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机刷小米系统:蒋介石手下将领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1:00:32


蒋介石手下将领大全
蒋介石手下的“八大金刚”
民国年间,一批风云人物被冠上了外号,桂系三巨头,川军四巨头,黄埔三杰四凶,还有一批将官也是,著名的有冯玉祥的十三太保,西北军五虎,唐生智手下哼哈二将,蒋介石更多,有八大金刚,三巨头等等。今天想写一写的,就是八大金刚。
1、何应钦
八大金刚第一位的是何应钦,此君当之无愧,老同盟会员,黄埔军校总教官,长期是蒋手下的二号人物,历任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军政部长,后来签定的《塘沽协定》,被指为卖国贼,亲日派,但依旧权柄在握,声势不改,直到到台湾后,才退出了决策层,安然过上了平淡生活。
何本人没怎么带过兵,一直在大本营主持,抗战结束后作为中国地区总受降官接受了日本的投降。何与蒋的关系,可以用互相利用为形容,何两次对蒋生出异心,一是联桂让蒋第一次下野,二是西安事变准备武力讨伐,按常理蒋早就该清除异己,但蒋没有,因为何手下有国民党内很大一部分实力,蒋不得不借助,这也是何一直身居高位的原因。何深懂养生之道,待人宽和,提的起放的下,俊杰人物。也因此高寿,活到九十七岁,是国民党内长寿者之一。

陈诚
2、陈诚
第二位应该是陈诚,这个浙江人,炮兵出身,东征中三炮定敌,大得蒋的欢心,后来与谭祥结婚,和蒋成了干亲家,更的蒋的重视,主持十一师时,联合李默庵,肖乾等驱走师长,在讨唐和中原大战中表现优异,在其后的围剿红军中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隐隐形成与何抗衡的实力,这是出于蒋的默许,蒋也想在党内找一股实力牵制何,陈自然是最好的人选,也因此陈诚形成的土木系,一跃成为国民党的横跨军政的强大的力量,其十八军,也成为中央军五大王牌之一。
陈日益得蒋的器重,庐山军官训练团一直担任副团长,抗战后指挥了四次武汉会战,之后长期担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为重庆屏护。内战时主持东北,败,去了台湾,数年经营,为蒋准备了良好的后路,也因此变为国民党二号人物,65年死,英雄早逝,举台湾悲。陈此人没有什么天赋,做事以勤稳著称,十分注重军人仪表,无论何时何地均精神不已,为人有胆识,曾在敌机轰炸时安然站立,历半小时之久。综观此人,实英雄也。
3、顾祝同
第三位是顾祝同,此人和何类似,除了在北伐带兵,其后都在行营本部工作,西安事变后受蒋命瓦解张杨部队,完成的十分漂亮。抗战时主持第三战区,也有声有色,其间皖南事变的发生,从此为国人千夫所指。内战中主持国防部,负责蒋的军事进攻计划,深的蒋的信任,可惜手下有中共的地下党,因此失败连连。
此后去了台湾,依旧是重要人物,87年死,也是国民党的长寿者。顾为人小心谨慎,锋芒不外露,有军中圣人的称号。胸中有沟壑,是成大事的人,其一生好追花逐柳,可谓英雄仗剑,美人相依。

刘峙
4、刘峙
第四位是刘峙,刘峙的生平从他的外号即可看出,北伐时是福将,中原大战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是长腿将军,到了内战时,主持徐州,为蠢猪将军。公正的说,刘在早期的军事生涯是很辉煌的,不管运气如何好,但能把吴孙打的没了脾气还是有一点能耐的,不象现在所公认那么不堪,或许是年岁过长,没有了拼劲,因此在后来的作战中一败再败,总之说来,刘在八大金刚中,打仗的才能是排在倒数的。
其实他内战的蠢猪将军并不合适,中原突围或许有判断失误,但淮海战役刘几乎没有指挥过部队,上有蒋顾,下有杜,他自知不是这块料,没有插手部队指挥,但后来也成了替罪羊,没有去台湾,流落印尼,当小学教师度日,后来回到台湾,已是物是人非,唏嘘而已。刘素有贪婪名声,敛财有方,后来的结局并不美满,看来为人莫贪为好。

5、张治中
第五位是张治中,这个著名的红色将军,能列入蒋的八大金刚实在是出人意料,但细观张的为人,就清楚这是为什么了,张是一个很传统的儒家人,受孙中山先生的赏识,负责黄埔军校的组建,此后一直便坚持孙中山先生的遗志。
在黄埔之初,与共产党关系很好,便是遵循了这三大政策,之所以张是唯一没有和共产党打过仗的人,也是因为他竭力逃避内战,认为有违孙中山先生的政策,说白了,我认为张忠于的是孙中山先生,而不是什么蒋介石,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靠向大陆的根本原因。
说起蒋和张的关系,蒋一直是很器重张的,对张的意见都要考虑,这固然是张自己本身的才能,更重要的是蒋对张的绝对信任,在中原大战时,张被委以重任,危局过后,便回到军校当教育长练兵,在后来的凇沪抗战,平定十九路军,凇沪会战的战役中莫不如此,不争兵权,也因此张在抗战开始后长伴在蒋的身边,担任政治部长和三青团书记长等要职,后来任西北行营长官,救了一批被盛世才囚禁的共产党,他还促成了两次和谈,第二次和谈时留在了大陆。
综观张的一生,不爱财,自律甚严,厌恶内战,爱国热情高昂,实在是个伟男子,真英雄!文革中受到冲击,但在毛周的保护下,没有受到大的伤害,随后逝世,一生坚持自己的信仰,伟哉张治中!

