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下载什么软件:2011年十大医学突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23:53:32

网易探索12月12日报道 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2011年十大医学突破,上榜医学突破涵盖克隆、疫苗、癌症、艾滋病和培育人体器官等多个医学研究领域,包括培育尿道,狗能够嗅出肺癌,研制出减肥灵药Qnexa以及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干细胞在内的突破纷纷榜上有名。

1.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干细胞


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人体干细胞。

这并非人体克隆,但已经非常接近。美国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成功将经过改进的体细胞核转移技术(以下简称SCNT)应用到人体细胞上。培育世界上首只克隆哺乳动物——克隆羊“多莉”采用的就是SCNT技术,当时研究人员从一头母羊身上提取皮肤细胞,而后成功克隆出“多莉”。SCNT技术具体是指利用来自成熟细胞(例如皮肤细胞)的DNA替代卵细胞的遗传物质。卵细胞随后分裂,完全发育成熟后变成在遗传上与提供成熟细胞的动物一模一样的克隆版。

这项新研究由纽约干细胞基金会进行,研究论文于10月发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将成人细胞的DNA与卵子遗传物质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取代卵子的DNA。此前利用SCNT技术克隆人体细胞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但新研究发现,适当保留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似乎有助于细胞分裂和产生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并非正常干细胞,含有来自卵子的额外染色体。下一步,研究人员希望找到压制或者消除额外DNA的方式。这项研究成果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原因就在于能够潜在地产生不仅与捐献者匹配,同时无需借助胚胎的干细胞,在将来的某一天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

2.首次研制出有效疟疾疫苗


蚊子能够传播疟疾。

201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儿童测试了科学家研制的第一种疟疾疫苗。测试结果显示这种疫苗能够将感染疟疾的风险降低一半左右。这是一项非常引人注目的成就,因为全球每年有多达数百万儿童感染疟疾,在此之前,科学家从未研制出有效对抗这种传染病的疫苗。

这个大型医学项目由公共与私人部门合作,在非洲的11个地区实施,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公司、PATH疟疾疫苗研发倡议组织以及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科学家参与了这一项目。科学家表示这种被称之为“RTSS”的试验性疫苗在接种后一年内预防5到17个月婴儿感染疟疾的有效率达到56%;预防出现严重感染病例的有效率达到47%。

此项人体测试尚未完成,研究人员继续对6到12周接种RTSS的婴儿进行跟踪调查。这些婴儿是RTSS疫苗的目标人群,一旦证明能够起到预防效果,RTSS便将应用于例行公共健康疫苗计划。据悉,两个年龄段的接种儿童都将接受近3年的跟踪研究,以了解疫苗的效用能够维持多长时间。此外,研究人员还在这一过程中收集有关婴儿接种疫苗安全性的数据。

此项人体测试共有15460名儿童参与,预计于2014年完成。尽管初步测试结果让人倍受鼓舞,但卫生官员必须判断他们是否拥有足够的能力,在疟疾肆虐的地区开展大规模免疫接种工作。通常情况下,预防儿童感染麻疹和轮状病毒等传染病的疫苗有效率在70%到90%以上。

3.HIV治疗药物也有预防功效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特鲁瓦达。

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问世,人类在对抗艾滋病病毒(HIV)的道路上取得长足进展。这种药物能够降低人体内的病毒水平,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降低病毒传播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除了能够治疗已经感染病毒的患者外,也能起到预防健康人群感染的效果。

2011年,科学家在异性恋人群身上进行了两项具有突破性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如果每天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特鲁瓦达(含有泰诺福韦和恩曲他滨药物成分),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将大大降低。其中一项研究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针对异性恋伴侣,参与者共4758对,其中一人艾滋病病毒呈阳性,另一人并未感染病毒。研究结果显示,与服用安慰剂的参与者相比,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参与者3年后的病毒传播风险降低73%。另一项研究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共有1200名身体健康且性生活活跃的男性和女性参与。研究结果显示,服用特鲁瓦达的参与者感染艾滋病病毒风险降低63%。

这两项研究进一步证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能够帮助遏制仍在发展中国家蔓延的艾滋病。在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新感染病例均为异性恋伴侣。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官员在为感染者提供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方面面临很大挑战,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便有可能最终遏制住艾滋病的蔓延趋势。

4.美公布新膳食指南


美国政府公布新膳食指南。

每隔5年,美国农业部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便会更新其《美国膳食指南》。2011年版的《美国膳食指南》于1月发布。这一次的指南呼吁美国公众减少食物摄入量,同时建议减少糖、盐和脂肪添加量,更好地保持热量摄入和消耗平衡,多吃蔬菜、植物类食物和海产品。此外,新指南还建议公众接受联邦政府提出的体育锻炼建议——成年人为每周适量运动大约150分钟。新版《美国膳食指南》建议中年人每天的钠摄入量不超过2300毫克。这一建议立即遭到美国心脏协会的炮轰,他们建议所有美国人每天的钠摄入量保持在1500毫克以下,以降低心脏病和中风患病风险。

6月,美国政府公布了基于《美国膳食指南》的新健康饮食标识“我的餐盘”(MyPlate)。这个彩色餐盘被分为4部分,分别代表水果、蔬菜、谷物和蛋白质,取代了政府此前使用的已经被普遍接受但又不好理解的食物金字塔。“我的餐盘”一半被水果和蔬菜占据,盘子边上的一个小圆圈中写有“dairy”字样,意为“每天”。新健康饮食标识放弃了原标识的三角外形,以一个餐盘的形式更直观地介绍一个人应该遵循的健康饮食结构。健康官员希望新标识简单明了的“视觉提示”将鼓励消费者选择更健康的饮食习惯。拥有几十年历史的食物金字塔一直无法做到这一点。

