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嘉大灯总成改装:嘉峪关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1月13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31:33

——20111113在嘉峪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坚持抓项目、调结构、保增长、上水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预计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0亿元,是2006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4%,同比增长25%;工业增加值完成185亿元,年均增长19%,同比增长29%;地区性财政收入完成33亿元,是2006年的1.9倍,年均增长14.2%,同比增长24.6%;市级财政收入完成12.6亿元,是2006年的2.8倍,年均增长22.6%,同比增长42.2%。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0亿元。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产业发展良好。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工业体系更加完备。酒钢集团公司不锈钢冷轧板带、200万吨热轧薄板、2×300兆瓦热电联产机组、150万吨碳钢冷轧、干熄焦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实现了碳钢与不锈钢并举、黑色向有色领域的延伸,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位居全国企业500强第144位。华电10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华电2×9兆瓦工程和上海航天机电3×9兆瓦光伏发电、嘉酒风电载能百万吨节能技改、索通公司预焙阳极、广投集团铝制品加工、宏达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嘉峪关工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22.6亿元,2011年工业产值预计完成50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14.5亿元,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旅游商贸不断繁荣,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制订实施了旅游商贸发展总体规划和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了扶持非公经济发展10条措施,为旅游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各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专项扶持发展基金。嘉峪关文物景区成功创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东湖生态景区、紫轩葡萄酒庄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嘉峪关机场改造晋升为4D级、兼顾E类国际航路备降机场,开通了北京、天津、上海、兰州、西安、成都、乌鲁木齐、敦煌等地的航线。承办了首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系列活动,并获得全省优秀组织奖。2011年全社会旅游人数预计达到208万人次,比2006年净增134万人次,年均增长23%,同比增长26.1%,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11.4亿元,年均增长29.6%。建成了大唐路美食街、嘉华商业步行街,完成了富强市场、绿化市场、人民商城改造提升工程,启动了西部综合交易市场建设。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36.5亿元,年均增长15.5%

  ——城乡发展协调推进,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深入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累计投入1.63亿元,建设了农村居民点、道路、沼气、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和人畜饮水等重点工程,有线电视、宽带实现城乡全覆盖,镇村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体育广场配套率100%。耕地保护得到切实加强,新增耕地1200亩。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了宏丰公司、紫轩酒业、兴盛啤酒花、鸿翔实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了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二三产业开发等增收工程,建立了11农超对接示范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七年居全省首位。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新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统一了城乡低保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4%95%

  ——城市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更加舒适。把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聚集生产要素、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根本性工程来抓。投资22.3亿元,实施了交通、生态、能源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了机场新航站楼、城市博物馆、西部明珠气象塔等标志性建筑,改造了四化、育才、文化街区等危旧平房和部分旧街区居民小区环境。新建改造了新华路、机场路、环城西路等16条城市主干道390.7公里。强化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城市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改造等项目。节能减排工作进展良好,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2%,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控制目标。加强对城市空间布局的科学规划,着力提升国土资源服务保障能力。全面启动了嘉南15平方公里新区建设,新建了讨赖河生态园、明珠文化生态园等大型公共绿地296万平方米,建成三横六纵9条道路,以及供水、排水、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实施了讨赖河市区段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城市建成区面积由58平方公里扩大到91平方公里。尤其是2009年以来,新建绿地面积520.9公顷,种植各类苗木313.9万株,是我市绿化工作力度最大的时期。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2.6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积达到16平方米,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做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顺利完成,社会保障、集体林权制度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整合城乡行政区划,成立了雄关、长城、镜铁三个区。积极推进财税改革,大力培植财源税源,不断优化支出结构,财政税收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支持金融业发展,成立了兰州银行嘉峪关分行、邮政储蓄银行嘉峪关分行,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组建了8家信用担保公司和4家小额贷款公司。制订了嘉酒经济一体化总体规划纲要,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积极组织参加兰洽会西博会等经贸洽谈活动,成功举办两届嘉峪关投资贸易洽谈会,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51.2亿元。全力支援汶川、玉树、舟曲和陇南灾区抢险和恢复重建,对口援助甘南玛曲等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民生保障力度加大,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累计投入9.5亿元,全面实施了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惠民实事107件,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优抚安置、社会救助体系运行良好。建立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累计新增就业人员2.5万人。改造了766户农村特困群众危房和198户农村残疾人危房。严格落实稳定物价相关措施,建立了100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对低收入家庭实施了临时价格补贴。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建、回购廉租房985套,新建经济适用房918套、公租房292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4146户。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9400元,比2006年净增7585元,年均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9280元,比2006年净增3965元,年均增长11.8%

