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h2后备箱尺寸图解:中国古代史单元总复习(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27:46

中国古代史单元总复习(二)  

2008-03-30 17:10:17|  分类: 初中历史课程资源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参考答案:(上接总复习一)

一选择:1.A   2.C   3.C   4.B   5.A   6.C   7.B   8.D   9.D   10.B  11.B  12.D  13.C14.B  15.C  16.B  17.B  18.C  19.C  20.C  21.C  22.D  23.D 

二、材料题

23.(9分)

(1)唐太宗认为应该加强宰相制度,以避免决策失误。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是政治混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2分)

    (2)唐太宗认为皇帝决断和集体讨论应结合起来。明太祖认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只管办事,皇帝一人决策即可.(2分)

    (3)从根本上说并不矛盾。因为唐太宗要求“百司商量,宰相筹画”后“方可奏行”,最后的决定权仍在皇帝一人手中。二者都坚持专制制度,但唐太宗要求将君主专制与宰相制统—起来,明太祖将宰相制与君主专制绝对对立来看待,因此得出不同结论。(4分)

    (4)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1分)

24 (12分)

⑴少数民族天性是刚强叛乱;西晋时,统治者没有把内迁的少数民族驱逐出中原,结果西晋被少数民族灭亡。不正确。西晋时少数民族发起反晋斗争的根本原因是晋统治者的剥削、压迫、歧视政策。(7分)⑵他认为只有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并加以教育就不会出现祸患。(3分)⑶民族政策是否恰当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2分)

25、(共13分)

    (1)材料一 以人丁为征税标准:材料三以土地、财产为征税标准。(1分)

    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被破坏,以此为基础的租庸调制无法实行,为保证国家赋税收入而实行两税法。(1分)

    实质:生产关系的调整。(1分)   趋势:封建地主对人民的人身控制减轻。(1分)

    (2)“庸”的规定可以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发展农业生产(1分);“行商”的规定保障了商业活动的合法经营,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2分)

    (3)变化:丁男中男的起岁推迟,“老丁”的年龄提前。(1分)

    现象:服役期限缩短,赋役减轻。(1分)目的:恢复发展生产:巩固统治。(1分)

    (4)联系:均田制下授田者要服兵役。(1分)

    优点:兵农合一,有利于军队自给(或减轻政府负担);可避免武将专权割据。(2分)

 

三、问答题

27、(1)唐朝政府实行兼容并蓄,对外开放的政策(2分)。原因:国家统一强盛,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先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统治者政策开明,重神对外交往;交通发达。5分)

    影响:传播了唐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兼收并蓄,丰富了唐朝经济文化生活。(2分)

(2)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分)。原因:明末清初受到西方国家侵扰;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经济落后;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闭目塞听。(3分)如答“小农经济和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可给1分。影响:暂时保护了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抵制作用:(1分)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为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埋下了祸根。(1分)

  28(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得在民”,对农民宽刑薄税。荀子主张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让民安居乐业。

(2)唐朝实行的均田制(租庸调制),体现了仁政(轻徭薄赋)的思想;完善科举制,体现了任人唯贤的思想;推选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体现了“兼爱”“非攻”的思想。

29.(17分)

(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政在得民”; 老子主张“无为”;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法治(5分)

(2)措施:

政治方面: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太宗惟才是举,量才受职。如“房谋杜断”,名将李靖、李(责力)等,谏臣魏征等。(2分)

革新政治。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等,加强中央集权。 (2分) 

经济方面: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多次减免田租,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戒奢从简。力倡节俭,不准修建台榭,禁止进贡珍奇宝货。(2分)

文化方面:举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2分)

民族关系方面: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贞观初年,唐大败东突厥。擒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

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早在640年攻破高昌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加强唐吐关系。 (2分)

 

 

 

单元总复习与小专题梳理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一、阶段特征

1、总体特征

总体特征: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2、具体特征

(1)        政治上:①由分裂割据到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最后完成统一。②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③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

(2)经济上:①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超过前代。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③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3)民族关系:①民族政权并立并发生许多冲突和战争。②和平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4)对外关系:海外贸易发达,对外贸易由传统陆路为主转到以海路为主。

(5)科技文化:①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在世界继续处于领先地位。②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③科技文化的发展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二、重要历史概念

1.少数民族封建化

所谓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就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其主要原因是在于接受汉族的封建文化,主要方式是通过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接触,包括和平的或是战争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和封建化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祖国边疆的开拓,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蕃汉分治”制度

“蕃汉分治”制度是辽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而实行的南北分治的双轨政治制度。其实行的原因是由于南北地区的汉族、契丹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是一种民族分治,具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点。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度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

3.猛安谋克制

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猛安谋克制主要是在女真族内实行。猛安谋克作为基本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是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有效的管理,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行政区划管理制度,其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大都及附近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称“腹里”(包括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理,又简称“行省”或者“省”。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首先,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次,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再次是行省制度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友好相处和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重要历史知识

1.如何看待北宋统一?

(1)结束五代十国割据,有利社会发展。

(2)只是局部统一,没有大统一强盛局面。

2.两宋时期,先后面临哪些主要社会问题?统治者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怎样?

