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6测评科技美学:叶千华随笔九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23:46

叶千华随笔九篇

 

一、说“争”

  “争”在我们人类社会是可怕的,有时也是需要的。它的意义是在人们为名为利而自觉自愿地去实现。在争之中,充满着无奈与被迫、愤怒与委屈、嫉妒与阴谋,此情很难是善意的和美好的。即便是为正义为美好而争,也不失时机地运用着一切可能利用和采用的手段与方式,而达到目的。

  一旦发生“战争”,惨的不仅是敌我双方,而且还殃及其它生灵。可见“争”是很惨烈的。

  因此,在商争与权争、名争与利争、小争与大争的环境中,人们活得是多么辛苦劳累,多么可恶可怜,多么曲折艰难。其实,在争的背后隐忍着人生的悲哀和残酷。

  我们知道,有争就有斗,有斗就有输赢和胜败。因为,人们都有各自的需要和追求,各自的爱好和欲望。为了满足自己,为了实现自我,便玩弄起阴谋,耍起了聪明。在所谓的“厚黑学”和“成功学”中寻找各自的出路。都是在利益中计较而去明争暗斗。

  在争斗中,人们都会使用各自能拥有的武器。无论是文是武,在争斗的表演上,费尽了脑筋,产生了成堆的“学问”。争得有理,斗得有法,我们不必细究,但最终的意愿是赢是胜,为名为利。由此,就有着很多值得人们思考和学习、借鉴和预防的例子。在现如今的一些事例中,很多可以证明“双赢”的说法,却也不免有两败俱伤,或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情况。

  人世间只要存在名利和钱权,一刻也少不了争与斗和利与害。但我们也要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要去和一个很弱势或超强的人“争斗”,距离大了,相差远了,也就没必要了。人不好比,就不要争,人比人只能在同等的条件和情况,同样的环境和能力中才有可比性。所以,争与斗是有利益因素的。争的不好是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或自掘坟墓。我们做人做事要争,也要弃争。要争就得争得有情有理有法,争不能违法,更不要缺德;要弃争就要弃得应该,弃得必要,弃得理智。少些争,多点奉献,也就少了很多烦恼,多了很多快乐。

  “争”确实需要我们看得开,想得明白。俗话说得好:争来的东西不香。如果我们一味地争,争的结果和情境,使人不但自卑自馁自私,而且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自轻自贱。有争就有伤害,有争就有失败,有争就有悲哀。我们要在争中读到,为爱一定要宽容善待。不过,该争的还得要争去争。

二、脾气之说

  人的脾气相对而言,既有好坏之分,又有温顺和暴躁之别。在生活和工作中,还有善意和恶意的表现,也就是对人对事以爱和恨为出发点为终点的急性态度。做人做事因某种原因,在某种场合或环境中而急剧表现出的人的言行。通常脾气就叫发火,是因愤怒或不满而表现出粗暴不易克制的声色举动。

  一个人要有脾气,尽量使脾气有情有理、有节有制、有环境、有对象,注意场合,注意分寸地发,千万不要乱发,因为发脾气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有些人的脾气反差较大,在下属面前肆无忌惮地发火,骂下属像骂儿子似的,板着面孔,吹胡子瞪眼睛,似乎不这样就显示不出自己是领导;而在上级那里却万分地低声下气,媚态十足,辱而不怒,骂而不慌。具有这种两面性的人很多,如他们在打电话时,对下属是官腔高调,稍有不快或不当之事,便大吼大叫,犹如触怒了的狗,一个劲地咬,还满口训词;若是对上级,你会听到像猫咪似的柔媚声音,并表示出准备接受指示指教的恭维辞令,不再见有半点脾气。

  我们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谁还没有点脾气,即便是某些动物也有脾气,不过人不多去理会它罢了。老实忠厚的人有脾气,少而小;骄横粗暴的人发脾气,乱而大;知情达理的人发脾气,轻而有理,重而有情;野蛮无理的人发脾气,怒而不言,狂暴傲慢;领导干部发脾气,多是盛气凌人,欺压下属和群众;平民百姓发脾气,都为办事不公,针对腐败和刁难。有的人还会看人发脾气,还会注意场合和分寸;有的人毫无思考,发起脾气如吃了火药,导致被动、尴尬和自讨没趣的局面,不理智也无情理,其结果是气急败坏,暴跳如雷也无济于事。

