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商城排队多久时间:太极内功之---百日筑基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13:52
在道家气功的修炼中,入门后的第一个阶段便是筑基阶段。亦称:“百日筑基”。
所谓筑基,顾名思义就是打地基的意思。大家都知道,高楼大厦平地起,关键在于打好地基,地基打好了才能盖起大楼来,倘若地基不固,即便盖好大楼也会倾于一旦。
道家气功的修炼,犹如盖大楼一样,也需要筑基,这里指的筑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要以所选功法的要求,在明师的指点下,炼精化气(男)、炼血化气(女),以堵漏失;二是用精、血化气后形成的体内真气(生命能量),去疏通、修补身体的病变。

一、堵漏与修补
1、堵漏:
男、女性进入青春发育期后,都会出现正常的生理现象,男会遗精,女有月经。这在道家养生学中称之为“身漏”,即称“漏身之体”。精与血为人体生命的“至宝”,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但繁衍生息男无须天天走、女不该月月失。然人类生性贪图享乐,更恋床地之欢,固造成生命能量的浪费,使元气走失、疾病丛生而不能怡享天年。故历来修道仙术的第一步便是“百日筑基”即“练精化气和练血化气”。在气功隐语中称:“擒白虎(炼精化气)斩赤龙(炼血化气)”,即“堵漏”。道家先师吕洞宾所讲的“顺则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便是此意。
初习者往往咬文嚼字地去理解气功术语,以为百日筑基,就是一百天完成,其实这里所指的“百日”并非百天的意思,而是以百日来形容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的意思。
至于到底需要多少天来筑基堵漏,这与所选的功法、有无明师指点、练功时的入境程度、每天所化的练功时间、及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密切的关联,无统一标准可循,更不是修炼者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
2、修补
所谓修补,指的是修补已漏之身。这里所指的已漏之身,并不是单纯指走精与漏血,主要是指由于体内元气的走失,造成真气(生命能量)不足所引起的各种病变。因此,一般人认为未婚男女是童子身、练功无须百日筑基的看法无疑是偏面的。

二、关于气机运行
在医疗气功(大部分是道家筑基功演化而来)静功的修习中,大部分学员在筑基阶段,都要经历得气、行气、疏通和冲击四个过程。
1、得气
道家气功的修习,一般通常从“命功”入手,”所谓命功,即筑基功。而筑基功的下手功夫一般都在下丹田开始,修炼者首先会感受到练功时腹内肠子蠕动增强,频放矢气(屁)继而出现丹田发热、小腹发热等得气现象。
2、行气
随着修炼者自身“堵漏”化气和练功中外气内收的能量积聚,小腹发热伴有充实感,这是体内的真气逐渐累积的表现,随之真气就会按照自身的规律在体内运行,身体会出现一些反应。
3、疏通
由于人体正常的组织和经络都是通畅的,因此气机运行时通过正常的组织和经络时一般是没有感觉的。但人体经络中通常会有很多小的气滞点,这些小气滞点尚未形成病变,所以平时没有什么感觉,但由于练功后能量的增加,运行力度也随之加大、加上练功时意识内守,对身体的感受远比平时敏感,气机运行在疏通这些小气滞点时便会产生热、涨、麻、疼、痒、冷、重压、蚁行感等八触现象,俗称“气感”。
4、冲击
当气机运行到有明显病变或不正常的经络时,气行受到强大的阻力,这是因为所有气质性病变的部位,经络都处于淤滞或堵塞状态(气滞、血淤、痰凝、湿聚等),气要通过受到病变的阻碍,就形成了两个相反的力,冲击力和阻滞力,病变部位受到外力的冲击就会出现明显的反映,如:疼痛、发热、出血、及其他类似于病情加重的反映。这便是气功界通常讲的“气冲病灶”。道家气功把这一阶段称之为“脱胎换骨”前的“大死大活”过程。
气冲病灶的过程,少则几小时、几天,多则几个月,有的病情较重或年老又身患多种疾病的学员,甚至经历几年的气冲病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撇开精神因素和念力调控的因素)是以修炼者自身所积聚的能量的量级和体内需要修补的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及病变部位的多少来决定的。

太极拳内功心法

什么是内功心法呢?由于太极拳来源于道家文化,所以其内功心法的表述多与道家文化的语汇和修道的阶梯进程有关。一般来说,太极拳是太极拳架、太极术、太极道的融合体。这里的太极架指的是形体动作,太极术指的是内功心法,太极道指道德修养。也就是说,真正的太极拳或者说太极文化应该包括以上3个方面的内容。如果只进行一方面的学练,则表明没有得到太极拳的真谛。如果只练太极拳架而没有内功心法(太极术),则只是在空描,没有深刻的神意气之内涵和功夫上身的内在体验;只有内功心法没有拳架的变化,则生命活动就缺少了的物质载体;只进行道德修养没有拳架(阳面)和内功(阴面)的滋润,则不易达到“延年益寿不老春 ”等太极拳修炼的终极目的。 我们应该明了,神意气本身就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和修道达真的修炼内容,是事理合一、理法不二的表述。对于太极拳来说,神意气也同样是构成传统太极拳艺之内功3个要素,所以,如果给内功心法下一个定义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认识:心法是符合生命活动及事物发展规律的途径和训练方法;内功是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训练所积蓄而成的能量及内向性的体验。或者可以这样表示,内功是指和太极拳形体动作(阳面)互孕的神意气所积蓄的能量,而心法则是积蓄能量的策略和途径。 内功心法之身心调整方略
内功心法的修炼主要是对神意气形的身心锤炼,这种锤炼不是随随便便进行的,而是通过一定程序的身心调整,使精神状态(意识状态)和生理状态(形体动作)从杂念纷呈的“五马分尸”和“四分五裂”状态,进入内心宁静(心中一静)、意识专一(专注一方)、气血通畅(气遍周身)、形体放松(松稳慢匀)的境界。如何做到这这些呢?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长期的身心修养过程——“修” 是修正、修改、修复不符合太极拳拳理要求的身心状态,“养”是培养、培育、滋生出符合太极拳拳理要求的身心状态——这个过程要贯彻太极拳锻炼的始终,这其中,身心调整是进行内功心法修炼的前提条件。内功心法之身心调整的方略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无中生有。许多人都知道无极生太极这句话。但是,什么是无极,什么是太极呢?所谓无极者即“无”,所谓太极者即“有”,无极生太极即“无中生有”之意。此外,道家所说的“无极”也有身体的意思。身体这个无极处于寂然不动的状态就是“无”。如果这个“无”有了运动,比如,我们的心(头脑)发出指令,所谓的“ 心为令”——念头(意念)一动,这就是太极的动,也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有”,这个“有”是神(精神或者意念的发韧点)意(意念)气(内气和外气)的变化及运动。这就是无中生有。这个“无中生有”也是指太极拳爱好者通过长期的习练和体悟而产生一种特异能量、一种新生物质的过程——太极拳老前辈所说的“身上有了东西”,或者说“功夫上身了”——通过假借修真或意念造型导引这种特异物质的产生和聚积过程,也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无中生有乃太极拳内功修炼的总纲。
2 神为主宰。太极拳强调神为主宰。神是指人的精神、意念的发轫点。比如,做任何太极拳的过程必须做到松散通空。意念想“松散”、想“通空”等都是神为主宰, 也就是意念在里面起主导作用。主宰就是要发挥主导的作用——让自己的精神气质和意念的发轫点做主人、发指令。神为主宰,主宰谁?其中一方面就是主宰意念的运动。也就是练拳的过程中只管意念不管气。气是被姿势催发出去的。一开始练太极拳就以神为主宰,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则“阶及神明”的境界就有达到的一天。如果不养成“神为主宰”的习惯,而是“形体主宰”、“气为主宰”,则就会真正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3 调整虚实。调节虚实的关键是分清虚实——重心所在为实。怎么调节呢?主要从两个方面努力。第一,从形体上调整虚实。1先要把两只脚的重心调一调(往当中调),使身体左右平衡;2用脚来调整;根据具体情况把重心放在脚掌、脚心或脚后跟,使身体前后平衡;3通过整个身体的平衡调整虚实。不同的动作当中有不同的姿势来互相平衡。第二,要从意念上调整虚实。意念往哪放,气就跟着过来往哪儿集中,这儿就是实;相反的方向气少了,那边就是虚。意念所在处为实,意念不在处为虚——在锻炼的过程中多注意这个问题。此外,在运动的时候,如果有往前的力量,则意念要向后;如果有往后的力量,则意念要往前。
4 圆活绵联。一般来说,圆有几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在动作构成上,每个动作的运行过程中要有圆的内容在里边。第二,形体各个部分之间要圆。若不圆就容易僵, 一僵气就停滞了,就不通了。这就是所谓的“圆空法生”。怎样才能做到圆的呢?按照太极拳“腋窝像夹着个热馒头”、“勒腰束气把裆撑”等要求调整好身形。绵联不断的内涵主要有3点:1动作的绵联——动作绵联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姿势无论怎么动在运转过程当中要绵联不断,也就是动作要均匀;绵联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动作间的转换要绵联。2气的绵联——每做一个动作,不能光想着形体,还得考虑气。3意的绵联。太极拳为了把两手的气炼整,主要采取的方法就是两手一合一开的同时,想着手里边有球,跟着胀大,一撒手就掉了,这么连着动,意的绵联就容易养成了。

内功心法之秘要诀窍 千百年来,太极拳的内功心法之秘要很少形成文字,形成文字的东西永远表述不清身心的感觉和身心的独特体验。这些感觉和体验是内向性运用意识引起的内气催姿势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就是拳家们所说的内功心法。现在,我们择其要地简述其中的部分内容。 1 周身一家。周身一家是传统太极拳家最为推崇的太极境界之一。周身一家就是时刻保持周身的整体性,不顾此失彼。任何动作都是有前就得有后,有左就得有右,不能光想到一个方面。如何做到周身一家呢?太极拳老前辈们留下了许多方法。第一,身如钟鼎。要求不管坐着还是站着,都要意念像一口钟一样把整个身体都罩起来,这样周身的气也会整起来。第二,内外相合。传统的养生法要求周身一动无不动,如何做到呢,主要的方法就是有内三合和外三合。内三合要求把神意气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外三合主要是用意念把肩和胯连上,把肘和膝连上,把手和脚连上。意念这样一连,百会再一提,感觉就不一样了。此外,内外相合的方法有3圈相摞等。第三,一身备五弓。“一身备五弓”的五弓是:脊柱一张弓,上面弓梢是大椎到枕骨,下面弓梢是尾闾,弓背是脊中到阳关(这个弓背较长一点);上肢一张弓,肩到脊柱和手分别是弓梢,肘关节是弓背;下肢是张弓,胯骨到骶髂骨和脚分别是弓梢,膝关节是弓背。每个弓梢都不是一点,而是展开的。如何做到“一身备五弓”呢?关键是用五弓之意来代替躯体。 2 内外相合。随着功夫境界的提升,“外三合”和“内三合”有了基础,还必须做到内外相合。如何做到内外相合呢?可以用意念造型的办法,假想自己的身体是一个大圆气球,在球内有一个水平线和垂直线相互交叉的十字,十字交叉处在圆心,好比是自己的中心点。练拳时要求的“四梢平”就是指十字横竖线的四个端要保持平衡。找平的要领是:十字的横线标志着两肩相平,保证人体不致倾斜;十字的竖线垂直在百会穴与尾闾之间,从而就能体现出“虚领顶颈”和“尾闾松垂”的内涵。胸椎前侧的十字线交叉点即是身体的中心点,这是练习太极拳必须注意的关键之处。内外相合要求把身形和内劲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太极拳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但是,这种结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只有通过认真钻研和刻苦磨练才有可能实现。 3 松散通空。有的老师讲松散“就像十三层塔层层叠叠”,有的老师比喻松散“像烟灰一样松散”,而汪永泉所传扬式太极拳老六路的秘法就是练“三道气圈”——这是直接练习松散通空的保密之法。经常进行三道气圈的训练,逐渐就会“气遍周身不稍滞”,不光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三道气圈,甚至能感到对方的三道气圈(这还只是初级的神明),揉手时可以运用这三道气圈,比如,用自己的气圈或者自己的意念非常快地碰对方的肩圈或者胯圈,则对方会被弹到拙力所远不能及的距离等。当然,我们现在练三道气圈主要还是为了养生。如何进行三道气圈的训练呢?用“意念造型”的方法——用意念道出一个三道气圈的形象来——等练得有了基础,自然就会有感觉。刚开始只能是想像(意识导引的意识圈),然后是气的因素强化,到最后自然而然形成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弥漫圈。

太极拳修炼关键在于神能驭气

太极拳,以她那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浓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艺术色彩,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武术爱好者。纵观太极天地前景无限,但我们要想真正的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就要深究其内涵,不能只在表面作文章。

