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b驱动工具:【每日一诗】蓬莱文章建安骨--三曹系列(本课程结束,总置顶一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30:16

关于三曹和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

 

有“谪仙”之称的李白,在唐玄宗天宝末年登上宣州(今安徽宣城县)谢脁楼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时,赋诗一首,中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之语。这里虽然兼以建安风骨和谢脁比喻李云和自己的才情,但也表露了他对建安诗人的评价。“蓬莱”在此处一语双关,一方面是借汉代学者称东汉政府藏书的东观为“道家蓬莱山”的典故指在秘书省(唐代政府贮藏图书秘籍的机构)任职的李云,另一方面无疑也蕴含着将建安诗人譬作蓬莱神仙之意。建安之作挟壮思,怀逸兴,飘然欲飞,有上天揽月之慨,宜其为蓬莱神仙之语。

李白这首诗中所说的“建安骨”,是“建安风骨”的简称,大抵相当于陈子昂《修竹篇序》中所说的“汉魏风骨”。因所谓“汉”,在建安之前实只包括托称苏武、李陵所作者以及《古诗十九首》等为数不多的五言诗,大多数即为建安之作;而所谓“魏”者,除稍后阮籍等“正始诗人”外,大多也仍属广义的“建安”范围。这些说法,大约都肇始于钟嵘的《诗品》“建安风力”之说,但经陈子昂、李白那样著名的诗人倡导之后,“建安风骨”之说遂成千古不刊之论,也引起了现代许多研究者对“风骨”二字涵义的许多争议。这实在是我们的古人用词不很精确造成的。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在《南阳公集序》中说:“两班叙事,得丘明之风骨;二陆裁诗,含公干之奇伟。”其中“两班”,即著《汉书》的班固、班昭;“丘明”,即著《左传》的左丘明。他在这里所用的“风骨”,显然是指《左传》的那种精神、风格。所以后人也有称“建安风骨”为“建安风格”的,如清人冯班说:“五言虽始于汉武之代,而盛于建安,故古来论者,止言建安风格。至黄初之年,则诸子凋谢,止有子桓(曹丕)、子建(曹植),不复赘言黄初体也。”(吴乔《围炉诗话》卷二引)与陈子昂大约同时的李善,则又以“气质”称建安诗体,其《上〈文选〉注表》中有“虚玄流正始之音,气质驰建安之体”这样的话。所以,所谓“风骨”、“风格”、“气质”,其实意思都差不多,至于古人在使用这些词语时所含蕴的具体内容,或者说潜台辞,则又出于他们各自对建安诗风的不同体会和把握而往往不尽相同,但这不同,与他们使用“风骨”、“风格”抑或“气质”来表述则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那么,古人所谓“建安风骨”或“建安风格”大体上指的是什么呢?从李白诗中可以看出,他指的是“俱怀逸兴壮思飞”,也就是建安诗那种高亢昂扬的豪情逸志。陈子昂指的则是建安诗“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大致就是格调雅正、感情跌宕、音调铿锵的意思。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指宋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又说:“汉魏古诗,气象浑沌,难以句摘。”又说:“黄初(曹丕称帝后所用年号)之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从他的这些话里,可以看到他所说的“建安风骨”指的是建安诗的词藻、理义、意味、寄托诸要素浑然一气,彼此间没有痕迹可求的现象。我们可看到,以上诸家的“风骨”之说都与他们自己对诗的喜向趣味有关,立论的角度不尽相同,其所谓“风骨”的涵义自然也并不完全一致。所以我们如果脱离诸家的具体论述而抽象地议论“风骨”,试图得出一个抽象的“风骨”概念,实在是徒劳无益的,其结果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已有的“风骨”诸说之外又添一新说而已。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如还“风骨”以本来面目,把它单纯地理解为精神、风格、气质的意思,反而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歧异。

上述诸家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或诗论家,可以说都是独具只眼的卓越人物,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建安诗风的把握自然都有其独到之处,都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全面和完整地把握整个建安时代的诗歌风格,区别它与以后历代诗歌的不同。

