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捷达远光灯怎么开:泉州特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33:48

【九重粿】
南安山区清明节祭祀先人、以兆丰年的一种传统特色食品。
先将大米磨成浆,再加上少量的小苏打调匀,层层倒入铺有炊巾(棉布)的蒸笼中蒸熟。吃时切成片状,蘸上糖或酱油,也可同猪肉同煮吃。前者清凉爽口,后者香甜柔润。
【土笋冻】
土笋 以安海五里桥中亭港出产最肥最大。土笋冻以西垵村制作最有名。
土笋是一种长在海边沙子里的腔肠动物,学名“星虫”,身长3~5厘米,五脏俱全,全身都可食用。明·屠本峻《闽中海错疏》:“其形如笋而小,生江中,形丑味甘,一名土笋。”清初周亮工的《闽小记》:“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但闻其生在海滨,形似蚯蚓……”
烹用前,先把从沙子里逮出的鲜活 土笋放养一天,吐清杂物,然后用石槌不断碾磨,使其滚出全部内脏杂物,再放入清水中,将其体内泥土漂洗干净,呈白亮时捞起。取凉井水,与土笋一起熬煮,身上的胶原蛋白溶化入开水中成粘糊状,盛出分别置入小盏,冷却后成冻,即为“土笋冻”,放置冷藏,食时取出。
“土笋冻”形圆小略扁,色泽灰白相间,玲珑剔透,鲜嫩 清脆,质地柔韧,富有弹性,味道甘冽鲜美,为冷盘佳品。食时配以蒜茸、辣酱、花生酱、芥末、酱油、香醋、芫荽、糖醋萝卜(特制)等佐料,用牙签叉吃。
【大面炸豆干】
产于安溪县官桥赤岭“大路街”。
大面全凭手工操作:放倒一扇大门板,搁上一大团发酵过的面团;用一根两米多长、大腿般粗细的硬木门栓,一头塞进墙上壁洞,一头坐着赶面师傅;赶面师傅一腿曲起,一腿脚尖着地,蹬蹬踢踢着做扇形往复压碾运动;压碾几次遍,把面团伸展开来,有大锅盖大小;撒上一层干面粉,将它翻转身,再碾再压,如是反复多遍;最后撒上干粉,层层叠将起来,拿把两尺长的铡刀,从左往右地切、切、切……切完为止,不计宽窄,但最细的也有半指粗,故称“大面”,耐煮耐嚼耐饿。
大面烫熟后,捞出作螺状摊晾于竹筛,食客从筛旁油锅里捞上一块炸豆干,夹进螺形大面条中 间,卷成春卷状进食。
【乌龙茶】
安溪人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种茶,十八世纪(1725年左右)发现名茶铁观音。铁观音与黄金桂、本山、毛蟹并称安溪四大名茶。
乌龙茶介于红绿茶之间,属半发酵茶,制作工序复杂。
【元宵丸】
民俗元宵必吃汤圆,故称“元宵丸”;因元宵为上元,又称“上元丸”。(参见《泉州岁时记·元宵》)
挑上好花生仁到锅里翻炒(不能放油),熟透取出置凉,去膜,趁脆碾碎成半粒米粒大小,加入白糖(量约等同花生)、炒香压开的芝麻、剪碎的糖冬瓜、金桔泥(或泡水后切碎的桔皮),拌以焗过碎葱头的熟猪油,捏成桂圆大小的丸馅。
吃时,取丸馅,逐粒用水沾湿,置于盛有干糯米粉的盘中滚转,反复5~6次,使糯米粉均匀包上丸馅,放入开水中煮透即可。
【文石】
亦称“霰石”,珍贵矿石。盛产于澎湖列岛,主要三大产地为望安、白沙、西屿。
外形粗糙,必须剖心始能辨别是否为珍贵的“霰石”晶体。“霰石”晶体五色交错,自然成纹,以有眼而色黄最珍贵。经精雕细琢,可成圆璧、方圭、念珠、手串、戒指、袖扣、领带夹、等饰物,也有琢成花卉、人物、鸟兽、鱼虫等工艺品,玲珑剔透,精美雅观。
澎湖文石 蕴藏量远比地中海西西里岛丰富,且品质优,花纹美。望安文石 大多黑质,花纹瑰丽,常有一圈圈石眼;白沙文石同属黑质,花眼较圆且漂亮;西屿文石大多颜色浅绿,表面泛黄花或白花。
【水晶包】
主料精面粉500克、酵母100克、白糖100克、肥猪肉30克,辅料白糖100克、冬瓜糖100 克、炒熟花生仁100克、纯硷少许。
【水仙种】
又名水仙茶、永春水仙、闽南水仙,发源地在永春县湖洋镇仙溪鼎仙岩。
传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仙溪农民郑世报为求生计,到鼎仙岩烧香礼佛,得观音托梦:“人北行,见木杉,住草亭。手艺成,带回乡,可小康。”郑世报遂携子外出远行,至闽北武夷山,见林木参天,搭草寮住下,在当地受雇种茶制茶。武夷山一带在乾隆年间就栽培出一种叫“武夷水仙”的乌龙茶,郑世报细心揣摩,学得栽培、制作手艺。咸丰年间,郑世报父子从武夷山带回100株茶苗,在鼎仙岩栽种,得水土灵气,精心培育成功。又仿照武夷山制茶工艺,糅合自己的经验,制出的水仙茶色黄味香,入口舌润喉甘,堪与武夷水仙媲美。
后由海外华侨广为传誉,扬名东南亚。鼎仙岩附近茶圃年年扩大,仙溪几乎户户种茶制茶。20 世纪初,鼎仙岩水仙茶被广泛引种到永春五台山等地,遂称“永春水仙”。解放后,闽南10余县市相继引种,遂称“闽南水仙”。
【水瓮菜】
水瓮菜以安溪龙涓出产的为佳。
每年临近春节前个把月,待芥菜经霜后,整叶带茎摘下晾晒;水分差不多去掉一半时,撒上盐巴搓揉。如是多次反复,再搓揉时流出的已不是水,而是又粘又稠的汁液了。把它们一团一团地盘起,压进瓮中腌制。
龙涓水瓮也是本地福都村烧制的。它和普通陶瓮的区别,在于瓮口多了一圈槽用来盛水。瓮中压满压实芥菜后,再在瓮口铺上厚厚的一层盐,盖上陶盖;向槽中注满水,置于墙头屋顶,让它在瓮中慢慢发酵。要时时检查槽里的水,不能让它干了,否则会跑进空气。
约莫个把月,水瓮菜就可出瓮下锅了。每掏出几团,还须在瓮里菜上复上一层盐巴,在槽里注满水。盐巴是不会溶掉的,往后还能再用。
掏出的咸菜洗净盐巴沥干水,切得越细越好。可做汤,清清香香,酸中带甘,生津开胃;也可作常年基本菜,三餐就着下饭粥;如与猪蹄、排骨同炖,通锅金黄,骨酥肉烂,不油不腻,入口滑爽,更是佳品。
【木棉】
木棉亦称攀枝花,东南亚一带的落叶乔木。传说汉·马援征交趾时传入我国。
泉州至北宋时,孔庙与各大寺庙开始大量种植。一说唐时泉州开始建城,唐末王审知治闽,积极经营海上交通,可能在那时从越南传入泉州。
【吉贝】
宋人林凤《泉南风俗》:“玉腕竹弓弹吉贝,石灰蓉叶送槟榔。”
吉贝即木棉,自海外传入刺桐港腹地后,斗转星移,至北宋前期,载种渐广,“土夫竞植之,有至数千株者,采其花为布,号吉贝布”(彭乘《续墨客挥犀·卷一·吉贝布》),成为纺织手工业的新原料资源。产量渐丰,成品渐繁,“南北走百价”(朱松《韦斋集·卷三·吉贝》),极为畅销。
据南宋季年的一个估算,“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古今图书集成·卷303·草木典·木棉部》引谢枋得《谢刘纯父惠木棉》),经济效益很高,是一门大有可为的专业园艺,广受八闽百姓的垂青,所以元初福建便成为江南专设木棉提举司的五大地区之一,能承受朝廷“责民岁输木绵十万匹”(《元史·卷15·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六年四月》)的沉重负担