  太极拳术,名为拳,实乃道家之“行功”耳!功便是太极一气,是内功,进而形成胎息。神气结合形成内丹,太极拳是丹道周天,其修炼的过程:炼精以化气,炼气归神,神气合炉,以下根据笔者的体会分步讲解:

  第一步 炼精化气(固本培元)

  修炼内功身法是关键,身正体自松,体松气自通,具体到身上,身体自然站立,头顶悬起,先把脊柱拉开,大椎向上领劲,有后贴衣领之意,尾骶骨向下松垂,并向前卷劲,拳云:“竖尾”,上下一对称拉成一个整体,它是拳中一身备五弓之“身弓”,如此修炼气功督脉之门也就打开了。再将两肩根、胯根松开往回缩劲,自然胸空腹松,掌握好以上要领,身体随呼吸慢慢下降,两手松垂与两脚合住劲,两腿膝盖上提至丹田气海,全身亦着意于丹田,这叫做“虚领顶劲,气归丹田”,再用呼吸锻炼之,呼吸为何?道家内丹学称呼吸为“风”。有了风,再用“火”,火有“武火”、“文火”,实际上就是用意的轻重,青壮年人用武火出功较快,中老年人以调气养气为主,当用文火;为了打好基础,培育先天元气,再用意向后命门吸,毫不勉强,然后守住片刻,随着炼功程度的加深吸得时间来越长,吸得时间越长蓄的气越充足,自会感觉到后腰有膨胀感,这就是炼精化气的开始“肾间动气”。待后丹田气充实以后,再以意导气冲向前丹田,这样由后丹田到前丹田,再由前丹田到后丹田,周而复始,如同拉风箱一般,炬到一定程度,稍微一用意,前后丹田就象长江。大海之水一样动荡不息,形成鼓荡气;在这个基础上,再以意导气,顺时针转圈越转越大,至无限大,逆时针转圈越转越小,小到无内,此步功为“内转呼吸”。随之,带脉之气也逐渐充实起来,功夫再深入,稍一用意前后丹田及带脉便同时充实起来,这就是整个炼精化气的过程。我们都知道,打太极拳,腰腹为太极,太极便是一气,一气便是太极,有了太极一气,盘拳时才能真正体会到用腰,太极拳的运动能做到腰为主宰,才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第二步 炼气归神(心死神活)

  上一步炼精化气的锻炼,炼的是前、后丹田及带脉,道家百日筑基功称之为元精炼成元气,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炼气化神的修炼,下手之功是松开中丹田,使中丹田与下丹田相呼应,才能够养自身的中气,具体炼法:先以意导气,把前、后丹田及带脉充实起来,再以意吸膻中部位,吸向背部,吸得时间越长胸部感觉越开阔,随着功夫的深入,胸部空得像无底洞一样,相对我们的背部便鼓胀起来,打拳、行功叫“神通于背”,道家功称之为“龟息”,如此,中丹田炼开。随着中丹田的炼开,下丹田好象没有了气,产生空、大之感,使下丹田之气(实气)便成了活气,此时,稍一用意,胸、腹便有松、空之感,这就是拳论上所说的“胸腹松净气腾然”。打拳不是讲一身备五弓吗?此步功成后,用意一吸气便到弓背上,犹如捕鼠之猫,蓄而待发。这时,仿生的能力很强,仿猫像猫,仿猴像猴,仿虎像虎,感觉自己特别灵机。在这个基础上,再松开玉枕穴,合灵机于顶,上丹田之元神才能出现,(此步功无明师指点不可轻炼,以免出偏),在行功时,尤其是夜间,眼前时常出现光感,这就是“性光”,神气一领,手、眼、身、步无所不到,之所以太极拳叫“神拳”。

  第三步 神气合一形成混元

  通过上一阶段的锻炼,灵机出现,我们不但要用,还要会养灵机、养神,如何养?唐道子“授秘歌”最后一句“尽性立命”,实际上就是性命双修。性即神,命即气,神、气相合才能成神。修炼方法:行功时产生灵机,要神宜内敛,将其深深地潜于丹田气海之中,潜得越深,上身就越发空,越空神与气结合得越好。如此,神归气、气归神,气归神,神归气,经过长时间修炼,便形成道家所谓的“内丹”、“圣胎”。实际上也就是“小周天”。因为我们盘拳、行功时讲一动无有一动,运行的是大周天,所以还要将下部(胯以下)按中有提提至丹田,这叫做采地气;如此上盘之神、中盘之气连同下盘结合成一个整体,如同孩童未出生之形状,混元一气成矣。以后在行功时,无论多么复杂的动作,只有一动、一静的要领,动之,神领形动,气往回缩,叫做“动之则分”;静之,神、气、形归于气海,叫做“静之则合”。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也就是太极拳的“开合”。武式太极拳论讲“能懂得开合,才能用功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从而走向太极拳的康庄大道。

太极拳内功修炼之百日筑基
如何在语音引导下实现百日筑基
俗语常言:“太极十年不出门”,就我个人的体会、只要思想入道,通过百日筑基和打通小周天,可在三、五年内就步入太极殿堂。道家在炼丹过程中有“百日筑基”三年而成丹的说法,杨式太极拳在修练过程中的“以身变手”也是“筑基功”。在“筑基功”中,主要是以练“腰功”为主,时间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这里指的“腰”,不是裤带勒之处,而是腰肌上部两个肾脏外边的两块肌肉。通过对它的锻炼,强化肾脏功能,同时还可护展丹田气势,通过意念站桩和语音导引,逐渐练出来腰间丹田中有一股阳气。具体我会在 如何在语音引导下实现百日筑基 这篇文章里进行更详细的阐述。
首先在练功前一定要排除一切杂念,这个百日筑基视频语音会提示你,关掉电话,心里完全不要有任何牵挂。这盘视频是帮助你完成百日筑基,简单明确地讲,就是希望在一百天之内,你能在丹田中修练出一团阳气,即使你没有凝神作意的时候,仍然有一团暖暖热热的阳气,而且能够跟随你的意念引导至你所希望去的部位,进行各种气的作用,以及,更进一步的修练,这也就是在太极拳中运用气进行每一个动作做到上下相随。但是我要说的是百日筑基的「百日」,只是一个概括的时间长度,随着资质、努力之不同,所需时间自然会有个别差异。然而,我们不妨以一百天为期,在这期限内勤奋用功,甚至在百日之内达成目标!
我练功的时候老师说让我采取自然呼吸,保持深呼吸,每一次的深呼吸,都想像从额头一带吸入宇宙灵气,像一道发光的流水,注入丹田,使丹田累积越来越结实的灵气。建议以坐姿或立姿来修练,不推荐躺姿。(提高性能力这个功法修炼可以用卧姿)
坐姿可以采取端坐椅子双脚触地或散盘、单盘、双盘皆可。立姿,即站桩,亦是非常好的练功方式,两腿自然分开,距离与肩同宽,背部自然挺直,闭眼,双手自然下垂。亦可右手掌平贴丹田,左手掌轻贴右手掌背。
建议每天至少聆听两次,一次坐姿,一次立姿,越多越好,每天至少练功一小时以上。修炼过程中会出现打嗝、放屁、想上厕所的反应,皆属正常,不要有什么疑虑。
百日筑基的背景声音是雄壮的青蛙大合唱,青蛙奋力鸣叫,展现了强旺的生命力,很适合练功,而且立体声效果令人犹如置身其中,远离尘嚣,很容易进入到忘我的境界,这种感觉很棒。
对于打通小周天有兴趣的人,在聆听百日筑基时能够呼吸细长及想像丹田火球,可以配合下面功法,作为打通小周天的前修。
首先是丹田与膻中的金色火球观想练习。吸气时,想像「气」从额头吸入体内,犹如一道发光的丝线或水流,注入丹田。闭气时,想像丹田的金色火球,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吐气时,想像部分「气」循任脉往上走,在膻中形成一颗金色火球,与丹田的金色火球同时发光发热。
完成上面进度后,再进行「下行气练习」,不但有助于未来打通全身经脉,且会大幅减少真气走岔的风险。吸气时,想像「气」从额头吸入体内,犹如一道发光的丝线或水流,沿着鼻子、口唇两边、下巴、颈子、胸部、腹部到达会阴。然后分成两道,沿着两腿到达脚底。
闭气时,想像丹田的金色火球,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吐气时,想像「气」从脚底往上走到会阴、丹田、腹部、胸部,停在胸部的膻中,膻中有一颗金色火球在发光发热。练到这里之后,再去聆听打通小周天这个视频时,就会容易多了。
至于详细的快速打通小周天的秘诀,具体我会在 太极拳内功修炼之快速打通小周天 这篇文章里进行更详细的阐述。
经过了百日筑基后,当你成功地练成一团阳气团时,就可以放下本视频。无论你要走哪一种修行路线(例如小周天或直接练神还虚(大周天)等等),都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接下来,是一段十分漫长的旅程,需要更多条件配合,期盼你多积德行善,福慧双修,从此一帆风顺!
百日筑基修炼注意事项:
请避免在饭后一小时内及沐浴后半小时内练功,勿酗酒、勿熬夜、勿过渡操劳,摄取均衡营养,减少房事、远离刺激,少欲知足,以平和之心面对人事,多接触大自然,则百日筑基易成。
这是一张充满巧思的武当太极内功之百日筑基视频语音,定位在百日筑基,引导你从无到有,练出丹田里一团阳气,从此获得健康的保障,并且有能力进行小周天之后的修练。
所以我特别强调:只欢迎真正下定大决心,要在一百天内打下坚实基础的人购买本视频语音。 我老婆的娘家是东北农村的,老丈人和丈母娘知道我得了这个病,也是很为我担心。有一次丈母娘打电话给我老婆问我的情况怎么样了,还说这种病不是好病,还说他们那有一个偏方治好了很多糖尿病患者。于是没过几天给我寄来一麻袋草,老婆说这是他父亲上山给我摘的草,叫牛更草,让我泡水喝,够我喝一年的了。当时感觉这种东西可以喝吗,后来老婆说这个草是山上的野草,不受农药的污染,无毒副作用。她娘家的表舅就是天天喝这个喝好的,我才半信半疑的喝了几天。
目前我每天都用牛更草泡水喝,就像泡茶叶一样抓一把放在杯子里,只要喝水就喝它。自从喝了牛更草以后,吃饭也没有控制过,大鱼大肉吃了也没事,只要每天喝这个牛更草泡的水,有时候不锻炼血糖也不高。
总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我认为糖尿病患者应该按照以下方法血糖就会控制住
1、如果体重超标的一定要降为标准体重,建议吃二甲双胍降体重又降糖。
2、降体重的同时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任何形式的锻炼都可以。只要吃得不是很多,每顿饭后都要锻炼就会控制住血糖。
3、建议喝牛更草泡水,不用花钱就可以控制血糖,太值了。
以上是我的亲身体会,写出来给大家分享,也祝大家早日康复。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典型代表,是非常注重内功训练的。
太极拳是功招合一的技艺,没有肢体运动不成拳。但没有内功的太极拳,亦不过肢体的运动而已。太极拳内功的表现是:“棉里藏针,棉里裹铁,身如百炼刚,发劲似放箭,无坚不摧。”有内功者,极柔软然极坚刚。无内功的人,非软即硬,失之于偏,而不能刚柔相济。内功是人体内在功能的强化和能量的积聚,内可强身,外可御敌。真正的内功是内外合一的功夫,所谓形神意气力是也,而非内是内外是外。俗话说:内外合一,鬼神难欺,只有内功备方能拳艺成。犹如丹家所说:“内持金丹,外显金锋”,内丹功是太极拳修炼的核心内容。
太极拳内功与丹道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历史资料看,各派太极拳与道家多有接触,如姚馥春先生之太极拳,学于友人汤士林先生。“汤先生河北清苑人,十一岁时,被太白山道人携往山中,传授太极拳及太上道诀,居山中八年,技艺乃成。其十三势与今之南北治技者,大同小异,惟太极长拳不惟名称各异,其用法及进步之速,尤非十三势可比。”所谓的太上道诀,即内功心法,抑或丹诀,如“无极歌、太极歌”等。就连陈鑫先生在其所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也大量的引述了内经及丹道内容。可见丹道与太极拳的不解之缘。不惟太极拳,就连宋氏形意拳和苌氏武技中,也都有丹道的内容。更见丹道之于内功关系重要。 当然,亦不是每个太极拳的修炼者,都要照本宣科地学习丹道,或者必须修炼丹道。但是,最起码要明白丹道,或者说需要了解丹道。通过了解,可以借鉴丹道的方法,更好地促进太极拳内功的修炼。  
为使太极拳爱好者求得内功真技,就丹道之内容与太极拳内功修炼的关系,以及如何安装太极妙,我将参研老师的论述,及本人体悟和理解,作以简要阐述,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教。 ( 太极妙是道家的缘分和我毕生的专研体悟得来的,可谓来之不易。道家的缘分是先天的,而我的专研体悟是后天的。太极妙是先天缘分和后天体悟的结晶。内功心法从古至今“法不传六耳”。 不轻易传授内功心法的习惯,和“传拳不传功,传功不传诀”,“教了徒弟,饿死师傅”,“法不传六耳”等规矩有关,更和这些内功心法得之不易有关。
目前国内外太极拳教授班辅导班很多,但是教授真正的太极拳内功的也寥寥无几。我的太极妙在国内外几乎没有,注意(这里指的没有不是指其他太极拳名家身上没有,其实太极妙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国内外很多太极拳名家身上都有这个妙,也许你看他们的打拳时的视频你看不出来他们的妙在哪里,但是等你自己身上有了妙并且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那时候你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得妙在哪里)。
我这里说的太极妙在国内外几乎没有,是指很多太极拳名家都不会装太极妙,就是说他们自己有这种妙但是不能快速传给其他人。
原则上什么人都可以装太极妙,但是很多人还要讲究缘分,如果没有缘分你就是金山银山搬来,也不是你想要装我们就给你装的。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学习太极拳,首先要先学会做人,尊师重友这一点非常之重要。
为了让你知道装上妙的感觉,装太极妙的要求是,至少有一年以上的气功或太极拳习练经验的人(不管哪种气功或太极拳都可以)。如果你一点基础都没有我们不给你装,因为那样你没法对比装上和没有装上的妙在哪里。如果你没有练过太极拳,请你在你本地练习一套太极拳架,最好是杨氏85,一年以后再来找我们。
装太极妙必须要亲自来,因为要老师面对面的用他的手接触到你身体,让你慢慢找到妙的感觉。所以必须要亲自到我们这里来,才可以给你装上。
另外,我们不是任何形式的辅导班,只有老师一个人一对一的亲自传授,这个妙是老师的心血,凡是得到妙的人就是老师的徒弟了,我的老师虽然不是名师,但是我们都认为他是明师,这个我会在“明师和名师”这篇文章中讲述老师的概况。

