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淘气鬼图片:三国演义之三十六计10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6:37:29
[神机妙算]三国演义的三十六计108
编者:清南文兵(图书馆网址http://qnwb.360doc.com)
三十六计,分六篇,每篇六计,六六三十六。三国演义中计谋太多,和三十六计好多都能套上。我觉得看三国能和三十六计联系起来,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我想三十六计中每计都从三国演义中选出三个实例,从正面和反面来说明一下三十六,无疑对我们理解三十六计是有好处的。每计三个实例,正好是108之数。
第一次写完只有不到九十例,而且目录长短不一,这次又通篇修改和增补了一下,目录齐了,每计三例也齐了。再加上用现代话解释一句,算是献给家乡论坛的一份小小礼物吧。
格式确定一下,每计都先介绍三十六计的原文,然后是译文,跟一句现代话,然后再讲三国中的事。为了显得庄重,引用了部分三国演义的原文,主要是烘托。
经过修改的本篇,这是第二次发表(修改前的在别处发过一次),大家也可以给提出宝贵意思,如本人觉得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将来再完善。
三十六计目录
第01计:瞒天过海
01-1:青梅煮酒论英雄  瞒天过海骗曹操
01-2:瞒周瑜孔明借箭  用奇谋曹操中计
01-3:瞒董卓曹操献刀  未得逞借机逃跑
第02计:围魏救赵
02-1:曹操劫乌巢之粮  袁绍兵败丢官渡
02-2:马超兜曹操后路  巧妙解东吴之围
02-3:司马懿攻其必救  破公孙而定辽东
第03计:借刀杀人
03-1:曹操不便杀祢衡  刘表借刀计更高
03-2:郭嘉定计擒吕布  刘备借刀斩温侯
03-3:司马昭用借刀计  令钟会除掉邓艾
第04计:以逸待劳
04-1:陆伯言以逸待劳  胜刘备连营七百
04-2:黄汉升以逸待劳  夏侯渊恃勇身死
04-3:邓士载以逸待劳  夏侯霸城下身亡
第05计:趁火打劫
05-1:曹孟德移驾幸许  吕奉先乘虚攻徐
05-2:杜预有意先放火  周旨趁机再打劫
05-3:公孙瓒贪心中计  袁本初诈取冀州
第06计:声东击西
06-1:曹孟德声东击西  贾文和将计就计
06-2:司马懿自作聪明  诸葛亮巧计破敌
06-3:钟会造船向东吴  蜀国不备遭突袭
第07计:无中生有
07-1:诸葛亮巧用诗句  周公瑾决心破曹
07-2:曹操用计定军心  王垕获罪莫须有
07-3:程昱仿字造假书  徐庶中计进曹营
第08计:暗渡陈仓
08-1:钟会无心修栈道  邓艾涉险渡阴平
08-2:明为吊丧祭周瑜  私下暗访请庞统
08-3:曹孟德明令撤兵  夏侯渊暗袭敌后
第09计:隔岸观火
09-1:曹操坐山旁虎斗  郭嘉遗计定辽东
09-2:曹孟德野心显露  刘玄德隔岸观火
09-3:司马懿挑拨离间  蜀后主撤回孔明
第10计:笑里藏刀
10-1:老将献出新计谋  笑里藏刀降吴国
10-2:陆伯言笑里藏刀  吕子明奇袭荆州
10-3:袁本初笑里藏刀  冀州城韩馥失地
第11计:李代桃僵
11-1:曹孟德李代桃僵  逃命时误斩好人
11-2:司马昭李代桃僵  替罪羊成济该斩
11-3:忠将曹洪让战马  不可无公救曹操
第12计:顺手牵羊
12-1:孙坚顺手得玉玺  刘表半路设伏兵
12-2:周瑜奇计破曹阵  刘备顺手得荆州
12-3:曹丕错过好机会  没能顺手灭东吴
第13计:打草惊蛇
13-1:诸葛亮有意打草  曹孟德无奈退兵
13-2:打草惊动乔国老  刘备就坡娶郡主
13-3:司马懿打草探路  张先锋谷内身亡
第14计:借尸还魂
14-1:借尸还魂孔明计  闻风丧胆魏将惊
14-2:兄逼弟借尸还魂  七步诗速成保身
14-3:孔明效虞诩之法,添灶而巧妙脱身
第15计:调虎离山
15-1:陈元龙徐州逞威  吕奉先晕头转向
15-2:祁山前诸葛调虎  上方谷司马中计
15-3:围下邳猛虎离城  困土山勇将被欺
第16计:欲擒故纵
16-1:七纵实施攻心计  南将归汉服孔明
16-2:欲得地三次谦让  获民心顺得徐州
16-3:司马懿缓兵之计  纵敌出而破辽东
第17计:抛砖引玉
17-1:瓦口关张飞抛砖  胜张郃蜀军得玉
17-2:猛张飞抛砖引玉  义严颜弃暗投明
17-3:复仇徐氏抛假意  叛将得意终被斩
第18计:擒贼擒王
18-1:鸿门晏刘备遭难  跃檀溪的卢救主
18-2:鲁肃设宴欲擒王  关羽单刀巧脱身
18-3:潼关阵马超擒王  曹孟德割须弃袍
第19计:釜底抽薪
19-1: 曹孟德釜底抽薪  袭乌巢军粮被劫
19-2:程仲德釜底抽薪  徐元直误进曹营
19-3:诸葛亮釜底抽薪  马孟起择主而仕
第20计:混水摸鱼
20-1:曹丕趁乱入袁府  浑水摸鱼得美人
20-2:周公瑾忙中出错  诸葛亮浑水摸鱼
20-3:马孟起城外退兵  庞令明城内摸鱼
第21计:金蝉脱壳
21-1:司马智用脱壳计  诸葛北原稳撤兵
21-2:死诸葛退活司马  五丈原前巧脱身
21-3:祖茂换帻巧脱壳  孙坚险境终平安
第22计:关门捉贼
22-1:诸葛亮诱敌深入  张隽义木道身亡
22-2:关云长水淹七军  于文则被困遭擒
22-3:下邳城温侯被困  白门楼吕布遭擒
第23计:远交近攻
23-1:曹操送礼交吕布  吕布反目绝袁术
23-2:东吴上书交北魏  孙权受封抵西蜀
23-3:诸葛贯彻联吴计  远交东吴近防魏
第24计:假途伐虢
24-1:刘备假途再西进  刘璋失策丢益州
24-2:诸葛识破东吴计  周瑜假途遭伏击
24-3:邓艾改道渡阴平  刘禅不备蜀亡国
第25计:偷梁换柱
25-1:张绣巧用调包计  典韦死战护魏王
25-2:诸葛亮偷梁换柱  姜伯约中计归降
25-3:邓艾施用偷梁计  姜维换柱计更强
第26计:指桑骂槐
26-1:杀同乡指桑骂槐  严军纪毫不留情
26-2:杀一儆百严法纪  指桑骂槐震百官
26-3:为大局指桑骂槐  斩义子大义灭亲
第27计:假痴不癫
27-1:司马懿假痴不癫  曹昭伯无知上当
27-2:张翼德假装醉酒  巧用计刘岱遭擒
27-3:司马懿忍辱负重  收妇衣气煞孔明
第28计:上屋抽梯
28-1:刘琦请孔明上楼  为避祸无奈抽梯
28-2:追诸葛张郃猛进  入木门绝境身亡
28-3:周瑜逞能欲征西  未能成功却成仁
第29计:树上开花
29-1:张飞巧用疑兵计  曹操退阵当阳桥
29-2:曹孟德虚张声势  吕奉先落荒定陶
29-3:姜维弥补空间差  破北魏西进计划
第30计:反客为主
30-1:陶恭祖三让徐州  刘玄德反客为主
30-2:逄纪献下反客计  袁绍冠冕冀州城
30-3:孔明惜兵讲信义  战士效命胜来敌
第31计:美人计
31-1:周瑜献计巧成拙  赔了夫人又折兵
31-2:王允设计献美人  吕布好色杀义父
31-3:赵范有意赠美人  赵云不贪拒成亲
第32计:空城计
32-1:孔明抚琴摆空城  仲达中计自退兵
32-2:赵云大摆空营计  曹操聪明遇劲敌
32-3:姜维空城被识破  攻取南安遇伏兵
第33计:反间计
33-1:周瑜反间除蔡张  曹操中计斩羽翼
33-2:曹操施用反间计  马超韩遂反成仇
33-3:邓艾用计间后主  刘禅信谗贬良将
第34计:苦肉计
34-1:周瑜导演苦肉计  曹操上当败赤壁
34-2:丁斐救主舍已利  放出牛马救曹操
34-3:姜维无奈背水阵  反败为胜破王经
第35计:连环计
35-1:庞统巧设连环计  周瑜赤壁立奇功
35-2:王允巧使连环计  貂蝉能抵几万兵
35-3:司马昭用连环计  邓艾钟会皆身亡
第36计:走为上
36-1:蔡瑁设计鸿门宴  刘备跃马走檀溪
36-2:欲建功反遭歧视  鞭督邮而弃小人
36-3:姜伯约智躲黄皓  为避祸带兵屯田
第一篇——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译文:自认为防备周到的,使人容易产生麻痹松懈的情绪;经常看惯了的事情,就不再怀疑。秘密隐藏在公开的事物中,这并不是说隐秘与暴露的事物相互对立。非常的公开经常蕴藏着非常的机密。
现代话:公开骗你
01-1:青梅煮酒论英雄  瞒天过海骗曹操
曹操打败了吕布,回到许都。献帝在庆功时,排辈得知刘备是已之叔,因此称刘备为皇叔。刘备此时已在暗中与董承等人结成了反曹联盟,为防止曹操起疑心,就在自己后园种菜,以掩曹操耳目。
一天,关羽和张飞不在,曹操派人请刘备喝酒,刘备吓得够呛。直到曹操说刘备学圃不易,刘备这才放心。二人对座,盘中有青梅,桌上有煮酒,二人开怀畅饮。这就是著名的青梅煮酒。
正饮酒间,忽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曹操与刘备凭栏观望,曹操问刘备“使君知道龙的变化吗?”刘备说:“不知其祥。”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的时候能兴云吐雾,小的时候能隐身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现在正值春深,龙乘时变化,就像人得志而纵海一样。龙可比世之英雄。使君久历四方,见多识广,必知当世英雄,请试言之。”
曹操想试探刘备了。
刘备哪敢说实话,只能装傻:“备肉眼安识英雄?”曹操非让刘备说,就是没见过面的,也能听说呀,刘备没办法,开始胡猜,先说袁术,曹操称其为坟中枯骨。刘备再说袁绍,曹操称其为好谋无断。刘备又提到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被曹操一语论定:皆非英雄。刘备只好称再不知了。曹操说英雄必须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说这样的人,谁能当得起?曹操用手指刘备,又指自己,说:“当今天下能称英雄之人,只有使君与我曹操罢了”。这还了得,刘备听完,大吃一惊,手中的筷子不觉落于地下。也正赶上天上一个响雷。刘备这才从容捡起筷子说:“一震之威,竟至于此。”曹操说:“大丈夫也惧怕雷吗?”刘备说:“圣人遇到这种情况都改变容色,我刘备怎么能不怕呢?”就这样,筷子落地的真正原因,被刘备轻轻掩饰过了,曹操也没再起疑心。
刘备怎能不知当世谁能称得上英雄呢,但他不能说真话,尤其是有意回避了三个人,一是结成反曹联盟的马腾,第二个就已握重权而又忌讳别人议论有篡逆之心的曹操,第三个当然是自己,在目前情况下,刘备最怕的就是别人警惕他,若承认自己是英雄,恐怕就要遭到杀身之祸。
当曹操说出:“今天下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当时刘备以为自己的韬晦之计被识破,惊得筷子落了地,刘备借着怕雷掩饰过去,使曹操以为他胸无大志,而放松了警惕。
如果当时没有那个雷,刘备还真就不好整了。
01-2:瞒周瑜孔明借箭  用奇谋曹操中计
赤壁大战即将开始之时,周瑜用反间计杀了曹军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不料此计被诸葛亮识破,因此,周瑜断定诸葛亮日后必是东吴大患,非要除掉诸葛亮不可。但是得有借口,不然无故杀掉是要被人耻笑的。找什么借口呢?经过深思,想出了让诸葛亮监制十万支箭的损招。如果孔明完不成,则杀之有名了,有军令状啊。好,就这么办。于是请来了孔明,让孔明担当监造十万支箭的重任,孔明没办法(实际上胸有成竹),答应不消十天,只用三天即可。军令状也立了。
鲁肃不忍心让孔明受害,所以前来探望,并责问孔明为什么答应三天,为什么立状,孔明请鲁肃帮忙,借二十只船,并准备军士约六百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船边排满草人。当然这件事一定得瞒着周瑜,不然周瑜一捣乱,诸葛亮计策不成,小命休矣。
前两天都不见孔明造箭,快到第三天早上了,如今日再不交货,就算是违令了,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孔明密请鲁肃,同往取箭,当然鲁肃不知情,跟着去吧。于是20只船用长索相连,趁天不亮,径往北岸进发。将近曹操水寨时,孔明教军士擂鼓呐喊。鲁肃害怕了,问:“曹兵齐出,如何拒之?”孔明笑道:“我料曹军于大雾之中必不敢出。我等只顾饮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果不出孔明之料,曹军怕中埋伏,不敢轻动,先拨三千弓弩手乱箭射之,后来又填兵助射,射箭者约有万人,那真是箭如雨发,射的也比较准,都射到船上草人身上了。船的一边接满以后,孔明又命掉转船身,另一面也开始接箭。接满以后,孔明命船上军士大喊,“谢丞相赠箭!”等到雾散,曹操也知道是中计了,也只有后悔的份了。
诸葛亮不费江东半分之力,已得十万余箭,周瑜只得服气:“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也。”
草船借箭之事,不管是确有其事,还是小说家的杜撰,总之,值得玩味,诸葛孔明谈笑间蒙周瑜、骗曹操,可谓是瞒天过海之计的上乘典范
01-3:瞒董卓曹操献刀  未得逞借机逃跑
董卓收服了猛将吕布,威势更盛。竟于当年(189年)九月就废了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也就是汉献帝。然后,董卓自任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第二年,董卓又派部下鸩杀了少帝弘农王。绞死了唐妃,甚至夜宿御床,篡位之心已经暴露无遗,激起了朝臣的普遍愤恨。
渤海太守袁绍与司徒王允秘密联络,要他设法除掉董卓。但文弱书生出身的王允面对骄横的董卓无计可施。思来想去,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他便以庆祝生日为名,邀请群臣到自己家中赴宴,商讨计策。席间,酒行数巡,王允突然掩面大哭。众官惊问:“司徒今个过生日,为啥还这样悲伤呢?”王允说:“今日其实并非我的生日,因想与诸位一叙,恐怕董卓疑心,所以托言生日。董卓欺君专权,国将不国。想当初高皇帝刘邦诛秦灭楚,统一天下,谁想传至今日,大汉江山即将亡于董卓之手!”
王允边说边哭,众官也皆相对而泣。唯骁骑校尉曹操于座中一边抚掌大笑,一边高声说:“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吗?”王允闻言大怒,对曹操说:“你怎么不思报国,反而如此大笑呢?”曹操回答说:“我不笑别的,只笑满朝公卿无一计杀董卓!我虽不才,愿即断董卓之头悬于国门,以谢天下。”王允肃然起敬说:“愿闻孟德高见。”曹操说:“我近来一直在奉承、交好董卓,就是为了找机会干掉他。听说司徒您有七宝刀一口,愿借给我前去相府刺杀董卓,虽死无憾!”王允闻言即亲自斟酒敬曹操,并将宝刀交付曹操。曹操洒酒宣誓,然后辞别众官而去。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见董卓在小阁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董卓一见曹操,便问他为何来得晚。曹操回答说:“乘马羸弱,行动迟缓。”于是,董卓即让吕布去从新到的西凉好马中选一匹送给曹操。吕布领命而出。曹操觉得机会来了,即想动手,但又怕董卓力大,难以制服。正犹豫间,董卓因身体胖大,不耐久坐而倒身卧于床上并转面向内。曹操见状急忙抽出宝刀,就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道:“曹操干什么?”此时吕布已牵马来到阁外。曹操心中不免暗暗发慌,他灵机一动,便表情镇静地双手举刀跪下说:“今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董卓接过一看,果然是一把宝刀:七宝嵌饰,锋利无比。董卓便将宝刀递给吕布收起,曹操也将刀鞘解下交给吕布。然后,董卓带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趁机要求试骑一下。董卓不加思索便命备好鞍辔,把马交给曹操。曹操牵马出相府,加鞭往东南而去。
吕布见曹操乘马远去,便对董卓说:“刚才曹操似乎有行刺的迹象,及被发现,便佯装献刀。”在吕布的提醒下,董卓也觉得曹操刚才的举动值得怀疑。正说间,董卓的女婿李儒来到。李儒是董卓的谋士,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一听董卓介绍曹操刚才的所作所为,便说:“曹操妻小不在京城,只独居寓所。今差人请他来,他若无疑而来,便是献刀;若推托不来,必是行刺,便可逮捕审问。”董卓即依照李儒的主意,派遣四个狱卒前去传唤曹操。良久,狱卒回报说:“曹操根本不曾回寓所。他对门吏声称丞相差他有紧急公事,已纵马飞奔出东门去了。”李儒说:“曹操心虚逃窜,行刺无疑。”董卓大怒,便下令遍行文告,画影绘形,悬赏通缉曹操。
曹操是一个高明的刺客。在行动前,他不仅想到了成功,而且也想到失败后怎样保全自身。七宝刀既可以作为刺杀董卓的利器,亦可以作为进献的礼物。最关键一点是曹操的瞒天过海、随机应变,在紧急关头灵活机智,使自己得以保全性命。
第二计:围魏救赵
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与其攻打正面之敌,不如用计谋分散它的兵力,然后各个击破;与其主动出兵攻打敌人,不如迂回到敌人虚弱的后方,伺机歼灭敌人。
现代话:抄你后路。
02-1:曹操劫乌巢之粮  袁绍兵败丢官渡
汉末,军阀都拥有重兵,各自为政,而且不少军阀都有一统天下的想法。袁绍就是其中最大的军阀。袁绍想要独霸天下,首先得消灭曹操。因此袁绍率大军来攻打曹操。两军会于官渡。
因袁绍兵多,演义中说是七十万,而曹操只有七万,曹操只有招架之功,被袁绍围住,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后来刘晔献发石车之计,又用掘长堑等办法,与袁军勉强还可对峙。
在两军对峙时,袁绍的谋士审配提醒袁绍要重视乌巢屯粮之所,袁绍也听了,派五名大将率二万士兵把守乌巢。可主将淳于琼生性好酒,终日与诸将饮酒为乐。这说明袁绍还是没派出重将。袁绍这是犯了第一个错误。
袁绍第二个错误就是乱怀疑,本来谋士许攸为袁绍好,献计让袁绍分兵袭许都,袁绍非但不听,还认为许攸是曹操的老乡,肯定是曹操的帮凶。把许攸打跑了,真跑到了曹操那里。替曹操卖力了。曹操可是重视人才,知许攸来投,来不及穿鞋,就迎了出来。许攸告诉曹操:“我让袁绍分兵打许都。”曹操说:“真要是那样,我就废了。多亏袁绍没听啊。”于是许攸献上了去乌巢劫粮的计策。
曹操一边布置劫粮,一边严密布置防守大寨。大军打着袁军旗号,诈称袁绍大将蒋奇,很顺利的就到了乌巢。淳于琼等将还在饮酒呢,曹操鼓励将士勇往直前,烧了袁军的屯粮之所,这一仗,曹操胜了。
袁绍得知乌巢被劫,急忙派大将张郃、高览二人去救乌巢,可此时又出来一个小人,叫郭图,他说曹操去劫粮必亲自前往,要二将去劫曹营大寨。张郃说曹操足智多谋,外出时,家里必有准备。袁绍又犯了一个错误,相信了郭图的话,命二将不管乌巢,直接去打曹营。当然,被有所准备的曹军四下围住,张、高二将大败。郭图得知二将败回,恐自己没面子,又用计恐吓二将,说袁绍要斩二将。这个损招硬是逼走了两个忠心耿耿的大将,二将没办法,也投了曹操。
袁绍失去了许攸、张郃、高览,又失去屯粮之所,军心焕散。这时曹操的谋士又献一计,散布流言,使袁绍又中计分兵,曹操集中大军,直冲袁绍大营。袁军全无斗志,四散奔逃。袁军死者无数,大败而归。
这就是有名的“官渡之战”。曹操采用了正确的围魏救赵的策略,避开了正面强大攻势,却率精兵烧掉了袁军的屯粮之所,使敌人不战自乱。这一战中还看出曹操与袁绍的优劣。曹操用人不疑;袁绍该用的不用,不该用的瞎用。曹操赏罚分明,袁绍政令不一。有此原因,曹操的围魏救赵的计策得以施行。
02-2:马超兜曹操后路  巧妙解东吴之围
曹操得知周瑜病逝,就准备再次兴兵进攻江东。但是,他又担心西凉州的镇东将军马腾会乘机来攻他的许都。为此,曹操先下手为强,派使者西去凉州,以朝廷的名义给马腾加以征南将军的头衔,命令他随军讨伐孙权。于是,马腾上当了,让长子马超留守西凉,自己带领另外二个儿子马休、马铁,率5000西凉兵应召来到许昌城下。曹操奸计得逞,就势消灭了西凉兵,马腾父子三人也惨遭杀害。马超听说父亲和两个弟弟遇害的消息后,放声大哭,悲愤倒地。他咬牙切齿,痛骂曹贼。发誓非要报仇不可。
曹操认为消灭了马腾,就解除了后顾之忧,所以兴兵30万,直扑江东。江东闻报之后,立即让鲁肃派使者西上荆州,向刘备求援,因为这时孙权和刘备还算是联合体。诸葛亮看罢江东的求救信,胸有成竹地对刘备说:“既不用动江南之兵,也不用动荆州之兵,我自有妙计使曹操不敢进兵东南。”他让使者带回江东的信中说:“如果曹军南犯,刘皇叔自有退兵之策。”诸葛亮告诉刘备说:“曹操平生最担心的就是西凉之兵。现在曹操杀了马腾,马腾长子马超仍然统领着西凉之众,曹操的杀父之仇定使马超刻骨切齿。主公只要修书一封,派人结援马超,让马超兴兵入关。这样一来,曹操岂能兵犯江东?”这也是诸葛亮出的围魏救赵之计。刘备听了之后,连称“实在是高”。于是立即修书,派使者投送西凉的马超。