  发脾气,能解恨,但会做出极端,会伤心伤肺伤肝,血压升高,心跳加速,有损健康,并且将人的感情撕碎,即使心灵的伤口愈合了,也抹不去留下的疤痕。许多事,很多人都是因脾气而大动干戈,有导致伤害的,有结下仇恨的,有后悔终身的,有互不来往的,有遭受报复的。总之,脾气对我们来说要有,但不可轻易使用脾气和随便发脾气,理智对我们在发脾气时尤为重要。当然,人发脾气并不都是坏事,要因人因事而论,如虎在山中吼,猴子还敢神气?如正义之士站起来,邪恶之人还敢出声?我们要懂得“阿Q”的脾气不能要,无情理不理智的脾气不能有,该发的应有的我们还得一如既往。常言道“有脾气才有活”,“有脾气才能成事”。

  现如今,有钱人和有权人,有正义的人和有骨气的人,他们发火发得大,动怒动得多。然而,一些人应有的脾气,在私欲的驱动下被剥夺和抹煞,一个“怕”字,使得一些人丧失了做人的勇气和品格。可见人的脾气也是一种品德,一种力量之所在,它能除恶避邪,它能号召和助人威力。一句大声带火的话,一声高喊动怒之言,就会有狮吼虎啸之效。

  人要有脾气,应发的时候发,不该发的莫发。要明白,脾气是人的个性品质问题,它是一种义正词严的人格宣告,是一种不容忍受错误的态度,是一种抗拒和一种强烈的责任使然。

三、读书之我见

  读书知理,读书明事明达明义。人通过读书而擦亮眼睛,看到世事的真假面貌,看清人间的善恶和美丑。

  人生路途漫漫而短暂,在有限的生命之中来解读无限的书籍,为获取知识而创造新的认识,使生命能得以延续,使生活更具有色彩。我们只能靠读书,在读书中了解过去,珍惜时间,认识今天。读书使人进步,使人充实,使人理智,使人勇敢,使人高尚,使人气概大度,使人胸存壮志,使人旷达弃私,使人温文尔雅,使人情爱有加。读书是一种爱,但爱而不迷,读而不乱,这样就会有做事的时候,就会有读书的习惯,也会有思考的余地。

  当你回首往昔,你将会感到人生中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沮丧,有父母师长的期盼和叮咛,也有同志同学的鼓励和帮助,由此构筑起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步步阶梯。当你展望未来,你又将深信在人生的长河中,你会用智慧和血汗架起沟通人生幸福的桥梁。你的人生故事,你的情真意切,你的纯情率真,都不是靠大话、假话、空话得以证实,而是你为之奋斗甘愿付出,也就是你读书的结果。读书虽能激动人老话新说,但它一直奠定着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进步。

  我们知道,读书本不是一件快乐和愿意的事,人之初,十年寒窗谁知苦,二十年的努力奋斗,尽在读书中磨砺。一旦苦汁中能渗出甘味,什么快乐和幸福都会结对而至,不愿意的也随缘而成为爱了,这就是所谓的人生甜头。

  人性向上本不恶,为善为欲成自然。有关人生中的任何理论和学说,也许只能告诉我们正确的思考方向,而不是结果。我们读书,总想读出自己的心得,读出自己的名堂,读出自己的思想,读出人性的含量,读出幸福美好的愿望。不说为了去示人来教化,自己受用确实是真。

  人生有涯学无涯,读书宁静能致远。读书能跨越历史,增长时空,能将一生活成几辈子,可以在书中得到深刻而丰富的人生体验,无论是在书斋中品读,还是在书窗外思考,都会以有限的生命成本,获得无限的人生历程。

  读书犹如山泉溪水,常年不断地平静流淌着,素日并未让人感到它的价值,也无存在的特别,人们只不过是知道它的清澈,日夜不停地流淌,无污浊无用处。一旦你弄脏了手脚,一旦你口干舌燥,在它的面前,你便想到它可以洗涤,它可以解渴,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读书人掀开的氤氲之书香,正是我们人性的土壤,无形无声之中涵养着人世间真善美的质子,同时淘洗去丑恶的泥沙。