【龙眼】
泉州自古盛产龙眼,品种很多,风味不一。
最受赞誉的首推“东璧”龙眼,其品质优良。果皮有淡黄色的虎斑纹,泉人称为“花壳”,是外观有别于其它龙眼品种的最显著区别。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撣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东璧”龙眼又称“糖瓜蜜”,产自泉州市区开元寺内东塔旁的原东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万历年间种植的,历300多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才枯死。而今“东璧”龙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龙眼产区均有广泛繁殖。泉州承天寺内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龙眼树,是现存的“东璧”龙眼中树龄最长的。传说早年仙游有个僧人从泉州寺院中取去“东璧”龙眼苗,在仙游境内栽植,现已繁衍2万株成年树,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质逊于原产的“东璧”龙眼。
【石亭绿】
又称石亭茶,产南安市丰州九日山和莲花峰一带。 明·正德元年(1506年),莲花岩寺用石筑亭,因此得名“石亭绿”。“石亭绿”属炒青绿茶,品质超群,风格别具,是福建著名特种茶之一,是宋元时代泉州港出口货物之大宗。
【石砻白石】
石砻位于南安县丰州镇西侧,盛产独具特色的花岗岩白石。
石砻白石开采年代久远。唐代建泉州城垣及开元寺双塔时,就开始采用。闽南各地历代所筑寺观、石塔、碑坊,以石砻白石建者不少。《南安县志》载,清·嘉庆年间南安县令单可垂于石砻大石上题刻“独立千古”四大字,以示千年不衰。
石砻白石有七大特点:①质地洁白,花纹细致,磨光如镜。②石面不生青苔,家禽粪便沾污干后自脱,不留痕迹。③雨季或盐渍不潮,雨后立干。④日落之后,散热迅速,石面清凉如故。⑤精密度高,抗压力强。⑥耐酸性特强(可达98%)。⑦耐热度高(可达600度C)。
近代国内一些著名建筑物,多有采用,如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44根大柱,中国历史博物馆、南昌八一纪念塔、广州宾馆、上海博物馆、集美鳌园等。还远销日本、东南亚诸国。
【白毛猴】
安溪乌龙茶的一个优良品种,产地在金谷镇金山村石竹岩。最早开发这一茶树品种的是清末金山村“长福厝”的谢驾、谢冰两兄弟。
石竹岩白毛猴茶树植株为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叶形椭圆,叶背表面有一层白色绒毛,故名。石竹山海拔700多米,其土质俱是碎石和砂壤,岩下山泉汨汨,茶根吸取富硒土壤及多元素物 质,所种出的茶叶具有特殊韵味,加上严格的制作工艺,发酵窨制,其品质别具一格。
茶寮制作的白毛猴茶外形呈灰白色,蚝干壮,带有极细的白毛,历来流传民间。此茶可治疗各种疾病,连青叶茶也有药用功效。喝第一口有一种“地瓜干味”,亦说“臭风咸芥菜味”;第二口舌根生津,喉头打嗝;第三口顿觉精神振奋。连喝三杯,就有点消食饥饿感。常喝,五脏六腑及皮肤很少生病
【白粬】
即永春白粬,永春传统特产,在永春与榜舍龟、麻枣、橘红糕、金橘齐名。以五里街儒林辜氏所制为佳,祖传已有300多年历史。
永春白粬形状为统一规格的圆形,质地洁白,大小形状类似银元,故又称“白银”。煮食便捷,甜咸随意,入口滑嫩,甜咸随意,风味独特。是解暑消夏的好食品
白粬做工考究,全部过程除磨浆外都只能是手工制作。制作白曲有十道工序,即洗、浸、磨、挂、压、研、制片、蘸、摆、发酵。
【东方包】
主料:精面粉500克、酵母100克、去皮五花猪肉30克,辅料青葱白150克、净荸荠50克、炒花生仁25克、油葱5克、肉皮冻100克,调料白糖200克、纯硷少许、超级酱油40克、味精10 克。
五花猪肉剁碎放盆中,加入酱油、味精、白糖少许。肉皮冻、清水少量搅拌至有粘性,青葱白切成葱花,净荸荠切细丁,花生仁碾碎,然后与油葱一同加入拌均匀,入冰箱速冻待用。
面粉堆案板上,加入酵母、白糖、纯硷和水适量揉透,盖浸湿的白纱布醒发一小时,再揉透搓成圆长条,摘成12块剂子,面剂用手压成中间厚、边缘稍薄的园片。
将肉馅分成12份, 每片圆面剂放入一撮肉馅,包成有花纹的包子状,摆入蒸笼,旺火蒸20分钟即可。热食为佳。
【蓝印花布】
宋朝,闽南人就使用蓝靛染色来制作蓝印花布。
安溪的蓝印花布,又称“药斑布”、“浇花布”,是安溪古、近代最为普及的纺织品,蓝白分明,花样清新。乾隆丁丑版《安溪县志》:“蓝靛,即《诗》所谓采蓝。有大蓝、小蓝,俗名菁。以蓝草 淹水数日,去稿。投灰以收其色,用于染练。”说明至少在清初,安溪人已有比较成熟的染印经验。
安溪古时的蓝印花布,不局限于棉布,《县志》记载便有:葛布(以葛藤编织,主产于大坪乡)、蕉布(用芭蕉干所织)、苎(即宁加草头,音zhu)布(用苎麻编织)、罗布(苎麻缕杂纬 )、麻布(用青麻或黄麻所织)等。
安溪有个蓝田乡,因盛产蓝靛草得名。安溪西支流,又称蓝溪,“以水色如蓝名”,与溪中漂洗蓝 印花布有一定联系。
直到数年前,安溪尚卿乡翰苑村、湖头镇登贤村两个染印作坊仍继续从事印染工作,但采用“白西洋”、“白甲仔”等“官布”,纹饰也较单一,大多用“凤朝牡丹”等现代图案,蓝印花布也局 限于作被面、背篼。后来也关门停产了。
【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是福建省传统名特调味佳品,与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并列“中国四大名醋”。
永春人善酿且酷爱老醋的历史始于北宋初期,当时永春民间的富有人家把老醋、久熟地、久六味视为居家“三宝”;家中一坛老醋,往往经年不断地添加陈酿,一传几代,历经百年,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凡是能酿得好醋的都被称为吉祥兴旺的门第;如要向别人讨老醋入药,则需带上一盅红酒交换,以图吉利,否则,主人会暗中在醋里放入几粒食盐杀死醋酸菌体,因此永春人把永春老醋看成是居家之宝、礼赠宾友的极品。