(1)北宋初期:①主要问题:第一,国家分裂,南方割据政权的存在威胁着北宋的统治;第二,武将大权在手,拥兵自重,中央集权不巩固;第三,辽占据幽云等地。②解决的措施及结果:第一,进行统一南北的战争。结果:979年宋太宗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第二,强化中央集权(集中军权,集中行政权,集中财政权和司法权)。结果:使五代以来重臣专权和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造成冗兵冗官现象,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第三,为了收回幽云地区,多次对辽用兵。结果:宋辽议和,达成了“澶渊之盟”。

(2)北宋中期:①主要问题:第一,冗兵、冗官、冗费现象,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第二,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民反抗斗争不断;第三,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②解决措施和结果:统治集团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进行了两次改革,即“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但最终都失败了。

(3)北宋后期:①主要问题:政治腐败和面临金的进攻。②解决措施和结果:进行抗金,多次打退金兵进攻,1127年被金灭亡。

(4)南宋:①主要问题:第一,偏安于中国南部;第二,民族矛盾突出:前期面临金的威胁;后期面临蒙古与元的威胁。②解决措施和结果:第一,前期进行抗金,多次打退金兵进攻,但也妥协苟安,在1141年签订绍兴和议,此后,双方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状态;第二,后期抗元,但实力不敌,1276年被元灭亡。

3.概括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措施、特点及形成其特点的原因。

(1)目的:根本目的——维护皇权专制;直接目的——改变唐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

(2)措施:集中军权;集中行政权;集中财权和司法权;完善科举制度。

(3)特点: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中央;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4)原因:吸取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宋太祖本人是通过陈桥兵变登上皇位的。

4.北宋出现“积贫积弱”的原因有哪些?

(1)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到王安石变法前夕,大官僚、大地主霸占的土地竟占北宋全部耕地面积的 70%以上。地主隐瞒土地,少纳赋税,官僚可以减免赋税,结果国家减少了大量的赋税收入。

(2)北宋重文轻武,通过科举考试,起用大批官僚,扩大统治基础,结果造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官俸开支与日俱增,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3)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为缓和农民的反抗,采用募兵、养兵的办法,结果军队的数目越来越多,军费开支越来越大,加重了财政负担。

(4)北宋的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半数禁军驻扎京师,半数屯驻边境。驻边禁军三年一轮换,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严重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与辽、夏的作战中屡屡败北。

(5)每年送给辽、夏大量的岁币,以求得议和,这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危机

5.如何认识王安石变法?(从三方面认识)

(1)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进行的改良。

(2)变法的内容,主要用以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它虽使封建政府收人有所增加,军队战斗力有所增强,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但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以根本解决。因而无法真正缓和严重的政治危机。

(3)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变法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没有进行任何调整,反而从根本上保护和认可了地主占有的土地。因为变法前面临的危机中,政治危机是根本性的。这一危机是由地主兼并土地,阶级矛盾的尖锐造成的。既然如此,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那么,也就无法解决农民的问题,当然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次,在地主阶级保守派所代表的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下,新法被废除。

6.如何正确认识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及民族关系 ?

(1)关于民族政权的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辽、宋、夏、金这些政权的历史地位是平等的。这些民族政权都为我国边疆的开发及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关于民族关系的问题: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反映到历史事件上主要有战争、议和及经济文化交流。

    ①要正确看待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但不能用侵略和反侵略的概念。凡是反抗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都是正义的战争,凡是意在掠夺别的民族的土地、财产和人口,施行民族压迫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②要正确评价两宋时的三次议和。三次议和是指宋辽的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宋金议和。这三次议和对两宋来说,在接受了屈辱的条件下,统治者求得了苟安,而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议和本身是民族友好和睦的表现,它客观上使双方减少了战争,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和好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

   ③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技术、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辽、夏、金同汉族的商品贸易联系增强,有固定的贸易场所榷场。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过程,各民族进一步融合。

④分析两宋民族关系的特点:民族政权并立;两宋政权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民族矛盾突出;民族融合是主流。

7.如何全面认识元朝的历史地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1)大统一。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措施,使中国的疆域发展为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时期。

(2)首创行省制度。这是历史上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项新的举措,对后世乃至今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3)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出现又一次新高峰,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蒙古等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大量迁居边疆;契丹族、女真族与汉族融合,在当时已被视为“汉人”;还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琉球和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管辖。

8.如何正确认识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特征?

(1)总特点:封建文化的高度繁荣

①从领域上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全面繁荣,都有突出成就。而且出现大量阶段性总结成果。如《梦溪笔谈》、《营造法式》、《资治通鉴》等。

②从地域上看:中原汉族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面繁荣。如辽金夏的印刷术、火器制造、建筑等。

③从贡献上看:大大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如三大发明的完成及其传播,是欧洲资本主义到来的必要前提。

(2)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强化,城市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民族政权的并立、冲突斗争和民族融合的加强,这些都是社会客观存在。它决定了文化领域必然出现相应的文化特征。如:①理学是适应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强化而出现的;②宋元时期经济高度繁荣,为三大发明等科技成就的出现奠定物质基础;③城市商业活动的兴盛,使市民阶层得以发展壮大。适应市民阶层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大量出现。④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同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使宋元文化丰富多彩。⑤民族矛盾和冲突斗争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内容。宋代诗、词多反映南北分裂的现实,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佳作比比皆是。

四、单元相关专题

专题一:古代的改革

1、改革的含义

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当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违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对上层建筑中一些老化、腐朽的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因此改革实际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结果。

2、 中国古代变法改革的基本规律

改革类别:

主要分为两大类:

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封建社会的改革:

①封建化改革

②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从原因和性质不同的方面,又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的转化,如商鞅变法;

②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

③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如王安石变法;

④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如北魏孝文改革等。

3、改革原因:

为了达到某一政治目的,实现富国强兵,如管仲改革;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商鞅变法;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如商鞅变法;

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通过改革抑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财政收入,如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

4、改革内容:

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土地制定和赋役制度;

采取措施(如屯田、减免租税、兴修水利等)恢复、发展经济;

整顿吏治,惩处贪官污吏(如后周周世宗改革);

改革军制;开源节流,增加财政收入;

吸收先进民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等。

5、改革结果和作用:

有的改革成功了,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周世宗改革等,这些改革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军事力量,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为实现其政治目的奠定了基础;

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改革尽管一度取得成效,但最终结果还是失败了,如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等。

6、改革失败原因:

一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发对;

二是用人不当或操之过急,新法反而危害百姓等。

7、改革成功原因: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

改革者或为最高统治者,或赢得最高统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制度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改革者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决心。

8、制约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改革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改革成败的根本因素。如商鞅变法正是适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时代潮流,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改革派的力量是否超过顽固派的力量。如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的软弱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用人是否得当,改革措施是否得以有效贯彻。如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和维新推进过程中用人不当而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现象有较大的关系。

改革推行者个人素质的高低

9、评价改革的标准:

从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评价。在阶级生活中,一切改革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因此,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违背这一历史要求,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一场改革成功与否,不要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10、改革的启示:

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要善于吸收先进的制度与文化.