  读书能穿越时空,能与古人结交,与今人畅想。好读书与爱音乐、会欣赏、有情趣、懂道理、解人意一同叙说人生的美好,这将是生活中永恒的蜜月。

四、与友说

  成事业者都能感到,凡能成为朋友的都有共同利益所图,朋友能成为敌人,敌人也能成为朋友。在事业中,我们要感谢的不只是朋友,也不光是亲人,尤其是要感谢曾经在事业里设置障碍和刁难我们的小人或处处置人于死地的敌人。做朋友的人总是想得到或获取利益,没有利益和爱好成不了朋友。要明白,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的周围总有亲人、同志、朋友、敌人,还有熟人、生人,以及认识而不熟悉的人。

  说长道短、是好是坏、有利有弊,我们都要有自己的眼睛和尺子,真心真情的羡慕是人间的友谊,因而能结为朋友和同志。实心实意的嫉妒是世上的怨怼,所以多成为敌人和仇家。谁要谁好,只有自己知道。也更能看出人的道德和品质。其实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应该感谢各种形色的人,而且应该感谢社会和环境。

  让人羡慕也好,使人嫉妒也罢,总之是比他人好,比别人强。社会上,聪明人和能干人,当官的和发财的,总能随声附和在一起,也就有人羡慕,有人嫉妒。生活底层的人,很多都在为别人的曲折和灾难而感到庆幸,为别人的不幸和痛苦而拍手称快。看别人的笑话似乎是他们的最大乐事,其人性人格的失缺,使他们没有了美好的感情。他们的快乐就建立在别人的灾难和不幸之中。

  我们有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目标,这些都不错,错的是不择手段地损害社会利益,剥夺别人利益来满足自己。这就有失做人的美丽和尊严。因此,社会上不讲理的人和不要脸的人,是最可怕最无耻的人。能让人羡慕和嫉妒,说明你出类拔萃,比他人更神气、更耀眼、更快乐、更幸福、更聪明、更能干,你的价值和意义更出众。你的举措和行为,只要是合法的,又不违反道德的,对人类社会是有益的,就应该认真努力地做好,并极力发扬光大。不要被困难和挫折击退,更不要被敌人和小人吓倒,要把我们的爱和美奉献出来,用我们的思想和精神塑造人生的美好。

  善待自己,宽待他人,懂得生活就是谋生做事干活。有时我们也计较,但尽量少计较或不计较,计较和不计较又能如何?把生活和工作搞得太僵直太紧张,几乎也就没有了思考和快乐的余地。该放弃舍弃抛弃的,我们就不能视为可惜,因为很多事是在人的胆量和勇敢、智慧和能力中获得成功的。不怕的人加上聪明的人再加上勤奋努力认真的人和宽宏大量的人,可以说没有什么事做不好。

  应坚信,只要肯做、会做、爱做、能做、想做、敢做,事事都可以做好。

五、说说朋友

  提起朋友,心头便会涌动起亲切情谊的感觉和暖流,但总说不清“朋友”一词蕴藏了多少或深或浅的含义,也道不明朋友之间凝聚了何种割不断的情感。朋友总是建立在交往中、爱好中和利益关系里。人的相识、相投、相知、相信、相爱和相处之间,所存有的那一份情缘,那一份关爱,那一份慰藉,都得益于人的友谊之中。

  现如今的语言或许是不太讲究了,人之交往泛称朋友也为之习惯,彼此交情罢了,没有多大的深刻意义。在古汉语中,“朋”与“友”尚有词义上的明显区别,称同师为“朋”,同志为“友”。《论语·学而》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朋”即指同学。撇开词性词义不议,现在看来,人之间只要谈得来,就能呼朋称友了。于是乎不论年长幼、职高低,或是民族肤色有别,还是性格性别各异,只要能划入朋友的范畴,谁都会觉得距离在缩短,心心在贴近,感情在深化。

  古往今来,千古称颂的那些不同生却愿同死的结拜兄弟,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英杰,志趣相投又相见恨晚的知音,以及那些难结连理、抱恨终身的痴情男女,谓之壮哉悲哉!演绎出多少令人回肠荡气的慷慨篇章,或催人泪湿巾的不朽佳话,道其缘由,莫过于“情义”二字。这情义就是佛教中讲的一个“缘”字,以致使我们能成为出谋划策和知心知己的密友,寻求知识和探索真理的学友,成为同甘共苦的战友和志趣相投的好友。