  ——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完成了企业学校移交接收工作,投资1.6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顺利实现了两基工作目标。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和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实行了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完成省、市科技项目328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5项。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图书馆新建和文化馆维修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建成了数字影院和52个社区活动场所,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国际铁人三项赛、航空滑翔节、汽车越野拉力赛等品牌赛事活动。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全面达标。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协调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健全维稳和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措施,实施了10个居民小区封闭改造,建成了20个居民小区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平安嘉峪关建设效果显著。制定了嘉峪关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8个单项预案,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生产、消防、交通安全形势良好。工商、质监、粮食、供销、电力、邮政、通讯、人防、统计、档案、市志、气象、防震减灾、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科普、老龄、慈善、残疾人等各项工作都有新的进步。

  ——依法行政全面推进,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规范有序推进,五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结答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提案、意见、建议841件。坚持依法、民主、科学决策,完善了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公众参与、集体讨论等规则和程序。开通了市长信箱,高度关注网络舆情信息,及时受理人民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和涉及民生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组织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公务用车和办公用房清查等工作,树立了执政为民、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和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嘉峪关军分区、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四有限公司及驻嘉各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发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嘉部队、武警和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来的政府工作,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深切体会:一是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省上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协作、真抓实干,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二是必须立足资源型城市特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接续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三是必须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支撑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依靠大项目,依托大企业,促进大发展;四是必须全面加强城市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聚集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五是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民心民意凝聚发展合力;六是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以良好的作风提升行政效能,营造高效、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节能降耗空间日益缩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农民增收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需要进一步加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偏少,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政府少数部门行政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还不相适应。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目的,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旅游带动、城乡统筹、生态立市、文化繁荣、民生优先、区域协作战略,为率先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奋斗目标是:到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0亿元,年均增长25%;地区性财政收入101亿元,年均增长25%;市级财政收入33亿元,年均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00元,年均增长l6%;农民人均纯收入21100元,年均增长l8%。经济总量及财政收入达到2011年的三倍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近20万元,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

  各位代表,上述奋斗目标是市委科学把握面临的新形势,着眼于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而确定的。时代赋予我们更大责任,人民寄予我们更多厚望。我们坚信,无论困难多大,任务多么艰巨,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一个更加繁荣昌盛、文明富裕、开放包容、和谐幸福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今后五年,我们要认真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七大战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以建设现代化工业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优质钢铁、装备制造和高科技现代新型高效产业,形成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互为支撑、多元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继续毫不动摇地支持酒钢(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加快建设300万吨不锈钢、嘉酒风电载能百万吨节能技改、100万吨铝材深加工等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形成千万吨级优质精品钢铁和延伸产品基地。继续加大对中核四四有限公司等驻嘉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加快推进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基地建设,形成光电、风电和火电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不锈钢制品、铝制品加工等装备制造业和冶金、环保节能等新材料产业。加大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力度,建设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生态环保产业园,争取申报成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金融和科技支持力度,完善政府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到2016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优化用能结构,推进钢铁、建材、铁合金等行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8%

