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的变种人是谁:永远的西南联大(中国青年报 2007-10-3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26:54
永远的西南联大(图) 2007-10-31 本报记者 赵青摄影报道     

    2007年11月1日是西南联大建校70周年纪念日,对于这些年事已高的老校友来说,这恐怕是不少人最后一次相见了。

    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西南联大人的精神气质历久弥新,这所大学的遗产属于全人类。

    “当年,我们都很年轻,也很幸运,能够在那充满科学民主气氛的校园里学习。”88岁的西南联大校友李忠在台上挺直腰板,缓慢却有力地朗诵道,“尽管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但精神生活却异常丰富。这里大师如云……”

    10月27日,西南联合大学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西南联大校友以及北大、清华、南开和云南师范大学的师生会聚一堂。他们大多来自北京、天津,但也有像84岁的汪弘先生这样从美国赶来的,来自台湾的易君博先生不但自己前来,还拉来了同为校友的湛淳霈。联大的校友每五年才一聚,对于这些年事已高的老校友来说,这恐怕是不少人最后一次相见了。

    193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抗战的炮火中被迫南迁,先是南下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的9年中先后约有8000人在这里就读,不少人后来都成为蜚声中外的学术大师。27日这天,约260名校友参加了聚会。在联大的师生名录里,陈寅恪、陈省身、华罗庚、周培源、冯友兰、费孝通、吴大猷、杨振宁、李政道、闻一多等人的名字赫然其中。新中国成立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有164人;在我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6位是联大学生;2000年以来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9位科学家中,有3位是联大学生……在当年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战火中成立的西南联大创造了一个奇迹。

    而这些并不是西南联大留给后人的全部。“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当台上的老同学合唱团和清华大学学生合唱团共同唱响这首激昂的《西南联大校歌》时,台下的老校友们也一同起立高歌。1944年进入联大学习的廖仲安右手拎着两三个手提袋,左手打着节拍陶醉地哼唱着。他说,在学校的时候,校歌是经常唱的。他右手的手提袋中,一个是印有某商场字样的购物布袋,一个是清华发的装有西南联大资料的纸袋,上面两行字很醒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指挥合唱的是84岁的严宝瑜,他神色严峻,振臂挥舞。1945年12月1日,在昆明爆发的反内战学生运动中,潘琰等四师生被特务军警杀害,这就是“一二·一”惨案。当时外文系年仅22岁的严宝瑜流着眼泪作词谱曲写出了《送葬歌》,就是唱着这首歌,昆明数万送葬人沉痛送别了四烈士。后来严宝瑜赴德国留学,主要研究德国文学史及音乐史。回国后,他成为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创始人,身兼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和艺术学系教授。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正在西南联大社会学系就读的女生裴毓荪就和同学们一起投入到纪念女烈士潘琰的活动中去,那时她已加入党组织。进步组织“剧艺社”花了3天3夜赶出了话剧《潘琰传》,饰演潘琰的正是裴毓荪。在艰苦环境中上演的《潘琰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948年,反动当局大规模逮捕爱国学生,当时,从西南联大迁返北平的裴毓荪在清华大学社会系学习。就在清华园,费孝通、冯友兰、吴泽霖三位老师冒着危险把她保护在家中,并脱离险境。如今,在校友面前的裴毓荪已满头银发,但配上大红格衣领和黑墨镜更让她显得精神矍铄,风采不减。她愉快地和老校友、老朋友们拥抱着、交谈着。同为西南联大校友的丈夫张彦则就在身旁,他们已是金婚。

    曾在西南联大社会学系就读的张祖道,同别的校友不大一样。他不是弯腰就是爬高,然后用胸前挂着的那台尼康FM2照相机,静静地拍摄。这位85岁的摄影家使用的是传统的胶片相机,而且是完全靠肉眼手动对焦。张祖道抗战末期考入西南联大,师从费孝通、潘光旦先生。那时,他和化学系的同学把宿舍布置成简易暗房,冲印“一二·一”前后拍摄的照片。那使他加深了对摄影纪实功能的认识。后来,他还拍摄了北平“抗议美军暴行大游行”、解放军进入北平城等内容的照片。张祖道从1957年开始陪同老师费孝通造访江村—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用摄影记录这个小村庄从50年代从事农桑到90年代工业化的变迁过程。他还七八次沿着另一位老师潘光旦先生在鄂湘川调查的路线,对土家族人的生活进行视觉记录。从人类学、社会学来看,张祖道这些田野调查式的图像看上去异常平和,但却弥足珍贵。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依色雷尔曾经评价说:西南联大传统并未在逝去的岁月中冻僵,却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这所大学的遗产属于全人类。

    清华园里秋意渐浓,红色和黄色的落叶不时轻轻飘落在尚显翠绿的草坪上。27日下午,复制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就在这样一片草坪中落成揭幕。纪念碑的正面,由联大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撰文、中国文学系闻一多教授篆额、中国文学系主任罗庸教授书丹。冯友兰先生在联大战时使命完成、三校即将返故地之际撰写的那篇美文,看上去越发清晰。碑的背面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800多个名字工整地排列其上。几位老校友在亲属的帮助下寻找着自己的名字,找到后便指着自己的姓名请人拍照留念。1944年,如今86岁的魏宗华和84岁的王宗周曾共同赴印度远征抗日,他们都分别在碑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却没想到彼此在这里谋面。两位老人彼此相握,唏嘘不已。

    近年来联大校友积极为“希望工程”捐款,在云南等地建立了7所西南联大希望小学;联大校友还慷慨捐资,分别在清华、北大、南开等校建立了教育奖励基金。

    此次联大校友聚会时,历时7年制作的《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21集音像制品和同名图书送到老校友手中,受到好评。今年91岁高龄的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曾在西南联大任教的任继愈先生感到遗憾的是,这件工程还是启动迟了,随着老一辈先生的先后谢世,今天能够提供信息的见证人,都属于西南联大的第二代。如果再迟几年,这第二代人也会越来越少。

    

    85岁的西南联大老校友张祖道端着相机捕捉瞬间。

    

    在同为联大校友的丈夫张彦(右二)陪伴下,满头银发的裴毓荪愉快地和老朋友们拥抱、交谈。

    

    10月27日,复制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在清华园落成揭幕。

    

    10月27日,91岁的李储文(左二)正迈步跨上复制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平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李储文在西南联合大学工作,后在美国耶鲁大学进修,曾担任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等职。

    

    88岁的李忠(右)、85岁的胡邦定(中)和年逾古稀的曾骥才在宾馆核对名录,看望来京的外地校友。为了准备这次聚会,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的老同志们常在偌大的清华园里忙前忙后。

    

    85岁的西南联大老校友胡邦定与18岁的清华新生袁雅洁相遇。看到这位今年云南省高考的理科状元,老先生甚为激动。

    

    老同学合唱团上台演出前,老校友们化妆准备。

    

    午饭吃自助餐,在学校食堂内老人们重温往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