂。它是由英国化学家戴维于1812年用氯气和一氧化碳在强光作用下制得的,所以称为“光源性气体”,简称光气。纯光气为烂草味或烂苹果味,工业品光气为浅黄色。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沸点7.6摄氏度,凝固点-128摄氏度。稍溶于水,易溶于甲苯、二甲苯、氯苯、卤代烷、煤油中,也易溶于芥子气以及四氯化钛等酸性发烟剂,可随烟雾施放。溶于水中后迅速水解,遇碱水或氨水能很快分解失去毒性。易挥发,夏季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是典型的暂时性毒剂。
  光气可装填于炮弹、迫击炮弹、地雷、航空炸弹和火箭弹中使用,造成空气染毒。通过呼吸道侵入机体,直接作用于肺泡,使肺泡膜通透性增强,并使肺毛细血管扩张,血浆渗入肺泡造成肺水肿,使机体缺氧而窒息。中毒者一般经几小时的潜伏期后才出现肺水肿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部压痛、呼吸频率升高,血压降低,严重时出现昏迷以至死亡。高浓度中毒时无潜伏期,迅速死亡。
  在一战的战场上,光气曾大量使用。1916年7月,德军用装有光气、双光气的“绿十字”炮弹,一次袭击就造成法军1100多人死亡。今天,作为军用毒剂,光气已被毒性更大的毒剂所代替,属于被淘汰的毒剂。但是,光气和它的衍生物是生产塑料、合成纤维、染料等的重要原料,是制备药物或杀虫剂的中间体,化学工业发达的国家都有生产光气的车间。所以,对光气的防护不可轻视。作为一种备用毒剂,光气在化学武器家族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5.失能性化学毒剂
  1958年12月3日,在美国纽约的一次会议上,美军化学兵放映了一部关于“猫怕老鼠”的影片。电影开始,在一个实验箱里放着一只凶猛的猫,可是当向箱内输入一种烟后,凶猛的猫很快就变得软弱无力。然后将一只老鼠放入装猫的箱中时,猫不但不敢上去捕捉,反而表现出各种惧怕行为,左避右闪、十分惊慌,吓得全身发抖或转身逃窜。为什么凶猛的捕鼠能手却变成了害怕老鼠的懦夫呢?原来这是美军为证实一种失能毒剂的功能而进行的一次实验。
  失能性毒剂是造成人员暂时失去正常的精神、躯体功能,从而丧失战斗能力的毒剂,简称失能剂,也有人称其为“人道武器”。其致死剂量远远大于失能剂量,通常不引起死亡或永久性伤害。注意作用是改变或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作用时间较长。失能剂一般分为精神失能剂和躯体失能剂。前者主要是引起精神活动紊乱,如毕兹、麦角酰二乙胺等化合物;后者主要是引起运动功能障碍、血压或体温失调、视觉或听觉障碍、持续呕吐腹泻等,如四氢大麻醇、去水吗啡等类化合物。
  毕兹
  学名为二苯羟乙酸-3-喹咛环酯,美国代号BZ,译名毕兹。1951年由美国L.H.斯顿拜克和S.凯泽于首先合成,20世纪60年代初美军将其列为装备毒剂。毕兹为白色无臭味固体,溶点167.5摄氏度,难溶于水,能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常温下很难水解,加热、加碱能加速水解;与酸作用生成盐,生成物有毒,易溶于水,能使水长期染毒。它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同时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作用。既可通过呼吸道使人员中毒,也能通过皮肤使人中毒。人员暴露于毕兹气溶胶中半小时后,就开始出现中毒症状:口干、瞳孔散大、反应迟钝、嗜睡、眩晕无力、步态蹒跚、丧失定向力和产生幻觉、妄想、兴奋激动等,4~8小时达到高峰,持续4天症状才会消失。中毒人员不仅不能正常执行军事任务,还可能产生许多异常的破坏性行为,如指挥员胡乱发布命令、战斗员胡乱射击等。但毕兹对人员一般不会造成致死性杀伤。
  毕兹的热稳定性能好,可装入炮弹和航空炸弹内使用。美军可供使用毕兹的武器包括:飞机用的集束炸弹和分布的子母弹释放器。这些武器还可以与布洒毕兹用的小型分散气溶胶发生器结合起来使用。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将毕兹秘密运往前线。当时美军装备的毕兹炸弹有M44型和M43型两种,每架战斗机可载M44型毕兹炸弹10枚,能造成1平方公里的地域染毒。
  美国毕兹毒剂研究成功后曾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宣传运动,竭力宣传这是一种“人道武器”,并宣称将会出现“没有死亡的战争”。
  7.刺激性化学毒剂
  在旧的化学武器家族中,有一类毒性不高,不能造成死亡或长期性伤害,仅有短时间刺激作用的毒物,它们就是刺激剂。具体地讲,凡是能刺激眼睛或鼻咽粘膜,引起眼睛剧痛并大量流泪或引起不断咳嗽、喷嚏而使人员短暂地失去正常活动能力的毒物,就叫刺激剂。根据中毒症状不同,刺激剂又可分为催泪剂与喷嚏剂。它们除刺激眼睛和咽部之外,常伴随着对皮肤的刺激,引起皮肤的剧烈疼痛。当人员脱离与毒物的接触后,刺激症状会慢慢自行消失,没有后遗症状。由于刺激剂是非致死性的、暂时性的毒物,相比其它化学毒剂的凶猛、残酷而言,“温和”、“人道”的多,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毒物中的“人道武器”。
  刺激剂因其毒性不高、不能造成死亡或长期伤害,而没有列入化学武器与毒剂中,通常用作平时维护治安、控制暴徒暴行的警用控暴剂。但它在战场上仍可能被广泛使用。这是因为它们是进行扰乱性化学袭击的最佳毒物。长时间地、间歇地反复使用,可迫使人员长期处于防护状态,增大战斗力损耗。刺激剂通常装填于发烟罐、手榴弹、炮弹、火箭弹、航空炸弹和布洒器材内使用,分散成气溶胶或粉末,造成空气染毒。在战斗浓度下,人员暴露1分钟至数分钟即可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而影响战斗力,脱离接触几分钟至几小时后症状便可消失,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而且,刺激剂生产方便、成本低、性质稳定,易于大量储备,是种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军用毒物。
  刺激剂的种类,在一战中曾使用了20多种。目前,在各个国家装备的刺激剂中,较常见的是苯氯乙酮、亚当氏气、西埃斯和西阿尔等四种。另外还有新发展的辣椒素。