有了太极妙就可以达到以下境界

第一章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太极拳为中华文化的结晶,道家对自然的认识与技击,融合而成。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开门见山:“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太极不是无极,它含有阴,也含有阳;不单独呈现阳,也不单独呈现阴;生阳亦生阴,而且是一块共生的,太极是一个阴阳平衡中间态而已。太极本身处于中间,是不稳定的,明确下一个定义,很不容易。它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相对的广度,又充满变数,随意化转,有各向同性的特点。稳中含变,守静生动,以圆喻象,加上阴阳鱼两条,极为贴切。其中有限圆喻示太极本体,两条活泼的小鱼,游出本体的变数。
平时用的,无非变数,尽是功能。师传友授,维护求索,应是本体。本体是功用的源泉,培本固元,养悟为上。
太极成拳,打的是理。拳打的,符合太极道理的既是太极拳,甚至那些没称为太极拳的。太极拳是文化的结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中华太极文化,没文化,是不能见太极拳真面目的。

第二章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学习太极拳的次序是什么?是个大问题。站桩、定式、单操、盘架、推手、散手、太极粘杆.....。这个过程不要改变才好。
太极拳是内家拳,讲究内气充盈,以内御外,不能象铁皮柜盛着玻璃球子,浑身上下肌肉,充满卫气,但被劲透体内,就一崩既溃。站桩是养气练气的基本功,必须从一开始,培元固本。
定式,是由师傅为你摆架势,太极拳每一式都有自己亮相的动作,或者蓄势,或者发劲,是每一式的要义所在。这个架势,是师傅纠正出来的。这里师傅可能有两种教育法,一种根据形体来纠正,另一种根据经络来纠正。前者多能讲出几何比例角度关系,后者凭依对气路顺遂与否的感觉。前者教出来的姿势划一,但神态不同;后者教出来的则姿势不一,神态完足。前者可能是名师,后者必然是明师。
单操,单独打一个拳式,反复打,称为“单操”。老师还是上面说的老师,学生自然只能是上面所说的学生。不同的教授方法,在学生身上,在规矩和自由之间,刻出了界限。
盘架,将单操贯穿,丝丝入扣,一气哈成,就是“盘架子”。平时所说的打太极拳,大多认为如此如此而已。殊不知,学了点架子,无非有了官态,能端出来唬一唬,只是猴戴官帽,变不了人。
同样盘架子,有很多种方法,或者说层次:形体上的太极体操、力上的盘、劲上的盘、气上的盘、意上的盘、神上的盘;外形有形的盘和外形无形的盘;有折叠的盘和无折叠的盘。凡此种种,都还是你在打老师的架子,打别人的架子。人经络不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老师绝对正确的架子,当你打得绝对像时,正是似是而非之时。只有自己自然发动,顺应周围的各种场,外感内和,内动带外动,出来的才是你自己的拳。
推手,两两相对,你来我往,推的不一定是手,称为“推手”。脚、膝、胯、腰、肩、肘都可以推,却没有人称为推别的什么。先定步,后活步;先正后斜,先大后小,先紧后松,先散后整,先瘪后实;先有后无,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先有的是力,后有的是意。先有的是后天的,后有的是先天的。什么都没有了,是太极的。
散手,没有固定的线路,为散。接手的散推,不接手的散打,统称为“散手”。散推难,散打更难,由散推到散打尤其难。难在封手接手,非明师不能教育。
太极粘杆,练的不是大杆,是身体的延伸,更是意气的延伸。根、节、梢,梢打杆头。以臂使手,以手使杆,道理一致。以臂使手易,以手使杆难;以杆为臂,以杆头意气为手最难。
其他,剑、刀、枪,都是粘杆演变成的。会了粘杆,能粘住大杆,并用大杆粘住,就无所谓什么了。

第三章 堪怜雨露生成力,借得乾坤造化机--桩功
太极精神,是天人合一,守静生动。第一步,要学会守静。同时,作为内家拳,必须养气练气,先养后练。既能守静,又能养气的方法,就是站桩。站桩是基础,站桩同时是真正太极拳演练的开始,入门功夫。
站桩是外养形态,内固精神。站什么桩呢?应该站“无极桩”为好。太极拳论中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无极桩是基础中的内核。什么是无极桩?无极桩的上桩口诀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桩的状态为“无我无他,无天无地。虚无缥缈,运行无始。”;还有说的是“挂衣架”和“西山悬磬”。是开始。后面定式、单操和盘架实质是活桩。整个架子似打非打,保持桩的状态才是真打。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能达到无极桩态。其基本过程是先松后静,我总结为“中正,平衡,去对峙,等,忍,时,忘,无”是进步的过程。形状姿态,可以千差万别,心法恐怕会是归一的。
形状姿态,可以千差万别,就保证了任何时刻均可以,生活在无极桩态中。这时更重要的是心态,而非体态。
话虽如此,总要有一个框框才好跳进去。下面就勉强画一个,但愿你还能记住这是画的,不用跳就应该能出来。出来时,你就自由了。
无极桩练习法:
该桩法简单易学,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均可练习。不讲究行气,更不会出偏差。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对治疗慢性疾病和强健身心均有显著的效果。
练法:先自然站立,想象面前是一潭静水,波澜不兴,深而清冽,是所谓“如临深渊”。水面一层薄冰,刚刚能支撑自己,而自己将站到冰面上去,所以有恐惧感,有利于提气,是所谓“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先提起一脚放在冰上,再将另一脚轻轻放上,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自然站立,身体中正。两眼向前平视,两肩松开微前合。两手下垂,腋下自然留有余地,手指自然松开,中指轻贴两腿外“风市穴”(初学者两手可任其自然下放)。视线从远处收至眼前一尺许后轻轻闭目或留一缝也可,自然呼吸。
站定后,从上向下节节调整,使之平衡轻松。然后从两脚涌泉穴开始,向上经两踝、两小腿、两膝、两大腿、两胯、腰、前丹田、后命门、前胸、后夹脊、两肩、自然由双臂及手,节节放松,最后到大椎骨。到两胯时,注意检查臀股上肉坑要添满,就是臀部上肉是平或外鼓的。到命门时,注意命门松的方向是向后,俗称“添腰”或“塞腰”,也有称“命门外努”的。到上面,注意要开胸和开脊。放松的过程,象脚底涌泉有两团气膨胀腾起,又象两眼泉水涣涣注入浑身三百六十穴,以及八万四千毛孔,舒通畅快。颈部自然放松,俗称“强项”或“贴衣领”,因为脖子轻轻碰到后衣领时,位置最佳。下颌微含,如果舌尖出现上挺,且流出津液,称为金津玉液。可自然咽下,最好分三次,汩汩有声。头部要正直虚领,做到“三点”一线,既两脚涌泉连线中点、尾闾、大椎三点连成一线,并呈铅垂线位置。该线向上指向天空,仿佛天上有线将你拎起,称为“挂衣架”或“西山悬磬”。松静自然,物我两忘,达到“无我无他,无天无地。虚无缥缈,运行无始。”最好。
无极桩要点:
1、不要意守。初学者难以屏除杂念,可以想象绿原大海青山流水,或守窍,或数吸,或念经。但是,具备一定定力后,应努力驱除意守。此节是与各种意拳相区别的关键所在,切切谨记!有意,则停留在有界。只有无意,自然生出真意,才能跨越无、有无、有三界,才能无极生太极。这是太极拳与其他内家拳的大差别所在。不知道这一点,功夫依然进步,只是你说你练的是太极拳,实际上却是别的什么。当然,别的内家拳,一旦悟透关节,能够破除心意,立即也就会了太极拳,尤其是个中高明者。
一般,我们平常所说的意,指的是在后天通过学习和环境熏陶造就的认识基础上自己的主观想法,如果任由自己的想法主宰自己,则真正希望心灵和肉体回归于自然的目的,就成了南辕北辙,由于后天思想的添满和坚守,而永远不能达到了。
而我们追求的意,可称真意,是能真正含有能量,或者能指导激励产生能量的意识流。意,只有你在想,它才存在。真意,不论你想不想,它都在运作。我们学习修炼的目的是:求得后天与先天得沟通,最终达到用后天意指挥先天真意。
意为外在,属于阳,真意为内有,归于阴。相互沟通,阴阳相合。
2、不可用百会穴上领。既三点连线,不要用百会代替大椎。否则,可能出偏。虽然表面上功夫进展更速,却离邪法不远了。当然,若老师高明,能够护理,也无不可。很多门派常讲“顶头悬”,对其认识,多为悬百会。这里可能有更好的法门,我不知道。对于读我的书,帮助理解和修炼者,还是不用百会为好。时机发动,顶头自然会悬。
3、不要强迫自己舌头上接,既“搭鹊桥”。船到桥头自然直,有了渡客,才需要船家。该接的时候,自然就接上了。否则,舌头就松不下来,而且可能接错了位置。不要瞎操心,无为而为,会有为你答理一切的。要真诚地崇敬和感谢上苍,崇敬和感谢如果存在的造物主,他们恩赐我们的,精美的自己能够管理治理自己。
4、三点连线向上领,是上桩过程中的一步。不能一直想象着,这将违背第一条要点。以后只是跳出自己,加一个观照自己的意念后,就力求去掉意念。这时六祖惠能法师的“心无所住而生其心”,老子李耳的“能婴儿否”,“来者不追,去者不留”,会帮助你的。
5、“前一后二”。饭前一小时,饭后两小时;房事前一天,房事后两天。不能站桩,这是古训。由于一般练功者,不超过数十分钟,尚不剧烈。“前半后一”可矣。
收功:做三次微深呼吸。呼气时意想将全身的病浊之气排出体外;吸气时意想把自然界的精华之气收进体内。然后张开眼睛,稍做散步,或作摇橹功等基本功。
练功时间、次数、方向:时间因人而异,可长可短,初学者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若连续百天站桩一、二小时以上,且不行房事,称为“筑基”。方向朝南。一日早晚醒后睡前各一次为好。
上面谈的是上桩下桩的方法,其实并不全面。虽然够用,但还没有涉及内在的变化过程,没有涉及入静守定的心法。“应景自然,物我两忘”八字,确实是根本。但说的说了,听的听了,真正的过程,还是不甚了了。愚以为用为“中正,平衡,去对峙,等,忍,时,忘,无”来描述,比较细致。“中正、平衡”不消说了。最重要的是“去对峙”。什么是对峙?对峙是相对加上执着。相对的好坏,松紧、大小、左右、有无等等,为进入无极态,自然要去掉。尤其要去掉前面的中正与否、平衡与否,因为这些本身都是后天强加的名相。一旦有了比较,心上就悬着计较,实在害人。而执着物象,尤其是执着于相对,更是要不得的。去不掉,就等。等不了,就忍。忍不住,靠时间。到了一定火候时候,终于忘却。无天无地,无我无它,无往无来,无始无终。这是我个人的心法,它永远不涉及我现在到了几阶几层、进步退步,我就是我。几阶几层,是相对的东西,不破除,就一定会象毒蛇缠在心口,你喘不过气来。
太极拳真正是中华数千年文明的结晶。可惜能真正体会个中真味的太少。一旦用心去练太极,就会发现太极不只是一项运动,而是生命的一部份。公园里大部份人练的与其说是太极,不如说是体操。太极拳其实质是“活桩”。正确的呼吸是进入真太极的钥匙。静桩时能进行正确的呼吸都已很不容易,更何况“活桩”。呼吸涉及肩胛骨、胸椎、肋骨、尾椎的牵连配合,稍一不慎,便会“紧张”。稍一“紧张”,便会“起意”。从表象上看,太极拳的关键在于“呼吸”是不错的。
常说“道路就在脚下”,我说“悟性就在脚下”。、