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切忌操之过急,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敢于创新,敢于斗争,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人口和人口迁移

一、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远古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的重心,人口分布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

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政局动荡长期战乱,因此,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渐被打破。

唐朝安史之乱后,北人再次大举南迁。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混战不已,北人继续南迁。于是,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随之超过北方,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

二、影响中国人口历史变化的重要因素。

(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影响人口的变化。

(3)社会环境、政策和人口统计制度等与人口的变化休戚相关。

三、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

(1)由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

(2)北方人民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4)华人外流。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5)外族内流。元朝时形成回族。

人口迁移的原因:

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四、人口迁移的史实

第一、秦始皇迁移内地人民去河套地区居住生活;迁移50万中原人到越族杂居。

第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从北向南迁移,如少数民族内迁,黄河流域人民因战乱南迁。

第三、五代十国宋元及明末清初因北方战乱人口继续向南迁移。

第四、明清人口从国内向海外迁移。如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到东南亚;大量华工向美洲的输人。

第五、内地居民向边疆迁移,如秦朝时汉族人民向河套地区和越族地区的迁移;唐朝时向藏族地区、南诏地区等地区迁移;五代十国两宋时期,北方人民不堪金人统治纷纷南迁。元朝时期汉族向边疆地区迁移;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明清时期内地人口向西南、东北、西北的迁移 。

五、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

(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

(3)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4)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5)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6)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六、中国古代的人口政策及其经验教训:

中国古代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众多的人口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人既是生产者,又是征税和服兵役的对象,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

 中国古代,一般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发展社会经济的先决条件。 

国家促进、鼓励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兴盛。但人口的过多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滥伐、盲目开荒、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单元兼小专题知识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宋太祖在位时实现的       B.最后被灭的政权在南方

C.有利于中原的经济发展       D.出现了全国的统一局面

2.北宋建立后,加强中央集权首先从

A.财权入手     B.兵权入手       C.行政权入手     D.司法权入手

3.科举制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北宋创立了

A.武举       B.殿试         C.糊名法       D.进士科

4.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变法措施主要是

A.保甲法       B.方田均税法     C.农田水利法     D.改革科举制度

5.下列有关辽朝中央南面官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蕃汉分治”原则而设置    B.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

C.统治汉人和渤海人           D.权力与北面官平等

6.辽、宋、夏并立时期,契丹族发展的历史,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看实际上是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内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          D.封建化的过程

7.北宋时期与之并存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疆域为“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甘肃固原东南),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这个少数民族政权是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8.“澶渊之盟”与“绍兴和议”的相同影响主要是

A.抵抗派受到排挤                  B.每年要向少数民族政权纳“岁币”

C.双方成为兄弟之国              D.对峙局面形成,有利于民族融合

9.元朝统治中心完全向中原转移是在

A.忽必烈即大汗位时             B.元军攻破南宋时

C.忽必烈改国号大元时            D.忽必烈定都燕京改为大都时

10.元朝大一统的出现,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民族迁徙频繁②民族汉化程度加深③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④新的民族的形成⑤“和亲”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我国东北地区(包括库页岛在内)在元代属于

A.岭北行省管辖     B.宣政院管辖     C.辽阳行省管辖     D.中书省管辖

12.秦、隋、元三朝的相同点不包括

A.结束分裂,统一中国          B.开凿了人工运河

C.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         D.创立新的政治制度为后世沿用

13.与隋唐相比,宋元文化最主要的特点是

A.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使中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峰

C.影响且促进了欧亚等世界文明的进步      D.传统科技开始衰落

14.促使我国10-13世纪文化高度繁荣,科技领先世界的新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广泛的对外交往

C.民族间频繁接触                      D.社会秩序的相对安定

15.下列人物与称谓不相符的是

A.沈括——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B.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C.关汉卿——元代杂剧最杰出的代表      D.董仲舒——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

16.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二者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A.二人的阶级立场截然不同              B.二人的政治倾向明显不同

C.二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              D.二人的才学、气质的差异

17. 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改革措施中,明确规定

  A .实行糊名法                           B .进士科要考诗赋

  B .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D .设立太学

18.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直接触犯旧贵族政治利益的是

  A. 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

  C. 建立县制                        D.禁止弃农经商

19.由于地主阶级反对而失败的改革有

  ①商鞅变法 ②孝文帝改革 ③庆历新政 ④王安石变法 ⑤张居正改革 ⑥明治维新 ⑦罗斯福新政 

 A. ①②③⑤    B. 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②③⑦

20.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共同的根本原因在于

  A .改革者都注意取信于民       B.改革者顺应了历史潮流

  C. 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         D. 统治者内部团结一致

21.改革的目的是力图解决社会问题,缓和阶级斗争,挽救统治危机的有

①管仲改革   ②商鞅变法   ③王莽改制   ④王安石变法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③④

22.下列改革中,对于促使本民族本地区完成封建化的社会转型起了重要作用的有

①管仲改革   ②商鞅变法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   ④后周世宗改革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2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下列改革中,为后来出现的大一统局面提供了历史条件的有

  ①商鞅变法②北魏孝文帝改革③后周世宗改革④张居正改革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②③