  ()发挥旅游品牌效应,推动第三产业后发崛起

  以建设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目标,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带动商贸服务业全面发展,着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和宣传推介,重点建设连接各景区的便捷通道、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等基础设施,提升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挖掘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内涵,坚持文化以旅游为载体,旅游以文化为提升的理念,做好旅游和文化结合的文章,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加强区域合作,丰富旅游项目,引进、新建、扩建高档次星级酒店,特别是国际知名品牌酒店连锁店,培育壮大具有星级标准的农家乐旅游餐饮项目。到2016年,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达到35亿元。加大商贸市场建设力度,建成2-3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高档商业中心,引进知名品牌,聚集人气,繁荣市场。大力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息、会展、物流等现代新型服务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项目、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大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力度,加强和引导商会组织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扩大规模。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以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城市为目标,下大力气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和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基金。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大对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的支持力度,强化农村居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育发展餐饮休闲、交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非农产业,提高非农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三区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农村社区化管理,实现全市居民享受均等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全面提升交通、水利、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

  ()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完善园林宜居城市功能

  以建设园林宜居城市为目标,用更大的决心和更大的力度推进大生态建设。实施大型公共绿地、生态公益林、防风林带建设,做到见缝插绿、开门见绿,每年新增绿地200公顷以上,到2016年,全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3500公顷,力争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城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加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度,注重融入文化理念、文化元素,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打造特色精品建筑。推进新市区开发建设,加快行政公务、教育文化、商务会展、智能化生活基地等功能区建设。加大航空、铁路、公路等立体交通枢纽建设。着力推进危旧房和旧城区改造,逐年对老城区居民小区进行基础设施、绿化、美化改造。积极推进城市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强环境建设和保护,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辐射带动功能,努力建设天之蓝、绿之美、水之秀、和之韵魅力雄关。

  ()培育地域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以建设特色文化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振兴、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继续加大对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完善街道社区和镇村基层文化体育设施,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主题公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紧紧围绕地域文化资源和内涵,扶持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努力打造长城文化、丝路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融合的特色文化品牌。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引进培养一批优秀文化人才,为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快推进嘉峪关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工程、国家级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及遗产监测中心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新城墓群申遗等重大文物保护项目。传承城市文化,保护具有纪念意义的厂房、民居、公用设施等建筑物,反映城市建设发展历史。大力培育开放包容、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

  ()高度关注民生福祉,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以建设和谐幸福城市为目标,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最大的决心努力做好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安全、更加舒适、更加幸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全面提高初、高中办学质量,改善教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加强师德建设。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打造教育品牌,培养优秀人才。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成中医医院和儿童医院,引进人才、办出特色。扩大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覆盖面,进一步规范管理,改善服务条件,提升服务水平。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和生产安全,尤其要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商场、酒店、娱乐场所等重点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完善城乡基本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体系,高度关注老人、儿童和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积极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建设一流的公共环境,提升城市交通和社区物业管理水平。健全利益导向机制,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流动人口及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积极构建治安防控工作体系,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扩大区域协作交流,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以建设西翼开放城市为目标,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不懈动力,以改革破难题、增活力,以开放谋合作、促跨越。加快推进嘉酒经济一体化,强化交流合作,统筹产业布局,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加强与新疆、青海、内蒙等周边省区及中亚、西亚在资源、能源、旅游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高资源利用和配置能力。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着力引进央企等大中型企业,推进大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项目的聚集效应。深化行政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投资、金融、财税、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

2012年的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开局之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省委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明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251亿元,增长24%;地区性财政收入40亿元,增长20%;市级财政收入15亿元,增长20%;全市工业增加值197亿元,增长25%;地方工业增加值24.5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亿元,增长25%;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14.1亿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10950元,增长18%。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5‰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在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上取得新进步

  支持酒钢(集团)公司做强做优钢铁主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发展领域,夯实发展基础。建成华电2×9兆瓦光伏发电和上海航天机电3×9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推进西部重工装备制造等项目建设,加快大唐甘肃公司分布式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建设东兴铝业电解铝一期二系列工程、索通公司预焙阳极二期工程、宏电铁合金续建项目,推进广银铝业铝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建成2×35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积极推进6×600兆瓦电源点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服务功能完备、特色产业聚集的地方工业发展平台。坚持不懈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及试点企业建设,争取嘉北循环经济产业园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在增强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发展活力上取得新突破