第四章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我看太极拳,只看到两层功夫:一个是入门前,一个是入门后。也就是门外汉和门内人两个层次。门外汉,可以是太极拳的热衷人,心热手热,十年不断,打拳教拳。却实际落不到实处,只能人言亦言,以讹传讹。门内人,亦可能屡战屡败,口不善言,手不摄位。却能时新日新,不断进步,假以时日,自成一家。皆因为,入门前需要明师教导:查功、喂劲、讲理、辩非。“入门之后法自修”,入门之后,心中有了能在黑暗中摸索的北极星,已经众生平等,只有火候差别了。
什么是入门呢?这里涉及到我个人的见解:入门的标准我定义为:“以观知人,自能分辨”。“以观知人”指的是不必动手,在一旁站着看(感觉)别人练拳,就能大致知道对方的水平,有何不足,哪里不通。“自能分辨”是指与人交手,对方胜你。对方用的是摔交,还是苯力气,还是手法,还是组合劲,符不符合太极拳理,对方劲路(或意念)如何走的,该不该学习,自己能不能作到,自己练习符不符合太极拳理,走没有走偏等等,自己要知道,能分辨。
怎样、什么时候才入了门了?无极桩是根本,还要回到桩的状态上来说。站到“脚站没了”,就是入门之时。因为正在这个前后,你已经能感觉到“意”的存在,可以真正对太极拳“动心”了。体会不到太极拳的妙韵,不动心,不真正热爱,当然不是太极门中人,更不会入门了。
“脚站没了”是什么?“脚站没了”就是在站桩中感觉不到脚。但这里非常紧要微妙,不要特意强调去体会脚,找脚是肯定能找到的。是在神照之下,无极桩的状态里,恍兮惚兮之中,感觉不到脚了。这时不要问有没有?一问就落入对待,就犯了“执”的毛病。实际上,是逐步没有的,一般我感觉,站到脚下有一寸厚度时已经能体会到用意,已经一脚踏入门里。这时你已经可以和他谈意了。谈了意,以后心有灵犀,一通百通,一日千里了。
层次当然可以分得更细,但是愈细愈累。人们追求的是太极拳理本身,而不要拘泥于名相。入门后,大家水平有高低,见解无等差,早晚归于一处,何必强分呢。

第五章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太极拳入门难,难在有无分别。太极阴阳,可分可合。分什么?合什么?是个问题。实际上,分和合,就是对着“形神意气力招劲”去的。正确理解区别了他们,就能信手拈来,无往不利。
形,形态、形体,一定的姿势。形的作用在于造势,所谓得机得势全在于形。起手的方位,落脚的踏点,关系重大。名师传授,讲究脚踏中门,落脚远近以另外一只脚没有蹬踏之力为好;手是近不缩寸,远不逾尺;明师传授,讲究神色专注守一,用意气感应和控制对方,此时,手脚自然地中规中矩。定式练形。
招,一定的连续动作,架势组合,有计划地图谋对手。招,是有计划地进攻或防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一去一来,设计或料知对方变数,诱使或迫使对方入我翁中。平时千锤百炼,用时顺势而出。也含有变化,只是这种变化也是固定的。单操和盘架子练招。
力,是肌肉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与骨骼支撑有关。发力有最佳点,往前后移动一寸距离,就失去了效能。举重、哑铃、俯卧撑等体育锻炼,能练肌肉的,是在练力。
劲,气的流动,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带动形体动作且有能量的,为劲。如果说招是有图谋的形体组合,则劲是有图谋的气的组合。最常说的八种劲为“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另外还有:开劲、合劲、提劲、沉劲、尺劲、寸劲、分劲、长劲、短劲、发劲、化劲、冷断劲、哼哈劲、凌空劲等。练劲主要靠明师的喂手,来传授气流向的感觉与火候。名师教的姿势架子只是外形,并不是劲的根本,这也是学了一大堆劲,却用不了的关键。
气,沿着经络能流动的是“气”。气可以流,也可以不流。可以自流,也可以它流。关键在“意”的运用。练气一般顺应一定的经络,逐步用意引导。通周天、倒河车以及藏密的宝瓶气、少林拳的易筋经,以及太极拳的摇橹功、金三角(翻江倒海)等,都是练气的法门。
意,一般,我们平常所说的意,指的是在后天通过学习和环境熏陶造就的认识基础上自己的主观想法。而我们追求的意,可称真意,是能真正含有能量,或者能指导激励产生能量的意识流。意,只有你在想,它才存在。真意,不论你想不想,它都在运作。我们学习修炼的目的是:求得后天与先天得沟通,最终达到用后天意指挥先天真意。意为外在,属于阳,真意为内有,归于阴。相互沟通,阴阳相合,才能用于太极拳。意安家在后脑,练意在脑后。
神,意的凝结、专注似乎可称为神。神色、神情、神态,平时信手拈来,但是“神”本身,却只需意会,难以言传。意分阴阳,神亦分阴阳。阳神能够沟通阴神,使用阴神,合于阴神,是太极拳追求的一个顶峰。神安家在眉间天目穴往里,练神需先能使意,从脑后到眉间之间,可以用神。
上述分别,是书面上的。何时分,何时合;分什么,合什么;分多少,合多少;都是问题。七种分别,也是七种层次、七种领悟、七种练习方法、七种教授方法、七种纠误方法。明师,必须要能够分别,能够针对不同状态、层次、悟性的弟子进行不同的传授。同是一个招法,应从每一种分别上理解。不同的分别,导致不同的用法。直到在神意层次上能解读了,才真正掌握了它。对此,而名师,则不一定知道,或完全不知道。

第六章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根本
根本是“静极生动”,动是内动。
张三丰创造太极拳就是静极生动,由于张真人几近天人,他的拳架被常人学了,效力也是非凡,长期勤行,外动带内动,出功夫也是可以的。我认为:张三丰打的是第一层次的自己的拳。后辈观之,以为拳架重要,正是舍本逐末。站桩日久,希望内动,迫不及待,用意导引,是第二层次,也难能可贵。其他等而下之,不必论了。目前,太极界犹如金字塔,大道至简,在最上面,学的人最少;讲意讲气讲劲讲力讲招的拾阶而下,到了招法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多多,多姿多彩,令人目眩,各门各派,劲招法是也。实际上,无招胜有招!你有招,有亿万招,就有亿万招破法,有招等于无招。我无招,随手应招,招招不穷。所以,打架子,是打心情,打感觉。打到心情舒畅,天晴气朗。打出一种潇洒、一种随意,一种意境,一种文化,一种默默然,恍兮惚兮之中,存住真消息,就是行桩了。当然,有了桩功,不等于有了一切,其他练习也不可偏废。但要一步一步来。我前面讲的桩是无极桩,切切不可与意拳的各种桩相混。太极拳之所以好,是因为从无极生来,这就覆盖了无,无有,有三界。而意拳只能在有界徘徊,这是大差别。另外,我所说的有气,有功,但不是气功,请不要把这与气功混为一谈。内家拳当然必须讲究内功,内功并不是气功的全部,气功的范畴却不只是这些。多说气功,容易误导,使太极拳不是太极拳,而是气功拳了。除了桩功之外,为了在入门后,学习太极拳三十多种基本劲法(先有后无),还配合近二十种练习法,也很重要。其实,拳架的练习也是接近行桩的。还有“李道子先天拳中“无形无象,全身透空。”那八句话所描述的:只有具备了周身高度协调一致(使敌人找不到“发落点”);内气充盈不发则已一发使人神魂具丧;精神上从容恬淡,应敌时从心所欲;内中空虚寂然,有不见不闻而能感应规避的能力。这样才可以称之为高手。”。这正是无极桩将给予每个练习者的。我特别喜爱“感觉”、“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根本要从无极桩中求来,高功贵悟,而“悟性就在脚下”,“圣人息之以锺”是不错的。

第九章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合拍
合拍,打篮球、踢毽子、唱歌都需合拍,太极拳也讲合拍。合拍是遵循一些节奏,与之同步。打太极拳,从体操到舞蹈,快慢张驰,先后一致,始终如一,是合拍。但还有更为重要的合拍,是在推手散手中,合敌人对手的拍。合住对方是本事,合住对方的节奏是大本事。舍己从人,能遵从对方的节奏,才是真正的从人。
对方有什么节奏?什么节奏对方无法逃避?大节奏是呼吸,小节奏是心跳。合住呼吸不容易,合住心跳更不容易。太极拳,就象对待情人,小心求得沟通,摸索对方得脾气,暗中迎合,直到对方心跳起来。打就打得心跳!
呼吸的进出,脉搏的消长,就是阴阳。
对方呼出时,用意拉住他的气不让回去。也就是在他的出气将尽之时,全身心合住对方,集中全部能量,等待他吸回的刹那,顺着他引狼入室的吸气,打过去。这时,对方如果高明,是不敢吸气的,这就是能用意拉住对方气的原因。
而心跳,如果你能听出对方的心跳,那么更简单了。用意顺着对方的心跳拉伸对方的心脏,直到心脏真正狂跳起来或者跳不起来,还用打么?

第十章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真传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事实上,万卷书都是真的,只是许多是无法形诸于文字的。“道可道,非常道也;言可言,非恒言也。”能说出的,大多已经经过提炼、概括。而提炼、概括之后,就是现在的模拟、仿真、虚拟现实,似是而非,不是那个了。文字上的东西,大都是强为之名。树有种种不同,千姿百态,说不尽雄壮、挺拔、飘逸、婆娑,强为之名为“树”,无非指代。说树、写树、读树,说者、作者、听者,大家都明了的不是那棵真正的树了。却是,只有那棵树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才是什么,或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万卷书都是真的,读书人却不是写书人,理解就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假传的万卷书都是真的,真传的也就不是一句话了。
真传传什么?真传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唯恍唯惚的东西。“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老师是找能接受感觉的弟子,为他用感觉印证一下,让他体会到什么是、如何能是,把一种恍惚的东西传下去,就是真传了。喂手,明师将体验到的认识,意念到身手,主观到客观,打给弟子,就是太极拳的真传了。大道、性、命、佛,人人本来具足。太极拳人人能打,本来具足,只是大多感觉不到。能有所感觉的,就是有缘之人。有缘之人,常常无明师为之认证;明师,常常找不到有缘之人。明白了真传,也就明白了缘分。有了“心有灵犀”,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没有老师,要更上层楼,靠“悟”。悟什么?一定要从能传递的恍惚感觉入手,从天地之中认证来感觉,是真感觉。天人合一,这是无字真传。