(二)材料题

24. 材料一  (宋)太祖建隆二年,大名府王簿郭颁,坐赃弃市。建隆三年,员外郎李岳、陈偃、殿值成德均,皆坐赃弃市。&S226;&S226;&S226;开宝三年,将军石延柞,坐监仓与吏为赃弃市。六年,中允郭思齐、观察判官崔徇、录事参军马德林,俱坐赃弃市。此太祖时法令也。                                                    ——赵翼《宋初严惩赃吏》

     材料二  知金州张仲宜坐枉法赃,应死。法宣援李希辅例,杖脊黥配海岛。(苏)颂奏仲宣赃少应减。(宋)神宗曰:“免杖而黥之可乎?”颂引刑不上大夫为对,遂免黥,永为定制。自是宋代命官,犯赃抵死者,例不加刑。当时论者,谓颂一言而除黥刑,以为仁人之言而利薄。                                                ——《宋史&S226;苏颂传》

     材料三  方腊之乱,凡得官吏,必行杀戮,断截肢体,或熬以鼎油;或射以劲矢。备极残毒,以泄其愤。                                          ——《宋史&S226;方腊传》

     回答:

(1) 结合“材料一”分析,宋初对赃官大多处以何刑?当时的赃官有哪三类人物?宋太祖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张仲宜犯有何罪?应处何刑?法官实际又判为何刑?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二”中,宋神宗直接为张仲宣免去何刑?苏颂又使宋神宗为张仲宣免去何刑?苏颂的依据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4)根据“材料二”说明“材料三”“备极残毒,以泄其愤”的原因。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厚敛以自利……上始即位,犹循常制……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是月,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时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2: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动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材料3:(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指辽、西夏掠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4: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2指出北宋初期统治者主要是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3,指出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怎样?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3)材料2与材料4对宋初改革措施的评价如何?扼要说明你的看法。

 

26、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读资治通鉴长编》卷150

    材料三  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米曲俱贱,科役不烦故也。

                                                         ——余靖:《武溪集·论河北榷盐》

回答:

    (1)辽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评价其历史作用。

    (2)材料三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为什么?

 

(三)问答题

27、试从政治、民族关系和科技文化等方面评述宋元时期的历史特点。

28、人口不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现象。

请回答:

(1)中国古代三国至隋唐以前人口自发流动的方向和原因是什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明朝时这种流动又有何新的变化?

 

 

 

 

 

(2)在历史上,美国出现过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既有大量的欧亚移民,也有血腥的奴隶贸易,还有西进运动中国内移民。

19世纪欧亚移民对美国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简要分析《宅地法》对西进运动的影响,并分析西进运动的后果。

 

 

 

 

 

29、赵匡胤建立北宋后采取了哪些加强军权的措施?其特点是什么?试从历史背景的角度说明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5    C B C B D   6-10 D A D D C 

11-15  C C B A D  16-20 C C B B B 

21-23  D C A 

二、材料题

24、(1)“弃市”。行政官员、军队将领、监察官员。巩固统治。   

(2)贪赃枉法。死刑。“杖脊黥配”。说明北宋中期对赃官的刑罚放宽。  

(3)杖脊;黥刑。“刑不上大夫”。说明北宋中期的刑罚放宽,不再用于官吏。

(4)“犯赃抵死者,例不加刑”,使吏治腐败,人民怨恨。 

25、(1) 藩镇割据问题。涉及军事、行政、财政、司法。削弱武将、宰相和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2) 认为“内患”甚于“外忧”。 出发点是巩固统治。

(3) 材料二认为,宋初改革措施使天下安定,战祸平息;材料四认为它使地方兵弱财困,最终导致靖康之变。

看法: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维护了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又形成庞大官僚机构和军队,加重了财政负担,导致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但北宋灭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不能完全归罪于宋初改革。

26、①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通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不全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辽政权放弃落后的生产方式,仿行汉法,逐渐向封建制转化。

三、问题

27、政治上:封建国家经过长期分裂最后归于统一。这一时期,开始是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其后是辽、宋、夏、金几个民族政权长期并立,最后由于蒙古的兴起,元朝统一了全国。中央集权制度有了新发展。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制度,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但也造成了宠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影响重大。经济上: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北宋的东京和元朝的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业都市,泉州、广州、明州成为我国海港。北宋中期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民族关系上:这一时期,国内各民族之间有和有战,接触融合进一步加强。元朝时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契丹族、女真族与汉族不断融合已被称为汉人。回族也在这时候逐渐形成。文化上:科学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沈括的“十二气历”,郭守敬的《授时历》,在当时世界上都处于先进地位。宋词、元曲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出现了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

28、答案:(1)方向:三国至唐以前主要是北方人民从黄河流域迁到江南,西北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迁往内地。

原因:主要是北方战乱。

影响: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促进了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南移。

新的变化:郑和下西洋后,广东、福建居民迁往南洋和台湾

(2)为美国经济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带来了必要的技术和经验。 促进了人口从东部向西部迁移;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驱赶;西部地区得到开发,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29、赵匡胤建立北宋后,解除朝中大将和一些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使其直接对皇帝负责,实行“更戌法”防止武将专权,选编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建立“内外相制”的驻军制度。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管理地方政事,他又派转运使到各地管理财政。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是从皇帝直接控制兵权入手,把地方军、政、财权都收归中央。

    唐朝后期,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造成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局面,最后导致了唐朝的覆亡和五代十国长期的分裂混战局面。宋朝建立时,国家尚未统一。赵匡胤原是后周大将,他通过“陈桥兵变”做了皇帝。他总结了前朝的教训,防止有人效法他发动兵变,所以特别注意把兵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单元总复习与小专题梳理

中国古代史

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一、 阶段特征:

总的阶段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具体阶段特征:

政治方面: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封建君主专制极端强化。

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并得到缓慢发展。   

民族关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对外关系:自明至清,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逐渐转为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

文化方面: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二、重要概念:

1、“闭关锁国”政策的分析

(1)“闭关锁国”政策:指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

(2)社会根源:既是小农经济和封建主义劣根性的产物,也是清政府民族狭隘性的表现。

(3)实施原因

①是自然经济特点的反映。封建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②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

③清政府的民族狭隘性。清政府时刻防范汉族人民,防止中外结成反清同盟,不得不采取闭关政策。

(4)评价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

②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④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造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使中国近代不断遭到侵略。

三、重点历史知识:

1、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秦朝建立,经过历朝历代的沿袭变革,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回答下列问题:

(1)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的原因有哪些?该制度为什么能够存在两千多年?