马超正准备报仇呢,刘备的使者持书赶到。马超拆书一看:刘备在信中除了大骂曹操之外,还回忆了昔日与马腾同受汉帝密诏、誓诛曹贼的往事和旧情。指出,现在曹操与马超又结下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深仇。他建议马超率西凉之兵以攻曹之右,他统荆、襄之众以遏曹之前。认为此举不但曹操可擒、奸党可灭、大仇可报,而且汉室可以复兴。马超看罢,也深受感动,立即挥泪复信,打发使者先回,随后便点起西凉兵马。正准备进发时,西凉太守韩遂使人请马超相见。原来韩遂与马腾是结义兄弟,韩遂与马超以叔侄相称。此时愿意与马超一起联军进击曹操,以报仇雪恨。这样,韩遂手下有八部兵马,合马超计十部兵马,计2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长安。
曹操得到关中警报以后,遂放弃南下攻击孙权的计划,专力对付关中的马超、韩遂之军。诸葛亮一封书信就轻而易举地制止了曹军的南下,救了孙权的大驾。这也是围魏救赵计策应用的典范。
02-3:司马懿攻其必救  破公孙而定辽东
孙子兵法中说:我想战,可对方深沟高垒,就是不跟我战,我们有什么办法?唯有一条,就是攻其必救。这个战略思想与真正的围魏救赵多少有一些区别,围魏救赵是攻其必救而使友方得救,而此计中的攻其必救是为了让敌方应战,已方可以围城打援。
曹魏祁山之争刚刚偃旗息鼓,魏明帝曹睿对司马懿等文臣武加官晋爵之时,传来了公孙渊谋反的军情。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计派司马懿率马步军4万前去平定辽东。司马懿根据当时敌我力量对比和平叛路途遥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四千里之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的作战计划,得到曹睿的批准。
当司马懿到达辽东以后,发现公孙渊令卑衍、杨祚二将率重兵屯于辽隧,而且是“围堑二十余里,环绕鹿角,甚是严密”,企图依托良好的阵地,持久坚守,拖垮远道而来的魏军兵马。但司马懿非常人可比,他总结了过去的经验,也吸取了过去的教训,决心绕过敌人防御的硬壳,向敌方防御空虚的纵深穿插。书中描写了司马懿这一用兵过程,当司马懿得知对方的部署情况时,笑着说:“贼不与我战,欲老我兵耳。我料贼众大半在此,其巢穴空虚,不若弃却此处,径奔襄平;贼必往救,却于中途击之,必获全功。”于是勒兵从小路向襄平进发。
卑衍与杨祚商议说:“若魏兵来攻,休与交战。彼千里而来,粮草不继,难以持久,粮尽必退;待他退时,然后出奇兵击之,司马懿可擒也”(此着已被司马懿料到)。二人正商议间,忽报:“魏兵往南去了。”卑衍(二人却未料到)大惊说:“彼知吾襄平军少,去袭老营也。若襄平有失,我等守此处无益矣。”遂拔寨随后而起。早有探马飞报司马懿。懿笑说:“中吾计矣!”乃令夏侯霸、夏侯威,各引一军伏于辽水之滨:“如辽兵到,两下齐出。”二人受计而往。早望见卑衍、杨祚引兵前来。一声炮响,两边鼓噪摇旗:左有夏侯霸、右有夏侯威,一齐杀出。卑、杨二人,无心恋战,夺路而走;奔至首山,正逢公孙渊兵到,合兵一处,回马再与魏兵交战。卑衍出马骂说:“贼将休使诡计!汝敢出战否?”夏侯霸纵马挥刀来迎。战不数合,被夏侯霸一刀斩卑衍于马下,辽兵大乱。霸驱兵掩杀,公孙渊引败兵奔入襄平城去,闭门坚守不出。魏兵四面围合。
结果,魏军于辽河之滨巧妙设伏,歼灭了辽燧的叛军主力,使敌方完全处于了被动地位。
第三计:借刀杀人
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敌方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还未明朗,要诱使盟友去消来敌人,不必自己付出代价,这是根据《损》卦推演出来的。
现代话:用他治你。
03-1:曹操不便杀祢衡  刘表借刀计更高
有点文才的人,有不少愿意显示自己的清高与孤傲,祢衡就是一位。
弥衡之死,完全是曹操想借刀杀之,最后被刘表借刀杀之。
最开始是曹操想派一个使者到荆州劝刘表投降。谋士贾诩建议派一个名士去劝降,因为刘表喜欢与名士交往。曹操觉得有理,问谋士谁可以去?荀攸推荐了孔融(就是那个从小会让梨的孔子后代)。
可是孔融却推荐了祢衡,并说祢衡比自己才学高出十倍,可是你孔融把他直接推荐给曹操也行,没有,却给献帝写了表,夸了祢衡一番。曹操心里不乐意。
祢衡来了之后,曹操一改以往尊重人才的常态,不给祢衡让座(找骂)。平时总是非常自负的祢衡受不了这个,开骂吧:“天地这样广阔,为什么没个象样的人呢?”曹操自傲地说:“我手下几十位能人,都是当代英雄,凭什么说没人呢?”祢衡问都是谁呀,曹操把手下能人说了一遍。共夸了十四个人吧。
祢衡笑了起来:“你的夸奖都不对,这些人我都认识。”然后就从头开贬(找死)。他说:“荀彧可使吊丧问病,荀攸只是个看坟的料;程昱仅能开门闭户;郭嘉还可以念几句辞赋;张辽只能打打鼓;许褚也许能放放牛,乐进和李典当个传令兵还凑合;吕虔能磨磨刀,满宠喝点酒还可以,于禁就是个不熟练的瓦匠,徐晃可以杀猪,夏侯敦可称完体(瞎一只眼)将军,曹子孝被人称为要钱太守,其余更不用提了,都是酒桶、饭袋而已。这一顿骂,触到了许多人痛处,当场就有人要杀祢衡。曹操制止了,并问祢衡有什么能耐。祢衡把自己夸得就跟神仙差不多。
曹操说,我正缺一个敲鼓的人,你当个鼓吏吧。曹操想用此法羞辱一下祢衡,可祢衡并不拒绝,也答应第二天来打鼓。祢衡走后,武将问曹操,为什么不杀此狂人。曹操说:“这人有点虚名,我要杀他,显得我容不得人,他以为他行,我就让他打鼓,让他丢人。”
第二天,祢衡也真来了(不来不行),曹操请了不少人来看戏。原先的鼓吏让祢衡换新衣,祢衡也没换。没想到祢衡还精通音乐,打了一遍“渔阳三挝”,音节响亮,格调深沉,座上人都受了感动。
这时有人挑刺,说祢衡没换衣服,祢衡便将衣服当众去掉,赤裸裸站在那里。曹操怒喝祢衡不懂礼仪,祢衡说显露父母清白之体。曹操又追问谁是污浊?祢衡当面骂曹操为眼浊,心浊等等。这就是有名的“击鼓骂曹”。
祢衡这样当面骂曹操,使大家都非常吃惊。孔融出来讲情,说曹操是英明的王公,不能计较。曹操也不想担个残害人才的恶名,只好装作肚量极大的样子,让祢衡去荆州去劝降刘表,如成功给高官做。祢衡明知道刘表不会投降,去了也是凶多吉少,没答应去。但曹操为了借刀杀人,强行让祢衡去了。
祢衡到了荆州,把刘表挖苦一番(我认为祢衡也是不想活了),刘表很不高兴,想要杀了祢衡却觉得曹操把此人送来,肯定是要借刀杀人,如果杀了祢衡,自己肯定落个害贤的罪名。思来想去,把祢衡转派到生性残暴的江夏太守黄祖那里。
果然,祢衡在宴席上又讽刺黄祖,说黄祖好像是庙里的菩萨,只受香火,可惜不灵,最后被黄祖杀了。
祢衡只能说是一个狂傲到极点的狂生,曹操想杀他,怕落下害贤之名,也知道这样的人到荆州也不能与人相容,就想出借刘表之手杀他的毒计。可被刘表识破,竟也容忍了。但刘表更阴,把他送给黄祖,黄祖还管那些,不对劲就收拾你,什么贤不贤的。所以刘表的借刀杀人是成功了。
03-2:郭嘉定计擒吕布  刘备借刀斩温侯
建安三年,吕布背叛了刘备(在吕布走投无路时,刘备收留了他)。替袁术出力,并派高顺去小沛进攻刘备,刘玄德被打败了。向曹操求救。
曹操派夏侯惇去救刘备,被高顺战败。曹操亲自去征讨吕布,并写了一封劝降信。吕布本打算投降曹操,可是主要谋士陈宫不同意,所以吕布固守城池。曹操久攻不下,手下谋士郭嘉出计水淹下邳。
吕布虽猛,但没有谋略,而且遇事乱猜疑,只相信少数人,加之曹操水淹了下邳,所以部下离心,趁吕布不注意给绑了起来送给了曹操。
曹操入城,传令出榜安民,与刘备一起坐在白门楼上,准备处置吕布。吕布被押上来,知道是手下将领叛变了,说:“我待你们不薄,为何背叛我?”手下人说:“你只听妻妾的话,不听将领的计谋,这如何不败呢。”
吕布没话说了,一看刘备坐在上面,便对刘备说:“你是座上宾,我是阶下囚,为什么不替我说句话呢?”。又对曹操说:“你忧虑的就是我吕布,今日我投降您,你争天下就不用忧虑了。你为主将,我为副将,用不了多久,天下就可以平定了。”
曹操听了这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因为吕布太勇猛了。几个人都干不过他,真要是降过来,对自己平定天下确有好处。想到此,犹豫不决。就在这关健时刻,刘玄德(刘备)说了一句话:“你难道忘了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原来吕布被金钱和美女所诱,先后杀了两个干爹。一个是为了钱而杀了丁建阳(丁原);一个是为了貂蝉而杀了董仲颖(董卓)。
刘玄德这一句话,可太恶毒了,只一句就将吕布置于死地。吕布气得大骂:“大耳儿,忘了辕门射戟乎。”(吕布曾在辕门前用射戟的办法救过刘备)。
曹操想起吕布杀死两位主人(干爹)的事情,不能再犹豫了,还说当副将,说不上哪天我再像那两人,可就糟了。不行,杀。一句话,吕布掉脑袋了。
其实刘备就是用的借刀杀人之计,如果吕布真的铁了心跟了曹操,那就是如虎添翼,无敌天下了。对于野心勃勃的刘备来说,可是最大的担心。反过来说,吕布要是投降刘备,刘备又怎么会杀吕布呢。话又说回了,吕布也不是好东西,反覆无常,早晚也是被人算计。
03-3:司马昭用借刀计  令钟会除掉邓艾
邓艾是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将领,他偷渡阴平,破蜀成功,立下不朽之功。但却遭到了包括钟会等人的嫉妒,也由于邓艾没有好好把握时机,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演义中介绍,邓艾阴平渡险之后,紧接着便迅速挥师夺江油,取涪城,克绵竹,最后终于迫降了蜀后主刘禅。这位颇有战略头脑的将军,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按照自己的一套想法大干了起来,并且上书向司马昭提出了一个富有战略意义的建议:
“臣艾切谓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此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使用;宜留陇右兵二万、蜀兵二万,煮盐兴治,并造舟船,预备顺流之计。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可不征而定也。更以厚待刘禅,以致孙休;若便送禅来京,吴人必疑,则于向化之心不劝。且权留之于蜀,须来年冬月抵京。今即可封禅为扶风王,锡以资财,供其左右,爵其子为公卿,以显归命之宠:则吴人畏威怀德,望风而从矣。”
这里邓艾提出的“吴可不征而定”是采用了汉初李左车的计策,其中“兵有先声而后实”就是李左车的原话。邓艾按照李左车当年的想法,提出现在蜀国已降,可大造声势,吴人知之则不战而定也。关键是大造声势这一点,怎样造,邓艾书中已有明确,就是让刘禅在成都多当几天傀儡,然后从军事和外交方面对吴造成压力,吴必降无疑。
谁知,他的这一正确主张却引起了司马昭的猜忌。司马昭“深疑邓艾有自专之心”,然后采取措施,要除掉邓艾了。他先发书,奖赏邓艾,让邓艾不要轻举妄动。这时邓艾没有冷静对待,却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吾既奉诏专征,如何阻当?”遂又作书,令来使赍赴洛阳。时朝中皆言邓艾必有反意,司马昭愈加疑忌。
这时,那个非常坏的贾充又出了一个高招,贾充说:“主公何不封钟会以制之?”昭从其议,遣使赍诏封钟会为司徒,就令卫瓘监督两路军马,以手书付瓘,使与会伺察邓艾,以防其变。这样,钟会就有权监督邓艾了。钟会有了这个权,就得利用了,他原来就瞧不起邓艾,此时不除,更待何时。于是便与假投降的姜维商量,这个姜维深恨邓艾灭蜀,此时肯定也出绝招。这样钟会依计而行,除了自已上书言邓艾有反意,又截获了邓艾之书而篡改,这样,邓艾死期到了。
司马昭借钟会之刀杀了邓艾,可是对钟会也不信任,又派了别人再监视钟会,这样,两个年青将领先后丧命。
本题虽是探讨借刀杀人之计,可我还是感觉司马昭太阴损,同时对邓艾的早逝深表遗憾。
第四计:以逸待劳
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文:要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是直接出兵攻打,而采取“损刚益柔”的办法,令敌人由盛转衰,由强变弱。
现代话:等着揍你。
04-1:陆伯言以逸待劳  胜刘备连营七百
刘关张结义多少年,始终就象亲哥们似的。待三国鼎立基本形成时,镇守荆州的任务落在二弟关羽身上。但关羽违背了诸葛亮为他制定的东和北拒的策略,结果是丢荆州走麦城,最后兵败身死。为了替关羽报仇,刘备不顾劝阻,举倾国之兵东进伐吴。
开始时,蜀军士气旺盛,东吴难以抵御,连折数员大将,甘宁、潘璋、马忠皆在此役中战死。蜀军兵锋所指无人能当,此时东吴生死存亡之秋,举国震惊。
在此危急时刻,经阚泽举荐,孙权拜年轻的书生陆逊为大都督,总督江东兵马与刘备决战。陆逊的部下多是东吴的功臣宿将或公室贵族,他们自恃功高,对陆逊这位年轻统帅既不服气,又不尊重。对于陆逊坚守不战更是不理解,认为陆逊怯懦无能。
陆逊说:“我虽一介书生,蒙主上委以重任,认为我有长处,就是能忍辱负重。各位将军要各守隘口,牢守险要,不许妄动。违令者斩!”
这时,天气炎热,士兵取水困难,刘备便命令将营扎在山林茂盛、靠近泉水的地方。蜀军从巫峡建平起到彝陵700里间,接连设营,从正月到5月,与东吴相持不下。
刘备要求决战,无奈对方就是不理,气得够呛,派吴班领数千弱兵在平地立营,引吴军出来,自带精兵埋伏于山谷之中,准备切断吴兵退路。但吴兵就是不出战。陆逊劝告众将,吴班讨战,其中必有诡计,我们只能观望。
刘备见吴兵不出,只好把埋伏的兵撤出来。两军又相持了一个来月,陆逊观察形势,见蜀兵没了开始时的锐气,准备反守为攻。可将领则认为进攻还是开始的时侯,现在不能有利。可陆逊胸有成竹,先派兵试探了一下,没有成功,马上改变战术,命令士兵每人拿一把草,用火攻的方法,袭击蜀军,全体吴军一齐出战。这一仗烧得蜀军狼狈逃窜,并斩了好几名蜀将。
这一战破了蜀军40座大营,迫使蜀军几名战将投降,刘备逃到了白帝城。这就是有名的彝陵之战。蜀军是大败呀。
陆逊不算完,继续猛攻,刘备千方百计才算逃了出来。书中描写是多亏了孔明的八卦阵。
此次战役,陆逊用的就是以逸待劳之计:
一是知道刘备远来,水土不服,当然想速战速决,此时要战,吴军非输不可。
二是陆逊故意示弱,有意麻痹蜀军,让蜀军深入(现在叫诱敌深入)。
三是拖垮蜀军,蜀进攻不成,战斗力下降,意志力减退,这时决战吴兵就肯定胜了。
04-2:黄汉升以逸待劳  夏侯渊恃勇身死
刘备手下有五虎大将,其中以黄忠年纪最大,但黄忠可不是一般人,一出现就一鸣惊人,长沙城下与关羽几番拼杀,没分出胜败。刘备爱其才,在长沙城陷落之后,力邀黄忠,将其收在帐下。
刘备称帝后,想夺汉忠,便派黄忠与法正带兵攻打定军山,定军山是曹操屯粮之地,所以曹操派得力大将夏侯渊防守。曹操在许昌听说刘备攻打定军山,亲自引兵来救。并写一封信给夏侯渊,信中说要看看夏侯之妙才(夏侯渊字妙才)。夏侯渊看信之后,急欲建功,第二天就要出战打黄忠。副将张郃劝说:“黄忠有勇有谋,况有法正相助,不可轻敌,此间山路险峻,只宜坚守。”
黄忠与法正引兵屯于定军山口,屡次挑战,夏侯渊听了张副将的话,只是不出,黄忠想要进攻,又恐怕山路危险,不敢强攻。
一日,忽报山上曹兵挑战。黄忠正要引军出迎,法正说:“夏侯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黄忠采用其计,将应有之物,尽赏三军,欢声满谷,愿效死战。
黄忠采取步步为营之法,每营住数日,又进。夏侯渊又要出战,张郃又力劝说这是黄忠反客为主之法,不可出战,战则有失。夏侯渊这次不听了,引兵出战。
两将战了20余合,曹营鸣金。黄忠胜一小阵。
黄忠已逼到定军山下,与法正商议。法正用手指着定军山说:“定军山西,有一高山,四下皆是险道。此山(可称对山)上足可下视定军山之虚实。将军若取得此山,定军山只在掌中也。”夜间,黄忠便取了对山。
法正对黄忠说:“将军可守在半山,我带兵占据山顶。待夏侯渊兵至,我举白旗为号,将军只按兵不动;待他倦怠无备,我却举起红旗,将军便下山击之,此乃以逸待劳之计。”黄忠大喜,依计行事。
夏侯渊见黄忠占了对山,自已暴露了,必须出战了。张副将怎么劝,不好使。夏侯渊引兵将对山围住,大骂挑战。法正在山上举起白旗。任夏侯怎么骂,就是没动静。
午时以后,法正见曹兵倦怠,锐气已堕,多下马坐地休息,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作,黄忠一马当先,从半山中杀了下来(半山隐敝出来的快)。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夏渊妙才措手不及,被黄忠砍为两段。
黄忠与夏侯渊都是大将,但黄忠有勇有谋,夏侯渊勇而少谋,谁胜认负,可想而知。此役之以逸待劳之计,主要还是法正的贡献。
04-3:邓士载以逸待劳  夏侯霸城下身亡
姜维第八次北伐中原时,总结了以往失利的教训,就是说过去总是深入敌人的屯粮之所,但这样的地方也是敌方防备最严的地方,打好了也就是对峙、僵持,最后无功而返。这次作战姜维一改常法,撇开粮草重地祁山,将进攻矛头直指无粮的洮阳,企图打开一条北伐的新路。
可是姜维遇到对手了,邓艾一眼就识破了姜维的计谋,预先做了防备,以逸待劳,击败了姜维。这一段的描写也是非常精彩的:姜维说:“昔丞相六出祁山,亦为国。吾今八次伐魏,岂为一己之私哉?今当先取洮阳。如有逆吾者必斩!”遂留廖化守汉中(廖化对此次出征持不同意见,所以没让廖化出征),自同诸将提兵三十万,径取洮阳而来。
早有川口人报入祁山寨中。时邓艾正与司马望谈兵,闻知此信,遂令人哨探。回报蜀兵尽从洮阳而出。司马望说:“姜维多计,莫非虚取洮阳而实来取祁山乎?”邓艾说:“今姜维实出洮阳也。”望说:“公何以知之?”艾说:“向者姜维累出吾有粮之地,今洮阳无粮,维必料吾只守祁山,不守洮阳,故径取洮阳;如得此城,屯粮积草,结连羌人,以图久计耳。”望说:“若此,如之奈何?”艾说:“可尽撤此处之兵,分为两路去救洮阳。离洮阳二十五里,有侯河小城,乃洮阳咽喉之地(邓艾熟知地理)。公引一军伏于洮阳,偃旗息鼓,大开四门,如此如此而行;我却引一军伏侯河,必获大胜也。”筹画已定,各各依计而行。只留偏将师纂守祁山寨。
却说姜维令夏侯霸为前部,先引一军径取洮阳。霸提兵前进,将近洮阳,望见城上并无一杆旗,四门大开。霸心下疑惑,未敢入城,回顾诸将说:“莫非诈乎?”诸将说:“眼见得是空城,只有些小百姓,听知大将军兵到,尽弃城而走了。”霸未信,自纵马于城南视之,只见城后老小无数,皆望西北而逃。霸大喜说:“果空城也。”遂当先杀入,余众随后而进。方到瓮城边,忽然一声炮响,城上鼓角齐鸣,旌旗遍竖,拽起吊桥。霸大惊说:“误中计矣!”慌欲退时,城上矢石如雨。可怜夏侯霸同五百军皆死于城下。
邓艾以逸待劳之计用得恰到好处,这一点要取决于对敌情判断地准确性,如果判断不准,就会疲于奔命,判断准了,就可以坐收埋伏之功了。这次战役可惜了蜀国大将夏侯霸了。
第五计:趁火打劫
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文:敌方出现危难时,就要乘机进攻夺取胜利。这是强大者利用优势,抓信战机,制服弱敌的策略。
现代话:趁危整你
05-1:曹孟德移驾幸许  吕奉先乘虚攻徐
曹操入朝总领大事之后,一日在后堂设宴,聚众谋士商议:“刘备屯兵徐州,自领州事,现在吕布又兵败投奔徐州,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必是心腹之患也。诸位有何妙计啊?”荀彧献上一计称为“二虎竞食”,可令吕布与刘备厮杀。曹操依计而行,但此计被刘备识破并未得逞。荀彧又献一计:让曹操给袁术处通气,说刘备上密表,要得袁术的南郡。这次袁术中计,要引兵进攻徐州。
刘备听说袁术要来进攻,便要出城迎战。孙乾让刘备选好守城之人,刘备问关、张二人谁可守城,关羽要守城,刘备说早晚有事要和关羽商量,张飞愿意守城。刘备知道张飞的毛病,再三叮嘱他一不要喝酒,二要听人劝,还留下陈登辅助张飞。
张飞自刘备走后,一应杂事,都交与了陈登,军机大事,自己斟酌。确实好了几天。可在一次宴请官员的酒宴中,却犯了毛病,张飞告诉大家可以一醉方休,第二天各自戒酒。这也倒行,可是人家曹豹是滴酒不沾,张飞非要曹豹喝一碗,曹豹害怕,只得强饮一碗,可张飞喝多了,还让曹豹再喝一碗。曹豹说实是不能喝了,张飞说你刚才不是喝了吗。可把曹豹治坏了。还要打一百鞭,陈登劝,张飞也不听。此时曹豹如果硬挺着也就算了,他又提他的女婿吕布。这一提不要紧,张飞最看不上吕布,满腔怒火撤到了曹豹身上。
曹豹回去,恨透了张飞,连夜给吕布写信,说张飞无礼,又说刘备和关羽不在城内,张飞又喝醉了,这时占领徐州,那徐州不就属于吕布了吗。吕布大喜,连夜引兵来袭徐州。曹豹等侯,开了城门,众军齐入,喊声大举,张飞醉卧府中,听得吕而杀来,急忙上马,可酒未全醒,不能力战。吕布也知张飞勇猛,也不敢往死整。张飞杀出东门,刘玄备家眷陷在府中,都顾不得了。
此战就是趁火打劫的例子,吕布在刘备手下暂时栖身,也想自己有个稳定的地盘,那么张飞给了这个机会,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05-2:杜预有意先放火  周旨趁机再打劫
趁火打劫当中的火,不一定都有现成的,有时需要自已去放。这里说的放火,就是给敌方造成混乱,然后好进兵打劫。放这把火当然要找准机会。
司马炎以晋代魏,其时蜀国已亡,而吴国的著名大将丁奉和陆抗也已死去,吴主孙皓越来越荒淫。司马炎命镇南大将军杜预为大都督,讨伐东吴。杜预兵出江陵,命令牙将周旨率水军八百人,乘小舟暗渡长江,夜袭乐乡,在山林之处多立旗帜,白天放炮,夜晚举火。周旨领命,率兵渡江,伏于巴山。