这里我们不能不提一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建安诗歌整体风格的评论,他在《明诗》篇中说:“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同也。”这里他指出建安诗人在创作上有这样一些共同的特点:都能慷慨激昂地披露胸襟、明快磊落地施展才华;抒情叙事不追求纤细周密,驱辞遣词来描写形貌时则追求清晰明快。这是对建安诗歌总体特征所作的最早的评论,也是比较公允的评论之一。

值得一提的还有宋代范温在《潜溪诗眼》中的议论,他说:“建安诗,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风调高雅,格力遒壮。其言直致而对偶,指事情而绮丽,得《风》、《雅》、《骚》人之气骨,最为近古者也。”也就是说,建安诗歌词藻丰富而不华美,质朴而不俚俗,风格高雅遒劲,用语切实而少用对偶,叙事感情充沛而又婉约多姿,最能体现《诗经》和《楚辞》的风格。我们认为,范温对建安风骨所作的这一勾勒,是较为完整和准确的。具有这些特征的建安诗歌被李白誉为“蓬莱文章”,不亦宜乎!

--节选自“古典诗词漫话”之《建安风骨》,李宗为著,中华书局出版

 

三曹

 







   《文心雕龙》中如此评价:

曹植为上品:“魏陈思王植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

曹丕为中品:“魏文帝其源出于李陵。颇有仲宣之体则。所计百许篇,率皆鄙质如偶语,惟西北浮云十余首,殊美赡可玩,始见其工矣。不然,何以铨衡群彦,对扬厥弟者邪?”

曹操为下品:“魏武帝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曹操存诗20余首。他的一部分诗真实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和百姓的苦难。如《蒿里行》记录了汉末董卓之乱前后最黑暗混乱的一段历史,描绘了军阀争权夺势所造成的悲惨现实:“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另一部分诗抒发了他的人生抱负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如《观沧海》写登临碣石眺望大海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作者吞吐宇宙的气概和宽广博大的胸怀;《龟虽寿》抒写了年命有尽而老当益壮的积极进取精神;《短歌行》抒发了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曹操创造性地用乐府古题写时事,如《薤露行》、《蒿里行》本是送葬时的挽歌,在曹操笔下却以其反映现实的鲜明性被称为“汉末实录”。此外,他的四言诗为已经僵化板滞的形式注入新的活力。曹操不仅用自己的创作开风气之先,而且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曹丕的诗歌形式多样,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无所不备,多为对人生感慨的抒发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题材上除一部分写游赏之乐的宴游诗外,以表现游子行役思亲怀乡、征人思妇相思离别居多。借传统题材表现了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气氛,以及人生多故的伤离悯乱。风格清丽婉约。最著名的是《燕歌行》二首,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一描写女子在凄凉的秋夜里辗转难寐,思念远人,细腻委婉,缠绵悱恻,传诵不衰。曹丕文章的语言渐趋华美,排偶气息和抒情意味都比较浓重,代表了文章由质趋华的倾向。如《与吴质书》在追念旧游、感伤逝者中,描绘出友人的情怀与自己疏放的性情。感情凄怆真挚,语言流畅婉转,文笔清秀隽丽,是一篇含蓄深情,情文并茂的杰作。

曹植诗歌文采气骨兼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对诗歌的题材和内容进行了多方面开拓,艺术上注重声色的描绘和技巧的琢磨,富于创造,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钟嵘《诗品》评价其诗曰:“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曹植又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现存诗中有三分之二是五言诗。他以自己杰出的创作为我国古典诗歌从朴质无华的民歌向体被文质的文人诗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不愧是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该帖子于2009-7-13 8:15:08被 铁皮鼓 编辑过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7:32:04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4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之曹操篇

7月13日:短歌行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推荐人语:

这首诗的核心,是一个“忧”字。

但是曹公的忧愁,不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的相思之愁,不是“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的伤春之愁,不是“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离别之愁,不是“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故园之愁,更不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之愁。曹公的忧愁,直是有骨头的,于时空之苍茫浑然中,自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慷慨磊落之气。雄浑而不沉溺,强健而不张扬,有风有骨,猎猎作响,击缶诵之,方臻其妙。如此写愁,罕有人能匹敌,惟范忠淹数阕约略近之。

