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mix2双十一:中山陵导游 千头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7:39:47


                         墓道尽头是平台,左右两边是日本友人赠送的六棵“千头松”树(也叫千层松)

山陵导游

http://hslj999.blog.163.com/blog/static/320620201042392337948/?haschanneladminpriv=true

        中山陵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南坡。中山陵坐北朝南,前临平川,背靠青山,其建筑采用依山为陵的形式,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墓室建在海拔158米的山顶最高处,比独龙岗明孝陵所处的位置高出90多米;从牌坊到墓道,高差70多米,平面距离700多米,显得十分雄伟壮丽。

        前面的这座城门叫“中山门”,最早是明朝故宫的朝阳门,由于孙中山的灵柩从此经过,原有门洞嫌小,经过改、扩建,将朝阳门往后移了100米,成为现今这座门,为纪念孙先生,被改名为“中山门”。门楼上“中山门”三个大字是由孙中山的得意弟子、当时的国府首要汪精卫所书。

        现在我们进入陵区。这条长达3公里的“绿荫长廊”叫陵园路,两侧种植着南京最主要的行道树——法国梧桐。“法国梧桐”原产地是在中国云南,并不是产自于法国,只因当年是法国人首次将它从云南移植到上海法租界,才得了这么一个洋名字。

        这条长达3公里的陵园路无疑是南京林荫道的最佳代表。在南京很多的主干道两侧,都种着这种“法国梧桐”树,使之成为一条条林阴大道、绿色长廊,堪称全国之冠,所以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比不上南京的绿色长廊”的美誉。南京的绿化堪称世界之首,据称1个南京人能摊到6棵这样的大树,6个上海人只能摊到1棵这样的大树。

        2007年5月8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中山陵园风景区现分“民国文化”和“明朝文化”东西两个片区。东片包括中山陵、灵谷寺、孙中山纪念馆、音乐台等4个景点,票价80元;西片明孝陵、梅花山、梅花谷、红楼艺文苑、紫霞湖5个景点,票价70元。

        东西联票,即“套票”(中山陵景区和明孝陵景区):140元/人。  

         过去开车或坐公交车到中山陵,终点可直达中山陵前的半月形广场。2005年为妥善处理台湾国民党领袖人物拜谒中山陵,陵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理,恢复、开劈了墓道等多处建筑,增加了这么一座陵园大门。汽车、公交车统统只能到达离大门300米以外的停车场处。 

        进入中山陵,首先来到的是陵前的广场。广场位于中山陵的正南端。虽然不很大,但却为陵墓平添了庄严肃穆的气势。这片广场呈半月形,是“钟”的下缘。四周苍松挺立,荫浓枝茂,南京解放后,刘伯承任市长时,特地从湖南运来2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这里。30多年来,中山陵园不断整修拓新,整个园林面积达3000多公顷。陵墓周围,郁郁葱葱,景色优美。广场南面的高台上,矗立着孙中山的全身铜像,气宇轩昂,栩栩如生。 广场南面还有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八角形石台,石台上供一紫铜宝鼎,高4.25米,腹径1.21米,重约5000公斤,是中山陵纪念性建筑之一。这尊鼎铸于1933年秋,是广州中山大学师生和校长戴季陶捐赠的、鼎的一面铸有“智、仁、勇”三个字,是中山大学的校训。鼎内还刻有戴母黄氏手书《孝经》全文,所以叫“孝经鼎”。

        由广场拾级而上就是墓道的入口处,这座冲天而立的花岗岩牌坊,高12米,宽17.3米,牌坊上端正中的横帽上刻着“博爱”二字,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因此又称为“博爱坊”。这座牌坊建于1930年,采用花岗岩仿木结构,建筑格局为四揽三闭门冲天式。牌坊在我国古代通常建在帝王陵寝的人口处,用来歌功颂德,至此朝拜者必须下马步行。眼前的这座牌坊上所镌刻的“博爱”两字是中山先生的手迹,也是他生前的座右铭,“博爱”两字,原出自唐韩愈《原道》“博爱之为仁”(要爱天下人)一语,孙中山先生生前最爱题这两字送人。第二根柱子上有个横线,是当时选材的时候选短的,本要追究那个工人的责任,后来一想是为孙先生修陵墓,就算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体现了博爱之心。

