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靠边停车视频:“白色污染”现状及处理的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0:19:23
“白色污染”现状及处理的研究
一、什么是“白色污染”。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由“节俭性”向“消费性”转变,一次性商品的使用大幅度增加,但市民回收废弃物的积极性运不如五、六十年代,同时由于人们对塑料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缺乏认识,因此一次性塑料制品用后被随意随地抛弃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引发了新的环境问题。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由塑料袋等引发的“白色污染”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环保课题。
“白色污染”一词最早来自对残留在农田土壤中的地膜对农田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比喻,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地膜产量和覆盖量最大的国家,地膜的广泛应用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农业资材,曾一度被喻为“白色革命”。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由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包括发泡的塑料餐具、器具、包装材料和薄的塑料袋、农用地膜等),在其使用后被弃成固体废弃物。由于缺少回收利用价值,其中,绝大部分被丢弃在环境中,主要集中于我市风景,旅游区周围,河道和道路两侧农田,湖泊和水塘中,以及城镇的各个角落,这不仅破坏了景观,造成了“视觉污染”,而且由于其具有在自然中难以降解的特点,对自然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破坏。这种由废弃的一次性塑料制品通常多为白色,所造成的“视觉污染”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被形象地统称为“白色污染”。
其实,“白色污染”一词在提法上不太科学,也不够严谨,但作为一种现象的描绘,作为反映广大群众对治理环境污染的关切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当前把“白色污染”一词仅指一次性塑料废弃物也是不全面的。因为近年来开发了许多替代品,如纸质、纸浆、模塑、植物纤维、全定粉等餐饮具,它们虽是采用天然材料为原料,比较易腐烂降解,但由于加入了防水防油剂,又增加了腐烂降解和回收利用的难度,实践证明它们在用后回归自然仍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且其降解快慢又相当大程度取决于环境条件。因此对任何一类降解的一次性餐饮具和一次性塑料制品废弃物均应加强收集处理,不应乱扔,才可避免新的“白色污染”重演,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为前车之鉴,应引以为戒。由此,“白色污染”的确切定义应是:无论地一类材料的一次性消费品,其废弃物如不妥善回收处理,而听任其随地丢弃,对市容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很多时候,人们总会把“白色污染”和塑料材料等同起来,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必须对塑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众所周知,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新材料。它既是一种材料,也是一种消费品,总的来说,它也是一种物质。任何一种物质均有其生命周期,在达到其生命周期终了的全过程便是降解过程,塑料本身也是可降解的,但其降解过程可以根据产品应用要求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加以延缓,抑制或加强促进。我们平时看到的塑料老化(发脆、硬化)便是降解的一种表征,但其达到降解终点,周期较长。而且日常常用的塑料制品,已经通过稳定化技术,即加入光、热、稳定剂、抗氧剂等延缓或抑制其固有的可降解性,而且大部分塑料是热塑性塑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此,塑料产品坚实、耐用,用途十分广泛,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促进各部门的技术进步和丰富方便人们生活起了积极作用,当今它已和钢铁、木材、水泥并列成为四大支柱材料,这便是塑料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环保要求,又可在一次性塑料中加入促降解剂,塑料制品在完成它的使用功能后,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加速降解。因此它已成为塑料家族中带有环保功能的一名新成员。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种负面效应。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如散落在自然环境,铁道两旁江河湖泊的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和或漫天飞舞或是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它破坏了城市、农村和风景区的给人的景观美感,甚至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情绪,它也破坏了城市的市容卫生,给城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的不良刺激,被称为“视觉污染”。人民群众对此反应相当强烈。
潜在危害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其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身体健康。当温度达到650C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在我国,我们用的超簿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生产时,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名日消毒)取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种塑料袋。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人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土壤渣土化。垃圾直接施用于农田,或仅经简易处理后用于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能力。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通常至少需要200年。特别是塑料袋,塑料布,还有农田里的废农膜等长期残埋在农田内,庄稼的根就不能生长,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可供人们食用的粮食就会减少。若牲蓄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病症,甚至死亡。若将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产生二恶英——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方可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3、污染水体。,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还有垃圾的堆放过程中,其有害成份经雨水冲入地表水体。同时,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产生大量酸性和碱性的有机污染物把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渗入地下水或经雨水冲冼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
4、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现在北京人每人平均年产垃圾440公斤,全市年产400万吨左右,相当于两座半景山。北京的垃圾堆放场地已有450余处,占地超过1万多亩。而且垃圾在自然界停留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经油漆的木板13年;尼龙织物30-40年;皮革50年;易拉缸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如果利用填埋作业处理垃圾的话,由于塑料密度小,体积大,它会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的处理垃圾的能力,从而更加长了其停留的时间,占地更多。