曹公四言诗之妙,不在于其内容,也不在于章法。渴纳贤才,自古而然,而这首诗在章法上也自然朴拙,任意为之,后世关于结构之解读,多属附会。想想看,或许在某个“今日良宴会”中,几壶杜康下肚,面对天上一轮明月,一代英雄悲歌慷慨,人生苦短,大业难立之忧伤,天下归心,成就周公般伟业之雄心,以及对能够辅佐自己的人才之渴慕,一齐顺着酒气涌上心头,绵绵不绝,非歌无以抒发,非诗无以倾吐。于是,自觉不自觉地,天上之明月,地上之白露,桌上之美酒,缶上之悲歌,和着诗经,和着帝王之愁,竞相喷涌而出。这其间,有反复,有直接,有急切,有舒缓,仿佛灵光一现,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一瞬间,这些未经雕琢的诗句,不经意间便成为绝唱。

今天,这些鼓点般大气而凝重的诗句,何以能够继续感动我们?原因很简单,我们生活的大地,早已经支离破碎,失掉了原初的那种完整性。而我们的感情,也日渐琐屑纤弱,不对,是迟钝。有些时候,是需要《短歌行》这样的重兵器锤击,从而部分地恢复存在的广博与深厚,昂扬与骨气的。

(推荐人:铁皮鼓)

 


      
 



该帖子于2009-7-13 8:50:52被 铁皮鼓 编辑过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10:37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5楼

  网友评论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4:56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6楼

   

7月14日:观沧海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推荐人语:

这首诗写得霸气十足。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个“观”字,体现了人与沧海之间的对峙。――不是无所用心之“看”,也并非物我相忘之“见”,而是一种王者的挑战,能够与沧海对峙的,那该是何等英雄的人物,有何等的勇气!而“沧海”,不仅仅指空间中浩渺无边,而且也隐含了时间的维度,悄然带入了一种历史沧桑感。

境由心生,景亦由心生,因此英雄眼中之景,不是优美小巧,而是大气崇高。澹澹之水,竦峙之山,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都是连成一片的苍茫萧瑟,但这片萧瑟却并非凋敝,其中跳跃着的,乃是一颗壮心。也就是说,这不是少年人的豪语,而是从大地深处,大海深处,英雄心灵深处生长出来的景观。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此四句非写实也,乃造境也。这里面所蕴含的,不仅仅是一种雄浑大气,更有一种运筹万物的生机。因此此诗,在人与沧海的对峙之中,悄然彼此融为一体,而沧海,也便成了曹操的心脏。――这是何等有力的心脏,何等有力的脉搏!直到现在还在跳动。

近两千年后,另一位帝王诗人毛泽东在北戴河边想起这首诗,也禁不住赋诗一首: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不错,“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但是今天又有多少躯壳,能够安放这样的一颗心脏?

(推荐人:铁皮鼓)


      
 



该帖子于2009-7-14 7:14:02被 铁皮鼓 编辑过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5:20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7楼   网友评论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5:37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8楼    

7月15日:龟虽寿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推荐人语:

从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到《红楼梦》中的“古今将相在何方?荒豖一堆草没了”的悲叹,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功名难就的感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无论是神龟还是飞龙,是帝王还是百姓,终究难以脱逃命运之大网。存在之意义或者无意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显现出来。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在命运的大网面前,个体之人何为?曹操此语,与其说是在讲养生之道,不如说是在讲永生之道。用现在的话来讲,是通过赋予存在以意义获得精神上的永生,用《左传》里面的话来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因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才成为千古绝唱,“老骥”与“千里”,“暮年”与“壮心”,才形成了张力,像一张拉满了的弓,射穿了人类的漫漫岁月,给予所有心怀梦想者以巨大的激励。

(推荐人:铁皮鼓)

     
--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该帖子于2009-7-14 21:43:44被 铁皮鼓 编辑过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5:52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9楼   网友评论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6:30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0楼    