<太極拳架的固定所帶來的極大的危害性 >写道:
在太極拳秘譜《八門五步十三勢長拳解》中也有道:
“自已用功,一勢一式用成之後,合之為長,濤濤不斷,周而復始,所以名長拳也。萬不得有一定的架子,恐日久入於滑拳,……”
前輩已一早就預見到太極拳教授和練習中蘊藏著極大的危害性就是拳架的固定。
說得再確切一點,可以通過一套拳架而練到太極的人,就只有發明這套拳的人本身。君不見,幾大派的名家都是自創派才成為“名家” 的,傳人就算不錯,比起創派人來總是差一層甚至很多層的的。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究其根源,可能太極拳對鬆的要求太嚴了,但每個人的身體、骨骼、筋肉分佈都不一樣,如要達到完整的鬆,更本沒辦法去遷就一套別人發明的拳架,就像鞋子一樣,如果有一位賽跑冠軍,他有一雙非常舒服的鞋,這雙鞋令他獲得了成功,他把功勞歸於這對鞋,於是他把這雙鞋傳給了他的子孫,他的子孫也全部穿這雙鞋投入訓練和比賽,可以設想一下,這些子孫的腳不成為殘廢才怪。還有成為冠軍的可能嗎?何況太極拳的精密度是水晶鞋。這也就是名師的後代功夫遠不及他們的先祖的主要原因。他們被他們祖先的拳架綁死了。一開始就注定了不會成功。雖然他們的父輩傳了很多外人所不知的內部秘訣,也無及於事.
朋友:能不能谈谈你的看法?贴在博克上好吗?
月过:好的,你先写写你的意见和看法。
朋友:我只有疑问,我觉得有一定道理。
拳架和内功在太极拳的练习中到底是怎样的关系?练拳时,拳架会对内气的培养形成是一种束缚还是促进?有时候不按套路练拳的确感到更加舒服放松。
不单单是酒瓶与酒的关系吧?文中的鞋的比喻也不甚准确,因为拳架也不是死的,没生命的或者说是单纯的被动的。
但说它是一个外壳,借尸还魂的那个尸。不不,这个比喻也不太好。没有拳架的辅助或许有可能练出内功,但是没有内功的拳架就绝对没有生命力。
也许找一种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拳式在某些时候非常重要和关键。否则会成为自己的桎梏也说不定。
月过:他这段话的本意,有两个可能,一个是拳架都是鞋子,不必拘泥。另外一个是说拳式是正确的,衔接的次序可以打乱,不必拘泥成法。随意衔接就对了,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朋友:好像不是。“前輩已一早就預見到太極拳教授和練習中蘊藏著極大的危害性就是拳架的固定。”
月过:此外,拳式的固定是相对的,历代掌门人都对太极拳进行了一定的贡献。因为太极拳的拳式逐步进步到那个最完美的,一直在变,只是很微妙。据师父说,拳式打到什么状态,功夫也就到达什么程度了。
朋友:不太好理解。
月过:师父给我捏架,只要一捏到位置,身体自然就出现一个明显的反应,是自然的内劲出来了。这个就是第三个问题:太极拳内功是人主观想出来的,还是拳式到位自动天然发生出来的?我原来的观点更接近于前者,现在则倾向于后者。
朋友:这很关键。
月过:对!非常关键!几乎是道家和俗家太极拳的分水岭!!!虽然很多人不这么看,似乎没这么严重,可是哲学上的分界,就是决定了拳的分界,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朋友:你所说的是不是体位决定内功的产生?而不是意念决定体位的运行?
月过:过去我从来不相信任何拳式的外形,都是想松就松,站桩入静入定放松自己,和做出许多关于松的想象。虽然进步很大,比很多人都好一些,却怎么都与气功分不开区别。
朋友:接着说。
月过:我想说的是,自然身体内部的自动自行,决定了体位的运行。当体位运行越发接近和体现了身体的自然自在的时候,就似乎是内功比较高明的时候,也就是所谓产生了内功,实际上什么都没产生。一个好的拳式,以及一个好的行动意念,就是一个好拳,因为他的目的是恢复人体的本来,天然自然,为此外形定位就很重要了,结构是内在流行的主要主宰之一,几乎是决定性的。
朋友:身体内部的自动自行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你不觉得你写的上面这两段有些矛盾吗?
月过:不是怎么产生的,他身体一直在自动自行着,只是后天的我们一直在扭曲和制约着他,所谓太极拳修养,就是把自己后天夹杂的混乱干扰意识去掉。矛盾就在于我们不知道什么是身体的自然和天然,所以祖师爷留传的拳式就重要了,他想说的是这个姿势和运行方式是能恢复人自然天然的。
朋友:把那种后天干扰去掉的过程就是练拳的过程吧。
月过:我想是的。开始很多都是用意识来取代别的杂乱意识,来转化体式,是正确的。后来还要把这些意识工具给替代掉,就是用纯粹的体式,就是所谓的拳式了。
朋友:这个练拳的过程一定就是要我们找出自然和天然的过程。可是这个过程却不是“自然天然着”就能出来的。对不对?
月过:也对也不对,有些人天生接近自然和天然,个性率真,污染少,本来就是自然的。但是对于被污染很重的我们,(现代社会污染能力更强),就只好信奉一个师父的传承,追随他哪怕是错误的,奉献了自己,或许可行。换句话说,选择师父,是选择了自己的命运。
朋友:绝对真理!现在徒弟对师傅的依附关系仍然像传统农民对土地的依附一样。
月过:师父也一样为难,因为真正的东西不是直接给金钱那么给过去,他需要浪费自己的生命精力,把传承传播下去,选择个好徒弟也是万分重要的。师父是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生的终生制,选择错了,耽误自己一辈子,起点和终点无论如何都高不了。
有机会捏一个架子,立刻就不想讨论了,因为答案就出来了。
朋友:很多人跟我一样的没有答案,困惑!
月过:我为了这个困惑了十几年,非常理解。这个对白是直接的,可以就这么转发吗?(隐蔽掉你的名字),不用我再写了。
朋友:可以。不隐蔽掉也没什么。
月过:自己写的是仓促而成,里面一定有不合适的,朋友们纠正起来更好。
朋友:我同意。你发吧,原汁原味好啊!
这个问题很重要,重要到任何太极拳学人都非常慎重地思考过类似的问题,或者说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惑。
也因此,对于这样的问题,慎重和再慎重,困惑与更困惑,总是我们内心挥之不去的一片阴影。
太极拳是物质与意识打成一体完美的结合,是心灵与肉体密不可分的融合,拳式是人的拳式,人的骨肉气血各自自然的流行与比例关系,决定了某些主要动作有着唯一合理的结构与轨迹,就是拳式,体现了肉体的要求,也是一个个体小自然的要求;而心灵则附着融合在里面和外面,与天地正道沟通着,是一个大自然的要求。
两个要求方面,大小自然都和谐了,太极拳就暴露出自己的端倪。
心灵方面的要求被注意多了,而忽略了肉体,就形成了重意识轻形体的气功拳。
肉体方面的要求被呆板化了,而框死了心灵,就形成了重形体轻意识的体操拳。
允厥执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是需要认真学习领会和执行的。
大自然的事情,日月星辰,明明白白地放在那里,无遮无拦,如果不是后天的知识所产生的意念横加干涉的话,是最容易契合的了。偏偏后天的知识性意识活动很强烈,我们不能把这个活动与心灵混为一谈,所谓破除“人观想、幻想太极拳”和“后天干扰”,就是尽量减少知识性意识活动对于太极拳的指导。
层层剥离后天知识性活动,弱化这种活动,真心就呈现了,所谓“静极天心至”就是这个意思。天心,是大自然之心,将小自然能融合进大自然之中,心心相应,是为太极拳正途坦途。
这个时候拳式就把真心完美地呈现出来,天心也把拳式和谐地规矩好,灵肉合一,见道证道就不远了。