永春老醋,又名乌醋或福建红粬醋,以优质糯米、高级红粬等为原料,实行液态深层发酵,加以独特生产配方陈酿多年而成;其中经历糯米蒸煮、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培菌、陈酿等大小50多道工序,历时800-1000天左右。
经过精工制作的永春老醋品质优良,其性温热,酸而不涩、酸中带甜、醇香爽口、回味生津,久藏不腐。永春老醋不需外加食盐和防腐剂,含有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以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发酵微生物,是与其他食醋的区别。
1955年,著名侨领尤扬祖先生回国定居,看到永春老醋独具特色,但仍是各家自酿,未能形成规模。他立即投资创办永春酿造厂,吸取古代制醋工艺之精华,集中技师之巧艺,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酿制,产品不但保持了古代特色,而且色、香、味俱佳。
【花生】
又名落花生、长生果,俗称“土豆”。
《福清县志·卷2·落花生》:“出外国,昔年无之。蔓生园中,花谢时其心有丝垂入地结实,故名。一窟可二、三粒,味道甚香美。康熙初年,僧隐元往扶桑(日本),觅种寄回,可以压油。”《辞源》引上说。隐元明僧,姓林名隆琦,福清县灵得里东林村人,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应日本之请赴日,为日本黄檗宗开山祖师。
另说:落花生中有良种琉球,系明初由琉球引种泉州,早隐元禅师250多年,备考。
【米粉】
米粉以安溪县湖头为佳。湖头米粉作坊星罗棋布,仅福寿、汤头两村有80 %农户以制作米粉为生。湖头米粉的制作与众不同。首先是水,采用阆溪甘泉;其次,挑选优质白米;再次是晒场,在日照长、辐射强的溪畔沙滩上,上晒下烘,两面煎蒸。
犹以用福寿村的井水制作的“福寿米粉”为正宗。其白如晶冰,滑如青丝,韧如胶簧,粉如花絮,百煮不烂;可煮可炒,可燉可馏,油多不腻,油少不涩。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圣祖玄烨因平定“三藩之乱”,又逢29岁生日,康熙决定提前做圣诞。 消息传至安溪,李光地和堂兄李光斗、叔叔李日煜商量如何为“升平嘉宴”增辉添彩?当时湖头山高水险林密虎多,山寨大王也不少,百姓生活极艰难,实在无物上贺。李光地童年时曾被永春帽顶寨大王林日胜捉上山寨,是安溪县城东岳庙和尚德辉禅师救出。未回家前,李光地在东岳庙学过做水粉。此时,李光地忽然想到,湖头泉水制作的米粉,口感柔韧细腻,不如把水粉做成粗条再晒干好带上朝去,到时自己还可当众表演吃法。堂兄和叔叔都说甚好,但北方人喜食干食,御前亦难汤水淋漓,建议带上湖头的笋丝香菇同炒,味道更可显得与众不同。
这样,李光地把湖头米粉变成了贡品。他用肉丝、虾仁、香菇炒熟,肉骨汤适量和米粉入锅油炒翻动,快速提锅倒入瓷盘的炒米粉,竟成为康熙帝“升平嘉宴”中宴请大臣、翰林和有功之臣的有泉州地方特色的美味。
【红米酒】
将糯米蒸熟,晾在竹匾上。糯米饭、红曲、冷开水等按一定比例配制好,密封在大缸中发酵约20~30天(不同季节因气温不同发酵速度也不同),缸中原料融化一体,颜色由清红而深红,最后暗红。然后在大缸中挤入一个酒盏,滤入红酒,一勺勺舀起装瓮即可。
红曲以永春县一都为良。用曲霉和大米等合制而成,先将大米蒸熟放入地窖,并掺入曲霉,经特定时间、温度、湿度和工序,大米饭变成暗红而成。
【肉粽】
源于纪念春秋战国时忧愤投江的楚国诗人屈原,为让他免受鱼虾噬咬,百姓包糯米粽子投入江中。端午节包粽子,演变为习俗,代代相传,且衍生出“粳仔粽”、豆粽、肉粽之属。
泉州的粽子形成则是在南宋。据说与陆游有关。陆游到福州做官时,带来了“艾香粽子”。这种粽用艾叶浸米裹制,吃来肉味独特。陆游走后,粽子的制作方法就由一位在陆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泉州,并加以改良,最后演变成了品种多样、深受海内外欢迎的风味小吃。
【芒果】
安溪县官桥镇素称芒果之乡。据传,清·康熙元年(1662年)官桥驷岭林木棍从台湾带回三粒芒果种子,在其家乡洋美种植,安溪芒果由此发展。经世代接种培植,形成现有的集酸甘甜香、气味独特的“官桥香芒”。目前该镇种有芒果树20多万棵,年产近万吨,制成芒果干、芒果浆等特产。
【芋圆】
小吃,以石狮市为佳。由香芋、地瓜粉加工而成,海蛎、葱丝作馅,食时配甜酱。
【纸织画】
纸织画是永春县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是从中国画发展起来的,已有1400年历史。它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中国四大家织,永春亦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纸织画之乡”。
隋末唐初,永春置桃林场,为南安县所辖时,就有纸织画的制作。至盛唐,已有9家以专营此业为生。
  其画近看纸痕交织,经纬分明;远观,则似有一层薄纱覆盖。色彩明丽,线条流畅,逼真含蓄,若晨雾中出水芙蓉。古诗形容:“是真非真画非画, 经纬既见分纵横。”
故宫博物院尚珍藏着清·乾隆年间的纸织瑰宝——清高宗御制诗十二屏风。
纸织画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过程要经过构思、绘画、剪裁、编织、补色、点神、裱褙等工序。
其种类通常分为六尺长、三尺二寸宽的,五尺长、二尺八寸宽的,四尺长、二尺六寸宽的,五尺长、四尺八寸宽的四种规格。
现在永春纸织画已走出国门,先后被选送到40多个国家展出,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各国和港、澳、台地区。
【鸡卷】
主要材料:鸡后背肉,猪中段肉,削净荸荠,葱白,干炸葱片,鸡蛋,地瓜粉,猪“网纱”(或豆皮)。
鸡肉、猪肉分别切成丝条状,荸荠切成粗条状,葱白切成马蹄状。将 鸡肉、猪肉一并放入盆中,加入精盐、味精、白糖拌匀,稍腌片刻,加入干地瓜粉、干炸葱片、鸡蛋、荸荠、葱白,搅拌均匀,成为馅料。将猪“网纱”(或豆皮)洗净,放在案板上,包入馅料,卷成直径3厘米的圆形条状数条,放入蒸笼用旺火 蒸20分钟至熟待用
吃时把鸡卷放进油锅油炸,至表层豆皮黄脆,捞出斜切成1厘米厚的 椭圆形片状装盘,以芫荽、菜头(萝卜)酸 、醋、酱料等为佐料。
豆签
以安溪县官桥镇山珍村最著名,称“山珍豆签”,明代后期开始出产。采用优质签豆、绿豆的磨粉作原料,用特殊的传统工艺进行制作。烹饪方便,风味独特。现山珍村有200多家加工专业户,年产豆签30吨。
