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运动 所有版本:第二节??我国现代商品市场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38:12
第四章  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建设30年第二节  我国现代商品市场建设本章执笔   陈甬军  张小军  庄尚文2008年09月04日09:1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商品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中商品与服务交换的基本场所和主要形式。大力发展商品市场有利于引导消费、扩大消费,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降低交易成本,加快流通速度,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繁荣。本节侧重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商品市场体系的培育、发展和完善过程。

  一、流通市场化:商品市场体系培育的初始条件

  流通存在的客观基础是商品经济。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从交换关系的角度看,市场与流通的关系表现为:市场是对流通过程的某一个时点上的交换关系的概括,后者说市场是流通的一个横断面;而流通则是指市场交换在某一个时期中的动态发展过程,或者说流通是市场交换的纵向运动。流通过程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运动过程。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商品通过各种交换形式从生产领域逐步进入消费领域。如果在某一时点上概括流通过程中的所有交换形式和买卖关系,就构成了市场的内容。由此可见,流通市场化是商品市场体系培育的初始条件。

  1.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内忧外患的经济和政治背景下,为了建立独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冲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中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这种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必然内生出计划经济体制。因为只有计划才能完成资本的强制积累,例如,形成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实施城市偏向的经济政策等。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的显著特征是:在组织结构上,整个社会经济是一个巨大的统一组织,国家按照行政部门、行政层次、形成区划分配经济管理权限,把整个经济分成众多的“条条”和“块块”,实行政企合一。在经济调节机制上,主要通过行政方式,采取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形式配置资源,强调集中统一,国家对生产要素的分配以实物形式为主,价格由国家计划制定,并且基本上长期固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行统收统支,即所谓的“大锅饭”。在产品分配上,生产资料采取计划调拨,生活消费品采取统购包销的办法。

  2.流通市场化改革的诱因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建立初期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动力不足,缺少有效配置资源的协调机制,严重压制企业和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成为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流通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从原来行政性、分配式的流通体制转变为宏观调控下的自由流通体制,发挥流通的运行调节作用、利益调节作用。

  3.流通市场化的本质含义

  流通市场化过去一般是用价格的市场化或放开价格来概括。现在看来这种概括不够全面。诚然,价格是市场交易的结果,也是市场交易的核心,但还不是全部。市场流通还应包括流通主体、流通客体、流通方式、流通过程、流通的制度和法律环境等等,因此,用流通市场化来代替过去常用的价格的市场化,更符合中国流通改革的逻辑要求和实践要求。流通市场化包括价格市场化、培育独立人格、自主选择、平等竞争的流通主体,大力促进流通组织的创新,节约流通费用,促进市场实现。以价格制度为例,传统的集中统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制度是一种高度集中、政府管得多、统得过死、生产者和经营者无权定价的僵化的价格体制。它割断了价格与市场供求、市场竞争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价格作为市场的调节器无法发挥其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作用,从而使价格仅仅具有市场的形式,而不具有市场的实际内容,从根本上否定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建立市场价格制度,意味着价格不再由政府制定和调整,而是回到市场交换中由市场主体间的讨价还价形成,从而使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反映社会经济资源的稀缺程度,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4.市场化的商品流通体制

  建立市场化的商品流通体制可以实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商品流通运行方式。在社会中的计划机关无法恰到好处和无所不能地分配消费品,且各个企业和交换的当事人还具有特殊经济利益的情况下,成千上万个企业、消费者如何获得各种用途迥异、千姿百态的商品和市场自己的经济利益呢?最理想也是最现实的办法,就是运用商品流通的运行方式,实现商品的自由流通,使任何货币所有者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换得到使用价值适宜和价值相等的商品。但是完全的市场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价格信息的滞后性以及生产的盲目性等。因此,对商品的自由流通必须进行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还必须对这种自由流通进行计划指导。宏观计划指导可以在经济过程之前,实现对流通的规模、结构和主要品种的平衡。流通的宏观调节可以使生产和消费之间直接建立联系,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避免那种通过供给和价格的事后调节所造成的社会劳动浪费,并且保证重点建设项目和人民生活基本必需品的需要。