如何装太极妙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典型代表,是非常注重内功训练的。
太极拳是功招合一的技艺,没有肢体运动不成拳。但没有内功的太极拳,亦不过肢体的运动而已。太极拳内功的表现是:“棉里藏针,棉里裹铁,身如百炼刚,发劲似放箭,无坚不摧。”有内功者,极柔软然极坚刚。无内功的人,非软即硬,失之于偏,而不能刚柔相济。内功是人体内在功能的强化和能量的积聚,内可强身,外可御敌。真正的内功是内外合一的功夫,所谓形神意气力是也,而非内是内外是外。俗话说:内外合一,鬼神难欺,只有内功备方能拳艺成。犹如丹家所说:“内持金丹,外显金锋”,内丹功是太极拳修炼的核心内容。
太极拳内功与丹道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历史资料看,各派太极拳与道家多有接触,如姚馥春先生之太极拳,学于友人汤士林先生。“汤先生河北清苑人,十一岁时,被太白山道人携往山中,传授太极拳及太上道诀,居山中八年,技艺乃成。其十三势与今之南北治技者,大同小异,惟太极长拳不惟名称各异,其用法及进步之速,尤非十三势可比。”所谓的太上道诀,即内功心法,抑或丹诀,如“无极歌、太极歌”等。就连陈鑫先生在其所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也大量的引述了内经及丹道内容。可见丹道与太极拳的不解之缘。不惟太极拳,就连宋氏形意拳和苌氏武技中,也都有丹道的内容。更见丹道之于内功关系重要。(更多详情点击中国太极拳内功网
http://www.taijimiao.com
当然,亦不是每个太极拳的修炼者,都要照本宣科地学习丹道,或者必须修炼丹道。但是,最起码要明白丹道,或者说需要了解丹道。通过了解,可以借鉴丹道的方法,更好地促进太极拳内功的修炼。  
为使太极拳爱好者求得内功真技,就丹道之内容与太极拳内功修炼的关系,以及如何安装太极妙,我将参研老师的论述,及本人体悟和理解,作以简要阐述,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教。( 太极妙是道家的缘分和我毕生的专研体悟得来的,可谓来之不易。道家的缘分是先天的,而我的专研体悟是后天的。太极妙是先天缘分和后天体悟的结晶。内功心法从古至今“法不传六耳”。 不轻易传授内功心法的习惯,和“传拳不传功,传功不传诀”,“教了徒弟,饿死师傅”,“法不传六耳”等规矩有关,更和这些内功心法得之不易有关。
目前国内外太极拳教授班辅导班很多,但是教授真正的太极拳内功的也寥寥无几。我的太极妙在国内外几乎没有,注意(这里指的没有不是指其他太极拳名家身上没有,其实太极妙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国内外很多太极拳名家身上都有这个妙,也许你看他们的打拳时的视频你看不出来他们的妙在哪里,但是等你自己身上有了妙并且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那时候你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得妙在哪里)。
我这里说的太极妙在国内外几乎没有,是指很多太极拳名家都不会装太极妙,就是说他们自己有这种妙但是不能快速传给其他人。
原则上什么人都可以装太极妙,但是很多人还要讲究缘分,如果没有缘分你就是金山银山搬来,也不是你想要装我们就给你装的。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学习太极拳,首先要先学会做人,尊师重友这一点非常之重要。
为了让你知道装上妙的感觉,装太极妙的要求是,至少有一年以上的气功或太极拳习练经验的人(不管哪种气功或太极拳都可以)。如果你一点基础都没有我们不给你装,因为那样你没法对比装上和没有装上的妙在哪里。如果你没有练过太极拳,请你在你本地练习一套太极拳架,最好是杨氏85,一年以后再来找我们。
装太极妙必须要亲自来,因为要老师面对面的用他的手接触到你身体,让你慢慢找到妙的感觉。所以必须要亲自到我们这里来,才可以给你装上。
另外,我们不是任何形式的辅导班,只有老师一个人一对一的亲自传授,这个妙是老师的心血,凡是得到妙的人就是老师的徒弟了,我的老师虽然不是名师,但是我们都认为他是明师,这个我会在“明师和名师”这篇文章中讲述老师的概况。太极妙 站桩打坐卧功和自发功
后来老师让我站桩,我在站桩后才真正知道了我们的妙和太极道的功法的区别。详细内容请看 太极妙 站桩打坐卧功和自发功这篇文章。后来老师对我说,其实我们这个妙,如果你仔细看名家打拳的视频可以看出来,其实很多名家都有。他说祝大通有,冯志强有,太极女孩也有,按说他们应该算是有慧根的人。还说但是很多名家的这些徒弟都没有,而你们却有。
在我有了太极妙以后,其实老师一直让我打坐和练卧功的,我每次到了老师那里,都要先在椅子上坐一个最舒服的姿势。最好是有扶手的椅子,那样把手放到扶手上打坐的时候会很舒服。其实打坐就是静心,先让自己静下来,调整自己的呼吸,让自己慢慢进入鼓荡开合的境界。如果想练得更深点就让气的感觉在身上流动,我一般都是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做卧功的时候才做气的运行这个功夫,在老师那里也就是打坐让身体的气鼓荡开合而已。不要看这一个简单的打坐,这里面学问可大了。有一天下午,我们同时5个师兄弟都在老师这里,平时其实都各忙各的,一般都是单独和老师交流。这次人多,刚好都在一起练练推手。老师让我们5个人中的一个人单独和其他的4个人推手,这样每个人都轮一遍。推手虽然用力从脚出,使用的是太极劲,而没有一点蛮力,但是同一个老师的徒弟,身手功夫水平又都差不多,难免有时候会顶牛会拉扯,会使用本力。所以当我推到第4个人的时候感到浑身没劲了,这时老师说让我休息打坐,按照他说的意念调息,这样身体可以迅速的恢复体力,果然没有过5分钟,我又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我又继续和最后一个师兄弟推手。
打坐和卧功为我以后的百日筑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以后的站桩而出现的自发动,给我带来了更大的惊喜,为我以后小周天的运行起到了难以想象的作用。在和老师一次的交流中,老师对我说你目前已经得气了,但是还不明显,还不能运用,你以后要站桩了。站桩这个概念对我太深刻了,练无极拳的郑老师就让我站过桩,虽然练的是无极拳但是他当时让我站的却不是无极桩,那时候让我手里拿着2块砖头,练的是马步桩。后来教我陈式太极拳的张也让我站过桩,但是都因为枯燥乏味没有坚持5分钟就不想站了。老师让我站桩我能坚持下来吗?我不禁自己问自己。
我运用太极妙在身体里流动,意想着各个部位都有气感流过,想着耳根落到肩膀又落到脚根,又想着脚尖和指尖和鼻尖相连,我想象着各种动作等等,身上有一股气上下走动,我第一次站桩竟然站了40分钟,而且还不是很累。有了第一次,自己就有点盼望站桩了,老师让我选择晚上23点以后站桩。所以我每天晚上在广场打完拳以后,回家休息一会,喝点水,排掉大小便,把手机都放下,让自己全部都没有任何心里负担的情况下,找一个寂静没人的空旷有树的地方站桩。在后来,我有一次站桩站到20分钟的时候,站着站着竟然感觉自己飘了起来,身体好像也不听使唤了,2个手不停的挥舞,2个脚不停的摆动,有一种很美妙的感觉。虽然很美妙,但是我也很害怕。那天我赶紧停止了站桩,离开了那种境界。第二天,我迫不及待的去找我的老师问个究竟,他听了我的情况后,笑了。他说已经你找到了你说的我们的太极妙和淄博太极道的困惑了吗,奥,我恍然大悟。
原来淄博的太极道的学员得到的是这种感觉,我又赶紧上网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关于自发功的资料网上还真不少,我看到一个个自发功出现的反应和很多病人通过自发功治好了身体,我问老师这个自发功真的很管用吗,他说当然,自发功是你的气的本能,可以调养身体,很多病人都在练这个。不过像我们这种人境界应该比这个更高,练自发功很多都不可以控制自发功,自发功只不过是你通往气的境界的一个通道,是气功学里面最初级的。你现在要做的是学会控制自发功,利用自发功实现真正的百日筑基,为以后打通小周天奠定基础。所以我会专门在鼓荡、开合、我如何控制自发动 这篇文章里,用自己的亲生经历,用大家都看得懂的语言,着重描述自发功的精彩瞬间。太极中有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八字讲的是你掤我捋,我捋你挤,你挤我按,是有规律的一种运动。那么太极拳究竟妙在哪里呢?妙就妙在“四两拨千斤”。
文章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网 http://www.civcn.com/
所谓“四两拨千斤”,绝不是说我自己只有四两的劲力,就可以任意对付具有千斤之力的大力士,那是异想天开,须知“四两拨千斤,必具千斤力”。当然,所谓说“千斤力”,这也只不过是一个扩大的形容词而已;所谓说“四两拨千斤”,同样也是一个扩大的形容词,是说在对方的劲力比你大的情况下,如何使用太极拳中的技巧来将对方的劲力化解开,并战胜对方的意思。如果你真的是浑身只有四两的劲力,那怎么可能把千斤之力拨开呢?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打铁先得本身硬,要想将千斤之力拨开,首先你本身必须具备足够的功力,再加上你的技巧,才能在自己觉得毫不费力的情况下,将对方所来的劲力化解开。这就像人们常说的“打铁先得本身硬”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你自己连大铁锤都举不起来,又如何能谈得上打铁呢?
文章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网 http://www.civcn.com/
有练太极拳多年的朋友给我说,太极拳打人就不用力气,完全使用的是技巧,我说你只说对了一半,他仍然不服气,后来我给他举了一例子:假如有一个太极拳技术非常高明的拳师,甚至是功夫已经到了炉火纯青地步,一生中身怀绝技,当他病了以后,浑身只剩下了“四两”的劲力,这时别人再来和他比武,他还能不能再用他现有的那四两劲力战胜对方呢?恐怕是难上加难了吧。
所以说“四两拔千斤”这句话,只不过是一个扩大的形容词罢了,初学太极拳的朋友们绝不可以把它当成真的,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本人曾见到一些太极拳老师,在教人时总是说:“大家放松!不要用劲!”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要使用拙力是对的,如果说连一点劲都不让用,完全放松了,那你的功夫从那里来呢?将来怎样对付敌人和对手呢?因此,现在虽然有不少练习太极拳的人,但大多数是受了“不要用劲”的害了,尽管练了几年或十几年了,与人一搭手就跌出去了,就是因为受了不用劲的害,完完全全地练成了软拳,请朋友们注意:不用劲的提法是错误的!
虽然劲与力从理论上还可以讲的通,分得开,但如果你要伸出拳来让我讲一讲哪里是劲,哪里是力的话,恐怕谁也分不清,只有你自己去亲身体验,才能从中得到裨益,悟出一些道理来。如果强行地说的话,那就是在练拳走架时内中一定要含有适量的内劲,这在形意拳中把它叫做暗劲,在太极拳中恐怕也不例外吧。不然的话你那所谓的含胸拔背,就成了一句空话了,而且越练越没有功夫上身,天长日久,必然练成了软拳。所以我诚心地希望那些教授太极拳的老师们,千万不要再误人子弟了,那样你不但教不出一个像样的弟子,反而会把人家引上歧途,误人非浅啊!你自己已经受了害,就不要再害别人了!
文章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网 http://www.civcn.com/
偶尔间我去公园看到有不少人在学练陈式太极拳,确实有不少人练的很不错,那种全身内在的劲气,使用得是圆柔无滞,真令人羡慕,我肯定教陈氏太极的老师必定是一位高手。它与那些教“不要用劲”的太极拳相比,其中的差别就在于传授不同,有师父是图名,有的则是图钱,有的师父是有真东西不肯轻易传人,有的则是自己才学了没有几天,本来就没有什么东西,却在那里硬充内行,也在冒充师父教人,嘴里胡乱讲一些根本不粘太极边的话,一张嘴就让学员“放松!不要用劲!”结果练上几年甚至是几十年还是软拳,与人一搭手就跌出去了,还说什么“太极拳是为了锻炼身体的,不是为了打人的!”真让人叹息。所以我奉劝初学太极拳的朋友们,如果你真的想练习好太极拳,做一个太极拳的继承人,那你一定得投一个好的“明师”,不要迷信那些“名师”。
文章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网 http://www.civcn.com/
当然,作为一个拳种,光有千斤之力还是远远不能够制服对方的,还需要具有非常
重要的技巧,这就是我们所说“武术”中的“术”字。“武”是锻炼人的劲力和勇气的,而“术”才是治人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当你在具备了“千斤之力”以后,再加上你精堪的方法和技艺,就有可能在你自己感到仅仅用了四两的力气,轻而易举地就把对方来的劲力化解开了,这是因为你自己功夫加技巧的结果。所以说四两拨千斤,绝不是不需要练功和只要有四两的力就够用了,那就曲解了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真正含义了。
最近在网上看到不少人在讨论太极拳究竟能不能在实战中运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能用。虽然我自己在太极拳方面下的功夫比形意拳下的功夫少的多,但是我也在练习“形意拳太极”,也叫“五行太极”。这趟形意太极,具我的师父说,是由郝为真老前辈传到孙录堂前辈后,孙老先生又根据自己一生练习太极拳的体会和实践而创造的,其中有很多手法与形意拳中的运用手法是没有两样的,同样有不少手法是要人命的毒手。人们之所以说太极拳只能用来锻炼身体,而不能实战的说法,我认为是不正确的。只不过现在是练太极拳的人多如牛毛,而真正得到真传的人却少的好比麟角,所以如果要拿老太太、老头们每天所练的太极拳来评论太极拳的实战意义,那是具有偏面性的,说明你还没有进入太极的大门哩。

太极拳内功修炼之百日筑基

这种语音引导主要针对没有得到过师傅指点,没有装过太极妙,没有练过气的运行的普通肢体太极拳或气功爱好者练习。这是专门为那些不能亲自来学习的爱好者准备的一套实用语音引导内功修炼。
其实我自己控制自发功,实现百日筑基和提高性能力,以及快速打通小周天。除了用意念引导外,大多数都是用的这套语音引导,具体的介绍
http://www.taijimiao.com/index511.html 请看 太极拳内功修炼之百日筑基 这篇文章。
在道家气功的修炼中,入门后的第一个阶段便是筑基阶段。亦称:“百日筑基”。所谓筑基,顾名思义就是打地基的意思。大家都知道,高楼大厦平地起,关键在于打好地基,地基打好了才能盖起大楼来,倘若地基不固,即便盖好大楼也会倾于一旦。 气功,养生,修真,道学,内功,听息,存想,守一,辟谷,房中,行气,吐纳,导引,胎息,开合,鼓荡,中医针药,内家拳,道教,内丹学,内丹术,丹道,丹道学,大周天,小周天,这些都是经过百日筑基来实现的,所以说地基很重要一定要打好。百日筑基对人的身体有着各种好处,对各个专业领域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目前其他的都不谈只谈百日筑基对修炼太极拳内功的重要性。
俗语常言:“太极十年不出门”,就我个人的体会、只要思想入道,通过百日筑基和打通小周天,可在三、五年内就步入太极殿堂。道家在炼丹过程中有“百日筑基”三年而成丹的说法。杨式
太极拳在修练过程中的“以身变手”也是“筑基功”。在“筑基功”中,主要是以练“腰功”为主,时间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这里指的“腰”,不是裤带勒之处,而是腰肌上部两个肾脏外边的两块肌肉。通过对它的锻炼,强化肾脏功能,同时还可护展丹田气势,通过意念站桩和语音视频导引,逐渐练出来腰间丹田中有一股阳气。具体我会在 如何在语音引导下实现百日筑基 这篇 http://www.taijimiao.com/index512.html 文章里进行更详细的阐述。
道家的“炼气化神”是合天元、地元、人元、三元生化合一,是炼丹筑基功。炼丹筑基要以下丹田为炼丹炉。天为纯阳清轻在上,地为纯阴沉重在下,人与阴阳二气为一体而居中。天、地、人三者都有其本身元气。天元之气是日、月、星互相作用的放出来的精华物质为真气。地元之气是水、火、风生息过程所产生的灵气。人元之气是精、气、神也可以说是父母遗传给的,赖以生存的元气。
气的含义涉及面很广泛,总的来说可分为两种:一是体内流动着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营气、卫气等)营气是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营气运行于血脉中,也就是血脉中营养之气,它的作用是以血脉为轨道,昼夜不息的运动于周身上下,由表及里,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以此为营养。另一种是指脏腑活动的能力。
在人体内各部位都有分布有流动着的精微物质,由于分布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名称,如聚在上焦的叫做“宗气”,宗气,它是饮食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和吸入的自然空气相结合的自然产物。因其是内在之气与外在之气的综合体,又是贯注于全身之气的起点,故叫“宗气”。宗气的作用:一是助肺脏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聚在下焦丹田部位的叫做“元气”,元气是人体生化的原动力,它的作用是激发、推动和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元气的存在有赖于后天营养的不断滋养。宣发在肌肤里的叫做“卫气”。
卫气,是由饮食之精华所化生,它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因其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所以叫做“卫气”,卫气在体内有温养五脏六腑的功能,在外有温养肌肉、润泽皮肤、起闭汗等作用。因此,人体的脏腑活动,特别是肌表皮肤的功能,是否正常与卫气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太极拳的中层内功是“以气变手”它主要练体内的“元气”,拳架中手的各种活动,都要在“元气”的支配下运动,元气支配多少,四肢活动多少,过与不及都不是。练中层功夫除盘拳外,还应多练桩功,特别是数种太极抱球桩要多练,多体会只要把“元气”练足了,体内其它气也会盛强。
从现代物理学观点看,气是一种带有能量的物质,它实际就是一种生物电磁场。人体气是有一定规律的,到一定年龄就会发现气虚、气短、气滞——最终气绝。在中医看来气比血更重要,因为万物生于气,并不生于血,人生病大多为气的阻滞、不畅所致。中医治病首先要调整气运,和疏导气路,气通畅了,疾病自会痊愈。
太极拳运动可以改善、优化内气功能,因此也优化了肺脏呼吸功能。使人不断地向健康发展。太极拳要求松、静、轻、柔,打拳像在空气中游泳,从外边看简直是“优美的人体柔术”和“导引艺术”。练“以气变手”功法时要:“不想手、丹田气运手。”
道家的“炼神还虚”,神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壮态。它包括人的感觉、听觉、视觉、动作、思维等一系列的精神活动。
太极拳内功最高境界是“以意变手”。即练“神”。人的精神活动与机体的精、气、神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精气神充足脏腑机能活动正常,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就旺盛。反之,机能活动衰退,人的精神就会表现为萎靡不振。因此,精、气、神可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三者之间又具有相互资生的关系。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
太极拳的“以意变手”就是训练神经和意念,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其目的是抑制后天的习惯性用力,使身体各部分都要练得虚灵、松静、让先天的无意————无意之意即“元神”发挥作用,把这种潜在的功能激发出来后,太极拳就不仅仅是不用力了,而是由神意气化合生成一种新的物质,我们管它叫“能量流”,这是占绝对压倒优势的内劲,如迅雷不及掩耳,一发即收,令对方惊心动魂,不知所措。
“能量流”是体内神、意、气化合的结果,它以先天神意气为主,经过长期修练而生。神意气充足,体内五脏六腑,体外四肢百骸活动正常,精神、意识、知觉就旺盛。“能量流”是在意念的指导下,“无中生有”的,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被击中重心。在推手中,正确的发挥内功“能量流”的作用,它正像近代所采取的定点、定向人工爆破作业一样,叫它什么时候倒,往甚么方向倒,全在我们意念掌握之中。练“以意变手”时要:“不想手,心意指胯肘、劲源自上手。”
以上所述,如果通过百日筑基,最终都可以实现。所以我修练太极拳内功时,老师直接就让我把
太极拳内功修炼的步骤里所说的,第一步骤:肢体太极拳和第二步骤:意念站桩-百日筑基同时练习了,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知道什么是神为主宰,上下相随,圆活绵联,周身一家。百日筑基,是一个完全没有任何气的概念的人,得到气,培养气,运用气的一个过程,也是为以后打通小周天,让气随意运行,实现真正的无形无相,自然无为这种通往太极拳最高境界的一个必经之路。