        过“博爱坊”是长480多米的墓道,分为左、中、右三道。中道宽12米,钢筋水泥路面;左、右二道各宽4.2米,柏油路面。中山陵的整体设计,突出中国的传统风格,庄严肃穆,独具特色,沿用了古代依山为陵的惯例,将墓室筑于海拔约160米的全陵最高处,整个陵区的建筑植被讲求中轴对称。依次有陵门、碑亭、祭堂和祭堂后的墓室等建筑。而墓道两边的这些雪松、桧柏、银杏、红枫两两相对,代替了古代惯用的石人石兽。雪松是世界四大观赏树种之一,现已成为南京市的市树。

        墓道尽头是平台,左右两边是日本友人赠送的六棵“千头松”树(也叫千层松),左右两边有守灵人住的房子。根据吕彦直的设计,整个陵墓平面为“木铎”形。铎,就是平常说的大铃挡,铎的声音宏亮,而且传得很远,古代用来布政教法。陵墓选用这样一个图式,让人不禁想起孙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名言,其用意也正在警示后人。这里的平台广场就是当年吕彦直设计的”自由之钟”的下缘。  

        这座宏伟的三拱陵门,是陵区的正式开端。陵门平面为长方形,高16.5米,宽27米,进深8.8米,全部用福建花岗岩建筑,屋檐为单层歇山式(歇山式建筑是我国古代第二等级的建筑屋顶式样)。中门横额上是孙中山的手书“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说国家政权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

        陵门中间的那扇一门平时一般不开,只有在孙中山先生生日(11月12日)和忌日(3月12日)的那天才开。台湾国民党领袖连战(2005年4月27日)和宋楚瑜(2005年5月7日)来时,都破例开了中间的门。

        陵门之后,是一座方形的碑亭,为重檐歇山顶的民族式结构,边长12米,高约17米,全部用花岗岩建成。

        亭中这块高8.1米、宽4米的巨碑分为碑身、碑帽、碑座三个部分。碑身正面刻有国民党元老谭延闿手书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馏金大字,字为颜体,道劲有力(当时国民党内最高职务是总理,所以“总理”这个称谓只能由孙中山独享,后来的国民党领袖改称为“主席”、“总裁”等)。谭延闿在民国时期曾做过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是民国时期四大书法家之一,尤其是楷书写的很好。碑身上方有国民党党徽图案,碑帽为云纹,碑座是“山”的图案。碑的背面没有人们想象的用铭文记述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功迹,可以说是块“无字碑”。

       南京有三块著名的“无字碑”,雨花台的谢安“无字碑”、江宁牧牛亭秦烩的“无字碑”,第三块就是孙中山先生的这块碑。并非国民党不想写碑文,当初讨论立碑时,计划由汪精卫撰写碑文,胡汉民撰写墓志铭,可花了两年时间碑文内容也没能定下来。大家都认为像孙中山这样伟大的人物,其功绩是无法用文字来评述的,于是就决定不写铭文。还好没有写,汪精卫后来当了汉奸,孙中山是一代伟人,伟人的碑文由汉奸来写,显然很别扭,这也是天意。

        在碑亭的后面往上看,迎面石阶层层叠叠。石阶从博爱坊数起共有8段392级,用苏州花岗石砌成,每段石阶上都有一块平台。平台上还陈列着一些纪念品,丰富了石阶的景观内容。石阶两旁种满了各种终年常青的树木,有松柏、枫树、石铺、海棠等。

         现在我们往上看:台阶分3路而上,象征着孙先生所提出的“民族、民生、民权”三民主义,5层平台象征着“司法、考试、检查、立法、行政”五权宪法。

        在第六层平台,左右两侧陈列着一对巨大的仿古铜鼎,上刻“奉安大典”字样,是当时上海市政府捐赠的。仔细看,会发现在左边那个鼎下面有两个洞,是1937年日军攻占南京,被炮弹打穿的。距此不远的前方还有一对仿古青铜鼎,是孙先生的儿子孙科一家敬赠的。

        终于登上了最顶层平台,这座平台海拔176米,东西宽162米,南北进深38米,祭堂就位于平台的正中。从博爱坊到祭堂总共有392级台阶,高差约70米,平面距离700米。如从碑亭数起则有290级台阶。建筑师为避单调,将这392级台阶分作8段,每段1个平台,总计有8个平台。从下向上看时一望到顶,石阶连绵不断,不见平台;而从上朝下看时,只看见连成一片的平台,看不见台阶,这就是中山陵设计巧妙特点之一;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整个中山陵只有两种颜色,蓝、白,是中国传统的孝色,也是国民党“青天白日”旗的颜色。 