  朋友间关系的建立和维系,其生存的土壤就是依靠情义,看重情义者方为真正的朋友,要不怎能“情义无价”呢?著名作家梁晓声对人生最珍贵的友情认为有三:一是初恋,二是患难之交,三是中学同学。初恋是每个人的第一次,纯情的少年男女尚不懂得矫饰和欺骗,在人生千万个第一次中可说是唯独初恋最真最纯,一任真诚的清泉汩汩流淌;患难的朋友经历生死存亡和艰难岁月的考验,如同经过高温炉火的淬炼后,或变得坚韧刚毅,或被融化消失,有幸生存生活的真情会更令人珍惜;中学时代的同学还未走向成熟,不会装模作样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彼此间也无利禄的竞争和权势的强夺,他们抱定的是对未来的理想、奋斗和追求。这些才是建立真正友谊的根本所在。

  然而,初恋的纯净不会使升温的感情定格和终止。在安定的社会与和平的环境中,谁又能遇到几次生死的关头呢?或许平淡得什么也未曾相遇,或许痛苦、烦恼和曲折总与你相伴。无论你愿不愿意,如不如意,人是不会停留在过去和原地踏步的。时事的变迁可将已固定的友情变得亲密或疏远,何况人的观念和认识在不同程度或不断地发展变化,名禄权利总不停地时不时挤进人们的生活,引诱人们去追求或贪图或抢占或巧取豪夺。于是便出现了顾此失彼,用俗话宽解:人往高处去嘛。释此并不足而论,倒不过由此划分出阶段性,此阶段为朋友,彼阶段可能就是路人或敌人。

  在生活中,人们避免不了利害关系的牵扯,而利害关系的存在和优劣,可谓成了检验朋友的试金石。记得有一则外国寓言,讲到两只狗平时信誓旦旦,愿为终身朋友,一旦主人扔过一根骨头,便怒目睚眦,抢得头破血流。难怪人常言道,酒肉朋友靠不住,究其因就在他们的感情基础是建立在利益的均沾和相互利用上。小人无朋友,有也不真心,是因为他们太看重的是私利与欲望,不重情义,朋友在他们的眼中只不过是获利的砝码和利用的纸牌。尤其是官场和商海中交易的人种,为了贪欲,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

  每当利益和友谊相冲突时,感情便会出现失衡和倾斜,因此就有以出卖亲朋换取官运,以牺牲好友获取私利,以诓骗朋友贪得享受等事情的发生。什么做人的原则,做事的法规和情理,都被抛入九霄云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大概这就是他们的为人,他们的社会。

  其实,生活中议论最多也最热烈的当属异性朋友,说不上是神奇还是神秘,好事者编串起故事来,常乐此不疲,普天下的骚客文人也做尽了文章。有的情爱甚笃而矢志不移,长叹一声“恨不相逢未嫁时”;有的广播情种却从不收获,唱吟两句“饮酒不醉最为高,好色不乱乃英豪”。更有历史上的传闻轶事,如孔子对南子情有独钟,但两人的友情绝无超越的非礼,双方“君子动口不动手”,琴瑟传情,表达爱慕,倾诉衷肠。又如邱吉尔艳遇女明星费雯丽,虽然邱氏心未曾老,垂慕久矣,但在相处之间始终保持着距离,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用目光抚摸美丽,用语言辐射温柔,用歌声传达心意,成为人世的美谈。

  距离产生美,美源于人与心的沟通,而沟通的基础是诚恳,诚恳又是建立在对话真实的条件上的,它拥有着爱和寻觅着爱。这是美学的话题,但人们又何尝不是追求美、发现美、懂得美和享受美呢!距离乃分寸,能把握分寸的并非都是圣人或伟人,朋友之间,只要看重情义珍惜友谊,在对方的心目中就会留下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位置。

  我们要珍视朋友,善待我们建立起来的情感关系,能平起平坐在一起讲过去、述现在、谋未来,互相倾听、互相切磋、互相勉励、互相支持和尊重,这才是好朋友,才能成为好伙伴和好同志。

六、说“病”