(2)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方面各有何特色?

(3)明清专制制度受到极大冲击。试从思想方面举例说明。

答案:

(1)建立的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形成,为这一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经济基础;②新兴地主阶级迫切需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维护其利益;③韩非子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主张,为这一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④秦灭六国完成统一,为巩固统一,吸取东周诸侯割据称雄的历史教训。

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原因:①分散的封建地主经济的长期存在,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②主张“大一统”的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提供了长期存在的思想理论根据;③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2)唐太宗:分散相权,控制用人权;宋太祖:从集中军权入手,极大削弱地方势力;明太祖:废除丞相,并实行特务统治。

(3)出现带民主色彩的反封建君主专制思想,如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2、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锢智”“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这两种看法是否矛盾,为什么?就科举制从隋唐的产生到明清的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

(1)不矛盾。这两段话是对科举制在不同时代所起作用的评价。

(2)隋唐建立科举制,适应了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趋势,为庶族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且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加强了封建专制统治。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3、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11分)

①史实:  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专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②总体发展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③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4、皇权至上,是我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据此,请回答:

(1)隋唐两朝为维护皇权,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应如何评价?

  (2)明清两朝为维护皇权,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进一步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应如何评价?

答案

(1)具体史实略。评价:三省相互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从而保证了君权的独尊。三省六部制的创行,为稳定社会、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繁荣,起了积极作用。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并为后世王朝所沿袭。

(2)具体史实略。评价:皇权专制发展到顶峰,这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5、中国的疆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下面三幅图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疆域变化情况。三幅图分别是教材112《元朝疆域图》、124《明朝疆域图》、138《清朝疆域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元朝是我国历经大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当时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上述三个朝代的疆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3)从三幅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疆域哪一地区变动最大?引起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4)元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得到巩固发展,请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必然原因。

参考答案:

(1)①南北经济发展与联系加强。②长期民族交往与融合高潮的到来。③人民渴望统一。

(2)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3)北方(西北、东北)。原因:①环境相对恶劣。地广人稀。②中原政权统治力量薄弱,民族矛盾与冲突激烈。③外国特别是沙皇俄国的侵略。

(4)经济方面: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渗透,使地域间的联系加强。民族关系方面:各民族间的长期友好交往、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得民族友谊和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政治方面: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对边疆的管理加强。

   巩固统一方面:在反对外来侵略(倭寇,沙俄、葡萄牙、荷兰)、民族分裂( 葛 尔丹、大小和卓等)、政治分离(三藩之乱)的斗争中,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日益增强元明清时期,

6、公元7世纪崛起的唐朝与17世纪入主中原的清都是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但是,这两个帝国的对外态度却有所不同。请依据相关史实,简要说明这两个王朝的统治者在对外交往上的不同政策,指出这两种政策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并说明这一现象揭示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唐朝政府实行兼容并蓄,对外开放的政策。原因:国家统一强盛,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先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统治者政策开明,重视对外交往;交通发达。影响:传播了唐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兼收并蓄,丰富了唐朝经济文化生活。

(2)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原因:明末清初受到西方国家侵扰;小农经济战主导地位,封建经济落后;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闭目塞听。影响:暂时保护了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起了抵制作用。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为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埋下了祸根。

说明:唐朝开放与清朝闭关的正反史实说明开放与交流是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越是进步、领先越容易开放,越是落后、倒退越是封闭。

7、概述汉、唐、元朝中央政府和西南地区的关系,并分析明清时期对西南地区“改土归流”的原因和意义。

参考答案:(1)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地区设郡;唐玄宗支持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并封他为云南王;元朝在云南设行省,并在西南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进行管理。

(2)原因:明:永乐年间西南地区两个宣慰司叛乱;清: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三藩之乱)。根本原因是两朝要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改土归流的意义: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8、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琉球、高丽外国例,称臣奉贡”。康熙表示“台湾不可以与琉球、高丽外国比”,拒绝了郑氏的请求,同时命施琅率军进剿。康熙二十二年,郑氏集团修表请降。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熙帝对台湾问题的政治立场。

参考答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三国以来,大陆与台湾一直保持密切的交往。元朝首次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明末清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但郑氏集团以反清为名,割据台湾。在清朝已经完成全国统一,国势蒸蒸日上的历史条件下,郑氏集团企图以外国的名义把台湾从清朝版图中独立出去,这是分裂国家的途径。康熙帝拒绝了郑氏的分裂企图,派兵收复台湾,合民心,顺民意,并加强对台湾的行政管理,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发展,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了海防,为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作出了贡献。

9、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和清两朝进行了哪两次著名的税制改革?

   (2)这两次税制改革在征税标准和作用上有何相似之处?

   (3)分析这两次税制改革有什么相似的弊端?