7月16日:蒿里行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

中平六年(一八九),汉灵帝死,少帝刘辩即位,何进等谋诛宦官,不成,被宦官所杀;袁绍袁术攻杀宦官,朝廷大乱;董卓带兵进京,驱逐袁绍、袁术,废除刘辩,另立刘协为帝(献帝),自己把持了政权。初平元年(一九○),袁术、韩馥、孔伷等东方各路军阀同时起兵,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为奋威将军,联兵西向讨董卓。

蒿同薨,枯也,人死则枯槁。所以“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蒿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是当时人们送葬时所唱的挽歌。

推荐人语:

《文心雕龙》中说:“魏武帝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于此诗中尤其明显。

这是典型的叙事诗,带有史的性质,高度凝炼概括,聊聊数语,将一段复杂的史实及其因果说得清清楚楚,直陈其事中,又有一股悲壮之气,甚至极为沉痛。“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战争造成的生灵涂炭,由此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是,这首诗背后站着一位复杂的英雄。这个世界上有少数的大英雄,或许难以用道德来评价,甚至任何评价都是蹩脚的。一方面,“一将功成万古枯”,靠征战成名的英雄,哪个手上没有沾满鲜血?另一方面,类似曹操这样的英雄,又往往有着济世之志,对于百姓苦难,有着与生俱来的悲悯。只是这种悲悯,不是史怀哲式的对生命的敬畏,甚至不是对一个一个具体生命的悲悯,而是对更广阔意义上的苍生的悲悯。这种悲悯,既导致了英雄的残忍,也造就了英雄的不朽。

因此,“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便不是小人物之呼天抢地号啕复顿足,而是大英雄之崇高悲悯以苍生为己任。

(推荐人:铁皮鼓)

--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该帖子于2009-7-15 20:48:16被 铁皮鼓 编辑过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6:40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1楼 网友评论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7:00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2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之曹丕篇

7月17日:杂诗二首(其一)

 

杂诗二首(其一)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推荐人语:

建安风骨,本质上是秋天的。

一个北风猎猎的深秋,主人公久久不能入睡,披衣出户,在水边徘徊良久。夜里的白露打湿了衣裳,面前是盈盈秋水,头顶是皎皎月光,斗转星移之间,离家已久,这份孤独与思念,断人心肠。

曹丕此诗,我尤其喜欢“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这样朴拙无华的句子。这样的句子,放在秋夜、北风、白露、明月、星河的背景之下,那份秋意,便直透人心,那份思念,便纠结于心而不能抑止。--这是现代人很难感受到的。

但是,“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许多时候非关距离,而是人类的普遍心理感受。漫漫的未必是秋夜,也有可能是更为渺远的时光,烈烈的也未必是北风,难道不是无时不刻袭来的孤独与悲凉?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境遇之中,谁能够挣脱,真正地返回心灵的故乡?那通向内心的路在哪里?更多的时候,难道不是“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重要的是,这种存在之体验,存在之经验,常常于不经意间捕获了我们。例如此刻,尽管是盛夏,仍然感觉到有寒气凛然而来。

(推荐人:铁皮鼓)

--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该帖子于2009-7-16 22:41:00被 铁皮鼓 编辑过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7:11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3楼 网友评论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7:21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4楼      

7月18日:杂诗二首(其二)

 

杂诗二首(其二)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推荐人语:

这首诗将客居他乡的游子比作车盖般飘流不定的浮云,自己不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在不当其时之际,也只能无可奈何地与“飘风”(突然而至的暴风)遭遇,被吹到吴会一带。但这里毕竟不是游子的故乡,也不是久留之所,只是命运如此安排,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只能暗暗地避开他人。

用浮云、飞篷之类形容游子,虽然老套,但特别恰切。除了少数人能够扶摇直上之外,大部分游子,遭遇“飘风”,几乎是无法逃遁之命运。因此,游子对于人情之冷暖,存在之体会,远较一般人为深。这首诗中,也是寄寓了极深的生命感以及悲伧。