  俗话说:病从口入。其实这只说人吃喝没有不生病的。人生几十年,谁没个“病”字,谁没个痛和痒,仅是大小重轻之分。有人身病,有人心病;有人生病可医,有人得病无救。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爱什么等超之过急过多都会是一种病。但有好多病是不用看医问药的。虽然发病率较高,却大多不伤性命。只要自我提防和谨慎,来的快,去的也快。而有的病是一得便是生命难保。甚至传染和伤害他人。正如病从口出是祸也是一种病。社会发展到现在,说“病”已不是病本身的意义了,它的内涵和外延,使得人们更加有新的引申和解释。

  病从眼入,病从耳入,病从手入等,都是在社会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病症。因为脑“贪”,而没有抵抗能力。病者有很多是自身的原因,不讲卫生,不讲道德,欲望膨胀,利益熏心,贪婪而失去平衡,身心憔悴。加之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没有认识和懂得生命的价值,以及无知而盲目的行为等都能使人致病。可以说人生少一个诱惑就少一种病,多一份自私就多一次痛。

  我们可以静心细想,人的病痛很多都是自己造成的,有不得已而获得的,有能避免而放任的,有明知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还有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忽视了长远和事后的。我们要的是健康,为的是健康,只有健康的人生和健康的生活,才能使我们更快乐更持久地发展和奉献自己。若知道病根,发现病源,就应该竭力铲除和制止,做到既治标又治本,使得无病身心健,快乐到永远。

  人生在世,无病的人恐怕没有。因此,我们要防病治病,不该生的病就应该离人越远越好;该生的病也应该早知早治。要知道,有些病的治愈会使人身心更健康,因为毛病多了要人命,病拖久了也能要人命。有的病百药不可治,有的病无药也能痊愈,只是时间问题,有的病能引起其它疾病。生理上有病可以投医问药,而心理上的病一时半会儿是找不到医药的。自己为自己医疗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人有何病,为何而病,自己是最清楚的。如果自己浑然不知,那就严重了,再是如何的好人,也成了残疾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健康而心理残疾的人不是少数,一些人心理严重缺乏健康,心态失衡,一旦把握不住,不但祸害自己,而且殃及他人。这是一般人看不出的毛病。我们应懂得有病要治,无病要防,有时一个很细小的毛病也能要人性命。常言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人间的灾难祸患无不是因病而起,人因病而亡的。因此,在这个多病和病态的社会生活中,追求健康,除去病痛,创造快乐美好的人生和居住环境,是我们人类要共同为之努力和奋斗的。总之,我们要找到病症,能认真对待发现的毛病,并极力去克服和医治它。

七、圈子与圈套

  说“圈子”,人有人的圈子,动物有动物的圈子。物以类聚,人以“圈”分,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圈子”。由于生存的需要和后来衍化成交流的诉求,不是一路人走不到一个圈子里去。“圈子”便圈定了人的逐利和爱好趋向,它的形成也就不难理解了。每个人都在寻找和努力实现自己的圈子,无论是娱乐圈、生活圈、工作圈,还是学习圈、社交圈等。它恰好地为人们的需要与谋求、欲望与意念,以及利益的共享提供了场所和机会。圈中有圈,圈外有圈,它说明了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嗜好走到了一起,以致形成团体和组织。在很多诱惑中,互相利用和关照是圈内人士表现出来的行动。

  圈子的大小都因人进人出而定,它的变动有着多种因素。在官场也好,在商场也罢,总免不了试探考验和讨价还价,在有情无情的争斗中,进出圈子都体现在人事关系的条件之中。尤其是社交圈子,更多地是以财取人,以权取人,以貌取人,以言取人,以能取人,以事取人。倘若取之不进,进之不取,都不是一路人。因此,圈子便会成为圈套,套着人为之效力、卖力。人从这个圈子到那个圈子,在圈子中把自己套牢。只要人的圈子没被破坏和解散,圈套就在其中。

  在圈内圈外,有很多不知者和无知者。不知者不责不罚,无知者无怪无怨,这其实是一种可怜和可悲。自己不认识自己,自己把自己圈起来和套进去,即使自己认识自己,也很难脱离和走出圈子,因为多种利害关系早已将人套在里面。除非你不被权钱、爱情、亲情等事物利益诱惑和左右。

  人在任何环境里生存和生活,都避免不了对身心的需要和拒绝,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看到的还是想到的,是遇到的还是做到的。我们都有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自觉自然地迈进一个个圈子,在圈子中,人们为身心的满足和贪婪,很难有几个人能逃脱不见绳索的圈套。人事中恐怕没有无利益和诱惑的圈套,这圈套就是坑害人的陷阱。可有人明知是圈套陷阱,也毫不犹豫地钻进去。要不,怎会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之说呢?

