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4c 高配:国民党顶级战犯的最后结局!(上) 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56:40


侵华日军南京投降仪式的会场

1948年12月25日,中共新华社发布了43名国民党战犯的名单,这一名单基本上囊括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党政军大员。半个世纪过去了,尘埃落定,从第一个死去的戴季陶,到最后一个离世的宋美龄,这43名战犯的人生发生了哪些变化?“不是冤家不对头”,国共这对老对手征战已久,时光倒流,那年,即将作为败军之将的国民党重臣高官们最终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号战犯 蒋介石:悬棺待葬 】

当今中国,哪个不知道蒋介石的政治代名词:“人民公敌”!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


蒋介石在日本当炮兵二等兵时的留影

 1887年(1岁),蒋介石生于浙江奉化溪口。   1906年(19岁),在中学读书时即向家里提出要求到日本学习军事。赴日后,因非公费派遣,不能入军校,只能就读于东京清华学校。   1907年(20岁),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炮兵。   1908年(21岁),春,被保送日本东京振武学校。   1910年(23岁),入日本陆军第13师野炮兵第19团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时归国,自“二次革命”后追随孙中山。   1911年(24岁),武昌起义后回国,在沪军部任团长。    在江西与共产党作战时的蒋介石
1912年(25岁),奉陈其美命令,暗杀革命元勋陶成章。   1914年(27岁),第一次会见孙中山,担任第一路司令官。   1915年(28岁),参加筹划“反袁”的上海武装起义。   1916年(29岁),任东北军参谋长。   1918年(31岁),任援闽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   1922年(35岁),赴难“永丰舰”取得孙中山的信任。   1923年(36岁),任大元帅府行营参谋长,赴苏联考察。   1924年(37岁),任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参谋长。   1925年(38岁),第一次东征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第二次东征任国民革命军总指挥。   1926年(39岁),中山舰事件,打击中国共产党人,任国民革命军北伐总司令。   1927年(40岁),另立“国民政府”,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1930年被杀共产党员超过百万。同年与宋美龄结婚。   1928年(41岁),任南京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兼军事委员会主席。 二次北伐,日军发动济南惨案一千多人遇难,蒋绕道而行。   1929年(42岁),以裁军为名义召开“编遣会议”。蒋桂战争爆发。   1930年(43岁),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死亡30万人。   1931年(44岁),对中国工农红军发动军事“围剿”。囚禁反蒋领袖胡汉民,5月汪精卫、孙科等人成立广州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南京政府相对抗。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丧。同年长江淮河洪水成灾死亡14万人。 1933年(46岁),签订《塘沽协定》。蔡廷锴等在福建发动军事兵变“闽变”,蒋加以镇压。 1936年(49岁),6月,广东军阀陈济棠和桂系李宗仁发动武力叛变“两广事变”。12月,杨虎城和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蒋被迫签订抗日协议。   1 蒋介石与毛泽东在重庆合影(1945年)
938年(51岁),当选为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为阻止日军炸开黄河使黄河改道89万同胞遇难。蒋下令火烧长沙两万人遇难。   1939年(52岁),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发动抗日战争期间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1年(54岁),制造“皖南事变”,正式对日宣战。   1942年(55岁),任中国战区最高统率,派军支援缅甸。河南大饥荒, 300万~500万人死于灾难。   1943年(56岁),1943年初派中央军进军新疆,夺取新疆的控制权。代表中国签署《开罗宣言》。   1945年(58岁),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拒收琉求,撕毁《双十协定》。   1946年(59岁),承认外蒙古独立。同年内战爆发。   1947年(60岁),向陕北、山东实施重点进攻,制造“五·二O”惨案。台湾发生“二二八事件”   1948年(61岁),在“国民大会”上当选为“总统”,实行“币制改革”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1949年(62岁),被迫宣告“引退”败走台湾,带走大量黄金储备。   1950年(63岁),复职“总统”。   1952年(65岁),进行“反共抗俄总动员”。签订“日台和约”,放弃日本战争赔款。   1954年(67岁),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1955年(68岁),炮制孙立人兵变案 。   1957年(70岁),宣布台湾海峡进入紧急作战状态。   1958年(71岁),引发“金门炮战”。   1960年(73岁),再次当选“总统”。   1967年(80岁),颁布教育改革训令。   1968年(81岁),指示兴建大钢铁厂,建设南北直达公路。   1969年(82岁),实行“党政革新”为蒋经国接班铺平道路。   1970年(83岁),反对“台湾独立”,反对“两个中国”,坚持“一个中国”。   1971年(84岁),联合国宣布不承认蒋介石政权。   1974年(87岁),派蒋经国主持黄埔军校五十周年活动。   1975年(88岁),在台湾台北逝世。

辛亥革命十年后的蒋介石

蒋的名“中正”和字“介石”,典出《周易》:“(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在有关蒋氏领导八年抗战的影视作品中,常按其当时职务称“蒋委员长”,委员长遂成为蒋最著名的代名词之一。   由于蒋长期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之职务,早年黄埔毕业的国、共军官皆称他做“蒋校长”、“校长”。由于对国军建设和发展贡献很大,所以也有“国民革命军之父”或“中华民国国军之父”的称呼。   说英语的外国人(特别是美国人)昵称蒋为Gimo,指其特级上将背景(即大元帅,Generalissimo)的英语简写。而现在的纪录片都以Chiang Kai-shek作为他的英文名称。

黄埔军校初创时的蒋介石
 
1908年赴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校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4.12事件”,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   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   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继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 “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抗日战争期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皖南事变”后,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   在1937年—1945年期间,蒋介石成为中国最高抗战统帅,蒋介石领导200多万国民革命军坚持8八年抗战,蒋介石纵有千错万错,也不应该将其丑化矮化,也不应该将其全盘否定,蒋介石虽然有其过失之处,但仍不失为民族的领袖,不夸张地说,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伟人;1943年参加美、英、中三国领导人参加的开罗会议。   抗日战争胜利后,与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撕毁《停战协定》、《政协决议》,命令进攻共统区,单独召开制宪国民大会,通过宪法。   1948年擅自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当选中华民国总统。   1949年,蒋介石父子退居台湾之后一直反对台独,反对美国分裂、“托管”台湾。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如果没有蒋介石,当时中国的台湾、东北被日本占领,中国将被各地军阀分割小国家,当时在中国当时唯一可以控制有全国各地军阀、中央军、黄埔系、准嫡系和嫡系拥有几百万军力的国民政府党、政、军非蒋介石,没有第二人,所以蒋介石的存在促进了中国领土完整的重要作用。

继承先国父孙中山的遗嘱

早年留学日本,得识孙中山
  
蒋介石父蒋肇聪继承祖业经营盐铺,1895年病殁。蒋介石由母亲王采玉抚养成人,幼年入塾,诵读经史。1903年入奉化凤麓学堂,两年后至宁波箭金学堂就读。1906年初肄业于龙津中学堂,4月东渡日本,入东京清华学校,结识陈其美等人,受到反清思想的影响。年末回国,1907年考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习炮兵。1908年春赴日,入东京振武学校,1910年冬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投身民主革命获得孙中山的器重,辛亥革命爆发后,蒋介石回上海,受陈其美指派,率先锋队百余人至杭州,参加光复浙江之役;嗣后在沪军都督陈其美部任沪军第五团团长,与陈其美、沪军第二师师长黄郛结拜为“盟兄弟”。   1912年1月,受陈其美派遣,收买歹徒暗杀光复会领袖陶成章。案发后避往日本,曾办《军声》杂志。1913年夏二次革命起,在上海参加攻打江南制造局,事败后隐居上海,10月加入筹建中的中华革命党,11月再渡日本。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宣告中华革命党正式成立,蒋介石被派往上海、哈尔滨协助陈其美从事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活动。1916年5月陈其美被刺后,蒋介石奉孙中山命去山东潍县任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参谋长。不久袁世凯死,中华革命军解散,蒋居上海,与青帮头目黄金荣、杜月笙等人有往来。   1917年7月孙中山南下“护法”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1918年3月蒋介石任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半年后任粤军第二支队司令驻闽。因受粤军将领排挤,常离职滞居上海,曾与张静江、陈果夫、戴季陶等合伙做交易所投机生意。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蒋去广州登舰侍护40余日,取得孙的信任和器重。蒋做《孙大总统蒙难记》一书,同年10月被孙中山派任东路讨贼军第二军参谋长,1923年2月被任命为大元帅府大本营参谋长。8月奉派率领“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考察学习军事、政治和党务。

1925年黄埔军校阅兵大典,宋美龄在蒋介石身边,两年后成为“第一夫人”

蒋中正在14岁时,经媒妁之言,娶同村毛福梅(1882年-1939年)为妻。蒋中正与毛福梅生有一子经国。   蒋中正与毛福梅分居后,在1911年迎娶姚冶诚为妾,姚冶诚原是一个妓女,和蒋同居,但蒋家没有承认,婚后也没有生育子女,但若干年后收养了蒋介石在日本所生的儿子蒋纬国。姚后来随蒋纬国到台湾养老。   蒋中正在1919年结识陈洁如(1905年-1971年),经张静江及孙中山的介绍,他与陈洁如在1921年12月5日结婚。当时蒋介石34岁,陈洁如15岁。陈也未能为蒋生儿育女,但陈收养了一位华侨的女儿,取名瑶光,小名陪陪。《陈洁如回忆录》指出蒋得过梅毒并传给自己。   1927年,蒋中正登报声明与几位前妻脱离关系,随后于1927年12月1日与宋美龄(1897年—2003年)于上海结婚。

北伐时期蒋介石戎装携夫人

1949年,蒋介石逃至台湾。当时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惶惶不可终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使国民党政权有了自保的机会,蒋一面支持美国的侵朝战争,一面在岛内开始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及建设,为60年代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1972年,蒋因感冒并发肺炎,又发生车祸,致一蹶不振,1974年复因流感引起肺炎,终于在次年4月5日清明节一命归西。遵其遗愿,“灵柩暂厝于慈湖,俟来日奉安于南京紫金山”。这一愿望,如果还是意在“反攻大陆”,已是绝无可能,但如是移葬大陆,中共方面已经明确表示:“悉听尊便。”