6、钱大钧
第六位是钱大钧,此人的一生算是多姿多彩,带过很多次兵,也曾在大本营有过指挥全局的运筹帷幄时候,更有从政当上海市长的经历。他的军事生涯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早期的二次东征以六连士兵破陈炯明的四千之众算是绝唱。此后的北伐,中原大战,剿共俱有他的参与,没功劳也有苦劳,或许是看到了这一点,蒋把他调来身边当了侍从长,西安事变中一度受到蒋的猜忌,但他中的枪伤帮了他一把,反而连累曾扩情。
后来任军政部次长,抗战结束后出任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总司令,后来去了台湾。此人亦长寿,八十九岁方死。钱大钧爱财,犹胜刘峙,时人根据他的名字取“钓大钱”,抗战后作为接收大员狠狠的捞了一笔。到台湾后,转向于体育事业,为台湾的体育做了杰出的贡献。

7、蒋鼎文
第七位是蒋鼎文,原来是元帅府的副官,后来在军中有了一席之地,曾围剿红军,参加蒋桂战争,中原大战,解决福建事变,西安事变中传递信函,为蒋宋所感谢,抗战后任西北行营主任,后来出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在豫湘桂战役中一溃千里,引咎辞职,此后虽然还在国民党中,但已经不再担任重要职位,转而经商,倒是颇有收获,去台湾后,衣食无缺,得以善终。蒋此人,贪花胜过顾祝同,尤其是中意“嫖”,感染性病,为民国一大笑话。