第二天,杜预领大军水陆并进。吴主孙皓见晋兵气势汹汹,急忙派遣伍延出陆路,陆景出水路,孙歆为先锋,三路迎敌。
杜预引兵前进,孙韵船早到,两军刚一交锋,杜预便引兵而退。孙歆率兵上岸追赶,追不到二十里,一场炮响,四面晋兵大至。吴军急退,杜预乘势掩杀,吴军死伤不计其数。孙歆奔到城边,周旨八百军混杂于中,在城上放火。孙歆大惊道:“难道晋军飞渡长江不成?”刚要退却时,被周旨大喝一声,斩于马下。
陆景在船上,望见江南岸上一片火起,巴山上风飘出一面大旗,上书:“晋镇南大将军杜预”。陆景大惊,要上岸逃命,被晋将张尚斩杀。伍延见各军皆败,乃弃城走,被伏兵捉住。杜预乘机攻下江陵。
杜预用计成功,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吴国已经无将无谋士,早晚就要垮台了。
05-3:公孙瓒贪心中计  袁本初诈取冀州
关东诸侯联合起兵,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反对董卓专权。讨卓联军攻占洛阳后,各路诸侯便各打各的算盘,不仅不能同心协力,反而争权夺利、互相兼并,以致讨卓联盟迅即瓦解,各路诸侯各自为战,自谋发展。
当时,洛阳一带几乎已成废墟,袁绍觉得在这里已无戏可唱,便于次年率军退屯河内(今河南武陟县西南),观望形势发展。渤海郡属冀州,因而袁绍在名义上应算冀州牧韩馥的部下,所以韩馥经常派人运送粮草接济袁绍。谁知好心不得好报,袁绍及其部下却暗中算计起富庶的冀州来。谋士逢纪向袁绍献计说:“大丈夫当纵横天下,怎能光靠人接济为生!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之!” 。
得到袁绍赞同后,逢纪进一步具体谋划说:“可暗中派人送信给北平太守公孙瓒,约其共攻冀州,平分其地。他必定欣然起兵攻冀州。面对公孙瓒的进攻,韩馥这样的无谋之辈肯定会请您协助守冀州。您便可趁势行事,冀州唾手可得。”袁绍闻言大喜,即依计送信给公孙瓒。瓒得信,即应约发兵杀奔冀州而来。袁绍却又使人将公孙瓒发兵攻冀州的消息密报韩馥。韩馥得报后,即召集谋士荀谌、辛评二人商议对策。荀谌说:“公孙瓒率领燕、代之众,长驱而来,锐不可当。今袁绍智谋过人,手下名将极广,将军可请其同治州事,就不伯公孙瓒了。”韩馥以为得计,便差别驾闵纯去请袁绍。长史耿武谏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怎能将州权委托给他?这等于引虎入羊群啊!”忠厚的韩馥答道:“我本是袁家先世的故吏,才能又不如袁绍,让贤是自古以来的美德,现在我决计请袁绍与我一同治理冀州,诸位不要忌妒!”耿武等人见韩馥固执己见,不听忠告,只好叹息而出。
数日后,袁绍应韩馥之邀率领大队人马来到冀州。忠于韩馥的耿武、闵纯不愿冀州落入袁绍之手,便伏于城外,欲刺杀袁绍,结果被袁绍大将颜良、文丑斩杀。袁绍入据冀州后,即以韩馥为奋威将军,并以自己的亲信部下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架空韩馥,逐渐篡夺韩馥之权,终将冀州据为己有。至此,韩馥懊悔无及,只好弃下家小,只身投靠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公孙瓒见袁绍不讲信义,独吞了冀州,不肯平分其地,因而与袁绍结下仇怨,彼此攻伐。但公孙瓒哪里是袁绍的对手,屡战屡败,后来被袁绍围困于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走投无路,自缢而死。这样,连公孙瓒割据的幽州也落入了袁绍之手。
按照当时的军事形势,袁绍完全有能力以武力夺取冀州。但那样做,不仅要损失大量将士,而且名不正言不顺,会在道义上受到天下人的谴责。于是袁绍便明智地采纳了逢纪的计策,这样就在应韩馥之邀的幌子下,名正言顺,兵不血刃地占据冀州,从而为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袁绍实际上是利用别人处于困境时,乘火打劫,乘人之危,虽然不道德,但实际效果却使用计人实现愿望。
第六计:声东击西
原文: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攻之。
译文:敌人乱得像丛生的野草,意料不到所要发生的事情,这是《易经》萃卦中所说的那种混乱溃败的象征。因此,要利用敌人不能自主的时候,对其发动攻击。
现代话:出其不意
06-1:曹孟德声东击西  贾文和将计就计
建安三年,曹操统大军伐张绣,至南阳城下,张绣率兵出城,让张先出马迎敌,但被许褚三个回合就给斩了,张绣军大败,退回城内,闭门不出。
曹操围城攻打,运土填壕,用布袋在城边做梯凳。曹操绕城三天,下令在西北角堆积柴草,会集众将,扬言从西北角攻城,实际是想从东南角攻城,这就是曹操的声东击西之计。
不想,此计被张绣手下的一名重要谋士贾诩所识破,贾诩对张绣说:“某在城上见曹操绕城而观者三日,他见城东南角砖土之色新旧不等,鹿角多半毁坏,意将从此处进攻;却虚去西北上积草,诈为声势,欲哄我撤兵守西北,彼乘夜黑必爬东南角而进也。”绣曰:“然则奈何?”诩曰:“此事易耳。来日可令精壮之兵,饱食轻装,尽藏于东南房屋内,却教百姓假扮军士,虚守西北。夜间任他在东南角上爬城。俟其爬进城时,一声炮响,伏兵齐起,操可擒矣。”绣喜,从其计。另外曹操定计很少跟属下讲,这次却造声势,肯定有诈。
贾诩向张绣说明了情况,张绣听从贾诩安排,贾诩便做好了准备。将精壮之士尽埋伏在东南角。叫老弱兵士及百姓守西北角。
探子向曹操报告,东南角没兵,西北角人多,曹操心中暗喜,“中我之计也”。遂命军中密备锹钁爬城器具。日间引军攻西北角,至二更时分,却领精兵于东南角上爬过壕去,砍开鹿角。城中全无动静,众军一齐拥入。只听得一声炮响,伏兵四起。曹军急退,背后张绣亲驱勇壮杀来。曹军大败,退出城外,奔走数十里。张绣直杀至天明,方收军入城。曹操计点败军,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吕虔、于禁俱各被伤。
此计也是声东击西之计的运用,只不过是更有高人,如果当时曹操不是公开宣扬,而是闷在心里,到时候再说,能不能用计成功,这可能就不好说了。正是,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计不如识计人。
06-2:司马懿自作聪明  诸葛亮巧计破敌
蜀汉建兴七年,诸葛亮再次北伐,兵至祁山,扎下三个大寨,专候魏军。
司马懿(字仲达)得知,率张郃、戴陵并十万军前往祁山迎敌。
司马懿来到,先搞调查研究,问前线部将郭淮与孙礼:“前线情况如何”。郭、孙二人答说:“尚未与蜀军交锋”。司马懿又问其它各路情况。郭淮说只有武都、阴平尚未得到消息。司马懿经过思考,指示郭淮和孙礼:“明日我亲自领兵与孔明交战,你二人可急从小路前往增援武都和阴平,并从背后偷袭蜀军,我军可胜。”
郭淮于路谓孙礼曰:“仲达比孔明如何?”礼曰:“孔明胜仲达多矣。”淮曰:“孔明虽胜,此一计足显仲达有过人之智。蜀兵如正攻两郡,我等从后抄到,彼岂不自乱乎?”正言间,忽哨马来报:“阴平已被王平打破了。武都已被姜维打破了。前离蜀兵不远。”礼曰:“蜀兵既已打破了城池,如何陈兵于外?必有诈也。不如速退。”郭淮从之。——方传令教军退时,忽然一声炮响,山背后闪出一枝军马来,旗上大书:“汉丞相诸葛亮”,中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于上;左有关兴,右有张苞。孙、郭二人见之,大惊。孔明大笑曰:“郭淮、孙礼休走!司马懿之计,安能瞒得过吾?他每日令人在前交战,却教汝等袭吾军后。武都、阴平吾已取了。汝二人不早来降,欲驱兵与吾决战耶?”郭淮、孙礼听毕,大慌。忽然背后喊杀连天,王平、姜维引兵从后杀来。兴、苞二将又引军从前面杀来。两下夹攻,魏兵大败。郭、孙二人弃马爬山而走。蜀军大胜。
司马懿本想给诸葛亮来个声东击西,打乱蜀军的大营,不料此计被孔明识破,反给司马懿来个声东击西。
正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06-3:钟会造船向东吴  蜀国不备遭突袭
魏军同蜀军于陇西一带经过连年较量,魏军在军事上终于占了上风,这时握朝政的司马昭提出了统一天下的战略思想:“吾自征东以来,息歇六年,治兵缮甲,皆已完备,欲伐吴、蜀久矣。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取虞之道也。吾料西蜀将士,守成都者八九万,守边境者不过四五万,姜维屯田者不过六七万。今吾已令邓艾引关外陇右之兵十余万,绊住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遣钟会引关中精兵二三十万,直抵骆谷,三路以袭汉中。蜀主刘禅昏暗,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必矣。”于是,魏军一改过去的守势,趁姜维率军避祸屯田,向西川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但在进攻之前,担任主攻任务的钟会却令各地造船,这实在令人费解。司马昭不知其意,遂召钟会问之说:“子从旱路收川,何用造船耶?”会说:“蜀若闻我兵大进,必求救于东吴也。故先布声势,作伐吴之状,吴必不敢妄动。一年之内,蜀已破,船已成,而伐吴,岂不顺乎?”原来是这样啊,司马昭大喜,这样做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让西蜀不做准备。
看看西蜀是怎样准备的:却说魏兵既发,早有细作入沓中报知姜维。维即具表申奏后主:“请降诏遣左车骑将军张翼领兵守护阳安关,右车骑将军廖化领兵守阴平桥:这二处最为要紧,若失二处,汉中不保矣。一面当遣使入吴求救。臣一面自起沓中之兵拒敌。”时后主改景耀六年为炎兴元年,日与宦官黄皓在宫中游乐。忽接姜维之表,即召黄皓问曰:“今魏国遣钟会、邓艾大起人马,分道而来,如之奈何?”皓奏曰:“此乃姜维欲立功名,故上此表。陛下宽心,勿生疑虑。臣闻城中有一师婆,供奉一神,能知吉凶,可召来问之。”
这个计策的结果就是东吴果然被镇住,而且麻痹了西蜀,魏军乘机一鼓作气,很快就攻下了汉中。这是钟会声东击西之计成功的运用。
第二篇——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译文:用假象欺骗敌人,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巧妙地由虚变实。也就是说,开始用小的假象,继而用大的假象,最合假象突然变成真象。
现代话:造谣生事
07-1:诸葛亮巧用诗句  周公瑾决心破曹
有时侯啊,你苦口婆心,人家不一定听。可你编一套假话,可能就达到目的,这玩意可有点奇了。
曹操率军南下,想灭刘备,趁机夺取东吴。刘备刚被曹操打败,只得联合东吴来抗曹。于是派孔明来见周瑜。周瑜这时候牛起来了,毕竟有人来求我了,应该摆出大恩公的模样。然后当着孔明的面,说曹军不可抵挡,如何如何。鲁肃是主战的,不想投降,于是和周瑜争了起来。孔明已经看清了,(其实周瑜也想抗曹,只不过想让孔明低声下气的相求,才有面子)可就是不吱声,只是冷笑。
周瑜觉得自已占了上风,得意了,转过来问孔明问何发笑。孔明说:“我不笑别人,笑子敬(鲁肃的字)不识时务。”鲁肃不干了,孔明先生你来不就是要联合抗曹的吗,怎么说我不识时务呢。孔明说:“周公瑾决心降曹,甚为合理呀。”老实忠厚的鲁肃急坏了,对孔明说:“先生,你为何也这样说呀?”孔明又说:“曹操很会用兵,天下无敌。吕布、袁绍、刘表等人不都叫他灭了吗?只有刘备不识时务,楞要与曹操相抗,现在生死不保了。周公瑜要降曹,可以保全妻子,保全富贵,国家的存亡就不算什么了。”
周瑜抬举曹操是想让孔明低声下气求自己,孔明抬举曹操是刺激周瑜年轻气盛的心。但周瑜这时候忍住了(挺能忍的),楞是没吱声。
鲁肃(没看出两人的诡计)又来气了:“你竟敢让我主投降曹贼,岂有此理”。这时气氛紧张了。
孔明说:“我有一计,不用送礼,也不用投降,也不用亲自过江去谈判,只派一个使者,用一个小船,送两个人到江北,曹操得到这两人,嗷嗷地往回撤。”周瑜对这事挺感兴趣,忙问:“是什么样的两个人?竟能退曹兵?”孔明又说这两个人微不足道,可是国家得救了,如何如何。周瑜忍不住还得问哪,到底谁这样厉害?
孔明这时侯发挥了:说是听说曹操怎样怎样地好色,又建铜雀台,广选天下美女置于铜雀台中。又说曹操听说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分别叫大乔和小乔。那真是沉鱼什么、闭月什么的。又说曹操有两大愿望,一是扫平四海,二是得到二乔以安度晚年。如今曹操来江南,其实就是为了二乔啊!孔明再加上一句,说范蠡把西施送给夫差,结果为国立功了。东吴难道还吝惜民间二女吗?
其实大乔是孙策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孔明特意装作不知,好气一气周瑜,也就是激将法,省得周瑜老装。这时候周瑜还真沉住气了,他想要证据,不能凭孔明一面之词就发怒啊。急忙问孔明有什么证据。孔明便背诵了《铜雀台赋》。也赶上诗句中有“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曹操本意是建二桥,可听起来也是“乔”啊。
周瑜终于忍不住了,勃然大怒,大骂曹操老贼,并誓死抗战到底(不用孔明相求了)。孔明还在说两个民女不足惜云云(恶毒)。周瑜说出了真象,孔明连称死罪(目的已达到)。
这一段说的是孔明借用了曹操的一篇赋,巧妙地把“二桥”换成“二乔”。达到了激将的目的。此计无中生有也就是编织谎言,以达到目的。
07-2:曹操用计定军心  王垕获罪莫须有
无中生有之计,曹操也不止一次用过。你就那次在征讨张绣途中,士兵饥渴难耐,曹操为了抢时间,大喊:“前面有梅林!”于是大家人人努力前行,个个争先。其实哪有梅林呀,曹操这招虽是骗人,可是士兵的嘴里出了点唾液,也能止止渴。
后来,那个最招人恨的袁术居然想称帝,并且起二十万大军想占徐州,曹操想统一天下,岂能容忍袁术胡来,于是亲统大军,奔徐州讨伐袁术。
曹兵十七万,每天要耗费很多粮食。全国各地大都荒旱无收,曹兵的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办呢,想要催军速战,袁术老贼就是闭门不出,急死人了。粮食一天天减少,两军再相拒下去,恐怕要饿死人。管粮食的仓官叫王垕,来向曹操请示办法,曹操告诉他可用小斛(量具)发粮,暂且救一时之急。王垕说:“如果士兵埋怨,怎么办。”曹操说:“我自有办法。”这个办法现在可不能说,说了王垕怎么也不能按曹操的办法去做。这样用小斛发了几天,粮食是省了一些,可军心不稳了,无不嗟怨,都说丞相欺众。于是曹操把王垕叫来说:“我想向你借一样东西,以压众心,你不要吝惜(要坏菜)。”王垕说:“丞相欲用何物?。”曹操说:“想借你的头一用(这辈子只能借一次)。”王垕大惊(不惊不行了),说:“实在不是我的罪过呀。”曹操说:“我也知你无罪(我曹操有罪),可是不杀你(也不能杀我呀),难以稳定军心哪。”王垕这个冤哪,没办法,替人顶罪吧。
曹操杀了王垕,贴出告示:“王垕故用小斛发粮,盗窃官粮,按军法斩之。”众官兵一看,原来是这么回事呀。于是众怨始解。你说曹操这招无中生有,是不是够毒的了。
07-3:程昱仿字造假书  徐庶中计进曹营
刘备自从得徐庶相助以后,接连数次打败曹军大将曹仁,并且夺得樊城。曹仁与副将李典逃回许昌后,去见曹操,哭拜请罪。曹操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但不知是什么人在为刘备出谋划策?”曹仁说是单福。谋士程昱笑道:“此人不是单福,而是颖州徐庶。单福是其假托之名。”曹操说:“徐庶的才能比您如何?”程昱说:“要高出十倍。”曹操说:“太可惜了,贤能之士归了刘备,刘备的羽翼可就形成了!怎么办呢?”程昱说:“徐庶虽然在刘备那里,但丞相您要用他,招来并不困难。”原来,徐庶为人至孝,幼年丧父,家中只有老母,而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奉养;程昱于是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赚至许昌,然后命其写书信招徐庶来归。
曹操大喜,派人连夜将徐庶母亲搬至许昌。不想,那徐老夫人是一位忠奸分明深晓大义的人,至死不肯写信让儿子弃明投暗,反而大骂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曹操大怒,喝令武士杀死徐母。程昱连忙劝阻说:“丞相如果杀了徐母,一则损害了自己的名誉,二则成全了徐母的德行。而徐母一死,徐庶为报仇必然死心塌地帮助刘备。不如先留下她,以便使徐庶心悬两处,不能一心一意地辅助刘备。然后,我再设法赚他回来。”曹操觉得这话有理,遂不杀徐母。
从此以后,程昱几乎每天都去问候徐母,对待徐母就像自己的生身母亲;并且欺骗徐母说,自己曾经与徐庶结为异姓兄弟。程昱还经常馈赠物品给徐母。他每次派人送物品给徐母时,总是写有书信附上。徐母因此也常亲自写信让来人带回。程昱赚得徐母的笔迹之后,便模仿其字体,以徐母的名义,诈修家书一封,派一名心腹之人,拿着书信,去新野见徐庶。果然,徐庶见信之后,泪如泉涌,当即去见刘备,希望能让他回去见母。刘备当然割舍不得,但也不便勉强相留。过了数天之后,二人只好洒泪相别。这样,程昱用一条“无中生有”之计,将徐庶骗到了曹操那里。
然而,曹操虽然得到了徐庶,徐庶却从不为他出谋划策。原因一是徐庶还总想着刘备的情义,回到曹营不是出于本心;二是其回到曹营之后,真相大白,老母气得自杀了。徐庶自知被骗,故而深恨曹操,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计谋。这就是著名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
第八计:暗渡陈仓
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文:故意暴露我方的行动,以牵制敌人在某地集结固守,然后我方迂回到敌人的背后发动突龙,攻敌不备,出奇制胜。
现代话:表里不一
08-1:钟会无心修栈道  邓艾涉险渡阴平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地广人多,实力最强。公元263年,司马昭执政时,准备一举灭蜀。于是派出三路人马:邓艾和诸葛绪各统率3万大军,钟会带领10万大军,分路出击。此时的邓艾已是一位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大将了。
魏军攻势凶猛,连连获胜,不久就攻占了蜀国许多座城池。邓艾一直攻到阴平一带。钟会合并了诸葛绪的人马,兵力更强。他率大军直逼剑阁。蜀军统帅姜维,带领将士,依凭着剑阁险要的地势,顽强地抵挡住了钟会大军的进攻。钟会兵力虽强,却奈何姜维不得。加上军粮供应跟不上,就想退兵回去。
这时,邓艾从阴平赶来。当时,邓艾手下只有3万人马,而钟会却统领着13万大军。他自恃兵多将广,根本不把邓艾放在眼里。
邓艾早已闻知钟会在剑阁受阻。他心里暗自盘算:剑阁过不去,能否找到别的通道可直通蜀国都城呢?于是,在阴平时,他派出许多探马,让他们查明当地地形、环境,终于探得一条从阴平通往成都的小路。这条小路,四面都是奇山峻岭,很难行走。据说是汉武帝南征时开凿的,已有三四百年无人通行了。
邓艾闻报,心中大喜。心想:真乃天助我也2此路既是有好几百年无人行走,那蜀军必定做梦也想不到我能率军从此路偷袭成都,更不会加以防范了。
于是,他先赶到剑阁,把他的想法告诉了钟会。钟会本来就瞧不起邓艾,又听他讲出这种异想天开的计策,更是只限于嗤之以鼻。但他很想看邓艾出丑,于是也不加阻拦。
邓艾也知道钟会瞧不起他,越这样越要整出个样来。他马上率人马回到阴平,集合队伍,给大家讲清了他的打算。众人士气很高,都表示愿听邓艾吩咐,为国立功。邓艾派儿子邓忠率5000名精兵,手执斧头、铁凿,作开路先锋。他带领大军,备足了干粮、绳索,紧随其后。途中道路非常险阻,但每个人都坚持下来了。大军每前进100里,就留下几千士兵扎下一个营寨,以保证前进的军队能与后方保持联系。
大军最后只剩下2000余人了。这一天,邓忠匆匆地跑来向邓艾报告说前面碰到一座陡峭的悬崖,人马难以通过。邓艾忙带领将士前去观看,果然看见那悬崖十分陡峭,崖下山谷深不见底。有些士兵胆怵了,心里直打退堂鼓。有人说:“白费了这么多功夫,撤回去算了!”
邓艾见状,严厉地说:“我们已经克服了那么多困难,现在胜利在望,成功与否,就在此一举了。我们要坚持住,就算再难过去,也一定要设法通过。”说到这儿,他忽然计上心来,转身下令让大家先把行装、兵器扔下悬崖,然后自己拿过一条毡毯,裹住身子,高喊一声:“大家照我的样子,滚下悬崖!”话音未落,带头滚了下去。
将士们深受感动,都像邓艾那样,纷纷越过了悬崖,也有不少人摔死了。邓艾重新集合队伍,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江油城。接着又向绵竹进发,经过一番苦战,又胜利地占领了棉竹。
这时,邓艾大军已迫近成都。蜀国皇帝刘禅接到战报,想调回剑阁姜维的人马,已经来不及了,只得出城投降。
邓艾一举灭亡了蜀国。此时的钟会,还在剑阁城外攻城呢!