  二、流通制度化:商品市场体系发展的推动力量

  不管是制度演进论还是制度均衡论,它们的研究至少都表明,好的制度能够帮助减少交易费用,同时可以形成经济行为人的稳定预期,从而减少各种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流通和交换是人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个体在谋求实现自身利益时,必然会产生对交换关系的扩张,可能形成和他人的利益冲突,由此导致的消极效应就形成了交换活动的代价。当这种代价较大时,就迫使人们不得不在冲突中寻求一种协调。这种协调关系就形成了维护交换和流通秩序的制度安排。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商品市场体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下问题:(1)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假冒伪劣现象此起彼伏。(2)部门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并存。(3)地方保护主义分割市场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商品市场体系的发展。因此,必须从制度上加以规范,从而推动商品市场体系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实现有宏观调控的自由流通制度,以推动商品市场体系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发挥价格信号的调节功能,而商品市场体系是其载体。价格形成依赖于商品的自由流通,否则扭曲了的价格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商品市场体系至少包括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商品消费。商品生产,本质上是商品价值的生产;商品流通,本质上是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价值实现,是商品的天然本能,是商品面向消费运动的内在冲动之所在。因此,商品总是流向能够及时地、充分地实现其价值的地方。由于商品的价格总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因而,商品也就要求流向能够以更高价格出售、从而能够实现更多货币收入的地方。所以,商品自由流通是商品的本性。不仅如此,商品自由流通也是商品性消费的要求。商品性消费是自由的。消费者手持的货币是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能够随时直接转化成任何商品;而消费者用他们一定量的货币购买什么,购买多少,何时购买,何地购买,在什么价格水平上购买,都由消费者自主决定,任何人不能强求。这样,消费者的消费自由必然要求商品自由流通。

  在我国的现实经济中,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采取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市场化改革又强化了各个部门和各个地区的利益关系,这种特殊的行政体制和官员晋升制度把商品流通切割得支离破碎,从而造成了市场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使得商品的自由流通无法实现。因此,需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三、流通现代化:商品市场体系完善的重要支撑

  流通现代化主要是指流通产业的现代化,流通产业的现代化是商品市场体系完善的重要支持。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商品销售自动化

  销售商品与消费端最直接的界面,销售效率高低与商品品质同等重要,都直接影响销售的品质,尤其在面对消费者多样少量的需求时,销售的形态与效率已经有别于传统的销售方式,而必须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商品销售自动化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2.商品流通自动化

  商业交易结构必然伴随商品的转移,商品从原材料制成成品后,经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连贯的商品流通过程一般通称为物流。现代化物流作业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追求成本的极小化。为达到这一目标,从原材料到商品交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削减成本。近年来专业化物流中心及共同配送制度的发展即为追求物流效率的一项重要策略,而在技术方面主要以信息系统整合物流作业系统,包括订单处理、进出口货物管理、仓储管理、销售分析以及派车管理等信息系统,以及拣货、自动存取等自动化作业系统。

  3.货款支付现代化

  在任何交易中都将货款的支付视为交易的完成。传统商业交易的资金流作业较为简单,大部分仅涉及现金及支票转账业务,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新形态的支付工具不断出现,尤其是无现金交易、多元化的支付方式使资金流活动趋于复杂化,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金流通业务也是如此,自动转账系统使企业可在公司的电脑前完成资金的转移,提高了准确性和效率,

  4.信息流通自动化

  信息流主要是指通过电脑和通信技术的组合,在进行商品销售、商品流通及货款支付的处理分析时的信息流。从早期的单纯以集中作业、讲求处理速度的信息中心导向,演变到个人电脑分散式连线共享资源,到20世纪90年代增值网络的开放,通信技术的进步,流通业中的信息流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诸如销售点管理系统、电子订货系统、商业EDI等。

