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鬼的传说:祖國是甚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4:30:11
前言 祖國,一個神聖的字眼。在詩人眼裡,她是廣袤的土地、壯麗的山河、富饒的物產;在遊子心中,她是寬闊的胸懷、慈祥的眼神、溫暖的雙手,被譽為母親;而在那些亡國者的悲歌中,祖國是遠去的樓台、幽怨的笛聲,是不眠的長夜,是無盡的哀愁,正所謂「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相比被人們爭相吟詠的祖國而言,故國則是一個被賦予了太多傷愁的文化符號,故國和祖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也構成了人們對祖國的另類解讀。

那麼,甚麼是祖國?她和國家、民族、土地、統治者以及人們的情感之間到底是甚麼關係呢?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得先瞭解幾個與祖先相關的概念,如祖業、祖產、祖屋、祖籍、祖制、祖訓等。

一、祖訓、祖制、祖產和祖業

顧名思義,祖業就是祖先創建的家業和事業;祖產就是祖先遺留下來的財產,包括土地、房產、貨幣、以及商舖等;祖屋就是祖先所留給後代的房屋;祖籍就是祖先居住的地方,也叫故鄉;祖制就是由祖先創建並形成規範化體系的家規或者經營體制;祖訓就是由祖先創製的關於修身、齊家、求學、處世、經營、……以及治國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原則,並以家教的形式代代相傳的訓言,其形式包括散文、詩歌、格言等,通常也稱為「家訓」。在這幾個概念中,我們得主要談談祖訓(家訓)和祖制。

我們民族傳承文化以家教和師承為主要途徑,一方面尊師重道通過向老師學習來繼承各類文化傳統,另一方面也特別重視家庭教育,通過家教來傳承文化,因此,在歷史上也留下了一種蔚為壯觀的特殊文化形式——家訓(祖訓)。據統計,自周以來至清,僅目前可見的家訓就有2百多篇,我們熟知的如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朱柏廬的《朱子家訓》、諸葛亮的《誡子書》、司馬光的《訓儉示康》、曾國藩的《曾國藩家書》、嵇康的《家誡》……等,而古代帝王更是重視家教,為了讓後代成為合格的國家繼承者,以使江山鞏固,他們留下了大量的家訓闡述修齊治平的道理,如周公的《姬旦家訓》、劉邦《手敕太子》、唐太宗的《帝范》、曹操的《諸兒令》、康熙帝的《庭訓格言》、雍正帝的《聖諭廣訓》……等等,以上這些家訓的創製者包括了從帝王將相到卿大夫士人的所有上流社會階層(其實庶民百姓家中也有家訓,只是少載於史冊而已),這體現了家訓(祖訓)在我們民族文化傳承中的重要地位。遵守祖訓也就是盡孝的體現,在《孝經》中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古人認為孝之終在於「立身行道」,也就是「重德修身,履行道義」,而這正是我們民族所有家訓(祖訓)的共同核心理念,是每個家族代代相傳的真正傳家寶。

祖制是祖訓在體制方面的反映和體現,祖制的出現與祖產的經營和繼承緊密相關,祖制的傳承是為了更好的繼承祖訓和保有祖產。在承傳過程中,祖制也會因時而變,但變與不變的準則都得依據祖訓所示的基本理念和價值觀,改變祖制是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的繼承祖訓和經營保有祖產,而不是背叛祖訓和糟蹋祖產,可見,祖訓需要繼承,祖制需要(因時)變革,而祖產需要保護,在這個過程中,祖制正是聯繫祖訓和祖產的中間紐帶,它使三者緊密聯繫,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祖業,其中,祖訓是祖業的核心因素。