  苯氯乙酮
  催泪剂的一种。纯品为无色晶体,有荷花香味,工业品为黄色、棕色或绿色。熔点54摄氏度,沸点248摄氏度。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温下很难水解,加热、加碱水解速度也极慢,同硫化钠、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反应迅速;可被次氯酸盐、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氧化,生成物均无毒。人员暴露在染毒空气中,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大量流泪、怕光;高浓度时也刺激上呼吸道,引起咳嗽、恶心等症状,还会刺激潮湿多汗的皮肤,出现红斑甚至水泡。美军在侵朝和侵越战争中,均使用过苯氯乙酮。
  亚当氏气
  喷嚏剂的一种,学名氯化二苯胺胂环。美国R.亚当氏于1918年首先合成,由此得名。其纯品为黄色晶体,无臭味。熔点195摄氏度,沸点410摄氏度。不溶于水,微溶于有机溶剂,加热时可溶于苯、甲苯、二甲苯、冰醋酸和甲酸等溶剂中;常温和加热条件下几乎不水解,强碱能加速水解,生成物具有与亚当氏气相当的刺激作用;能被次氯酸钙、漂白粉、高锰酸钾、一氯胺等氧化剂氧化,生成物有砷毒。亚当氏气主要刺激鼻、咽,引起连续喷嚏、咳嗽。中毒较深时还能产生胸闷、胸痛、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眼部的刺激症状。
  西埃斯
  复合型刺激剂。美军代号CS的音译,学名邻氯代苯亚甲基丙二腈。1928年由美国B.R.卡森和R.W.斯托顿合成,为白色片状结晶,有胡椒味。熔点93~95摄氏度,沸点310摄氏度。难溶于水,微溶于醇,易溶于苯、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不易水解,加热、加碱可加速水解;能被高锰酸钾、次氯酸盐等氧化剂氧化,生成物均无刺激性。当其以气溶胶状弥漫于空气中时,对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出现灼痛、大量流泪、流涕、咳嗽、剧烈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脱离接触5~15分钟后症状消失。皮肤接触产生刺痛、红斑,其作用可保持数小时之久。高浓度时需对皮肤进行防护。美军在1964年底之前主要使用苯氯乙酮和亚当氏气,此后改为西埃斯。在越南战争中,美军曾大量使用西爱斯。据不完全统计,1965~1969年,美军共进行了714次化学袭击,使用了将近7000吨以上的西埃斯。
  西阿尔
  催泪剂的一种。美军代号CR的音译。为淡黄色粉末,无臭味。熔点72摄氏度,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烯二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不易水解,在水中具有刺激作用,可用于水源染毒;乙醇钠、硫酸二甲酯与其作用,生成物无毒,可用于消毒。西阿尔对眼、鼻、咽和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可出现流泪、喷嚏和皮肤红斑等多种症状。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将其列为军队的装备。
  辣椒素
  人们在炒辣椒时,眼睛会感受到火辣辣的,甚至流泪不止。也许正是从中得到启发,美国研究出一种新的被称为“辣椒油树脂”的化学战剂。目前,它正被美国执法机构和军方日益看好,1995年在联合国盾牌行动中海军陆战队还专门演示了这种化学战剂。并且,它还成为了个人防身武器的新宠,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开来,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
  辣椒素是在1876年首次从辣椒中分离出来的,根据目前的技术,大约2公斤辣椒中能提取10克辣椒素,它是一种高效、无色的物质,具有十分强烈的刺激作用,即使在10万滴水中只滴入几滴辣椒素,即可感觉到它的辣味。它不易挥发,只有与人的皮肤、粘膜(眼睛、鼻子、口)直接接触才能有效。若皮肤沾上了它,立即就会出现灼烧感;眼睛沾到它,则会灼痛、肿胀、视力暂时受损;口鼻吸入它,将导致呼吸道内表面粘膜肿胀,引起咳嗽,使人呼吸不畅。这些足以让不明真相的受攻击者方寸大乱。
  早在一战期间,辣椒素就曾被用作军用刺激剂,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战应用方面并未得到真正的发展。二战期间,辣椒素系列化合物又被重新提出来研究,但后来由于战争的发展使这些化合物没能有机会出现在战争舞台上。
  与苯氯乙酮、西埃斯等刺激剂相比,辣椒素有着其独特的功能。面对高度亢奋者、精神病人乃至吸毒与酗酒之徒这类无痛感或忍痛能力较强的对手时,苯氯乙酮和西埃斯就难以奏效了。然而。辣椒素具有炎性作用,眼睛沾染了它,无论是否有痛苦,也不大可能睁开眼睛。此时,纵然有“火眼金睛”也恐怕无济于事了。
  8.难防难治毒性更高的第三代化学战剂
  化学毒剂自问世到今天,其发展大体经历过两次质的飞跃。一次是现成工业品如氯气、光气等发展到专用毒剂芥子气。芥子气当时不仅与广泛使用的窒息性毒剂有着完全不同的毒理作用,而且还有攻击皮肤作用的特点,使刚完善起来的防毒面具无法防护,从而打破了一度形成的攻防平衡。不过由于芥子气毒性较低,且分散困难,其综合性能与光气仍属同一档次,习惯上通常把它们统称为第一代毒剂。毒剂的第二次质的飞跃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有机磷神经毒剂,习惯上称为第二代毒剂。由于这类毒剂毒性剧烈,作用迅速,中毒途径广泛且适用于在不同战术场合和分散成各种战斗状态使用,因而被认为是当今化学武库中的王牌。
  根据国外许多专家的意见,认为第三代毒剂应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毒性更高
  世界著名化学战问题专家罗宾逊认为,未来新一代毒剂应当比有机磷毒剂的毒性高出30~300倍,要能够在战场浓度下吸一口气即可致死,使敌方来不及戴面具就能造成死亡。也就是说,未来的第三代毒剂应当是超剧毒的。
  2).难防难治
