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款朗逸水温表在哪:从《伤寒论》谈张仲景治水十法 +桂枝汤的应用 +重大发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57:03

从《伤寒论》谈张仲景治水十法 +桂枝汤的应用 +重大发现---苓桂剂的秘密 +《伤寒杂病论》中用的八十一味药  

2011-04-18 15:14:2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从《伤寒论》谈张仲景治水十法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运用治水法所治病证达十六种,涉及原文27条。笔者就其部分原文概括为治水十法,浅谈如下:
    1 温通心阳 化气行水
    《太阳病变证.心阳虚欲作奔豚证》:“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65)。太阳病发汗后,虚其心阳,心火不能下蛰于肾,肾水无以蒸化,则水停下焦,复有上逆之势,故脐下筑筑然跳动,如奔豚之将作。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通心阳,化气行水。方中重用茯苓以淡渗利水,且能宁心,以防水邪下逆;大枣健脾,脾健则有利于水湿之运化;桂枝、甘草温通心阳,并能助茯苓化气行水;心阳复,水饮去,则悸动可止。
    2 温运脾阳 淡渗利水
    《太阳病变证.脾虚水停证》:“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邪在太阳当汗,若施吐下,损伤脾胃之阳,致中虚水气上逆而心下逆满。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上蒙清阳,故起则头眩;脉沉主水,紧主寒,水寒为病,故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温阳健脾利水。方中茯苓淡渗利水,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补益脾胃,配桂枝更能温阳化气,平冲降逆,正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精神。若病水饮而误发其汗,不仅水饮不去,而阳气益虚,经脉失养,故身体振摇不能自持。
    3 温胃化饮 通阳行水
    《太阳病变证.胃虚水停证》:“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于胃必作利也”(355)。茯苓甘草汤证为胃阳不足,水饮停于胃中所致,故口不渴而心下悸;水饮内停,胸阳被遏,不能达于四末,故四肢厥冷,治拟茯苓甘草汤温阳化饮,通阳行水。方中茯苓淡渗利水,桂枝通阳化气,甘草和中,重用生姜温胃而宣散水气,合为温胃化饮、通阳行水之剂。悸而厥,均是水饮为患,故应先治水,是不治悸而悸自安,不治厥而厥自回之法。倘若水饮不去,阳气一时不能恢复,仍可再议治厥之法,否则水饮停胃,必浸渍胃肠,而发生下利。
    4 温肺化饮 解表散寒
    《太阳伤寒表实证.兼水饮咳喘证》:“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伤寒表不解,是言其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无汗等证不解,为风寒外束之象。因其人素有水饮内停,外寒内饮、相互搏击,壅塞于肺,肺失肃降,则咳嗽喘息。水停心下,干犯胃腑,以致升降失常,故令干呕。然水饮为患,随气机升降,所到之处皆可发生病变,如水饮趋于肠胃则下利;壅塞于上,阻碍气机,则咽喉有噎塞感。若水饮内停,以致气不化津,亦有口渴之象,然而毕竟属寒饮,故渴而不能多饮,或喜饮热汤。治以小青龙汤外散风寒,内化水饮。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兼能利水;配桂枝则增强通阳宣散之功;芍药与桂枝配伍,功能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散寒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半夏降逆化痰,甘草和中;凡水寒射肺之咳喘,用之多验。《金匮要略》中,用本方治溢饮及咳逆倚息不得卧等证,重点在治寒饮咳喘,不论有无表证,恒可酌情用之。
    5 和解少阳 温化水饮
    《少阳病兼水饮证》:“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152)。盖少阳手足常互相影响,少阳枢机不利,疏泄失常,则三焦因之壅塞而失决渎之职,故使水饮停内,小便不利。饮结于胸,胸胁满微结,水饮停蓄,气不化津,故口渴。病在三焦,尚未涉及胃腑,故不呕。但头汗出是气机不畅,阳气不能宣发,郁而上蒸所致,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以和解少阳,温化水饮。方中柴胡、茯苓合用,和解少阳之邪;瓜蒌根、牡蛎同用,能逐饮开结;桂枝、干姜、甘草同用,能温化水饮。少阳和解,三焦通利,则水饮可除。