5、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或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平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塑料焚烧时,产生大量黑烟,污染空气。
6、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随着城市垃圾中有机物质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放,而在长期堆放中只采用简单覆盖致使垃圾产生沼气的危害日益突出,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7、有害生物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病的根源。
8、耗费资源大。随着人们的需求量大,垃圾的不断产生,厂家也不断地生产塑料制品。但由于一次性塑料制品难于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原理是纸制品的组成物纤物素能被微生物分散,但用纸制品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
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而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属于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源。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
此外:
塑料袋的表亲-------农膜为例,它们是如何危害环境的呢?美国的农业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农用地膜在加速农作物成熟的同时,也加速了土地的侵蚀,以及土地中杀虫剂流失,并对流经的地域造成更大的危害。在美国的许多地方,用塑料膜来覆盖土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不可渗透的塑料膜不仅有助于保持土地的湿度,而且暖和了土地,使塑料膜里的作物提前成熟,这对农民来说是大有好处。然而,这样的好处是以损害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
许多农民已经注意到,与被植物的残余覆盖的土地相比,更多的雨水从覆盖的土地间的小沟里流失。然而,“没有人操心究竟有多少水因此而流失。”美国马里兰州农业研究中心的一些无机化学家们却提出了这个问题,在2年的时间里,他们收集了从番茄地里流走的雨水,测量了流量,以及里面的污染物。
在1998年,他们发现每立方米用塑料膜覆盖的土地流失量是63公升。这是用巢菜属植物覆盖的土地流失量的4倍,在1999年8月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美国化学会年会报告中,化学家Hapeman说,更严重的问题是每年每公顷(1公顷=15亩)用塑料膜覆盖的土地失去大约4950公的土壤,这是用巢菜属植物覆盖的土地的15倍。她进一步评论说,对于像土地这样一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再生的资源,“不能长时间地承受这样的损失。”
然后,她又观察到化学物质的流失,两个用于试验的土地都撒上同等量的杀菌剂CHLORTHALONIL和杀虫剂ENDOSULFAN。因为在用塑料膜覆盖的土地里,暴露在外的用于凝固杀虫剂的泥土比用植物覆盖的土地要少,雨水冲失的化学物质前者是后者的19倍。研究人员将流失的水放入装有本地水产物如硬蛤和硅藻的容器里发现,从塑料膜地里流失的水比从植物膜地里流失的水对它们更有毒。
使用塑料膜可以使农民提前3到4周收成作物,这样的蔬菜得到高昂的市场价格。Hapeman进一步说:“然而,用泥土和杀虫剂的大量流失,去换取提前3周的收割,很难让人相信是明智的行为。”三、“白色污染”现状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坚实耐用,价格低廉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不断增长趋势。据有关材料介绍,全世界塑料产量1998年已达1.5亿吨,比1990年增长51%。我国1998年塑料原料产量约为676万吨,进口量800多万吨,塑料制品近1600万吨,比1990年产量增长3倍多,成为世界塑料制品生产第二大国。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国内包装塑料近400万吨(包括自我套用的在内 ),其中难以回收利用的一次性包装材料以30%计,则每年生产的塑料包装废弃物约120万吨;塑料地膜产量40多万吨,其废弃物由于混入了大量沙土,较难回收利用,通常农民把它们捞到地头烧掉,回收量甚微;一次性塑料日用杂品及医疗卫生用品约40多万吨,综合上述各项,塑料垃圾年产量达200多万吨。
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交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数目的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大幅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组成中的塑料废弃物也迅速增加。按重量计算,约占3-10%,按体积计占20-30%。
据有关部门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日产量为1.2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含量约为3%。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日产量为1.1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量约为7%,每年总产量约为29万吨。天津市生活垃圾日产量为0.58万吨,其中塑料含量约为5%,每年总产量10.6万吨。
近几年,“白色污染”日益严重,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响,铁路沿线、旅游景区、长江、大中城市的城乡集合部等地区的白色污染尤其受到各级环保部门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同时也已经引起了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尽快治理。
四、“白色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治理“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管理部门要从行政、经济、技术三个手段并用。从现实情况看,还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没有全国性的专门法规
治理“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业或个人的自觉性,在某些方面应有强制措施,要对市民和餐饮部、交通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具有约束力。比如,要求企业或个人对自己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塑料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对随意抛弃、堆放塑料废弃物的个人或单位进行处罚。
(2)缺乏相关的经济政策
调动塑料废弃的回收、再利用和发挥企业回收利用的积极性,需要给予这此企业以优惠政策。现有的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行业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为了不增加政府负担,同时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应要求产生废弃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作为对回收利用者的补偿。这种作法在国外已较为普遍,在我国这类经济政策还欠缺或还不太完善。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风景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域等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善引起的。餐饮业、商业、铁路、水运部门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没有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听任顾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对已收集起来的废弃物又抛弃到车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游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商场、饭店、公园等繁华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还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市容环卫部门虽有规定禁止乱扔废弃物,但执法、检查的人员很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现象很普遍。