我也是一个“适与飘风会”的游子,也时常体会到那种寒风吹彻的凛然,读此诗便格外有感触。只是想想,人类也不会是这个星球上脆弱易散的浮云,地球也是宇宙间微尘般的浮云,游子不是临时身份证,而是根植于人,乃至于一切生命的深处之无法摆脱的存在境遇,也就释然了。要紧的是,尽可能飘得优雅一些,不要像乱世那样狼狈就是了,哼哼。

(推荐人:铁皮鼓)


--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该帖子于2009-7-17 23:06:32被 铁皮鼓 编辑过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7:30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5楼   网友评论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7:43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6楼    

7月19日:燕歌行二首(其一)

 

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推荐人语:

相对于四言诗的朴拙,五言诗的简古,七言诗总是显得心思细腻委婉回旋,更何况句句用韵?

秋深了,草落了,霜起了,燕去了,世界突然间就孤独了,思念无边无际地袭来。有盼望,有感伤,有寂寞,有怨抑,更有泪水。良人不在,曲调难成,唯见明月星汉,牵牛织女,万古不变。这首诗的奇妙在于,思妇之悲,既是缠绵低徊的,适于“短歌微吟”,又因为时空背景而显得深沉悠远,绵延不绝。

这首诗据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七言诗,我从少年时代即熟诵之,极为喜爱。如今能够记起,当初印象最深刻的句子,一是“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喜其直陈物事,又大气磊落,尤其是“摇落”一词,极有骨气;一是“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喜其以直笔写婉曲之情,那种思念与委屈,栩栩如生。

思妇诗是古典诗词的一大主题,也往往尤其感人。因为好的诗歌,乃存在之涌现,而思妇的存在状态,往往是“等待”,等待良人,等待被宠爱,被怜惜。有趣的是,思妇诗的作者,基本是男子。这不仅仅是一种设身处地,更重要的是,男子也往往生活在一种等待之中,等待被赏识,等待被任用,等待“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那一时刻。千载之后,我们也被这样的诗歌捕获,是因为等待乃是存在的一种基本状态,我们从降生到死亡,难道不也是一种等待?等待花开,等待生命的自我完成。这种等待,在中国文化之背景下,尤其突出,已经融渗进中国人的意识深处。

清代诗论家陈祚明在他的《采菽堂古诗选》中也有过一段对此诗的评述,可以参看:“盖句句用韵者,其情掩抑低徊,中肠摧切,故不及为激昂奔放之调,即篇中所谓‘短歌微吟不能长’也。故此体之语,须柔脆徘徊,声欲止而情自流,绪相寻而言若绝。后人仿此体多不能佳,往往以粗直语杂于其间,失靡靡之态也。”

(推荐人:铁皮鼓)


--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该帖子于2009-7-19 6:19:44被 铁皮鼓 编辑过

该帖子于2009-7-19 8:45:58被 铁皮鼓 编辑过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7:54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7楼   网友评论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8:05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8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之曹植篇

7月20日:美女篇

 

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轻裾随风还。

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推荐人语:

曹植之诗,华美丰赡,令人爱不释手。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这是何等美丽娴静的女子!采摘桑叶的时候,柔嫩的枝条纷纷低下了头,似乎不胜娇羞,被碰落的叶子,也不是掉落,而是翩翩而落,仿佛在起舞。以柔条落叶写女子,女子之柔美、羞怯、顾盼生姿,甚至那种行走的情态,都似乎如在目前。

接下来先铺陈女子体貌之美,再通过对女子居所的描写,通过其他人之眼,将女子之美写得无以复加。诗人不仅是写女子外貌美,更重要的是通过外貌美来写人物内心美,写女子内在的品格修养,写女子那份高洁的志意,颇有几分乐府的风格。

等将女子之美写至极致时,忽然一个逆转,诗歌的主旨才显现出来:“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求婚的人虽多,但是哪个知道女子心里真正的志意呢?哪个知道她心中的良人标准呢?于是,在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这个女子禁不住“中夜起长叹”了。这个女子,显然是曹植的自画像,才华绝代的诗人内心深处隐秘的怨抑,便在字里行间展露无疑。

 