  5.供应链管理的整合化

  供应链管理技术以电子商务为基础,将商品需求、流通与生产有机联系在一起。信息时代,最富效率、最有前景的供应链目标模式是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供应链体系,通过网络企业间的线上交易,在线合作,形成稳定的伙伴关系。运用电子商务的供应链技术,使得商品的生产商和零售商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更大范围的供应链体系。通过这个供应链,可以使生产企业了解产品的销售信息,并按照这个信息组织对产品的生产和对零售商的供货;零售商通过供应链管理,既可以减少库存占有的费用,也可以降低商品销售成本,从而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新型电子商务供应链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采用拉动式的经营方式,以消费需求刺激、促进和拉动商品供给。

  四、流通效率化:现代商品市场体系的本质体现

  现代商品市场体系的本质体现的是流通效率化,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市场实现、利益和谐和费用节约。

  1.市场实现

  流通效率化的一个本质要求是能够促进供求的市场实现。在供给规模和结构、需求规模和结构既定的情况下,流通本身具有的储存、加工和调运职能,使供给和需求的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得到缓冲。从时间上看,流通的“蓄水池”作用可以调节供给和需求的波动,保证正常的生产水平和设备利用能力,满足消费的需求。从空间上看,流通所具备的储存和调运功能,可以使全国消费和全国生产、少数地方消费的供求矛盾得到解决。同样,“蓄水池”也可以从流通领域的源头和尽头两端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发出信息,起到指导生产和引导消费的作用,从而使总供给和总需求在动态中调整自己的规模和结构,使宏观经济运行保持稳定。

  2.利益和谐

  流通通过交换行为的完成,使商品和货币换位,从而使参与流通的各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得以体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商品交换和流通的背后反映的是商品监护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商品市场体系发展的一个自然而然的内在要求就是实现各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均衡。我国目前所处的转型经济条件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本质上要求商品流通得到大力发展,而发展商品流通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就是完善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交易效率。纪宝成教授认为,在市场竞争中不同利益主体所追求的利益不是一种简单的静态利益,而是在分工、合作和创新中所实现的动态利益,因此利益的均衡不是体现在一种简单的零和的利益分配,而是体现在一种正和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之上。事实上,市场秩序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和谐、竞争适度、收益共享的资源配置状态和利益关系体系。

  3.费用节约

  费用节约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现代商品市场体系的发展必须能够有效地降低商品流通费用。马克思将商品流通费用划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与商品和使用价值本身运动有关的费用为生产流通费用,它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耗费,具体包括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商品的保管费用、运输费用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纯粹商品流通是由商品价值形式变化而引起的费用。它包括用于商品买卖的费用,用于簿记上的费用,用于货币的费用。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对于加速商品转换为货币的过程,从而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商品市场体系的存在,使得生产者的产品只要符合社会消费的需要,就可以很快地转入流通领域。这时,商品依然处于流通领域,但对于生产者来说,商品已经转化成货币,直接的生产过程已经可以重新开始了,这就缩短了生产过程的更新周期。另一方面,由于专业化流通部门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熟悉市场,联系广泛,流通部门专业化交换可以更快地完成商品的形态变化,使其更快地从生产领域运动到消费领域,于是缩短了流通时间,相对地增加了商品生产时间。因此,现代商品市场体系的一个本质体现的是费用节约。

  五、商品市场体系发展的主要成果

  1978年~1992年的流通市场化改革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观念基础。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任务是:“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当前要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反对不正当竞争,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进入新世纪,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再一次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助于形成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有助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有助于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市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多样化的市场流通形式和新型业态不断出现,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的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共同发展的商品市场体系。

  1.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已经基本形成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加快。商品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由市场决定。市场调节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96%、93.9%和87.6%。同时,政府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也不断深化,实现了原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推进了农村电力价格管理体制的改进;改革了粮食、棉花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供水、运输、石化产品等方面的价格改革。政府定价范围进一步缩小,由中央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种类也明显下降。在电信、铁路和公路运输、民航机票、药品和医疗服务等价格的制定中,引入了价格决策听证会制度和专家审议制度,增强了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性。