此计全称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原是楚汉战争时韩信运用的一个计谋。此计适合在我方不便正面进攻,而又另有可“渡”之路的情况下使用。一明一暗,使敌人不能正确判断我方的意图,从而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钟会虽瞧不起邓艾,可在明处扮演了“明修栈道”的角色,使邓艾的“暗渡陈仓”之计得以实施。
08-2:明为吊丧祭周瑜  私下暗访请庞统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并不一定用在军事上,也可用在其它领域,比如外交等。三国演义中,孔明表面为周瑜吊丧,暗地里寻访庞统也是一个例子。
周瑜是三国中的一个著名英雄,可惜英年早逝,演义中说是被孔明气死的,所以东吴众将深恨诸葛亮。周瑜遗言,鲁肃可担当大任,所以孙权就将周瑜之职交给了鲁肃。
诸葛亮在荆州听说周瑜死了,忙告于刘备。刘备问孔明下一步怎么办,孔明要去东吴走一趟,以吊丧为由,寻访贤士(孔明已知庞统在东吴)来辅佐主公。刘备恐怕东吴将士加害孔明,孔明笑道:“周瑜在时,我犹不惧,今周瑜已死,我更不怕了。”当时鲁肃从大局出发,是主张东吴与刘备联合的。
孔明率赵云与五百将士前来东吴,鲁肃以礼迎接。周瑜部将都要杀掉孔明,因见赵云带剑相随,又有鲁肃从中劝阻,才肯罢休。孔明亲自哭祭于灵前,亲读祭文。伏地大哭,泪如泉涌,情真意切。
鲁肃招待了孔明,宴罢,孔明辞回。
其实,诸葛亮此行并非纯粹吊丧,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要请好友庞统出山,共同辅佐刘备。
诸葛亮去柴桑后山的“凤雏庵”寻访庞统,刚到江边,被一人揪住:“你气死周瑜,却又来吊孝,真是欺东吴无人啊!”原来此人正是庞统。孔明大笑,两人携手登舟,各诉心事。临别时,孔明留一封信给庞统(推荐信),让他在适当时候去投奔刘备。庞统愉快的接受了邀请。孔明自已也返回了荆州(当然随从也跟着回来了)。
后来庞统真的投到了刘备帐下,做了副军师,在帮助刘备取西川的征战中立下汗马功劳。
此次孔明的外交目的就达到了,两件事情都非常圆满:一是给周瑜吊丧;二是请庞统出山。两件事一明一暗,以明掩暗,明暗相生。
08-3:曹孟德明令撤兵  夏侯渊暗袭敌后
曹操自从战胜马操之后“威势日盛”,兵力也愈加雄厚,此时便想乘势南征,收吴灭蜀,但从全盘考虑,收吴灭蜀的真正时机尚未到来,曹操便有用了手下一位大将的建议。夏侯惇说:“吴、蜀急未可攻,宜先取汉中张鲁,以得胜之兵取蜀,可一鼓而下也。”曹操说:“正合吾意。”遂起兵西征。也就是说现在独立的势力已经不多,先拣软柿子捏一把。于是,曹操下令西征张鲁:前部先锋夏侯渊、张郃;操自领诸将居中;后部曹仁、夏侯惇押运粮草。谁知刚一到阳平关下,就先吃了个大亏:夏侯渊、张郃前军随到,闻阳平关已有准备,离关一十五里下寨。是夜,军士疲困,各自歇息。忽寨后一把火起,杨昂、杨任两路兵杀来劫寨。夏侯渊、张郃急上得马,四下里大兵拥入,曹兵大败,退见曹操。操怒说:“汝二人行军许多年,岂不知‘兵若远行疲困,可防劫寨’?如何不作准备?”欲斩二人,以明军法。众官告免。
可是第二天,曹操亲自又吃了一亏:次日自引兵为前队,见山势险恶,林木丛杂,不知路径,恐有伏兵,即引军回寨,谓许褚、徐晃二将说:“吾若知此处如此险恶,必不起兵来。”(可知易守难攻)许褚说:“兵已至此,主公不可惮劳。”次日,操上马,只带许褚、徐晃二人,来看张卫寨栅。三匹马转过山坡,早望见张卫寨栅。操扬鞭遥指,谓二将说:“如此坚固,急切难下!”言未已,背后一声喊起,箭如雨发。杨昂、杨任分两路杀来。操大惊。多亏许、徐二将力保,曹操才脱险。然后,张鲁军只不出战,两边相拒五十余日,只不交战。
明眼人就看出来了,这样的僵持局面,对远道而来的曹操是极为不利的。但如此便撤,也觉得太可惜,于是曹操眉头一皱。“传令撤军”。这一招让敌我双方信以为真,只是足智多谋的贾诩觉得曹操用兵不能就此罢手,问及曹操,曹操说出自己的计谋:“吾料贼兵每日提备,急难取胜。吾以退军为名,使贼懈而无备,然后分轻骑抄袭其后,必胜贼矣。”贾诩说:“丞相神机,不可测也。”于是令夏侯渊、张郃分兵两路,各引轻骑三千,取小路抄阳平关后。曹操一面引大军拔寨尽起。杨昂听得曹兵退,请杨任商议,欲乘势击之。杨任说:“操诡计极多,未知真实,不可追赶。”杨昂说:“公不往,吾当自去。”杨任苦谏不从。杨昂尽提五寨军马前进,只留些少军士守寨。是日,大雾迷漫,对面不相见。杨昂军至半路,不能行,且权扎住。
夏侯渊一军抄过山后,见重雾垂空,又闻人语马嘶,恐有伏兵,急催人马行动,大雾中误走到杨昂寨前。守寨军士,听得马啼响,只道是杨昂兵回,开门纳之。曹军一拥而入,见是空寨,便就寨中放起火来。五寨军士,尽皆弃寨而走。比及雾散,杨任领兵来救,与夏侯渊战不数合,背后张郃兵到。杨任杀条大路,奔回南郑。杨昂待要回时,已被夏侯渊、张郃两个占了寨栅。背后曹操大队军马赶来。两下夹攻,四面无路。杨昂欲突阵而出,正撞着张郃。两个交手,被张郃杀死。败兵回投阳平关,来见张卫。原来卫知二将败走,诸营已失,半夜弃关,奔回去了。曹操遂得阳平并诸寨。
曹操明里下令撤军,迷惑了对手,暗地里却来了一手背后偷袭,出其不意夺了阳平关,用这种方法也要选择时机,如果刚到关下就采用假撤军的把戏,对方十有八九是不会相信的,只有先吃了一些亏,然后又相持那么长时间,此时传令撤军,真象无可奈何的样子了,对方十有八九是会相信的。
第九计:隔岸观火
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瓷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文:在敌人内部矛盾,分崩离析之时,我方应静待敌方形势的恶化。届时,敌人横暴凶残,相互仇杀,必将自取灭亡。我方要采取顺应的态度,然后见机行事,坐收渔翁之利。
现代话:坐山观虎
09-1:曹操坐山观虎斗  郭嘉遗计定辽东
袁绍临死的时侯,由其妻刘氏及谋士审配、逢纪操纵,立了小儿子袁尚为大司马将军,统领冀、青、幽、并四州之地。大儿子袁谭当然是不满啦,我是长子,为什么没份,所以要和袁尚一争高下。也不巧,曹操乘连胜之威,进攻黎阳。袁谭迎战大败,只好派人向袁尚求救。袁尚也不能真心相助啊,只拨5O00兵前去,就这点兵在半路上也被曹军全部截杀。这时,袁尚也下了决心,不能再帮了,再帮大哥,自己位置不稳,还是让曹操将大哥除掉。袁谭弄明白了,原来就不忿,这时更是大怒,所以就想投降曹操。消息传到冀州,袁尚也担心袁谭降曹之后并力来攻,那自己可就坏茶了,便亲自率领大军去黎阳救助袁谭。袁谭闻讯大喜,遂打消了投降的念头。不久,袁熙、高干也领救兵来到黎阳城下。四支兵马并在一处,仍然不是曹操的对手,黎阳很快就被曹军攻破。袁氏兄弟与高干只好弃城逃走。曹操引兵追赶,袁谭与袁尚退入冀州坚守;袁熙与高干则在城外下寨,以成犄角之势。曹军连日攻打,一时难以奏效。这时,谋士郭嘉向曹操献“隔岸观火”之策说:“袁绍废长立幼,而袁谭、袁尚二人势力相当,各树党羽,互相争斗。如果进攻太急,他们就会团结一致对付我们;如果暂缓攻击,他们之间就会相互争斗火并。我们不如举兵南向,作出南征刘表的姿态,以便等待其内部发生变乱。当其内乱发生后,再进击他们,可以一举而平定河北之地。”曹操认为很有道理,便留下贾诩守黎阳,曹洪守官渡,自率大军向荆州进兵。事情果如郭嘉所料,曹操撤军不久,袁谭与袁尚即大动干戈。袁谭敌不过袁尚,便派人向曹操求救。曹操第一次隔岸观火成功,现在乘机挥军北向,首先打败袁尚、袁熙,后又消灭掉袁谭和高干,从而一举平定了河北。
袁熙、袁尚被逐出冀州后,引兵连夜奔往辽西投奔乌桓去了。曹操用郭嘉之言,以田畴为向导,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轻军千里往袭,在白狼山与袁氏兄弟及乌桓王冒顿的大军相遇。两军大战一场,冒顿大败被杀,袁熙、袁尚率数干人逃向辽东。曹操并不追赶,退军易州,按兵不动。手下大将说:“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宾服。现在袁熙、袁尚又前往投靠,必为后患。不如乘其未动,火速往征。”曹操笑道:“用不着劳烦诸位虎威,几天之后,公孙康定会自动将二袁的脑袋送来。”众将都不相信。然而,不久之后,公孙康果然派人将袁熙、袁尚的首级送到。曹操大笑道:“不出郭嘉之料!”原来,郭嘉在征乌桓途中染病在身,不得已只好留下治疗。临终之时,他写下一封信给曹操,授计说:公孙康一直担心袁氏吞并,今袁熙、袁尚前去投奔,心中必然怀疑。如果我们派军攻打,他们势必并力迎击,急切中难以得手;如果暂缓出兵,公孙康与袁氏兄弟就会互相火并。事情正如郭嘉分析的那样,公孙康听说袁熙、袁尚将要来投,当即与手下人议定:若曹操前来征讨,便留下他们,合力抗曹;否则,就将他们赚入城中杀掉,献给曹操。这是因为,当年袁绍曾有吞并辽东之心,公孙康不仅一直耿耿于怀,而且也担心袁氏兄弟前来投靠是假,欲鸠占鹊巢是真。而袁氏兄弟也的确如公孙康所担心的那样,企图寻机杀掉公孙康等人,以辽东数万骑兵与曹操抗衡,收复河北。所以,当细作回报说曹操屯兵易州,并无下辽东之意时,公孙康立即设计将二袁杀掉,并且派人将首级送到易州。这样,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即除掉了袁熙、袁尚,并且使公孙康自动归服。
隔岸观火的核心是充分利用敌方内部的一切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出计者必须非常熟悉敌方内部的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郭嘉两次隔岸观火之计,尤其是第二次,使曹操不费一兵一卒,除掉了袁氏兄弟,坐收了渔翁之利。
09-2:曹孟德野心显露  刘玄德隔岸观火
自从曹操当了丞相,就有废掉汉献帝的野心,不过朝廷里有不少忠臣,他也就一直未敢轻动。那怎么办呢,对了,找个机会试探一下。
这一天,他计划与献帝外出打猎,见机试探群臣,汉献帝因为对曹操早有警觉,不想去打猎,但曹操以古训相邀,献帝只好听从了。刘备、关羽也各自随队出发。
曹操从开始就打定主意,想试探群臣,所以有意与汉帝并马前行,按去的礼节臣下骑马是不能与皇帝并行的。曹操不但与皇帝并行,而且态度十分傲慢。到了猎场之后,有一只雄鹿出现了。汉献帝得先射呀,不知是技术不行,还是点背,连发三箭未中。也怪皇帝一时无措,将机会让给曹操了,曹操正想借皇帝的箭来试探呢,机会来了,怎肯错过,从皇帝手中拿过箭来,一箭便中(点好)。群臣一看射中了,而且箭是皇帝的(有记号),便高呼万岁,曹操上前迎接拜贺。这明明是犯上的行为,曹操就是要看群臣的反映,能看出谁反对自己,看篡位夺权的时机是否成熟。
关羽见曹操目中无人,欺君犯上,便要杀曹操。刘备也知道曹操野心,但此时动手不会成功,一是自己兵少将乏,现在还投在曹操门下。另外还恐伤了皇帝,所以示意关羽不要动手。
在这件事上,刘备看得比关羽透彻,他深知曹操并不是说杀就杀得了的,关羽虽勇,但曹操手下人都跟随在侧,皆忠勇之人,有可能还未等关羽杀掉曹操,恐怕献帝自己和关羽早已被杀。自古以来,君侧难除,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刘备不同意关羽杀掉曹操,最好的办法就是隔岸观火,等待时机到来。
09-3:司马懿挑拨离间  蜀后主撤回孔明
孔明在第四次出祁山的作战中,已经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魏军已经陷于非常不利之境地。此时如果还有明君主政,或者有重要的忠臣维持后方,此次诸葛亮就有可能取得进一步的胜利。可惜的是,这只是如果。司马懿在关键时刻用了一计,最后昏君刘禅硬是把孔明召了回来,司马懿隔岸观火,心里十分高兴。
书中写道:孔明收得胜之兵,回到祁山时,永安城李严遣都尉苟安解送粮米,至军中交割。苟安好酒,于路怠慢,违限十日。孔明大怒说:“吾军中专以粮为大事,误了三日,便该处斩!汝今误了十日,有何理说?”喝令推出斩之。长史杨仪说:“苟安乃李严用人,又兼钱粮多出于西川,若杀此人,后无人敢送粮也。”孔明乃叱武士去其缚,杖八十放之。苟安被责,心中怀恨,连夜引亲随五六骑,迳奔魏寨投降。懿唤入,苟安拜告前事。懿说:“虽然如此,孔明多谋,汝言难信。汝能为我干一件大功,吾那时奏准天子,保汝为上将。”安说:“但有甚事,即当效力。”懿说:“汝可回成都布散流言,说孔明有怨上之意,早晚欲称为帝,使汝主召回孔明:即是汝之功矣。”苟安允诺,迳回成都,见了宦官,布散流言,说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宦官闻知大惊,即入内奏帝,细言前事。后主惊讶说:“似此如之奈何?”宦官说:“可诏还成都,削其兵权,免生叛逆。”后主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蒋琬出班奏说:“丞相自出师以来,累建大功,何故宣回?”后主说:“朕有机密事,必须与丞相面议。”即遣使赍诏星夜宣孔明回。使命迳到祁山大寨,孔明接入,受诏已毕,仰天叹说:“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也。”
孔明退兵到汉中;司马懿恐有埋伏,不敢追赶(不用追赶,只是隔岸观火赶跑孔明就行了),亦收兵回长安去了,因此蜀兵不曾折了一人。孔明大赏三军已毕,回到成都,入见后主,奏说:“老臣出了祁山,欲取长安,忽陛下降诏召回,不知有何大事?”后主无言可对:良久,乃说:“朕久不见丞相之面,心甚思慕,故特诏回,一无他事。”孔明说:“此非陛下本心,必有奸臣谗谮,言臣有异志也。”后主闻言,默默无语。孔明说:“老臣受先帝厚恩,誓经死报。今若内有奸邪,臣安能讨贼乎?”后主说:“朕因过听宦官之言,一时召回丞相。今日茅塞方开,悔之不及矣!”孔明遂唤众宦官究问,方知是苟安流言;急令人捕之,已投魏国去了。
此计当中,司马懿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略施小计,令成都内变,而已方达到隔岸观火,让对方退兵之目的。
第十计:笑里藏刀
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文:设法使敌方相信我方是善意友好的,从而对我方不加戒备。我方则暗中策划,积极准备,待机而动,不要让敌方有所察觉而采取应变的措施。这是一种杀机暗藏,外表柔和的计谋。
现代话:温柔陷井
10-1:老将献出新计谋  笑里藏刀降吴国
到了三国的后期,三国之名还有,实际已无三国之实了。蜀国已亡,司马炎也以晋代魏,只剩东吴与晋对立了。晋国君臣总想着要取得东吴而统一。因此,吴主令当时最厉害的将领陆抗率兵屯江口,以防晋国。晋国也派羊祜率兵拒之。
羊祜守襄阳,很得民心,他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屯田上,削减边防士卒,轻车简从。一次,部将禀告羊祜:“吴兵无备,可乘机偷袭,必能大胜。”羊祜说:“你等小看了陆抗,此人足智多谋,我等只可自守。”
一天,羊将军打猎,下令手下不许过界,众将士遵守,深得吴兵佩服。晚上清点所获,凡吴兵先射者皆送归吴兵所有。陆抗也以佳酿奉给羊将军为酬谢。羊祜也用自己配的药治好了陆抗的病。这样两人有了来往。
不久,吴主孙皓令陆抗进兵,陆抗上奏陈述不能进兵的理由,并劝吴主施德政,这样的想法与吴主是不相容的,所以被吴主免去了职务。
实际上,晋国的羊祜用的就是笑里藏刀之计,因为吴国陆抗是很能用兵的人,如果专门对抗,晋国也捞不到什么好处。现在是晋国先施以德政,受人民欢迎,而吴主专施暴政,这样,陆抗的德政也不会长久,最后就能达到灭吴的目的。
羊祜病故后,杜预接任,吴国已经就分崩离析了。没有了陆抗的带兵,吴国也就没有了反抗能力。最后在杜预的率领下,一举灭吴。灭吴的基础,就是羊祜对敌施德的笑里藏刀所打下的。
10-2:陆伯言笑里藏刀  吕子明奇袭荆州
吕蒙是东吴继鲁肃之后很有谋略的将军,见刘备借荆州而赖着不还,便劝孙权以武力夺回荆州,孙权答应,并委任吕蒙为大都督。
吕蒙到陆口,一看实际情况就麻烦了,原来是关羽早有准备,沿江上下,隔二十里都有烽火台,另外荆州军马也训练有素,取荆州是太难了。但吕蒙原来在吴主孙权处夸下了海口,现在不能实现,这可咋整。没办法,只好装病。
消息传到孙权那里,孙权十分着急,并不是拿不下荆州着急,大将病了,着实对吴国不利。这时陆逊说话了,他说吕蒙不是真病,是装的。孙权说:“你知其中有诈,你就替我去看一看吧。”陆逊领命去看吕蒙。
陆逊对吕蒙说,你现在的病,我有一方可治,你不就是觉得荆州兵严整,另外沿江有烽火台吗?我可以让你成功。这家伙吕蒙一听,病当时就好(原来是心病)。陆逊说:“关羽自恃英勇,所虑者惟将军一人罢了。将军乘此机会,真的装病辞职,把陆口让给没能力的人,并派人极力溜须关羽,关羽肯定放松防守,乘此荆州不备之时,那时再派精兵奇袭荆州,则荆州可取也。”吕蒙大喜。
这样吕蒙真的装病辞职,并推荐有谋略而当时还不出名的陆逊防守陆口,也就得此人来呀,因为此方就是陆逊出的。陆逊一到陆口,对关羽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把个关羽拍得云山雾罩,关羽自来骄傲,人家这一溜须关羽觉得舒服。现在放心了,吕蒙不在此地,来了这么一个无能的将领,这不是闹笑话吗,哈哈。由此真的放松了警惕。
陆逊将情况向吴主汇报,说时机成熟,可以夺荆州了。此时吕蒙率精兵,船面上干活的都穿白衣扮成客商,精兵伏于船内,又给看守烽火台的人送礼,荆州兵是一点忧患的意思还没有呢,就在半夜里被东吴精兵给端了窝。并一举拿下荆州,最后关羽也败走麦城。
实际上,关羽不是败在吕蒙手里,而是败在陆逊手里。是陆逊的笑里藏刀之计麻痹了关羽。更可气的是,刘备来报仇,还瞧不起陆逊,又让陆逊成了大功。
10-3:袁本初笑里藏刀  冀州城韩馥失地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失败后,都回到了自己的地盘里,袁绍也回到了渤海,可军中缺粮也是大事,偏赶上有人想讨好这个盟主,冀州的韩馥粮食多呀,他派人给袁绍送粮。袁绍的谋士逢纪,人不咋的,可这时给袁绍献了一个有用的计策。告诉袁绍:“暗地里先与公孙瓒相约来夹攻冀州,事后平分其地。这边又同时派人密报冀州的韩馥,说公孙瓒要来进攻你呀,韩馥自己怕抵不住公孙瓒,必然请袁绍共同御敌,然后袁绍可从中取利。”袁绍一听此计可行,按此计办理,果然无能而有粮的韩馥请袁绍营救冀州,等袁绍一进冀州,重新安排了各个官员,韩馥一看,傻眼了,这不是夺取了吗,保命要紧,他跑了,把一个大好的基业让给了袁绍。等到袁绍夺了冀州,有了根基,马上与公孙瓒撕破面皮,公孙瓒也是白忙,别说平分其地,一点好处也没捞到。袁绍自己独占了冀州,为日后统一北方四州打下基础。
此计纯属笑里藏刀,刀就是让公孙瓒来攻韩馥,笑脸就是出面帮韩馥,得逞之后,笑脸没了。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原文: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译文:当局势发展到一定要有损失的时侯,应该牺牲局部来换取全局的胜利。
现代话:丢卒保车。
11-1:曹孟德李代桃僵,逃命时误斩好人
汉末董卓专权,无恶不做,可是朝廷里的大臣谁出想不出好办法来治理他,只有曹操想接近董卓而行刺。可惜行刺未成,被人怀疑,只得慌忙逃窜。
但是到了中牟县,却被守关军士拿住,县令认出了曹操,只不过这个县令是胸有大志者,名叫陈宫,听曹操说要返回故乡招兵买马,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贼臣董卓,就弃官跟了曹操。
二人在路上走了三天,这一天到了成皋,曹操告诉陈宫说:“这里有一吕姓人家,主人叫吕伯奢,是我父亲的结义兄弟,这在这里住一宿吧。”于是二人来见吕伯奢。吕伯奢高兴,让二人放宽心住在这里,并出去买酒准备酒席。
曹操和陈宫坐了很久,忽到后院有磨刀之声。曹操说:“吕伯奢不是我的至亲,此去可疑,当仔细窃听!”二人悄悄步入草堂后,只听得有人说:“捆起来杀,如何?”曹操说:“今若不先下手,必然遭殃。”于是和陈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统统杀掉,一连杀了八口。待搜至厨下,却见捆着一猪要杀。
陈宫说:“孟德多疑,误杀好人!”二人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吕伯奢骑驴而回,买酒和菜回来了(也太慢了)。说:“贤侄与使君为何就走?”(没看到身上的血)。曹操应付了一句就赶路。可走了不几步,又拔剑复回,喊住吕伯奢说:“看那边来者何人?”吕伯奢回头看时,早被曹操一剑斩了。陈宫大惊,责怪曹操故杀好人。
曹操说:“他回家后,见杀死多人,岂能罢休?若报官,我俩没命矣,没办法,只好丢卒保车了,以免后患,这叫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见曹操如此做人,晚上投宿后,便趁曹操熟睡,另投他人去了。
对曹操的这一次李代桃僵,我也不多评论了,只是曹操此事被人留下了话柄。
11-2:司马昭李代桃僵  替罪羊成济该斩
晋自司马懿起家河内,曾在汉丞相曹操麾下,充当掾吏,及曹丕篡汉,出握兵权,与吴蜀相持有年,迭著战绩。司马懿死后,长子司纪师继任其职,后任大将军录尚书事,都督中外各军,废魏主曹芳及芳后张氏,权焰逼人。不长时间,司马师也病死了,其弟司马昭得以继承兄长之职位,而司马昭比他哥还要跋扈,居然服衮冕,着赤舄。魏主曹髦,忍耐不住,尝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自己也清楚自己的位置,曾写了一首把自己比做藏在井中的飞龙,被泥鳅等欺凌,其意也明显指向司马昭。
后来司马昭见到这这首诗,马上与贾充(这人确实是坏人)商量,贾充告诉司马昭,曹髦这个皇帝得早早杀掉。
曹髦也有防备,但可靠的人水多,又由于曹髦年轻少谋,头脑冲动,决定自己亲自与司马昭一拼(鸡蛋碰石头),因此号召殿中宿尉及苍头官僮等,作为前驱,自己亦拔剑升辇,在后督领,亲自前往讨司马昭,才行至南阙下,正撞着一个中护军,面目狰狞,须眉似戟,手下有二三百人,竟来挡住乘舆。这人为谁,就是平阳人贾充。魏主曹髦喝令退去,贾充非但不从,反与卫士交锋起来,约莫有一两个时辰。充寡不敌众,将要败却,适太子舍人成济,也带兵趋入,问为何事相争?充厉声道:“司马公豢养你等,正为今日,何必多问!”成济乃抽戈直前,突犯车驾。魏主髦猝不及防,竟被他手起戈落,刺毙车中(司马氏兄废主,弟弑主,一个凶过一个)。魏主的其他人当然逃散。
司马昭闻变入殿,召群臣会议后事。尚书仆射陈泰,流涕语昭道:“现在惟有先诛贾充,尚可少谢天下。”司马昭答:“可思其次。”陈泰说:“只有进于此者,不知其次,”明明说比贾充罪还大的就是你司马昭了。可是贾充是司马氏功狗,司马昭怎能杀他呢?当下想就想起了李代桃僵的奸计,嫁祸成济,把他推出斩首,还要夷他三族。成济不服啊,并说是贾充传你司马昭的命令,不然我哪敢做主。可是此时还能让你成济说话了吗?杀了你成济,就保住了贾充。其实满朝文武都已看明白了,杀成济只不过是司马昭为了掩饰杀君之罪的障眼法而已。
11-3:忠将曹洪让战马  不可无公救曹操
各路诸侯打败了董卓,可是盟主不思进取,只有曹操想要乘胜追击,他来见盟主袁绍说:“今董贼西去,正可乘势追袭;本初(袁绍字)按兵不动,何也?”绍曰:“诸兵疲困,进恐无益。”操曰:“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哪有几个成大事的)。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遂自引兵万余,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星夜来赶董卓。
且说董卓行至荥阳地方,太守徐荣出接。李儒曰:“丞相新弃洛阳,防有追兵,可教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追兵来,可竟放过;待我这里杀败,然后截住掩杀。——令后来者不敢复追。”卓从其计,又令吕布引精兵断后。布正行间,曹操一军赶上。吕布大笑曰:“不出李儒所料也!”将军马摆开。曹操出马,大叫:“逆贼!劫迁天子,流徙百姓,将欲何往?”吕布骂曰:“背主懦夫,何得妄言!”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
战不数合,李傕引一军从左边杀来,操急令夏侯渊迎敌;右边喊声又起,郭汜引军杀到,操急令曹仁迎敌。三路军马,势不可当。夏侯惇抵敌吕布不住,飞马回阵。布引铁骑掩杀,操军大败,回望荥阳而走。
走至一荒山脚下,时约二更,月明如昼,方才聚集残兵,正欲埋锅造饭,只听得四围喊声,徐荣伏兵尽出。曹操慌忙策马,夺路奔逃,正遇徐荣,转身便走,荣搭上箭,射中操肩膊。操带箭逃命,踅过山坡,两个军士伏于草中,见操马来,二枪齐发,操马中枪而倒。操翻身落马,被二卒擒住。只见一将飞马而来,挥刀砍死两个步军,下马救起曹操。操视之,乃曹洪也。操曰:“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洪曰:“公急上马!洪愿步行。”操曰:“贼兵赶来,汝当奈何?”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曹洪又是贤弟,又是忠臣)操曰:“吾若再生,汝之力也!”