 
--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该帖子于2009-7-19 23:35:49被 铁皮鼓 编辑过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8:15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9楼 网友评论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8:30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0楼    

7月21日:七哀

七哀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推荐人语:

此诗一目了然,是曹植以妾自喻,写自己与曹丕的关系的。但是,设若当初这首诗作者佚名,那么,读后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我最喜欢开头的起兴:明月,高楼,流光,以及徘徊的思妇,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你可以感觉到,这是一个高洁自重,孤寂哀怨的思妇形象。“流光”一词尤其精妙,思妇心思之婉曲,借着月光流泻出来。接下来的则直陈其事,几乎是“分行的散文”,仿佛有一个问答的对象,又仿佛自言自语,是一种有意味的朴素,它依赖的不是语言形式的起伏跌宕,而恰恰防止了形式的喧宾夺主,让思妇内心的千肠百转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丈夫已经离家十年了,思妇独自在家,一个飞扬上升,应时而起,一个沉寂孤苦,望穿秋水。浮沉的不只是岁月,更是彼此之间的关系。思妇一直希望像西南风一样回到丈夫身边去,但是,希望常常落空,既然丈夫已经起了变化,卑微的思妇,又该去依靠谁呢?

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用在此诗上,也是非常恰切的。“人事多错迕”,只是有些时候,造化弄人,无论这个“君”是指君、丈夫,或者一份理想志意。

今天,高楼林立,明月难觅,不再有徘徊的流光,更不会有穿越十年岁月的“思妇”,幸耶,不幸耶?又哪里能够一语道清呢!

(推荐人:铁皮鼓)

 


--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该帖子于2009-7-20 23:20:23被 铁皮鼓 编辑过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8:40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1楼 网友评论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9:00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2楼    

7月22日:南国有佳人

 

杂诗(其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芷。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推荐人语:

干国祥:

——南国有佳人,让我们想起“北国有佳人”的名句,这里便有了多重的表达效果,一是让我们在暗中联想起“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那种美丽,但不直接说,只是通过语句的相似,表达出一种符码的效果。另外,南国应该是和湘妃的传说有关,那同样是坚贞、美丽的象征。所以,“南国有佳人”五字里,便揉合进多重特殊的隐义。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她有一顾倾人城般的美丽,她如湘妃般的美好与坚贞。

首两句,写尽生命的美丽(遗世独立)

次二句,写尽美人的彷徨(空旷与寂寥)

后两句,写尽美人的落寞(守高洁岂同与世合污)

末两句,写尽美人的伤感(美丽终将谢幕)

蓝色大海:

桃李、潇湘芷、朱颜、皓齿这些都是表现佳人自己的美质,高洁的内在品质 ,对自己的“荣耀”倍为珍惜。

银杏儿:

佳人很美“容华若桃李”,住在一个很有名的地方,江北岸、潇湘芷,说明佳人的心气很高,不是平凡之辈。但是人们并不欣赏她,“时俗薄朱颜”,岁月匆匆过,美好的容颜被世俗销毁了。“薄”字写出了岁月的残酷。“泰山梁甫行”,看到的是惨不忍睹的场面和景色,各、殊写出环境的悲,佳人只能“寄身于草墅”

铁皮鼓:

银杏儿解释得很好,但是时俗薄朱颜似乎理解有误

还可以做梦吗:

谁为发皓齿?什么意思?

铁皮鼓:

为谁发皓齿

发皓齿是歌唱的意思

铁皮鼓:

是的

所以统观起来,写了这么一回事情,一个内外兼美的佳人,渴望为人赏识,能够献出自己的才艺,但却不被赏识而感觉到孤独焦虑

铁皮鼓:

不过重要的是每一个句子中渗透出来的那种感觉

干国祥:

由美的绝伦,到寂寥落寞

干国祥:

再由外在的落寞,到内心的忧伤与高洁

最后这种坚守又被岁月与生命流逝的叹惋与恐慌所淹没

铁皮鼓:

“美人迟暮”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感觉,并不是个别人的感受

这是兴发感动的基础

因此这里的“美人”,既可以被接受为“美人”,被理解为“曹植”,或者某一时期的“我”。

这首诗歌为什么能够打动我们?