(4)各地的管理思想还不统一。
有的地方对“白色污染”的防治尚不够重视,还未将这个问题上议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张通过“以纸代塑”和使用可降解塑料来解决:有的地区强调依靠回收利用来解决:但如何进行综合防治,思想上尚未获得共识。
(5)人们的环境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大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还没有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随手抛弃废弃物,乱倒乱扔生活垃圾的行为随处可见。新闻媒介对“白色污染”的报导缺乏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引导教育。产生塑料废弃物的生产、经营单位没有责任感,没有认识到自身应履行的义务,没有回收、利用、处置的压力。五、“白色污染”治理技术
1、管理方面
(1)对包装废弃物的立法
1996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固体废弃物处理法》其中对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和制品、塑料地膜等明确规定应当采用回收利用、易处置或在自然环境中易消纳的产品。目前国家环保总局正在起草《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实施条例》,对固体法中有关包装废弃物的原则规定做进一步的细化。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
(2)将铁路沿线的长江的白色污染列为优先治理的重点
长期以来,交通运输单位对运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直接往车外、船下倾倒。随着交通运输的增大,这种粗放经营方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为此,1995年起原国家环保局联合颁布了《关于维护旅客列车、车站及铁路沿线环保卫生的管理规定》。规定:严禁乘客、乘务员向车外抛弃废弃物,实施垃圾袋装化处理等。现各项管理制度基本落实:旅客、工作人员向车外扔垃圾的现象得到了基本控制:铁路沿线积存的垃圾也得到了较好的治理,重要铁路两侧的“白色长廊”基本消失。
随着三峡地区的发展,船舶垃圾产量增长很快。这些垃圾全部被倒进江中,不仅影响水质,而且影响到葛洲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对此1997年12月,交通部、建设部、原国家环保局联合颁布了《防止舰舶垃圾和沿岸固体废弃物污染长江水质域管理规定》。规定:禁止向水中抛弃垃圾。船上要配备足够的垃圾收集容器,要有船舶垃圾记录簿及垃圾管理计划等。
1998年7月18日,温家宝副总理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对治理“白色污染”做了重要指示。要求在一年内解决长江、太湖流域、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问题。根据这一要求,国家环保局与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旅游局于当年9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重点交通干线、流域及旅游景区塑料包装废弃物管理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有:铁路车间、车内,长江及太湖等内河水域航运的船舶上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铁路沿线、长江、太湖流域沿岸禁止倾倒垃圾;对已在沿线(岸)堆积的、水中漂浮的垃圾要求在限期内清理干净;交通运输工具上及旅游景点、景区要配备足够的垃圾收集容器等等。
(3)强制生产者回收包装废弃物的试点
1997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选择北京、天津两市面上作为试点,要求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企业按一定比例回收使用后的餐具。具体收集、处理工作由回收公司承担。生产企业根据各自的产量向回收公司交纳收集处理费。两年来,试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北京市的回收率已达60%,天津已达50%。
2、技术方面
我们大家都用过或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塑料制品,它们有许多优点,强度大、坚实耐用,还可以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经处理,既能重新成为制品,亦可制得汽油与柴油。但它们在完成使用周期后较难降解,从环保角度出发,这些优点又可以被认为是缺点或不足,但是塑料的发展历史还不到100年,比起其它传统材料几百、几千年的发展史来说是短暂的,因此存在一些缺点或不足也不足为奇,问题是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是采取消极的办法、一刀切淘汰禁用?“以纸代塑”?还是采用积极的办法,正视其存在的问题,采用科技进步和综合治理的办法去解决。后者是新世纪赋以我们的环保重任。
治理“白色污染”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采取积极对策,运用行政、科技、经济手段综合治理。当前应在加强管理、制订有关政策法规,扶植有利于环保的企事业发展,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和抓好舆论的正确导向等前提下,借鉴国外3R1D,即减量、回收再用、再生利用、降解等的治理对策,初稿实施省资源化(减容、减量)、再资源化(回收利用)、无害化(可降解)等多法并举、防治结合的对策和措施。
(1)资源化(减容、减量)
省资源化即减容、减量,是减少或抑制塑料废弃物的产生量,包括少用,即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或少用;或通过填充天然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减少塑料用量,不仅节省有限资源,也可以减少污染;或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功能、延长寿命、一物多用,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的消费量;减薄,即在保证应用性能前提下,通过改变原材料配方和产品结构设计,使产品达到轻量化、薄壁化;减容,即通过压实、溶解、消泡等减少塑料废弃物的体积,随之也节省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能耗,这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也是防患于未然和从源头抓起的办法。
(2)再资源化(回收利用)
再资源化即回收利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更重要的包括从立法、回收、生产、检验、销售等一整套系统工程问题,是各国积极开发,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有效办法,从塑料废弃物总体而言,相当一部分是易回收利用的。但对一次性塑料废弃物而言,必须根据各废弃物的种类、质量、数量、流向及处理方法,易回收又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经济合算的应尽最大力度去回收利用,包括材料、热能、燃料油、化学品等,这不仅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从节约地球有限资源,有效利用再生资源的角度均具有重大的意义。您知道吗?回收1吨废纸可生产好纸800公斤,可以少砍17棵树,可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汽油和柴油;用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以节约石英砂、纯碱等原料。还可节电;用废金属冶炼金属可节约大量的能源消耗,还可减少空气污染;而一些果皮、蛋壳、菜叶、剩饭等厨房垃圾,可用堆肥酵的方法处理,变成绿色肥料等。但目前回收利用无论在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回收体系的建立,高效回收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以及回收料的产品方向等均会面临许多技术经济方面的难题,有待于政府和民间加大科技投入,通力合作作为重点问题研究解决。