平定各系军阀 叱咤中国风云的蒋介石

排除异己,逐步走上国民党权力的枢纽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建立陆军军官学校,训练革命军队,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他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虽有所不满,但在当时形势下表示拥护,并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执行。他在军校重用亲信,培植个人势力,支持反共分子成立孙文主义学会,抑制和打击青年军人联合会。   他组织和领导黄埔军校师生参加1924年10月镇压广州商团叛乱、1925年2月东征讨伐陈炯明、6月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等战役,战果卓著,因此获得声誉,先任潮汕善后督办,继兼广州卫戍司令。   1925年8月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蒋任军长。廖仲恺被害后,他支持汪精卫驱逐胡汉民出国,不久又将粤军总司令许崇智驱离广州,收编粤军部分师旅,一跃而成为国民党内握有军事实力的首要人物。10月率师第二次东征,全歼陈炯明叛军。   在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2月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对三大政策日益怀疑,忌恨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员合作共事,疑惧苏联顾问的工作。他于1926年3月20日一手制造“中山舰事件”,5月又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务整理案” ,打击和排斥了在第一军和中央党部工作的共产党员。   
他乘机相继攫取了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军人部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以及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等要职。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蒋介石率总司令部赴前线指挥作战。国民革命军在工人农民支援下打垮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湘、鄂、赣、闽四省完全光复,并继续向豫、皖、苏、浙进军。   蒋介石谋取个人独裁统治的野心日益膨胀。1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自广州迁往武汉,但蒋坚持要迁都南京,冀图直接控制。   1927年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统一党的领导机关决议案》等一系列提高党权、防止个人独裁和军事专制的决议,取消了蒋的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军人部长职务。于是,蒋介石蓄意破坏三大政策,纵容和唆使暴徒在江西、安徽制造一系列反共事件,在英美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的支持下,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并在广东和东南各省“清党”,从而破坏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至1930年被屠杀的工农群众超过百万。
建立独裁统治,对内镇压对日妥协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峙。6月,蒋介石与冯玉祥在徐州开会,取得合作反共协议。由于蒋介石在和汪精卫、李宗仁等派系的矛盾和斗争中孤立无援,被迫于8月下野,10月出访日本寻求支持。回国后,离弃妻妾,与宋美龄于12月1日结婚,从此与宋子文、孔祥熙联姻,通过他们加强与美国的联系。   1928年1月重任总司令职,2月主持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全面改变孙中山的革命政策;会上被举为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4月,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组成四个集团军合力北进,战胜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0月任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改组国民政府,实行“以党治国”的训政。蒋介石为要确立个人独裁统治的局面,以“裁军建设”相号召,力图“编遣”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的军队,加剧了与各军事实力派之间的矛盾,遂至兵戎相见,蒋桂战争、蒋冯战争、蒋阎冯战争(见蒋阎冯大战)连绵不断。蒋介石凭借帝国主义和江浙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一一战胜了各派武力。他还击败了汪精卫,胡汉民、孙科等派系的对抗,从而巩固了自己的独裁统治。   1930年12月至1931年9月,蒋介石调集大量军队,对江西、湘鄂西、鄂豫皖及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红军连续发动了三次军事“围剿”,均以失败告终。“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奉行不抵抗政策,阻挠军队和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致使东北三省迅速沦丧。日本侵略者又于1932年初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英勇抗击,但是蒋介石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同意签订《淞沪停战协定》。以后对于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华北的行径一再妥协退让,又同意签订了屈辱的《塘沽协定》、《何梅协定》。   他压制爱国军民的抗御,逼迫冯玉祥取消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蒋介石顽固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在1932年6月对工农红军发动的第四次军事“围剿”。失败后,又于1933年10月进行第五次军事“围剿”。经过一年的鏖战,红军因战略指导的错误而失利,乃离开江西出发长征。蒋又调几十万军队围追堵截,同时对革命根据地继续“清剿”。
蒋介石极力加强独裁统治,鼓吹法西斯主义,建立以CC系和黄埔系分子为骨干的中统和军统两支特务势力,专事破坏共产党及革命组织的爱国民主活动,杀害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并对付反蒋派系的抗争。蒋介石还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动文化“围剿”,查禁进步书刊,迫害左翼作家和文化工作者。他在全国推行新生活运动,以加紧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他还凭借政治特权,和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一道,建立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形成官僚资本。他们开办中央银行和农民银行,兼并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垄断了全国金融体系。嗣后又逐步向工商业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发展,掌握全国的经济命脉。   1935年11月,日本帝国主义策动“华北自治”,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将反蒋抗日方针改变为“逼蒋抗日”。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推动下,蒋介石和国民党决定调整其内外政策,表示要保持领土主权的完整。他下令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国防建设,并改善同苏联的关系。他试图同中国共产党进行谈判,但仍然坚持要“剿灭”经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被蒋介石部署在西北“剿共”的张学良、杨虎城,决心联共抗日,于1936年12月12日毅然发动“兵谏”,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在中国共产党调停和各方面的努力下,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停止“剿共”政策。
实行国共合作,坚持八年抗战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结束十年内战,与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合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终于建立了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蒋介石积极部署和指挥中国军队开赴华北和淞沪前线,抗御日本侵略军。   他先后指挥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广大爱国将士奋勇杀敌,至1938年10月,使日军伤亡45万余人,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速战速决、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蒋介石在政治民主化方面作出一些许诺,释放政治犯,修改反动条例,召开国民参政会等,全国一时出现一片新气象。但由于蒋介石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军事防御的战略战术,又幻想并等待国际“调停”制止日本侵略,因而不能抵御占有很大优势的日本侵略军,华北、东南和华中大片国土相继沦陷。   1938年,蒋介石为阻止日军炸开黄河花园口,淹死百姓89万人。武汉保卫战结束后,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汪精卫等人则对抗战前途完全失望,叛国投敌。1939年1月,蒋介石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他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武装力量在抗战中迅速发展壮大忧心忡忡,乃实行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不断制造反共摩擦。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美、英同盟,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得到了美国的物资和财政援助。他派中国远征军去缅甸,与英美联军联合作战,打通了中印公路。美、英为了联合中国共同抗击日本,许诺废除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在华特权,签订了中美、中英“新约”。1943年11月,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会谈对日联合作战方略及战后和平条件。1945年6月派宋子文等去苏联会谈,8月两国外长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有关协定。
全面发动内战,在大陆的统治彻底崩溃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一面派出军队抢占胜利果实,大量收编伪军;而且“无罪”释放了末任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将其留在收入部队,直至国民党战败。一面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重庆进行会谈,签订了《会谈纪要》(见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但他随即指挥八十万军队进攻解放区,对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各项决议拒不履行,顽固坚持“军令政令统一”的独裁专政。他悍然于1946年6月全面发动内战,妄图在三至六个月内消灭共产党和人民武装。在遭到人民解放军的坚决还击后,次年3月被迫改为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在屡遭失败后,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最后蒋介石被迫下令收缩防线,实行重点防御。   1946年11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制订了宪法,宣称要“实施宪政”,“还政于民”,“改组政府”,实际上仍是以他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独裁专政。经过1948年春行宪国大的选举,他任总统,并攫有不受宪法限制的“紧急处置的权力”,使他的独裁统治披上了合法外衣。对于爱国学生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和工农群众的斗争,他下令整饬,派出特务宪警凶残镇压。1948年8月,他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发行金圆券代替法币,限期收兑金银外币,强令限制物价,企图摆脱通货恶性膨胀、物价飞涨的困境,结果更加速了财政经济的全面崩溃,民怨沸腾,社会骚乱。 老年蒋介石(身着一级上将军服)
经过1948年秋冬辽沈、淮海(徐蚌)、平津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使蒋介石赖以发动内战、维系统治的主力部队基本上被消灭。   1949年1月,蒋发表元旦声明建议和平谈判,但提出了保存“宪法”、“法统”和军队的条件,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批驳。   1月21日蒋被迫宣告“引退”,回到奉化,但仍幕后操纵党政军大权,破坏和平谈判。   1949年4月23—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政府。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向全国进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蒋介石在中国大陆的独裁统治和政治生命至此终结。 
蒋介石在老家溪口


六十二岁壮志未酬 1949退守台湾

退败台湾,三任总统 
  1949年12月,蒋介石撤至台湾,收集残部,负隅孤岛。 晚年蒋介石在金门岛眺望祖国大陆
1950年3月,他“复职”重任“总统”,此后一再连任四届,并连续当选国民党总裁。   他以“三民主义建设台湾”、“反共复国”相号召,维系他在台湾的统治;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但是他反对“台湾独立”、“国际托管”和“两个中国”,坚持了一个中国的民族立场。当时,台湾人心浮动,美国让台湾独立,他说:“谁要台独,我要谁脑袋!”  门。此照片大约拍摄于70年代初,距离他离开大陆已经20多年。   蒋介石于1975年4月5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7岁。   蒋介石去世后,中国大陆新华社刊登了如下报道:一九七五年四月六日讯台北消息:国民党反动派的头子、中国人民的公敌蒋介石,四月五日在台湾病死。   据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四月六日报道,蒋介石死后,蒋帮由伪“副总统”严家淦接任伪“总统”,以继续维持其对台湾人民的反动统治。   
蒋介石自从一九二七年背叛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以来,一直作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代表,坚持反共反人民,独裁卖国。他双手沾满了中国革命人民的鲜血。但是他的血腥统治始终未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武装斗争,终于推翻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的新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蒋介石逃到台湾后,在美帝国主义的庇护下苟延残喘,继续坚持与人民为敌。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遭到台湾人民的强烈反对,内部矛盾重重。蒋介石死后,有着爱国光荣传统的台湾省人民,必将进一步为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而展开斗争。怀有爱国心的蒋帮军政人员也将更加认清形势,积极为实现解放台湾、统一祖国作出贡献。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人民日报》1975年4月7日)?   著名的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一书中断言:“蒋介石不是大独裁者,他缺乏作独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为民主斗士,他纵有此宏愿,也无此机会”。只要他活着,“光复大陆”的计划就会存在下去,用他的话讲:“不可动摇之国家决心。”同时对那些要求台独的人说:“谁说独立,就让谁掉脑袋。”在这一点上,他与北京的观点空前一致,直到他死的那一刻他还抱着他那神圣的理想:中国终将实现统一。   美国《时代周刊》发表的则讣文略带讥讽:“蒋介石在这个时候死去是再适合不过了,对他而言,印度支那反共力量的失败让他觉得,在不可避免的长期的反共运动中,反共力量在逐渐失去亚洲,而他则是这个运动的第一个牺牲品。”   蒋介石一生的言论、文电极多,散见于报刊和内部档案。台湾当局编有他的《全集》、《思想言论总集》等。
罕见的蒋介石穿着五星上将的海军白军服的照片

虽然国共两营打得昏天黑地,南北鸿沟,造成了两岸的分隔分治,但蒋介石在台湾一直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坚决地反对台独:“谁搞台独,我搞他脑袋”!在爱国这一点上,是值得历史肯定的。

逐鹿折戟转而平和平淡

晚年中和的蒋介石

中国有“盖棺论定”之说。人死之后,其历史地位基本就确定了。但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盖棺”而不能“定论”,蒋介石即为一例,在他过世之时,海峡两岸对他的评价有着天壤之别。他过世30多年了,无论在政界还是学界围绕他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台湾,对他的评价经历了从“神化”到“丑化”的过程,甚至掀起过一些政潮;在大陆,对他的评价则经历着从“漫画”到“写实”的过程。现实政治的演变与档案材料(尤其是“蒋中正总统档案”与“蒋介石日记”)的不断开放,使得有关蒋介石的研究成为持续的“热点”。   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政治领袖,蒋介石是一个战术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他比他的竞争对手们略高一筹并善于控制他们。但是,尽管他统治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他实际上不了解整个政权的社会基础。 对蒋介石的一生进行总结。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悲剧是他个人造成的。——布赖恩·克罗泽   蒋介石不是大独裁者,他缺乏作独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为民主斗士,他纵有此宏愿,也无此机会——黄仁宇
第二号战犯 李宗仁:叶落归根