   (4)你认为一次成功的税制改革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参考答案:(1)唐朝的两税法;清朝的摊丁入亩。

    (2)人头税减少直至取消,富人多交税。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3)地方政府和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农民负担没有减轻。

(4)减轻农民负担;税收从繁到简;改革坚决彻底长效;地方政府要贯彻落实等。

10、汉武帝和唐太宗是中国古代两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列举他们在政治、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历史功绩。雍正帝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民间对他的评价却不高,请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概括并评价他的作为。

参考答案:

政治上: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建立察举制度;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权,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民族关系:汉武帝三次北击匈奴,改变了汉朝与匈奴关系的被动地位,派张骞出使西域;唐太宗大败东突厥,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被称为“天可汗”

对外关系:汉武帝时,出现丝绸之路;唐太宗时,唐玄奘到天竺,日本和天竺都遣使来唐。(只要举出相关事例就可得分)

雍正帝:

政治:加强皇权,设立军机处,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巩固,但说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经济:推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对我国的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民族关系: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推行“改 土归流”,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分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四、单元相关专题(梳理)

1、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知识梳理

1、先秦:周朝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2、秦朝:郡县制。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后增加到46个郡,每郡设若干县。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

3、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所改,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东汉时期,作为监察区域的州逐渐成为郡以上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州刺史的权力大大加重。

4、辽朝:蕃汉分治制度。

5、金朝:猛安谋克制。

6、元朝:行省制度。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时,我国开始对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实施行政管辖,应特别予以注意。

7、明朝:僧官制度。

8、后金和清:八旗制度。

9、明清: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10、清朝:清朝沿用和发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分为18个省。在边疆地区设立理藩院管理蒙、藏、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另派将军、大臣驻该地监管。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新疆设伊犁将军,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派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辖。东北地区则由满族将军治理,盛京、吉林、黑龙江各设将军一人,分驻各地,统管军民之政。

二、升华认识

1、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其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2、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中央的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宋、明两朝尤为突出。

3、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与租税,以及管理地方治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三、复习提示

1、掌握我国古代历朝地方制度建立的原因、目的、制度本身的一些主要内容。

2、掌握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规律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分析其进步性或局限性。

3、注意对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特征进行归纳、比较。

4、联系今天的中央和地方关系及地方行政制度改革。

2、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一、知识梳理

1、军功授爵制:战国、秦国。依据战功的多少授予相应爵位,打击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培养大批军功地主,壮大了统治基础。

2、察举制:汉代。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等内容。初期重德才,后期重门第出生;导致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削弱了中央集权。

3、九品中正制:魏晋。

4、士族制度: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5、科举制:隋到清。①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始没进士科,科举制形成。②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增设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科和殿试;唐玄宗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③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北宋科举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考试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增加。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培养变法人才。④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元代的政权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御试三级,每三年一次。汉族儒生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非常困难,使得广大知识分子前途渺茫.被迫放弃学业,以至一时“天下习儒者少”。⑤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开始实行八股取土,命题范围为四书五经,答题模式固定,禁止发挥个人见解。八股取土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束缚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⑥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清朝前期承袭明代制度;1905年清政府制定了新学制,废除科举制。

三、升华认识

1、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各不相同,但都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

2、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产生的社会原因:科举制度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的产物。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制度只按门第高低分配权力,不能满足数量众多、出身低微的地主的要求。同时封建经济有所发展,中小地主势力增长,非常渴望进人统治阶层。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统一,为了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科举制。因此,科举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

积极意义:①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改变了白汉代以来以推荐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②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③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封建政权统治基础。④科举制度把读书一考试一做官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⑤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消极影响: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制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其弊端的出现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强化的产物,并非考试制度本身。

三、复习提示

1、掌握我国古代各项选官制度建立的原因、目的、制度本身的一些主要内容,认识其演变的规律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进步性或局限性。

2、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3、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

4、联系国家“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

5、联系我国当前的考试改革,明确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古代考试制度和现在的考试改革有着本质不同。

6、联系现在公务员考试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监督的制度。

7、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形成的影响。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知识梳理

1、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2、形成根源(原因或条件):是中国封建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①理论来源:法家思想。②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小农经济、封建地主经济)的需要。③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完成与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政治需要。

3、演变轨迹: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②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③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割据问题。汉武帝又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④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⑤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⑥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⑦明朝空前强化。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⑧清朝达到顶峰。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4、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维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①晚清王朝的维护:四次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②最终推翻: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③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

5、中外思想界对专制主义的批判:①明末清初:黄宗羲等;②近代维新派;③近代革命派;④近代新文化运动;⑤法国启蒙思想家等。

6、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在封建社会早期(明清以前)以进步作用为主;明清以后严重阻碍社会发展,日趋反动,以消极作用为主。根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世界历史向资本主义过渡。阻碍的表现:政治上,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违背历史潮流;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不利近代科学的发展;对外关系,闭关锁国政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表现):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③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水利、交通、防御等),奠定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④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表现):①政治方面:皇权专制,易成暴政(秦、隋);压抑民主政治,束缚才智创新;“人治”、官僚、特权、腐败等。②经济方面:越来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压制新生产关系成长等。③思想文化方面:文化专制主义。死读经书,学不致用;科技发展日益停滞;不问政事,禁绝民主;中华文化难以提升等。④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它还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二、升华认识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2、既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

3、封建社会的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加强就意味着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反之地方割据势力就膨胀。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趋势: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③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整个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宋元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

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其影响十分深远。

三、复习提示

1、掌握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完善和衰落的历程。

2、掌握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3、科学分析和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4、分析比较不同朝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特点、原因和得失。

5、注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其它政治制度的相互关系。

6、联系近现代反专制求民主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4、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①     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②     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③     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④     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

⑤     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休养生息;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

 ⑥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5、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1、  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

①     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     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③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①     屯田制: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等实行过屯田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无地农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     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唐玄宗时国家无地可分,均田制崩溃(这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之一)

  ③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把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叫“更名田”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6、中国近现代的土地制度:

太平天国平均分配土地;

民国时期,孙中山颁布了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做到家给人足

中共土地政策有四次变化:

国共对峙时期: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便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抗日战争时期:对地主减租减息,对农民收租收息