    6 温肾散寒 以利水气
    《少阴寒化证.阳虚水泛证》:“少阴病,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真武汤主之”(316)。少阴阳虚,下焦寒盛,水气不化,浸淫肌体,故四肢沉重疼痛。脾肾阳虚,水气侵渍胃肠,故腹痛下利。水寒之气停蓄于内,则见小便不利。水饮内停,随气机升降,无所不到,或上逆犯肺为咳,或冲逆于胃而呕,或水寒下趋大肠而下利更甚,或下焦阳虚不能制水而小便不利。这些证候都是肾阳虚,水气不化所致,故用真武汤温阳散寒,以利水气。方中附子辛热以壮肾阳,使水有所主;白术燥湿健脾,使水有所制;生姜宜散佐附子之助阳,是于主水有散水之意;茯苓淡渗,佐白术健脾,是制水中利水之用;芍药既可敛阴和营,又可制附子刚燥之性。肾阳复,水气化,则诸症可愈。
    7 化气行水 表里同治
    《太阳腑证.蓄水证》:“太阳病,发汗后……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五苓散主之”(71)。表邪未尽,太阳之邪随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水道失调,邪与水结而成蓄水之证。外邪不解,故脉浮、身有微热。膀胱气化不利,津液无以输布,故小便不利而渴欲饮水,用五苓散化气行水,兼以解表。方中桂枝通阳行水,能散肌表之邪;白术健脾燥湿;猪苓、茯苓、泽泻利小便,导水下行,合为化气行水、表里同治之方。本方重在化气行水,无论有无表证,只要膀胱气化失常,水饮内停,小便不利,即可酌情应用。膀胱之气化,则蓄水可行。
    8 疏泄肝胆 清热利湿
    《阳明腑证.湿热兼里发黄》:“……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8)。若汗出仅限于头部,至颈而止,身体无汗,是热邪不及外散而郁蒸于上,加之小便不利,则湿无下行之道。因内热而渴欲饮水浆,因小便不利更增湿邪,以致湿热薰蒸,影响肝胆疏泄,胆汗外溢,发为黄疸,故以茵陈蒿汤主之。茵陈苦寒清热利湿,并有疏泄肝胆,推陈致新的作用,为清热除黄之要药;栀子苦寒以除烦热,清泄三焦而通调水道;大黄导热下行,以泄湿热壅遏毒邪。湿热得去,三焦通利,肝胆不受熏灼,故小便当利,“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9 养阴润燥 清热利水
    《阳明腑辨证.辨阳明清法三证》:“……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汤主之”(226)。《少阴热化证.阴虚水热互结论》:“少阴病,下利六七月,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319)。前条指阳明病误下后,余热未清,津液受伤引起水热互结。后条为少阴病邪从热化,既耗伤津液,又影响水道通利。然二者病机主证相同,故治法一致,均以猪苓汤养阴清热利水,阿胶滋阴润燥,滑石清热利水而不伤阴,猪苓、茯苓、泽泻渗淡利水。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润燥、清热利水之功。
    10 泻下逐水
    《太阳病类似证.悬饮证》:“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鞭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157)。外有风邪,内有悬饮,应当先解表,表解后,方可攻逐饮邪。饮为有形之邪,停结于胸胁之间,以致胸阳被遏,气机壅滞,故心下痞鞭而满,牵引胸胁疼痛。水饮在胸,肺气不利,所以呼吸短气。肺合皮毛,因肺气不利,毛窍之开合失常,故汗出。由正邪相争,故发作有时。饮逆于胃则干呕,下趋于肠则下利,上攻于头则头痛,这都是水饮内结,走窜上下,充斥内外,泛溢周身所致,故以十枣汤峻逐水饮。方中芫花、甘遂、大戟是逐水剧药,而以甘遂之力最峻。三药合而用之,其力尤猛,故用大枣十枚煎汤服下,以顾护胃气。
    综上所述,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述治水虽有十法,然其治水总则不外扶正与祛邪。如健脾利水、温肾利水是以扶正为主;而泻下逐水、清热利湿是以祛邪为主。其所治病证为脏腑功能失调、水饮痰湿为患的病证,如心阳虚,肾水不化,水停下焦之欲作奔豚证;胃阳不足,水饮停于胃中所致的茯苓甘草汤证;膀胱气化失常,水饮停蓄之蓄水证。由此可见,《伤寒论》不愧为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的古代医学著作。