【佛手掌茶】
亦称“佛手”茶,发源地在安溪县虎邱金榜村骑虎岩(又名飞凤岩),两株祖本仍存。
骑虎岩古庙周围原栽有大量佛手柑(香橼),用来供奉神佛。该庙主持常边喝茶边观看佛手柑,心想如何才能让茶叶既有茶的味道又有佛手柑的味道。后来他下山向茶农请教,剪了几枝茶穗,嫁接在佛手柑上,终于成活。人们即称之为“佛手茶”。
“佛手茶”原是专供寺院僧人和求医问药的香客信士饮用。《安溪县志》记载,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泉州发生瘟疫,有人指点饮用骑虎岩的两株“佛手掌茶”的茶叶能解除瘟疫之苦。一时间,佛手掌茶在泉州声名大振,被茶农广泛移植栽培,渐成茶中极品。佛手掌茶属中叶类,中芽种,叶子大且厚,状如佛手,民国时分为大叶和小叶香橼。茶叶紧结,状如珠,色泽乌洁柔光,香气超凡,浓郁清长,味如佛手柑,有奇特的“佛手韵”。饮后齿颊 留香,回味清甘,既醒酒消暑,又解渴提神
【卤面】
卤面用的面条最好是用人工打出来的,越煮越润。现机制面条经不起炖,一炖就糊了,味道也不如人工的好。
佐料有:花生油、瘦猪肉、鸡蛋、香菇、虾米、蚵干、葱蒜等。
面熟,佐料放下之后,用文火继续炖,用煎匙不断搅拌,香油多放,色香味俱全。
【鱼丸】
亦名“水丸”,是传统名点,以晋江深沪为最佳。
深沪水丸选用鳗鱼、马加鱼、嘉腊鱼、敏鱼和五香肉等,剁碎捣烂,与地瓜粉一起搅合千捶而成,形状有圆形、块状、鱼形各种,坚韧雪白,质地柔软,并用肉骨清汤、油葱、瘦肉配煮,下锅膨胀力强,不易变质,入口鲜美清脆。
晋江深沪鱼丸在宋元初就甚有名气,据传与泉州太守王十朋有关。
【鱼仔粥】
泉州小吃“鱼仔粥”价廉物美,烹煮简易,深受泉州百姓喜爱,素有“海上明炉”之称。
相传唐·欧阳詹年轻时曾在南安九日山岩下搭建草棚读书,并时常到金鸡溪边烧篝火借光夜读。有一次,家中带来的粮食已经吃光,只好等待其兄欧阳漠为他送粮,岂料,年迈的祖母亡故,举家吊孝,无暇给他送粮。饥寒交迫中,欧阳詹猛然想到,为什么不去金鸡溪边钓些小鱼充充饥呢?怎奈时运不济,欧阳詹在寒风中等候许久,竟连一条小黄鳝都不曾上钩。欧阳詹只得升起篝火,将采摘来的山药野菜倒入陶罐中煮以度饥饿。突然,竟从溪中跳出一条红鲤鱼来,“扑通”一声落入陶罐中。不一会儿,鱼香四溢。欧阳詹随手抓了一把海盐加入汤中,没想到味极鲜美,让饥火中烧的欧阳詹好好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欧阳詹就多了一项嗜好,就是到金鸡溪边垂钓,并将钓来的鱼用陶罐熬成鱼汤。由于当时九日山盛产糯米,欧阳詹就将吃剩的糯米倒入汤中,另外加入少许香菇、芹菜、姜丝和辣椒,使得味道更加别致。
唐·贞元八年(792年),欧阳詹高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鲤鱼跳入陶罐成了民间传说中“鲤鱼跳龙门”的先兆,而欧阳詹当年无意中做成的鱼仔粥经后人改进,也成了富有特色的泉州风味小吃,并沿袭至今。
【金汁】
晋代就有以人屎入药的记载,《本草纲目》和《医事别录》分别称为黄龙汤、人中黄、还元水或粪清。《本草纲目》还记载了几种制法。
花桥亭根据传统民间方法炮制而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施赠药物。此药自光绪四年(1878年)创办泉郡施药局时便开始制作,故有“有花桥亭便有金汁”之说。
金汁系人粪加工制作而成。每年冬至到大寒,取健儿粪便,加清水稀释,搅匀成汁,以棉纸纱布清滤,加入黄土少许,入瓮,粗碗覆盖密封,埋入地下至少一年,年久弥佳。其汁呈微黄(如浅茶色),无毒无味,疗暑热湿毒极效。花桥亭每年均制作近百缸,并详细记载年份、分布地点,依次逐年取用。
【范志万应神曲】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晋江名医吴亦飞在泉州城内桂坛巷精制神曲,取名“范志万应神曲”。寓崇仰宋·名臣范仲淹“不为名相,则为名医”的遗志。
【秋石丹】
“秋石”的功用和提取,宋代沈括《苏沈良方》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均有记载。泉州秋石丹的生产历史悠久,清代泉州人黄锡福于道光二十年创制。当时,黄氏依先祖得异人传授良方,在泉州东门外东禅寺后夏厝铺尾以炼秋石丹为业。黄锡福去世后,其子黄清反继承秘制,因居偏僻之处,恐顾客未尽周知,1918年设“老源兴”号于东门城脚21号作为发售处,世代相传。以后因有假冒,1960年注册商标才将“老君牌”改为“健童牌”,沿传至今。
老源兴秋石丹系以清洁的人尿为主要原料,掺入精选药物,配水专用秋露,采用阴阳提炼,经过掺水、搅拌、澄清、沉淀、入锅火炼、烈日爆晒、,如此反复数次;最后所得为粉状白色结晶,无杂质,味清纯,洒于炭火不噼啪作响。它可代盐调食物或用开水冲服、用鸡蛋泡服,有健脾壮胃功 效,能治疗过劳伤饥、郁逆咯血、隔食积食等症,为居家珍藏防身至宝,誉为“劳力第一圣药”。
因制丹工艺复杂,操作吃力,费工费时,能坚持生产的不多。1976年黄清反去世后,其子黄源赐继承祖传秘制秋石丹,现在城东仕公岭炼丹,采用现代科技改进和完善提取丹药的方法,得以沿传。
【布包豆干】
布包豆干以安溪县官桥镇莲兜美村为著名,香味浓郁,不易掰断,挺有弹性嚼劲,还特别耐煮,千滚百沸也不会变形松散。
【白鸭汤】
以永春县石鼓镇白鸭汤最为著名。
白鸭香滑细嫩,肥而不腻,加以10种以上中药和适量的盐炖汤,汤浓味美。
【柿饼】
以安溪后垵产为佳。色泽金黄,透明鲜亮,甜而不腻,入口冰凉,富有弹性,,嚼劲极强,敬客自奉,品茗佳馔。并有润肺止咳功效;柿霜更具生津、舒肺、润喉、平喘、活络、养颜奇效。
每年霜降后十天,收集九分成熟的柿果(在此之前的柿果,质量不好,甜度不够,生脆不韧),削掉柿皮,不停揉捏,然后摆上竹箩置于日光下晾晒。这样的揉捏工序至少得经过5遍,晾晒时间不少于20天,青黄变为金黄,硬涩变为香甜,即可上市。如要发霜,还得收藏在大陶缸中,合上缸盖,再覆上麻袋,让其慢慢发酵,释出粉状的白色柿霜。
【神香】
南宋时期,泉州蒲氏家族就大规模从事蔑香制作。1975年,泉州后渚港发掘出土的宋代古船中,有2000多公斤的香料,就是当时蒲氏生产蔑香的主要原料。
元末,曾任泉州市舶司提举的蒲寿庚后裔逐渐衰落,一部分迁往晋江东石;明末清初,又因官府歧视外族,蒲氏后裔再度迁往永春等地避居,同时带来制作蔑香的传统工艺。避居永春五里街的蒲氏后裔继续从事传统的蔑香生产,并且传入该县的汉口村蒲氏宗亲,后因历史变迁逐渐外传。现汉口村有200多家神香生产厂,产值上亿元,为中国最大的神香出口基地。
现永春五里街还有“蒲庆兰香室”。原称“庆兰堂”,是蒲氏先辈经营蔑香的商号。1928年,永春兴建五里街,1930年建成,“蒲庆兰香室”亦于同期如驻。如今,附近尚有近10户蒲氏宗亲。