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时的李宗仁

 早年就读于临桂县立两等小学,后入桂林省立纺织习艺厂当学徒。   
1908年 考入广西陆军小学第三期。   1910年 10月 加入同盟会。   1912年 考入广西陆军速成学堂。   1913年 秋 毕业后,到南宁将校讲习所任准尉见习官、少尉、中尉队附。   1916年 5月 任滇军第四师第三十四团排长。后转入桂系陆荣廷部,任护国军第二军第五旅排、连、营长,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和粤桂战争。   1921年 任少营长的李宗仁争取十多个连队和他一起退到六万大山的玉林地区,整军经武,伺机而动。他先后将所部改称“粤桂边防军第三路”、“广西自治军第二军”,并自任司令,防区逐步扩大到七个县。   1923年 与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建立联系。   10月 经李济深、陈铭枢介绍加入国民党。   1924年 联合黄绍竑、白崇禧等部,成立“定桂讨贼联军”,任总指挥。   9月 击败桂系军阀陆荣廷部。   11月 被孙中山任命为广西省绥靖督办公署督办兼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   1925年7月 又击败沈鸿英,完成统一广西的任务,成为新的国民党桂系军阀首脑。   统一广西后,任国民党广西省党务特派员和广西省第一届省党部监察委员。   1926年 1月 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   3月 广西军队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任军长,黄绍竑任党代表。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决定,负责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即黄埔军校南宁分校)。   5月 南宁分校正式成立,派所部第七军第二旅旅长俞作柏兼任校长。   1926年 7月 率第七军二万多人参加北伐战争,转战湘、鄂、赣、皖等省,立下战功。在北伐时期,还兼任过左翼军指挥官、江左军总指挥、国民党湖北省临时政治会议委员、安徽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   1927年 4月 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实行“反共清党”。   5月 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三路军总指挥,统辖五个军又一个独立师。   8月 和白崇禧、何应钦等实力派逼迫蒋介石通电下野,并由他们三人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党务委员。接着,指挥龙潭战役,消灭北洋军阀孙传芳主力部队。   10月 任西征军总指挥兼第三路军总指挥,率部西征武汉,击败唐生智。   1928年 1月 蒋介石重新上台后,被任命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务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武汉分会主席和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参加蒋介石举行的第二期北伐。   1929年 3月 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军阀与蒋介石之间爆发蒋桂战争。结果桂系战败,逃回广西。蒋介石以“叛乱党国”的罪名,开除李宗仁党籍,免除本兼各职。   1929年 秋 李宗仁返回广西南宁,组建护党救国军,自任总司令,白崇禧为前敌总指挥,下辖第三、八两路军,此后,长期盘踞广西,与蒋介石对抗。   1930年 4月 参加冯玉祥、阎锡山反蒋,被推为中华民国陆军副总司令(总司令阎锡山)兼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由广西进军湖南,支援阎锡山、冯玉祥在中原同蒋介石作战。   7月 被蒋军击败,退回广西。   1931年 5月 李宗仁又联合粤系军阀陈济棠反蒋,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九·一八”事变后,宁、粤合流。在1931年11月召开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1932年 4月 李宗仁任广西绥靖主任,推行“自治、自卫、自给”的三自政策,维持广西的半独立局面。   1935年 4月 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11月 继续当选为国民党五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1936年 6月 李宗仁、陈济棠发动反蒋事变,成立抗日救国军第一军团,任副总司令(总司令陈济棠),出兵湖南,要求北上抗日。   7月 桂系军队被蒋介石改编为第五路军,李宗仁被任命为总指挥。   1937年 7月 抗日战争爆发。   10月 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   1938年 2月至5月 指挥徐海会战。其中3月至4月的台儿庄战役,取得歼灭日军二万余人的重大胜利。1938年2月,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5月,徐州失守后,率部入鄂,在桐柏山、大洪山创立游击基地,坚持抗战。   6月10月 率部参加武汉会战。   1939年 4月至5月 参加随枣会战。   1941年 1月至2月 参加豫南会战。   1943年 9月 调离第五战区,升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汉中行营主任,负责指挥第一、第五、第十等三个战区。   1945年 5月 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宗仁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行营主任(后改称国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辕主任),支持蒋介石发动全国规模的反共反人民内战,参与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   1948年 4月 李宗仁当选为中华民国副总统(总统蒋介石)。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精锐主力部队大部被歼,国民党统治面临覆灭命运,蒋介石被迫于1949年1月21宣布下野。   1949年 1月22 就任中华民国代总统。幻想通过“和谈”,阻止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派代表团到北平谈判,但最后又拒绝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条件《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   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下达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此后,先后退到桂林、广州,继续组织国民党军队进行顽抗。   11月 白崇禧指挥的桂系部队大部被歼,李在政治上赖以生存的条件被摧毁。   11月20日 以就医为名,从南宁乘专机飞往香港。   12月 飞往美国。此后,在美国度过了十六年流亡生涯。   1950年 3月 蒋介石在台湾恢复“总统”职务。   1954年 3月,蒋介石正式罢免李宗仁“副总统”职务。   1956年 4月到1965年6月 十年间,先后五次派程思远到北京,晋谒周恩来总理,为回归祖国大陆作准备。   1965年7月 冲破重重险阻,偕妻回到祖国大陆。回国后,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1937年第五路军在南宁组建,李宗仁任总指挥

第五路军将领就职(前排右四为程潜,右三为李宗仁,左四为白崇禧)

李宗仁1891~1969,字德邻,广西桂林人。1949年1月,曾任中华民国代总统。大陆解放后,他不愿去台湾,前往美国。被台湾当局罢免“代总统”职务。随后在美居住长达十几年。

1938年4月7日李宗仁在台儿庄大捷
1948年,就任副总统的李宗仁与夫人郭德洁
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洁及其支持者在庆祝当选“副总统”

李宗仁   总统府(第一任)副总统   (1948年5月20日-1954年3月10日)   总统府(代理)总统   (1949年1月21日-1949年11月20日)   护国军第六军林虎部排长、连长、帮办营长、帮统   (1916年-1921年)   粤桂边防第三路司令   (1921年-1922年)   广西全省绥靖督办公署督办   (1924年12月-1926年)   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   (1924年12月-1926年)   中国国民党(第二届候补)中央监察委员   (1926年1月-1929年3月)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   (1926年3月-1926年8月)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5年9月21日-1928年)   第一集团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   (1927年4月-)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   (1928年2月-)   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   (1928年4月-)   (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   (1929年1月-1929年3月)   (国民政府)国军编遣委员会编组部主任   (1929年1月-1929年2月)   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监察委员   (1931年11月-)   安徽省政府主席   (1938年1月-1938年9月)   (国民政府)武汉政治分会委员   (1928年4月-1929年)   南宁绥靖公署主任   (1932年)   安徽省政府保安司令   (1938年2月-1938年1月)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汉中行营主任   (1945年2月-1945年9月)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北平行营主任   (1945年1月-1946年7月)   国民政府主席行辕北平行辕主任   (1946年7月-1949年)   中国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委员   (1949年6月-1950年)   中国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副主席   (1949年7月16日-1950年)   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1932年-1935年)   湘桂黔边区剿匪总司令   (1935年12月-)   广西绥靖公署主任   (1936年)   第五路军总司令   (1937年2月-1937年8月)   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8年1月-)   安徽省保安司令   (1938年2月-)   (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   (1929年1月31日-1930年7月5日)   (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   (1932年)   (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   (1928年-1929年)   (国民政府)禁?委员会委员   (1928年)   (国民政府)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   (1929年)   (国民政府)赈灾委员会委员   (1929年)   (国民政府)国军编遣委员会常务委员   (1929年-1930年11月15日)   (国民政府)国防会议委员   (1929年)   (国民政府)预算委员会委员   (1928年8月29日-1929年3月4日)   (国民政府)财政监理委员会委员   (1928年)   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   (1922年-1923年)   北京政府桂林镇守使   (1923年5月1923日11)   北京政府“定桂军”总指挥   (1923年11月-1924年)   国民政府委员   (1927年3月-1929年3月)   广西省政府委员   (1927年5月-)   (国民政府)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   (1927年9月-1927年12月)   (国民政府)武汉政治分会委员   (1928年4月-)   (国民政府)中央政府驻沪办事处常务委员   (1932年)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1937年8月-1938年)

身着上将戎装的李宗仁

晚年,受中国GCD“爱国不分先后”政策的感召,他冲破重重阻碍,冒着生命危险,于1965年7月间偕夫人郭德洁女士毅然从美国回到祖国大陆,消息传出,轰动世界。李宗仁返回大陆后,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在生活上得到周全安置。“文化大革命”时,受周恩来总理保护,未受冲击。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毛泽东与归国的李宗仁握手

1965年9月26日,李宗仁在政协大礼堂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

李宗仁故居系桂北民居风格的庄园式建筑。大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占地4550平方米。四周以清水墙高垣屏护,高9.57米,厚45厘米,顶盖硬山式双坡青瓦头,墙头“金包铁”砌法(即内外青砌包泥砖),对角设置两炮楼。内分安东第、将军第、学馆及三进客厅等四大院落,均为两层,全木结构,以重重券门相联,通高8.68米,建筑面积4361平方米。两第建筑是“前扣两进三开间,一井两厢前后房,披厦后门香火壁,正中堂屋两侧门,楼井式神龛通屋顶”;学馆是大五开间构架,大开井采光;三进客厅则渠用大式等尺寸的五开间,通廊回环,气势雄伟,均集中了桂北民居的特征。大门楼顶饰龙脊,楼下用花岗岩凿制巨大门框,门两侧边饰竹节,内塑“山河永固,天地皆春”对联,“青天白日”横批,反映看“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的时代气息。所有建筑,木楹石础,漏花窗格,烙花裙板,朱红方柱,粉绿壁板。庭院深深,有7个院落,12个天井,113间房,还有一个 536.8平方米的院内鱼塘故居分三次扩建,均建于20世纪20年代。1989年起对游人开放。   李宗仁官邸位于桂林市象山区文明路16号。东北两面濒临杉湖。
第三号战犯 陈诚:主政台湾


陈 诚

陈诚,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历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中华民国副总统等职。陈诚主政台湾期间,对稳定国民党在台统治作用甚大。陈诚是蒋中正的亲信,也是自黄埔成立后蒋中正执政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员长”之称。国民革命军内部由陈诚领导的派系亦有土木系之称。明朝和今人都有同名的人。
1925年10月在惠州前线指挥作战的陈诚.