解放战争时期,颁布的土地政策和对峙时期基本相同,但强调耕者有其田

建国后,1950年颁布《土地法大纲》,彻底结束了封建土地制度。在这里,提出了政治上中立富农,经济上保存它的经济。

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农业集体化

1956年,农村公社建立,并逐步推广

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今。

7、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一、知识梳理

1、先秦:夏、商、周时期的贡赋制。春秋后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

2、西汉:编户制度。

4、隋和唐前期:租庸调制。

5、唐朝后期:两税法。

6、北宋:王安石实行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7、明朝:张居正实行的一条鞭法。

8、清朝:“摊丁人亩”,统一征收“地丁银”。

二、升华认识

1、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特点: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⑤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上述的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反映。

   2、我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存在的一些弊端。明末清初重要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是研究农村税赋最深入、最系统的大学者之一。他在《明夷待访录》中有深刻的分析。他认为,封建赋税制度有“四害”:①“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每一次改革的基本做法,都是把附加税、杂税、贡纳等并入主税,形成越来越大的税收负担;③这些改革在当时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它的中长期效果却无一例外地与初衷相反;④并税之后又会膨胀,出现治乱循环。“黄宗羲定律”成为我国专制王朝时代走不出的又一个怪圈。

三、复习提示

1、掌握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演变的轨迹,了解其实施的背景、内容和历史影响。

2、把握我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3、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实质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

4、联系当今农村中的税费改革,解决“三农”有关问题。

8、中国古代疆域的变迁:

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疆域的变化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因此了解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光辉业绩。

纵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块中国国土的沦丧。

1、 历代疆域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古代疆域的变化状况,并能正确识图,掌握重要朝代疆域的四至;能在地图上正确识别我国现行行政疆域,特别是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的地理位置。

商的疆域

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2)秦朝疆域图:(灵渠、长城起止点、南方三郡)

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3)唐朝疆域图:(主要邻国、周边的主要少数民族、对外交通路线等)

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4)宋、金对峙图:分界线:大散关--淮水;与南宋接壤的政权:金、大理

(5)元朝疆域图

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

(6)清朝(前期)疆域图

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注意:

我国封建王朝的疆域东部、东北部的变化相对较小;西部变化最大,西部疆域达至最远是在唐朝,已到咸海,最近是在秦朝,仅达陇西(今甘肃临洮南)

2、政治原理与认识:

了解历代疆域的变迁,要求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更加珍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行径。

在新时期,我国通过平等友好的谈判,与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根据我国政府与英国、葡萄牙政府达成的协议,香港、澳门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

我国政府多次声明: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侵犯。

 

五、单元复习兼小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1、明太祖与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最相似的是:

  A、设置由皇帝控制的特务机构    B、分散地方权力 

C、废除丞相                    D、实行八股取士

2、下列政权建立后扫除割据势力的有:①唐朝  ②北宋  ③南宋  ④明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A 压迫知识分子    B加强思想控制    C巩固君主专制    D防止人民反抗

4、我国古代帝王迁都的原因有多种,下列各项迁都目的在于加强军事防御力量的是:

  A、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     C、孝文帝迁都洛阳    D、明成祖迁都北京

5、对军机处职能的解释,正确的是:  

A、相当于唐代的三省合一机构     B、主要职能是监督各级大臣  

  C、代行宰相职能的工作班子       D、是皇帝的机要秘书班子

6、《履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候“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封建地租重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繁荣   D、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7、下列史实最能说明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是: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的出现  ②手工作坊生产规模的扩大  ③桥头“唤早”,计日受值现象出现  ④各类工场手工业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清前期实行的“摊丁入亩”赋役改革有利于:

  A、人口自由流动        B、土地兼并      C、稳固自然经济     D、减轻地租

9、对明清时期经济特征的概括符合历史史实的是:①对边疆开发和新品种的引进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③手工业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动摇了封建社会根基  ④闭关政策断绝了中外贸易,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明朝对西藏地方管辖措施与元朝不同的是:

   A、设置宣政院     B、册封宗教领袖    C、建立僧官制度    D、委派官吏

11、中华民族具有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下列史实中最能体现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是:

  A、戚继光驱逐倭寇     B、土尔扈特部回归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文天祥抗元

12、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采取的措施有: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②设置台湾府  ③部署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④平定噶尔丹叛乱  ⑤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13、清朝人认为朝廷尊崇喇嘛教是由于“漠南北与青海各蒙古及滇蜀各土司(首领)皆崇信黄教(喇嘛教的一支),边民强横,故因慈悲以镇残杀,假灵异以降服其心。”对此材料最恰当的认识是:

  A、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控制     B、统治者利用宗教的欺骗性麻痹人民斗志    

C、统治者加强对宗教的管理,控制人民思想      D、蒙古等少数民族生活动荡不安,容易接受宗教信仰

14、明清时期,我国不断遭受西方殖民者侵扰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B、明清时期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

  C、明清封建制度衰落              D、明清时期科技文化落后于西方

15、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

  A、驱逐殖民势力    B、加强了边疆管辖    C、维护了国家主权    D、巩固了清朝海防

16、下列事件中,捍卫了中华民族利益的有:①平定“三藩之乱”  ②雅克萨之战  ③台州九捷   ④郾城大捷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7、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清文化所具有的时代特征:

  A、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B、出现了反封建礼教的戏剧  

C、统治者推行文化专制主义    D、翻译和介绍外国科学技术

18、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早于西方的时间从长到短排序是:①铸铁柔化技术  ②地动仪  ③麻沸散  ④圆周率  ⑤《授时历》 ⑥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①②③④⑥⑤   D、①③④⑤⑥②

19、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正确评价是:A、都是片面的   

B、其局限性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能对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C、都是进步思想    