(3)无害化(可降解)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一次性塑料废弃物是很难收集的,如堆肥袋、垃圾袋、超市和早市用的轻型塑料包装袋等,或即使强制收集,经济效益差甚至无效益的如中餐餐具、地膜等,这些领域采用可降解塑料就比较适宜。经过近十年的跟踪应用实践证明,我国开发的降解塑料具有以下特点:①实用性:其应用性能和卫生性能与普通塑料相近或相当;②降解性: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较快地降解,成为易被环境消纳的无害化碎片或碎末;③安全性:降解过程中产生和降解后残留的物质对环境无害或无潜在危害;④经济性:价格与同类普通塑料制品持平或略高。我国降解塑料具有代表性的是当前天津某有限公司开发的淀粉基生物降解技术和系列产品,其工艺特点是淀粉液态下真空脱水,微细化处理及覆羟改性技术等,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并具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其薄膜中淀粉含量可高达50%以上。育秧钵和注塑制品可高达80%,这意味着产品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而且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减少塑料垃圾一半以上,符合省资源化从源头抓起的原则,另外由于加入了大量淀粉和促降解助剂,其废弃物有利于垃圾堆肥化处理,是回收利用的一种独特方式,符合再资源化的措施。因此,根据国外经验对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即使强制收集经济上不合理的一次性塑料产品,推荐采用可降解塑料被认为是最佳选择,在短期内可降解碎裂成无害化碎片,从而达到塑料垃圾减容、减量、减轻或抑制环境污染的目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可以完全降解回归自然。
综上所述,要让这些垃圾变废为宝,就要做好垃圾的回收和利用的工作。因此,我们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信息网络等多种大众媒体,大力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宣传教育;抓紧制定先例国情有关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法规,并严格执行;可考虑在一些单位深入细致地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试点工作;并与大家进一步讨论完善管理办法,使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尽快普遍开展。让我们共同努力,用举手之劳,推动垃圾分类回收,清除垃圾污染,变废为宝,节约资源。使北京能以崭新的面貌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同时也给我们自己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健康的生存空间。
北京白色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1.白色污染的定义与本研究使用白色污染概念的特定范围
定义:白色污染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废弃物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
上述定义是对白色污染的一般性概括。塑料制品与白色污染并不划等号,白色污染是由于塑料制品使用后废弃物未能得到妥善处理而造成的,并不是所有的塑料制品使用后都造成白色污染。
从当前北京市塑料废弃物造成污染的实际情况看,主要以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农膜三类塑料废弃物造成的污染最为突出。
为了突出针对性,本课题调查研究的对象集中在废塑料袋、废发泡塑料餐盒和废农膜污染的防治上。本文以下使用白色污染的概念时,其外延就界定这一特定的范围内。
2.北京白色污染防治相关环节调查结果
与北京市白色污染防治相关的环节是指,塑料袋、发泡塑料餐盒、农膜的生产、流通、消费及其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等环节。
2.1 北京市塑料袋使用量
通过对商场和农贸市场摊点调查与居民消费调查。
2.1.1 流通环节塑料袋销售与使用量。我市商场年使用塑料袋7.78亿个,折合重量为6426.28吨。
集贸市场年使用塑料袋数量为63.63亿个,折合重量19725.3万t。
上述两个主要流通环节使用塑料袋数量合计为71.41亿个,重2.62万t。
2.1.2 居民塑料袋使用量
北京市常住人口日使用塑料袋数量987.7万个,重32.97吨;年使用塑料袋36.05亿个,重11968.6t;
北京市流动人口日人均使用塑料袋1.32个,日合计使用量为435.6万个,年使用量为15.9亿个,重量为5297t。
北京市总承载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日使用塑料袋1422.88万个,年使用塑料袋51.95亿个,重17247.4t。
2.1.3 两项调查结果比较分析。从上述两项调查结果看,流通环节得到的数据大于居民调查得到的数据,其中的差额主要为各种单位使用的塑料袋数量。以下在用到北京市塑料袋使用总量时,我们使用从流通环节调查得到的数据。
2.2 发泡塑料餐盒使用量
目前,北京市发泡塑料餐盒市场主要由5家本地企业和1家外地企业占据,这6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95%左右。
北京本地5家主要企业发泡塑料餐盒的生产能力为每日250万只,在京销售量为日平均93.5万只;1家外地企业在京日均销售量为10万只,年销售量3650万只;6家企业合计在本市日销售103.5万只;再将本市和外地的一些小企业、个体户按日销售1.5万只餐盒的保守数字计算,北京市每天至少消耗105万只塑料发泡餐盒,年消耗量为3.83亿只,重量为2298t。
2.3 北京市农膜使用数量
农膜分为棚膜和地膜两大类。根据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提供的数据,1995年,北京市使用地膜的土地面积为77万亩(约5.14hm2),平均每亩地使用量3kg,年使用地膜2310t。
全市使用棚膜的土地面积10余亩(约0.67hm2),重复使用率25%,每亩平均使用重量约100kg,棚膜年使用量为10000t以上。
综合上述两项数据,北京市使用农膜总量为12310t。
2.4 北京市废塑料回收状况
目前北京市没有专门的废塑料回收组织,回收工作完全靠社会根据市场需求和获利状况自发地进行和上下波动。
调查情况表明,北京市国有收购网点不收购这三类塑料废弃物,其他性质的收购者一般也不收购;有一些废塑料处理企业开展这项业务,但收购数量有限,收购面很窄。
2.5 北京市废塑料处理状况
北京市现有三类废塑料处理技术项目。
一类是专门从事废塑料利用的技术项目。从事废塑料再利用的厂家以废塑料炼油厂最多,日产油1t~ 7t,年处理废塑料能力600t~8600t。还有一些是用废塑料再生制造盆、桶等容器、制油漆、生产建材等的项目。
第二类是废塑料随垃圾一道填埋的技术项目。已建成的有阿苏卫填埋场,总投资1.3亿元,每吨垃圾处理成本95元,从进入填埋开始计算,每吨垃圾处理费为20元。北神树和安定填埋场最近也已竣工。
废塑料利用技术项目的生产企业大部分经济效益较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部分企业的废塑料来源不稳定,同时,为了压缩投资,降低成本,企业采用的设备水平普遍较低,对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治理标准不高。这些问题如果从政策上加以调整,是能够较好地解决的。
焚烧和卫生填埋这两种方式目前在北京还处于起步阶段,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短时间内还难以大面积采用,但可以肯定,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将有很快的发展,从而为北京市的白色污染防治提供了两条有效的途径。
3.防治白色污染的途径
目前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途径有四条:一是回收利用,二是用降解制品替代,三是焚烧,四是填埋。
3.1 回收利用
废塑料回收利用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物理过程进行回收利用,一类是通过化学过程进行回收利用的方法。
第一类回收方法可再生出聚乙烯(PE)、聚氯乙烯薄膜(PVC)、聚苯乙烯(PS)材料,低档盆和桶、打包带、管材,鞋底、油膏、耐低温油毡,复合塑料防水涂料等一系列产品。