  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参与性、体验性旅游项目,强化与周边旅游景点的合作,培育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延长旅游产业链。坚持市场化运作,成立嘉峪关市旅游开发集团公司,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和融资力度,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争取承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继续办好航空滑翔节、国际铁人三项赛、汽车越野拉力赛等重大赛事。继续加大航线培育,争取开通广州航线。新增A级景区1家,三星级以上酒店3家,新评定5-10家星级农家乐。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制订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文化招商的相关政策措施,组织实施嘉峪关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工程和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项目建设,做好国家级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建设新华中路商贸中心、东方百盛购物中心、新世纪广场等大型商贸项目。发展现代流通服务业,建成粮食现代物流、宏丰公司冷链物流、大友公司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综合和专业市场建设。

  ()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全面完成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培育发展蔬菜、制种、花卉苗木、酿酒葡萄等产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园,新建、改造二代日光温室200座,移动大棚200座,新建养殖小区2个。鼓励蔬菜贮藏设施和销售门店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扶持规范2-3个专业合作社创建省级示范社。加强对宏丰公司、紫轩酒业、兴盛啤酒花、鸿翔实业、牧源滩牛场等国家和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完成农民技能培训1000人,引导农民从事和发展二三产业。全力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大草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文殊沙河治理。继续实施农村居民点后院整治、道路通畅工程,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6公里,改善村容村貌。

  ()在改善人居环境功能上取得新成果

  继续推进两湖一河园林景观工程和讨赖河市区段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组织实施南市区集中供热、垃圾转运站、道路等项目,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加大南市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力度,规划建设东兴铝业、索通公司、广银铝业、华电等企业职工生活基地。建成嘉酒城际一级公路,加快实施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快客站及站前广场、机场南路至新火车站道路、西沟矿公路等项目。完成新华北路、兰新路等道路改造。全面改造旧城区上下水、供暖供气管网,进一步加大居民小区综合改造力度,加强美化、绿化和物业管理,改善居住环境。完成关城景区周边、南市区、机场路二期、嘉酒城际公路、长城第一墩东入口等城市重点绿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260公顷。

  ()在保障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上取得新成效

  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强化创业培训、就业指导、小额贷款等措施,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安排1200万元,专项用于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改善和优化办学条件,建成第四中学教学楼、建设路小学教学楼、南市区幼儿园。加大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力度,培训和扶持群众性业余文艺团队,丰富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做好儿童医院前期工作,建成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继续推进农村、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引导优质卫生资源向基层覆盖。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加强重点学科和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视做好老龄、妇女儿童和慈善工作。建设防灾减灾避难场所,完善相关救灾设施。加大公交事业建设和管理力度,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方便。抓好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城市建设,加强治安防范,扩大全市居民小区及重点区域视频监控系统覆盖面,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加强价格监管,落实各项调控措施,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5%以内。高度重视双拥共建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2012年,继续全力以赴办好以下惠民实事:(1)新建10农超对接平价店,新建15个市场物价监测点,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利用价格调节基金平抑物价,稳定市场供应。 (2)新建廉租房150套、7500平方米。(3)对市一中、三中、六中、一幼、二幼2.56万平方米D级危房进行拆除重建,其中市一幼、二幼于年内完成。建成三个区的镇中心幼儿园。(4)改造旧城区管网17公里,对友谊、兰新等5个居民小区进行基础设施、绿化、美化、智能化综合改造。(5)为全市所有村民小组安装太阳能路灯,配备垃圾收集清运设施,整治农村环境。(6)在市区建设公益性停车场10个,实行限时免费停车管理。(7)为新图书馆购置10万册图书,将原图书馆改造为少儿图书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8)新建城市公厕6座,改造2座,对市政管理的18座公厕实行免费开放。(9)对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给予政府补助。(10)为全市35-59岁的妇女免费进行妇女病普查。

  ()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上取得新提高

  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坚持政府领导班子和政府部门带头学法用法制度,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坚决贯彻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真诚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强化政务督查、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突出对土地使用、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算审核监督。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降低行政成本。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用良好的政风行风取信于民。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想的就是我们要干的,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热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发展蓝图已经绘就,美好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为率先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