  第三代毒剂应当具有不同于神经性毒剂的作用机制,用一般的方法难以防治。
  3).中毒途径更多
  最好是能克服现有的防护器材而发挥作用,比如能穿透面具或破坏其滤毒罐。
  4).便于军民结合
  不受化学武器公约核查的限制,立足于民用工业和民用研究机构,既能随时大规模提供毒剂产品,又利于保密隐蔽,给侦检造成困难。
  根据上述要求,第三代毒剂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
  1).发展生化武器
  生化武器有两种解释:一是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简称;二是指生物化学毒剂武器。从专业的角度讲,生化武器是指后者,一般人容易将它们混淆。
  生化武器是第三代化学毒剂发展的主要方向。它是从动植物或微生物中获得、提取的有毒物质,但它们与生物战剂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不是活的生物体,自身不具有繁殖和传染的能力,所以仍属于化学毒剂的范畴。这类毒剂可简称为生化毒剂。它们可以是天然毒物或毒素,也可以是结构简化了的天然毒物模拟物,或者是人工设计合成的天然毒物的类似物及仿制品。它处于生物科学和化学科学交叉重叠的地方,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毒性巨大,难以防治,并且可能成为生物武器公约和化学武器公约都不予以充分重视的“灰色区域”,为某些国家发展这类毒剂留下了可乘之机。因此应当引起人们的特别警惕和注意。
  从超毒性和不同于有机磷毒剂作用机制这两项指标来看,新一代毒剂最有可能出现的领域是天然毒物。如果说有机磷毒剂的毒性代表了合成毒物毒性的极限的话,那么天然毒物中有许多毒物的毒性远远高于神经性毒剂,有的竟高出沙林毒性好几个数量级。如肉毒毒素A(就是我以前提到的植物毒素)的毒性是沙林的20万~500万倍,而且它们大都作用于比血液中的酶更为敏感的部位多直接与神经细胞膜的表面相作用。这类毒剂的中毒机理特别,现有的抗毒药和解毒药难以起到防治作用;便于军民结合,既有利于随时大规模生产满足化学战需要,又利于躲避国际核查。
  2).寻找新的失能剂
  重点是研究使用性能好、廉价的躯体性失能剂。毕兹是唯一知道的已列入化学武库的失能剂,但美军认为它并不够理想。使用中,剂量过小,不能达到速效;剂量过大,又危及生命。因为人的个体差异很大,吸入同样剂量的毕兹,有的作用明显,有的很少反应,或者有的被致死,效果难以预料。其次是造价比较昂贵,初列装时为每公斤44美元,而沙林也不过每公斤3美元。因此,美国一直在寻找更理想的替代品,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经费。20世纪70年代,美国曾对一种透皮性羟乙酸酯化合物进行了全面评价。1980年前后曾透露,已有比毕兹更有效的化合物来取代毕兹。俄罗斯在20世纪60年代已掌握了毕兹的结构并进行了深入的药理实验,70年代又进行了比毕兹更有效的化合物药理研究。2002年10月在莫斯科轴承厂工人文化宫人质绑架现场出现的神秘气雾,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人失能,让各国的化学武器专家大吃一惊,它说明俄罗斯早已掌握了一种高效的失能剂(虽然如此,仍造成120多人死亡,说明还很不完善)。由于失能剂在战场和反恐斗争中有特殊的广泛的用武之地,许多国家也在积极从事新失能剂的研究。
  3).改进化学武器的作用方法
  国外十分重视分散技术的研究,特别是毒剂微包胶技术,即微胶囊技术。它是将毒剂微粒化,把毒剂分成合适的微粒,然后再把单个微粒或微滴包裹在一个个的胶质保护膜中。简言之,就是给微滴或微粒穿上“衣服”。胶囊的直径可以小到1微米以下。这一技术早在二战前就已出现。1954年投入市场的“无碳复写纸”就是利于微胶囊技术制作的。此后,该技术不断进步,并用在化学武器研究上。如美国斯坦福研究所曾对毒剂的微胶囊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许多进展。如:固体或液体毒剂的微胶囊化,以防治其在高温分散时发生分解;对易挥发的毒剂进行微胶囊化,以使毒剂缓慢持续地释放出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有效浓度;对吸收毒性大的液体毒剂制成渗漏型微胶囊,以保证毒剂接触皮肤时才能渗透出来等等。这种微胶囊化技术可以大大改善毒剂的使用性能、减少蒸发损失、提高利用率、保证分散质量、扩大布毒面积、延长作用时间、简化武器结构,还提供了多种途径中毒的可能性。毒剂的微胶囊化技术还给毒剂的侦、防消等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目前这一技术已拓展到生物武器领域。
  在改进化学武器使用方法上,国外还在进一步研究更为实用和有效的毒剂配伍使用技术,以加大化学武器的杀伤威力。同时,大力改善化学武器的投掷系统。在这一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实现了通用化、系列化,几乎现有的一切常规武器都可用于发射化学弹药,并且将向密集化、精确化、远程化方向发展。现代战场上一些“节点”目标,如机场、港口、导弹阵地、指挥控制中心、核工业、化学工业设施等重要目标,已成为对手打击的重点。因此,一些远程和精确指导的化学武器投掷系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某国目前正在研制的空对地化学导弹、化学巡航导弹,在其二元化学弹药研制计划中就包括了五种化学导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总体上看,第三代毒剂研究似乎已经到了突破的边缘,已经有了用作武器的现实可能性。这给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世界蒙上了一层阴影,将给人类的生存带来更严重的威胁。
  9.亦生亦化的二元化学武器
  1969年11月24日,法新社发自纽约的一条消息称:“美国已研究成功由两种无毒的化学品装配成的化学炸弹。两种化学品装在炸弹的两个密封室内,当炸弹落下时,它们相互混合产生出神经毒剂。”随后又出现了关于研究成功这类炸弹的报道。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新一代化学武器”的二元化学武器。