桂枝汤的应用

转载自 越人

今天开始讲桂枝汤

首先看看医案,一共十九个医案,几乎无病不包括,而从脉像上看,也是没有定律,虽然浮脉占多数,但也有弦脉、沉细脉。十分让人摸不着头脑。实在不明白桂枝汤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神方。

然后我们再看看各名家的注释,也都引经据典,各有说辞。什么“营卫不和”“荣卫不和”“气血不和”之类,一时也不太容易让人明白。

其实刘渡舟教授说得好,一个叫着“阴阳自和”一个叫“保胃气、存津液”。

如果我用更直白一些的话说,桂枝汤能够起到加强气血循环,促进消化吸收。我想这更能够让已经初步了解一些医学知识的人更明白一些。


我这样说,有人说仅是这些就能够治好这些病吗?

是的,理由如下:

1,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在我们遇到很大困难的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有人能够帮一把”。没有多少人会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别人全权代劳解决困难,当然领导和懒人除外。因为这样你会没有任何成就感。久而久之也会失去某些天生具备的能力。

2,相信我们的身体。如果把奥妙无穷的宇宙比成一的话,目前已知的科学知识在宇宙面前估计连一成也不到,更不要说是西医了。而我们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会时刻受到宇宙气息的影响。用不到身体一成的科学知识来解决身体问题,从内心深处你会放心吗?有时候我更愿意相信经验和常识。所以完全相信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医生。

3,我们的身体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当我们的身体遇到困难的时候,也需要“帮一把”,我们的身体其实需要的仅仅是加强气血循环,加强营养供给。如此而已。其他的问题,身体会自己解决,具体是怎么解决的,凭我们现在的科学和知识还真没有办法解释得很清楚。

4,气血循环不畅、供给不足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这个说不定,因人而异。只能说,所有的病名,包括中国古代的现代的,包括西医的病名(只不过西医所取的名字比较能够吓倒普通老百姓),所有的病情都是现象,问题是你要透过这个现象看到本质。

5,我们的身体需要过分的帮助吗?可以看看西医的杰作,人工胰岛素的作用是让胰脏丧失了功能;经常洗肾也会让肾脏逐渐变弱。可以这么说,任何人为地代替人体器官功能的做法,最终的结果就是让这个器官失去功能。因为这样就伤害了这个器官的神!

6,中医的终极目标。综上所述,中医的终极目标,一是要找到病人病症的根本原因;一是要结合病人身体情况找到最简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点到为止,多使用任何一味药对病人都是伤害。

以上所讲的,可能和医学的关系不是很明显,更像是一些哲学问题。用现在的科学来看还真觉得不科学。下面我就用最新的科学知识来讲这个问题。

1,血管。我们知道血液(西医不讲气)是在血管里流动的,人体的血管据台湾的生物物理学博士王唯工教授讲一共有30亿个分支(详情可见王博士《水的漫舞》),血液通过动脉血管流出去,通过静脉血管流回来。(究竟要多久才能够流回来,西医没有研究过,我们的祖先告诉我们是心跳五十下一个来回。)

2,血液。血液里提供身体各个部位所需的不同营养,如果任何一个部位得不到所需要的营养,这个部位就会出问题。(身体各个部位的DNA西方正在疯狂破解,中国分到的任务是胳膊上的一段。)

3,血液流动产生的问题。血液的流动,可能会产生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血液送不出去,第二个问题是血液收不回来,第三个问题是血液里的营养物质不够。

