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倒车摄像头接线图:《中国核武库揭密》第三集:中国中子弹揭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17:44

《中国核武库揭密》第三集:中国中子弹揭秘 http://www.vos.com.cn/2004/05/08_30113.htm
海峡之声网  2004-05-08 20:45:55
中子弹对抗登陆的坦克和人员有巨大的杀伤力

中子弹可以在登陆前对敌港口的舰艇实施突击
 

  核武器至今已成为“三代同堂”的大家族,第一代原子弹称为裂变武器,第二代是氢弹。目前国际上研制的代表性第三代核武器主要是中子弹。中子弹的特点是,在爆炸时能放出大量致人于死地的中子,其中子产出量约为同等当量原子弹的10倍,并使冲击波等的作用大大缩小。在战场上,中子弹只杀伤人员等有生目标,而不摧毁诸如建筑物、技术装备等,“对人不对物”。1963年美国首次试验中子弹成功,1977年美国政府正式批准生产中子弹,法国和前苏联也都公开承认拥有中子弹的生产能力。1999年7月15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相继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请看系列报道《中国核武库揭密》的第三集《中国中子弹揭秘》。

  1999年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针对美国众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公布的《考克斯报告》在核武器的制造、商业卫星发射、科技交流等方面对中国的歪曲、攻击,用大量事实进行了详细的批驳和澄清。赵启正指出,在七八十年代,中国就已先后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这是中国首次正式宣布早已拥有中子弹武器。

  中国再次驳斥《考克斯报告》的长文透露,中国在1964年,即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同时,科学家已放眼中子弹。那年著名核子物理学家王淦昌,提出激光核聚变初步理论,以此中国科学家开始有系统地从事这方面研究。10年后,科学家采用激光技术,在实验室观察到中子的产生过程。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建造了用于激光核聚变研究的装置,80年代末期成功试爆中子弹。王淦昌是世界上最先提出激光核聚变概念的科学家之一,比美国中子弹之父科恩还要早。

  反驳《考克斯报告》的文中提到王淦昌,不仅因为他与中国研制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有密切关系,事实上,国际科学界是根据他于1941年提出的理论,首次在实验室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这年他34岁,自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只有12年,美国中子弹之父科恩也拜读过他发表的有关原子和中子的论文。

  美国氢弹之父泰勒,有次评论王淦昌出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时说,他在改变中国。国际科学界很多人对王淦昌有认识,皆因他是中国核物理、宇宙射线和粒子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同时他也是李政道的老师,李政道于1957年和杨振宁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王淦昌1929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赴德国深造,1934年回国,在大学任教,培育了不少科学人才,李政道是他的其中一个学生。

  《考克斯报告》声称,美国曾进行过1000多次核试验才有今天的成就,中国只进行了45次就完全掌握了高技术先进弹头,一定是窃取了美国机密,否则实难办到。

  考克斯草拟报告时尚未知道中国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中子弹,否则必罗列更多"罪名"。美国不少科学家批评该报告是外行人之作,以核试爆次数定强弱更是胡说八道,丢尽了美国人的脸!

  1999年7月15日,中国首次正式宣布早已拥有中子弹武器。那么,何为中子弹呢?

  中子弹在一般人看起来似乎很神秘,实际上它是一种特殊的氢弹。掌握了原子弹、氢弹技术的国家,经过不太长时间的努力就掌握中子弹技术,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它们的破坏威力都是来源于某些物质的原子核核能的释放。重核铀235和钚239等在热中子的轰击下,分裂为两个质量相近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和两到三个快中子。这些中子又去轰击其他铀原子核,如此继续下去,核分裂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加,形成链式反应并放出巨大的能量。利用这种重核裂变原理制成的核武器就称为原子弹。与此相反,利用轻核的聚变原理制成的核武器就称为氢弹。如氢有三个同位素,即氢、氘、氚。氘和氚在超高压和数千万度超高温情况下,原子核彼此结合成为氦原子并放出更大的能量,形成热核反应。聚变比裂变放出的能量大得多。中子弹就是聚变核武器中的一种。

  氢弹是用原子弹作引爆装置的。它通常采用氘化锂作核装药,而不是直接使用氚,这是由于氚过于昂贵。原子弹在引爆氢弹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中子,打在锂上就会产生氚,同时氘化锂中的氘和氘发生反应也可产生氚和中子。中子弹虽然也用原子弹作引爆装置,但主要核装药是氘和氚的混合物,而不是氘化锂。因为氘和氚聚变所放出的中子比裂变所放出的中子多得多,而锂可以吸收大部分中子。中子弹引爆用的原子弹很小,只有几百吨梯恩梯当量。这种原子弹是用钚239做成的,因其比铀装药能释放更多的中子,可使中子弹小型化。中子弹的外壳一般不用铀238,这样高能中子可自由逸出,同时使放射性沾染的范围比较小。中子弹的爆炸能由聚变反应产生,并主要以快中子流的形式向四周释放。在其爆炸过程中,中子流的能量占总能量的80%左右,因此核沾染小,杀伤剂量大。由于中子弹的当量小,一般威力为1千吨梯恩梯当量,要求引爆用的原子弹更小,使其制造的难度增大。

  每一种核武器都具有核辐射、冲击波、光辐射、放谢性沾染和电磁脉冲等杀伤力,但中子弹的核辐射效应特别大。简单地说,中子弹就是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小型氢弹。如一枚千吨级梯恩梯当量的中子弹,在距离爆炸中心800米处的核辐射剂量,是同当量纯裂变核武器的20倍左右。因此,中子弹的正确名称应是增强的辐射武器。对于1千吨梯恩梯当量的中子弹,在90米的高度上爆炸,冲击波、光辐射和放射性沾染只在距爆心半径180米的范围内起作用,而距爆心800米处中子流却能穿透30厘米厚的钢板,使受钢板保护的人员造成伤亡。也就是说,在这么远的地方,中子流的贯穿作用仍然很强,可以穿透坦克、掩体和砖墙去杀伤人员,而坦克、建筑物和武器却能完好的保存下来。由此可见,中子流杀伤是其主要效应,因此被称为"干净的武器"。此外,中子流的作用时间很短,军队很快可以进入目标区作战,故而中子弹能作为战术核武器使用,最适合攻击入侵敌军及战事群。

  直到目前为止,虽然中子弹尚未在实战中应用,但作为核武器早已出现。美国正式生产中子弹是卡特总统执政时期开始的。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为加强军备,下令生产长矛导弹的中子弹头和203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并加紧研制155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长矛是美国陆军第二代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可携带小于或大于1千吨梯恩梯当量的中子弹头,最大射程为130公里,最小射程为8公里。弹头有5种爆炸高度,即地面、低空、低空加地面后备、高空或高空加地面后备。203毫米炮的中子炮弹,威力从1千吨到24吨梯恩梯当量可调,重约98公斤,长109厘米,直径20.3厘米。这种中子炮弹是目前全球当量最小的中子弹,可通过榴弹炮发射,其实用性显而易见。

  一般来说,具备核武器大国条件的国家,均有能力生产中子弹。它将通过导弹、战机或榴弹炮发射等运载方式投向战场。凡在它杀伤半径之内的人,均因感染放射线而慢慢痛苦死亡,伤者最长能拖过一周,惨状难以想像。如果有一天作为战术武器的中子弹投入战场,那将表示有限核战的时代正式开启。中国政府已多次声明,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拥有中子弹的正义性。

  作者:蔡亿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