在我們的文化中,師教和家教同樣重要,背叛師門和背叛祖宗的罪行是相同的。說起師道,我們就會想起師門訓誡與門規,沒有人會認為繼承一個門派(或學派)只是繼承它的場地和財產,而對師父所創製(或者所傳承)的教義與門規卻束之高閣、置之不理。比如,少林弟子繼承達摩祖師創建的禪宗教派,自然是繼承達摩所傳的修煉方法以及達摩所制定的少林寺戒律和寺規,而不是讓少林寺上市成為一個可以斂財的大型企業;再如孔門弟子繼承孔子的事業自然是要繼承孔子的理念和孔子的教化方式,而不是繼承孔子遺留的家產和孔廟,否則就是破壞門規和背叛師門。那麼對於一個家族來講,繼承祖業同樣也要首先繼承祖訓,因為祖訓既凝結著祖先的人格和精神,內涵祖業得以創建和發展的指導原則和核心機制,也包含了祖先對子孫後代思想和行為的基本要求(相當於門派中的門規和戒條),對祖先的尊重就體現在對祖訓的遵守和奉行之中。前面講過,一份祖業其實就是祖訓(精神層面)、祖制(制度層面)和祖產(器物層面)的結合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系統,其中以祖訓為主(祖制為輔),繼承祖業最重要的就是繼承祖訓,而不僅僅是接收祖先遺留的祖產,一個家族的繁衍和傳承的歷史過程其實也就是對祖訓的繼承和發揚的歷史過程,一旦失去祖訓,家族史也就終止了。

二、祖國的概念

瞭解了祖訓、祖制、祖產和祖業的關係後,現在可以談談祖國的概念了。祖國,顧名思義,就是由祖先創建並傳承給後代的國家系統,她包含著祖先傳給我們的立國和治國的基本理念、祖先創建的國家基本體制、以及留給我們立國和生活的地理疆域,這就如同一個家族的祖先留給後代的祖訓、祖制和祖產的關係一樣。

按照系統國家觀的基本原理,「國家」是由思想文化(精神層面)、政治實體(制度層面)和統治疆域(器物層面)這三個不同層面共同構成的社會系統,此三層面從內到外緊密聯繫、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完整的整體,其中文化是精神層面的,居最內核,政治實體是制度層面的,處第二層,疆域是器物層面的,居最外層。在國家系統的三個層面中,居內核的文化層面是最穩定的,而政治實體和統治疆域則是一個相對變化比較明顯的歷史事物,文化給政治實體提供立國和治國的核心思想和基本體制,使其具備可行性、現實性和一定的穩定性(能在一定的疆域中統治一定的歷史時期),因此,國家的傳承其核心就是對國家系統中思想文化層面的普世價值觀和治國理念的繼承,以此為依據組建的政治實體才能被該國的民眾所認可,其國祚才具有一定的歷史穩定性,祖傳的地理疆域也才能被較好的繼承和保留。

一個國家奉行甚麼樣的文化,就有甚麼樣的立國之機制。我們民族自古以來就尊崇天道,注重道德修養,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以道德為尊,以修身為本,以禮樂文化來治理國家,以施仁政為治國之基本綱領。禮治思想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中源遠流長,可追溯至三皇五帝時代,至夏商週三代已形成非常完備的禮治制度體系,春秋戰國時期,禮治思想經孔孟繼承和發揚,後以孔孟之道的形式體現。秦漢以後,歷朝歷代都以孔孟之道為立國之本,即以天道為尊,以仁政為綱,以民意為本。孔孟之道前承三皇五帝文武周公,後啟漢晉隋唐宋元明清,直至中華民國,是我們民族一脈相傳的立國之根本,治國之祖訓,歷史上各王朝凡是能大致圍繞這個治國綱領而沒有較大偏離的,都能享有較長時間的國祚。

穩定的文化傳承也使國家體制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周承商制、漢承秦制、唐承隋制、清承明制,國家在傳承中雖然經歷了秦朝以郡縣制取代封建制的行政體系的大變革,但是禮治思想所內涵的治國之綱常卻一直保持相對穩定,所謂改朝換代也只是當這套文化系統和國家體制的運行在舊王朝時代被嚴重偏離後新王朝取而代之對它進行的校正與重建。因此,在我們國家的歷史傳承中,變動的只是政治實體的人員結構和統治疆域的地理界限,而不是傳國之機制、立國之原則,這就是我們民族傳國之基本線索,起始於三皇五帝時期的祖國就是這樣被一代一代傳承和延續下來的。