4,神经细胞的功能。神经是身体内部传递信号的细胞,向大脑反映情况,向下传达命令。说白了,就像是片儿警。如果哪个区域出了问题,得不到营养,这个区域的神经就会汇报问题,痒、痛、酸、麻、胀,这些感觉都是神经在汇报这个地方出了问题,西医找不到酸麻胀痛的原因,把责任归咎于神经。可以这么说,凡是病名是“神经性。。。”的,都是西医没有找到原因。大家猜猜结果会怎样?西医把神经作为敌人,主要的药物都征对神经细胞,一批无辜的神经细胞死了,下一批新生的神经细胞依然会汇报问题。

5,神经细胞里的哲学问题。其实西医这样对待神经细胞,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因为西方的哲学是要严格监视和严重怀疑有权力的人,神经细胞有汇报的这个权力,所以严重不被信任。

6,西医的问题。西医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基本知识研究得不够深入,同时基础哲学也有问题。

任何科学都发源于哲学,学医的人一定要有点哲学知识,至少要有点思考能力。以上这些和中医似乎没有丝毫关系,但却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观察、思考、总结。

总结一下,这样说吧,桂枝汤里的桂枝能够把气血送出去,芍药能够把气血收回来,生姜、甘草加强消化吸收,大枣保住脾胃不受伤害。

桂枝汤能不能增强体质?能。只要你需要增强体质。

怎么用这个方?

1,体表问题,如果病毒和人在体表交战,最明显的症状一是脉浮,一是头痛。当然其他的体表问题也是可以看出来的。

2,局部问题,如果是局部的酸麻胀痛,而又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就是用这个方的最好机会。不管他是什么“神经性。。。”。

3,左右问题,人身体左右是有阴阳之分的,如果身体左右两边有明显不同的感受,这个方子可以一试。

4,禁忌问题,可以参考伤寒论,临床使用要慎重,但也不可泥守禁忌.

如果要我解释原因,那就是加强气血流通,重新分配能量,增强消化吸收。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人身体强大的自我恢复能力基础之上的。如果说这样的一个循环能够解决看好多少病人,要我说,至少两成吧。

以上所讲的,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管有什么问题,还是敬请关注下一讲:桂枝汤的五味药。


重大发现---苓桂剂的秘密
转载自 越人

    男,82岁,主诉毎坐起头晕、恶心呕吐,不敢睁眼,数分钟后减轻,门诊大夫予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之类一周,未减轻。病人不想再吃中药,9天前遂住院,因为发病不敢睁眼,考虑大脑后循环椎基底动脉供血问题,拜阿、西比灵、颈椎牵引、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治疗观察。昨天再次见患者,言未再呕吐,还是晕。告诉他给你开个专治起则头眩的方,患者同意,茯苓30g 桂枝15g 苍白术各10g 炙甘草6g 五味子6g,今日又见患者,患者说昨天下午吃了中药,今天没一点事儿了。 要是早几天吃你的中药就好了,少受多少天罪呀。
疗效本在意料之中,但还是给我一丝别样的欣慰,到阜外医院进修心内之后,关注心血管新进展多了,对中药关注的少了,对桂苓剂(苓桂术甘、苓桂姜甘、苓桂枣甘、苓桂五味甘)关注是很久以前了,头脑中支离破碎,不系统。
至于用方指征,仲景明言,看看仲景书就知道了,
重大发现:1、桂苓配伍来源可查到辅行决----泻肾汤。
  这是仲景用药的依据。
升阳之方,黄芪为主,指的是大阳旦汤黄芪配桂枝,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指的是泻肾汤(小泻肾汤合小补肝汤变化),茯苓配桂枝优于黄芪配桂枝治疗阳虚之甚阴气逆升。阳虚复伤于寒则阳虚甚,用泻肾汤最好,这是伤寒论的理念之一。-------------------(治阳虚阴逆不只在桂枝补肝,更需要茯苓泻肾)
2、一样的道理,依据汤液经法图这个元素周期表,回顾五脏泻方脏器互乘,每挟滞实,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之法,推论
    泻心汤的黄连配人参治痞,-----(治阳实之痞不只在人参补脾,更需要黄连泻心)
3、泻肺葶苈子配生地治燥,--------(治迷妄之燥不只在生地补肾,更需要葶苈泻肺)
4、泻脾附子配麦冬治滞-------------(治阴实之滞不只在麦冬补肺,更需要附子泻脾)
5、泻肝枳实配丹皮治烦-------------(治气虚之烦不只在丹皮补心,更需要枳实泻肝)
2、3、4、5需要病案来丰满。
随感而发,诸位以为如何?