8、陈继承
第八位是陈继承,此人受蒋的重用,参与了诸多事件,却没什么关键的地方。正是没有什么大功,也没有什么大过,不出彩,唯一著名的一次是镇压青年学生的“七五”惨案,后来也是去台,52年退役,到招商局担任顾问,善终。
综合看这八个人,他们都是蒋的第一批嫡系,他们或毕业于保定军校,或毕业于各省速成学堂,在黄埔中都是教官一级的人物,在蒋的部队中,他们是第一批军长师长,长期活跃在民国,活跃在国民党内,他们也是黄埔系的元老,可以说,蒋的部队,就是在这一群人的带领下成长壮大的,尽管后来的结局各异,但他们在民国这个舞台上的角色是不应该被人淡忘的。
支那虎将”------卫立煌
[img=http://baike.baidu.com/pic/2/11468841809856602.jpg]
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看过<<八路军>>的人应该都知道卫立煌将军是国民党军中的“五虎上将”之一。他从担任孙中山先生的警卫员起步入民主革命运动的浪潮,从一名普通士兵一步步走到了中国陆军副总司令的人生巅峰。他身经百战而身不挂彩,创造了抗日战争中的一个奇迹。1939年,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的任弼时就高度赞扬他对华北保卫战所作出的重要贡献──“黄河保卫华北,先生保卫黄河”。
由于滇西大反攻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反攻,呼应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反攻,卫立煌因此获得了国民党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1945年4月,功勋卓著的卫立煌升任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副总司令。卫立煌将军挥师滇西大反攻的创举,令中外军事界都为之震惊,美国《时代周刊》曾用较大篇幅推出对他的专访,并在封面上刊登了他策马扬鞭的照片,赞誉他为“常胜将军卫立煌”
袖珍领袖”------陈诚
[img=http://baike.baidu.com/pic/2/1146573450011747.jpg]
陈诚(1898.1.4—1965.3.5),字辞修,乳名德馨,别号石叟,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1947.2),军事统帅。
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后在浙军、 粤军中任排、连长。1924年入黄埔军校,历任特别官佐、炮兵营连长、营长等职。先后参加两次东征陈炯明和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1926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第21师团长。1927年4月任第21师师长。 1928年7月任第11 师副师长,次年率第11师参加蒋桂、蒋唐(生智)等战争,竭力为蒋介石效命。1930年在蒋冯阎战争中,任蒋军第2军副军长,率第11师解曲阜之围与抢占济南有功,升任第18军军长。1931年5月任追击军第2路总指挥,参加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企图寻红军主力决战未遂。1933年2月任赣粤闽边区“剿共”军中路总指挥,率11个师参加第四次“围剿”遭惨败,被歼灭近3个师。7月任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共”军军官训练团团长,分期训练中下级军官,以后,蒋介石多次在庐山等地举办训练团,陈均充任副团长或教育长。(见庐山军官训练团)陈严于治军,强调“精神教育”,有实干家与战术家之称,深受蒋介石宠信
军界不倒翁------顾祝同
[img=http://www.mgjs.com/wenzhangzhaopian/jituanjuntupian/24GA1gu.jpg]
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一级陆军上将。字墨三。江苏涟水人。1916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1919年毕业。1922年任粤军第二军参谋。1924年黄埔军校初创时任中校战术教官兼管理部主任。次年东征中任教导第2团营长、第2团团副,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参谋长、副师长。1926年北伐中任第一路军第3师师长。次年9月任第九军军长。1930年2月蒋阎冯中原大战时,任第十六路军总指挥、洛阳行营主任。次年调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年底任江苏省政府主席。1933年参与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任北路军总司令。1935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兼贵州省政府主席。西安事变后,兼任西安行营主任。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江苏省政府主席。1941年1月,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在安徽泾县策划指挥了皖南事变。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徐州绥靖主任等职。1946年任陆军总司令。1948年任国防部参谋总长。1949年4月,重任陆军总司令,1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1950年3月去台湾,曾兼台湾“国防部”代部长。1972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87年1月17日卒于台湾
飞将军----蒋鼎文
[img=http://baike.baidu.com/pic/9/11914162040837242.jpg]
生于公元1895年1月25日,卒于公元1974年1月2日
籍 贯:浙江诸暨
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字铭三,浙江诸暨人。
1912年入浙江陆军讲武堂。后入粤投革命军。1924年,先后任黄埔军校区队长、教导第1团副营长。次年,参加第一次东征陈炯明,作战勇敢,升任营长、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5团团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次年任第1军第1师师长,率部攻占直鲁联军后方指挥部所在地蚌埠。1928年参加第二期北伐。7月任第9师师长。后任第2军军长,随蒋介石先后参加蒋桂战争、蒋冯阎战争。此后,任第4军团总指挥、赣粤闽湘鄂“剿共”军东路总司令等职,率部参加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第五次“围剿”。其间,参与镇压福建事变。1934年任驻闽绥靖主任。次年被授为陆军二级上将。
1937年“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相继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西安行营主任和第十、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4年,所部在豫中会战中未经重大战斗即被日军击败,引咎辞职  1949年3月去台湾,任东南区点编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长腿将军”------刘峙
[img=http://baike.baidu.com/pic/9/11463909304544446.jpg]
刘峙的生平从他的外号即可看出,北伐时是福将,中原大战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是长腿将军,到了内战时,主持徐州,为蠢猪将军。公正的说,刘在早期的军事生涯是很辉煌的,不管运气如何好,但能把吴孙打的没了脾气还是有一点能耐的,不象现在所公认那么不堪,或许是年岁过长,没有了拼劲,因此在后来的作战中一败再败,总之说来,刘在八大金刚中,打仗的才能是排在倒数的。其实他内战的蠢猪将军并不合适,中原突围或许有判断失误,但淮海战役刘几乎没有指挥过部队,上有蒋顾,下有杜,他自知不是这块料,没有插手部队指挥,但后来也成了替罪羊,没有去台湾,流落印尼,当小学教师度日,后来回到台湾,已是物是人非,唏嘘而已。刘素有贪婪名声,敛财有方,后来的结局并不美满,看来为人莫贪为好
五虎上将
蒋介石的军事集团里战将如云,内有五人能征善战,屡被重用,人称“五虎上将”:刘峙、顾祝同、蒋鼎文、陈诚、卫立煌。五人后来都担任过战区司令以上高职:刘峙曾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徐州“剿总”司令;顾祝同曾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蒋鼎文曾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冀察战区总司令;陈诚曾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参谋总长;卫立煌曾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东北“剿总”司令。
八大金刚
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里,有八位黄埔军校教官出身的重要将领,深得蒋的信任与重用,号称“八大金刚”:何应钦、刘峙、顾祝同、张治中、钱大钧、陈诚、蒋鼎文、陈继承。此八人均毕业于正规军事学校:何应钦、钱大钧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生;蒋鼎文就读于浙江陆军讲武堂;其余五人则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高材生。“八大金刚”在黄埔军校时为蒋介石所倚重,组建国民革命军后成为蒋介石军事班底的核心,是中央军中最早的一批军、师长。
十三太保
1932年,蒋介石授意其心腹、黄埔毕业生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等人成立特务组织“中华民族复兴社”(仿照法西斯特务组织意大利黑衫党、德国褐衫党,又称“蓝衣社”),由蒋介石核定干事13人为该组织骨干,被称为“十三太保”。具体哪13人,说法不一,有说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刘健群、潘佑强、郑介民、葛武綮、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杜心如、胡宗南等13人;也有说刘健群、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酆悌、郑介民、曾护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等13人。
蒋介石早年的盟兄张静江,是蒋步入政坛的开把师傅。1950 年张静江去世后,蒋介石亲书“痛失导师”的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