-荷:

因为我们也有不被赏识的时候

干国祥:

因为才华是我们的美貌

因为我们也曾为了实现抱负而在这大地上东奔西走

因为这个拜金主义与权力主义的世界中我们难以苟同

因为我们终将死去而辜负这可能的才智与才华

西门小醉:

佳人之美之荣耀,俯仰间岁月凋零。我的青春我的歌不也是如此吗?

干国祥:

现在大家理解了什么是兴发感动了吧?

铁皮鼓:

一棵开花的树

作者: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铁皮鼓:

发现有何类似之处?

-荷:

同样的落寞和期待

铁皮鼓:

许多诗歌,流露着同样的悲伤

银杏儿:

席慕容的诗也很“兴发感动”一样的不被理解和赏识

铁皮鼓: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铁皮鼓:

读过相当多的类似诗歌之后我们会突然发现

发现他们之间相似的结构

这种结构,潜藏于我们内心深处

被一次次地唤醒

孩子的春天:

兴动感发就是以自身情感的共通,读诗也读自己。

铁皮鼓:

现在回到叶嘉莹,回到兴发感动

大家注意在这一首诗解读过程中的线路

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入诗歌之中的

(今天的推荐人语,取自7月21日晚古典诗词组群讨论)

--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该帖子于2009-7-21 23:33:42被 铁皮鼓 编辑过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9:19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3楼  网友评论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9:34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4楼    

7月23日:杂诗(其八)

 

杂诗(其八)

悠悠远行客,去家千余里。

出亦无所之,入亦无所止。

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

 

推荐人语:

无法形容此诗带给我的感受。

愁思悠悠者,远行客也,离家千余里,何所栖也。“出亦无所之,入亦无所止”,出入之间,人生之彷徨乃至于惊惶不定,跃然纸上。这既是身体的流浪,也是精神的流浪,时空上的广阔,反衬出人之渺小孤弱与飘浮难定。“浮云翳白日,悲风动地起”,既是一种生存环境,也是一种心理状态。

这当然不是一个人的感受,乃是一个时代士人们的普遍境遇和存在感觉。在这种背景下,对自身存在的关切便成了普遍思索的话题。无论是急于事功的三不朽,还是遁世隐居的自在或虚无,均成为这个时代的表征。

用生活有现代世界中的“士人”们的话来说,人是在一个极偶然的情形下被抛入世界的,都是“出亦无所之,入亦无所止”的“远行客”,只不过,在所谓的盛世,人对自身命运的这种洞察被肤浅的世俗生活所遮蔽,而只有在特定的时代,才比以往更清晰地浮现出来而已。

(推荐人:铁皮鼓)


--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该帖子于2009-7-23 8:32:39被 铁皮鼓 编辑过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8:59:51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5楼   网友评论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9:00:01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6楼    

7月24日:泰山梁甫行

泰山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推荐人语:

曹植的诗,以华美著称,但此诗则质胜于文,烈烈有骨。前两句写得开阔沉郁,紧跟着聚焦于“边海民”,写他们的流离失所以及狼狈情状:妻子儿女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东躲西藏,有何尊严可言?而家园已经成了狐兔聚居的场所。

全诗中的感叹,仅“剧哉”一处,更多的是“直陈其事”,简洁的叙述中,又渗透着悲慨。虽不能说力透纸背,那份关切忧患,那种对于黎民苍生的不忍,还是弥漫纸间,令人叹惋。

(推荐人:铁皮鼓)

 
--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该帖子于2009-7-23 22:39:59被 铁皮鼓 编辑过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9:00:11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7楼 网友评论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9:00:23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8楼    

7月25日:吁嗟篇

 

吁嗟篇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飚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推荐人语:

