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车雷达探头拆卸:议论文素材积累技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34:46
议论文素材积累技巧面对千人一面、形如槁木的学生习作,教者往往会有强烈的挫败感,或怨学生悟性不高,或怨自己能力不强。其实,学生又何尝不想思如泉涌下笔千言。问题是胸无点墨,腹内空空。那么,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学生们有了丰厚积累,面对作文题目,他的头脑中自会生成一场风暴,激活材料,分析材料,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终至写出充实、规范、主旨明确、文辞精美、个性鲜明的好文章来。
  我多年教高三,高三学生时间紧,任务重,语文学科只能在各学科的夹缝中求生存,而作文提高又非一日之功,怎么办?于是我换了一些技巧,不把素材积累当作口号,不把有限的一点阅读权作休闲,而是力求每次阅读都能积累一点东西,如此自可从容应试。
  一、 取舍材料
  (一)潜心积累。精选一组文章,在每学期开学的1—2周,用各种形式的朗读,郑重推介给学生。这组文章中应有名人千字文,有高考满分作文,有高质量的时文,也有专为积累议论文论据而选的文章。读完听完后,告诉学生推荐理由,引导学生从立意、语言、结构三个方面去欣赏、揣摩好文章的写法。还建议他们每天也要发现一篇,积累一点(哪怕一段、一句、一词),以期作文时借用,或许就能成为阅卷老师眼中的亮点。
  (二)提出要求。原则上,任何一组材料都有其可取之处,但究竟“取”什么,这需要进行一些方法训练,使学生心明眼亮,能迅速、准确作出判断。我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喜新厌旧” “实用至上” “健康明快”。总之,不仅要让读者认可,还要自己用得顺手。
  (三) 方法推介。在介绍方法时,一定要结合具体例子。现简单分类如下:
  1. 可取用的材料
  ① 紧跟时代的素材。北大学生高健陪聊引发的社会讨论;风行的山寨现象等等。
  ② 历久弥新的素材。“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天心月圆李叔同”等等。
  ③ 貌似陈旧却有挖掘价值的材料。例:“爱迪生的灾难”。1914年12月,爱迪生的实验室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他多年的科研成果毁于一旦。在灾难面前,爱迪生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他看着一片废墟说道:“灾难自有它的价值。瞧,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都给烧了个一干二净。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可以从头再来了。”火灾刚过去三个星期,爱迪生就开始着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声机。
  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在学生作文中已出现过无数次,这则素材却给了我们不同的视角:“不幸,是天才的晋升阶梯,弱者的无底深渊。”
  2. 应舍弃的材料
  ① 陈旧的材料。例1:居里夫妇的会客厅里只摆着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椅子。居里的父亲来信,说要送他们一套家具。看完信后,居里若有所思地说:“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有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太可惜了。”居里对新婚妻子说:“不要沙发了,我们只有两把椅子,再添一把怎么样?客人来了可以坐坐。”“要是爱闲谈的客人坐下来,又怎么办呢?”居里夫人反对。最后他们决定,不再添置任何家具。
  这种素材,主题无疑是积极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也许更多的读者会质疑,有质量的生活与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二者之间一定是对立的吗?