  人类的许多发明,都运用了仿生学的原理,或者说受到了自然界某种奇异现象的启发。二元化学武器也不例外。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很早就有人发现一种小甲虫。当它发动攻击或自卫时,会像炮兵一样向“敌人”发射出一种会产生强烈灼痛感的液体。后来科学家们通过解剖分析,发现它的胃与众不同,有三个小室,一个小室里储存有二元酚的溶液,一个小室储存着双氧水溶液。当两种不同的溶液流进第三小室后,会立即产生氧化酶化学反应,能喷射出100摄氏度高温的恶臭刺激性液体。受此启发,化学武器专家研究出了二元化学武器。所谓“二元”,就是在弹体内不直接装填毒剂,而装填可生成毒剂的中间体,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或固体分装于弹药内由隔膜隔开的小室中,发射时隔膜破裂,几种组分在弹药飞行中靠弹体旋转进行混合,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毒剂,这一反应过程通常可在8~10秒内完成。二元化学武器的出现使许多毒性很强但性质不稳定的毒剂被重新利用,解决了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毒剂对人员的危害问题。这是在毒剂使用原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将开创化学武器发展的新局面。
  事实上,早在二战之前,美国就曾经对一些可能的“二元化学武器”进行过研究、如砷化氢、代号为KB-16的皮肤糜烂性毒剂等。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当时虽提出了一些设想,进行了一些试验,但都没有获得实际应用。美国真正对二元化学武器产生兴趣,并着手建立新一代化学武器,还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
  60年代末,美国化学武器的发展处于低潮。因为当时接连发生了好几起“令人尴尬”的事件。尤其是1968年3月在居陆军达格韦试验场45年公里处,发生了6000只羊被VX毒剂毒死的事件,被新闻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激情了人们的公愤,给了美国化学战计划以致命一击。
  1972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美国发现俄罗斯的化学战能力已遥遥领先。一方面国内外舆论要求禁止化学武器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与对手的差距越来越大,出路在哪里?这时军方从“二元化学武器”中看到了希望,他们认为化学武器的二元化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是促使其摆脱困境的一种最好选择。至此,美国才决心大力发展二元化学武器,以取代已经过时的一元化学武器库存。1982年,美国总统里根宣布将要正式发展二元化学武器并装备部队。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美军现在有多种二元化学弹药已装备部队。不仅有已知的致死性毒剂和失能性毒剂的二元弹,还有新毒剂和新失能剂的二元弹。使用形式有二元化学炮弹、二元化学炸弹、二元化学火箭弹和二元布洒器。美军正在集中力量发展三种型号的二元化学弹药,即M687式155毫米二元沙林弹、BLU-801式二元VX“巨眼”航空炸弹、M270式227毫米多管火箭炮的XM-135式二元化学弹。
  二元化学武器与一元化学武器相比,有易于生产,便于运输,可以广辟毒剂来源等突出的优点。但是它也存在着许多致命的缺点:一是要寻找性质稳定、相互之间又能快速反应的二元组分比较困难;二是由于反应时间太短,二元组分在弹药发射过程中很难完全反应,减小了弹药的实际杀伤威力;三是二元化学弹药在设计、装填、储存、运输等后勤保障方面变得更加复杂。
  尽管二元化学武器还存在一些弱点,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但它在总体上利大于弊。作为一种新型结构的化学武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二元化学武器的出现是化学战技术的重大革新,它的发展必将对化学武器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重大影响。
  化学武器主要通过毒剂的初生云、再生云和液滴染毒三种形式对人员起伤害作用。
    1.初生云:毒剂弹爆炸或飞机布洒后即刻形成的毒剂云团称为初生云。如中小口径的沙林或VX气雾弹爆后1分钟内,初生云平均毒剂浓度LCt50的1~2倍,最高浓度可达10倍。大口径弹药初生云浓度则更高,如氢氰酸火箭弹爆后1分钟内平均毒剂浓度为LCt50的5倍,甚至20倍。根据这一特点,处于下风方向的人员必须及时采取有将近的防护措施。最好是在发现敌军有毒袭征候前就做好防护准备。
    在袭击地域内,从袭击开始,毒剂浓度逐渐升高,到袭击结束后,浓度立即升高到最大值。数分钟后迅速下降。因此做好袭击后最初几分钟的防护非常重要。
    初生云传播一定距离,毒剂浓度下降至低于安全剂量时,即失去对无防护人员的伤害作用。此距离称为初生云的危害纵深。部队应根据敌方袭击规模和风向、风速,及时向下风方向的友邻部队通报初生云团可能到达的时间。
    2.液滴染毒:液态毒剂可能使地面、武器、装备、水源、食物等染毒,从而直接或间接伤害人员。地面的毒剂虽经渗透、蒸发或水解,染毒密度逐渐下降,但仍可造成较长时间的染毒。特别是在植物覆盖的地面或使用胶粘毒剂时,染毒时间更长。
    3.再生云:从染毒地面、物体蒸发形成的染毒空气谓之再生云。特点是毒剂浓度低、持续时间长、危害纵深短、杀伤作用小。如炮兵连在有利气象条件下,以沙林弹进行1分钟袭击后,再生云的最高浓度仅为0.5~2.0μg/L,只有初生云最高浓度的几十分到几百分之一;其危害纵深仅及初生云的1/10。惟因持续时间较长,在一定时期内仍能影响部队的安全和机动。
  能够造成再生云危害的毒剂一般在常温下为液态,并具有适宜的挥发度。那些沸点较高,挥发度很小的毒剂(如VX),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对人员造成吸入危害。只有地温很高、染毒地域很大或时间暴露时才能引起人员中毒。