1945 年毛泽东在重庆机场与张治中、陈诚(右二)、陶行知合影

陈诚1898~1965,浙江青田人。字辞修,号石叟。曾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等职,去台后,任国民党台湾省政府主席、台湾警备总司令、“行政院”院长、国民党副总裁等职。忠实执行蒋介石的决定,对台湾经济发展也做出了贡献。同时他坚决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1965年3月5日,陈诚因感冒并发肺支气管炎在台北停止了呼吸。
1947年6月,陈诚飞抵长春进行军务视察

蒋介石和他的头号宠将陈诚

“杀陈诚以谢天下”
  1947年,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战场上一败再败。这一年,蒋介石将陈诚派到东北战场,担任东北行辕主任,意图夺取整个东北。   陈诚在东北连吃败仗,国民党军队丢盔弃甲,元气大伤。那时,国民党内的舆论一致声讨陈诚的败绩,甚至有人提出应该“杀陈诚以谢天下”。在被迫离开东北之时,陈诚已经是贫病交加。   陈履安说,父亲离开东北,一切职务都被免除。当时面临什么问题?没钱,他确实是没有积蓄的一个人。要去养病,到哪儿去呢?他一离开东北,十二指肠溃疡发作,必须要住医院,就在上海江湾医院。开刀之前,蒋“总统”去看他,有一次两个人坐下来谈了3个小时。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父亲就把很多话实话实说。这个“总统”啊,听不进去,说很多失败的因素早就种在那里。我父亲在江湾动了手术之后,他就考虑到哪儿去。后来“总统”给了我父亲一点钱,到台湾去养病。   1948年10月,陈诚去往台湾。1个月之后,11岁的陈履安随陈家的老老少少一起也从上海飞抵台湾,与父亲团聚。1948年年底,陈诚接到“台湾省主席”的任命。
蒋介石最信任的人
   就在陈诚接到“台湾省主席”任命的几天之后,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布了“求和”的文告,宣布下野。陈履安说,根据父亲的回忆,蒋介石是早已注意到了隔着海峡的台湾,并且准备把这里作为国民党军队最后的据守地。而陈诚之所以会去台湾,也是源于蒋介石的这种安排。蒋介石在最关键的时刻把开辟最后退路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陈诚。   陈履安说,他的父亲始终是蒋介石在关键时刻的重要选择。据说蒋介石提拔人的时候有三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是重用黄埔系出身的军人,因为蒋是靠黄埔系起家的;二是重用同乡;三是重用对蒋介石个人十分忠诚的人。陈诚是三者兼备。此外,他还是蒋介石的干女婿。   陈履安说,每次父亲陈诚与蒋介石意见相左,只要蒋介石作了决定,陈诚总是默默执行。此外,陈诚还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他能够代蒋受过。因为这一点,他深得蒋介石的赏识。抗战胜利之后,陈诚成为一级上将,在黄埔系中,地位仅次于蒋介石。
  
陈诚在美国唐人街

陈诚就职后与家人合影

“施政”台湾
  蒋介石十分看重台湾,这让时任国民政府“台湾省主席”的陈诚感到重任在肩。   1945年10月,国民政府接收台湾时,台湾只有600万人口,到了1949年初,短短3年多的时间里,人口已经暴增了100多万。1949年初,陈诚首先宣布入台管制。陈履安说,当年父亲陈诚宣布入台管制也有防止左翼人士趁机入台的用意。但是也正因为这项管制的政策,限制了部分国民党的官员进入台湾。   1949年初,蒋介石发表“求和”文告之后,国民党军队向台湾的大规模转移就已经开始。陈诚于是立下了部队登台的新规矩。   1949年2月,就任“台湾省主席”的两个月之后,陈诚发布命令,在台湾公布实施“三七五减租”的土地改革。即通过对地主的限制来达到安定社会的目的。如该条例规定了地主收入的上限,亦即耕地租租额不得超过主要作物正产品全年收获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七点五(约3/8)。此外,它也遏止了由于地主和佃农之间的陋规而产生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如租约短暂、地主可任意夺佃、押租金、预收地租、作物歉收时亦需缴交的铁租、副产物租等。   1950年3月,陈诚在蒋介石的安排下成为“行政院长”,他以“行政院长”的身份继续推行土地改革,并且在1952年底正式发表“耕者有其田”政策的主要内容,农民以合理补偿的方式获得地主的田。即通过国家主导的方式,以一种温和的补偿方式,来达到将大量地主的土地分配到佃户手中,进而产生 了大量的自耕农。
裂痕
  1950年3月,蒋经国出任“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1960年,蒋经国升为“陆军二级上将”、“国防部”的副部长。
连任风波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陈诚与蒋介石之间出现了难以弥补的隔阂。在陈履安看来,父亲与蒋介石最大的冲突,是出现在蒋介石第二次连任“总统”的时候。   陈履安说,第一次在台湾“总统”大选,没有问题,因为照“宪法”,老“总统”可以连任,但是第二次(连任)就有点问题了。第一次是1954年,第二次是1960年。在1959年,就要提名了,依照“宪法”不能连任,怎么办?老蒋“总统”不说,不谈这个事情,你们看着办。时间越来越迫切了,我父亲就找了些大佬来研商,因为他是“副总统”。想出个办法,修改《临时条款》。   陈履安回忆说,1959年《临时条款》经过修改之后,赋予“戡乱时期”“总统”无限期连任的机会。1960年,蒋介石再度当选“总统”,依旧任命陈诚为“行政院长”,但是陈诚却已经心灰意冷。   陈履安说,在1960年7月,我父亲在日记里面就写了,为了一件事情,我父亲很生气。他还在做“行政院长”时就得到消息,说军中传言“行政院”要加薪,决定不加了,有钱不加薪,尤其军人不加薪。   1963年,因为“反攻大陆”的计划,陈诚与蒋介石发生了很大的冲突。陈诚对蒋介石说,一旦“反攻”的号角响起,他仍然要请命出征,但是他不同意贸然地“反攻”。   1964年病重之际,陈诚最后向蒋介石提出辞去“行政院长”的要求,终于得到了批准。   1965年3月5,陈诚因肝癌病逝于台北,享年68岁。
   第四号战犯 白崇禧:独死公馆


白崇禧

1898年——入私塾学习。   1907年——入桂林陆军小学堂。   1911年——被保送进武昌陆军预备学校。   1915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17年——入广西陆军第一师第三团任少尉见习官。   1918年——晋升为“广西陆军模范营”上尉连长。   1921年——升任田南警备司令部第一营营长。   1923年——被任命为“广西讨贼军”参谋长。   1924年——任“定桂讨贼军”前敌总指挥兼参谋长。同年,加入国民党。   1925年——广西统一,白崇禧成为新桂系首领之一。   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代理总参谋长之职。   1927年——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后兼任上海警备司令。同年,任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白崇禧败亡海外。   1930年——在中原大战中出兵支持冯玉祥和阎锡山倒蒋,失败。   1931年——被选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1932年——出任广西绥靖副主任。   1935年——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   1936年——以“抗日救国军”名义参加反蒋,失败,史称“两广事变”。   1937年——任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训部部长。   1938年——与李宗仁指挥台儿庄会战,取得在国军抗战中的首次重大胜利。   1940年——指挥桂南战役,在昆仑关两度挫败日军,为抗战以来攻坚战的首次胜利。   1945年——当选第六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同年,被授予陆军一级上将。   1946年——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部长。   1947年——兼任九江指挥所主任。   1948年——任华中“剿总”司令。   1949年——其率领的桂系败亡。   1952年——原先的“中央执行委员”、“中常委员”之职被撤,只剩下“国大代表”、“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等空衔。   1966年——在寓所离奇死亡,死后身体发绿,口吐白沫,卒年73岁
白崇禧东征过津时拜访英军司令

第五路军将领就职合影(前排右四程潜,右三为李宗仁,左四为白崇禧) 
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一家


白崇禧1893~1966,广西桂林人,字健生,回族。曾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部长、华中“剿总”总司令等职。白崇禧作为桂系首领,既为蒋介石的反革命政策出过力,又屡次参与逼宫,为蒋不容。去台后,蒋一直想置他于死地,但当时同属桂系的李宗仁尚在海外,蒋介石还要利用白来牵制李,所以未下手,将其列为头号政治敏感人物,派保密局对他进行监视。后蒋获悉:白企图发展客家组织,再造势力。遂令毛人凤筹划暗杀,但白因副官救助幸免于难,从此深居简出。 
1946年任国防部长的白崇禧
 
国民政府国防部长白崇禧(右)在日军投降仪式上

李宗仁回大陆后,白崇禧的利用价值已失。时白妻病逝,他的心灵受到重大创伤,遂终日寻欢作乐。特务机关在知其常买补药后,便暗中命令医生给其下重剂量。白服药后,产生了返老还青春之错感,与护士张小姐热恋,于1966年12月2日被发现气绝身亡。
白崇禧将军与杭立武在台湾

人物特点
  白崇禧日常待人接物中,反对官僚架势,反对打骂士卒,主张吃苦耐劳,禁烟禁赌,反对不良嗜好,在国民党统治阶层中是比较自守自节的;他多谋善断,胆识超人,狡诈多变,谋略深长,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他善于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穷追猛打、佯攻佯动、出奇制胜等战略战术,所以常常能够以少胜多,有“常胜将军”之称,在国民党将领中素有“小诸葛”、“今诸葛”、“当代张良”、“现代第一俊敏军人”等雅号,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国共名家看重,甚至日本人也称之为“战神”;然白崇禧自视过高,政治上短视,远不是蒋介石对手;著有《现代陆军军事教育之趋势》、《游击战纲要》等,其采访谈话被整理成《白崇禧回忆录》。
1960年台北清真寺落成典礼,第一排中间白崇禧、陈诚、张群等

人物评价
  恩来对他的评价抗战期间,国共合作,中共代表团的军事组常到国民党的军训班中去讲课,宣传游击战争。周恩来与国民党的军事将领交往较多。白崇禧很佩服周恩来的恢宏气魄、渊博学识、军事才略和政治工作经验。而周恩来也很欣赏白崇禧的主战立场和指挥才能。 1938年3月上旬,白崇禧到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之前,专请周恩来、叶剑英商谈津浦战场的作战方针。周恩来建议:津浦线南段采取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联合行动,使 淮河流域的日军时刻受到威胁,不敢贸然北上支援南下日军;徐州以北则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方针,守点打援,各个击破。白崇禧对此建议非常赞赏,到徐州后,协助李宗仁指挥时基本上采纳了这个方针,促成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但在政治上,周恩来一眼就看出了白崇禧的弱点。 1965年迎接李宗仁从海外回国时, 禧有过中肯的评价: “白颇自负,其实在政治上无远见。” 相信这个评价代表了中共领袖们的共同意见。 说白崇禧政治上低能,主要表现在他对时局的认识不清上。  第五号战犯 何应钦:失权有宠


何应钦:蒋介石嫡系部队中的第一首领

1908年入日本振武学堂   1909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黔军任历营长、团长、旅长、军参谋长等职 何应钦公馆
[1] 1922年夏任云南讲武堂教务长   1924年春任广州孙中山元帅府参谋。不久,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后兼教导一团团长,成为蒋介石的亲信。   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参加平定商团叛乱、刘杨叛乱和两次东征陈炯明。   1926年任第一军军长兼黄埔军校教育长。同年7月率第一军参加北伐。   1929年任国民党海陆空司令部参谋长。在国民党“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30年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后任“剿共”军前线指挥。参与对中央苏区的一、二、四次军事“围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投降,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特别事务委员会委员。   1933年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与日本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溏沽协定》、《何梅协定》。   1934年授一级上将军衔。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暂代总司令职,主张“武力讨伐”张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   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负责战时的军制、计划和指挥。   1941年和蒋介石一起策划了皖南事变。   1944年任中国陆军总司令,指挥了长衡会战和湘西反攻战。   1945年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   
1946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后赴美任联合国军事参谋委员会中国政府代表。1948年回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内战,任国防部长。   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时,一度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旋即辞职。后去台湾。   1950年任蒋介石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席,兼任国民党中央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1987年10月病逝于中国台北。    
[2]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暴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孙中山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长。1934年授一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4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 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任委员”等职。
何应钦公馆