太极内功之---提高性能力

房中术或称阴道,黄赤之道,混气之法,男女合气之术,为道教倡导在男女性生活方面的养生术。道教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三宝”,精足则气充,气充则神旺。如人能时常保持精足、气充、神旺的状态,必然健康长寿,乃至长生;反之,不断耗损三宝,必罹病夭亡。为此以“爱气、尊神、重精”为宗旨,讲求重精、宝精的修炼之术。
《易经》把男女两性视为自然的一部分,所谓孤阴不长,独阳不生。以男女两性的相交来联系自然,重点阐述自然与人变化的原理,它将自然界被动的力量称为“阴”,将主动的力量称为“阳”,并描述阴阳如何交互作用而推动“气”沿着至高无上的自然法则来进行。一阴和一阳间的交互作用叫做“道”,作用所产生的生生不息过程叫做“易”。按该理论,阴阳是彼此相反而互补的两种力量,相克相生。在自然现象中女人属于阴,男人属于阳,阴阳需要互补。这也就是所谓“刚柔相摩,屈伸相感而利生焉。”这都是强调阴阳结合,阴阳互补,男女要“相摩”、“相感”,这样才能“利生”,无论缺了哪一方都是不行的。以上原理显示,人们如果要快乐、长寿,必须效法自然,使自己生命中的阴阳两种成分像自然界一样和谐地交互作用;同时借阴阳(男女)的接触,彼此吸取,从而强化这两种成分。
因此,男女的性交不仅是单纯的欲望发泄,而更是阴阳两种宇宙力量在人类身上的具体展现。天地相交而生万物,男女交合而生子女,在我国古代的文学用语中,惯以“云雨”来形容性交,它如同从地上升起的“云”和从天上落下的“雨”会合一般。
以后,《易经》和八卦的这些原理被道家所发挥了,并成为以后房中术的理论基础。例如,认为男女性交是“阴精”(女性阴道的分泌物)和“阳精”(男性的精液)相结合。“阴精”是无限的,而“阳精”有限所以更珍贵。男子要从吸取“阴精”来滋补自己,所以要“守精闭关”,“御而不泄”。
男子还要多改变性交对象,多得滋补,如果一直和同一女子性交,她的阴气就会越来越弱,对双方都不好。

“气功”在中文里的意思是,气能成为空气和生物能时进行工作。气功,就是气在工作。气功是一种效仿婴儿呼吸的自然的腹部呼吸技巧,每次深吸气时紧缩尾骨肌肉。古代道教定义这个技巧为肛门呼吸方法,因为气功的创始者能感觉肛门吸入气到脊髓或者主动脉。要练习这个技巧,你必须半闭双目,集中注意力在你的尾骨,自然呼气时放松肌肉。尾骨肌肉的作用象一个泵,它驱动气,从初始点,CV-1,通过肛门到脊髓和主动脉,气的主要来源是性能量中心、射精控制阀或者震中。
肛门呼吸方法是一种没有特殊姿势的道家冥想。用任何不拘束的姿势或者位置都能练习。这个冥想方法带领思想到半意识状态来促进植物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功能,同时,也开导了性器官中的性能量到脊髓和主动脉。一个好的练习者能感觉到一股热流沿着脊髓和主动脉在向上流。对于男性,它能让性刺激能量转变为勃起力量。古代道教徒就用这个肛门呼吸方法来练习自然阴茎放大的气球法。男性如果在做爱时,没有经历早泻,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延长做爱时间,这个方法让他的龟头在深入按摩女性震中周围的自然节奏光纤时,能允许他从女性的震中吸取性能量,实际上,这个就是阴茎增强的方法。
肛门呼吸方法能应用在驱使气在概念和控制脉管上循环,就像以下的描述。这个叫做气的微观循环。你能按照以下步骤来练习这种微观循环:
如果性器官里储存了足够的生物能,练习微观循环能引导一股热流(气)在管理和概念脉管周围循环。它需要用3-12个月来训练一个人,才能体会到气的微观循环。古代,男性和女性道教徒利用气的微观循环,来排除性交急促。这样,道教徒认为,气的微观循环就像道的“回报精子到大脑”,是指在前列腺或者震中周围用生物能对CNS重新充电(主要的,回答)。男性能用这个练习途径,在他的女人月经期间减轻自己的性饥渴,同时,他也可以让性停止片刻。
实际上,如果在尾骨肌肉的自动节奏光纤受到刺激,被肛门同步收缩,促使每分钟75速率的循环或者每秒1.25的循环,正常心律下,肛门呼吸法能产生没有射精的高潮,肛门收缩必须逐步(阶梯式)并非常轻的,所以它不会打扰前列腺周围的肌肉。一般来说,每次吸气都应该在正常心跳下同速率伴随3-10次收缩或者振动。被迫收缩能在极短时间内引起自然节奏光纤的震动。一个男性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3-10次高潮收缩循环。
女性也能应用这个方法,用每次吸气时的深收缩,训练她的阴道和尾骨肌肉得到最大化的性响应。也许女性接受了子宫切除术,应该把这个方法和性交一体化,来帮助她们达到高潮。显然的,子宫切除术毁坏了子宫颈和膀胱间的震中的自动节奏光纤。当它们的生物能提高到高潮极限时,这些光纤自己能被激动,调整子宫收缩,象心脏的自动节奏光纤一样。它们能从生物电系统(内分泌系统、ANS和针刺疗法)中重新充电,得到良好的感觉或性交。

性气功和引起的高潮共鸣
对于男性的性气功,能允许男人控制他的射精时间,或者阻碍他的性灵敏度,或者阻碍外界刺激对他的反应。对于女性的性气功,是另外一种练习方式,相反于男性,它允许女人紧缩阴道、子宫和尿道周围的肌肉,加速她的性反应来刺激阴道内部。
性气功基本上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工作的:加速或者减速性反应,这个依靠于,通过腹部呼吸,你想怎样用内力(被定义为“气”)来紧缩或者扩张你的性肌肉。在古老的道教传说里,传说在外科手术里,你能调焦你的“气”,阻碍神经传输,不用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让身体部分麻木。这在远古时代也许是真的,因为那是没有化学药品可以为外科手术所用。详细地说,几乎所有的军人都受到过功夫和气功技巧的训练。在战场上,气功本身就是军用药物的一部分,用于增加体力和耐力的。进行气功练习,受伤的士兵能让他的身体部分麻木接受外科手术。如果一个男人能应用同样的气功法则在阴茎底部和前列腺周围,他就能保持长时间的勃起,中断他的性兴奋或者更适当,那么就让他的阴茎/前列腺麻木。
在这里,我将介绍给你如何应用古代士兵的气功来改进男性性力量和耐力。那就是说,我们将应用古代战场上的“战争技巧”到我们的卧室中来。不用惊奇,古代道士认为,性交就是一场男女之间的生物能的战斗。实际上,古代道士是从观察一些雄性昆虫性交后立即死去中得到的结论。古代道士认为,雄性昆虫由于过度放出它们的精子而死的,所以他们提出,男性需要为生命保持三个基本原理:“精、气、神”,指的是“精液、气和精神(灵魂)”。如果男人失去太多精液或者性交耗尽他自己,他不能按自己所想地推动(循环)他的气到身体各个点,而且不能保护他的灵魂或者集中他的精神用于工作。因此,性气功就发展起来,为了保护精液,同时又能给他的女人以充分的愉悦。
古道士建立的性欲理论说,男人可以从性交中吸取女人的能量。这个理论在中国历史上被帝王和贵族滥用,他们喜欢在年轻妻子和情妇中实践这个理论,但是他们想不出如何让它发生。在从性交中得到利益前,他们已经因性衰竭而死亡。历代王朝,皇帝在通常在有第三代时就年轻地死亡,大约在他们20或30岁。甚至是他们服用了大量的性滋补药品,如人参、鹿茸、狗/虎/鹿鞭等等,用于充实他们的性潜力。他们还是在性战场上失去了他们的生命,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必须在龙床上和超过千人的妇女战斗。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应用性气功来防止性交中的射精。想象一下,每天晚上你要面对三个女人,你能幸存吗?那就是性气功要做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妻子,有时会听到她丈夫的抱怨,因为她的阴道因生孩子而变得松弛,她也许会觉得,生过孩子后她的阴道对他的阴茎刺激敏感度减少了。古代道士的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让她用蛋形的球,频繁收缩阴道肌肉。实际上,这个练习是教女性如何练习性肌肉。然而,收缩阴道肌肉在结合了腹部同步呼吸,这个理论就变成了非常先进的性技巧了。这个先进的性技巧——女性性气功,最初是为了王后吸引她的帝王而发展起来的,这个技巧被传播到妓院,那里妓女每天被要求进行10次以上的性交。用了这个技巧,妓女可以在几秒钟里完成她的性客人要求。这就是女性性气功的力量。
如果夫妻间一起练习这个性气功,它将增加性器官间的生物能,因为女性性气功可以对男性阴茎强加于强大的刺激。男性再通过这个强大的生物能,回到他的大脑和概念脉管,通过脊髓和控制脉管,振奋在他副交感神经、性发动机神经中的活动潜能,让他膨胀的阴茎达到极限大。另一方面,膨胀的阴茎会产生更多压力能量到她的性神经中去。集聚的能量,能让她的自动节奏光纤在震中变得自己激动起来。一旦刺激调和了自动节奏的机构,自动节奏光纤转换性能量为高潮能量,收缩子宫周围有收缩性的肌肉。结果就是,多倍循环输出引起共鸣的高潮。
因为男性和女性的性气功功能是相互相反的,应该让身体里气的循环方法自然地翻转,因此,我介绍给各位以下的部分。
男人的性气功
我叫这个渐进(术语是“楼梯式”)吸气方法为太极阴功。这个吸气技巧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佛教呼吸方法。这个方法被用来平静僧侣和尼姑的性骚动。它能帮助保持肾阴气,支持生命力量。我建议男人用四步步骤,如下图表,程序为:
1.用几分钟自然呼吸来平静情绪,半闭双目,用舌头反顶上颚,集中精神在眉毛间的前额。
2.从鼻子逐步吸入空气,使腹部膨胀,术语是抽吸,并屏气,间隔2-5秒,用肺最大能力地进行8-20次,转移注意力到肚脐。
3.屏住呼吸,开始收缩上腹,转移膨胀的腹部向下,当压力逐渐地阻塞了膀胱和前列腺,就转移注意力到前列腺部位。
4.与肛门相关时,用嘴缓慢地呼出空气,当注意力慢慢从前列腺部位转移时,顺着脊髓到了前额。
5.重复2-4几次。
注解:
1.步骤4中,男人应该体会到一股热能流从前列腺部位向上流,沿着脊髓一直到头部。
2.性交过程中,第三步是最重要的一步,他应该尽量长地屏住呼吸,并运用压力,最大极限地用上腹抵住膀胱和前列腺部位,同时最大限度地膨胀下腹。这将击倒阴茎敏感度,最终失去知觉,就象为外科做准备,习惯了这个呼吸技巧后,或者变得更年长,他将最终不再需要保持下腹最大极限的扩充。应用在膀胱上的小压力,将让他的射精得到很好的控制。实际上,如果他是一个气功联系者,他能简单地运用Anal Breathing Method (肛门呼吸法)来控制射精。
3.性交中,渐进地吸气,加上膀胱/或者肛门或者直肠,应该和做爱插入同步进行。
女人的性气功
我定义这个为女人的呼吸方法为太极阳功。我得到这个方法源于古老的道教信徒呼吸技巧,用来提高肾阳气,活跃生命力。程序为:
1.用几分钟的自然呼吸来平静情绪,半闭双目,用舌头反顶上颚,集中精神在肚脐区域。
2.通过嘴缓慢呼出空气,并完全的扩大腹部和空的肺,转移注意力到双眉间的前额。
3.逐步从鼻子吸入空气,也被定义为抽吸和保持,同时联系上腹和阴道/肛门,间隔2-5秒,用你的肺最大能力地做5-15次,从前额转移注意力,沿着脊髓一直下到阴道区域。
4.保持最大限度的阴道/肛门收缩10-100秒。
5.重复2-4几次。注解:
1.第三步骤中,女人会感觉到有能量沿着脊髓向下流至阴道区域。
2.性交时,第四步是最重要的,能最大量地带给阴道敏感度,打破高潮障碍物,那么她就会开始体验到热能流从她的性器官向上移动到她的胸膛,再到她的前额。
3.性交中,逐级吸入,伴随周期性地收缩阴道,应该与做爱推插同步,直到她逼进高潮障碍物时改变步骤。
道教房中术是在神仙方术及医学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黄帝内经》从医学和养生学角度论证了“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户太甚”以及“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的危害,设计了一套以节欲、