第二类回收方法可从废塑料中提炼出汽油、柴油,从废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
3.2 用降解制品替代
目前使用的降解制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降解塑料制品,一类是纸制品。
3.2.1 降解塑料制品。降解塑料制品有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塑料三种。
光降解是指高分子聚合物吸收紫外光后发光引发作用,最终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使用光降解塑料制品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生物降解塑料是在分泌酵素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的作用下,引起降解的塑料。这种新型降解塑料近年来发展较快,是当前降解塑料研究开发的主攻方向。
3.2.2 纸制品。纸在农膜等用途方面研究开发的产品技术还很不成熟,未进入实用阶段。纸制品在包装和餐具等用途方面的制品技术已比较成熟,性能也能达到使用者的要求。
3.2.3 焚烧处理。焚烧是利用热能来破坏塑料高分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对塑料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一种方法。废塑料热值高,热值为1.79万~4.45万kJ/kg,具有很高的热利用价值。
废塑料随垃圾焚烧处理,避免了对土壤和水的污染,消除了病原体,利用了热能,炉渣还可综合利用生产建材,节约土地资源。
国外垃圾焚烧技术成熟,设备先进,但投资大,运行成本高。1988年,深圳引进日本三菱重工技术设备,建设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厂。国外焚烧技术和设备对垃圾的热值要求高,处理1t垃圾的费用达110元(人民币,下同)以上。
中国当代吃垃圾工程有限公司开发出“内核烧结法”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并投资2400万元,在昌平建成了北京第一座垃圾焚烧厂,在技术、经济上都具有可行性。
3.2.4 填埋处理。填埋是一种利用土地掩盖方式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填埋分为普通填埋和卫生填埋两大类。
普通填埋场投资少,成本低,但不能彻底解决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由于填埋场的场底未加防渗漏处理,垃圾渗出液会污染地下水,逸出的甲烷气体会污染空气。
卫生填埋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空气及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但投资大,填埋成本和运行费用高。
4.白色污染防治途径评估
选择防治白色污染的途径,主导因素不是人的主观意愿,而是与之相关的客观条件、事物发展的规律及其产生的结果。为了使研究结论科学可靠,经得起历史检验,课题组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防治白色污染的途径进行了反复研究、分析和论证。
4.1 白色污染防治途径定性分析
4.1.1 回收利用途径分析。回收利用的最大优越性是他不仅对白色污染解决得较彻底,能有效地消除废塑料对环境的视觉污染和对土地、水源的污染,而且能够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这类项目有不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熔融再生技术成熟,产品实用,项目的利润率较高,但对废塑料的分拣、洁净度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还存在重复利用的过程中,产品性能逐渐降低,最终无法再利用的问题,市场销售的竞争也比较激烈,项目的可行性主要取决于废塑料的来源和市场销售情况。
热分解的催化降解技术成熟,对废塑料的种类和洁净度要求都不高。国内科技人员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开发出投资小、价格低、适应性强、不需要对废塑料进行严格分拣和清洗,能够提炼出合格气、柴油的技术和设备。只要能解决好废塑料的来源和控制住原料价格,产品的市场销售没有问题,是一条比较完善的废塑料处理路线。
4.1.2 降解制品替代途径分析。降解塑料废弃物少则2个月,多则半年以上才能降解,如不回收,仍不能彻底消除视觉污染,而且存在浪费可利用资源的问题。如果回收,其降解性就失去了意义。由于此类产品的降解速度明显快于非降解塑料制品,在一些难以回收或回收代价高的条件下使用,能减轻污染的程度,不失为一条可以选择的路线。
纸制品比塑料制品的价格高出2~7倍。以餐盒为例,非降解发泡塑料餐盒出厂价每个0.11元左右,纸餐盒出厂价最低的也在0.35元以上,性能较好的纸板餐盒出厂价每个0.7元以上。纸制品在降解性能上确有优越性,在难以回收和回收成本高的条件下,使用纸制品可以解决非降解塑料制品长期不能降解的问题。纸餐盒在一般条件下约需要4个月才能降解,在干燥低温环境下至少需要半年。因此,不回收在一定时期内仍存在视觉污染和环境卫生问题,也有资源浪费的问题。从回收利用角度考虑,他的综合成本要比采取对非降解塑料制品征收环保处理费,实行废塑料回收利用办法高。
4.1.3 焚烧途径分析。焚烧方式对废塑料无分拣要求,同其他垃圾一道焚烧,不需要单独挑出来,管理也比较容易,但项目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经济比较效益低,适于在难以回收或回收代价高的情况运用。从发达国家的情况和我国所处的发展水平看,这一途径的增长潜力很大。
4.1.4 填埋途径分析。填埋处理的优点同焚烧一样,对垃圾的适应性比焚烧更强,不需要对垃圾作任何处理,方便省事。但缺点是占用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可以把他作为防治废塑料污染的最后一道闸门,对不适合采取前几条途径或由于其他原因未能处理的废塑料也比较容易,但项目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经济比较效益低,适于在难以回收或回收代价高的情况运用。从发达国家的情况和我国所处的发展水平看,这一途径的增长潜力很大。
4.2 白色污染防治途径定量分析
4.2.1 防治白色污染途径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该项评价工作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模型从环境影响、技术状况、经济效益三个方面,选择了景观污染、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技术先进性、技术成熟性、技术适用性、产品成本价格、市场销售8个指标,对回收利用、降解制品替代、焚烧、填埋4条途径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认为,回收利用途径列首位,总排序值0.489;以下依次为焚烧0.277;填埋0.134;降解制品替代0.089。
焚烧和填埋途径排序优于降解制品替代,除了能够紧密地与回收利用途径相配合,从而有效地消除白色污染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是它们在污染防治上比降解制品替代更彻底。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考虑,实际上也比使用降解制品低。
以发泡塑料餐盒为例,废发泡塑料餐盒从收集到焚烧处理或填埋处理,总费用为每吨不超过100元,而如将1t发泡塑料餐盒改用纸餐盒,则消费者至少要多付出3.33万元(按平均每个塑料餐盒6g,一吨发泡塑料餐盒为16.66万个,每个纸餐盒比发泡塑料盒贵0.2元计算)。这就是说,在同样不造成白色污染的情况下,使用纸餐盒比使用发泡塑料餐盒多付的经济成本可以用焚烧或填埋方式处理333t废发泡塑料餐盒,这里还没有考虑焚烧途径回收利用的热能价值。
这一评价结果给我们提供了北京市白色污染防治途径选择的顺序,根据这一顺序可以形成下述两套方案。
首选方案:是一套组合方案回收利用——焚烧——填埋。这一方案实施的顺序是,首先考虑采用回收利用方法;在回收利用难度大、价值底的情况下,则考虑随垃圾一道焚烧;最后考虑随垃圾一道填埋。
次选方案:对于那些回收系统难以达到,回收困难或经济上不合算的情况(如一些远离城市的旅游景点),还有一些消费水平较高的场所,直接采用降解塑料制品或纸制品。
4.2.2 发泡塑料盒与纸盒清洁生产评价结果。课题组对发泡塑料餐盒与纸盒在环境污染方面进行了评价对比工作(表1)。
评价是按北京市每天使用105万个发泡塑料餐盒,年使用3.8亿个发泡塑料餐盒,两种制品从原料生产、产品制造到废弃物处理的过程计算的污染物排放量。
测算结果:除CO一项纸餐盒排放量低于发泡塑料餐盒,为0.69倍外,在COD、BOD、SO2和NOX排放量上,纸餐盒分别是发泡塑料餐盒的674倍、543倍、2倍和3倍。
表1  3.8亿个发泡塑料餐盒与纸餐盒排污比较
排放物
产品
废水,t
废气,t
COD
BOD
SO2
NOX
CO
EPS餐盒
18.1
5.8
25.1
8.1
10.5
纸餐盒
12200.9
3152.2
51.1
25.8
7.2