5.在实验室培育人体器官


科学家培育的人造尿道。

科学家正尝试在实验室培育功能齐备的人体器官,例如美国威克森林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负责人安东尼?阿塔拉博士于3月成功培育的尿道。尿道是一根细管,负责将尿液排出体外。男性的尿道会因疾病受到损伤或者变窄。培育尿道过程中,阿塔拉首先制造一个可以生物降解的管状支架,而后在支架上“播撒”患者自身的膀胱细胞,随着细胞的分裂生长,一个人造尿道诞生了。最后,阿塔拉将人造尿道植入患者体内。如他所愿,新尿道出色地完成排尿工作。

不过,这项技术成本极高,相关材料和设备的费用高达5000美元,无法为绝大多数患者送去福音。但在再生医学领域,阿塔拉培育的尿道无疑是一个巨大突破。他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培育健康人体器官并替代受损器官并不是一个疯狂而无法实现的想法。

6.发现梭杆菌与结肠癌间存在联系


科学家发现梭杆菌与结肠癌间存在联系。

结肠癌是由细菌引发的吗?10月,两支研究小组公布了类似的研究发现——在人体内脏中较为罕见的梭杆菌似乎能够在结肠癌细胞中茁壮成长并与更高的结肠癌风险有关。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一些结肠癌患者体内的梭杆菌数量是健康人群的数百倍。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梭杆菌与癌症之间存在联系。实际上,早期研究就已经发现这种细菌与更高的溃疡性结肠炎风险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破坏结肠细胞,是结肠癌的一个危险因子。

7.研制出减肥灵药


实验性减肥药物Qnexa。

没有一种神奇的减肥药能够让肥胖人群瞬间减掉多余赘肉,这是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至少目前如此。不过,希望依靠药物减肥的人还是在2011年看到希望。根据针对实验性减肥药物Qnexa进行的新研究,肥胖人群在服用这种药物一年内体重减轻10%。Qnexa由当前的两种药物——减肥药芬特明和抗癫痫药物托吡酯——融合而成,通过两条途径达到减肥效果。芬特明与安非他明类似,能够降低食欲,但长期服用的安全性仍存在争议。托吡酯通过调节大脑中神经间的电信号联系抑制癫痫发作,同时也能通过调节大脑活动影响食欲和身体燃烧热量的能力。

除了体重减轻外,服用Qnexa的患者血压、血糖和胆固醇水平也处于下降趋势,所有这些都能降低心脏病患病风险。当然,科学家仍需进行研究以验证这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11年秋季,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拒绝批准Qnexa上市,同时要求研制这种药物的公司进行进一步的安全性研究,尤其是潜在的心脏病和出生缺陷风险。

这一年,美国休斯顿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学家测试了一种被称之为“adipotide”的注射型混合物。测试结果显示,这种立基于癌症研究的药物在短短一个月内让猴子的体重下降11%。

8.狗能嗅出肺癌


狗能够嗅出肺癌。

在检测癌症方面,作为人类最好朋友的狗可能成为医生的一个新武器。根据一项新研究发现,拥有灵敏嗅觉的狗能够从人呼出的气体中嗅探出癌症迹象。研究过程中,德国科学家对狗进行了9个月的训练,训练它们辨别肺癌患者和健康人群呼气样本之间的差异。测试中,狗从100个癌症患者样本中准确嗅出71个,对健康人群样本的成功率更是达到93%。

狗为何能够从呼气中嗅探出癌症呢?科学家认为狗能够发现呼气中确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微小变化。当我们的身体出现癌症时,这些有机化合物会发生微妙变化。医生似乎可以通过分析癌症患者的呼气确定狗究竟根据哪些化合物发生的变化嗅探癌症,但这一想法能否实现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研究论文作者指出:“很不幸,狗没办法告诉我们癌症患者的呼气中发生哪些生物化学变化。”

9.唾液检测可鉴定死者年龄


唾液检测可鉴定死者年龄。

尽管拥有先进的法医学检测手段,但我们一直无法准确鉴定死者在死亡时的具体年龄——DNA检测似乎无法确定死者确切年龄。2011年,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6月报告称,通过对相对简单的体液——唾液中的遗传物质进行细致分析,他们能够确定死者年龄。

研究过程中,他们将目光聚焦唾液中DNA发生的外遗传变化。这些变化由饮食、压力、光照、致癌物质以及毒素等环境影响所致,不仅改变了DNA,同时也会影响基因组——影响基因的开启和关闭。科学家表示,在基因组的特定区域,这些变化几乎按照时间顺序积聚或者减少,从而充当一个时间轴,允许他们确定死者年龄,误差在5岁之内。不过,法医们不可能近期内在犯罪现场通过唾液检测确定死者年龄,因为科学家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证实这种检测的有效性。实际上,即使无法准确鉴定死者年龄,这种检测也能提供一条重要线索,帮助警方侦破案件。

10.验血可预测死亡风险


验血可预测死亡风险。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8月报告称,一次简单的血液检测便可预测哪些人最有可能死于心脏病或者癌症。通过一项为期12年,由近2000人参与的研究,他们发现组织蛋白酶S水平越高的人死亡风险越高。这种酶帮助分解确定的蛋白质,在患有心脏病或者肿瘤的患者体内水平往往更高。此外,它们还可能与动脉硬化之间存在联系。因此。组织蛋白酶S水平越高的人越有可能死于这些疾病。毫不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种酶在脂肪组织中的水平较高,因为超重是导致心脏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尚不清楚组织蛋白酶S如何影响心脏病或者癌症,制药公司正在进行研究,寻找能够遏制组织蛋白酶S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