【春卷】
又称春饼、“潤饼菜”。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是春节、清明 家常名品。
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潤饼”、“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卷上各种炒熟菜肴为馅,沾上调料食之。
常用菜肴有:炒红罗卜丝、豆干丝笋丝炒肉丝、炒豌豆、韭菜炒绿豆芽、海蛎煎、油煎蛋丝、炒研花生粉、生芫荽、油酥海苔(俗称“浒苔”)等。
调料有:芥辣、辣酱、甜酱。
【茜草粿】
亦称仙草蜜。
茜草洗净晾干,至盛夏褥暑,取之至大锅大鼎文火熬炼,至叶消梗糊,汤汁浓褐,过滤后加入浓米浆冷却即成,水灵灵,鲜嫩嫩,弹性十足。
进食时,切一小块置于瓷碗中,加入冰凉开水,调入白糖或蜂蜜,用小匙轻轻搅拌,呈碎角状。
【荔枝】
“手种星丸一二株,桃源从此号名区。成阴十载知能否,留荫他年事有无。
 已使荒城为胜地,好夸州宅似仙都。青山揖入新斋里,松竹相看总画图。”
  注:桃源:永春县。
【桔红糕】
(一)永春县名产“吉红糕”
入口嫩甜鲜爽,富有弹性,质美味香。“吉红”即大吉大利之意,婚庆喜宴和送礼不可或缺。男方到女方定婚时,麻枣加饼干作为定婚佳品,女方则用吉红糕、冬瓜糖送 给男方以致谢礼;蜜月期间,新娘房中特备热茶、吉红糕,以敬贺客。因之吉红糕亦称“新娘糖”。
(二)安海桔红糕
佐茶佳品,每包若干小方块,颜色润泽如玉。每块略沾一层稀薄的正清粉,入口软而不粘齿,味美润喉,甘甜可口。安海桔红糕是安海百年老店“食珍祖铺”独家经营的名点。据说170多年前,该店店主是个肩挑小贩,手艺精细,所卖自制米发糕鲜嫩柔韧,有金桔佳味,且耐储,久存不变质,携带方便,每年赴省赴京的安海考生,常作为路途充饥的点心,以至流传外阜。
(三)赤岭桔红糕
产于安溪县官桥镇,是一项有100多年历史的传统特产,旧社会制作工艺传媳不传女。
【菜包】
泉州风味小吃有萝卜丝做馅的菜包,入口清香、嫩甜。
【铁观音】
安溪乌龙茶名种,1982年6月评为中国名茶。与西湖龙井(杭州西湖)、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并称中国十大名茶。
特征
  观形: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体沉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牡蛎干状、螺旋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听声:精品茶叶较一般茶叶紧结,叶身沉重,取少量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当当”之声,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
察色:茶条砂绿、光嫩、绿蒂;汤色金黄,浓艳清澈,有天然兰花香;耐冲泡,茶叶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铁观音茶叶特征之一为叶背外曲),青绿红边,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闻香:精品铁观音茶汤香味纯正鲜溢,启盖端杯轻闻,其独特香气即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
  品韵: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妙说。细啜一口,入口微苦,舌根轻转,立即转甜,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回甘带蜜,韵味无穷。上品有“天生韵”。至于独特的“观音韵”何解,至今茶人尚未能解说清楚,只得留待后人品断。
【菠棱(草字头)菜】
即菠菜。《唐会要》:“唐太宗时,尼波尔(尼泊尔)国献菠棱(草字头)菜,类红蓝,火熟之,能益食味。”泉州之有菠棱(草字头)菜,传说是宋元时期从波斯传入的。
【莲花峰茶丸】
产南安市丰州莲花峰。据《温陵游》吕峻《莲花峰》:“宋朝有个奇僧,法号叫净业,以青草配合茶叶,精制‘莲花峰茶丸’和茶饼,畅销中外。”
【养脾散】
(一)荣元斋养脾散
  荣元斋系安溪县尚卿乡欧阳廖氏十二世祖廖拱辰于清·乾隆年间在湖头中山街所创建的药局。由于子孙繁衍,现有“老荣元”、“正荣元”之分。
廖拱辰根据民间秘方结合临床经验研制而成养脾散,历200多年不衰。 养脾散由肉桂、党参、桔皮、山查等30多味地道中草药精心炮制,分大养脾、小养脾两种,具有养脾和气、补气消积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 良,呕酸吐水,腹部 涨满,食欲不振。小孩拌服麦芽糖尤佳。
(二)永春参桂养脾散
原名“元和堂养脾散”,系清·永春达埔著名中医李齐轩于咸丰年间研制。主要成分有党参、肉桂、金线莲、莲子、淮山、白术等,功能养脾建胃,小积止呕,去湿利尿,开郁消食,用于四肢水肿、脾胃虚弱、黄疸、食欲不振等,疗效独到,蜚声八闽,饮誉东南亚。
解放后,交由永春制药厂生产,1968年改名“永春参桂养脾散”,注册“鹭江牌”商标。
【蚝】
   蚝亦称海蛎,生物学名叫牡蛎,沿海常见。据宋·梅尧臣记载:在当时就知道牡蛎的肉可以食用,而且沿海的渔民开始了养殖。
种养海蚝必须有一种固定物体做它的附着物,四块条石为一丛叫蚝株,否则它容易被海潮冲掉。野生的海蚝收集困难,且肉味也较差,因此我们的祖先就用石头、竹子、瓦片等竖插在潮水涨落的海滩上,让它们附着;养殖在石头上称为“石蛎”,养殖在竹子上的叫“竹蛎”,但体质小,味道也比不上石蚝佳。 收成季节是从“冬至”开始直到次年“清明”,最好是农历正月、二月,此时的蚝最是肉肥味美。
从海里蚝株上把蚝削回家,用小蚝刀把蚝从壳里挖出,再挑选吃法。
【东石蚝】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竖石相向、附之以生、◇◇相连,故牡蛎又名蛎房也。泉州东石澳者为佳。”东石蚝肚圆肉肥,翅六叶(外海蚝只四五叶翅),具有坚韧、脆甜、鲜美等特点,特别爽口。
“东石蚝仔煎”闻名海内外,许多华侨回国都要品尝。此外,蚝还可煲、煎、做羹、煮蚝仔面线、油炸蚝饼。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蚝干、蚝油,贮存经年不坏,亦可作为鲜货冷冻或制作罐头出口。