《伤寒杂病论》中用的八十一味药

_中医之魂——扶阳学论:《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转载自 why会所


伤寒杂病论》虽然记载了数百个经方,但用到的药物却不超过一百种。中药分类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按功效分类,本文收录仲景常用的八十一味药,主要依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性味,按照酸、苦、甘、辛、咸五味的排序进行分类,从而从每一类的性味中推导出共同的功效,希望这样的分类方式能从另外一个方面促进中药学研究方式的改革。(个别药物仅有一见者,难以推导出具体的功效,故只写其大致功效,如椒目等。)
     凡药则酸敛,苦泄,甘缓,辛散,咸软。要之,药多禁忌,贵在配伍。
   酸

        五味子:敛肺止咳

       酸枣仁:敛心安神
       山茱萸:敛精止遗
       乌 梅:   安   蛔
    
    1苦寒泄热:        
       柴胡:泄胆热        
       黄芩:清心火,泄脾热
       黄连:清心火,泄胃热
       黄柏:清心火,退黄  
       栀子:泄心火        
       茵陈:退黄          
       芍药:泄热养营      
       竹叶:清心除烦      
       牡丹:清虚热        
       白头翁:除下重        
     2.破结除满            
       大黄:泻下通便,活血化瘀
       枳实:破气散结      
       厚朴:降逆除满      
       杏仁:降逆平喘      
       桃仁:活血化瘀      
       射干:除上气        
       葶苈子:泄肺热,除肺痈
       皂荚:化痰          
       芫花:逐水          
       大戟:逐水          
       甘遂:逐水          
     3.苦以燥湿            
       白术:燥湿健脾      
       苦参:燥湿杀虫      
     4.苦能排脓            
       赤小豆芽:破血化脓  
       败酱草:排脓        
     5.苦极反升            
       瓜蒂:催吐          
    甘
   1.甘以补虚:            
       人参:补元气          
       饴糖:建中            
       甘草:补宗气,解毒,调和诸药
       小麦:补心气          
       黄芪:补气行气        
       大枣:补脾            
       粳米:补胃            
       地黄:补心阴          
       麦冬:补肺阴          
       阿胶:补血益阴        
       当归:补血            
       麻子仁:养血润肠        
       瓜蒌根:生津止渴      
       升麻:解毒            
     2.淡以渗利              
       泽泻:清热利水        
       滑石:清热利湿        
       茯苓:通调水道        
       猪苓:利水            
       薏苡仁:渗湿          
       椒目:利水            
     3.涩以固之:            
       赤石脂:固小肠        
       禹余粮:固大肠        
       灶中黄土:固胃        
     4.重以镇之:            
       代赭石:降胃气        
       龙骨:镇肝魂          
   辛
.辛以散邪:            
     1
       麻黄:宣肺气,平喘咳,温表散寒
       桂枝:温心阳,抑水气,解肌发汗
       艾叶:行气散寒        
       防己:散水气,消身肿  
       乌头:散寒            
       蜀椒:散寒            
     2.辛以行气:            
       川芎:行血            
       豆豉:宣气            
       半夏:宣肺气          
       生姜:宣胃气          
       桔梗:利咽            