操上马,洪脱去衣甲,拖刀跟马而走。约走至四更余,只见前面一条大河,阻住去路,后面喊声渐近。操曰:“命已至此,不得复活矣!”洪急扶操下马,脱去袍铠,负操渡水。才过彼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操带水而走。比及天明,又走三十余里,土冈下少歇。忽然喊声起处,一彪人马赶来,却是徐荣从上流渡河来追。操正慌急间,只见夏侯惇、夏侯渊引数十骑飞至,大喝:“徐荣勿伤吾主!”徐荣便奔夏侯惇,惇挺枪来迎。交马数合,惇刺徐荣于马下,杀散余兵。随后曹仁同李典、乐进各引兵寻到。见了曹操,忧喜交集,聚集残兵五百余人,同回河内。卓兵自往长安。
这里的曹洪,显然是李代桃僵,只不过是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值此大败逃命的当口,两个人一匹马,必须牺牲一个人才能保住另一个人的命。曹洪非常清楚,与曹操相比,自己的分量要小得多,如果一定只能一个人活下来,曹操活着的价值显然要比自己高得多。因此,曹洪说出了:“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这样的名言,并毫不犹豫的让出了自己的战马,自己冒死保着曹操逃命。贤君都碰到这样的忠臣,何愁事业不成。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原文: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译文:微小的漏洞必须利用,微小的利益,也必须获得。变敌人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胜利。
现代话:趁机捞取
12-1:孙坚顺手得玉玺  刘表半路设伏兵
东汉末年,出现了一个国贼叫董卓,朝中的大臣都看得出,这个国贼不除,国无宁日,于是,曹操、袁绍为首的十八路诸侯各自兴兵,结成讨伐董卓的盟军。袁绍被推为盟主。
十八路诸侯在虎牢关大战吕布,后来刘、关、张三兄弟上阵,将吕布战败。董卓一看不好,跑吧,往长安跑,洛阳不要了,烧!就这样挟持汉帝往长安跑了。盟军先锋首先进入洛阳。
进洛阳之后,首先是灭火呀,救灭火之后,屯兵城内。这天夜里是星月交辉,忽一人报:“有五色毫光从殿南井中射出。”孙坚立马命人下去打捞。捞到了什么呢?原来是一女尸,脖子上挂一锦囊,里边一个小匣,小匣里面就是皇帝用的玉玺了。
孙坚不认识,来问程普。程普将玉玺的故事说了一遍,孙坚大喜,以为自己有皇帝的命,于是与程普商议,速回江东以图大事。
没想到其中有一个士兵,是袁绍的同乡,认为在盟主面前讨个出身,便连夜向袁绍打了小报告,袁绍重赏了这个小兵,并把他暗藏在军中。
第二天孙坚要告辞还乡啦(有了玉玺了):“我身体患病,想回长沙调养,特来向盟主告别。”袁绍说:“我知道你患的是玉玺之病。”孙坚大惊,却死不认帐。可袁绍也想得到玉玺呀,就借盟主身份让孙坚交出来,孙坚发誓没有,两边照的挺僵,差一点就打起来。孙坚楞是没听邪,干脆,还请啥假呀,跑吧。于是率部下往回返。
袁绍非常恼怒,我是盟主(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没得到玉玺,你孙坚顺手牵了羊,那怎么能行。于是写信让刘表在路上堵截,刘表照办。说实在的,刘表要是截下来,能不留下吗,你袁绍还是白忙。
这个刘表堵住了孙坚,也想顺手牵羊,并设下了埋伏,只不过是孙坚手下几位大将拼死相救,孙坚损失大半兵力,夺路回到了江东。
实际上这件事说怪也不怪,人都有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但是想得到的不一定能得到,没想得到的,却意外得到了。话又说回来,没得到不一定是坏事,得到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孙坚得到了,后来却惹了杀身之祸。正是祸福相生啊。
12-2:周瑜奇计破曹阵  刘备顺手得荆州
赤壁之战后,周瑜想要地鼓作气收复荆州,他先派兵取了彝陵,然后回兵直逼南郡。南郡危急了,曹仁与众将商议办法,曹洪说:“丞相留下了锦囊妙计,此时何不看看。”曹仁急忙拆开来看,大喜,依计而行。
周瑜在城外,见曹兵分三路出城,不禁奇怪,上将台观看。只见城墙上旌旗虚设,无人守护,又见曹军腰上都束缚包裹。暗想:一定是曹仁守不住南郡,这是要跑啊。于是下令,全军分左右两翼,前来与曹军交战。曹洪与韩当单挑,三十余合败下,曹仁与周泰斗十余合也败走。周瑜大军杀出,曹军败走,但并不入城,而是往西南逃走。
周瑜见城门大开,城上无人,下令抢城,曹将陈矫在楼上看到吴兵来抢城,暗暗喝采:“丞相妙策如神”。一声梆子响,两边弓弩齐发,势如骤雨。争先入城的,都进了陷阱,周瑜急忙往回走,却被一箭射中左胁,翻身落马。曹将牛金从城中杀出,来捉周瑜。吴将徐盛、丁奉舍命将周瑜救出。城中曹兵杀出来,曹仁和曹洪又从外边杀回来,这一仗,吴兵大败。
周瑜被救回,随行军医将箭头拔出,敷好药,嘱咐周瑜:“箭头上有毒,短时间内伤口很难愈合。所以不得动怒。”曹营牛金前来骂阵,从早骂到晚,程普怕周瑜生气,不敢和周瑜说。第二天又来骂。第三天再来骂,点名就要捉周瑜,周瑜心里也有数,可就不见诸将来报。后来曹仁自引大军来擂鼓叫骂。周瑜问:“外边干啥玩意。”程普说:“搞个军事演习。”周瑜不乐意了,说是不要瞒了,想点办法吧。诸将没有好办法,周瑜带病披挂上马。曹仁那边还骂呢,说周瑜肯定是死了,要不怎么不出来。正骂着,周瑜出来了,说:“曹仁匹夫,见周朗否?”曹兵大惊,而曹仁倒还沉着,告诉士兵接着骂,骂狠点。周瑜让潘璋出战,没等交锋,周瑜大叫一声,昏倒于马下。
原来这回是周瑜的计策,他想装死,然后骗曹军来劫营,周瑜用兵埋伏。曹仁还真中计了,晚上前来劫营,但见寨中虚插旌旗,知是中计,急忙退军,来不及了,吴兵从四面八方杀来,曹兵大败。曹仁不敢回南郡了,直奔襄阳大路而走,吴兵赶了一阵而回。
周瑜、程普收军来到南郡城下,见旌旗布满,赵子龙答话说道:“都督息怒,我奉我家诸葛军师之将令,已拿下此城老半天了。”周瑜攻城,乱箭射下,没办法,让诸将去取襄阳和荆州,然后再回头收拾南郡。可这时有探子来报,说孔明用得到曹操兵符,利用兵符让张飞得了荆州,关羽得了襄阳。
周瑜这次可真是白忙,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眼看南郡到手,却被刘备趁乱取到了手,能不气吗,这时候又大叫一声,昏了过去,不过这次不是装的,是真气昏了。
12-3:曹丕错过好机会  没能顺手灭东吴
顺手牵羊计,属于军事计谋。蜀国关羽被东吴杀害,蜀吴之间的矛盾达到白热化,蜀国起优势兵力,非要灭了吴国不可,这个时候魏国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曹丕完全可以联合蜀国灭掉吴国。可是刚刚称帝的曹丕只顾铲除异己巩固政权,却失去了这样的好机会。
当时,吴国向魏国称臣,向魏国求救时,大夫刘晔谏曰:“今孙权惧蜀兵之势,故来请降。以臣愚见,蜀、吴交兵,乃天亡之也。今若遣上将提数万之兵,渡江袭之。蜀攻于外,魏攻其内,吴国之亡,不出旬日蜈蚣亡则蜀孤矣。陛下何不早图之?”丕曰:“孙权既以礼服朕,朕若攻之,是沮天下欲降者之心,不若纳之为是。”刘晔又曰:“孙权虽有雄才,乃残汉骠骑将军、南昌侯之职。官轻则势微,尚有畏中原之心;若加以王位,则去陛下一阶耳。今陛下信其诈降,崇其位号以封殖之,是与虎添翼也。” 丕曰:“不然。朕不助吴,亦不助蜀。待看吴、蜀交兵,若灭一国,止存一国,那时除之,有何难哉?朕意已决,卿勿复言。”遂命太常卿邢贞同赵咨捧执册锡,径至东吴。这便是一个顺手牵羊的绝好时机,可惜曹丕并没有听从。这个机会失去了,暂时就不会有好机会了,可是曹丕又做了一个错误决定,就是在陆逊已定了破蜀之策以后,细作探知,连夜报知魏主,言:“蜀兵伐吴,树栅连营,纵横七百余里,分四十余屯,皆傍山林下寨。今黄权督兵在江北岸,每日出哨百余里,不知何意。”魏主闻之,仰面笑曰:“刘备将败矣!”群臣请问其故。魏主曰:“刘玄德不晓兵法:岂有连营七百里而可以拒敌乎?包原隰险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玄德必败于东吴陆逊之手,旬日之内,消息必至矣。”
群臣犹未信,皆请拨兵备之。魏主曰:“陆逊若胜,必尽举吴兵去取醒西川。吴兵远去,国中空虚,朕虚托以兵助战,令三路一齐进兵,东吴唾手可取也。”(顺手牵羊的机会已没有了,陆逊可不白给,会做好准备的)众皆拜服。魏主下令:“使曹仁督一军出濡须,曹休督一军出洞口,曹真督一军出南郡。三路军马会合日期,暗袭东吴。朕随后自来接应。”调遣已定。等到吴国大胜蜀国后,回来时乘胜与北魏交战,结果曹丕啥也没捞着,只落了个与东吴关系也破裂的结局。
第三篇——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原文:疑为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译文:有怀疑的就要侦察实情,完全掌握了实情再行动。反复侦察,是发现暗藏敌人的因素。
现代话:惊动对方
13-1:诸葛亮有意打草  曹孟德无奈退兵
刘备领兵10万围汉中,曹操闻报大惊,起兵40万亲征。定军山一役,蜀将黄忠计斩曹操大将夏侯渊。曹操大怒,亲统大军抵汉水与刘备决战,誓为夏侯渊报仇。蜀军见曹兵势大,退驻汉水之西,西军隔水相拒。刘备与孔明至营前观察两岸形势,谋划破敌之策。孔明见汉水上游有一带土山,可伏兵千余。回营后命赵云领兵500,都带上鼓角,伏于土山之下,或黄昏,或半夜,只要听到本营中炮响一次,便擂鼓吹角呐喊一通,但不可出战。孔明自己却隐在高山上观察敌军动静。第二天,曹兵到阵前挑战,见蜀营既不出兵,也不射箭,叫喊了一阵便回去了。到了深夜,孔明见曹营灯火已灭,军士们刚刚歇息,使命营中放炮为号,令赵云的500伏兵鼓角齐鸣,喊声震天。曹兵惊慌,疑有蜀兵劫寨,赶忙披挂出营迎敌。可出营一看,并不见有什么蜀兵劫寨,便回营安歇。待曹兵刚刚歇定,号炮又响,鼓角又鸣,呐喊又起。一夜数次,弄得曹兵彻夜不得安宁。一连三夜如此,致使曹操惊魂不定,寝食不安。有人对曹操说,这是谙葛孔明的疑兵计,建议不要理睬他。可曹操说,我岂不知是孔明的诡计:但如果多次皆假,却有一次真来劫营,我军不备,岂不要吃大亏:曹操无奈,只得传令退兵30里,找空阔之处安营扎寨。
诸葛亮施“打草惊蛇”计逼退了曹兵,便乘势挥军渡过汉水。蜀军渡汉水后,诸葛亮传令背水扎营,故意置蜀军于险境,这又使曹操产生了新的疑惑,不知诸葛亮又将使什么诡计。因为曹操深知“诸葛一生惟谨慎”,认为他如果不是胜券在握,是决不会走此险棋的。诸葛亮正是看中曹操这种心理,偏走此险棋来疑他、惊他。曹操在惊疑中,为了探听蜀军虚实,下战书与刘备约定来日决战。
战斗刚开始,蜀军便佯败后退,往汉水边逃去。而且多将军器马匹弃于道路两旁。曹操见此,急今鸣金收兵。手下的将领疑惑的问曹操:为何不乘胜追击,反令收兵?曹操说:看到蜀兵背水扎寨,我原本就有怀疑;现在蜀兵刚交战就败走,而且一路丢下许多军器马匹,更说明是孔明的诡计,必须火速退兵,以防上当。然而,正当曹兵开始掉头后撤时,孔明却举起了号旗,挥指蜀兵返身向曹兵冲杀过来,致使曹兵大溃而逃,损失惨重。这一回是诸葛亮用计设险局、临阵佯败、“打草惊蛇”的计策置曹操于疑惑、惊恐之中,再次巧妙地击溃了曹兵。
13-2:打草惊动乔国老  刘备就坡娶郡主
蜀国军师诸葛亮与吴国军师周瑜合谋火烧赤壁之后,蜀国主公刘备“趁火打劫”得了荆州,周瑜讨要时,刘备以泪为军,硬要借为“安身之地”。周瑜被气得七窍生烟,他深知“万事可商量,惟有国土不能借”。但此时他面对的是能言善辨,机智奸巧的诸葛亮,实在是无可奈何。荆州就这样落入了刘备之手。
不久,刘备的夫人死了。周瑜心生一计,对鲁肃说:“这回可以取回荆州了!”鲁肃问:“怎样取回?”周瑜说:“刘备丧妻,必然会续娶,我主公有一个妹子非常勇烈,其武艺跟男人比也能造一阵子。我要上书主公,派人去与刘备说亲,把他骗到这里来,幽囚软禁住,让他根本见不到孙小姐的面,然后再派人去讨要荆州以换刘备如何?”
鲁肃称赞这是一条妙计。就带上周瑜的书信去见其主公孙权,并把计策告知孙权。孙权点头称妙,就派吕范到荆州去做媒人,并嘱咐他一定要把刘备哄过来。
刘备得知艳福飞来之后,深知是计,忙与军师诸葛亮商量,说入赘东吴是去得回不得。诸葛亮听后不但不惊,反而笑着向主公贺喜,并派虎将赵云做伴郎保护主公。临行时,诸葛亮交给赵云三个锦囊,教他如此这般去做。
到了东吴,赵云打开第一个锦囊,看了计策,就叫随行的五百军士过来,按计一一吩咐他们去了;又叫刘备去拜谒孙策和周瑜的岳父乔国老。刘备送了乔国老一份厚礼,并说承孙权看重,今天是来这里做个“入门郎”,要做孙的妹夫。
那五百军士此时正在城里买办喜事用的东西,他们个个披红挂绿,宣扬刘孙联姻,顷刻间传遍全城。
再说乔国老见过刘备之后,喜兹兹地入宫向吴国太孙权的母亲贺喜,国太却不知喜从何来,乔国老笑着说:“还想瞒了我这杯喜酒不成?令爱孙小姐已许配了刘备,新郎已赶到这里来了。”
国太大惊说:“真的吗?怎么连我也不知道?”于是立刻派人去打听,果然不错,全城都传遍了。国太怒不可遏,命人:“把那畜生阿权叫来!”孙权一进母亲的屋,就被母亲劈头盖脸痛骂了一顿,他心知不妙,弄巧成拙。心里还纳闷:这么机密的事情怎么会家喻户晓呢?他此时还不知中了诸葛亮的“打草惊蛇”之计。无奈,便把赚刘备取荆州的计策坦诚告知,劝母亲不要当作一回事。
“什么?”国太拍案大发雷霆,厉声训斥说:“你和周瑜统领六郡八十一州,没有办法取回荆州,反道拿我的女儿去摆美人计,杀害刘备,若真是这样,我女儿不是成了望门寡妇了吗?叫我怎么做人?叫你妹妹怎么见人?”孙权被训得面红耳赤,呆若木鸡。乔国老也在一旁帮腔说:“用此计取荆州会被人耻笑的。不如将错就错,真把刘备招做女婿!刘备也算得上是英雄呢!”孙权忙说那可不行,年龄差异太大,可国太不管这些,说她明天要见见刘备,若不合意则任凭你们处治,若合意,刘备就是我的女婿。
第二天,国太如约在甘露寺见到了刘备,真是一见如意。于是吩咐孙权说:“刘备就是我的女婿,从此以后,他和我的儿女一样,你不得加害于他!”
就这样,刘备真的娶了孙小妹为妻,两人恩恩爱爱,孙权和周瑜真是弄巧成拙。
13-3:司马懿打草探路  张先锋谷内身亡
打草惊蛇,用作成语比喻行动不谨慎,使对方事先有所察觉;用作计谋则反其意而用之,字面意义为,用打草这一小行动,使隐蔽的蛇惊动而暴露。也就是说,无意识地打草惊蛇,会使对手有所警觉,预作防范;而有意识地打草惊蛇,却可以促使对手惊慌失措,显露原形。
蜀丞相诸葛亮第五次出兵伐魏,对手仍是魏军统师司马懿,两军在祁山长期对峙,司马懿据险固守,拒不与蜀军直接交锋。就在此时,诸葛亮获悉魏国正与东吴联合,想趁诸葛亮外出作战之机,从西面进攻蜀国。为避免陷入两面受敌的境地,诸葛亮决定班师回蜀,这一消息被司马懿得知。司马懿怀疑诸葛亮在使用“引蛇出洞”之计,所以不敢发兵追击蜀军。魏军大将张郃建议马上发兵追蜀军,司马懿不准。直到探马证实了诸葛亮退兵的实况,他才率领大军冲出营垒去追击蜀军。可他又怕诸葛亮半路设伏,所以决定先“打草惊蛇”。这时,前军先锋张郃请求立即前去追击,司马懿就给了五千骑兵,要他仔细谨慎,以防埋伏,自己则率大军在后紧跟。张郃早已按捺不住,急着与蜀军决一死战。他带领五千兵马飞驰而去。但正如司马懿所料,诸葛亮确实在一座山谷布下了伏兵。有勇无谋的张郃在这道路狭窄,树木丛生的山谷中纵马狂奔。就在他奔到山谷纵深之处时,只听一声呐喊,埋伏于谷中的蜀军突然从树林后杀出,蜀将魏延截住张郃一阵厮杀,十几回合后便诈败而逃。张郃不知是计,纵兵紧追不舍。此时天色已黑,魏军走进了一条幽深的峡谷。猛然间,四面八方滚下许多大石乱木,堵住了去路。接着,一声梆子响,两边万弩齐发,张郃及众军兵皆被射死于深谷中。
司马懿得到了消息,暗自庆幸亏得自己用了“打草惊蛇”计,让张郃去探路,否则他的大队人马就难以保全了。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原文: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译文:有用的不可以利用,怕的是我不能控制它,不能利用的却要去利用,因为我完全可以控制它,利用不能用的而控制它,这不是我受别人的支配,而是我支配别人。
现代话:另谋出路
14-1:借尸还魂孔明计  闻风丧胆魏将惊
诸葛亮帮助刘备成就了王霸之业,后来又又辅佐刘禅统兵北伐,而六出祁山一直未能成功,因为碰到了对手,就是司马懿,诸葛亮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重了,他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所以将平生所学传给了姜维。
这一天,诸葛亮旨强支病体,最后一次出寨遍观各营,回到帐中安排后事。最后吩咐杨仪道:“我死之后,不可发丧。可做一大龛,将我尸体坐于龛中,以七粒米,放我口中,脚下用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司马懿必然惊疑,不敢劫营。可令后军先退,然后一营一营缓缓而退。若司马懿来追,可布成阵势,回旗返鼓。等他到来,将我先时所雕木像,安于车上,推至军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司马懿见之,必然大惊而走。”杨仪领诺。此是诸葛亮安排的最后一计,“借尸还魂”
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诸葛亮死于军中。因为诸葛亮事先有了安排,杨仪和姜维按其嘱咐,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令魏延断后,各营缓缓而退。司马懿亲自率兵引司马师和司马昭一起来追击蜀军。眼见要追上了,就在这时,忽然一声炮响,树影中飘出中军大旗,上书一行大字:“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只见中军姜维等数十员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着孔明(与平时一样)。杨仪等将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司马懿最后叹到:“我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
诸葛亮用借尸还魂之计吓退了司马懿,使蜀军全身而退。
14-2:兄逼弟借尸还魂  七步诗速成保身
建安二十五年春,曹操逝世,死前传遗命曹丕为世子。然后发丧,令诸子前来奔丧。可曹植竟不来奔丧,曹丕就想要治曹植的罪。
曹植为什么不来,因为曹植有两下子,曹操很是喜欢,曾打算将王位传给曹植,只是担心出乱子,这才传给长子曹丕。当时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之一,与曹操,曹丕被共称为‘三曹’。
其实,就算是曹植来奔丧,曹丕也得整治他,因曹丕嫉妒曹植之才,这次曹植不来,曹丕更有理了,想要处死曹丕。如果不是兄弟二人的母亲卞氏出面,事情就不好办了。但曹丕是君主了,曹植就是臣子了,曹丕得找个台阶下,就这样给曹植出个难题,让曹植七步之内以“兄弟”为题作一首诗,诗中不许有“兄弟”二字,不然处死。于是曹植就在七步之内吟出了一首《七步诗》,这样,曹植没被有处死,只被贬抑。
《七步诗》的内容大家都知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时书中描写的是应声而做,而《七步诗》另有一首。请看原文“……须臾,曹植入见,惶恐伏拜请罪。丕说:‘我与你情虽兄弟,义属君臣,你安敢恃才蔑礼?昔先君在日,你常以文章夸示于人,我深疑你必用他人代笔。我今限你行七步吟诗一首。若果能,则免一死;若不能,则从重治罪,决不姑恕!’植说:‘愿乞题目。’时殿上悬一水墨画,画着两只牛,斗于土墙之下,一牛坠井而亡。丕指画说:‘即以此画为题。诗中不许犯着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植行七步,其诗已成。诗说:‘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郯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曹丕及群臣皆惊。丕又说:‘七步成章,我犹以为迟。你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植说:‘愿即命题。’丕说:‘我与你乃兄弟也。以此为题。亦不许犯着兄弟字样。’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闻之,潸然泪下。其母卞氏,从殿后出说:“兄何逼弟之甚耶?”丕慌忙离坐告说:“国法不可废耳。”于是贬曹植为安乡侯。植拜辞上马而去……
曹丕本想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杀掉曹植,这叫借尸还魂之计。怎奈曹植的确才高,给巧妙地化解了,用两首诗换回了一条性命。
14-3:孔明效虞诩之法  添灶而巧妙脱身
战国时的军事家孙膑用“减灶”之法欺骗了庞涓,赢得马陵战机。这段战例为后人称道。在三国演义中也有一段这样的战例,不过孔明用的是“增灶”之法,使多疑的司马懿未敢出兵追击。这样,蜀军安全的撤退了。这一段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后主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蒋琬出班奏说:“丞相自出师以来,累建大功,何故宣回?”后主说:“朕有机密事,必须与丞相面议。”即遣使赍诏星夜宣孔明回。使命迳到祁山大寨,孔明接入,受诏已毕,仰天叹说:“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也。”姜维问说:“若大军退,司马懿乘势掩杀,当复如何?”孔明说:“吾今退军,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杨仪说:“昔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之法而取胜;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孔明说:“司马懿善能用兵,知吾兵退,必然追赶;心中疑吾有伏兵,定于旧营内数灶;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吾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遂传令退军。
却说司马懿料苟安行计停当,只待蜀兵退时,一齐掩杀。正踌躇间,忽报蜀寨空虚,人马皆去。懿因孔明多谋,不敢轻追,自引百余骑前来蜀营内踏看,教军士数灶,仍回本寨;次日,又教军士赶到那个营内,查点灶数。回报说道:“营内之灶,比前又增一分。”司马懿谓诸将说:“吾料孔明多谋,今果添兵增灶,吾若追之,必中其计;不如且退,再作良图。”于是回军不追。孔明不折一人,望成都而去。次后,川口土人来报司马懿,说孔明退兵之时,未见添兵,只见增灶。懿仰天长叹说:“孔明效虞诩之法,瞒过吾也!其谋略吾不如之!”遂引大军还洛阳。
从司马懿的话中也可以看出,原来“增灶”之法也不是孔明首创,东汉时期的虞诩就曾使用过。在这里,孔明没有借用大家熟知的“减灶”法,而借用了鲜为人知的“增灶”法,其实是有深意的,因为减灶之法是诱敌前来;而增灶之法是稳住对手,使已方能安全撤退。目的不同,用法也就不同,这也是常理。所以说孔明借用的方法和时机都是正确的。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原文: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译文:等待天时对敌方不利时再去围困他,用人假象去诱骗他“往前有危险,就返身离开”。
现代话:把你调开
15-1:陈元龙徐州逞威  吕奉先晕头转向
调虎离山计,属于军事计谋。曹操打败张绣后,矛头指向徐州吕布。如果正面与吕布交手即使取胜也会损失惨重。这时早已投降曹操的陈登成功运用此计,达到兵不血刃的目的。
一是诱吕布将妻小与钱粮移屯下祁,陈登对吕布说:“徐州四面受敌,操必力攻,我当先思退步:可将钱粮移于下邳,倘徐州被围,下邳有粮可救。主公应早为此计?”布说:“元龙之言甚善。吾当并妻小移去。”遂令宋宪、魏续保护妻小并钱粮移屯下邳。这样陈登就为后来占领徐州清除障碍。
二是让吕布与陈宫自相残杀。陈登对吕布说:“关上孙观等皆欲献关,某已留下陈宫守把,将军可于黄昏时杀去救应。”吕布便教陈登飞骑先至关,约陈宫为内应,举火为号。登径往报宫说:“曹兵已抄小路到关内,恐徐州有失。公等宜急回。”宫遂引众弃关而走,登就关上放起火来。吕布乘黑杀至,陈宫军和吕布军在黑暗里自相掩杀。直杀到天明,方知是计,急与陈宫回徐州。到得城边叫门时,城上乱箭射下。糜竺在敌楼上喝说:“汝夺吾主城池,今当仍还吾主,汝不得复入此城也。”
三是伪传将令,调出高顺、张辽。陈宫与吕布自相残杀后,陈宫劝吕布急投小沛,布从之。行至半路,只见一彪军至,视之,乃高顺、张辽也。布问之,答说:“陈登来报说主公被围,令某等急来解救。”宫说:“此又佞贼之计也。”布怒说:“吾必杀此贼!”急驱马至小沛,只见小沛城上尽插曹兵旗号。原来曹操已令曹仁袭了城池,引军守把。吕布于城下大骂陈登,登在城上指布骂说:“吾乃汉臣,安肯事汝反贼耶!”