  例2:“相信自己是第一”。理查是运动史上赢得奖牌最多的赛车选手之一。当他第一次赛完车,向母亲报告结果时,母亲的反应令他终生难忘并受益无穷。“妈,有35辆车参赛,我跑了第二。”“你输了。”他母亲答道。“但是妈,你不认为我第一次就跑了第二,已经很好了吗?”母亲严厉答道:“你用不着跑在别人后面。”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一直称霸赛车界。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材料中这位母亲的观点,恐怕是许多人都难以认同的。
  ② 看似漂亮,却不实用的材料。
  例:那是去年秋天,在家乡同一位朋友散步,他是我们小时候那帮玩伴中公认为最笨的一位,现在却成了某乡镇企业的一把手。
  当我们走到一个岔路口,从另一方向缓缓走来一个盲人。盲人用竹竿点点探探,走得极缓慢。他走向了我们也要去的那条路。
  我与朋友边走边聊。我谈起自己两年内五次跳槽,直到现在还在困境中挣扎的经历,朋友始终点头倾听,却始终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我偶然回首,忽然不见盲人。
  “那个盲人呢?”我不禁脱口问道。
  “他已经走过去老远了。”朋友微笑着说。
  “一个盲人,怎可能走得比我们快这么多?”我惊讶。
  “怎么不可能?我们东瞧瞧,西望望,三心二意地散步,而他却一门心思在走路。”朋友说。
  这样的素材拿来作议论文论据,如何引用呢?没有能产生视觉冲击力的名字,没有用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情节,那么,就得花不少笔墨去叙述介绍,这又很容易出现“以例代证”的问题。语言功底欠缺一点的考生,还会有临场编造之嫌。
  二、 压缩材料
  学生掌握的一手材料大多还是雏形。如报刊杂志上一些文章,总有几千字,如何取其精华,为我们所用?只有方法得当,才能用得巧妙。
  (一) 直接借用,事半功倍
  《再平凡也可以活成一座丰碑》(2007年第11期《读者》)一文最后写道:“一尊雕塑把人鸥和谐共处的祥和美景定格为永远,同时也向世人昭示:和谐共处的善心和追求,是耸立在每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心灵深处的丰碑!而一个人只要能坚持内心美好的操守,哪怕他再平凡再普通,也可以活成别人眼中的丰碑!”
  训练有素的学生要把它根据话题进行再加工,已不是什么难事,因为这些句子本身就是很成功的压缩、很规范的议论。
  (二) 提取关键词,整合成段
  有些材料压缩时肯定会费事一些,但只要掌握要领,循序渐进,就会有收获。以此为例,可总结出压缩材料、积累材料的方法。
  1. 抓关键信息
  《星巴克,从小作坊到咖啡王国》(2007年第12期《读者》),该文约有四五千字,内容十分丰富,更有时代气息,这正是我们欢迎的素材。比 “牛顿” “居里夫人”这样的素材更能给人新鲜感。
  “美国西雅图的小作坊” “董事长舒尔茨”“目前,星巴克在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总共拥有一万多家分店,在中国内地的店面达到200多家。”这些准确信息给人言之凿凿的感觉,无疑是要用一点心思牢记的。
  2. 抓材料亮点
  上文提及的《再平凡也可以活成一座丰碑》,全文三千多字。压缩后,只须保留一百多字:昆明市的“海鸥老人”吴庆恒,他十多年节衣缩食,给冬季迁徙到翠湖边的红嘴鸥提供食物,而让自己本就清贫的生活到了无法保证正常的一日三餐的程度。这一坚持,老人就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感动的人们在翠湖边为这位平凡的老人立了青铜雕像,竟有无数红嘴鸥在雕像上空盘旋,久久不去。
  合理利用有效信息 ,一定能事半功倍。
  三、 一材多用
  素材回放:海尔集团。
  ① 以“忧患意识”为话题。张瑞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忧患中前行,让自己更完美。
  ② 以“挑战自我”为话题。海尔集团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却不敢有丝毫懈怠。是的,只有认识自我,挑战自我,才能走向更高远的目标。
  ③ 以“实现梦想”为话题。每个人都有过追梦的经历,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告诉我们,只要付出,梦想就绝不只是一场梦。
  ④ 以“正视对手”为话题。对手或强或弱,但毋庸置疑,每一个存在都有其自身的理由。那么,充分估计对手的力量,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
  当然,只要用心发掘,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应用方向,如在我们曾做过的作文题《为了明天》《蓦然回首》《寻找》中都可一用。
  积累是基础,运用是关键。我们学会取舍,既节约了宝贵时间,也可为一篇规范议论文提供恰当的材料,而且取舍得当,方能进退有致,笔流珠玑。
  “再也没有比价值更重要的了,因为它是所有意义之源泉。”我乐把“金针”度与人,只是期待我的同行能在一片喧嚣中静默下来,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工作,带领辛苦的学子们远离程式化,从而演绎出意蕴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