  我们有各自的圈子,有各自的爱好和追求,但在很多人事中,人们为之努力和奋斗的都是共同的需要,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因此,聪明的人为不聪明的人服务,帮助有权有势的人设圈套献计谋,以获得更大更高更好的利益和满足。我们进圈子上圈套,都是利益和爱好的驱动与诱惑,谁不是在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爱好而付出劳动、牺牲需牺牲的东西呢?

  我们的努力就是为了认识和看清人事,能掌握自己,把握命运。倘若在做人做事上无权也无钱左右别人时,千万不要连自己也约束不住。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想到自己的短处;既要懂得权钱的益处,也要明白权钱的害处。知道累有所值,苦有所愿,为了爱的就不怕牺牲什么,就不觉得苦和累。即使苦累,也总认为是爱的需要和过程。爱是个圈子,权钱和情感是个圈套,谁不是套中人呢?

八、说“和”

  我们要知道,任何时候的任何环境与人交往时,都有一些话是不能说或不便说的,一些事是不能做或不便做的。否则,人便失“和”,产生不愉快、无常理的问题与矛盾。本来和平、和气、和睦、和善、和谐、和好的人与事,便没有了“和”的道德与文化。

  中国是个传统内涵十分丰富的国度,以和为贵,造就和养成的传统的文化生活思想,是其它任何事情改变不了的。“和”文化也由此成了自古迄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需要和平发展,国家需要和平崛起,民族需要和平振兴,地区需要和平稳定,一个单位一个家庭都需要和平安定,我们人更需要“和”文化来提升做人做事创业发展的思想。

  在世界与历史众多教派中,“和”的东西无不贯穿着真善美的活动中,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和”文化的发展和建立,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延续不断的重要文化理念、哲学概念、社会理想、经济基础和政治理论。因此,“和”便是我国文化中最为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无论社会的主题和发展道路如何变化,社会前进和人类进步的根本前提与准则都得行之以“和”。“和”文化在各种行业发展中,它的运用便成了谋取和获得成功的重要方式方法,它是一种品质,一种服务,一种精神。它的境界体现了天、地、人、物的和谐统一。在我们认识和实践过程中,我们的行与止、得与失、利与弊,无不以“中和”之本、“中庸”之道来处事为人的。“和”的出现和使用,不仅是人道德育的目的,也是世道政教的要求和天道运行的规律。

  说“和”,就是要发展建立融洽的关系氛围,使之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己等少些冲突,即便有冲突也是文明和谐的冲突。不应该人为的造成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文明危机、生活危机、健康危机、物质危机等。如今,我们讲协调发展,就是要求人在“和”文化中找到适合发展的道路,解决冲突与危机,协调矛盾与问题,让“和”文化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休息中得到发挥和运用,使得不匹配、不协调、不均衡、不合理、不合情、不合法以及不符合价值标准、不符合自然规律、不符合社会进步的东西,在我们的言行中逐渐减少和缩小。

  “和”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核心,它追求天人之和、人际之和、身心之和的根本理想,它崇尚人与社会之和、人与自然之和、人与他人它物之和、人与身心内外之和。以和为贵便成了中华文明的最高信条。

  在中国文化、哲学、社会、经济、政治等体系中,“和”也就成了维系与发展的核心和手段。实现身心的和谐、内外的统一、精神与物质的均衡,才是发展的目的。因此要求我们掌握“和”的尺度与分寸、法则与原则。

  在我国文字中就体现了“和”的美好,如:温和、平和、谦和、随和、缓和、饱和、调和、风和、气和、人和,还有和蔼、和畅、和解、和善、和谐、和美、和谈、和亲、和气、和睦、和好、和顺、和煦、和衷共济、和平共处等。现实中我们更能体会到“和”的重要和作用,如:领导管理需要,企业经营需要,学校教学需要,商业服务需要,人事交往需要。