如果說對祖業的繼承標誌著一個家族的發展史,那麼對祖國的繼承就標誌著一個民族的發展史。民族是由不同部落以共同文化為紐帶而建立起的部落共同體,統一的文化是民族的核心標誌,民族在國家系統中對應著核心層次的文化層面,是國家系統中傳承文化的歷史主體。一個民族繼承了祖傳的立國和治國的基本理念,形成現實的國家建制(政治實體),統治一定的地理疆域,這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國家系統。可見,民族和國家其實是對同一個社會系統在不同角度的不同表述,民族主要表徵這個社會系統的文化方面,體現著這個社會系統中歷史主體(人)的價值觀和治國理念,而國家則主要表徵這個社會系統的制度方面,對應著這個社會系統的社會管理模式,國家在傳承文化的功能方面,比起家庭和學派而言,其穩定性更強,影響力更廣,所以,建立國家(一種最強的社會管理體系)在文化層面的作用就是利用國家系統的強大影響力來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一部國家的傳承史其實也就是國家系統內一個主體民族的發展史(註:多民族國家系統中國家的傳承以主體民族的文化傳承為核心,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受這個主體民族文化發展的影響),這個主體民族也就是祖國唯一的合法繼承者。

按照系統國家觀的原理,「國家」表現為精神層面、制度層面和器物層面,那麼國家的作用也體現在這三大領域:①文化表現方面,國家的功能為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②政治實體表現方面,國家的建立是以保護國民安全、維護國民主權和創建和諧的社會秩序為根本目的;③器物表現方面,國家的建制應保障國民生活和社會經濟交往的正常運作,保養國家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以實現地理疆域的承載功能。以此觀之,對祖國的繼承就是繼承祖傳的民族文化,用祖傳的立國和治國的基本理念、創建出合理的國家建制,對外保護祖先留傳的立國之疆域,對內使本民族的人民能自由、和睦、有尊嚴的在這塊祖傳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安居樂業。

三、祖國的名字和傳國譜系

我們的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了,雖然那時並沒有民族這個名詞,但是卻有穩定的統一文化的部落共同體,如炎黃部落,我們自稱炎黃子孫,並不是指血緣關係,而是指我們繼承了源自黃帝時期(或者更早的三皇時期)的道家文化,是這種文化的繼承者。

道家文化是我們民族所有文化的源頭和最高形態,後世諸子百家的各派學說也都是從道家文化的不同層次中演化出來的,都表現為對「天道」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不同闡述。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如果用一個字來表達,就是——「中」,「中」在我們的文化裡有著深刻的內涵,它包含著「合道」和「得道」的意義,求中就是求道,守中就是「合道」。道家指出世界萬物可分為三種狀態,「陰、陽、中」,中就是指「陰陽和合」的狀態,就是不偏不倚的最好的狀態,道家的醫學理論就是調節陰陽的平衡,使身體達到「中」的狀態,所以這種醫學理論就叫「中醫」。儒家的理論也是講「中」,只是它的重點不在於人體與生命的「守中」之道(道家的修煉層次),而是社會與國家的「中和」之道(儒家的治世層次),因此,講「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以「致中和」為治世平天下的理想追求[1]。「中」標誌著我們民族對天地宇宙和社會人生的根本認識,我們民族素來以「中道」為人生之追求和立國之根本,所以,我們祖先很早就以「中」來為我們的國家命名,這就是「中國」的來源,「中國」就是致中和、守中道之國家的意思,「中國」的名號表達和體現了我們民族文化中最根本的理念和價值觀。

[注1]:《中庸》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可見,「中」是「和」之上的更高級狀態,「和」是「中」在入世層面的體現,「中」以下生出「和」,「和」以下再生出「五倫」的社會關係總綱,儒家的文化根源於道家,最終都歸於「中」。