4.2.3 对塑料制品征收环保处理费方案测算。回收利用途径最大难点不是废塑料的处理技术,也不是废塑料处理项目的经济性,而是废塑料的回收。为了论证回收利用途径在经济上的可行性,课题组对废塑料袋、发泡餐盒和农膜回收办法进行了多方案的测算。
计算结果表明,加上环保处理费后,使用塑料制品的价格仍比纸制品至少低1倍,其中一部分塑料制品与纸制品的比价关系变动很小,这样的征费标准社会各方面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本方案剩余资金还可以回收利用近4万t塑料废弃物。如果在上述基础上再进一步对其他塑料制品征收环保处理费,回收利用的综合平均单位成本将进一步降低,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提高,其经济上的可行性将更加明显。这就是为什么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对塑料制品征收环保处理费的内在原因。
上述两个方案各有其特点。第一个方案收费面大,对白色污染的治理量也大,无疑效果也将较好,但其工作的难度肯定也相应的较大。第二个方案只对发泡塑料餐盒采取收费措施,收费较高,回收价也较高,对废发泡塑料餐盒回收的推动力大,工作的难度相对于第一种方案要小,但也已达到了国内有关城市和部门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所做工作的水平。这两个方案究竟采用哪一个,主要取决于决策者是想尽快地同时在三类塑料废弃物污染防治上采取行动,还采取分步履行逐渐推进的方式。
4.3 有关方面对白色污染防治途径选择咨询情况
在对白色污染防治途径进行专题调查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分别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造纸专家,就北京白色污染防治途径的选择进行了咨询。
4.3.1 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咨询情况。参加咨询会的人大代表共8个人,参加咨询会的市政协委员共12人,另有市政协提案办特邀到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环保专家1人。
在本次咨询中,全都选择了方案1。
4.3.2 造纸专家咨询情况。与会造纸专家的主要意见如下:
(1)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纸制品的价格肯定要高于塑料制品,如果不采取政策调控手段,纸制品无法靠市场机制与塑料制品竞争。
(2)部分专家对国内有地方搞“以纸代塑”持不同意见,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搞“一刀切”,提“以纸代塑”要慎重。
(3)如果要在包装、餐盒等用途上用纸制品替代塑料制品,国内造纸业能够拿出合格的产品来。如果能用更低的成本和代价搞塑料回收利用(一些造纸专家原来的印象是废塑料无法回收利用),还应从实际出发,以回收利用塑料制品途径为主。
4.3.3 塑料专家咨询情况。课题组访问塑料制品生产、处理及其研究开发单位或塑料制品行业管理机构共21家,走访和咨询了塑料技术专家或专业管理人员14位,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1)被咨询专家都认为,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资源保护和节约上,以及环境保护上,塑料制品比纸制品更有竞争力。
(2)多数专家认为,淀粉填充型降解塑料制品的路子不可取(一些专家认为他不是降解塑料),这种产品既浪费粮食,还存在不少技术问题。
(3)大部分塑料专家、包括搞降解塑料的专家表示,如果能回收利用,还是首先选择非降解塑料回收利用途径。对那些不适合回收利用的情况,或者用降解塑料或纸制品。
5.国外白色污染防治概况
5.1 美国
过去,美国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主要采用填埋和焚烧方式,回收利用较少。随着社会的进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增强,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回收利用与其他途径在技术、经济,特别是环境比较效益方面的优势逐渐被各方面认识,从而在对白色污染治理的途径应从回收利用为主这一点上逐渐达到了共识。近年来,美国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率迅速提高。1987年回收利用量仅6.7万t,占塑料包装物的1%;1992年回收利用量249.5万t,占塑料包装总量的28%;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2年,美国回收的塑料包装将达到657.7万t,占塑料包装总量的42.5%。届时,美国回收利用的塑料包装量将高于填埋量。
现在,美国的废旧塑料回收制度和产业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和条件不同,做法也有所不同。在加州及华盛顿州已有了完备的回收体系。
5.2 日本
日本社会通过对白色污染防治手段和途径多年的综合比较,最终确定了以回收利用废旧塑料为主的方针。《容器包装再循环法》中规定,使用或制造特定容器的责任人和使用特定包装的责任人,对其制造和使用的容器负有再利用的义务。《东京都废弃物处理的再利用条例》规定了特定包装和容器生产者对减少垃圾废弃物的义务和强制回收办法。
近两年来,日本在各地方行政机关的配合下,积极执行“四者一体”的回收方案:采取由政府制订完备的环保法规,由相关制造业者担负回收责任,由商店及连锁超市等单位设置回收站,由消费者自行分类清理的方式,从上至下,全面、多层次地推动塑料仪器餐具的回收工作。
6.北京市白色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
6.1 北京市白色污染防治的基本方针
北京市白色污染防治的基本方针是:以回收利用非降解塑料制品途径为主,以焚烧填埋、降解制品替代为辅,多管齐下,多手段地综合治理。
6.2 关于实施“北京市白色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建议
6.2.1 三个战略阶段。这三个战略阶段是:行动策划阶段;行动准备阶段;行动实施阶段。
在行动策划阶段,首先要做好加强宏观领导及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的工作,搞好规划、立法、政策制订的研究和论证。
在行动准备阶段,要抓好规划和法律、法规、政策的发布,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动员,充分做好全体市民的心理准备工作、回收系统的组建工作。
在行动实施阶段,要全市上下一齐行动,更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狠抓组织落实、规划落实、法律和法规执行,启动科技攻关工程和产业开发工程。
6.2.2 八个行动要点。
(1)加强组织领导。其目标和任务是建立起强有力的北京市白色污染防治指挥和运行系统。
(2)制订综合规划。制订一项科学的、长远与现实兼顾的综合规划。内容包括宣传教育、政策制定、立法安排、专业管理、科研开发、经费筹措、项目建设等一系列方面。
(3)颁布法律法规。在进一步研究和周密论证的基础上,由市人大制订防治白色污染的地方性法律,由有关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制订相应的行政法规,为防治白色污染行动提供法律依据。
(4)树立环保观念。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开展消除白色污染宣传周、组织群众性塑料废弃物义务清捡活动等多种形式,在北京市民中牢固树立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
(5)出台配套政策。制订一套扶植与限制相结合的政策,加强生产、流通、消费及回收处理全过程的管理,运用市场和计划两根杠杆,行政与经济两种手段,推动北京废塑料污染防治事业的健康发展。
(6)强化科技攻关。围绕着防治白色污染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废塑料回收的分类、去污、减容等配套技术,废塑料利用项目效率提高及污染防治技术,可降解标准的制订和检测技术,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科技攻关,使北京市的废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登上新台阶,对带动全国白色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7)促进产业开发。强化对废塑料回收处理行业的宏观调控,通过扶优汰劣,重点培育一批技术先进适用、环境效益明显、产品有销路、经济效益好的废塑料处理企业,使之上规模,上水平,出效益,提倡良性有序的竞争,遏制恶性的无序竞争,使北京的废塑料处理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8)建立回收系统。以国有物资回收企业和市政环卫系统有关企业为骨干,其他形式的组织和个人为补充,建成一个高效、有序、多层次、多元化、统分结合、结构完善、网络健全的回收体系。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监督投诉
常用信息更多...