太极内功之---打通小周天

本义指地球自转一周,既昼夜循环一周;后经引申,被内丹术功法借喻内气在体内沿任、督二脉循环一周,即内气从下丹田出发,经会阴,过肛门,沿脊椎督脉通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到头顶泥丸,再由两耳颊分道而下,会至舌尖,与任脉接,沿胸腹正中下还丹田。因其范围相对较小,故称小周天。又称子午周天、取坎填离、水火既济、玉液还丹等。地球丹田肛门
  小周天是古代气功主要流派之一内丹术功法中的第一阶段,即练精化气的过程,也称百日筑基。内丹术认为:人到成年,由于物欲耗损,精气已不足,必须用先天元气温煦它,使后天精气充实起来,并使之重返先天精气,这就是小周天练精化气的目的。完成这步功法,就可防病去病。
  内丹术,是要求内气在身体内按经络路线,循环周转。早期曾称为“金液还丹”(宋。翁葆光《悟真篇注序》),也曾称为“河车搬运”(明·陆潜虚《玄肤论》),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借用了天文学上“周天”的术语(明·伍宋阳《天仙正理》)。也有把运转的路线,称为“天经”(元·俞玉吾《席上腐谈》)的。小周天就是指内气从下丹田开始,逆督脉而上,沿任脉而下,经历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上、中、下三丹田和上下鹊桥,上鹊桥在印堂、鼻窍处,下鹊桥在会阴、谷道处)作周流运转。内丹术中,特别重视任督两脉,正如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指出的:“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离水火交媾之乡。”故小周天又称子午周天,或取坎填离、坎离交媾、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等。子时为阴气已极阳气始动之时,午时则阳气至极转衰,阴气初萌。故子午代表天体的日月,人体的心肾,卦象中的坎离,方位中的南北。元代肖延之在《金丹大成集》上说可以用后天八卦图表示。因为小周天要求后天返还先天,内丹术理论中就用后天八卦图进行指导。所以着眼点放在坎、离两卦上。而坎离两卦在后天八卦图中,处于子、午、水、火、日、月等地位,因此有了以上多种名称。

进行小周天功法的锻炼,内气感觉在督任脉上流走,开始于活子时。在活子时之机,下丹田气动,产生小药,又称真种子。而后开始督任两脉的流转,并正确地掌握进阳火、退阴符,沐浴等要求,周天有时也按六字气决把嘘、呵、呼、吹、嘻六字,顺次各鼻吸口呼,默念字音各六次,共计三十六次。小周天循环示意图《太上玉轴六字气诀》)。
  
练法
  首先,选一清净之室,开窗阖户,空气新鲜,避免风向,然后宽衣解带,静坐床上或沙发上,平直其身,脊骨不曲,端正不歪。
  静坐姿势分双盘、单盘、自然盘,任选一种。坐时要做到三折式,即臀部略向后,腹部稍鼓起,胸部微前俯,不故意做作,以舒适为度。双手相握置于腹下。
  然后微闭双目,安然入静,不思,不看,不听,不动,舌抵上鄂,口中津满随即缓慢咽下。初练者往往杂念纷纭,时灭时起,可采取随息法消除之。
  呼吸要求由缓慢细柔逐渐达到深长,若有若无,一似龟息。呼气时,意识随气息经胸胃直达小腹,心窝略内陷(即心窝下降法)。这时,练功者有气息下沉的感觉,即气贯丹田。意识若不随之而下,即无此感觉,也即有了杂念。
  所说随息、心窝下降、气贯丹田,全是意识暗示,现实的呼吸仍然是鼻吸鼻呼,仅在呼气时意识暗示气贯小腹,用此法沉气既可避免产生杂念,又可避免久练后出现胃满胸梗之弊,可谓一举两得。
  如此练习三月,小腹必然产生热气,此时即可运气,使通小周天。小周天有一定线路,即任督二脉,从后上经前下,来回不止,循环不息。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用意识假想丹田有一股热气,由丹田下行,循小腹,抵脐下四寸中极穴,经会阴,过谷道(肛门)至尾闾,沿夹脊棘突中上行,达头顶百会穴,再下颜面,过喉,由胸腹正中线入丹田中。略顿一顿,仍循前法,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至练功毕时为止。


小周天所说丹田,为脐下一寸五分之气海穴。
  练小周天时切忌用力吸气,或拱背挺肩低头使后颈用力提升,否则易生流弊。必须以意识暗示缓慢引气上升,若无上升感觉,多练多引自然成功。务必顺序渐进,不急不噪,因势利导。急躁冒进,要产生偏差。
  小周天通达后,即可运用此法治病,但需事前弄清楚病区病灶与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的关系,然后才能引气循经运行,气攻病所,取得预计的效果。例如,足少阳胆经所属病区病灶或足少阳胆经所过之处有疾病痛痒,即可引气循足少阳胆经运行。具体运行线路,用意识暗示丹田有热气下行,过小腹,绕阴器,过谷道,到尾闾,即向两侧旁开一寸五分沿足太阳膀胱经上行,抵后颈大椎穴会合,上达头顶百会穴,下颜面,向两肩的肩井穴去,然后入腋下三寸渊液穴,至乳前第二肋骨期门穴,斜向脐旁九寸章门穴,直下至环跳穴,再下经风市而至膝下外侧阳陵泉,达踝上三寸悬钟穴而抵终点足底涌泉穴止。
  另一种小周天治病运气法,不经过小周天迂回老路,而是以意领气,抄直就捷,直达病所,医治疾病。此种方法若顺其势,可气到病除,若逆其势,则弄巧成拙,增加病情。
  不论是静坐吐纳,周天运气或运气治病,都必须在收功前气沉小腹,然后微开双目,轻伸手足,缓慢移步;切勿匆促,然后按摩八会穴,辅助周天运气之不足。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八个聚会穴。这八个聚会穴是脏会章门穴、腑会中脘穴、气会膻中穴、血会隔俞穴、筋会阳陵泉穴、脉会太渊穴、骨会大抒穴、髓会绝骨穴(穴位部分请参见针灸书籍)。方法是在练功完毕后搓热手指,揿住穴位,徐徐摩搓至热,或搓36遍。
  运气治病者可根据病情选穴。如胃病属腑,腑会中脘,即摩搓中脘穴至热,或36遍。肺病属气,气会膻中,即摩搓膻中穴。肝病属脏,脏会章门,搓章门穴,如此类推。
  此外,另有八个穴位也可摩搓:1,拇指背拭目去心火;2,拇指擦鼻润肺;3,拇食指擦耳补肾;4,左右掌心擦面健脾;5,双手掩耳鸣天鼓清头脑;6,左右手搓玉枕关治神经衰落;7,左右掌摩擦腰眼治腰痛,8,摩擦左右足心治高血压、失眠。最后,双手抱肩摇动全身,使气血流通。 正确修习十多天后,即可“入静”,产生元阳真气;练功百日后,可打通“小周天”;大约经过三百日,真气便会凝结成“内丹”,形若弹圆,色同朱橘,永镇下丹田。至此,可得返老还童、延年益寿之效。 功法在每日子时(晚11∶00~凌晨1∶00)和卯时(凌晨5∶00~7∶00)(如无此条件,早晚练功即可),择一安静地方,盘膝而坐,头正身直,双目垂帘,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双掌相叠置于小腹处或抚于双膝上均可。摆好姿势后,双目内视下丹田(脐内一寸三分处),摒弃一切思虑、欲望、杂念,用自然顺腹式呼吸法,以鼻吸气,要求做到深、缓、匀、细,但不能勉力而行,须顺其自然。以意将吸入的气微微送入下丹田内,与先天而存、潜伏于下丹田处的元阳真气相接相合,融为一体。吸气后,稍作停闭,不用意力;自然地将气从鼻中轻轻呼出(以耳内无闻其声为准),呼气时,意念不要离开下丹田。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反复习练。开始可先练十多分钟,以后随功力进展,逐渐延长。
  
功法要领在功法锻炼中,随着意、息的高度协调统一,当思绪已完全平息,身心进入完全松静的状态时,忽然会觉得下丹田一动,随之再动又渐温热,仿佛一团模糊之物从中超然而出,身心内外,有一股氤氤氲氲的虚无恍惚气象。如此情况,即是先天元阳真气产生,古气功术语称作“道自虚无生一气”。此时,练功者须守住心神,心不攀缘,亦不着相。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既不欢喜,也不惊疑,更不要用思维去分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之,应保持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无论功中境界如何玄妙,皆以平常心待之,本来如此,没什么好希奇的。可以说,练内丹功,即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练功者要不断磨去自己的执著心,千万不要去妄求速成。须知修习静功之事,实是半分勉强不得,越是心烦气躁,越不容易取得功效。所谓“欲速则不达”,诚为至理。
不断练功,入静境界日渐稳定,下丹田中的温热感,便缓缓弥漫开来,此时形神合一,仿佛全身都融入虚空之中。如能保持心性不为诸缘所动,意念达到如明镜,如止水,净莹澄澈,如入恍惚杳冥之中时,习者会感到下丹田气动,接着感到有一股强而有力的真气从下丹田开始流注循环,先达会阴,过尾闾,沿督脉上行,经夹脊,至玉枕,再到百会,顺前额下至面颊,过“鹊桥”(指舌),接入任脉,仍然回到下丹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气通小周天”。气通小周天后,真气可以沿着任督二脉,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自动运转,愈炼愈纯,久之凝结成丹。
  习练丹道小周天功,有一个采“小药”的过程。精神虚极静笃后,则元神显现;元神显现,则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元精,即是炼就内丹的重要“药物”。元精产出后,阳气振作,丹田处会有一种温热、舒泰、畅美难言的感觉,同时外肾兴起。此时即闭目以意内视下丹田,呼吸的气息要深入该处,吸气时加意念,意随息而行,与元阳真气打成一片;呼气时不管它,随其自然。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意念集中于丹田。值得注意的是,吸气时意虽随息而行,但切不可执著于呼吸。大约十至数十息,外肾即会完全软缩,恢复常态。元精就被采回,归还于下丹田之中,复化为气态。此步功法,道家亦称为“炼精化气”。唯真气充足至一定程度,才会自动循小周天路线运行,打通三关,完成筑基之功。
  在气通小周天的过程中,若真气充足,循经而行时,神意要随着真气走;若真气不足而停下来时,则神意也要停下来,继续温养下丹田,待真气力量充实了,再顺其自然而行。此种情况,古气功术语称作是“彼是主来我为宾”,即让识神退位,元神主事,虚静无为,在真气的自动运行中,体悟自然之理。
  打通小周天,对修炼内丹功者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标志着本身功力取得了质变性的突破。功至此境,可保身无疾病。祖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阴阳失调,乃百病之源。而小周天一旦打通,水火既济,达到高度的“阴平阳秘”,病源消除了,各种沉疴痼疾自会霍然而愈。如笔者自幼因先天不足,患了肺炎、肠胃炎等多种疾病,体质极弱,动不动就伤风感冒,数病齐发,苦不堪言。后来,所患肺炎又转化为肺结核,确诊时已是三期重症,名医束手,药石无效。绝望之际,幸遇恩师,从之修炼此丹道小周天功,数月后,身体即全面恢复健康,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由此可见,丹道小周天功的祛病强身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亦正因此,在内丹家看来,只有通过修炼小周天功,才能够彻底祛除致病根源,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奠定进修高层次功法——丹道大周天功的基础。
  功理大道至简至易。此功练法虽然简单,但其功理却十分深邃。内丹家根据丹经中“效法天地”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修炼实践,提出了以后天之气交结先天之气,使得气壮神满,结成内丹的理论和方法。认为意是性、神,元神为体,真意为用,真意是元神的动态。在练功中,通过调整心神,达到“自然无为”的先天境地,意气自然合一,呼吸之气就可随着真意的引导,深入到下丹田,与先天而存的元阳真气相接相合,将其激发出来,再经过“炼精化气”,不断补充人体因思虑而耗散的真元之气。真气愈积愈多,经小周天火候烹炼,神气相抱,便会凝结成内丹。内丹家认为,只有修炼出元阳真气,使其沿小周天路线运转,结成内丹,才能真正保证人体的健康,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去探索生命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