  化学武器致伤特点
    化学武器致伤特点是由构成化学武器的基本要素—CWA所决定的。与常规武器比较,其特点有:
    (一)毒性作用强
    化学武器主要靠CWA的毒性发挥战斗作用。化学战剂多属剧毒或超毒性毒物。其杀伤力远远大于常规武器。据WWⅠ战场对比统计,化学战剂的杀伤效果为高爆炸药的2~3倍。近代化学武器的发展,已使毒剂的毒性比WWⅠ所用毒剂的毒性高达数十乃至数百倍,因此在化学战条件下可造成大批同类中毒伤员。
    (二)中毒途径多
    常规武器主要靠弹丸或弹片直接杀伤人员。化学武器则可能通过毒剂的吸入、接触、误食等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人员中毒。
    (三)持续时间长
    常规武器只是在爆炸瞬间或弹片(丸)飞行时引起伤害。化学武器的杀伤作用不会在毒剂施放后立即停止。其持续时间取决于CWA的特性、袭击方式和规模以及气象、地形等条件。
    (四)杀伤范围广
    化学袭击后的毒剂蒸气或气溶胶(初生云)随风传播和扩散,使得毒剂的效力远远超过释放点。故其杀伤范围较常规武器大许多倍。
    染毒空气能渗入要塞、堑壕、坑道、建筑物、甚至装甲车辆、飞机和舰舱内,从而发挥其杀伤作用。换言之,对于常规武器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地域和目标,使用化学武器显然更为有效。化学武器的这种扩散“搜索”能力,不需高度精确的施放手段。因此对确切方位不能肯定的小目标的袭击,使用化学武器比使用常规武器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外环境对施放毒剂的影响
    气象条件对化学武器的使用效果影响很大。不利的气象条件,如无风、风速过小(<1m/s)、风向不利或不定时,使用气态毒剂就在受到很大限制;风速过大(如超过6m/s)毒剂云团很快吹散,不易造成战斗浓度,甚至无法使用。炎热季节,毒剂蒸发快,有效时间随之缩短;严寒季节,凝固点较高的毒剂则冻结失效。雨、雪可以起到冲刷、水解或暂时覆盖毒剂的作用。
    空气垂直稳定度对初生云的毒剂浓度影响很大。对流时,染毒空气迅速向高空扩散,不易造成战斗浓度,有效杀伤时间和范围会明显缩小;逆温时,空气上下无流动,染毒空气沿地面移动,并不断流向散兵坑、沟壑、山谷等低洼处,此种情况下,毒剂浓度高、有效时间长、纵深远;等温是介于逆温和对流之间的居中条件。
    地形、地物和地面植被对毒剂的使用也有一定影响。山峦或高大建筑会阻碍染毒空气的传播,并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在复杂在山区、洼地、丛林地带,毒剂滞留时间长、浓度高、杀伤范围则相对缩小、如毒剂云团传播方向与山谷走向大致相同,危害纵深可以很远。在平坦开阔地或海面。毒剂云随风运动,不受阻碍,并向周围扩散,形成较大的杀伤范围,但有效时间缩短。
    城市居民区因街道形状、宽窄、方向不一,建筑物高低、大小不等,风向、风速受影响的程度会有不同,毒剂云团传播和扩散就比较复杂。如街道方向与风向一致或交角不大于30°,风速4~8m/s,染毒空气沿街道顺利传播;风向与街道交欠30~60°,染毒空气则部分受阻;风向与街道交角60~90°时,气流可越过低小房屋穿过街道;若是高层楼房,则有被挡回的可能。死胡同、小巷、拐角较多的街道、庭院及其背风处染毒空气易被滞留。
    在居民区染毒空气的流动还会受空气垂直稳定度的影响。如白昼睛天,染毒空气能沿向阳面的墙壁“上楼”。夜间,染毒空气贴近街面运动,并可进入地下建筑和工事内,楼上则较安全。
    化学袭击的效果,还取决于以方化学防护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化学武器只能对毫无准备、缺乏训练和防护设备差的部队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对训练有素、有着良好的防护的部队来说,敌人就会考虑使用化学武器是否合算,并最终动摇敌人使用化学武器的决心或计划。
  化学袭击条件下中毒伤员的救治
    部队遭受敌化学袭击后的短时间内会发生大批中毒伤员,伤情复杂、严重、症状发展迅速,救治不当或不及时,常能危及生命,因此,做好各项准备,迅速抢救,早期正确诊断和合理救治非常重要。
    一、染毒区伤员的抢救
    在统一指挥下组织抢救分队开展染毒区伤员的抢救工作。抢救分队宜在染毒区附近展开。以便迅速对中毒伤员进行急救治或辅助急救。为了抢救及时和不遗漏伤员,应划分区域进行。抢救时先重伤员后轻伤员;先严重染毒区,后轻染毒区。如伤员数量大、分布面积广,应组织自救互救。抢救的内容有:戴防毒面具;防止继续中毒;尽快使用抗毒剂;对染毒皮肤和服装进行局部消毒;对危及生命的病症进行紧急处理;用急救包包扎伤口;将伤员撤离染毒区。
    二、救护所的救护和后送
    团救护所设分类硝,分出染毒伤员送洗消组。其它伤病员分紧急救护、留治或后送。师救护所设分类组,将伤员分为需紧急救护和可延期救护者两类。
    (一)需紧急救护者
    1.复合伤伤员,送手术绷带组。
    2.不能后送的伤员(肺水肿、虚脱、昏迷、呼吸障碍、惊厥、精神障碍)送住院组。
    3.窒息性毒剂中毒肺水肿前期伤员,重度和中度神经性毒剂和全身中毒性毒剂中毒伤员送后送组紧急处理后后送。
    (二)延期救护者
    轻度中毒伤员或可疑中毒者送轻伤留治组。
    三、预防和救治
    (一)预防
    1.及时使用防护器材;2.服用预防药;3.遵守染毒区行动规则;4.及时进行洗消。
    (二)救治
    1.早期诊断:早期正确的诊断是进行有针对性的争救治疗和组织医疗后送的基础。主要根据是:
    (1)中毒史:着重了解染毒区的特征、当时伤员的防护情况、有无大批同类中毒人员出现、早期中毒症状和救治情况以及化学侦察材料等。
    (2)症状特点:根据各种毒剂的临床特点进行诊断,这在战时更为重要。
    (3)实验室检查:根据各种毒剂损伤特点,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辅助诊断。
    (4)毒剂侦检:除了解防化分队侦检结果外,必要时从伤员染毒的皮肤、服装、呕吐物、水及食物等采样进行分析。
    2.救治原则:对毒剂伤员的救治,应注意正确处理中毒和其它创伤的关系。贯彻抗毒治疗与综合治疗结合、局部处理与全身治疗结合以及中西医结合等原则。救治要作到及时、准确。通常对速杀性毒剂中毒伤员的抢救,应分秒必争;对VX染毒伤员,应同时进行皮肤消毒及注射抗毒剂;糜烂性毒剂染毒合并有危及生命的创伤时,应将创伤急救放在首位,并尽快阻止毒剂继续吸收,及时使用抗毒剂。
