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6合成刹车油:梅调鼎壶铭妙趣多(清)——华夏文明——中国经济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4:34:20
1,2,3






中国经济网首页 >华夏文明  > 正文

梅调鼎壶铭妙趣多(清)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9年01月14日 09:55


梅调鼎行书
梅调鼎(1839一1906)
字友竹,号赧翁,晚清慈溪县城(今属宁波市江北区)人。年轻时曾补博士弟子员,后因书法不中程见黜,不得与省试,从此发愤习书,绝意仕进,以布衣终其一生。《回风堂集》谓其“于古人书无所不学,少日专致力于二王;中年以往参酌南北,归乎恬适;晚年益浑浑有拙致入化境”。自言“用笔之妙,舍能圆能断外,无他道”。《沙孟海论书丛稿》云:“他的作品的价值,不但当时没有人和他抗衡,怕清代二百六十年中也没有这样高逸的作品。”邓散木评其“早年的字,写得既漂亮又朴素,像年轻的农衬姑娘,不施脂粉,自然美好”。有《赧翁集锦》和《梅赧翁手书山谷梅花诗真迹》印行于世。另有《注韩室试存》。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汉字书法艺术(图) ·宋代书法应为"宋五家"
·书法:困兽之斗或凤凰涅槃 ·冰火交"炙"困扰书法艺术
·墨趣:作家与书法文化 ·书法是艺术更是文化母体
·书法"申遗"引发"热议" ·魏大中绝命书(明)
·当代书法的品评标准呢? ·黄庭坚草书《梅花三咏》卷(宋)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315、8089

人    物

一个清官加酷吏的典型
·南宋二蒲为元灭宋立功
·"病退"的晋废帝司马奕
·黎申产仕进无门空余志
轶    事

吉祥图案之铜钱与花钱
·大运河的诞生与"琼花"
·朱元璋怎样"普查人口"
·需要什么样的"中国风"
瞬    间

大足石刻寓"大丰大足"
·被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
·天下第一桥千年赵州桥
·中国文化不单儒家文化
结    晶

青瓷羊形水滴滋润优美
·江西四大名山之三清山
·画坛四高僧层岩叠壑图
·"水彩"武陵源万壑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