D、由于他们都属于地主阶级代表,其主张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20、明清文化具有总结前代文化成就的特征,下列最具该特征的是:

  A、民主思想        B、古典小说      C、科学巨著        D、西学东渐

21、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封建专制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  B.社会相对安定  C.商品经济的发展D.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23、康乾时期,苏州账房“散发丝径,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机户织成绸缎,送归账房批售,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账房为生。”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A.当时手工工场已普遍开设    B.行会对丝织业生产进行垄断

    C.账房就是手工工场主        D.商人打人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材料题

24.(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清史稿·食货志》和王戎笙著《清代前期历史中的几个问题》中记载,顺治十八年全国人口约1920万,康熙五十年约1000万,乾隆二十七年约2000万,乾隆五十九年约31000万。

材料二  (1709年)康熙帝说:“本朝自统一区宇以来,于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共谋生焉能给足?”——《清圣祖实录》卷240、卷259

  材料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潮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清高宗实录》卷910、卷1147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形成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康熙帝的言论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传统农业、人口、生态环境三者相互关系的认识。(2分)

(5)当前我国的人口状况如何?为此党和政府实行什么政策?(2分)

(6)上述我国的政策有什么意义?(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雍正帝说)我国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摘自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

回答:

①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②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26、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领领,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乒嗣君并不许立及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勃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学士)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者,谯让随之矣。众阁臣无不悄悄,惧者。——《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  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手!吾以谓有宰相之识者,今之宫奴(宦官)也。

—《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起了什么用?

 (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揣揣惧者”?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对明末政权产生怎样的影响?

三、问答题:

27、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1)、西周时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说十分流行,当时所说的“普天”指哪一空间范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普天”的概念应该如何准确表述?(6分)

(2)、汉代曾出现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大飞跃,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宋代理学家石介的《中国论》中说:“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此话说明中国士大夫什么思想观念?形成这种观念的社会原因是什么?(4分)

(4)、明末中国人对于人类生存空间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得益于西方传教士带来的什么东西?(2分)

(5)、近代前期,郑观应在《易言·公法》一文中说:“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强分夷夏。”“公法者,彼此自视其国为万国之一,可相维系,而不可统属之道也。”由此表明,19世纪先进的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于近代中国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4分)

(6)、结合以上内容,分析制约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28、人才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

 回答:

(1)从先秦至明清时期我国实行过哪些选官制度?

(2)试分析隋唐时期、明清时期我国实行的选官制度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

29、(17分)据统计,公元1年一公元1500年,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占世界科技成就的50%以上,据此回答:

(1)分析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的原因。(5分)

(2)由上述现象,我们是否可以得到结论“国家统一是科技繁荣的决定因素”?为什么?(6分)

(3)公元1501—1840年中国科技成就全面滑坡,其原因是什么?(4分)

(4)概括说明公元1—184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趋势,其特点是什么?(2分)

 

高三《中国古代史》明清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DBDD;BCAAC;BDACC;DCCCC;ACD;

24.(13分)

(1)从顺治时期,到康熙、乾隆时期,我国的人口迅速增长。(1分)

原因在于摊丁人亩的实行,隐瞒人口现象大大减少。(2分)

(2)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耕地的增长,人地矛盾尖锐。(2分)

(3)反映了乾隆时期普遍出现了“人与水争地”的现象。(1分)

根本原因:由于人口增长,大量人口无地可耕,盲目开荒。(1分)

(4)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入,造成人口高速增长;大量人口过剩必然导致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2分)

(5)状况:每年人口净增数量很大,年均约1500万人。(1分)

政策:政府实行“优生优育,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1分)

(6) ①有利于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分)

25、①重本抑末。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②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26、(1)共同点:设置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材料二特点: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

(2)增设特务机构。

(3)同:特务统治。

异:前者特务机构控制在皇辛手中。后者成为宦官专政的工具;前者监察官吏,防止其图谋不轨。后者镇压人民,形成社会恐怖。

特点:封建统治日益腐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4) 有利于整顿吏治,防止官吏腐败;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形成,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27、(1)指周王朝的统治区域(黄河流域地区)(2分);秦朝:东到大海,西至陇西(临洮),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4分)

(2)主要原因:汉代对西域地区的经营开发(张骞、班超、甘英出使西域);大秦和日本等外国使节来华。

(3)观念:以自我为中心的文明优越感。社会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和文化体系。

(4)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5)表明开始抛弃传统的“天下”观念,而建立一种全球意识,并开始承认全球有多元文化的存在。(2分)有助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和中西交流。(2分)

(6)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式使中国古代生产生活范围狭小,使中国人形成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观念;中国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处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大海,西北是沙漠,西南是高原、高山,南面是热带丛林,在尚未开辟海上航行且主要依靠路上交通的条件下,中国是相对封闭的),限制了对外交流;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也禁锢了中国人对外交流的热情;此外交通工具的发展也是制约对外交流的因素之一。(答出任意三条即可得满分,其他言之有据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6分)

28、(1)废丞相,分散相权。理由:“自秦始置丞相,不旋睡而亡”,“汉、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加强了君主专制。

(2)内阁。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符帝意。

(3)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封建制度的腐朽,宦官专权,使明统治更加黑暗,明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

1)世袭制、察举制、征召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八股取士。

2)

隋唐时期实行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进步,它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参政,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成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才能;阻碍了中国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的转变。

29、(13分)

(1)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力水平较高;政府重视;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族交流;对外交往频繁;重视发展教育。(5分) (写出其中五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者也可酌情给分)

(2)不能。(1分)

①因为国家统一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②在401-1000年间国家分裂,仍然出现了象“祖率”和《齐民要术》等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3分)

(3)①一是封建经济不再具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再是先进的生产力;②二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分)

(4)上升与下降同封建经济的发展成正比,l-1500年呈上升趋势,而1501—1840年为下降趋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