    在救治过程中应注意维持呼吸和循环机能、注意安静保温、加强护理、防治感冒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化学战剂
    如前所述化学战剂是构成化学武器的基本要素。作为战剂,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毒性强、作用快、毒效持久、施放后易造成杀伤浓度或战斗密度、能通过多种途径引起中毒、不易发现、防护和救治困难、容易生产、性质稳定、便于贮存。因此,实际上作为CWA的毒物是不多的。根据CWA的性质、作用原现及战术目的,化学战剂可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如按战术用途分类可分致死性毒剂、致伤性毒剂、失能性毒剂、扰乱性毒剂和牵制性毒剂;按作用快慢可分速效性毒剂和非速效性毒剂。以下主要介绍临床(或毒理作用)分类和持久性分类。
    一、按临床或毒现作用分类
    (一)神经性毒剂(nerveagents)
    这是现今毒性最强的一类化学战剂。人员中毒后迅速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而得名。主要代表有沙林、塔崩、梭曼和VX,它们都是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因含磷,又称含磷毒剂。
    (二)糜烂性毒剂(blisteragents)
    又称起疱剂(vesicants),能引起皮肤、眼、呼吸道等局部损伤;吸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主要代表有芥子气,氮芥和路易氏剂。
    (三)全身中毒性毒剂(systemicagents)
    主要代表有氢氰酸、氯化氰。经呼吸道吸入后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破坏细胞呼吸功能,导致组织缺氧。高浓度吸入可导致呼吸中枢麻痹,死亡极快。
    (四)窒息性毒剂(chokinggases,asphyxiants)
    又称肺刺激剂(lungirritants)。主要损伤呼吸系统,引起急性中毒性肺水肿,导致缺氧和窒息。如光气、双光气以及氯气、氯化苦等。
    (五)失能性毒剂(incapacitatingagents,incapacitants)
    这类毒剂种类繁多。美军装备的主要是毕兹(BZ)。它可以引起思维、情感和运动机能障碍,使人员暂时丧失战斗能力。
    (六)刺激剂(irritants)
    这类毒剂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眼痛、流泪、喷嚏和胸痛等。主要代表有苯氯乙酮、亚当氏剂、CS和CR。外军常用来骚扰对方军事行动,并用作“抗暴”剂,目前仍有装备。我军不列为化学战剂
  二、按持久性(维持有效作用时间)分类
    (一)暂时性毒剂(non-persistentagents)
    施放后呈蒸气或气溶胶,造成空气染毒,人员接触中毒,有效杀伤时间短(<60min)。使用的毒剂多为沸点低、易挥发的液态毒剂,如氢氰酸、光气、沙林等;常温时为固体、施放后呈烟状的毒剂,如失能剂BZ、刺激剂CS、苯氯乙酮等亦可用作暂时性毒剂。前者多用于迅速杀伤对方有生力量而不妨碍随后占领该地区,故敌人多在进攻时使用。后者用于扰乱或疲惫对方,降低或使对方失去战斗力。
    (二)持久性毒性(persistentagents)
    施放后呈液滴状或微粉状,地面染毒,人员接触中毒,有效杀伤时间长(>60min)。使用的毒剂多为沸点高,不易挥发的液体毒剂如芥子气、VX和以微粉状施放的固体毒剂(刺激剂)。因其在地区造成长时间染毒,人员不宜立即进入该地区,故敌人多在防御或退却时使用。以图阻碍、迟滞或牵制对方军事行动。
    微粉状毒剂施放后沉落于地面,人员或车辆通过或风速较大时再度飞杨,故可造成较长时期的地面和空气染毒。
    (三)半持久性毒性(semi-persistentagents)
    有效杀伤时间介于前两者之间,能保持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如梭曼、塔崩、双光气等。外军一直很重视所谓中等挥发度毒剂(intermediatevolatilityagents,IVA)的研究,意欲使此类毒剂能经呼吸道和皮肤双途径吸收,发挥其致伤作用。
    毒剂的持久性是相对的。它与毒性的理化性质、施放方法、战斗状态、目标区的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通常作为暂时性毒剂使用的CS,若以微粉状态布洒于地面可长期发挥毒性作用;通常作为持久性毒剂使用的芥子气如施放呈雾状,则为暂时性毒剂。
    三、发展中的学战剂
    以上为外军装备的主要化学战剂,其中又以神经性毒剂和芥子气为主体。为了增强毒剂毒性和改进其使用性能,有些国家还研究了毒剂的混合使用、胶粘化和微包胶等技术。同时,外军也并未停止新毒剂的研究,其中包括:
    1.新失能剂EA3834:属取代羟乙酸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为苯基异丙基羟乙酸-N-甲基-4-哌啶酯,淡黄色粘稠液体,沸点303℃,难溶于水。与添加剂EA4923(环庚三烯类化合物)配伍使用,可经皮肤和呼吸道双途径吸收,失能作用稍大于BZ。对人的ICt50为73mg?min/m3。美已进入生产与使用阶段,是否列为装备,尚待查证。
    2.有机氟化物:国外透露前苏联装备了一种能穿透防毒面具的毒剂——全氟异丁烯(perfluoroisobutene,PFIB),结构式为(CF3)2C=CF2,是一种伤肺性毒剂。毒性强、作用快。空气中含ppm级的浓度,吸入后1h内即可出现头痛、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高热。6~8小时症状加剧,8~24小时死于肺水肿。
    另一氟化物六氟二甲基二硫(CF3SSCF3),由相对无毒的硫代三氟一氯甲烷(CF3SCI)遇活性碳后生成。与PFIB类似,也能穿透防毒面具。美、英等国家也积极从事有机氟化物的研制工作。如美军研制的有(CF3)2C=CFCN。
    3.毒素战剂和基因武器