在此次战役中,陈登边续用计,将吕布用其部下调得晕头转向,使得吕布短时间内丢了大部分领地,最后只剩下下祁一块不大的地方了。
15-2:祁山前诸葛调虎  上方谷司马中计
公元234年,诸葛亮领兵第六次伐魏,兵分五路。魏明帝曹睿闻报,命司马懿为大都督,领兵至渭水之滨迎战。
诸葛亮与司马懿是沙场老对手,双方都知道对方兵法娴熟,足智多谋,不好对付。所以战前各自都作了周密部署,严阵以待。诸葛亮在祁山选择有利地形,分设左、右、前、后、中5个大营,并从斜谷到剑阁一线接连扎下14个大营,分屯军马,前后接应,以防不测。
司马懿则屯大军于渭水之北、同时在渭水上架起九座浮桥,命先锋夏侯霸、夏侯威领兵;万渡河至渭水南岸扎营,又在大营后方的东原,筑城驻军,进可攻,退可守,稳扎稳打,务使魏军立于不败之地。司马懿受命离开魏都时,曾受曹睿手沼:“卿到渭滨,宜坚壁固守.勿与交战。蜀兵不得志,必诈退诱敌,卿慎勿追。待彼粮尽,必将自走,然后乘虚攻之,则取胜不难,亦免军马疲劳之苦。”所以在经过两次规模不大的交锋、双方互有胜负之后,魏军便深沟高垒,坚守不出。
由于蜀军劳师远来,粮草供应颇为困难,因而利于速战;而魏军以逸待劳,利于坚守。因而诸葛亮的主要策略目标,就是要诱敌出战,调虎离山,速战速决。然而司马懿老谋深算,素以沉着、谨慎、稳重著称,加上有魏明帝临行手诏,也不必担心那些急于求功的部将鼓噪攻击。
诸葛亮深知,己方最根本的弱点是远离后方,粮草供应困难;他同时也深知司马懿正是看准了自己这一弱点,并利用这点作文章,期待并设法使蜀军断粮,从而将蜀军困死或逼蜀军撤退,然后乘机取胜。于是诸葛亮便将计就计,也在粮草供给问题上作文章、设诱饵,以此引司马懿这只“虎”离山。措施之一是分兵屯田,与当地老百姓结合就地生产粮食,以供军需,摆出一副作持久战的架势。
果然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沉不住气了,对其父司马懿说:“现在蜀兵以屯田作持久战的打算,如此下去,如何是了?何不约孔明大战一场,以决雌雄:司马懿口头上虽说:“我奉旨坚守,不可轻动”,心里其实也很着急。诸葛亮的另一个措施.是自绘图样,令工匠造木中流马,长途运粮,据传这东西很好使。“宛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蜀营粮草由木牛流马源源不断从剑阁运抵祁山大寨。司马懿闻报大惊说道:‘我所以坚守不出者,为彼粮草不能接济,欲待其自毙耳。今用此法,必为久远之计,不思退矣。如之奈何?”诸葛亮看出司马懿急于破坏蜀军屯田、运粮、屯粮计划的心情,于是进一步利用这一点引他上钩。办法是:一方面在大营外造木栅,营内掘深坑,堆干柴,而在营外周围的山上虚搭窝铺草营造成蜀兵分散结营。与百姓共同屯田屯粮,而大营空虚的假象,引诱魏军前来劫营;另一方面在上方谷内两边的山坡上虚置许多屯粮草屋,内设伏兵,同时让军土驱动木牛流马,伪装往来谷口运粮。而诸葛亮自己则离开大营,引一支军马在上方谷附近安营,以引诱司马懿亲领精兵来上方谷烧粮。而司马懿呢?他虽烧粮心切,却又极为谨慎小心,深恐中了诸葛亮调虎离山的诡计。于是便也使了个声东击西、调虎离山计来应战。他亲领魏兵去劫蜀兵祁山大营,但却一反过去每战必让主攻部队走在前面的惯例,让手下的部将冲锋在前,直扑蜀营,自己反而在后引援军接应。他这样做,一则是担心蜀营有准备,怕中了埋伏;二是他指挥魏军劫蜀军大营本属佯攻,目的是调动蜀军各营主力,甚至诸葛亮本人领军前来营救,而他却自领精力奇袭上方谷,烧掉蜀方的粮草。
然而,司马锐懿的这个调虎离山计,却未能得逞。诸葛亮早料到这一着。因而当魏军直扑蜀军大营时,诸葛亮只是事先安排蜀军四处奔走呐喊,虚张声势,装作各路兵马都齐来援救的态势,而诸葛亮却趁司马懿这只‘虎’已离山之机,另派—支精兵去夺了渭水南岸的魏营,而自己却在上方谷等待司马懿来“烧粮”,以便“瓮中捉鳖”。司马懿果然中计。他见四处蜀军都急急忙忙奔向大营救援,便趁机急领司马师、司马昭及一支亲兵杀奔上方谷来。接着又被蜀将魏延依诸葛亮的安排,用诈败的方法诱进谷中,截断谷口。一时山谷两旁火箭齐发,地雷突起,草房内干柴全都着火,烈焰冲天。司马氏父子眼看就将葬身火海。亏得突来一场倾盆大雨,才救了司马氏父子3人及少数亲兵的性命。
司马这只“虎”原本拿定了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决不离山的主意,结果却仍被诸葛亮调下了山;他原想用“调虎离山”计烧掉蜀军的粮草,想不到却反而中了谙葛亮的“调虎离山”计。真个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哪。
15-3:围下邳猛虎离城  困土山勇将被欺
老虎是山中之王,在山林里想制服老虎是容易的。但要把老虎诱出山林再对付,可能要好办一些,关羽是只虎,曹操想要收服他,便采用了调虎离山的计策。
刘备与人合谋想害了曹操,不料事泄,刘备被曹操杀得大败,只身投了袁绍,张飞也不知去向了,只有关羽还在保护着刘备的家小,被困在下邳。
曹操急唤众谋士议取下邳,首先是荀彧说话:“若不速取,关羽也要被袁绍所得。”曹操喜欢关羽,想派人去劝降,大家说云长义气深重,肯定不能来投。正在为难之计,一个谋士发话了,这个人是程昱。
程昱献计说:“云长有万人之敌,非智谋不能取之。今可即差刘备手下投降之兵,入下邳,见关公,只说是逃回的,伏于城中为内应;却引关公出战,诈败佯输,诱入他处,以精兵截其归路,然后说之可也。”
操听其谋,即令徐州降兵数十,径投下邳来降关公。关公以为旧兵,留而不疑。
次日,夏侯惇为先锋,领兵五千来搦战。关公不出,惇即使人于城下辱骂。关公大怒,引三千人马出城,与夏侯惇交战。约战十馀合,惇拨回马走。关公赶来,惇且战且走。关公约赶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只听得一声炮响,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两队军截住去路,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
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杀。公战至日晚,无路可归,只得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头,权且少歇。曹兵团团将土山围住。关公于山上遥望下邳城中火光冲天,却是那诈降兵卒偷开城门,曹操自提大军杀入城中,只教举火以惑关公之心。关公见下邳火起,心中惊惶,连夜几番冲下山来,皆被乱箭射回。
其实这就是程昱的调虎离山之计,此时关羽也知道中计了,却也没办法。捱到天亮,再欲整顿下山冲突,忽见一人拍马上山来,原来是张辽。张辽和关羽关系那是相当好,这次特来劝说关羽。先说关羽不降就得战死,这样有三罪。后说如果降了曹操有三样好处。关羽没法子,让张辽转达三件事,如果答应就降。一是降汉不降曹(我认为这一条不合逻辑呀,你关羽现在难道是汉朝的敌人吗,不然说什么降汉呢);第二是伺侯好刘备的二位夫人;第三条是得知刘备的消息,立马就走。前两条好办,后一条如答应,还留关羽何用,大伙劝曹操善待齐备,也许能感化他。于是关羽投降了,可后来关羽还是走了。
就是曹操逼关羽这件事上,曹操成功地运用了程昱给出的这个调虎离山之计,他知道关羽这只虎,单打独斗,部下无人能敌。所以先调出老虎,然后将其引开,再用车轮战,铁打的汉子也不行啊。这样非得逼得关羽就范算罢。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原文: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译文:逼得敌人无路可走,就会遭到坚决的反扑;让他逃走,就会消灭敌人的气势,所以要紧紧地跟踪敌人,但不要逼迫他,借以消耗他的体力,瓦解他的士气,等他的兵力分散了,再行再以捕捉。这样用兵可以避免流血,不逼迫敌人,并让他相信,这对战争是有利的。
现代话:先放一马
16-1:七纵实施攻心计  南将归汉服孔明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
公元225年,南蛮王孟获起兵十万反蜀,使蜀汉建立时定下的北伐大计难以实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一开始时,孔明用计挑拨离间,使高定杀了雍闿、朱褒,永昌之危遂解。守将吕凯献上“平蛮指掌图”,孔明大喜,以吕凯为向导官,深入蛮境。此时诸葛亮曾征求马谡的意见。怎样才能平定南蛮造反。马谡说蛮人反复无常,必须令其心服才行。孔明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孔明大败南蛮的三洞元帅后,又布下伏兵,让王平、关索诱敌。二人假装战败,引南蛮王孟获入峡谷,再由张嶷、张翼两路追赶,王平、关索回马夹攻。孟获抵挡不住,被魏延生擒活捉。孟获不服,要与孔明再战,若再被擒才服。孔明便放他回去。
孟获在泸水扎寨,请两洞元帅相助,他怕中孔明计谋,只守不战,要等天热后让蜀军自行退兵。孔明令军士在树林中扎寨以避暑热,又令马岱领三千兵从沙河口渡河,绕到蛮兵后方,断蛮兵粮草,还招降了两洞元帅作为内应。
孟获坚守泸江天险,以为万无一失,每天饮酒取乐。蜀将马岱半夜渡泸水,夺了元帅董荼那的粮草,绝断了夹山粮道,孟获得报大怒,令武士重打董荼那一百大棍,免其一死。
董荼那心怀怨恨,趁孟获大醉,纠集手下将孟获绑了见孔明。孟获仍是不服,孔明让孟获看过蜀营的精兵粮草后,孟获仍是不服,便又将他释回。孟获对弟弟孟优说,我们已知蜀军军情,你领百余精兵去向孔明献宝,藉机杀了孔明。
孔明问马谡是否知道孟获的阴谋,马谡笑着将孟获的阴谋写于纸上。孔明看后大笑,命人在酒内下药,让孟优等蛮人吃喝。
当夜,孟获带三万兵冲入军中要捉孔明,进帐才知上当,孟优等蛮兵全部烂醉如泥。魏延、王平、赵云又分兵三路杀来,蛮兵大败,孟获一人逃往泸水。孟获在泸水被马岱扮成蛮兵的士兵截获,押见孔明。孟获说这次是弟弟孟优饮酒误事,仍不服气。于是孔明第三次放了他。
孟获为了报仇,借了十万牌刀獠丁军,来战蜀兵。孟获穿犀皮甲,骑赤毛牛。牌丁兵赤身裸体,涂着鬼脸,披头散发,像野人般朝蜀营扑来。孔明却下令关闭寨门不战,等待时机。等到蛮兵威势已减,孔明出奇兵夹击,孟获大败,逃到一棵树下,见孔明坐在车上,冲过去便要捉拿,不料却掉入陷坑里反被擒获。孟获仍然不服,孔明又一次放他回去。
孟获躲入秃龙洞求援,银冶洞洞主杨锋感激日前孔明不杀其族人之恩,在秃龙洞捉了孟获,送给孔明。孟获当然不服,要再与孔明于银坑洞决战,孔明又放了他。
孟获在银坑洞召集千余人,又叫妻弟去请能驱赶毒蛇猛兽的木鹿大王助战,正在安排要与蜀军决战之时,蜀军已到洞前。孟获大惊,妻子祝融氏便领兵出战。祝融氏用飞刀伤了蜀将张嶷,活捉了去,又用绊马索绊倒马忠一起捉了去。第二天,孔明也用计捉了祝融氏,用她换回了张嶷、马忠二将。
孟获要木鹿大王出战。木鹿骑着白象,口念咒语,手里摇着铃铛,赶着一群毒蛇猛兽向蜀军走去。孔明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木制巨兽,口里喷火,鼻里冒烟,吓退了蛮兵的怪兽,占了孟获的银坑洞。
第二天,孔明正要分兵缉擒孟获忽得报,说孟获的妻弟将孟获,带往孔明寨中投降,孔明知道是假降,一声令下全部拿下,并搜出每人身上的兵器。孟获不服,说假如能擒他七次,他才真服。孔明于是又放了他。孟获又请来乌戈国的藤甲军,与孔明决战。孔明用油车火药烧死了无数蛮兵,孟获第七次被擒,才真心投降。
孔明见蛮地已平,班师回国。行至泸水,狂风暴雨大作,兵马不能过河。当地土人说是鬼怪冤魂作怪。孔明在泸水边祭祀亡灵,放声大哭。泸水才变得平静,大军方能渡河而回。
大军回到成都,后主刘禅出城三十里迎接。刘禅与孔明并车而行,设太平筵,重赏三军。从此每年有三百多个邻邦向蜀国进贡。
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方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而且连擒七次皆放之。终于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16-2:欲得地三次谦让  获民心顺得徐州
汉献帝初平四年(183年),割据兖州的曹操派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邪迎其父曹嵩及家人百余口到兖州。途经徐州时,徐州牧陶谦为交好曹操特派都尉张护送曹嵩一行。不料张杀死曹嵩及其家人,席卷财物而去。于是曹操便把帐记在陶谦身上,以为父报仇为名,发兵攻徐州。陶谦面对兵临徐州城下的曹操大军,自知难以抵敌,便采纳别驾从事糜竺的建议,请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前来相救。孔融请刘备同去救陶谦。刘备遂欣然带领关羽、张飞、赵云和数千人马奔赴徐州。
刘备率军在徐州城下与曹军于禁所部小试锋芒,初战告捷,使久被曹军围困的徐州暂时缓解了危机。于是陶谦急令将刘备迎入城内,盛宴款待。陶谦席间便主动提出将徐州让给刘备,说:当今天下大乱,国将不国;公乃汉室宗亲,正当为国出力。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我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刘备闻言愕然,急忙推辞说:“我虽是汉室苗裔,但功德不足称道,任平原相犹恐不称职。我本是为了义气前来相助。您这样说,莫非怀疑我有吞并之心?”陶谦表白说:“这是老夫推心置腹之言,决非虚情假意。”但刘备只是推辞,终不肯接受。糜竺见二人再三辞让,便说:“现在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待事平之后,再议相让不迟。”于是刘备写信给曹操,希望曹操以国家大义为重,撤走围困徐州之兵。恰好这时吕布攻破兖州,进占濮阳,威胁曹操后方。因而曹操便顺水推舟,卖个人情,接受刘备建议,退兵而去。
陶谦见曹军撤走。徐州转危为安,便差人请刘备、孔融、田楷等入城聚会,庆祝解围。饮宴既毕,陶谦再向刘备让徐州。刘备说:“我应孔融之约救援徐州,是为义而来。现在若无端据有徐州,天下将以为我是不义之人。”糜竺、孔融及关羽、张飞等皆纷纷劝刘备接替陶谦治理徐州。刘备苦苦推辞说:“诸位欲陷我于不义耶?”陶谦推让再三,见刘备终不肯受,便说:“如您必不肯受,那就请暂驻军近邑小沛,以保徐州,何如?”众人也皆劝刘备留驻小沛,刘备方始同意。
不久,陶谦染病,日渐沉重,便派人以商议军务为名,把刘备从小沛请来徐州。陶谦躺在病榻上对刘备说:“今番请您前来,不为别事,只因老夫病已垂危,朝夕难保;万望您以汉家城池为重,接受徐州牌印,老夫死亦限目矣!”刘备说:“可让您的二位公子接班。”陶谦说:“其才皆不能胜任。老夫死后,还望您多加教诲,千万不能让他们掌握州中大权。”刘备还是辞让,陶谦便以手指心而死。举哀毕,徐州军民极力表示拥戴刘备执掌州权,关羽、张飞也再三相劝。至此,刘备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权,担任徐州牧。
刘备“三辞徐州”,一方面体现了刘备博取仁义忠厚之名、收买民心的良苦用心;一方面当是出于刘备对当时情势的清醒认识。当时的徐州正处于四战之地,野心勃勃的曹操正虎视眈眈、兵锋相向,自不待言。此外,邻近的军阀如袁术、吕布、袁绍之辈都在凯舰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徐州,怀有兼并野心。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由此可见,当时的徐州并不是一颗好吃的果子,弄不好就会有惹火烧身的危险。即使徐州牧陶谦真心相让,其部下能否心悦诚服?这些都是很现实、很严重、很迫切的问题,不容刘备不顾虑!实际确实如此,历史上刘备领有徐州不久,即先后受到过曹操、吕布、袁术的进攻,陶谦部下曹豹也反叛刘备而助吕布。以致刘备在徐州难以立足,最终被逐出徐州,先后依附袁绍和刘表。当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徐州,对于刘备来说,毕竟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因而陶谦一死,在外有北海相孔融的支持、内有糜竺及徐州军民的广泛拥戴的情况下,刘备便不失时机地同意接替陶谦任徐州牧,将徐州据为己有。诱惑终于战胜了顾虑。
16-3:司马懿缓兵之计  纵敌出而破辽东
魏明帝曹睿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计派司马懿率马步军4万前去平定辽东。
司马懿统帅魏军取得初战胜利后,很快把公孙渊困在襄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里。这时已是秋季了,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魏军的运粮船从辽河口出发可直接开到襄平城下。由于魏军都泡在雨水之中,行坐不安。左都督裴景见状就向司马懿建议说:“雨水不住,整个军营中泥泞不堪,军营应当移到前面的山上。”司马懿听后怒道:“擒获公孙渊只在旦夕,怎么可以移营?如果再有人说移营立斩不赦!”裴景诺诺而退。过了一阵,右都督仇连又来告诉说:“军士泡在水中苦不堪言,请太尉移营高处。”司马懿听罢大怒,厉声说道:“我军令已发,你胆敢故意违抗!”即令推出斩首,把首级悬于辕门之外,三军军心为之震慑。