  2.市场总量和产品的商品化率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国内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十五”期间市场总量扩张更为迅速,2001年到200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8万亿元增加到6.7万亿元,年均增长12.3%;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从2001年的5.8万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4.2万亿元,年均增长15.5%;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由2001年的0.8万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2万亿元,年均增长9.8%;200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4%;2005年社会物流总量达到48万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2005年我国市场交易和流通总量已经达到80万亿元,是当年实现GDP的4.4倍。据专家研究,我国市场经济程度已经接近70%。工业制成品的商品率在98%以上,汽车从过去企业和政府购买变为主要由个人购买,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700万辆,占总保有量近60%,5年增长1倍多。农产品商品率也大为提高,粮食、蔬菜类产品在30%以上,畜产品、水产品超过50%,水果接近90%。

  3.建立了相对健全的商品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基础。经过30年改革开放,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国商品市场快速成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层次的商品市场体系已基本建成,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适应了消费者消费行为、消费需求、消费结构的变化,不断满足着市场的即期消费需求,挖掘着潜在消费需求,创造着崭新消费需求。据统计,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达到8万多个,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批发交易市场3398个,交易额占销售总额近50%。其中,综合性市场1194个,专业市场1728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4000多个,70%以上的农产品流通依靠这个渠道,城市现代流通企业和流通方式正在加快向农村延伸,新建和改造标准化农村连锁店7万家。目前国内贸易主体达到1700万个,限额以上连锁零售法人企业发展到1055家。51.5%的批发零售额是由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实现的,私营商业企业占经营单位总数比重高达93%。我国已经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市场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格局,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商业网点基础设施。商品市场的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发达国家探索了一二百年形成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业态,我国不到20年都发展起来了。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现代物流配送日益受到重视和推广,商品的单品管理、条形码的普及、自动销售管理系统(POS)的应用、现代物流配送设施建设都取得了较快发展。80%的大中型零售企业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计算机管理,70%以上的连锁企业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30%以上的企业进入数字化管理阶段。

  4.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截至2005年底,我国外商投资注册企业累计52万家,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已达6224亿美元,占2005年GDP的35%左右。我国电冰箱出口依存度为47%,照相机为56%,摩托车为63%,服装鞋类高达71%。占国内需求量40%的铁矿石、50%的氧化铝、35%的石油靠进口支撑。我国已有3万多家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截至2005年底在境外的劳务人数达56.5万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经形成了内外贸一体化格局。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入世过渡期基本结束,我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贸易的多边体制,国内市场将与国际市场全面对接。目前,中国平均关税从四年前的15.3%降到9.9%,进口非关税措施全部取消,在世贸组织分类的16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按照承诺已经开放了100多个,占62.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到2005年底,我国共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1514家,外资银行机构254家,并允许外资保险公司在任何城市开设机构,电信、建筑、法律、旅游、交通等服务领域也逐步开放。清理修订了3000多件法律、法规和规章,使中国的贸易规则与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相一致,提高了国内市场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的程度,改善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环境,建立了开放型经济的体制框架。

  六、我国商品市场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1.我国商品市场体系面临的问题

  商品市场体系还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并存,城乡市场、区域市场发展极不平衡;传统的流通组织与经营形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流通的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商品市场法律体系不健全,信用体系尚待建立,交易行为不规范,交易成本高;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问题突出,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商品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1)全国统一市场仍未真正形成。统一性是市场体系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不同地区、部门的市场分割和封锁始终是困扰我国商品市场体系健康发育的突出问题,表现形式也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换。市场保护的形式已由20世纪80年代主要保护本地资源、限制资源流出,发展为以封锁市场、包括本地商品和市场为主,同时出现了利用所谓的技术标准壁垒保护本地商品的新手段。例如,近年来,区域分割对汽车、烟酒等重要商品的分销、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的跨区域发展构成了影响和制约,阻碍了商品在全国范围的流通,限制了竞争,保护了落后,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2)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滞后。由于缺乏较高水准的从事市场策划、资信评估、业务代理等方面的市场中介组织,导致我国市场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不完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一些中介组织演变成强制性的代理机构,实行垄断性收费,导致中介组织减少流通环节,缩短生产与消费的距离、降低流通能够成本的功能无法实现;一些行业管理组织依附于行政主管机关,不能发挥协调、沟通、联系和自律的作用。