【蚝仔煎】
传说宋徽宗时,河南开封将门之子张蕴,因抗金有功,并光荣负伤,因此受到朝廷褒奖,特许到海边疗伤,也来过福建。后来张蕴出征安南,在同安吃到泉州东石蚝仔汤后很兴奋,就命人用蚝与绿豆粉做成羹慰劳士兵,这是蚝仔煎制作的初始阶段。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陈振龙从吕宋岛带回了番薯种。翌年,广东、福建受灾,番薯成为推广救灾品种,吃不完即制成番薯粉。同样,礁石上的蚝仔,也被挖剥来充饥,数量不多的人家,则将其与番薯粉蒸煮煎炒。至清代,闽督李鹤年吃到的蚝仔煎已发展到了掺入少许的葱花蒜丝,配上鸡蛋、肉片,煎熟后,再以乌醋、椒辣、佳酱(甜咸均可)拌和。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泉州大街小巷看到的蚝仔煎。
【烟草】
明·万历间(1573—1620年),烟草传入泉州,初称淡巴菰,安溪、惠安普遍种植。
【鸭仔粥】
以嫩菜鸭、新米为主要原料,配咖哩(或胡椒)、姜芽,有的还加入多种海鲜,共熬成粥。因盛夏正值鸭仔盛产期,鸭仔肥嫩,该粥开胃增食,美味鲜香,清甜爽口,为夏令美食。
【绿豆饼】
以“苏记正泉成”为佳,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原产于晋江市陈埭西滨坊脚村苏氏。200多年前,苏氏祖先漂迫台湾谋生,学成当地传统点心绿豆饼的制作技术,返回故乡后开设第一代制饼作坊,技术日渐精湛,销路日广,并创立“苏记泉成”字号。后来仿冒日多,因而加了个“正”字以示区别。此后子孙代代相传,自今已历六代。
“苏记正泉成”绿豆饼采用优质绿豆、精制白糖、精白面粉、冬瓜,和入纯正猪油、甘醇泉水,按照传统加工方法,经过配料、调酥、和面、包酥、擀压、包馅、及烙烤等工序精制而成。饼面色泽金黄,外面十层饼皮薄如纸帛,松酥脆嫩,入口即融;内里豆馅清甜滋潤,柔软爽口。食后齿颊留香,舌面有冰凉之感,故有“冰饼”之称。
【甜酒】
南安诗山、蓬华特产,已有数百年制作历史。
【甜粿】
年糕之上品,以石狮市为佳,历史可溯至明·万历年间。主料有大冬糯米、白糖、蜜冬瓜、金橘、香料等。能存放15天不发霉;冬天放在糖里,夏天放在食油中,可保持4~5个月不变质。
【粕丸】
作法与肉卷差不多,做法却不太一样。以瘦猪肉为主,佐以葱头、豆干、地瓜粉、少许肥猪肉,捣碎后搓成肉丸,然后蘸鸡蛋油炸而成。
【象牙白】
德化名瓷的一个品种,问世于明代,被誉为“中国白”,堪称世界瓷坛一绝。
其色乳白,质地坚韧莹润,细腻匀洁,素静淡雅,稳重大方,在白色中微闪黄色,犹如凝脂,似玉,或隐约呈现肉红色,使人一见顿然有静穆之感。瓷之坯釉结合紧密,半透明度高,在灯光背景下,更见柔和雅致。
1997年在法国打捞出来的一艘明代中国商船,从沉船中挖掘整理出1000多件明代德化象牙白瓷器,有茶壶、碗碟以及观音、弥勒佛等,现存巴黎博物馆开设专馆展示。
【窖菜】
以南安产为佳
将成株经霜的芥菜用开水烫过、晾干、拌盐,逐一扎成一捆,置入陶瓮中密封,经年后取用。 既可以猪肉同煮佐餐,也可与大米煮成饭,味道清香,回味无穷。
【糟菜】  
以永春产为佳。
将成株经霜的芥菜用开水烫过、晾干、拌酒糟,逐一扎成一捆,置入陶瓮中密封,经年后取用。
【黄旦】
又名黄木炎(“木炎”合一字,音旦)、黄金桂,安溪乌龙茶名种,发源于安溪县虎邱美庄村,与铁观音齐名。1982年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评审会定为“全国良种”,1985年、1986年分别被中国茶学会、国家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
清•咸丰十年(1860年),安溪罗岩灶坑村(今虎邱美庄村)林梓琴娶西坪女王淡为妻。安溪乡村婚俗,女儿出嫁必须“带青”,寄托“子孙兴旺、代代相传”愿望。王淡“带青”两株小茶苗,小夫妻将其种于祖祠旁。及长,所制之茶色如黄金,奇香如桂。后来,人们将此茶取王淡谐音命名为“黄旦”。
黄旦的特点为“一早二奇”:“一早”是萌芽、采制、上市早,比其他色种茶早10余天,比铁观音早20多天。“二奇”是外形奇和内质奇,即外形“黄、匀、细”,内质“香、奇、鲜”。其香为水蜜桃味,浓烈持久,被誉为“透天香”,同时口感津醇甘鲜。
【番薯(地瓜)】
番薯原产地中美洲,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传入我国。明•周亮工《闽小记》:“番薯万历中得之外国,瘠土沙砾之地皆可种。” 番薯传入我国的路线有三条:福建长乐、广东电白和福建泉州。
据明•万历年间苏公作的《朱薯疏》载:“甲申(1584年)、乙酉(1585年)间,温陵(泉州)洋舶,经广东南澳传入泉州。”清•进士泉州人吴增《番薯杂咏》中注云:“万历甲午(1594年)、乙未(1595年),温陵饥,他谷皆贵,惟番薯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八九。”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泉州海舶从南澳岛带回甘薯种苗,在晋江五都灵水乡一带试种,吴增诗云“传闻灵水最先栽,泛海携从南澳来。” 成功后大力推广,后传至旁乡、山区,渐次成为泉州府各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清初由福建传至陕西及各省。
琉球和日本的番薯,是经泉州传去的。 泉州自洪武初设置市舶司,至成化八年(1472年)迁福州,其间100来年,作为琉球朝贡的“正道”,在中琉交往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琉球国政府不断派人来华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生产技术,学会后即回国实践,对传播中国文化,发展琉球社会生产力作出了重大贡献。17世纪初,出生于琉球北谷间切野国村(现嘉手纳町)的野国总官到惠安县,将惠安县的甘薯苗和栽培技术带回琉球,进行栽培、种植、推广和传播,以后逐渐引种到日本各地。1695年又遣翁自道到福建学习番薯的栽培方法。
【番薯粉粿条】
用质量上乘的番薯(地瓜)粉,拌上适量冷稀饭,搅至看不见饭粒,压片后切成棕褐色半透明长条,其筋道非比寻常。
煮时,先用大火烧开水,放入粉粿条,再加入白菜、海蛎、猪肉丝,煮熟,临起锅时再加入蒜苗或韭菜,最后拌入葱花爆油。口感滑溜顺爽。
【榜舍龟】
永春县传统小吃,用糯米、绿豆、白糖等精制而成,形似龟,风味独特,甜嫩鲜爽。