       瓜蒌实:宽胸散结      
       薤白:通阳散结        
       葱白:通阳止泻        
       葛根:升津液,升清止泻
       旋复花:行气消痞      
     3.辛以温阳:          
       附子:温肾阳        
       干姜:温脾阳        
       细辛:温肺阳        
       吴茱萸:温肝阳      
    咸
   1.咸以软之:          
       芒硝:软坚通便      
       牡蛎:软坚消痞(胆)
       鳖甲:软坚消癥(肝)
     2.咸以走血:          
       水蛭:活血化瘀      
       蛰虫:活血化瘀      
       虻虫:活血化瘀    
伤寒论中的六经欲解时,从古到今都是聚讼百端的问题,到底仲景的原貌是怎么样的,怎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代的学者,而得出的结论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花开之所以学习中医,是因为在学习周易之后,无意中发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发现中医几乎是对传统文化完全的继承,所以才兴趣百般,一头扎入的。因为花开是从周易入手的,所以看问题多半会先从周易入手来思考,而我对六经欲解时,在刚开始也是从这里入手的。思则思也,然花开并未真想把这些东西写出来,毕竟以易经来解这个东西,有点烂漫不经,难登大雅。然孙曼之老师一再敦促,曰或对人有所启迪,以易解此未必无理,毕竟两汉为易象之学颠峰,仲景处其中,未必不受其影响,如易经之于内经。所以不揣深浅,写出俺的意见,以起抛砖引玉之功。
那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有三:
一,六经的欲解时,到底是如何得出的,有什么意义。
二,六气的排列顺序为何和六经的排列顺序不一样。
三,六经的传变规律为什么是如伤寒所论。
一论,六经欲解时
周易参同契中开篇: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又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
天地设位而生六子,是从先天立论,其中震为长子,巽为长女,坎为中子,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此处男女非真有男女,是阴阳的假名。乾坤象天地父母而生六子,所以其不在六气之列。那么从上到下的次序为;震、离、兑、巽、坎、艮。
那么,为什么是先从左起而非右呢?
阳动为先,震为长子,震为雷,主木,其用为风,正应东方春生之道。内经曰:风为百病之长。此无他,风雷相搏,春木不生也。内经云: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那么以次顺序:则少阳为震,太阳为离,阳明为兑,太阴为巽,少阴为坎,厥阴为艮。
那么,为什么太阳为离呢?
太阳者,阳中之阳,乾也,位举颠顶,为元首;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乾颠之位在后天八卦中正离卦之位也,以应巳午未之炎夏。
为什么阳明为兑呢?
阳明者,两阳合明也,少阳太阳主升主散,从下到上,从内到外,升散不以则制之约之,阳明正行其事也。兑卦,正一阴在上,二阳在下,是不是很巧啊,呵呵。正应秋收之道,申酉戌三时。
为什么太阴为巽呢?
太阴者,阴中至阴,坤也,位居海底,为腹股。先天退位,后天用事,坎在坤位,而坤行巽处。无他,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坤为顺为地为生养,后天存性留用以象生养之道,是以居巽位。巽者,顺也,可升可降,得热则升,得寒则降,布精流气,正应脾肺之性也,此其常也。若受不正之气,则上行做逆,下行做利。以应至阴,为冬三时,亥子丑。
为何少阴为坎?
坎者,陷也,外阴内阳,内外皆寒,而一阳内生,前不的进,后不的出,只能积蓄等待,以图来日,而为固藏之道。然毕竟阴中阳生,而非一派纯阴,而应子丑寅三时。寅月虽为一年之处,然天寒依旧,地气先暖,正应坎中一点真阳也。
为何厥阴为艮?
厥阴者,两阴交尽也。两阴者,主降主敛,降敛则藏,藏则积,积则固,固则升。战国后期之行气玉佩铭: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艮卦一阳在上,二阴在下,不正是二阴交尽之相吗?艮在先天,为六气之末。然居后天,则在先天震位,震则动,万物复出也。连山之易,可否出此。是以厥阴,主丑寅卯三时。卯月惊蛰一声雷,自此万物破土而出也,艮为高山,一阳在上,此可意会,后天用位居先天震位,可知阴尽阳生也。