可叹我这流转的飞蓬,活在世上偏偏如此艰难;永远的离开了根茎随风飞去,朝朝与暮暮不得安闲;由东至西横过了多少曲路,从南向北越过了多少荒田;突然遇上旋起的回风,把我吹入蓝天上的云间;我以为来到了天路便是尽头,谁知又堕入无尽的深渊;暴风再一次将我卷起,仍旧把我送回最初的那片田野;我正要往南,却忽然朝北,正想往东,却被吹到了西边;飘飘荡荡的我不知所归,一时间霍然消失,一时间又霍然出现;我曾经飞遍了八大湖泽,也曾经走遍了五岳的山颠;尝尽了人生流离无定的痛楚,有谁能体会我内心的苦艰?我愿作那林中的小草,随着秋播的野火,化作一缕缕尘烟;就算要承受野火烧燎的痛苦,能与根荄生死相连,我也心甘情愿。(译文取自网络)

以飞蓬来写人对于存在之感受,也是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传统。但写得像曹植这样刻骨铭心的,非常少见。因为特殊的遭际,曹植这流转的飞蓬,始终渴望着与根荄相连,哪怕承受野火的痛楚,也不愿意拥有飞蓬的自由。

这首诗之所以现在还能够深刻地打动我们,或许更重要的原因是,对于飞蓬式存在的恐惧与对于飞蓬式自由的渴望,始终如影随形地根植于人类的内心深处,曹植,不过是因为遭遇尤其特殊以及心灵特别敏感而被这种存在所更深地捕获而已。

既然飞蓬的恐惧根植于我们的存在深处,那么,我们所苦求的根在哪里?什么样的根,能够让我们获得意义感与归属感,宁可承受野火烧燎般的痛楚?

(推荐人:铁皮鼓)


--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该帖子于2009-7-25 9:42:37被 铁皮鼓 编辑过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9:00:41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9楼   网友评论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2009-7-13 9:00:52 铁皮鼓 等级:精灵使 权限:总版主 积分:30335 金钱:36006 声望:5273 经验:30081 发帖数:15896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30楼    

7月26日:送应氏

送应氏(其二)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注释:

1.清时:指海晏河清之时。

2.展嬿婉:表情意。

3.朔方:北方。

4.亲昵:亲友。

5.河阳:县名。

6.中馈:家中饮食。

推荐人语:

此诗写于战争之中,是在“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送应氏》其一)的背景之下发生的。

在这个清时难得,嘉会难常,人命若霜的年代里,诗人要与好朋友离别了,亲朋好友,置酒相送。这一去,却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乱世里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离别的悲凉。“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几句写得巧妙,明明是客人无心宴饮,却说大概是因为酒菜太微薄了。而朋友对自己的友情尤其深厚,因此寄予的希望也特别的深沉,而诗人也因这种希望而感觉到惭愧,觉得对不起朋友的厚望。文意婉曲,含有不尽之意。末了飞扬起来,以比翼鸟喻指与朋友的关系,只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这种愿望,也总显出几分怆然。

曹植此诗,意味深长。写送别,却凝聚了远比送别丰富得多的信息。时局动荡,身如浮萍,事功未定,中心如焚,爱怨悲惧,一齐涌上心头,却又挤在送别的主题中,说不尽的苍凉悲壮。

(推荐人:铁皮鼓)

 

     
--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该帖子于2009-7-25 22:30:10被 铁皮鼓 编辑过

我的读书笔记: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2699_1.html
欢迎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http://bbs.eduol.cn/post_112_385045_1.html
我的个人空间:http://652869733.qzone.qq.com
蓬莱文章建安骨解释 千古诗人,蓬莱文章建安骨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千古英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蓬莱文章建安骨”指的是什么?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写的是谁???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是赞扬谁?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是赞扬谁? 千古事才,蓬莱文章建安骨说的是谁? 千古诗才 蓬莱文章建安骨是谁写的啊?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做骨,青莲居士摘仙人.说的是谁?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谛仙人。是赞扬谁的?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是赞扬谁的?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谛仙人。赞扬谁? 千古英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滴仙人 ( )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嫡仙人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仙人。所赞人物是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称赞的是谁?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描写叙述的对象是什么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这句话描写叙述的对象是谁?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家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赞美谁 请写出对联所赞颂的人物:千古英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古.一身傲古,青莲居士谪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