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miix210怎么样:抓住你想要的,迎向成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01:10
你的目标是什么?
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非天赋与机遇,而在于有没有人生目标。
对于个人是如此,对于一整个团队来说也一样。
当团队有了一个共同目标,就容易成功。清晰的目标会使团队加强凝聚力,也助于解决团队中存在的问题。
目标是最好的老师
很多人习惯于按自己现有的能力、条件、资源来制定目标,以为必须先具备某种条件才有资格制定相因应的目标,所以不敢挑战超出自己能力的目标。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是先有目标,才会进步,相对应的能力才会锻鍊、激发出来。试着为自己去订一些高出能力的目标,并创造出需要的条件去实现目标。
愿望与目标
成功与否不在于你是赚了一百元还是一百万元,是看你有无达到目标。
如果目标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可以检视,这只能算是一个想法或者一个愿望而已。
如果想要成功却没有目标,为自己找到一个目标就是你眼下的目标;如果你已经有了目标,那就不断强化它,保持行为与目标一致,直到最后实现它。
去你想去的地方
一个人拿着玻璃杯,你知道他想去哪里吗?
答案是:去他想去的地方。
我们可能会被「拿着玻璃杯」这几个字迷惑,认为他应该是去倒水、去刷牙、去实验室…但说不定他只是想把玻璃杯扔进垃圾桶。
在各式各样的障眼法前,目光可能会移开,看不清自己的目标;千万别忘了,你是要去你想去的那个地方。
退一步,海阔天空
我们常喜欢说:这是他的错。这样自己就不需要改,要改的是对方。这也意味着对方才有进步空间,自己没有。
其实,就算自己没错也可以道歉。
「对不起,我真的不能原谅你」
「对不起,我们可以重新开始」
「对不起…」
如果道歉能帮你有一个更好的将来,你为什么不愿意去做呢?退不是亏,是投资,是对更好未来的投资。
人生二元论
有欢乐就有痛苦,这是人生的二元论。
痛是一种生理反应,不可以回避。苦是一种态度,是你对痛的态度。
痛不痛无法选择,但苦不苦是可以选择的。你可以选择痛苦,也可以选择痛快。
你可以痛,但不必苦。
努力与创新
努力和创新,是一个人能否达成目标的两个重要层面。不努力,是输给自己的懒;不创新,则是输给自己的拙。
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聪明、有效的工作。
做事时请多问问自己:还有什么可能性?还有什么人、什么资源可以支援达成目标?还有什么机会没有看到?
态度决定一切
篮球比赛到了胜负关键时刻,A队落后对手不少分数。
教练问:如果是麦可乔丹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怎么做?
队员回答:他绝不会气馁,会继续努力直到反败为胜。
教练又问:如果是Jack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怎么做?
队员问:Jack是谁啊?
教练说:Jack就是那个在这种情况下放弃的人,因为他放弃了,今天你们才不知道他是谁。
成功者往往是比失败者多走一步,继续前行的人。
成功由自己决定
我们通常的一种思维模式是having—doing—being。
看来合乎逻辑,但这样的做法是在「要求条件」。是一种缺少创造性的做法。
更有效的顺序是:being—doing—having。也就是先让自己在心态上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接着才能像成功者一样去做事,然后就拥有成功者所拥有的条件。
哭,没问题
我们谁生下来不是抱头痛哭的?哭,没问题,不过我们可以一边哭一边做事啊!
我们可能会因为失恋、工作压力或者其他不开心的事情而哭泣。哭,没问题,但别成为工作与生活的障碍。
哭了之后,重要的是把学到的带回生活里。
赢的动力
我们可能会为自己订了类似「要赚到20万,不然我不回家」的目标,并因为达不到目标而不开心。
用负面的动力来推动自己做到目标,过程太苦,代价太高,就会活得不开心。其实,当你开心的时候,你会更容易达到目标。
人生不是单行道,赢的动力有很多,不同的抉择带来不同的过程和结果。选择正面的动力,可以赢并且快乐。
做到最好
Always Do Your Best!一直发挥你最好的水平。
凡事尽力去做,当我们尽了全力,做不到时就不会说出「我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这种话。自我沟通时语言的暗示力量非常大,多说几次这样的话,也许就真的再也发挥不出来了。
最佳表现随时都会改变,但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你事事做到最好,你就能避免自我批评、自责及后悔。
另一种选择
饿了要吃饭,这是一种自然。但吃什么,是一种习惯。
这两者必须区分出来,我们常把自己的习惯当作自然,也就是说我们觉得很多事情都是必然的,是不可改变的。
这就抹煞了我们主动选择的可能。要赚钱并非只有一种选择,做健康、高尚的事情,同样可以获得成功。
成功的模式
「习惯成自然」是很多人的口头禅。比如抽烟戒不了、开会迟到都是因为「习惯成自然」。
坏习惯可以成为一种自然,好习惯也可成为一种自然。一点一滴的习惯,将决定我们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随时留意自己的思维和处事模式,并且有意识地用成功的模式取代失败的模式。当好习惯多了,自然就成功了。
主动走进别人的生活
我们都可望被理解、被认可。但等待被人理解毕竟太被动了,如果其他人一辈子不来理解自己怎么办?
不如让我们主动去沟通。
很多时候沟通的中断、沟通的不成功是因为太过坚持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我们只想要别人的理解,却没想过去理解别人。
有效沟通
不要以为对方知道,所以就不讲。与其不停担心,不如直接把你以为的道理讲出来。
沟通中的不直接,让简单的事情变复杂,增加沟通的成本,也增加了因为沟通不顺畅而导致失误或误解的机会。
我们的沟通习惯常有所保留,沟通不彻底、不深入、不触及核心,总爱说些表面话。这样的结果也只不过是建立一些很表面的关系。
谁来负责?
「负责任」常被误解为是去承担什么惩罚、后果。其实负责任是让自己看到自己是可以对这件事有影响的。
有些人当他认为是别人的错时,就不愿去做任何事情,但这样不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态度。负责任跟「对错」无关,就算是别人有错,我们仍可以负起责任。
自己先负起责任,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才能促使他人负起责任。
愿景越大,成就越高
很多人做事很谨守本分,只做自己分内的事,不愿意多做一点。
但是超越本分,提高自我要求,看得开阔一点,把企业、社会、国家视为一个整体,所有的事都和自己有关,超越本分其实就是守一个更大的本分。
超越本分的心态是愿意付更大的责任,付更大的责任就激发更大的能力。因此,最终赢的还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