战术总教官何应钦

战术总教官何应钦与黄埔军校师生

蒋介石(中)与何应钦(左)等

何应钦和蒋总裁

何应钦1890~1987,生于贵州兴义,字敬之。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和行政院国防部长、行政院长。去台后,曾出任蒋介石“总统府”的战略顾问委员会计划主席。何应钦原是蒋介石的宠臣,但因其曾偏袒桂系,尤其是在西安事变发生后,意图主持武力进攻西安,欲在讨伐中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而逐渐大权旁落,但仍保持相当地位。
何应钦代表中国战区最高长官蒋介石接受日军投降书

抗战胜利,日本受降仪式后,何应钦走出会场
去台后,开始深居简出,不闻政事,“闭门思过”。于1987年10月20日死于台北,时年98岁。

(左四)何应钦芷江受降仪式后与众将领交谈
 
何应钦与日本前首相岸信介在台湾
    第六号战犯 顾祝同:心思谁知


一级陆军上将顾祝同

顾祝同1893~1987,字墨山,江苏涟水人。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西南行政长官。去台后,任代“国防部长”等职。由于对蒋介石忠贞不贰,顾祝同一生官运不衰,在台湾被圈定为替蒋经国保驾护航的“辅国大臣”,曾多次提拔、指导蒋经国。
 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一级陆军上将。江苏涟水人。在蒋介石早年的得力干将"五虎将"中,顾祝同是唯一到台湾后晋升一级上将的,足见其在国民党军界的地位。 顾祝同
1916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1919年毕业后先任长江上游总部第四旅连长。1922年任粤军第二军参谋。1924年黄埔军校初创时任中校战术教官兼管理部主任。次年东征中任教导第2团营长、第2团团副,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参谋长、副师长。1926年北伐中任第一路军第3师师长。次年9月任第九军军长。1930年2月蒋阎冯中原大战时,任第十六路军总指挥、洛阳行营主任。次年调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年底任江苏省政府主席。1933年参与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任北路军总司令。1935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兼贵州省政府主席。西安事变后,兼任西安行营主任。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江苏省政府主席。1941年1月,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在安徽泾县策划指挥了皖南事变。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徐州绥靖主任等职。1946年任陆军总司令。1948年任国防部参谋总长。1949年4月,重任陆军总司令,1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1950年3月去台湾,曾兼台湾“国防部”代部长。1972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87年1月17日卒于台湾。

军事年谱
  1914年,江苏陆军小学毕业。   1916年,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   1919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   (国民政府)卫戍司令部参谋 1914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主任 1935.11-1937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1927.09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7.10.20-1928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委员 1928.11-1930.03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 1929.10-1930.09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兼任)主席 1937.12-1945   (国民政府)军政部政务次长 1934.01.24-1936.12.02   (国民政府)贵州绥靖主任 1935.05-   (国民政府)四川行营主任 1935.10-   (国民政府)贵州省政府(兼代)主席 1936.08-1937   (国民政府)贵州全省保安司令 1936.08-   (国民政府)西安行营主任 1937.01-1937.1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1937-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主席 1937.11.26-1939.10 (国民政府)江苏全省保安司令 1937.12-1939.10   (国民政府)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1938.0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分会主任委员 1939.07-   (国民政府)苏皖联立临时政治学院院长 1939.12-    (国民政府)徐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1-1946.05   (国民政府)郑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8-1948.05   (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第一任)总司令 1946.05.31-1948.05.13   国防部参谋总长 1948.05.13-1950.03.10   中央训练团副团长 1948.11-   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 1949.04-1950.03   私立强恕中学董事长 1966-   西南军政长官 1949.12.07-   国防部(代理)部长 1950.01.26-1950.03.10   行政院政务委员 1950.01.26-1950.03.10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0.04-1959.06.29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7.02.01-1972.05.19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1931.11-1987.01.17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1952.10-1987.01.17   国防会议秘书长 1959.06.29-1967.02.01   总统统战略顾问 1972.05.19-1987.01.17   中国孔孟学会名誉理事长 1972- 1987.01.17   台北市江苏同乡会名誉理事长 1973.04- 1987.01.17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1976.11- 1987.01.17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赠抗日荣誉奖章

1941年1月顾祝同在“皖南事变”钱肃清新四军余部的密电

他晚年身体很好,散步养花,生活规律。1973年5月,82岁的顾祝同还与何应钦一起,兴致勃勃地访问了金门与澎湖诸岛。他在参观金门炮台时,手举高倍望远镜,对着大陆方向,凝视了足有十几分钟,方才还谈笑风生的顾祝同,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l987年1月17日,顾祝同在台北病逝,终年95岁。 
台湾国际贸易协会陶理事長夫婦與顧祝同將軍

宝鼎呈祥,金银结彩;   瑶台献端,珠玉生辉。   ——贺陈母邵太夫人70岁寿诞(楷书墨迹联)   上款署“陈母邵太夫人七秩荣庆”;下款署“顾祝同敬颂”。
 第七号战犯 陈果夫:潦倒而死


陈果夫
陈果夫1892~1951,浙江吴兴人。原名祖焘,字果夫。曾与其弟陈立夫一起把持国民党党务,组织CC系,长期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同为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合称四大家族。他们兄弟的二叔陈其美,是近代民主革命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辛亥革命元勋。

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在近100年的漫长生涯中,以20世纪50年代成为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替罪羊为界,正好分前后两个50年。前50年,他是政治人物;后50年,他潜心于研究中国文化,著述甚丰,再度引起华人学术界重视。
1916年5月18日,辛亥革命党人陈其美遇刺

去台后,蒋介石为了改组国民党,并给蒋经国扫清政治道路,“二陈”即被开刀,重权尽失。陈果夫久有肺病,又历来清廉,在陈立夫去美国后,家庭经济发生危机,无钱治疗加重的肺结核,导致病情难于控制。后虽得蒋介石特批5000银元接济,但已对病情无济于事。于l951年8月28日死去,终年只有60岁。陈果夫生前,曾希望死后能回到故乡浙江吴兴。

“国民党兄弟教父”——陈果夫与陈立夫
第八号战犯 陈立夫:期盼统一


青年时代的陈立夫
陈立夫1900~2001,浙江吴兴人。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与其兄陈果夫同为CC系的首领。1949年12月去台湾,1950年,蒋介石“改造”国民党,整肃CC系,陈知大势已去,写信给蒋请求出国,离开了台湾,在美国办了一个小型养鸡场。与其妻过起了清苦恬淡的田园生活。1967年,陈立夫偕夫人返台定居,除读书自娱,就是推动中医之学,不过问政治。
1933年陈立夫与河北省主席于学忠合影(右)

1945年陈立夫全家福

电台中的陈立夫

晚年陈立夫积极提倡“中国文化统一中国”,并提出对大陆经援方案,期望为统一事业做出贡献,被评为“反共老人要做联共先锋”,曾震动台湾朝野。2001年2月8日,新华社发布新闻:“陈立夫先生今晚在台中病逝,享年101岁。”

晚年陈立夫期盼统一

1961年,受党派排挤的陈立夫夫妇返回台湾,受到亲友的献花
1979年,蒋经国(后排右二)与陈立夫(左二)的家属及友人合影
 第九号战犯孔祥熙:客死异域


国民党“财爷”孔祥熙
孔祥熙1880~1967,国民党四大家族代表之一,山西省太谷县人。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行政院院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总裁等职。孔祥熙的妻子為宋靄齡。孔祥熙是后来的“国父”蒋介石为连襟,孔與宋子文、蔣介石结为如此显赫的政治联姻,致使孔祥熙成为長期主理國民政府財政的“财爷”,此“官权晋商”被世人認為是顯要的以權謀私官。

前排:孔祥熙(左一)、宋霭龄(左三);后排:蒋介石(左二)

1948年赴美为国民党政权寻求贷款,随即定居美国。在美国,孔祥熙貌似当寓公,实则替蒋介石做着暗中牵线的角色,被美国人称为“院外援华集团的神经中枢”。1960年10月,美国进行总统大选,孔祥熙受国民党当局指使,暗中向尼克松提供竞选费用的内幕曝光。
1921.8孔祥熙写给原四川省乐山县城防司令部司令信件

1938年孔祥熙在机场与东征的国军空军战士合影

1967年8月15日,孔祥熙死于纽约,时年87岁。孔祥熙的葬礼在纽约5号大街的马尔布学院教堂里举行。宋美龄与蒋纬国从台湾飞来参加葬礼。参加葬礼的有“院外援华集团”的中坚人物,如尼克松、红衣主教斯佩尔曼、参议员埃弗雷特·戴克森、詹姆斯·法利和迈阿密海滨的百万富翁威廉·波利。《纽约时报》引述他的一位前下属所言:“他和所有山西银行家一样,是一位精打细算的人,但他不是具有政治家风度的理财家”。9月3日,台北举行了孔祥熙追悼会,蒋介石亲撰《孔庸之先生事略》,对孔给予了很高评价。
孔祥熙与宋霭龄的早年合影

孔祥熙,宋霭龄夫妇早年与长女孔令仪(左)的合影
第十号战犯 宋子文:因噎而亡


宋子文
宋子文1894~1971,原籍广东文昌。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外交部长、行政院长等职。其父宋嘉树早年留学美国﹐一度在上海当传教士﹐后改营工商业﹐同情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宋嘉树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产下一门“宋氏三姐妹”:“大姐爱钱,二姐爱国,小妹爱权”——高度概括了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的一生行状,令宋家自豪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三姐妹辅助了两任“国父”一任“财爷”也令其兄宋子文飞黄腾达!
宋氏一家在日本的全家福

1930年,宋子文与妻张乐怡在上海码头
1923年任孙中山英文秘书。    1942年的宋子文
1923年4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央银行,宋子文负责筹备条例章程。   1924年8月任广州中央银行董事,行长。   1925年兼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   1928年1月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兼任外交、预算、首都建设、黄河水利、国防编遣等委员。   1928年7月– 1930年5月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签订新关税条约,收回关税自主权;并实行税收改革。   1928年10月新的中央银行在上海开业,宋任总裁。   1930年1月兼任行政院副院长,进行币制改革,建税警团。   1931年12月蒋介石下野,宋子文辞职。   1932年1月复任行政院副院长,财长。   1932年1月汪精卫出国,代任行政院院长。   1933年4月汪精卫回国,停止代行行政院院长,辞去中央银行总裁,以财长及行政院副院长身份出访美欧各国。   1933年10月辞去行政院副院长,财长。   1935年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参与币制改革。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飞西安谈判营救蒋介石。   1937年抗战爆发后,联合协调各银行应付财政。   1940年出使美国寻求援助,获得租借物资2,500万美元。 1945年出席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的宋子文
1941年12月任外交部长,长驻美国。   1942年与美国签署租借协定,获得美援超过8亿美元。同年,与英美等国就取消外国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签署新约。   1944年12月任代行政院院长,兼任外长。   1945年7月出席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宋子文是四位主席之一。   1946年3月出现抢购黄金风潮。   1947年3月辞去行政院长职。   1947年9月任广东省主席,行营主任,绥靖公署主任。   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宋子文辞去广东各职,移居香港。   1949年6月移居美国纽约。   1971年4月于旧金山吃饭时哽咽呛死。
宋子文与长女宋琼颐