據考證,已有的歷史文獻關於「中國」的最早記載可以追溯到周武王時代,而更早的商朝則有「中商」一詞,後世還把夏與其封國稱為「中夏」和「諸夏」,看來「以中標國」的傳統可能遠遠比這些歷史時期更早,只是我們找不到那麼久遠的歷史記錄,無法考證了,但可以設想當黃帝開創的道家修煉文化成為華夏民族的文明之源時,求「中道」的邦國和天下就已經誕生了,也就是「中國」的實體就已經出現了,這就是祖國的來源。可見,中國是我們民族的專有國號、整體國號和統一的國號,也就是我們祖國的名字。無論歷朝歷代的政治實體怎麼稱呼,只要是炎黃文明的繼承者,遵守祖訓,以中道立國(後世也叫孔孟之道),在總體上它的國號都叫做中國。後來,華夏族的族號和中國的國號合起來又演化出「中華」一詞,所以中華既可以表達我們的族號(相當於華夏、漢),也可以表達我們的國號(相當於中國)。

祖國在傳承中,經歷了五千年的漫長歷史,期間有起有落,也遭受過外族入侵的凌辱和痛苦,但祖國的文化卻一直延綿不絕,經歷朝歷代的繼承和經營,形成一個傳國之譜系,這就像一個家族的家譜一樣。我們以系統國家觀的分析方法,從祖國的三個層面的一些主要內容的承傳和變遷來揭示祖國的傳國歷史,以下筆者簡單的勾勒了一個祖國的傳國譜系表,可以大致體現祖國一脈相傳的文化和制度體系,如圖一。


[譜系表註解]:
1、本譜系表重在表達出祖國歷史演變的重大線索,限於表幅空間狹小,在一些項目方面無法表達更細緻的內容,只能做大致的描述。如官制中無論是三公九卿制還是三省六部制,其組織形式和權力在每朝均變動較大,各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如三省之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檯),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在發展過程中,至隋才形成三省六部的格局,宋元後三省職權虛實交映,至明清廢三省而只餘六部,在本譜系表中,筆者只標誌該事物成型的時代,之前的時代均以前面的體制特徵來表達,以階段性來體現整體發展線索。夏商周欄目中只表達周代官制特徵。

2、在秦以後的時代,封建制度已經作廢,基本體制是郡縣制,但封建作為一種論功行賞的手段依然在每朝或多或少的存在,凡是因封建而引起國家動亂的時代,在譜系表中均以封建和郡縣並存表達,沒有因封建引發國家動盪的時代均以郡縣製表達,所以,西漢、西晉、明朝表達為封建制和郡縣制並存。郡縣制所對應的中央集權稱為君主帝制,因此時建立的是一個大一統的帝國,而非夏商周封建時代的聯邦制;封建聯邦制時的中央政權和各邦國的關係稱為共主制,即天下各邦國以宗主國的君主為天下共主,稱其為天子。

3、元朝雖然也尊孔敬我們的祖宗,但不稱其為中國,原因不在文化方面,而在於政治方面。元朝沒有給漢民族平等的國民身份,而是把人口分為四個等級,進行了民族壓迫,使傳承中國文化的主體漢民族處於亡國(政治層面)而不滅種(文化未亡)的狀態,因此,不給予其王朝以中國身份,在總體上可以認為中國此時處於半亡國狀態(文化未亡)。北朝能實施全面漢化,清朝實施滿漢平等,尊孔敬祖,主動繼承中國文化,所以給予其中國身份。

4、秦失國是國家體制的指導思想有問題,所以標記為思想文化偏離祖訓,而隋失國則是隋煬帝個人的荒淫無道導致的,和國家體制的指導思想無關,所以,認為其在文化和體制上繼承了祖訓。由此可見,在傳國之大事上,不僅僅要在思想上繼承祖訓,還得表裡如一,在行為上切實篤行。

5、疆域的統計只能做大概處理,不能做詳細計較,還請讀者包容。

從以上譜系表可以看出,從黃帝創立華夏民族和中國以來,我們遵循祖訓,將祖傳的文化代代相傳,並輻射周邊民族,就是在元朝半亡國期間,祖傳文化都得以保持和弘揚,至中國民國時期延綿五千年的歲月裡,在歷史上雖有過被外族入侵和佔領的陣痛,但炎黃子孫承前啟後將自己的祖傳文化和祖國完整的繼承下來,並於近代併發展為世界第一大民族,擁有幅員遼闊的國土面積和世界第一的人口,可謂家大業大,文化繁榮,無愧於自己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