  由此可见,化学战剂不会停留在原有阶段,新的化学战剂还会不断产生。当今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能提供以前办不到的大量生产毒素的方法,从而获得有军事意义的产量。如蓖麻毒素(ricin)、肉毒杆菌毒素A(botulinumtoxinA)、葡萄球菌肠毒B(staphylococcusenterotoxinB)、石房蛤毒素(saxitoxin)等。一些生理性肽也有极大可能发展成为生化战剂。至于小时肽毒素的合成也有了重大的变化,自动化的氨基酸偶合形成的技术已被发展。此外比母体分子强千百倍的生物调节肽类似物能被制造出来,使这些分子成为影响生命过程最强的化学物质。因此,着眼未来,建立新的医学防护体系实属必要。
  第三节 化学武器的特点
  化学武器主要以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有生力量,与常规武器比较,有以下几大特点。
  1.毒害作用大。
  小米粒大的VX毒剂沾上人的皮肤,便可使人致死;沙林毒剂的初生云吸人一口,就可能毙命;作战中使用5吨神经性毒剂沙林,与1枚当量为2000万吨的热核武器相当。2001重年初美国武器管制专家向美国政府提交了一份警惕生化武器发展的报告,指出:“把沙林、芥子气等毒剂在实验室内整合浓缩,成为一个如橙大小的弹头,一经爆炸,毒气扩散,足以杀害数百万人。”
  2.中毒途径多。
  化学武器有爆炸型、燃烧型、喷洒型、粉状型四种使用方法,可使毒剂形成蒸气状、雾状、烟状、粉状和液滴状等多种战斗状态,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杀伤人畜。蒸气、雾和弥漫在空气中的粉状毒剂可经由呼吸道吸人中毒.有的可对鼻、眼、咽喉粘膜、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或毒害作用,有的染毒空气可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液滴状毒剂可通过皮肤接触中毒,也可经饮食被污染的水和食物间接造成伤害。多数爆炸型化学弹药还有碎片杀伤作用。
  3.杀伤范围广。
  化学炮弹的杀伤面积一般比普通炮弹大几倍到几十倍,发射总剂量5吨的沙林炮弹,杀伤范围可达260平方公里。化学毒剂云团可随风传播扩散,能渗入不密闭、无滤毒设备的工事、建筑物和战斗车辆内部,沉积、滞留于堑壕和低洼处,伤害其中的有生力量。
  4.作用持续时间长。
  化学战剂按作用时间分,可分为暂时性毒剂和持久性毒剂。有的毒剂杀伤作用可延续几分钟、几小时,有的毒剂杀伤作用可持续几天、几十天。目前已知的化学战剂有20多种,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使用,以达到不同的战略、战役企图和战术效果。例如,进攻时使用非持久性速杀毒剂,可造成敌军在数秒至数十秒内死亡、瘫痪,暂时或永久丧失战斗力;防御时可使用持久性毒剂,
  来迟滞敌方的行动。
  5.杀生不毁物。
  一般来说,化学武器只杀伤人员和生物,不破坏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遭受化学袭击后,多数装备经洗消后仍可使用,受污染的军事设施采取消毒措施后可再度启用。
  6.生产较易成本较低。
  与核武器相比,研制、生产所需之技术水平、设备及经费均大为降低,更易于大规模生产、装备。据统计,当量为400万吨级的氢弹,按弹重计,每吨生产费约为100万美元,而沙林毒剂弹每吨仅需1万美元。另一方面,其作战耗费比较高,按每平方公里面积上造成大量杀伤的成本费计算,常规武器为200O美元,核武器为800美元,神经性毒剂化学武器仅为600美元。
  7.受地形、气象条件影响较大。
  大风、大雨、大雪和近地层空气的对流,都会严重削弱毒剂的杀伤效果,风向逆流还可能造成毒剂云团对己方人员的伤害。
  基于以上这些特点,一些战争狂人,特别是综合国力较差的国家,对化学武器倍加倚重,化学武器在战争中出现的概率也就最高。据统计,在20世纪,全球发生的大小战争约400次,其中使用化学武器的战争达近百次,而核武器使用仅有两次。
  第四节.化学武器的袭击方式化学战通常在敌对方没有戒备、无防护或防护不力的情况下,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才能奏效。化学战的实施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的袭击方式:
  1.杀伤性化学袭击。
  是以杀伤对方有生力量为目的的化学袭击方式。袭击的目标是人员集结地域、对方主攻方向部队或主要防御地段、指挥机关和交通枢纽。对无完好防护器材或防护训练差、防毒纪律松懈的部队实施此种袭击,能达到最大杀伤效果。此种袭击的特点主要是:使用速杀性毒剂。使用暂时性、速杀性毒剂如沙林、氢氰酸,杀伤没有佩戴面具或未戴好面具的人员;对于不准备占领的目标,还可使用VX,杀伤已戴好面具但无有效皮肤防护器材的人员。突然性大。现代战争条件下,一般作战双方都备有防毒面具,因此只有实施突然袭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在对方还没有来得及戴上面具的情况下,就造成有效杀伤剂量,这样才能奏效。大量集中使用。对主要目标实施大量集中使用,以迅速造成杀伤度。
  2.迟滞性化学袭击。
  是为迟滞对方军事行动,削弱对方有生力量而进行的化学袭击方式。此种袭击能阻碍和限制对方利用武器装备器材及地形;形成化学障碍,分割战场,
  保障其侧翼安全;迫使对方追击部队减缓速度;降低作战指挥和后勤工作性能;迫使人员长期处于防护状态,从而削弱部队的战斗力。袭击的目标是对方的预备队集结地域、指挥机关,主要开进道路、隘路,其进攻轴线的侧翼目标、退却路线的侧翼和后方、重要武器的发射阵地、后勤设施、军工生产基地及交通枢纽等。此种袭击的特点主要是:通常使用持久性毒剂或微粉状刺激剂(控暴剂)。如芥子气、路易氏气、苯氯乙酮、亚当氏气等。
  完成袭击时限较长。当化学袭击主要用于造成地面物资器材染毒时,突然性意义不大,所以可用较少的兵器,进行较长时间的袭击。为了长时间保持规定的染毒密度,首次染毒后,往往还要根据气象、地形及战斗需要进行补充染毒。实施迟滞性化学袭击的常用手段主要有两种,即:在大面积目标上空,使用飞机布洒毒剂或投掷毒剂弹:为稳固防御,在前沿布设化学雷场或混合雷场等。实施迟滞性化学袭击后,地面上常有明显的染毒症候,便于发现。
  3.扰乱性化学袭击。