宋子文(右)和张学良在一起

1943年10月.宋子文、蒋介石在重庆与英国东南亚战区统帅蒙巴顿合影
1945年,宋子文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言

1949年,宋先赴法国,后定居美国。虽作为皇亲国戚,但蒋宋并不始终和善,宋在美国越来越具有独立性,一直在建设自己的独立王国,结识并在经济上照顾着各种势力的人物,还曾被指从加拿大向中国内地走私枪支,这一切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不满与警觉,但也对他无可奈何。1963年,宋曾接受蒋介石邀请,访问台湾。蒋仍指望借助宋对华盛顿施展影响,但无果。1971年4月24日晚,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小型宴会上,传出一条消息:前国民党政要宋子文,因误吞鸡骨被鲠死,终年77岁。

1960年代初,宋子文与外孙冯英祥在纽约寓所

宋子文去世留给妻子遗产500万美元
第十一号战犯 张群:百年老人


张 群
张群1889~1991,号岳军。四川华阳人。曾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行政院院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任“总统府”资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因他与日本关系密切,奉蒋之命,频繁往来台北、东京之间,广泛结交日本朝野上层右派,鼓吹“台日全面合作,共同积极反共”。
1927年.张群陪同蒋介石在东京拜访与涩泽荣


1889年5月9日(清光绪十五年四月初十)生于四川省华阳县。   1908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   1911年返国参加光复上海之战。沪军都督府成立,任军务处军械科长。后任蒋介石组织的第二十三师参谋。   1913年参加反袁战斗,失败,走日本。   1915年回国,任浙江省督署参谋。   1917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   1924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任河南省警务处处长兼开封市警察厅厅长。   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参议兼军事委员会委员。自1928年起,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参议、国民党军政部常务次长兼兵工署长,同济大学校长,上海特别市长等职。   1933年至1939年历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部党政委员会委员兼政务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政府主席、外交部部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兼外交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行政院副院长、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1940年至1945年任成都行辕主任兼四川省政府主席。   1945年以政府代表身份参加国共重庆谈判与军事调处。   1947年3月任行政院院长。   1948年5月转任总统府资政。同年当选第一届国大代表。   1949年2月任重庆绥靖公署主任,后任西南军政长官。同年底从香港去台,任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主任。   1950年任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   1951年兼任台湾当局“行政院设计委员会”委员。   1954年5月至1972年5月任台湾当局“总统府秘书长”,   1957年兼任台湾当局“国防会议”秘书长。离职后被聘为“总统府资政”。   1989年退休 。   是国民党第三至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七至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及主席团主席。   1990年,张群在台北以103岁的高寿无疾而终。

1930年,张群一家合影

1930年张学良(右二)宣任陆海空军副司令与张群(右一)等
蒋公的终身幕僚:蒋介石(右)与结盟兄弟张群(左)合影

1937年国共南京谈判(右起:朱德、周恩来、黄琪翔、郭秀仪、叶剑英、张群)
1949年9月,张群(左)陪同蒋介石在重庆会见云南省主席卢汉(右)
1956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台湾,张群(右)陪同蒋介石夫妇接待

1964年2月,张群(中)陪同日本前首相吉田茂拜会蒋介石

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1971年7月,张群最后一次访日,试图阻止中日建交,以失败告终。晚年的张群闲来无事,便著书立说,谈修养,说喝酒,论爱情,并宣称:“人生七十才开始,六十几岁还在摇篮中。”还与张学良、张大千、王新衡一起轮流做东,参加“三张一王转转会”。1991年12月14日,张群在台北病逝,终年102岁。

1961年10月.张群与夫人马育英50周年「金婚式」蒋介石对老友恭贺

1968年,张群为孙子们拍照:张群重养生之道,酷爱家庭生活

1984年5月.张群百岁之年蒋经国总统亲授中正勋章,以表彰贡献
 第十二号战犯 翁文灏:回归大陆


翁文灏
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浙江鄞县人。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是中国最早期的地质学家。对中国地质学教育、矿产开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贡献。曾任国民党行政院副院长、院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
献身地质事业的翁文灏

1951年回国。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翁文灏原是一位爱国地质学家,因感于蒋介石知遇之恩而步入政坛,成为蒋的高级幕僚,直至行政院长之职。在他对国民党彻底失望后,决定“弃暗投明”。

经济部长翁文灏1941年2月于重庆

1902年1
3岁时通过乡试中秀才。后来到上海读书,在法国天主教会所办学校学习外文,后到欧洲留学。   1912年在比利时鲁凡大学(Louvain)获地质学博士。同年回到中国,在北洋政府农商部任事。   1934年曾兼任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焦作工学院常务校董。   1913年,翁文灏同丁文江等一同创办了北洋政府地质调查所,一面搞地质研究,一面招收中学毕业生入学培养地质人才。这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地质研究和培养地质人才的机构。翁先生曾任该所所长,并在地质研究所任讲师、主任教授,中国首代地质工作者多出自其门下。   翁文灏同时亦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授,曾为清华地质学系主任、兼任代理校长。   1935年12月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   1948年更曾任担行政院长。不过在任期间推出金圆券,引起金融混乱和恶性通胀,声名大坏而下台。   1951年从欧洲回到中国,被任为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1971年病逝北京。
1946年12月国民代表大会期间的翁文灏

1949年3月翁文灏博士于台北

翁文灏与张群在台湾

1951年,他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第一位海外归来的国民党高级人士。l971年1月27日,翁文灏怀着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患离开了人世。

翁文灏在发言
   第十三号战犯 孙科:虎父犬子


孙 科
孙科(1891~1973),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字哲生。孙中山之子。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任第一任广州市长。1931年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长,1932年任立法院长,主张速行宪政联共抗日,1947年任南京政府副主席。
孙科和他的姐妹们
1895年,孙科随祖母移居夏威夷檀香山,檀香山中学毕业,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文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1907年在檀香山加入同盟会,1910年参入《自由新报》编辑工作。1917年回中国,在广州担任大元帅府秘书。1918年到1920年担任非常国会参议院秘书兼广州时报编辑。1921年任广州市长兼治河督办,后任广州市首任市长。   1923年2月再任广州市长。10月参与中国国民党改组,获指定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负责起草党纲章程。1924年主持国民党广州特别党部,6月与黄季陆合作提出《弹劾共产党案》。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开府,任政府委员。1926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5月第三次就任广州市长。1927年3月任国民党常务委员与国民政府常务委员。7月随汪兆铭清共。   1928年1月与胡汉民与伍朝枢赴英德等地考察,起草《中国国民党训政大纲》,协助制定《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0月任铁道部长与考试院副院长。   1929年,孙科亲领筹办总理故乡纪念学校一所(即今日的中山纪念中学)之责。   1931年改任行政院长,因财政危机旋即辞职。同年5月,汪精卫、孙科等人,在广州成立了一个广州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南京政府相对抗。由于孙科上台后,政府财政无比困难,不到1个月便辞职了。孙科呼吁从速实施宪政。   1932年改任立法院长,曾鼓吹实行立宪制度,但遭蒋介石冷遇。其间连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中苏文化协会”成立,出任首届会长。1938年奉派中国政府代表及蒋介石特使与苏联谈判,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和《中苏商务条约》,争取苏联援助中国抗日战争。   
1944年11月,孙科在《纽约时报》撰文,畅谈他长期以来对在中国实现英美民主制度的理想。1945年出任国民政府副主席兼立法院长,国民党中常委。   1946年1月表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协商,然后跟随蒋介石进攻共产党占领区。1946年下半年,随着国内政治环境的急剧变化,孙科从自己原来的立场全面后退,停止革新宣传,转而支持蒋介石的政策。   1947年并任国民政府副主席。1948年与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落选,后再度出任行政院长。1948年11月,获蒋任为行政院长。   蒋介石于1949年1月下台,由李宗仁代任总统。孙科以南京不稳,将行政院迁往广州,一度令李宗仁政府无法运作,亦无法与共产党和谈。孙科亦是中共在1948年开列首43名国民党“战犯”之一。   1949年辞职赴台。1951年赴法国。1952年移居美国,担任“中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董事长。   1954年夏,因次子孙治强从香港举家迁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孙科遂迁居与次子同住。   1965年由美国至台湾,任中华民国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院长,1967年出任东吴大学董事长。   1973年因心脏病病逝于台北。终年82岁。
孙中山在檀香山与卢信、孙科的留影

 虽然孙中山先生毕生在为革命劳碌奔波,但对于自己唯一的儿子,他不仅充当着一个父亲的角色,更是儿子孙科的人生与革命导师的角色。正是在他的引导下,孙科早年便投入革命并长期担任国民党的要职。也正是在父亲的督促下,孙科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并以“养浩然气,读有用书
”自勉,一直到晚年移居美国,仍然读书不辍。   孙科早年在檀香山读中学时,孙中山就曾经从英国寄给他一套“人人文库”丛书,这套一百多册的英文文学书籍,都是英美著名大作家撰写的小说、剧本,信中还不忘告诫儿子:“你要使英文进步,单靠学校的课本是不够的,必须多多阅读文学名著,久而久之,自然会有进步。”孙科准备在中学毕业后研究农业,孙中山非常赞赏儿子的选择,亲自为他选择学校。   在檀香山加入同盟会后,孙科担任《自由新报》、《大声周刊》的编辑,孙中山甚感欣慰。回到国内后,孙中山与孙科写信的主要内容,仍然是读书。1919年,孙科撰写了《都市规划论》、《广告心理学概论》两书,且积极从事译述的工作,受到父亲的好评。而不管到什么地方,孙中山与儿子的主要沟通内容几乎都是以书为载体。孙科在《八十述略》中回忆道:“先父不时从各地寄来一大包一大包的书籍要我阅读。如果他到南洋一带,寄来的几乎全是我国的线装书;到了欧美,便寄来英文的各种名著来。”   孙科喜欢读书的名声在外,以致反对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在国民党要人中,他也是个比较能“看看书的人”。到了晚年,孙科远离曾经数十年相伴的政治斗争,终于有机会静心修养,唯以读书自娱。他曾回忆说:“除了偶尔出外小作旅游外,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读书上面。”有人评价说:“孙科能在大洋彼岸一旖旎小镇以读书为乐,实属国民党政要显贵中的凤毛麟角。说这是有惠于其父孙中山好读书的遗传个性,恐怕还不如说是受益于孙中山早岁对他循循善诱,力促其勤学苦读的一片苦心,更为准确得当。”   对待革命的问题上,孙中山从来没有给儿子以特别的照顾,或者说偏袒儿子。孙科最初回国时,廖仲恺认为他在美国研究过市政,又有都市规划著作,是广州市长的理想人选。但孙中山认为他年纪缺乏行政经验而未允许,后在胡汉民的劝说下才正式委任。当时孙中山的革命军经济困难,孙科在广州为其财政上的筹备做了有力的支持,成为国民政府的重要阵地。   1923年,因为筹集军饷的问题,孙科遭到父亲的责骂,他认为是胡汉民假借命令索钱,挑拨他父子不和,并用手杖打向胡汉民,结果惊动了孙中山。孙中山怒不可遏,一手夺过卫士的驳壳枪,就要打孙科。而孙科后来与胡汉民不和,发展到互相猜忌,孙中山立即写信给他说:“正宜开诚布公,同心协力,以共扶危局。”
1930年谭延闿与孙科、汪精卫等在郑州