        这392级的数字并非巧合,而是暗喻了当时全中国三亿九千二百万同胞。一路登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对中山先生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现在面对的就是祭堂和墓室,是中山陵的主体部分。当年吕彦直督建至此,就因身患绝症而逝,常令后人发出“出师未捷身先死”之叹。祭堂是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长30米,阔25米,高29米,四周有堡垒式的小建筑物,并有两座高12.6米的华表拱卫。 

        祭堂是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宫殿式建筑结构,屋顶为重檐九脊,上覆蓝色琉璃瓦,外墙用香港花岗岩砌成。祭堂的三拱门楣上从东到西依次分别刻着“民族”、“民生”、“民权”6个篆体大字,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手书。居中的门楣上端,还有孙中山所书“天地正气”4个金字直额。

        祭堂内部以云南白、黑色大理石铺地。堂内有直径0.8米的黑色石柱12根,四根相欠在墙壁内测,代表一年的4季12个月。四周墙壁下嵌黑色大理石。东西两壁镌刻着眼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整个祭堂以黑、白、蓝色为基调,均为中国传统孝色。而镶嵌彩色玻璃的内窗,在阳光照射下却显出另一番西洋风味。祭堂正中是孙中山着长袍马褂的石刻全身坐像:身穿长袍马褂,膝上放着一本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显示出一位伟大思想家的深沉和睿智。像高4.6米,底座阔2.1米。这座雕像是当时世界著名的法籍波兰雕刻家保罗.阿林斯基受孙中山葬事委员会之托,用意大利白石雕刻而成,于1930年从巴黎运至中山陵的,全部造价150万法郎。

        坐像下四面的6幅浮雕是截取了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6个片断,正面一幅为“如抱赤子”,画面上孙中山先生正在精心地为一个患病的幼儿治病。东面两幅是“出国宣传”和“商讨革命”,表现了孙中山先生早年奔走革命和创建同盟会的情形。背面一幅为“国会授印”,再现了辛亥革命后,议会向孙中山授大总统印的场面。西面两幅浮雕,一幅是“振聋发聩”,表现了孙中山为唤起民众,正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另一幅是“讨袁护国”,内容是孙中山发表演说,号召人民讨伐倒行逆施的袁世凯。

        祭堂后是墓室,是一座半球形封闭式建筑,直径约18米,高11米,四壁有8个反光镜。顶呈西式穹隆状,以马赛克镶成国民党党徽图案。这种中西和璧式的建筑格局也就象征着中山先生能学贯古今融汇中西。墓门分两道,第一道是两扇美国产的紫铜保险门,门上的门钉和铜环上的神兽(椒图)极富中国传统特色。门楣上刻“浩气长存”横额,取孙中山为黄花岗烈士墓所书手迹。第二道门为独扇铜门,上刻张静江所写“孙中山先生之墓”7个大字。因为门是开启的,方便人们瞻仰,所以这7个字是看不见的,只有当墓门关闭时,门上的字才能看见。

        墓室正中的圆形大理石圹,直径4.33米,深1.7米,四周围是1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栏杆。圹内墓穴上安放着孙先生穿中山装的大理石卧像,这是捷克雕塑家高琪按孙先生的遗体形象所作。当年国民党内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主张塑像穿长袍马褂;左派则主张穿中山装。两派意见不合,各搞各的,就有了坐像身着长袍马褂,卧像穿中山装。

 

        在墓室内曾经发生了一件刨腹自杀事件。当是有个国名党元老,叫续范亭,他一直是孙先生的忠实拥护者,孙先生去世之后,目睹了国内的战乱,曾希望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但是蒋不干。他眼睁睁看着孙中山先生打拼了一生的革命事业毁于了国民党手中,心里很是悲伤。一天去拜谒了孙先生的之后,来到墓室,失声痛哭,拿把小刀剖腹自杀,一表明智。随后有士兵发现,送往医院救治,之后与国民党彻底决裂,投身于共产党。

        沿祭堂外广场两侧后壁有一道门,通向墓堡公园。公园中为墓室宝顶,呈覆钟形。后墙设有“中山陵建设史料展”,近200幅珍贵历史资料,展现了中山陵的建设和中山先生的遗体奉安全过程。