龟皮选上等糯米磨成米浆,拧干后揉捏而成。做工精细的,还在龟皮上调入少量红糖,拌以一层薄薄的花生油,看上去油光闪烁,摸上去又韧又嫩。龟馅用弃壳的绿豆粉末为主要原料,拌以少许白糖、金桔末等佐料。龟馅以龟皮包之,放入用豆浆做成的薄如蝉翼的豆皮内,再用蒸笼蒸熟,恒温即可。
【安溪蜜桔】
蜜桔是安溪湖头一种很有特色的甜点,采用山区所产大金桔精制而成,雅称“金枣”。制法考究,须经浸水、挑籽、煮软、溶糖、熬煮等工序。成品晶莹清嫩,色香味俱佳,是蜜餞珍品。
【永春金橘糖】
《永春州志》载:“金橘,永地有大小两种。小者仅如弹丸,稍大者如雀卵,名大橘,以糖煮数次,谓之蜜橘,出西边远者尤佳。有贵客挚友至,酬之以下茶。”
“弹丸”即金山豆,是制作金橘糖的原料。它在柑橘族分类里,与金柑、金枣、罗浮同归于金柑属,为常绿小乔木,多野生于山间,年年开花结果,果扁圆细小,略比豌豆大。果皮橙黄,肉薄汁少,味酸苦而香气浓。将成熟的金山豆挤掉果核,放进淡盐水中浸泡后加糖制成的金橘糖,可保持橙黄色和柑橘的馨香。闻之沁入肺腑,入口鲜嫩清甜,食之醇香呃逆。它既是配茶佳品,又可作煮花生汤、绿豆汤及蒸年糕的好调料。还具有帮助消化,化痰止咳等药效。
每逢新春佳节,永春城乡家家户户的厅堂案上,都要摆出金橘糖,以示丰年吉利,招待亲友宾客。好友客人品尝后就向主人道谢:“恭喜、恭喜,新年大吉(橘)。”
【满煎糕】
把糖与花生仁碾碎,夹在已发酵松软的面粉卷内,煎烤而成。
据宋•嘉泰元年(1201年)居士张约斋《赏心乐事》载:宋•宁宗赵扩时,正月孟春的杭州人就举行“人日煎饼会”作为夜间活动。在这活动中的野炊“煎饼”,应是“满煎糕”的雏形。
但真正的“满煎糕”的出现,却与清•左宗棠有关。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入闽,左宗棠在马尾创建造船厂,推荐汉人沈葆祯主持。为使清兵吃饱且不扰民,他决定在煎饼上加以改进,利用福建盛产蔗糖及花生仁让传统咸面饼卷大葱、沾辣椒变成甜食。于是,他把糖与花生仁碾碎,拌在已发酵松软的煎饼卷内变成煎糕,使兵勇在海上练兵后更容易入口,更容易携带。宗亲中也有至泉州清军驿驻扎者,仍传入“满煎糕”为食。
【槟榔】
槟榔是一种热带药用果木,生长于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及我国海南岛等地。早在东汉时,岭南一带已有食槟榔的习惯。东汉•岭南人杨孚《异物志》记载:“古贲灰,牡蛎灰也。与扶留、槟榔合食然后善也。”
五代•福州林阳山瑞峰院志端禅师,福州人。年青时依本州南涧寺受业。24岁,参谒明真大师,师泉州人,俗姓陈。一日“斗机锋”,有僧问明真:“如何是万象之中独露身?”明真举一指,其僧不举。志端于是冥契玄旨。明真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志端答:“竹箸一文一双。”又有僧人夜里参谒明真,志端问:“阿谁?”僧答:“某甲”。志端又说:“泉州砂糖,船上槟榔。”僧良久不作答,志端问:“会么?”僧答:“不会。”志端说:“你若会,即廓清五蕴,吞尽十方。”
从五代•志端“斗机锋”所云“泉州砂糖,船上槟榔”看,槟榔应是舶来品,唐、五代时槟榔已传入泉州。
宋元时期,泉州槟榔贸易兴盛。
宋•赵汝适《诸蕃志》载:“海南惟槟榔、吉贝独盛,泉商兴贩大率仰此。”“槟榔产诸蕃国及海南四州,交趾亦有之。春取之为软槟榔,俗号槟榔,鲜极可口;夏秋采而干之,为米槟榔;渍之以盐,为盐槟榔;小而尖者为鸡心槟榔;大而扁者为大腹子,食之可以下气。” (参见《泉州人名录•赵汝适》、《泉南著述•诸蕃志》)1974年泉州湾宋代古船出土槟榔51粒,为宋代泉州与南海诸国的槟榔贸易提供了实物见证。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灵山条说:“舶之往返此地,必汲水采薪以济日用,次得槟榔◇叶。”又说放拜(今印度孟买)“大槟榔为诸蕃之冠,货用金、贝子、红白烧珠之属”。
槟榔在宋代的泉州,甚至成为一种礼俗。宋•郑域咏闽南风尚诗云:“海角人烟百万家,蛮风未变事堪嗟。果堆羊桃乌青榄,菜◇丁香紫白茄。杨枣实酸薄纳子,山茶无叶木棉花。一般气味真难学,自啖槟榔当啜茶。”泉州人嚼食槟榔已成为风尚,宋•林夙诗云:“玉腕竹弓弹吉贝,石灰◇叶送槟榔。泉南风物良不恶,只欠龙津稻子香。”宋•祝穆《方舆胜览》载:泉州有“槟榔代茶”的风俗,夹注云:“槟榔消瘴。今宾客相见必设此以为重,俗之婚聘亦借此以为贽焉。”周去非《岭外代答》亦云:“自福建下四州与广南西路皆食槟榔,客至不设茶,惟以槟榔为礼。”戴复古《久寓泉南》诗也写下“东家送槟榔,西家送槟榔”,“南人敬爱客,以此当茶汤”。
直至明代,黄仲昭著的《八闽通志》仍称,泉州“吉凶庆吊皆以槟榔为礼”。
【蔗糖】
福建种植甘蔗,制糖历史悠久。早在闽越王时代,就有石蜜的制造。《西京杂记》载:“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灼五百支。”据考证,石蜜是一种蔗糖与牛乳混合制品,坚硬如石,故称石蜜。
【德化瓷器】
德化县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古瓷都之一,制瓷历史始于唐代,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上德化陶瓷基本上外销为主。
【德化瓷雕】
 采用木雕泥雕两中技法制作。源于佛、道宗教的神仙佛像,始于宋,盛于元,至明代形成独特风格达到高峰而誉满天下。
德化瓷雕制作程序历代相袭,明代何朝宗等雕塑名家吸取唐代佛像画家吴道子“笔势圆转、衣带飒举”的风格,巧妙应用到瓷雕技法中,形成德化瓷雕造型别致、雕刻精细、形神兼备、衣襟飘指、线条柔和的独特风格。特别是用象牙白的瓷质作出的各种不同姿态的瓷雕,如观音、如来、达摩、罗汉、弥勒、八仙等作品,精妙绝伦,使德化瓷雕登上国际瓷坛,享有“东方艺术”美誉。
德化瓷雕大多不施色彩,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材料的质地美取胜。用温润晶莹的乳白色釉 烧制的瓷雕观音,对人物的温柔、嫺淑、善良、圣洁特点的雕造相得益彰。
创作上,发挥传统的传神写意雕塑手法,细致入微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活灵活现刻画人物形象,基本达到现实性与理想性统一,整体感和细部刻画以及不同距离不同角度艺术效果的协调。同时,着意人物外在的衣纹刻画,其特点是线条深秀简洁,变化多端,柔和流畅,富于节奏感与韵律美。
【澳茄粿】