1928年,北伐完成,中国基本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为“国家改造”提供了一个“千载一时的机会”。孙科认为“如果革命而没有建设,实在可说是完全失掉了革命的真意义。”于是,他主张以渐进的方式促进国民党革新,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在政治理念上,孙科非常欣赏英美的民主制度。他一度是“以党治国”的积极拥护者,但是随着国内外矛盾的急剧变化和党治弊端的逐步暴露,转而在国民党内最先提出结束党治、尽速实施宪政的主张。抗战后期,他又呼吁实现多党制的民主政治。1944年,孙科在《纽约时报》撰文,畅谈他长期以来对在中国实现英美民主制度的理想,他认为中国“必须先有贤明的政治领导,使中国及其人民迈向民主政治的目标前进”。这种政治主张,反映了在陷入困境的国民党政权时,孙科试图以西方的模式来重新调整发展方向的努力。   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孙科一直对蒋介石的独裁不满。1931年,他曾经指责蒋介石“以个人支配党,使党成为个人的工具”,在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下,“中国国民党已名存实亡”。抗战后期孙科再次猛烈抨击蒋介石,要求实现国民党的民主化,“应该坦白地承认过去二十年来,党的机构和作风实在是走错了路”,要求健全国民党的选举制度。   孙科一生服膺父亲的三民主义,但也认为“一定要从主观的感情的宣传”转向“作客观理智的研究”,即“取法中山先生探求真理的虚心态度,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接受欧洲现代最近代化的思潮”。在经济和民生问题上,孙科从巩固国民党统治基础前提出发,强调用改良的方法尽快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   至于对待共产党的态度,孙科几经反复。他曾与宋庆龄一道,联名呼吁恢复孙中山制定的三大政策。但到了抗战前期,他又公开追随蒋介石,攻击共产党。到了抗战后期,他又改变态度,公开呼吁承认中共合法地位,反对再打内战。种种现象表明,孙科的政治理念显得并不十分成熟。   尽管孙科提出过一系列的政治理想与主张,尽管他长期处于国民党的上层,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能对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政治势力,进入真正的权力中心,加上他思想的内在限制,使得他在与蒋介石的合作中,不得不经常采取妥协的态度,并最终与国民党政权共沉浮。

1935年,孙科与蓝妮结婚后在上海的合影

 蓝妮是云南哈尼族苗王后代,容貌秀丽,对中国古典诗词也有一定了解。1935年在上海的一次宴会上,孙科与蓝妮一见钟情,旋即邀请她担任自己的机要秘书。两人感情与日俱增,不久,孙科决定娶蓝妮为二夫人。婚礼那天,孙科请了立法院的同事,一共摆了4桌酒席。在同事的祝贺声中,他说:“哈哈,我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孙科娶了蓝妮后,为了表示自己对她的忠贞感情,亲笔给蓝妮写了一张字据:我只有元配夫人陈氏与二夫人蓝氏二位太太,此外决无第三人,特此立证,交蓝巽宜二太太收执。1938年,蓝妮在上海生下了女儿,孙科给爱女起名叫孙穗芬。   抗日战争爆发后,蓝妮告别尚在襁褓中的女儿,与孙科前往重庆。当时,蓝妮广泛地与社会各界人士交往,与邓颖超、康克清等共产党人关系甚好。1940年蓝妮独返上海,回到女儿孙穗芬的身边。   1948年,在副总统的选举中,许多人都认为,孙科有蒋介石做后台,稳操胜券。然而,这时发生了一件导致孙科功败垂成的所谓“蓝妮事件”。《救国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报道,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中央信托局没收了蓝妮的一批德国进口的颜料,作为敌伪财产处理,可是孙科致函国民大会秘书长,说这批颜料为“敝眷”蓝妮所有,要求发还……,《救国日报》的报道出来后,孙科在选举中大受影响,经过四轮选举,最后李宗仁击败了孙科,当选为国民政府副总统。   落选的结果也使得孙科与蓝妮最后分手。据说,当时孙科为了能竞选上副总统,面对政敌利用《救国日报》所做的大肆诋毁,不仅未替蓝妮公开辩解,相反,还为洗清自己做了一些小动作,这就激怒了生性倔强的蓝妮,从此和孙科形同陌路人。   孙科与蓝妮之女孙穗芬,1966年,她在台湾第一次见到了生父孙科。直到其父于1973年去世,她每年去台湾两次,“我相信父亲内心是想弥补我幼年时所缺少的父爱”。
辞职后的孙科在溪口谒见下野的蒋介石

1949年,在竞选副总统时,发生了“蓝妮事件”,导致被李宗仁击败,落选的结果也使得孙科与蓝妮最后分手。此后,政坛失意的孙科辞职,旅居香港、法国、美国等地。孙科夫妇闲居美国时,没有任何固定的收入,以种菜为生,仅依靠儿女接济小额款项,省吃俭用,一切自己动手,一幢简陋的平房,没有地毯,没有仆人,凡事自己动手。曾经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今却能自甘淡泊,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却非常富足,他的家中,到处都是书籍。度过了十多个落寞而清苦的春秋。 
孙科为复旦大学三十周年校庆题词

孙科与原配妻子陈淑英及子女治平、治强、穗英、穗华

1964年由美国至台湾,1965年任台湾“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院长,但只是木雕泥塑偶像。他一生节俭清廉,在这点上没有给自己的先父留下污点。1973年9月20日,孙科在台北逝世。举行葬礼之时,宋美龄出面瞻仰其遗容,亦算是对孙家的一个交待和礼遇。

孙科在庆典仪式上

 孙科逝世后,蒋介石评价他“气量恢弘,才识远大”、“功在国家,声驰寰宇”,颇多溢美之词。客观上来看,这种措词中有许多为逝者讳的客套成分,真正用来评价孙科,肯定不能算是完全贴切。一位研究孙中山先生多年的教授说到孙科的时候,坦言自己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加以特别的注意,认为他虽然很早便投身国民革命,且长期居于国民党政府的高位,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终究只觉得他是一个平常之人。    孙科先生
与其父孙中山先生比起来,孙科当然显得庸常。但谈论到孙科的时候,又是始终无法绕开孙中山这个名字的。   普天下的父母,大概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有出息,伟人如孙中山先生大概也不能例外。我们从他对待儿女的问题上,可以看出孙中山作为一个普通父亲的良苦用心。他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不仅让孙科选择了一条人生道路,早早便加入同盟会参与革命,更在自身修养、生活素养方面做了一个引导和表率,让孙科成为国民党要员中一个以能“看看书”而闻名的人物。   坦白地说,做一个伟人的后代,是件非常难的事情,外人会经常下意识地将其与父辈拿来作比较。做个平常人显然就是没有沿承父辈风范,但超越又何其难?何况,孙科的坐标系,是孙中山这样一个伟人。   古人曾经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类的论断,而鲁迅先生也有句很大胆的话,大意是说,一个人的学问和能力,与花柳病不同,并不能经由性交传给对方和子女。只有头脑简单的庸俗之人,才会说出“龙生龙,凤生凤”、“老子英雄儿好汉”这样的奇谈怪论。即使是被认为在教育子女方面最成功的曾国藩,子孙后代也是人才辈出,但影响力上终究没有一个超越了曾国藩,却也是事实。电影续集总是不如第一部好看,大概也是同样的道理。   孙中山身处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内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腐朽垂死,外有西方列强的激烈冲击,整个中国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民族乃至中国的未来寻找一个自强的出路的理想,造就了许许多多为革命振臂一呼、奔走一生的坚定革命者,而孙中山正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大而化之,产生一个对历史、对社会有巨大影响的伟大人物,除了与生俱来的素质及后天的自身努力外,也有当时特定社会环境的客观因索,否则,该如何理解“时势造英雄”这一说法?   脱离开具体的客观环境,透过孙中山的高大背影去看待孙科,虽是人之常情,却又不是公平与理性的做法。孙科的一生,是沿循着父亲所开创的道路平稳走下去,有继续革命之责,却已无开创之功,其成就也就自然不能与孙中山的经世伟业相提并论。至于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凝聚的个人魅力,更是未经受过太多波折的孙科所不能比拟的。   客观地来说,孙科的确没有其父的雄图大略,即使与同辈的政治人物相比,他也不一定有非常突出之处,但至少不是纨绔子弟、衙内、公子哥一类人物,也并不是资质平庸、毫无想法、只能依靠父亲名声混日子的一个人。他仍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提出过实施宪政的政治主张,并大力抨击蒋介石的独裁,只是囿于环境、地位的制约,常常表现得一波三折前后互异,这大概也是他的地位、性格、与环境等因索互相作用的结果吧。   也许,世上英雄本来就不常有,大多数人都只是在不断努力地逃脱平庸命运的过程中。那么,后人看待孙科的时候,首先应该持的,或许就是一种平和心态。
1965年孙科(中)夫妇返回台北,立法院同仁举行欢迎酒会

1966年蒋介石提名孙科人考试院长

孙科逝世后,蒋介石说他“气量恢弘,才识远大”、“功在国家,声驰寰宇”,颇多溢美之词。客观上来看,这种措词中有许多为逝者讳的客套成分,实际上,蔣介石和蔣經國都不會允許他有實權,孙科不過是一尊供人參拜的木偶雕像而已——客观地说,孙科沾了国父的光,也受了伟大的累。

1970年10月7日,孫科夫婦共度80壽辰   
第十四号战犯 吴铁城:晚年受辱


吴铁城

吴铁城1888~1953,原籍广东香山,与孙中山同乡,他生于江西九江。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九江军政府总参议官,11月被推举为江西省代表出席南京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组织临时政府,制定宪法。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出走日本。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5年8月5日奉孙中山之命前往檀香山主持党务,乃国民党元老。
吴铁城(左二)与张学良、张群(右一)合影

50年代初,总统府资政吴铁城在华侨协会大会上致词

吴铁城曾任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国民党中央秘书长等职。1949年底,吴铁城逃到香港,后到台湾,次年3月,蒋介石复任“总统”,吴被任命为“总统府”资政。1953年,吴因好友王世杰撤职查办之事,自恃劳苦功高,与蒋总裁当面顶撞,蒋原就对吴曾支持李宗仁怀恨在心,故当面责骂,并将其赶出了大门。吴年近古稀,受此“大辱”,当夜连服三枚安眠药。次日,家人发现这位“党国铁老”已长眠不起,享年仅65岁,是国民党政要中较早辞世者。