  也叫“疲惫性化学袭击”,是为了扰乱对方军事行动和战斗队形,疲惫对方有生力量,使其暂时失去或削弱战斗力,迫使对方无防护人员离开工事以利其他火器的杀伤,或使对方人员无法进入对使用者有威胁的工事的化学袭击方式。袭击的目标是风向有利时的对方第一线部队、支持点等小面积目标及进人坑道工事内的人员。袭击的特点主要是:少量、间断、无规律地使用刺激剂或其他速效性毒剂,常与普通弹配合使用。
  化学武器的三种基本袭击方式虽各有特点,但它们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的。如杀伤性袭击除对人员的杀伤外还迟滞了对方的军事行动,扰乱了对方的军事指挥和后勤供应,由于人员的长时间防护又疲惫了有生力量;沙林、氢氰酸主要用于杀伤有生力量,但若少量地间断使用,可迫使对方长期处于毒袭的极度紧张状态,由于被动和穿戴防护器材时间长而产生的闷热、烦躁情绪等因素,会降低其战斗力;VX、梭曼对地域道路预先染毒时,起阻滞作用,而对人员直接杀伤时,起杀伤和阻滞作用;芥子气以低染毒密度使用时起迟滞、疲惫和扰敌作用,而在炎热天气下以高染毒密度对人员直接使用时,也起杀伤作用,在一定时间内能造成大量的战斗减员。
  第五节.化学武器的发现
  化学武器具有独特的杀伤形式,使用中必然会暴露出不同于常规武器的许多特点来。发现化学武器可用侦毒器材进行侦察,用化验器材进行验证。但这只有专业分队才能做到。在没有这些器材的情况下,通过仔细的观察,仍可发现一些蛛丝蚂迹,及时地、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发现化学武器袭击可从袭击方式、外观形态、染毒症候、中毒症状等方面入手。
  袭击方式。
  化学武器的袭击方式和使用兵器决定于毒剂的物理性质、毒性和敌人的用毒企图等因素。敌人使用化学武器的目标主要是:部队集结、行动、扼守的重要地域、作战指挥所;机场、港口码头和舰船停泊点;火炮、火箭发射阵地;后方基地、重要军工企业及交通要道;能被对方利用或能阻碍对方机动的地形等。使用时间通常在早晚间,特别是在风向有利,风速不大、稳定的气象条件下进行。在战斗中,一般当敌人使用火箭炮、航弹、导弹等兵器实施快速、突然、集中的杀伤性袭击时,常使用神经性毒剂或全身中毒性毒剂;当敌使用火炮、飞机布洒器、地雷、导弹、航弹等兵器实施袭击时间相对较长的地面染毒时,常使用糜烂性毒剂、V类毒剂或胶粘剂;当敌使用火炮、发烟罐、地雷、毒剂手榴弹等兵器,配合普通杀伤弹实施无规律、弹药量少的袭击时,常使用刺激剂、失能剂和其他多种毒剂。
  外观形态。
  敌人使用化学武器的方式一般有飞机布洒,用火炮、飞机等发射毒剂炮弹、化学导弹、化学航弹或使用化学地雷等。用飞机布洒时,一般低空飞行,像撒农药一样,飞机的尾部会“拉”出一道白烟;各种化学炮弹、导弹或化学地雷爆炸后,一般弹片大,且弹片数量少、棱角较钝。没有爆炸的弹体和大的弹片上或许有明显标志。其中,沙林弹标志为GB(美)、P35(苏联);维埃克斯弹标志为VX(美);芥子气弹标志为H(美)、P--74(苏联);路易氏气弹标志为L(美)、P--43(苏联);氢氰酸弹标志为AC(美)、P--2(苏联);光气弹标志为CO(美)、PG(苏联);毕兹弹标志为BZ(美);西埃斯弹标志为CS(美);西阿尔弹标志为CR(美)。美军和苏军还在弹体上作了环状彩色标识。美军的神经性毒剂弹为三道绿圈,其中火箭弹、导弹、地雷为三道绿圈一道黄圈;暂时性毒剂弹为一道绿圈;持久性毒剂弹为二道绿圈;刺激性毒烟弹为一道红圈或二道红圈。代号字体同色,毒烟手榴弹为黑字。苏军的氢氰酸弹为一道绿圈;沙林弹为一道绿圈或一道蓝圈;持久性毒剂弹为二道绿圈,其中芥子气为一
  道蓝圈或二道绿圈;刺激性毒剂弹苯氯乙酮为一道绿圈,亚当氏气和毒烟航弹为一道黄圈或一道绿圈;毒烟罐为一道绿圈。
  化学武器的核心是毒剂。当其以液体形式或气体出现时,表现为不同的外观性质。沙林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有苹果香味,可溶于水;维埃克斯为黄色、无味、不挥发性液体,溶于水;芥子气为无色油状液体,有大蒜和芥末味,难溶于水,挥发度小;路易氏气为棕褐色有刺激嗅味液体,略溶于水;氢氰酸为无色液(气)体,有苦杏仁味,与水互溶;光气为无色气体,有烂干草味;毕兹为白色或黄色结晶,不溶于水;西埃斯为白色或黄色片状结晶,有胡椒味,难溶于水;西阿尔为黄色无臭无味粉末,不易水解。
  染毒症候。
  窒息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呈气态,使用后一般没有染毒症候。沙林在植物或其他物体表面形成水样染毒,在宽大叶子表面会起泡,成“水烫样”,能使紫红色的花变成粉红色。液糜烂性毒剂、V类毒剂在弹坑周围、地面、植物和其他物体表面上会出现细小液滴,在水源中还能形成油滴和油膜。其中,路易氏剂液滴会使紫红或蓝色花朵变成红色,使黄色的南瓜花变成蓝色;VX会使紫色或粉红色的荷花、莲花、茄子花变成蓝绿色,使白色或蓝色的芝麻花、野西瓜花变成黄色。刺激剂、失能剂通常形成白色或深色云团,有时地面上可发现明显的粉状物质。
  中毒症状。
  从中毒人员出现的症状也可推测出毒剂种类。若人员出现瞳孔缩小、流汗、流口水、肉跳、抽筋等症状时,敌人可能使用了神经性毒剂;若人员出现皮肤发红、刺痒、起泡、溃烂等症状时,敌人可能使用了糜烂性毒剂;若人员出现皮肤粘膜鲜红、抽筋、呼气有苦杏仁味、瞳孔散大等症状时,敌人可能使用了全身中毒性毒剂;若人员开始有刺激感、咳嗽,而后咳嗽加重,吐痰有红色泡沫时,敌人可能使用了光气等窒息性毒剂;若人员出现瞌睡、眩晕、反应迟钝、行动不稳、瘫痪、产生幻觉等症状时,敌人可能使用了失能性毒剂;若人员出现流泪、打喷嚏、流鼻涕,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感等症状时,敌人可能使用了刺激剂。
  此外,通过动物的中毒反应也可做出判断。当发现水中的鱼虾大量毒死漂浮在水面,鸟从空中跌下,狗、猫等动物出现流口水、
  流泪、站立不稳等明显异常症状时,可判断敌人使用了化学武器。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害怕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曾将数万只鸡放到前线,把鸡作为毒剂“警报员”。因为鸡对沙林、氢氰酸等暂时性毒剂特别敏感,所能承受的剂量很小,一旦中毒很快就有症状或者死亡,而此时这种剂量对人还不能构成伤害,人若立即戴上防毒面具即可保证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