司马懿又令南寨人马暂退20里,纵城内军民出城樵采柴薪,放牧牛马。部将陈群疑惑不解地向司马懿问道:“从前太尉您攻打叛将孟达时,兵分八路,八日赶到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城下,很快生擒孟达而成大功;今带甲4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我真不知太尉打的是什么主意?”司马懿笑着说道:“您是不知兵法。从前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所以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我今放开一条路,不绝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陈群拜服。后来,公孙渊果然率残兵败将突围,被司马懿生擒了。
司马懿在速战破孟达和缓战平辽东这两次军事行动中运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法。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一书中赞叹道:“八日而取上庸,则以速而神;百日而取襄平,则以迟而胜。”“有势不同而事亦不同者:敌粮多而我粮少,则八日而取上庸;敌粮少而我粮多,则百日而后拔襄平是也。或速或迟,随时而易,变化无常,读此可以悟兵法。”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原文:类以诱之,击蒙也。
译文: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发懵上当。
现代话:以小换大
17-1:瓦口关张飞抛砖  胜张郃蜀军得玉
抛砖引玉之计用在军事上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张飞瓦口关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刘备占了西川,便要来取汉中,曹操为保汉中,急派曹洪和张郃来增援汉中守将夏侯渊。因张郃急于立功,首先率兵向巴西杀来。
蜀中名将张飞正屯兵巴西,听说张郃引兵来了。张飞急唤雷铜商议,雷铜说:“阆中地恶山险,可以埋伏。将军引兵出战,我出奇兵相助,张郃可擒矣。”张飞依计而行,引兵一万,离阆中三十里,与张郃兵相遇。两军排开,张飞出马,大战张郃。郃后军忽然喊声响起:原来望见山背后有蜀兵旗旛,故此扰乱。张郃不敢恋战,指挥士兵撤退。张飞从后掩杀,前面雷同又引兵杀出。两下夹攻。张郃兵大败。张飞、雷同连夜追袭,直赶到岩渠山。张郃守住大寨,多置檑木炮石,坚守不战。
张飞离岩渠十里下寨,次日引兵讨战,张郃只在山上饮酒,并不下山。张飞令军士大骂,张郃也不出,张飞没法,只得还营。次日,又来骂,还令雷同去讨战,张郃就是不出来。一连几日讨战,张郃只是不出,已相拒五十多天。张飞无计可施,后来终于想起一法,先在山前扎住大寨,每日就是喝酒,喝到大醉,然后坐在山前就是个骂。
刘备差人来犒赏军士,可是见张飞成天喝酒,便回报刘备。刘备听了大惊,忙来问孔明。孔明笑了:“原来如此!军前恐无好好酒;成都佳酿极多,可将五十瓮作三车装,送到军前与张将军饮。”玄德说:“我弟自来饮酒失事,军师何故反送酒与他?”孔明笑说:“主公与翼德做了许多年兄弟,还不知其为人耶?翼德自来刚强,然前于收川之时,义释严颜,此非勇夫所为也。今与张命相拒五十余日,酒醉之后,便坐山前辱骂,傍若无人:此非贪杯,乃败张郃之计耳。”玄德说:“虽然如此,未可托大。可使魏延前去相助。”孔明令魏延解酒赴军前,车上插黄旗,大书“军前公用美酒”。魏延领命,解酒到寨中,见张飞,传说主公赐酒。飞拜受讫,分付魏延、雷铜各引一枝人马,为左右翼;只看军中红旗起,便各进兵;教将酒排列帐下,令军士大开旗鼓而饮。
有细作报上山来,张郃自来山顶观望,见张飞坐于帐下饮酒,令二小卒于面前玩摔跤,把个张郃气得:“张飞也太欺负人了!”传令今夜下山劫飞寨,当夜张郃乘着月色微明,引军从山侧而下,径到寨前。遥望张飞大明灯烛,正在帐中饮酒。张郃当先大喊一声,山头擂鼓为助,直杀入中军。但见张飞端坐不动。张郃骤马到前,一枪刺倒——却是一个草人。急勒马回时,帐后连珠炮起。一将当先,拦住去路,睁圆环眼,声如巨雷:乃张飞也。张郃这一下受惊不小。只盼救兵来援,谁知山上火起,大寨已被张飞后军夺了。张郃无计,只得奔瓦口关去了。
却说张郃退守瓦口关,三万军已折了两万,心里急呀,曹洪还不肯发兵相救,只得自己定计吧,于是吩咐两路军去关口前山僻埋伏,说:“我诈败,张飞必然赶来,你等就截其归路。”当日用此计杀了雷铜。张飞自来与张郃挑战。郃又诈败,张飞可中计,他不去赶。张郃只得回去,张飞回寨与魏延商议说:“张郃用埋伏计,杀了雷铜,又要赚我,何不将计就计?”延问说:“如何?”飞说:“我明日先引一军前往,你却引精兵于后,待伏兵出,你可分兵击之。用车十余乘,各藏柴草,寨住小路,放火烧之。我乘势擒张郃,与雷铜报仇。”魏延领计。
次日,张飞引兵前进。张郃兵又至,与张飞交锋。战到十合,郃又诈败。张飞引马步军赶来,郃且战且走。引张飞过山峪口,郃将后军为前,复扎住营,与飞又战,指望两彪伏兵出,要围困张飞。不想伏兵却被魏延精兵到,赶入峪口,将车辆截住山路,放火烧车,山谷草木皆着,烟迷其径,兵不得出。张飞只顾引军冲突,张郃大败,死命杀开条路,走上瓦口关,收聚败兵,坚守不出。
张飞和魏延连日攻打关隘不下。飞见不济事,把军退二十里,却和魏延引数十骑,自来两边哨探小路。忽见男女数人,各背小包,于山僻路攀藤附葛而走。飞于马上用鞭指与魏延说:“夺瓦口关,只在这几个百姓身上。”便唤军士分付:“休要惊恐他,好生唤那几个百姓来。”军士连忙唤到马前。飞用好言以安其心,问其何来。百姓告说:“某等皆是汉中居民,今欲还乡。听知大军厮杀,塞闭阆中官道;今过苍溪,从梓潼山桧铢川入汉中,还家去。”飞说:“这条路取瓦口关远近若何?”百姓说:“从梓潼山小路,却是瓦口关背后。”飞大喜,带百姓入寨中,与了酒食;分付魏延:“引兵扣关攻打,我亲自引轻骑出梓潼山攻关后。”便令百姓引路,选轻骑五百,从小路而进。
却说张郃为救军不到,心中正闷,人报魏延在关下攻打。张郃披挂上马,却待下山,忽报:“关后四五路火起,不知何处兵来。”郃自引兵来迎。旗开处,早见张飞。郃大惊,急往小路而走。马不堪行,后面张飞追赶甚急,郃弃马上山,寻径而逃,方得走脱。随行只有十余人。
张飞这一抛砖引玉之计是用的相当成功。
17-2:猛张飞抛砖引玉  义严颜弃暗投明
张飞在众人心中是一个莽撞勇猛的角色,其实张飞用起计来,也有两下子,就说义释严颜那件事,就表现出了张飞也是有谋略的。
说是刘备取西川时,副军师庞统被蜀将张任在落凤坡射死,无奈之时,只得派人请诸葛亮来掌舵,诸葛亮安排好荆州的事,与张飞兵分两路,直奔西川。临行时,孔明嘱付张飞说:“西川豪杰甚多,不可轻敌。于路戒约三军,勿得掳掠百姓,以失民心。所到之处,并宜存恤,勿得恣逞鞭挞士卒。望将军早会雒城,不可有误。”
张飞欣然领诺,上马而去。迤逦前行,所到之处,但降者秋毫无犯。径取汉川路,前至巴郡。细作回报:“巴郡太守严颜,乃蜀中名将,年纪虽高,精力未衰,善开硬弓,使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据住城郭,不竖降旗。”张飞教离城十里下寨,差人入城去:“说与老匹夫,早早来降,饶你满城百姓性命;若不归顺,即踏平城郭,老幼不留!”
严颜在巴郡,听说刘璋差法正请玄德入川,他就看出了问题:“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当日闻知张飞兵到,便点起本部五六千人马,准备迎敌。有人献计了:“张飞在当阳长坂,一声喝退曹兵百万之众。曹操亦闻风而避之,不可轻敌。今只宜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彼军无粮,不过一月,自然退去。更兼张飞性如烈火,专要鞭挞士卒;如不与战,必怒;怒则必以暴厉之气待其军士:军心一变,乘势击之,张飞可擒也。”严颜一听,觉得有理,照计而行,教军士尽数上城守护。还把张飞派来的军士割下耳鼻放回。张飞大怒,咬牙睁目,披挂上马,引数百骑来巴郡城下搦战。城上众军百般痛骂。张飞性急,几番杀到吊桥,要过护城河,又被乱箭射回。到晚全无一个人出,张飞忍一肚气还寨。
次日早晨,又引军去搦战。那严颜在城敌楼上,一箭射中张飞头盔。飞指而恨说:“若拿住你这老匹夫,我亲自食你肉!”到晚又空回。第三日,张飞引了军,沿城去骂。原来那座城子是个山城,周围都是乱山,张飞亲自乘马登山,往城里看。见军士尽皆披挂,分列队伍,伏在城中,只是不出;又见民夫来来往往,搬砖运石,相助守城。张飞教马军下马,步军皆坐,引他出敌,并无动静。又骂了一日,依旧空回。
张飞在寨中自思:“成天去骂,这家伙就是不出战,这怎么办?”猛然思得一计,教众军不要前去搦战,都结束了在寨中等候;却只教三五十个军士,直去城下叫骂。引严颜军出来,便与厮杀。张飞磨拳擦掌,只等敌军来。可是连骂了三天,还是白扯。张飞眉头一纵,又生一计,传令教军士四散砍打柴草,寻觅路径,不来搦战。严颜在城中,连日不见张飞动静,心中疑惑,着十数个小军士,扮作张飞砍柴的军,潜地出城,杂在军内,入山中探听。
当日诸军回寨。张飞坐在寨中,顿足大骂:“严颜老匹夫!枉气杀我!”(实际上已知有严颜的军士混了进来)只见帐前三四个人说道:“将军不须心焦:这几日打探得一条小路,可以偷过巴郡。”张飞故意大叫说:“既有这个去处,何不早来说?”众应说:“这几日却才哨探得出。”张飞说:“事不宜迟,只今二更造饭,趁三更明月,拔寨都起,人衔枚,马去铃,悄悄而行。我自前面开路,你等依次而行。”传了令便满寨告报。
探细的小军听得这个消息,尽回城中来,报与严颜。颜大喜说:“我算定这匹夫忍耐不得。你偷小路过去,须是粮草辎重在后;我截住后路,你如何得过?好无谋匹夫,中我之计!”即时传令:教军士准备赴敌,今夜二更也造饭,三更出城,伏于树木丛杂去处。只等张飞过咽喉小路去了,车仗来时,只听鼓响,一齐杀出。传了号令,看看近夜,严颜全军尽皆饱食,披挂停当,悄悄出城,四散伏住,只听鼓响:严颜自引十数裨将,下马伏于林中。
约三更后,遥望见张飞亲自在前,横矛纵马,悄悄引军前进。去不得三四里,背后车仗人马、陆续进发。严颜看得分晓,一齐擂鼓,四下伏兵尽起。正来抢夺车仗、背后一声锣响,一彪军掩到,大喝:“老贼休走!我等的你恰好!”严颜猛回头看时,为首一员大将,豹头环眼,燕颌虎须,使丈八矛,骑乌骓马:不是张飞又是谁。四下里锣声大震,众军杀来。严颜见了张飞,举刀交战,凭实力严颜不是张飞对手,约十合,被张飞生擒过来。原来先过去的是假张飞。料道严颜击鼓为号,张飞却教鸣金为号:金响诸军齐到。川兵见主将被俘,大半弃甲倒戈而降。
张飞杀到巴郡城下,后军已自入城。张飞叫休杀百姓,出榜安民。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说:“大军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说:“你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说:“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喜欢上了这个老将军,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扶在正中高坐,他先拜了人家严颜:“刚才言语冒渎,幸勿见责。我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跟严颜来了软的,这就没招了,于是投降。后来严老将军在一路入川时立下了功勋。
分析整个战役,张飞一改勇而无谋的常态,而是和老将军严颜斗智斗勇,以抛砖引玉之策,用假张飞赚回了一位真义士。
17-3:复仇徐氏抛假意  叛将得意终被斩
孙权弟孙翊为丹阳太守,翊性刚好酒,醉后尝鞭挞士卒。丹阳督将二人,常有杀翊之心;乃与翊从人边洪结为死党,一起谋划杀死孙翊。不久,丹阳众将和县令,齐聚丹阳郡,翊设宴相待。翊妻徐氏美而慧,极善卜《易》,是日卜一卦,其象大凶,劝翊勿出会客。翊不从,遂与众大会。至晚席散,边洪带刀跟出门外,即抽刀砍死孙翊。妫览、戴员乃归罪边洪,斩之于市。二人乘势掳翊家资侍妾。妫览见徐氏美貌,乃谓之说:“我为你夫报仇,你当从我;不从则死。”徐氏说:“夫死未几,不忍便相从;可待至晦日,设祭除服,然后成亲未迟。”览从之。徐氏乃密召孙翊心腹旧将孙高、傅婴二人入府,泣告说:“先夫在日,常言二公忠义。今妫、戴二贼,谋杀我夫,只归罪边洪,将我家资童婢尽皆分去。妫览又欲强占妾身,妾已诈许之,以安其心。二将军可差人星夜报知吴侯,一面设密计以图二贼,雪此仇辱,生死衔恩!”言毕再拜。孙高、傅婴皆泣说:“我等平日感府君恩遇,今日所以不即死难者,正欲为复仇计耳。夫人所命,敢不效力!”于是密遣心腹使者往报孙权。
至晦日,徐氏先召孙、傅二人,伏于密室韩幕之中,然后设祭于堂上。祭毕,即除去孝服,沐浴薰香,浓妆艳裹,言笑自若。妫览闻之甚喜。至夜,徐氏遗婢妾请览入府,设席堂中饮酒。饮既醉,徐氏乃邀览入密室。览喜,乘醉而入。徐氏大呼说:“孙、傅二将军何在!”二人即从帏幕中持刀跃出。妫览措手不及,被傅婴一刀砍倒在地,孙高再复一刀,登时杀死。徐氏复传请戴员赴宴。员入府来,至堂中,亦被孙、傅二将所杀。一面使人诛戮二贼家小及其余党。徐氏遂重穿孝服,将妫览、戴员首级,祭于孙翊灵前。不一日,孙权自领军马至丹阳,见徐氏已杀妫、戴二贼,乃封孙高、傅婴为牙门将,令守丹阳,取徐氏归家养老。江东人无不称徐氏之德。
“翊妻徐氏美而慧,极善卜《易》”足可见徐氏之贤惠和聪明,比及后来面对杀夫仇人的威胁,冷静应对,经过精心设计,使用欲擒故纵之计,稳住二贼,最后终于报了大仇,其行为可谓女之烈女、女之英杰矣。所以江东人无不称徐氏之德。难怪后人用诗赞美之:“才节双全世所无,奸回一旦受摧锄。庸臣从贼忠臣死,不及东吴女丈夫”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原文: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译文:彻底地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他的首领,借以粉碎他的战争机构,这是一场激烈的总决战。
现代话:专逮头子
18-1:鸿门晏刘备遭难  跃檀溪的卢救主
刘备被曹操追杀,只好投奔他的一家子,荆州刺史刘表。这个刘表(字景升),也是皇族远支。对待刘备也挺好,看刘备走投无路,让刘备在自己的地盘襄阳的新野县屯驻。
有一天,刘表请刘备到荆州相会,刘备随使者来到荆州,在刘表家的后堂里饮酒,酒至半酣,刘表忽然长叹。玄德说:“兄长因为啥事而叹息?”刘表说:“我有心事,一直想问贤弟,只是没有机会。”玄德再欲问时,蔡夫人出立屏后。刘表乃垂头不语。饮宴之后,刘备自已回到新野。
这一年的冬的一天,刘表又派使者来请玄德赴荆州相会。刘表接着,叙礼毕,请入后堂;二人相对饮酒。又是喝到半道,刘表忽然掉了眼泪。玄德又问是怎么回事。刘表说:“我有心事,上次就想告诉你,未得其便。”玄德说:“兄长有何难决之事?倘有用弟之处,弟虽死不辞。”表说:“前妻陈氏所生长子琦,为人虽贤,而柔懦不足立大事;后妻蔡氏所生少子琮,颇聪明。我欲废长立幼,恐碍于礼法;欲立长子,争奈蔡氏族中,皆掌军务,后必生乱:因此委决不下。”玄德说:“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若忧蔡氏权重,可徐徐削之,不可溺爱而立少子也。”表默然。
事情就坏在这里,你说你刘备寄人篱下,还管那么多事干哈,原来蔡夫人素疑玄德,凡遇玄德与表叙论,必来窃听。是时正在屏风后,闻玄德此言,心甚恨之。玄德也知自己言语有失,假说自己醉了,回馆舍安歇。刘备走后,蔡夫人开始使坏,她对刘表说:“我听刘备之言,足见其有吞并荆州之意。今若不除,必为后患。”刘表不答,但摇头而已。蔡氏乃密召来自己的弟弟蔡瑁,商议此事。蔡瑁说:“请先就馆舍杀之,然后告知主公。”蔡氏也同意。蔡瑁便连夜点军准备。但当晚被一个叫伊籍的人给玄德通了风,玄备因此当夜返回新野。等蔡瑁领军到馆舍时,玄德已去远矣。这第一次算是玄德被救。
蔡瑁见一计不成,又暗与蔡夫人商议,等哪天大会众官于襄阳,就彼处谋之。于是对刘表说:“近年丰熟,应当请众官来襄阳会一下,以表示抚劝之意。请主公主持。”刘表说:“我近日有些毛病,实在是不能去。可令二子为主待客。”蔡瑁说:“公子年幼,恐失于礼节”。刘表说:“可往新野请玄德待客。”瑁一听,暗喜正合我意,便差人请玄德赴襄阳。
当日杀牛宰马,大张筵席。玄德乘‘的卢’马至州衙,命牵入后园拴系。众官皆至堂中。玄德坐在主位,二公子两边分坐,其余各依次而坐。赵云带剑方于玄德之侧。文聘、王威入请赵云赴席。赵云推辞不去。玄德让赵云去,赵云勉强应命(麻烦来了)。蔡瑁在外收拾得铁桶相似,将玄德带来三百军,都遣归馆舍,只待半酣,号起下手。
酒至三巡,伊籍起把盏,至玄德前,以目视玄德,低声谓说:“请上厕所。”玄德会意,即起如厕。伊籍把盏毕,疾入后园,接着玄德,附耳报说:“蔡瑁设计害君,城外东、南、北三处,皆有军马守把。惟西门可走,公宜急逃!”玄德大惊,急解‘的卢’马,开后园门牵出,飞身上马,不顾从者,匹马望西门而走。门吏问之,玄德不答,加鞭而出。门吏当之不住,飞报蔡瑁。瑁即上马,引五百军随后追赶。
却说玄德撞出西门,行无数里,前有大溪拦住去路。那檀溪阔数丈,水通湘江,其波甚紧。玄德到溪边,见不可渡,勒马再回,遥望城西,尘头大起,追兵将至。玄德说:“今番死矣!”遂回马到溪边。回看之时,追兵近矣。玄德着慌,纵马下溪。行不数步,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玄德乃加鞭大呼说:“的卢,的卢!今日妨我!”言毕,那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玄德如从云雾中起。
玄德跃过溪西,顾望东岸,蔡瑁已引军赶到溪边,大叫:“使君何故逃席而去?”玄德说:“我与你无仇,何故欲相害?”瑁说:“我并无此心,使君休听人言。”玄德见瑁手将拈弓取箭,乃急拨马望西南而去。
过檀溪一处写得很精彩,竭力表现的还是说刘备,那绝对不是一般人。要不蔡瑁想要要擒贼就擒王呢,演义中喧染刘备就是真龙天子,蔡瑁怎么说的?是何神助也。纳闷啊,这么宽的檀溪到底是怎么过去的啊?其实,这也是在暗示大家,刘备,那是真龙,自有天神护着呢,龙还会在乎这点水吗?