为何三阳之时长,而三阴短?
阳长阴短,此理之常也。
此非丹溪所云: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乎?
此表相也。石头与气球,孰重孰轻,孰大孰小?水之与火,孰重孰轻,孰大孰小?阳则发散动长,是以常现有余之相;阴则收敛静藏,是以常觉不足。
此非近下火神之论乎?
所谓近下之火神,混淆相火真阳。真阳者,一气也。静则为阴,动则为阳,一身经络脏腑不过元气之用,真阳之动,此理昭然,如何可得而毁议?相火者,元气之贼也!元气者,阴阳和合之相。治病之道,正救阴阳之偏,而复其元气之本也。
二论,六气之变化次序
我想学过伤寒的人和内经五篇大论的人,都会经常思考,六经到底和六气有什么关系,而且近世之张隐庵、陈修远一系,直接套用内经之五运六气而述六经之理,分立标本气化,有从标从本从中之化,其说或可参,然其理至隐,其思难明,多有牵强附会之嫌,虽可称道其创举,让终究让人遗憾。
六气者,天地之六气也。先天立,而后天生。先天论其体,后天论其用。周易参同契云:坎离匡廓,运毂正轴。又云:易谓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匿,变化于中,包囊万物,为道纪纲,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离没亡。
先天变为后天,而不涉其体,但言其用。如离为火,火则升散,而升居先天乾位;坎为水,水降敛,而降居坤位,其他各卦也各随其性,而定其位,以彰明其用。是以先天八卦以演其相,后天八卦以演变。如常以后天八卦配以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时,何层见以用先天八卦演之?先天八卦配其四时,不更帖合其体乎?然终究不言者,此理至明也,不劳多言,单言其变则可也。然后世不知,竟误为先天八卦出于陈抟邵雍,而为伪学,此则近代易象学派大师尚秉和早已确之凿凿了。
从周易参同契中可以看出,后天八卦中坎离,为先天乾坤二用,动而不居,有相而无体,其他六卦之性,皆为坎离之用也。此理无他,阳升阴降也,阳升则离为用,阴降则坎为用。离,在艮为静而欲动,春山将绿,雀鸟先行;在震则为动而欲升,天暖花香,万物丛生;在巽则为升而欲行,风被百草,万物齐盛;升行不已则降,坎卦主事。坎,在坤,则顺而欲降,郁郁葱葱,万物长养;在兑,降而欲藏,叶落而枯,万物休息;在乾,藏而欲生,万物具眠,静而慎动;静藏不已,动而阳生,离卦主事,如环无端也。
是以艮配厥阴,震配少阴,巽配少阳,太阴为坤,阳明为兑,太阳为乾。
何以震配少阴,巽配少阳?
少阴为离,少阳为坎,此为后天之常也,莫于先天混淆。今坎离二卦不用,随其性赋之也,以离主升,震也主升,是以赋以少阴;坎主降,巽也主降,是以赋之少阳。其他各卦,然无升降乎,何不用之?艮兑为山泽,主静而微动,乾坤象至阴至阳,何来周流之性?
何以太阳为三阳,反居岁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天八卦去体留用,乾秉生生之德,刚健之性,岁末天寒地动,正见君子之行也。
是以初之气为厥阴,二为少阴,三为少阳,四为太阴,五为阳明,六为太阳。
三论:六经之传变规律
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之说,我想只要看过点中医著作的人都会知道,不劳细说,然为何是这个次序呢?
看卦相的排列,您自然会明白:
太阳,乾;阳明,兑;少阳,震;太阴,巽;少阴,坎;厥阴,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乾      兑      震                                                               
先天所论为体,从体象来思考六经,会经常触发很多灵感,此则在与意会,不复详细阐述了。花开此举,只为抛砖引玉,但开其风先,而常居下位。非不欲为师也,腹中无物,羞不能见人也。



您可能也喜欢:

  •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用的八十一味药
  • 【引用】《伤寒论》治水“八法”探析-“水症”治疗“八法”+泻水方初谈+茯苓之运用+您不可不知的四时神药──茯苓
  • 【引用】经方方剂+李仲愚教授谈伤寒六经代表方剂+刘渡舟:伤寒论方歌+张仲景用药频率排序+张仲景八十一药
  • 【引用】六经辨证
  • 高学山 注 金匮要略3
  • 伤寒总论+伤寒论必知+张仲景寒热药共用组方规律探寻
  • 【引用】伤寒六书2
  • 【引用】本草思辨录续
  • 【引用】经方临床应用
  • 【引用】张卿子伤寒论1
  • 【引用】本草思辨录 清 周岩
  • 六经阴阳(精气血津液)辩证[刘文澄]
  •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