北京市科委联系方式
市科委规范性文件
公务员招聘录用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
最新结果
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软件企业名单
科技研发机构名单
科技新星名单
问卷调查
· 当前阶段,我们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推进“科技北京”建设

搜索
互联网搜索


全文搜索


邮件订阅
白色污染的调查研究
白色污染的调查研究
组长   叶燕强
组员   张  红  潘德顺  梁政平  李茹雪  符  铭  吴卓谕  王妹
前言
当你繁忙的学习、工作后,是否想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放松心情,享受大自然呢?
然而,呈现在你眼前的又是什么?浑浊的空气,满地狼籍的垃圾,随风乱舞的垃圾袋,散发着腥臭味的泥土……作为一名追求幸福,希望享受生命的世界公民,你是否为这样的地球而感到不安,甚至为此担心,因为地球只有一个。它是全世界六十亿人民,唯一赖以生存的环境。为此,我组成员从白色污染的研究开始——
提纲:
1.白色污染的概况
2.构成污染的物质
3.白色污染事例
4.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
白色污染事例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却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在我国农村,广泛应用的地膜覆盖技术对提高作物产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旧地膜回收措施,造成旧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逐年增加,这些塑料薄膜,大部分以高压聚乙烯或聚氯乙烯为材料,需要200~400年才能分解掉。这些材料物品是一种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材料,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破坏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等。据统计,每亩土地残留的塑料薄膜和其他废弃物达4千克,会使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10%~16%,大豆减产6%~10%,蔬菜减产60%左右。近年来,残留在农田里的废弃物以达几十万吨。当然,还有一些工业生产上所用的工业塑料。它是以天然或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添加上若干助剂,在一定温度并受到一定外力作用下,可塑制成形。而当这些条件消失后,仍能保持人们所需的几何形状的高分子材料。如果这些工程塑料一经废弃,便成了“白色污染”。此外,还有一些生活塑料,例如塑料饭盒、食物袋……
白色污染的概况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工农业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也进步极快,但随之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渐严重。除了一些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些状况,众所周知的当然还有环境问题。
尽管任何国家都有环境保护法,但环境问题还是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各种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这些污染问题。首先,从白色污染的调查
研究开始—
白色污染主要是由于一些塑料制品、橡胶、涂料、纤维、黏合剂等。
几十年来,合成树脂和塑料工业以年均超过15%的速度增长着。1993年时,世界塑料制品产量已经和钢的体积产量相当了。预计到21世纪初,世界塑料制品产品以重量计算也将超过钢产量。在我国,1992年时,合成树脂产量已居世界第13位,塑料产量已居世界第6位。
在我国,据轻工业部门统计,1995年全国共消耗快餐盒16亿只,人均1只以上。一些大城市远远超过这个数据。其中,上海的塑料饭盒的消耗量高达50万只,全年近1.9亿只。人均已达10只以上。上海现在每天处理的垃圾中,废塑料达350吨,其中快餐盒的日消耗量就占200吨。我国的白色污染如此严重,其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铁路部门。在长达5万多千米的铁路线上,一年要消耗近4亿只塑料饭盒被抛弃在万里铁路线旁。铁路部门每年为消除它们,都要花费上亿元资金。
当然,在外国白色污染也较为严重。例如,德国每年生产120万吨塑料包装材料,而目前的再循环能力每年只有数万吨,其余只能上放任自流。这就是人类为了追求方便,而不知不觉已带来了如此严重的污染。
近年来,无论是交通沿线的白色污染废弃物,江河湖海表面漂浮的塑料垃圾,田间的白色地膜,还是人们生活中的包装材料、厨房等用品。以至儿童玩具,工业器材等,都与塑料相连,几乎人迹所到之处,就有塑料制品及塑料垃圾。
在白色污染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们非常有必要研究一下白色污染的来源物质及危害,并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及更好地防治污染。
塑 料
—构成白色污染的物质
人们天天和塑料打交道,究竟什么是塑料呢?塑料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它的组成中除了合成树脂之外,还有根据需要加入的具有某些特定用途的添加剂。如能提高塑料的增塑剂,防止塑料的老化剂等。
有些合成树脂具有热塑性,用制成的塑料就是热塑性塑料,这种塑料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相反地,像体型的酚栓树脂,具有热固性,用它制成的塑料就是热固性塑料,这种塑料一旦加固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
这些塑料都是具有耐水,耐化学腐蚀,抗霉的特点,因而具有许多用途。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从而使得污染产生,致使发展。
塑料大都由于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几种类别。
乙烯
许多塑料是由乙烯制成的。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乙烯。
在通常状况下,乙烯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它难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克/升,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工业上所用的乙烯主要从石油炼制厂和石油厂生产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的。在实验中,通常是通过加热酒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使酒精分解制得乙烯。
由于乙烯含碳质量分数比较高,燃烧时由于碳没有得到充分燃烧,所以有黑烟产生。
聚乙烯
在适宜的温度、压强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乙烯的碳碳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分子间通过碳原子的相互结合形成很大的碳链,生成聚乙烯。
聚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塑料,由于它性质坚韧,低温时仍能保持柔软性,化学性质稳定,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聚氯乙烯