  可见,“和”文化的解读是我们理性的需要,是塑造生活的需要,它展现的是思想之美、行为之美、形象之美。我们以“和”为支撑,才能找到能力与智慧的舞台,才能展示生命与精神的风采,才能彰显品质与自我的价值。

“和”就是一种爱,一种情,一种捕获美的契机。人在很多时候就是因“和”而亲,因“和”而美,因“和”而改善创造生活。“和”总能给人带来愉快,带来收益与健康;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涵养,说明一个人的教养。

九、关于运气

  自古人就讲运气,俗话说:运气好,不用起早。这就是人们常理解的:运气来了谁也阻挡不了,好事就是你的,事事就那么顺利。在我们追求事业成功的现实中,成功有很多种,有基础、有条件,靠实力、靠环境等因素自然重要,但大多是在努力的征途中靠运气得以完成和实现的。因此,我们不少人都在寻找和等待运气的到来,祈求福降人间。

  其实,运气是一种说法,是一种机遇,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意外,是一种福分,是一种迷信,也是一种信心,更是一种力量。我们不能小看和低估。几乎谁都在碰运气,努力实现运气,等待时来运转,求人求事求运气。在人们的祝福之中,就充满着各种不同愿望的溢美贺词,有关好运的吉言便横贯始终。运气再迷信再为人客套,也被世人所接受所笑纳所追求。它能使人在获得中拥有满足感、快乐感和幸福感,哪怕是暂时的,谁都是向这方面去想去做去体味。而人生没有永久的满足,也没有永久的快乐和幸福,只有懂得和理解人生中什么是大的满足、大的快乐和大的幸福,才能感受到小的满足、快乐和幸福是微不足道的。

  人的幸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幸运中能认识自我,把握自我,面对人事不自负不自是,求得进步和发展才是正确的。运气就为我们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因此人更为注重运气的到来,当然不是希望做什么事都靠运气。人生中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多半是在我们生活里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光依赖于运气是不够的,运气只能说明是好事有好的回报。对于最珍惜生命的人,几十年的生活光阴,其结果好歹都不免是一样的。像运气一样或类似的东西,在人只不过是让我们活得开心,使我们做得更好,从而才不失望不悲观。在人的大是大非和得失面前,运气便是天意,天公作美,我们应最感庆幸。

  说来道去,运气在我们人生过程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无论是有可能还是不可能,人们都做着升官发财的梦,只要生命不止,欲望还在,人生的梦想总是萦绕心怀。现实中,人们除了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有好运气。人的贪婪和世俗,使得人的精神建立在对官运和财运的满足上,甚至永不满足,而且不失时机地拼命争夺。如今我们缺少的不是运气,也不是升官发财,而是一种志气和骨气,一种胆量和勇气,一种作为人的素质,一种求生存的道德,一种不信邪不迷信迷惑的健康思想,一种求真向善爱美弃私的精神品质。

  历史和现实告诉并提醒我们,针对人生追求既要客观分析,又要主观努力,无论是人的初级阶段生存,还是趋向高级阶段生活,都是为了各自所需、满足和愉快。可以说彼此不分高低,但所面对的程度不能不使人有大小和上下之别。运气带给我们什么是看不到的,只有我们自己来感受和领略。

  在我们周围,很多人都在为官运财运创造机会,争取机会,甚至是制造骗局,搬弄是非,为运气导演着丑剧,提供发展和获得什么铺设条件。为官而官,为财而财,为运气而运气,这也许就成了一些人的专长和爱好。他们为了升官发财,不惜拿青春和生命做赌注,其结果是赌去了人生,输送了岁月。这对于他们是好运还是厄运?如果不去理会贪婪之心赠给他们的是违法犯罪和不幸,此运气也就运来了灾难和悔恨,什么幻想和希望,什么人生的美好,一夜之间灰飞烟灭,运气也就不再复生。

  但愿我们不为官运而悲哀,不为财运而痛苦,不为运气而伤心伤神。我们能拥有人生,并拥有人生的思想,拥有人生的理论,拥有人生的实践,这便足矣!不过,有利害关系的存在就有运气的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