        孙中山先生一生为革命奋斗,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晚年又采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建立了伟大的功勋,赢得了中外进步人士的广泛拥戴和颂扬。解放后,中山陵受到国家高度重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作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中山陵每年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炎黄子孙与国际友人。人们怀着对中山先生伟大精神的崇敬与景仰来到这里凭吊拜谒。在两岸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今天,面对目前海峡两岸的现状,海内外炎黄子孙都衷心期盼着祖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早日到来。彼时彼刻,倘若孙中山先生泉下有知,必会含笑长眠的。

有关于中山陵的史料简介:

    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当时执政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幻想争取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反正”,以换取革命早日成功。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了南北和谈。袁世凯在得到孙中山将让位于他的保证之后,加紧向清廷逼宫。1912年2月,清帝被迫宣布退位,孙中山随之宣布辞职,让临时大总统之位于袁世凯。1912年4月5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南京临时政府存在了三个月即夭折。但是孙中山先生没有气馁,继续展开了护法运动、护国运动、讨袁运动。1924年1月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并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直到肝癌晚期,他仍忍着病痛,北上与冯玉祥商讨国事。1925年3月12日,终因肝病恶化在北京逝世。鉴于孙中山先生当时的名气,北京段棋瑞政府下令国葬。

        孙先生生前十分喜欢钟山(紫金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就曾登山游览、打猎,当时就有意生后要葬于此地。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这一夙愿,再三叮嘱左右。为了尊重孙中山先生的遗愿,由孙夫人宋庆龄,儿子孙科等人组成的孙中山葬事筹备处,通过登报悬奖,征集陵墓设计方案。在众多的应征者中,年仅33岁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警钟形图案”被一致评为首奖。他本人也被聘主持全部工程。

        吕彦直是山东省东平县人,1894年生于天津。早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被公费派往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得到美国著名设计师茂菲的指导,回国后,在上海开设“彦记建筑事务所”。为了设计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呕心沥血,不辞辛劳。在工程接近尾声时,不巧也身患肝癌,于1929年3月18日病逝,时年36岁。(对于陵墓全图形势似“木铎”吕彦直生前称,“此不过相度偶然相合,初意必非必求如此也。”)

      中山陵于1926年1月15日破土动工,1929年春竣工,历时三年多,耗资220余万银元。整个陵区的面积达83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由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台和墓室等组成。

        孙中山先生逝世前,曾吩咐葬礼仪式和棺木式样仿照列宁的格式,让民众瞻仰遗容。1925年3月12日孙先生逝世时,遗体经解剖确认肝癌,身体部分和内脏部分分殓。遗体经过防腐处理后用楠木棺安置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脏部分殓入福尔马林中。苏联政府赠送的水晶棺于1925年3月30日到达北京,经过检测已经有了裂纹,只好弃之不用,临时向美国政府订购了一口紫铜棺,制作考究,外形精美,价值1.5万两白银,1928年12月30日,紫铜棺被运往北京。原来的楠木棺殓入孙先生生前所用的衣物安葬于北京香山碧云寺称为“衣冠塚”。1926年,兵败后的军阀张宗昌打算要焚化孙中山的遗体,后经张学良派兵保护,遗体才得以保存,但已受到空气侵蚀。1929年4月23日,国民政府以何应钦为“总理奉安迎柩总指挥”5月28日灵柩由津浦铁路从北京运抵南京浦口,停灵公祭至5月31日。6月1日运达中山陵,奉安大典仪式完毕后,由孙中山的8名卫士抬入墓穴安葬,即用水泥将灵柩浇入圹中,就在这卧像下5米左右的地方。墓穴用花岗岩垫底,四周建隔墙,紫铜棺下有一特制楠木垫,棺上有一层密封的水晶透明板。当年公祭时,站在石圹边,扶栏即可瞻仰中山先生遗容。抗战时期蒋介石曾想将其迁往重庆,因为时间太紧没能来得急,抗战胜利国民党还都南京,殓入福尔马林中的内脏部分却不翼而飞了,日本人又死活不认帐,加上蒋介石又忙着和共产党争夺天下的头等大事,也无暇过问,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又想将遗体迁往台湾,但由于爆破墓穴势必会损坏遗体,因而作罢,终于使遗体得以安然保存在中山陵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