澳茄与无花果同科,节节生根,爬生于枯树崖壁,气根就直接扎进树皮或岸壁吸取水份营养。一年一生的澳茄,大小如鸡蛋,脐部平,蒂部尖,酷似儿童抽旋玩的辘辘。成熟的澳茄外皮由青转黄变褐,肚里满是白色花柱状蕊头,取之用水浸搓捏成胶状粘液,煮开过滤冷却,即成透明温润的澳茄粿。
进食时, 切一小块置于瓷碗中,加入冰凉开水,调入白糖或蜂蜜,用小匙轻轻搅拌,呈碎角状。
【稻】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官居文渊阁大学士的安溪湖头人李光地(参见《泉州人名录•李光地》)乞假二年回乡获准,陛辞时,康熙皇帝赐赠“红稻”一石,让其试种于乡。第二年春,李光地即在湖头私宅前择地栽播,发现该品种比当时其他诸种吐穗成实皆早十余日,米颗长大于诸种。李光地一面试续栽晚季之秧,一面具摺向康熙呈报晚秧已油油畅发,并请示“可否广传民间”。康熙皇帝览奏摺后,除朱批“知道了”三字外,还在“广传民间”四字旁加朱圈认可。因此可认为,至少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李光地就引进“红稻”到安溪栽种。此后,该稻品种推广民间,在安溪全县以至闽南一带播种。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安溪旱稻品种“畲粟”由闽浙总督郝玉麟推广种植。乾隆四年(1739年)安徽巡抚陈大受下令各州县采购引种。
【糍(糍粑、糯米糍)】
本地糯米有“小术”、“大术”两个品种,夏术、秋术两次收成。
糯米经水浸透后,捞起放进特制的蒸米饭木桶蒸熟,再倒入农家舂米的石臼,一人用杵舂,一人在翻动,先轻后重一下一下地舂,直把蒸熟的糯米舂到黏稠泥状为止。舂好的糍粑蒸熟搁冷后,整团置入新从深井里打上来的凉水中,它不馊不溶不硬。然后,用手捏成鸡蛋大小,放进拌有炒花生末、炒芝麻末、红糖炒熟磨细的米粉盆中滚过沾满后食用;或把鸡蛋大小或更小的糯米糍丸蘸拌有葱头、生姜等调味品的糖浆食用;食时常在外面沾裹上一层或,也可蘸上蜂蜜、白糖、红糖、饴糖食用。
过去,农家逢年过节,或家有喜事,就要舂糍,以图吉利。糯米糍是迎亲嫁娶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最后一道菜谱,并还要备有“轿夫糍”、“糊嘴糍”。农家盖屋,从动工到完工也要舂18臼糍,敬请木工师傅、帮工和亲友,如填础舂糍,以示有“黏性”,象征柱头会生根牢固,成为世居。平时多人聚集在一起,也会舂糍做点心,深情厚谊,以糍会友。
秋收时节,德化农家有“报糍”习俗。一般由乡里“当境宫”头人轮流坐庄,把自产的糍压成一块块厚约1厘米、直径约25厘米圆形状块,每块隔层再撒放炒熟磨细拌有红糖的米粉,叠进提篮里,挑到田头叫卖,以糯米糍换取打谷场上的谷子。“报糍”没有统一价格,一般一块“报糍”换取一斗谷子(约5公斤),有的会给更多,显示农家年丰喜悦。一家几口人把糯米糍用镰刀切成一人一块,围坐在打谷场上吃得津津有味,别有一番情趣。农家小孩喜欢跟长辈到田里拾稻穗、拿稻把,也能共享吃“报糍”的美味。
立冬,农村家家户户都舂糯米糍,并备办盛宴供奉当境公、土地公,借以庆丰收年景,祈望来年生活过得更美好。俗称“冬福”、“谢冬”。这时,农家女主人会端着一碗碗糯米糍向邻居叔公婶婆互送品尝,看谁舂的糍好吃。
因糯米糍有滋补作用,每年冬、春季,农家人还会把糯米糍蘸米粥汤或包在菜叶里一块块塞进耕牛嘴里,为耕牛进补,以期耕牛身强力壮,为农事大显身手。


等等




####

补充:


【捆蹄】
  捆蹄,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会陌生,很多酒楼举办婚宴时,通常会把捆蹄做成拼盘,作为第一道菜宴请客人。
  “捆蹄”在制作的时候需选取猪的带蹄前脚,去除骨和肉后,将腌制好的猪肉灌充至表皮内,蒸煮时用竹条捆缚其外部,“捆蹄”之名即缘此而来。
  现在古镇安海从事制作捆蹄的作坊仍有四五家, 安海捆蹄与其他地方捆蹄略有不同,无香菇、虾米等辅料,更讲究的是腌制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捆蹄的原汁原味。
  怀着好奇之心,1月份的一个午后,我独自行走在安海老街,开始了又一次美食探访之旅,去探寻捆蹄的制作方法。
  安海施厝巷中段,一处古厝院落外还晒着竹篾,这就是“李慨捆蹄”作坊的所在!推开大门,干净的院落里种着许多花草,显得清幽、宁静。正在一旁料理刚“出炉”的捆蹄的女士,放下手中的活,向我走来。待说明来意后,女士进屋请出她的老伴,也就是“李慨捆蹄”现任掌门人——李健康。老人今年60多岁了还精神矍铄,谈起他的传家之宝,脸上随即泛起红光。
  李先生介绍说,捆蹄原来是他的四叔公李增润在做,后因子女各有事业无人继承这门手艺。当时他的父亲李慨迫于生计便接下四叔公的这门手艺,而后父亲再传授给他。父亲李慨继承后,村里的人都习惯到他家来买,时间久了,“李慨捆蹄”这个名号便在村里流传开来,自然而然就成了店名。“李慨捆蹄”经营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到李健康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了。一直秉承着“对顾客负责”的原则,李先生对质量的要求一直是精益求精,在口味上也比父亲做得略胜一筹,在百姓心里有着很好的口碑。正是这种原则,虽然店面并没有扩大,买者却依然络绎不绝。
  “李慨捆蹄”依然是家庭式小作坊生产,每天的产量虽然不大,但几乎倾注了全家人的心血,所以品质上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李先生表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也将一直延续这种经营模式而不会刻意扩大生产规模。因为一旦交由别人生产,即使加以“技术指导”,在质量上还是不能让人放心。稍有不慎,极有可能砸了老祖宗留下来的牌子。更何况现在从事捆蹄生意已不单单是为了生计,更多的是想把这门祖传的手工艺继续传承下去,让这门手艺后继有人。
  现年60多岁的李先生考虑到自己的年纪已大而制作捆蹄耗费的体力又颇为不小,他已将这门手艺传授给自己的儿子,让儿子把这门祖传的老手艺继续发扬光大。
“李慨捆蹄”现拥有自己的门市部。说其是门市部,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很小的摊点,且没有全天营业,只有下午3点过后才开始营业,短短几个小时,卖完就早早地收摊了,想要吃到的还得赶得上时候。店里除了经营捆蹄外,还有叉烧肉、腊肠、卤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