是一种合成树脂,用于制备塑料和合成纤维。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还有耐化学腐蚀、耐水、耐油等特点。聚氯乙烯可制成硬度塑料和软度塑料。其使用过程中,若不注意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发生老化现象,时间久后,变硬、发脆、开裂、长霉等并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氯化氢。
解决白色围绕的措施
白色污染日益严重,面对如此形式,解决它是很迫切的。目前,解决的快速方法还未得出。但还是有一些可以实施的措施。下面就介绍几种:
我国用稻草和麦干等为原料制成草纤维薄膜达到了化学标准。把其埋入土壤8个月可以解成无“遗毒”且能“造福”的肥料。又美国一杜邦化学公司研制乳酸聚合物作原料的新型塑料,由再生资源如干酪乳清和玉米制得,用完后,在空气,水和细菌的作用下,半年可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利用这些高新科技的材料来代替现用的“白色污染”物,以达到使用率,-从而减少白色污染。
其次,“绿色塑料”——可降解性塑料,一般可分为化学降解与光降解,生物降解和光与生物双作用。光与(化学)可降解塑料的制作。是在塑料制品表面喷洒一种特制的配方溶液,使它与塑料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塑料逐渐溶解成为可被水冲洗的无害物质,如此一来,就可以大大降低“白色污染”问题。
我国科学家使用纤维素及稻草和麦干,研制出了生物降解聚乙烯地膜。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也利用农作物下脚如豆干等制成了可降解农用地膜,不仅粘拉的强度高达40千克每平方厘米,且成本也较为便宜。如此好的发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那该是多么可喜的成果,不仅解决问题,也不用限度使用等。一举两得,多好!
以上说明了白色污染是可以解决的,不过因技术,资金等问题,解决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科学家的努力加上国家经济的发达,一定有能力把白色污染问题解决。
现在作为公民的我们不仅应从自身做起,不乱扔白色污染物品,而且应该大力宣传,让你周围的人也懂得保护环境,不仅我们公民应努力,而且我国领导也应如此。为此我国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北京1999年5月施行的《北京市限制销售,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管理办法》对防治白色污染作了具体的规定。“消除白色污染,倡导绿色消费”,成为1999年“地球日”环境宣传活动的主题。启动菜篮子计划,发放环保购物袋等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共同的行动。可见,我国已重视起“白色污染问题,并尝试去解决。这些条文的颁布,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条件。
作为祖国的一员,应大力配合国家把问题解决,“治理白色污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减少“白色污染”,建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威胁子孙后代和不污染环境的绿色文明,施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让我们建设一个美好的绿色家园而共同努力吧!
活动内容:
1,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最近白色污染的状况
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小组讨论,查阅资料
3,过程:
A,教室讨论,分配本日每人任务:二人网络查寻,其余5人查阅资料,记录并整理
B,各行其是
C,展示个人研究成果:首先从全世界来讲污染状况,再从外国的白色污染及减少污染的方案到我国的情况。得到主要污染物为塑料饭盒,塑料薄膜及包装材料等。这些污染物极难分解。一些高压聚乙烯等需200—400年才能分解。
1,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白色污染的原因
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小组讨论,查阅资料
3,过程:
A,分配本日每人任务
B,查阅资料后,小组讨论
C,白色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必然有利有弊。虽然便捷,但是引起的污染却是社会的几百年乃至几万年难解决的问题。当然,有了发明出新产品---白色污染后,社会、自然问题便出现了。
1, 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 在农业上,白色污染所带来的严重问题。
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小组讨论,查阅资料
3,过程:在我国,农业上塑料制品广泛。在农村广泛采用的地膜的麦田,由于每亩残留地膜碎片6、9公斤,使小麦减产9/100,若继续使用5年地膜,小麦不久不增产,反而会减产1/4。这些散碎在土地里的地膜难于清除和收集,白色革命成了令世人头痛的白色灾害。
1.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 构成污染的物质。
2.形成(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 小组讨论,查阅资料。
3.过程:构成污染的物质是塑料。
乙烯塑料中包括聚乙烯.聚氯乙烯
研究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优、缺点),生成方式,及使用方式和范围。
心得体会:
叶燕强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张  红
让我们人人树立以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思想,以实际行动来消除校园里的白色污染及其它污染,把学校建设为绿色校园,文明校园。
潘德顺
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目的还在于向全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因此建议学校多方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每年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只有全社会都在讲环保,才会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梁政平
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环保的观念,因此建议学校多多加强环保教育,如征集环保标志,举行环保歌咏比赛等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李茹雪
治理“白色污染”,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携起手来,拒绝塑料袋,拒绝白色污染,与绿色牵手。
符  铭
经过查资料和实际调查采访,我感受很多,收益非浅。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同时,我也懂得了:我们是社会的主人,应该自觉改善地球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吴卓谕
建议大家要做到“地球是我家,环境靠的大家”的行动。少用一个塑料袋;少用一个饭盒;少用扔一个垃圾……地球会为你而刚到骄傲的!
王  妹
“白色污染”对社会和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来消灭“白色污染”还地球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