1954年,吴铁城逝周年祭,张群前往慰问家属
 第十五号战犯 王云五:在商言利


王云五:商务印书馆的泰斗

王云五(1888—1979),字岫庐,广东香山人,生于上海。他早年刻苦自学,主修英文。18岁开始步入教育界,19岁时在中国公学任英文教员,学生中有胡适、杨杏佛等,可谓“高足满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他被孙中山聘为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后又在教育部任职。1916年任苏、粤、赣三省禁烟特派员。一年后辞职,在上海专门从事编译工作。1921年9月,经胡适推荐进入商务印书馆。1922年正式接替高梦旦就任编译所所长。

王云五:谴责与推崇之间

现代出版家、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祖籍南朗王屋村。 名鸿桢、字日祥、号岫庐,笔名出岫、之瑞、龙倦飞、龙一江等。1888年7月9日(清光绪十四年六月初一)出生于上海一小商人家庭。早年入上海一五金店学徒,业余在夜校学英文,并广泛涉猎多种学科,成绩优秀。1906年起,先后在上海同文馆、中国公学等校教授英文。1907年春任振群学社社长。1909年任闸北留美预备学堂教务长。   1912年,王云五加入国民党,先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后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事。同年底任北京英文《民主报》主编及北京大学、国民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等英语教授。1913年5月辞教育部职,任中国公学大学部教授,讲授英文、英国文学等课程。19 王云五
17年起,在上海从事编译工作,并创办公民书局,开始出版商生涯。 五四运动以后,上海商务印书馆亟谋适应时代潮流,编译所邀胡适任所长,胡改荐王云五。1921年秋,王就任后以“教育普及”、“学术独立”为方针,组织编译了一批介绍中外古籍名著的丛书,颇受社会重视。1925年3月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和编出《王云五大词典》等书,在学术界获得一定声名。1930年春,王云五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积极推行科学管理法,开创商务印书馆日出新书一种的新局面,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书籍,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云五开始投身政界,连任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政协代表。1946年,辞去商务印书馆的职务,出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制宪国大代表。次年4月任行政院副院长,积极支持反共内战政策。1948年5月,王云五出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为挽救濒于崩溃的经济,他在蒋介石授意下,提出币制改革方案,以金圆券代替法币,限制物价,并获通过实行。但不久即遭到失败,王云五因此被弹劾下台。   
1949年4月去台湾,1954年他出任台湾“考试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至1964年退出政坛,辞去官职后,重新将主要精力投入文化教育事业;在台湾,他有“博士之父”的誉称,但直到1969年获韩国建国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他才算有了“文凭”。曾先后任台湾当局行政院设计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等职。;1979年8月14日在台北病逝。著作甚多,主要有《物理与政治》、《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四角号码检字法》等   王云五坚持以“教育普及、学术独立”为出版方针;编辑《百科小丛书》,主编《万有文库》;创立了《四角号码检字法》;编著了《王云五大词典》、《王云五小词典》等等。王云五开办并复兴东方图书馆,编写出版了大量的古典、中外名著和教科书辞典等。为我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大量贡献,成为我国近著名出版家。
蔡元培与王云五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适应战时环境,商务董事会决定由王云五带领编辑、出版、印刷的主要力量迁往香港。香港沦陷后,商务编辑出版重心又移至重庆,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坚持出书。到重庆以后,他除主持商务业务外,逐渐把精力投入到政治活动中,在政治上日趋活跃。1946年5月,他辞去商务总经理职务,出任国民党政府经济部长,后又任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等职。1949年,他到了香港;1951年,转而去了台湾。
1970年王云五先生赴日与钱穆夫妇(无锡名人)在公园内

王云五先生1970年10月留影

王云五先生1974年在公园留影

1977年,民国出版界大亨王云五在台北欢庆90大寿

王云五先生1978年4月留影

1978年4月.九十高龄的王云五主持台北商务印书馆股东会

王云五从1921年进商务,到1946年辞职从政,前后在商务工作了二十五年,一直在商务担任要职,对二三十年代商务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到台后,先后担任考试院、行政院副院长等职。后淡出政坛,将精力投入其热衷的文化事业。曾被聘为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专职教授,培养了众多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台湾有“博士之父”的誉称。但他本人既无什么学历,也无文凭。后于1969年获韩国建国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了却其一大缺憾。1979年8月14日,病逝于台北,终年92岁。

有一点我实在不明白,国民党杀人如麻的鲜血淋淋的刽子手多得是,象王云五先生这样的文人,即便是曾弃文从政,又无多大的劣迹,哪里算得上是大战犯哪???
王云五先生晚年在台北家中留影

王云五1979年初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留影

1979年8月王云五先生丧礼时,蒋经国莅临致敬
  第十六号战犯 戴季陶:油尽灯枯


戴季陶:油尽灯枯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早期干部和理论家。名传贤,字季陶,笔名天仇。原籍浙江湖州。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1917年由上海赴广州任大元帅府秘书长。五四运动期间,在上海主编《星期评论》周刊,对社会主义和劳工问题作过一些研究。1924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中央宣传部长,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长等职。

早期的戴季陶

1913年孙中山与黄兴、陈其美、居正、戴季陶等合影

1914年7月8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成立时合影。后排左五戴季陶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的反共活动。同年先后发表《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等文章,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7年,协助时任国军总司令蒋介石策划“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等职,长期为国民党出谋划策,是国民党右派的主要理论家,被称为:“反共最早,决心最大,办法最彻底”。

1924年4月28日,孙中山给戴季陶的任命书

1924年孙中山从日本赴天津.船上同李烈钧(右)、戴季陶(中)
1925年.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戴季陶

随着国民党统治的崩溃,戴季陶也同蒋家王朝一样,最终避免不了被历史抛弃的命运。1949年2月11日,曾嘲笑陈布雷自杀行为的戴季陶,在广州面对窗外连日大作的风雨,大生悲恸凄惨之感,吞食了大量安眠药,匆匆在他乡结束了生命,他是43人中第一个死去的人,距名单公布不到2个月。

孙中山为戴季陶题词

戴季陶墨迹
  第十七号战犯 吴鼎昌:病死香港


吴鼎昌

  吴鼎昌(1884~1950),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绥定,字达铃。他出生官宦家庭,早年就读于成都尊经书院,后官费留学日本,入东京高等商业学校,其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回国,执教于北京法政学堂。后任中日合办本溪湖铁矿局总办、江西大清银行总办。1912年以后,历任中国银行正监督、袁世凯造币厂监督、中国银行总裁、天津金城银行董事长、盐业银行总经理、内政部次长。1922年1月,任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行储蓄会主任,成为金融集团的首脑。1926年盘购天津《大公报》,自任社长,投靠蒋介石,从此摇身变为国民党的鹰犬,使《大公报》的立场从“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变成为国民党张目,鼓吹反共的工具。《大公报》那时在全国声望很高,是国内非官方的最大媒体。《大公报》有三巨头:张季鸾的笔,吴鼎昌的钱、胡政之的经营”。

中国记者的良心:范长江

一本《西行漫记》成就了埃德加·斯诺,这个美国人是全世界第一个进入红色中国的新闻记者。一本《中国的西北角》让范长江声名鹊起,他是第一个真实报道红军长征的记者,也是继斯诺后,第一个进入延安的记者。他的69篇旅行通讯在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大公报》上发表,得到总经理胡政之的支持。时值国民党三中全会,当天下午报纸一到南京,蒋介石大怒,把曾经为孙中山起早临时大总统文告的《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叫去大骂了一顿。

《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

吴鼎昌后任总统府秘书长,成为蒋介石的高级幕僚。1926年7月至1937年,先后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总委员会委员、全国钢铁厂监察委员会主任委员、农本局理事长、中国国货联合营业公司董事长、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四部部长等职。
贵阳府学宫

1937年11月,任贵州省政府主席、滇黔绥靖公署副主任、贵州全省保安司令。主黔期间,吴氏受命来黔时,已年过半百(53岁),比蒋介石还年长3岁。此正值八年抗战,而贵州是抗战后方。吴鼎昌提出开发贵州、支援大西南的口号。首先将国民党官僚资本引入贵州,使素有“人无三分银”的贵州成为商贾云集、经济流通的后方基地。吴鼎昌注重发展教育,创办了贵州大学、贵阳医学院及贵阳师范学院。
蒋介石对三邀毛泽东重庆谈判后悔不已

吴鼎昌有句名言,“政治资本有三个法宝:一是银行;二是报纸;三是学校,缺一不可”。他曾出主意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结果弄巧成拙。1949年1月去职,赴香港做寓公,1950年8月23日病逝于香港,享年67岁。
民国人物吴鼎昌(右上)
后人还是为吴鼎昌立传
第十八号战犯 熊式辉:一介草民


熊式辉

熊式辉(1893~1974),江西安义人。字天翼。他从小习武,六岁读千字文,熟读四书、唐诗、易经、左传等;十五岁考入江西陆军小学;十八岁毕业于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并秘密参加同盟会。
熊式辉故里:江西安义县

熊式辉曾任淞沪警备司令、江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江西省政府主席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熊式辉受命负责“接收”东北,成为林彪手下的败将,他本人也从此失宠于蒋介石,退任虚职。

省会童子军大检阅奖章(熊式辉赠)

熊式辉赠匾之手迹

国民党逃离大陆时,熊式辉由于蒋对他的冷落而举家迁往香港。l954年7月,熊式辉到台湾,但不为陈诚所容,连蒋介石的面也未能见上。最终完全沦落成一介草民,后又迁回香港。1974年1月21日病故,终年81岁。

熊式辉:从将军到草民   
第十九号战犯 张厉生:终遭遗弃


张厉生


张厉生1900~1971,字少武。河北乐亭人。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长、行政院秘书长、内政部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后,历任行政院副院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驻日“大使”等职。在台期间,他与陈诚配合,共同经营台湾,政绩突出,一度深得蒋介石垂青。不久,出任“驻日本国大使”。在日本与台湾关系疏远后,蒋归咎于张厉生“工作不力”,从此不再任用。他不禁心情黯淡,身体也每况愈下。张厉生虽多年官高位显,但清廉自律,一心于“党国事业”,最终晚景凄凉。1971年4月21日,病逝于台北家中,享年72岁。
1952年,胡适在台湾与老友重聚(二排右起张历生)
 第二十号战犯 朱家骅:苦守学术

 
朱家骅致信陈独秀(1941年3月6日)

朱家骅

朱家骅1893~1963,字骝先,浙江吴兴人。历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交通部长、浙江省主席,1940年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历史地看,朱家骅是中国教育界、学术界的泰斗、外交界的耆宿,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然以其特出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精力,担当过教育、学术、政府、政党等多项重要职务,与中国政局的演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影响现代中国甚巨。
1945年教育部长朱家骅签发的聘书及印章

1947年8月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陪同朱家骅视察天津教育

去台湾前,时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与教育部长的朱家骅负责将故宫、中央博物院的文物及书籍运往台湾,为中央研究院迁台做准备,同时收容国内各地有名望的教授,成为中央研究院在台发展的基础。他为在台重振中央研究院煞费苦心,最后却于1957年不得不黯然告退,让位于对中央研究院无尺寸之功、由蒋介石圈定的王世杰。1963年1月2日,朱家骅在台北病逝,终年71岁。蒋介石亲临吊唁,特赠“怆怀勋硕”挽额。

苦守学术的朱家骅

晚年朱家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