  (3)市场组织化程度较低。低组织化的市场会制约现代流通机制的形成。在农副产品领域,至今尚未形成比较稳定的、有效率的流通组织,难以将分散化的生产方式与不断发展的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使得农副产品的流通效率一直比较低;在批发领域,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批发体制瓦解之后,适应现代流通要求的批发体系未能有效的建立起来;在日用工业品流通领域,连锁经营的现代组织形式和一些新兴业态形式仅在一些大中城市发展起来,在其他城市和区域市场上更多的是分散经营的小型商业零售机构。

  (4)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健全。一是各类市场在法律、法规方面仍存在一些空白。二是与已出台的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实施细则仍然缺乏,很多法律法规出台后缺乏实施的可操作性,使法律法规的作用大打折扣。三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在与地方和部门的重要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法律的约束力往往不足,而各种“红头文件”的威力和自由裁量权更大。四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一些原有法律法规和部分条款不再适用问题凸现出来,对各类市场法律规则的调整和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WTO的相关规则,与国际惯例相适应已成为必然趋势。

  2.我国商品市场体系发展的对策

  (1)深化改革,促进商品市场体系的良性发展。在我国商品市场体系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以培育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为主,其目的是改变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主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竞争发展的格局。随着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各种经济性质的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对于真正的现代市场体系来说,不仅市场地位应是多元化的,而且必须真正形成各类市场能够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公平市场环境,但目前我国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公平市场环境并未形成。因此,作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点,应努力促进这一环境的形成。此外,要继续完善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继续深化电力、民航、铁路、电信等垄断行业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改革,加快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价格决策方式,健全政府定价制度。

  (2)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整合市场资源。我国商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有:市场体系发展不均衡;国有商业企业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未能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商品流通中还存在着地方保护和行政性的市场分割;市场波动较大;商品市场秩序混乱、管理滞后等。解决商品市场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运用现代化的新型流通方式改造和带动传统流通形式。对现有的大量批发市场,应通过提档升级和规范规制逐步形成以信息的积聚和发布,以大宗商品的批发交易,物流配送为主要功能的产需连接平台。对零售市场,应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并通过这一形式推进新型业态形式的发展。同时,创造必要条件,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推进现代物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高流通的效率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程度。二是努力提高商品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流通方面,在发展“公司+农户”模式和产销一体化组织的同时,重点借鉴日本农协和欧洲消费合作社的方式,发展适合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特点的流通组织。同时,要不断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作用和功能,使其逐步向两头延伸:一方面,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另一方面,与零售组织建立稳定的合同销售关系,真正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在商品零售环节,重点对那些分散的个体化,通过加盟连锁便利店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将其有效地组织起来,通过统一采购、统一进货、统一物流配送等连锁组织形式,实现从采购和配送的源头上抑制假冒伪劣商品,提高商品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3)重视市场秩序建设。首先,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一是要采取各种经济、行政、技术和法律的手段,清理并取消各地和各行业阻碍商品自由流通的政策和制度,促进商品在全国范围内充分自由地流动。二是要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大打击各种地方保护和不公平竞争的力度,对于明显的地方保护行为,应根据已出台的有关行政法规予以惩处。三是根据我国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发展趋势,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合理的商品技术标准,防止各地自定目标,形成层层标准和技术壁垒,阻碍商品流通。其次,完善市场的相关法规,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最后,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摘自《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责任编辑:赵晶)
相关专题· 《发展和改革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