18-2:鲁肃设宴欲擒王  关羽单刀巧脱身
有句俗话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说的是赤壁大战之时,刘备借孙权的力量打跑了曹操,按理荆州应该是孙权的,但孔明用计把荆州占了,就说借,周瑜用计要了好几回也没要回来,现在鲁肃掌权了,也得往回要哇。先是张昭献计说我们可以假装把诸葛大哥诸葛瑾一家软禁起来,这样就可以让诸葛瑾去要回荆州。孙权受计,派出诸葛瑾前去四川。诸葛听到大哥来了,知道是来干吗的。于是和刘备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把诸葛瑾糊弄了一通,后来写了一份合同答应把荆州的一半交还给诸葛瑾。
诸葛瑾拿了合同来到荆州,见了关羽说你们主公都答应了,你就把荆州还我们吧。关羽翻了脸说这可不成。诸葛瑾说:如果我拿不到荆州的话那么我的老小都得完完。关羽冷笑说这是孙权的诡计,如何瞒得过我。诸葛瑾说你太不要脸了吧。关羽掏出一把剑来说这把剑也不要脸的。诸葛瑾见到关羽动了家伙,吓得不敢吭声,灰溜溜回到江东。
孙权得知,大怒,却怪到鲁肃的头上,说都是你不好。鲁肃无奈,给出一条计策,说我们可以请关云长来吃饭,他若来,先好言相劝,要回荆州,如不还,就让刀斧手把他宰了。他如果不敢来,咱们再出兵决战不迟。孙权想荆州都要想疯了,得了荆州贪恋症,听得此计,立马就答应了。
鲁肃来到陆口,给关羽发了一封邀请函。关羽哪里把鲁肃放在眼里,提了把青龙刀就要去单刀赴会。关羽义子关平、还有马良他们都劝关羽,说这肯定是鲁肃的计策,虽然鲁肃挺厚道,可是为了本国利益,也不能跟你客气呀,他这是擒贼擒王之计。关羽不在乎,告诉关平准备快船十只,带五百人在江上等候,见我的红旗举起来,便过江来。安排好了就奔鲁肃那地方去了。
这鲁肃见到关羽来了,大喜过望,因为他早就作好了准备。吃饭期间鲁肃提到了荆州主权的问题,关羽说这件事是有德者居之,你们孙权比得上我们大耳朵的以德服人吗?鲁肃一见关羽态度强硬,立马就要启动埋伏。却正被关羽逮个正着。当时关羽提了一把青龙刀,一手拽着鲁子敬硬往外走。鲁肃却哪里挣扎得动。手下人想要砍关羽,却看见明晃晃的大刀正恰好架在鲁肃的脖子上,投鼠忌器,不敢乱动。
关羽到了江边,这才把鲁肃放开,和鲁肃到了再见,上船扬长而去。只看见鲁肃如同白痴一样坐在江边,看着关羽的船乘风而去。
关羽单刀赴会能从容脱险,用的就是是擒贼擒王之计,关羽确实勇武,但是只身深入虎穴,怎么说也不敢托大。于是假说已醉,然后找到当时在场身份最高的都督鲁肃来当人质。东吴大将都想出来动手,但有人质在关羽手中,别人确实无可奈何。
在这一个故事里,双方都是用的擒贼擒王计,但鲁肃这个王没斗过关羽这个王。
18-3:潼关阵马超擒王  曹孟德割须弃袍
擒贼擒王之计的关键是要擒到点子上,如果能擒到敌军的首领,那这场战斗也就算分出胜负了,不然的话,还是胜负难料。
这一段说曹操被马超赶得差一点被捉的事。
曹操杀了西凉的马腾,引得马超率兵来攻潼关。潼关守将是写字非常厉害的钟繇,急忙报信给曹操。曹操知道丢失了长安,心中十分焦急,便叫来曹洪、徐晃,说:“你二人先带一万人马,代替钟繇守住潼关。如10日内失掉了潼关,就按军法杀了你们;10日之外,与你二人没有关系。我统帅大军随后便到。”二人领了将令,星夜急行。
曹洪、徐晃到了潼关,代替钟繇坚守关隘,并不出战。马超领兵来到关下,痛骂曹操三代人。曹洪大怒,要领兵下关厮杀。徐晃阻挡说:“这是马超要激怒将军厮杀,切不可出战。等丞相大军到来,必定会有办法。”马超军队日夜轮流来骂。曹洪总是要下关打仗。徐晃苦口婆心地劝他。到了第9日,在关上看时,西凉军都放开战马,稀稀拉拉地在草地上坐着;许多困乏的军士,在地上睡懒觉。看到这种情景,曹洪便叫备马,带领3千兵杀下关来,西凉兵弃马抛戈逃跑了。曹洪奋勇追赶,很是得意。这时,徐晃正在关上查点粮草,听说曹洪下关厮杀,大吃一惊,急忙率军随后赶来,大叫曹洪收兵。忽然背后喊声震天,马岱领兵杀来,曹洪、徐晃急回走时,只听鼓声阵阵,山背后又有两支军队挡住去路,左是马超,右是庞德,混杀了一阵。曹洪抵挡不住,损失一大半军队,才冲出重围,奔到关上。西凉军随后追来,曹洪等弃关逃走。庞德一直追过潼关,碰见曹仁兵马,救了曹洪等。马超接应庞德上了潼关。
曹洪丢失了潼关,奔来拜见曹操。曹操说:“给你10日期限,为什么9日就丢了潼关?”曹洪说:“西凉军士,百般辱骂,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后来又看见西凉军懈怠,便乘机袭击,不想中了奸计。”曹操说:“曹洪年幼,性格暴躁,你徐晃应该劝说他才好。”徐晃说:“我屡次劝说他,他却不愿意听。那天我在关上查点粮草,等我知道时,小将军已领兵下关了。我恐怕他遭到敌军袭击,便连忙赶去,已中了贼兵奸计。”曹操大怒,命令杀曹洪。众官为曹洪求情,才免于一死。
曹操率军直逼潼关。曹仁说:“可先安下寨栅,然后打关也不晚。”曹操命令砍伐树木,立起排栅,分为三寨:左寨曹仁,右寨夏侯渊,曹操居中寨。第二天,曹操带领三寨大小将校,向潼关杀来,正巧遇上西凉兵马。两边都布下阵势。曹操出马立在门旗下,看那西凉兵士,人人勇健,个个英雄。又见马超生得面像附着粉,唇像抹了红;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上首庞德,下首马岱。曹操暗暗称奇,自己拍马上前,对马超说:“你是汉朝名将子孙,为什么要背叛朝廷?”马超咬牙切齿,大骂:“曹贼!你欺负皇上,罪恶深重,杀害我的父亲和弟弟,不共戴天之仇!我要活捉你,吃你的肉!”说完,挺枪直杀过来。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了八九回合,于禁败走。张郃出迎,战了20回合也败走。李通出迎,马超奋勇厮杀,数合当中,一枪把李通刺下马。马超把枪往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曹军大败。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曹操正走之间,背后赶来一员战将,回头一看,正是马超。曹操惊恐万状。左右将校见马超追来,各自逃命,只撇下曹操。马超厉声大叫:“曹操,你跑不了!”曹操吓得马鞭都扔了。看看赶上,马超从背后使枪刺去。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急拔下时,曹操已逃远了。马超催马追去,山坡边过来一员战将,大叫:“不要伤害我的主公!曹洪在此!”抡刀上前,拦住马超。曹操才逃了性命。曹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回合,刀法渐渐乱了起来。这时,夏侯渊率数十骑赶到。马超独自一人,恐怕寡不敌众,被他们暗算,便拨马而回。
曹操回寨,叹着气说:“我若杀了曹洪,今日必然死在马超手里!”便叫来曹洪,重加奖赏。收拾败军,坚守寨栅,不许出战。
此战之中,马超便用了擒贼擒王之计,虽然没能捉住曹操,但也把曹操赶得够呛,差一点就捉住。魏军在曹操的领导下,大败一阵。
第四篇——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原文: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译文: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可以瓦解他的气势,这就是《易经》兑下乾上的《履卦》上所说的“柔履刚”的办法。
现代话:撤出火源
19-1: 曹孟德釜底抽薪  袭乌巢军粮被劫
三国时的官渡之战中就有釜底抽薪的有名战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公元1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 打许昌。当时,曹操据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三万多人。两军离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曹操表面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摆开渡河架势。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谁知曹操虚晃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
关羽斩了颜良、文丑,这两场仗打下来,袁军将士被打得垂头丧气。但是袁绍不肯罢休,一定要追击曹操。监军沮授说:“我们人尽管多,可没像曹军那么勇猛;曹军虽然勇猛,但是粮食没有我们多。所以我们还是坚守在这里,等曹军粮草用完了,他们自然就不战自败了。”袁绍根本不听沮授劝告,命令将士继续进军,一直赶到官渡,才扎下营寨。曹操的人马也早已回到官渡,布置好阵势,坚守营垒。衰绍看到曹军守住营垒,就吩咐兵士在曹营外面堆起土山、筑起高台,让兵士们在高台上居高临下向曹营射箭;曹军只得用盾牌遮住身子,在军营里走动。
就这样,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一个多月。日子一久,曹军粮食越来越少。但是,袁绍的军粮却从邺城源源运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l万人马送运军粮,并把大批军粮囤积在离官渡40里的乌巢。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小支兵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地说:“不行,我要先打败曹操。” 许攸还想劝他,正好有人从邺城送给袁绍一封信,说许攸家里的人在那里犯了法,已经被当地官员逮了起来。袁绍看了信,把许攸狠狠地骂了一通。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
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想睡,听说许攸来投降他,高兴得光着脚板跑出来。他拍手欢迎许攸,说:“哎呀,您肯来。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许攸坐下来说:“袁绍来势很猛,您打算怎么对付他?现在您的粮食还有多少?”曹操说:“还可以支持一年。”许攸冷冷一笑,说:“没有那么多吧!”曹操改口说:“对,只能支持半年了。”许攸装出生气的样子说:“您难道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什么在老朋友面前还说假话!”曹操只好实说,军营里的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许攸说:“我知道您的情况很危险,特地来给您报个信。现在袁绍有l万多车粮食、军械,全都放在乌巢。淳于琼的防备很松,您只要带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战自败了。
曹操得到了这个重要情报,立刻把曹洪等人找来,吩咐他们守好官渡大营,自己带领5000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发。他们打着袁军的旗号,沿路遇到袁军的岗哨查问,就说是袁绍派去增援乌巢的。袁军的岗哨没有怀疑,就放他们过去了。曹军到了乌巢,就围住乌巢粮屯,放起大火,把1万车粮草,烧得一干二净。乌巢的守将淳于琼匆匆应战,也被曹军杀了。正在官渡的袁军将士听说乌巢起火,都谅慌失措。袁绍手下的大将张郃、高览带兵投降。曹军乘势猛攻,袁军四下逃散。袁绍带领八百亲兵,艰难地杀出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釜底抽薪出自《吕氏春秋。数尽》:“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从锅底下抽掉柴火,比喻解决问题应着重消除引进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个计谋在军事斗争上应用得比较多。当强大的敌方不能正面阻挡时,不去直接抗击敌人的锋芒,而是用削弱敌人的气势的办法去战胜敌人。
19-2:程仲德釜底抽薪  徐元直误进曹营
刘备自得徐庶相助后,接连数次打败曹军大将曹仁,并且夺得樊城。曹仁与副将李典逃回许昌后,去见曹操,哭拜请罪。曹操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但不知是什么人在为刘备出谋划策?”曹仁说是单福。谋士程昱笑道:“此人不是单福,而是颖州徐庶。单福是其假托之名。”曹操说:“徐庶的才能比您如何?”程昱说:“要高出十倍。”曹操说:“太可惜了,贤能之士归了刘备,刘备的羽翼可就形成了!怎么办呢?”程昱说:“徐庶虽然在刘备那里,但丞相您要用他,招来并不困难。”原来,徐庶为人至孝,幼年丧父,家中只有老母,而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奉养;程昱于是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赚至许昌,然后命其写书信招徐庶来归。
曹操大喜,派人连夜将徐庶母亲搬至许昌。不想,那徐老夫人是一位忠奸分明深晓大义的人,至死不肯写信让儿子弃明投暗,反而大骂曹操托命汉相,实为汉贼。曹操大怒,喝令武士杀死徐母。程昱连忙劝阻说:“丞相如果杀了徐母,一则损害了自己的名誉,二则成全了徐母的德行。而徐母一死,徐庶为报仇必然死心塌地帮助刘备。不如先留下她,以便使徐庶心悬两处,不能一心一意地辅助刘备。然后,我再设法赚他回来。”曹操觉得这话有理,遂不杀徐母。从此以后,程昱几乎每天都去问候徐母,对待徐母就像自己的生身母亲;并且欺骗徐母说,自己曾经与徐庶结为异姓兄弟。程昱还经常馈赠物品给徐母。他每次派人送物品给徐母时,总是写有书信附上。徐母因此也常亲自写信让来人带回。程昱赚得徐母的笔迹之后,便模仿其字体,以徐母的名义,诈修家书一封,派一名心腹之人,拿着书信,去新野见徐庶。果然,徐庶见信之后,泪如泉涌,当即去见刘备,希望能让他回去见母。刘备当然割舍不得,但也不便勉强相留。过了数天之后,二人只好洒泪相别。程昱知道徐庶事母至孝,所以用一条“釜底抽薪”之计,将徐庶诳到了曹操那里。
然而,曹操虽然得到了徐庶,徐庶却从不为他出谋划策。原因一是徐庶笃于对刘备的情义,回到曹营不是出于本心;二是其回到曹营之后,真相大白,老母愤而自缢。徐庶自知被骗,故而深恨曹操,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计谋。这就是著名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
19-3:诸葛亮釜底抽薪  马孟起择主而仕
益州牧刘璋引狼入室,本来是想让刘备来与自己共同对付张鲁的,却发现刘备有吞并西川的野心,不得已,反过来向张鲁求救,有条件的,答应事成之后给人家二十州。
此时刚刚投奔张鲁的刀超要建功劳,于是挺身而出,张鲁大喜,马上点了两万兵,给了马超,命即日起程。
刘备占了绵竹,正与诸葛亮商议取成都之事,忽然得报:马超来攻,刘备吃惊了。诸葛亮说:要敌马超,非得张飞或者赵云,别人斗不过他,可子龙不在此地,只好让张飞出战,诸葛亮用激将法将张飞激了出去。张飞与马超可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人干了一百多合,楞不分胜负,后来又挑灯夜战也是打个平手。
这样的将才,刘备也是非常喜欢。诸葛亮知道马超英勇,所以赶到前线,想办法要收服马超为刘备所用。用什么计策呢,诸葛亮想到了张鲁手下有一个极为贪婪的人叫杨松,只好将此人贿赂住,让杨松从中挑拨张鲁与马超的关系。杨松得了好处,便在张鲁面前使坏,并催促马超退兵。马超不知何故,只好服从,退兵吧。可是杨松又散布谣言,说马超有野心。张鲁又派兵把口,不让马超退兵,到此时,马超可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诸葛亮见已到时候,便要亲自去说服马超来降,刘备不舍得孔明冒险,也正赶上舌辩之士李恢前来,并且愿意前往马超营寨去说马超来降。这一段是挺有意思的。马超知道李恢来劝降做说客,先埋伏了刀斧手,约定号令准备杀说客。李恢昂然而入,马超超劈头便问:“先生因何而来?”李恢直接回答:“来做说客(不怕死)”。马超说:“我刚磨好了宝剑,你想用头试试否?”李恢说:“将军大祸不远了,恐怕就要用自己的头来试剑了。”马超说:“我有什么祸?”
舌辩之士李恢发挥了:“我闻越之西子,善毁者不能闭其美;齐之无盐,善美者不能掩其丑;‘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此天下之常理也。今将军与曹操有杀父之仇,而陇西又有切齿之恨:前不能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后不能制杨松而见张鲁之面;目下四海难容,一身无主;若复有渭桥之败,冀城之失,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马超听明白了:“先生说得对,如今怎么办?”李恢说:“你既然知我说得有道理,帐下埋伏刀斧手干啥呀(李恢不说东北话)”。马超羞愧。然后放下包袱跟李恢来投了刘备。
此计的关健是从内部瓦解了马超,这是釜底抽薪的妙用。从正面胜马超很难,勉强战胜也是两败俱伤,让杨松(是一个真正的内奸)使坏,张鲁猜疑马超,最后将马超逼入绝路,不降不行了。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原文: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译文:乘着敌人内部混乱,利用他还是弱小而没有主见,他随从我,像人随着天时吃饭、休息一样。
现代话:乱中取利
20-1:曹丕趁乱入袁府  浑水摸鱼得美人
曹操的长子曹丕,字子子桓,很聪明,八岁能作诗文。博古通今,善骑射,好击剑。
曹操大破冀州城时,曹丕随父在军中,先率领亲兵,直奔袁绍的府宅,下马拔剑而入。有一将阻拦并说道:“丞相有命,任何人不许袁绍府宅。”曹丕喝退守门将军,提剑入后堂。看见两个妇人相互拥抱而哭,曹丕向前要杀二人,忽见眼前红光一片,于是按剑而问:“你二人是什么人?”那个年纪稍大一点的妇人说:“妾乃袁将军之妻刘氏。”曹丕指着另一个女人问道:“这个女人是什么人?”刘氏说:“是次子袁熙的妻子甄氏。因袁熙去镇守幽州,甄氏不肯远行,所以留在府中。”曹丕把甄氏拉过来,见她披发垢面。曹丕用衣袖擦了擦甄氏的脸再仔细观瞧,见甄氏肌肤如花似玉,有倾国之色。于是对刘氏说:“我是曹丞相之子曹丕,愿意保护你的家小,你不要担心。”于是按剑坐在堂上。
曹操统领众将进入冀州城,到袁绍府门前下马,问道:“谁来过这里?”守将回答说:“世子在内。”曹操叫出曹丕先训一通。这时刘氏出来拜见曹操说:“如果不是世子不能保全妾的全家,愿意让甄氏伺侯世子(这个婆婆够可以,儿子还在就将儿媳让出去了)。”曹操令人叫出甄氏看后说:“真是我的儿媳啊!”于是令曹丕纳甄氏为妻。
实际上曹操在破城之前下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袁府,那就是留了个心眼,表面是禁止手下人抢掠,实际上袁府那么多珠宝和美女,自己可以先挑,试想,曹操也挺好色,如果不是曹丕混水摸鱼先把甄氏号下了,那甄氏很有可能就成了曹丕的小妈了。说明曹丕很聪明,知道破了城,袁府内肯定有自己喜欢的人或物,如果不先混进去,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呵呵。
20-2:周公瑾忙中出错  诸葛亮浑水摸鱼
赤壁大战,曹操大败。为了防止孙权北进,曹操派大将曹仁驻守南郡(今湖北公安县)。这时,孙权、刘备都在打南郡的主意。周瑜因赤壁大战,气势如虹,下令进兵,攻取南郡。刘备也把部队调到油江口驻扎,眼睛死死地盯住南郡。周瑜说:“为了攻打南郡,我东吴花多大的代价,南郡垂手可得。刘备休想做夺取南郡的美梦!”刘备为了稳住周瑜,首先派人到周瑜营中祝贺。周瑜心想,我一定要见见刘备,看他有何打算。第二天,周瑜亲自到刘备营中回谢,在酒席之中,周瑜单刀直入问刘备驻扎油江口,是不是要取南郡?刘备说:听说都督要攻打南郡,特来相助。如果都督不取,那我就去占领。周瑜大笑,说南郡指日可下,如何不取?刘备说:都督不可轻敌,曹仁勇不可挡,能不能攻下南郡,话还不敢说。周瑜一贯骄傲自负,听刘备这么一说,很不高兴,他脱口而出:“我若攻不下南郡,就听任豫州(即刘备)去取。”刘备盼的就是这句话,马上说:“都督说得好,子敬(即鲁肃)、孔明都在场作证。我先让你去取南郡,如果取不下,我就去取。你可千万不能反悔啊。”周瑜一笑,哪里会把刘备放在心上。周瑜走后,诸葛亮建议按兵不动,让周瑜先去与曹兵厮杀。
周瑜发兵,首先攻下彝陵(今湖北宜昌)。然后乘胜攻打南郡,却中了曹仁诱敌之计,自己中箭而返。曹仁见周瑜中了毒箭受伤,非常高兴,每日派人到周瑜营前叫战。周瑜只是坚守营门,不肯出战。一天,曹仁亲自带领大军,前来挑战。周瑜带领数百骑兵冲出营门大战曹军。开战不多时,忽听周瑜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坠于马下,被众将救回营中,原来这是周瑜定下的欺骗敌人的计谋,一时传出周瑜箭疮大发而死的消息。周瑜营中奏起哀乐,士兵们都戴了孝,曹仁闻讯,大喜过望,决定趁周瑜刚死,东吴没有准备的时机前去劫营,割下周瑜的首级,到曹操那里去诸赏。
当天晚上,曹仁亲率大军前来劫营,城中只留下陈矫带少数士兵护城。曹仁大军趁着黑夜冲进周瑜大营,只见营中寂静无声,空无一人。曹仁情知中计,急忙退兵,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只听一声炮响,周瑜率兵从四面八方杀出。曹仁好不容易从包围中冲出,退返南郡,又遇东吴伏兵阻截,只得往北逃去。
周瑜大胜曹仁,立即率兵直奔南郡。等周瑜率部赶到南郡,只见南郡城头布满旌旗。原来赵云已奉诸慕亮之命,乘周瑜、曹仁激战正酣之时,轻易地攻取了南郡。诸葛亮利用搜得的兵符,又连夜派人冒充曹仁救援,轻易地诈取了荆州、襄阳。周瑜这一回自知上了诸葛亮的大当,气得昏了过去。
20-3:马孟起城外退兵  庞令明城内摸鱼
马超、韩遂统率20万大军,直抵关中重地长安。长安郡守钟繇一面布军抵御,一面向曹操报警。当西凉兵先锋马岱率15000众抢先到达时,不到一个回合,钟繇就大败而逃,率众退保长安城。马超等遂指挥大军将长安团团围定。因为长安乃西汉旧都,城固壕深,易守难攻。所以,西凉兵虽经10余日攻战,仍未能破城。在这种情况下,马超的部将庞德分析说:“长安城中多是盐碱地,不仅水不堪饮用,城内亦缺少柴草。大军已围困了十余日,城内军民俱已缺水少柴,不如暂且退军。”他主张马超改变长围硬攻的打法,并献上取城之计。马超一听大喜,立即挥军撤退。对西凉之军的突然退去,钟繇担心有诈,他派人哨探,见马超大军果然已经远去,这才放心。他下令大开城门,准许被围10余日的军民出城打柴取水。一连5天,城门大开。人来人往,热闹非常。到第五天,马超大军复来,受惊的军民又蜂拥奔入城内。钟繇仍关闭城门,坚守不出。当夜,在钟繇之弟钟进把守的西门内,约摸三更时分,突然火起。钟进急忙救火时,猛听大喝一声:“庞德在此!”他在措手不及中,被庞德一刀杀死。接着,庞德打开城门,马超、韩遂等的兵马杀入城中。慌乱之中,钟繇弃城从东门逃走,马超、韩遂等遂轻取长安。庞德此计是根据城中极端缺水少柴的实情,以撤军的方式麻痹钟繇,然后杂于入城的军民之中,混入城内,从内部下手,内外结合,拿下长安城。在中国漫长而丰富的战争史上,在夺取城池的斗争中,这种计谋曾被多次而成功地使用过,其影响是十分广泛的。
混水摸鱼原指趁水混伸手把鱼捉住,后泛指乘混乱之机获得本不应该有的利益。这是一种稳中取胜的计谋。“混水”是运用此计的必要条件。大凡水混有两种情况:一是水本来是混的,我方抓住时机“乱而取之”;二是水本来是清的,我方事先把水搅混,然后再有所图。后者的难度较大,但应用十分广泛。因为施行此计可以轻易达到目的,代价也较小。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原文: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上蛊。
译文: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而我却可以隐蔽地击破另一支敌军。
现代话:巧妙撤出
21-1:司马智用脱壳计  诸葛北原稳撤兵
四出祁山,孔明本来已经大获全胜,司马懿用了一个反间计,后主刘禅相信谗言,下诏命令孔明班师,孔明接受诏书以后,仰天长叹道:“主上年幼,身边必有奸臣。我正要建立大功,为什么让我还朝?我如果不回,便是轻视幼主;若是奉命退兵,日后再也难以得到这样的好机会了。”姜维问:“如果大军撤退,司马懿乘势追杀上来,该怎么办才好?”孔明说:“我们这次撤军,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这座大营。假设说营内只有一千士兵,却要掘两千人的灶;今天要是掘了三千人的灶,明日就掘四千人的。每天退军,都要添灶之后再出发。”杨仪问:“当年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的办法,现在丞相退兵,为什么要增灶?”孔明说:“司马懿善于用兵,他知道我们撤退,必然追赶,可他又必然会怀疑我们有埋伏,一定会在旧的军营内数一数灶的多少,看到咱们每天增灶,又不知道兵到底是退还是没退,便存有疑惧,不敢追赶,我们便不会因退兵而遭受损失了。”于是传令退兵。
司马懿估计到他的反间计已经奏效,只等蜀兵撤退时便要追杀。正当他踌躇满志时,忽然得到报告,说蜀军大营已经空虚,人马都已撤去。马司懿因为知道孔明足智多谋,不敢轻易追赶,亲自率了百余名骑卫前来蜀军营地察看,教军士数数灶的数目,便回到自己的营寨中去了,第二天又教士兵赶到那个营内再一次查点灶数,士卒回来报告说:“这营内灶的数目,比原来又多了一分。”司马懿对众位将领说:“我猜到孔明足智多谋,现在果然添兵增灶,我若追赶他们,必然中了他们的计;不如暂且退军,再作更好的打算。”于是他回师不再追赶。
孔明没有损失一兵一卒,望成都从容进发。后来当地居民前来报告司马懿说,孔明退兵之时,并没见添兵,只见增灶。司马懿仰天长叹道:“孔明仿效虞诩的办法,瞒过我了,我的谋略还是不如他呀!”也率领大军返回洛阳。
21-2:死诸葛退活司马  五丈原前巧脱身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嘱杨仪曰:“吾死之后,不可发丧。可作一大龛,将吾尸坐于龛中,以米七粒,放吾口内,脚下用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则将星不坠。吾阴魂更自起镇之。司马懿见将星不坠,必然惊疑。吾军可令后寨先行,然后一营一营缓缓而退。若司马懿来追,汝可布成阵势,回旗返鼓。等他来到,却将我先时所雕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懿见之必惊走矣。”杨仪一一领诺。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观北斗,遥指一星曰:“此吾之将星也。”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以剑指之,口中念咒。咒毕急回帐时,不省人事。众将正慌乱间,忽尚书李福又至;见孔明昏绝,口不能言,乃大哭曰:“我误国家之大事也!”须臾,孔明复醒,开目遍视,见李福立于榻前。孔明曰:“吾已知公复来之意。”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谘请,故复来耳。”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文伟之后无人矣,故而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时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寿五十四岁。后杜工部有诗叹曰:
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命工匠仿诸葛亮摸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却说夏侯霸引军至五丈原看时,不见一人,急回报司马懿曰:“蜀兵已退尽矣。”懿跌足曰:“孔明真死矣!可速追之!”夏侯霸曰:“都督不可轻追。当令偏将先往。”懿曰:“此番须吾自行。”遂引兵同二子一齐杀奔五丈原来,呐喊摇旗,杀入蜀寨时,果无一人。懿顾二子曰:“汝急催兵赶来,吾先引军前进。”于是司马师、司马昭在后催军;懿自引军当先,追到山脚下,望见蜀兵不远,乃奋力追赶。忽然山后一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兵俱回旗返鼓,树影中飘出中军大旗,上书一行大字曰:“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懿大惊失色。定睛看时,只见中军数十员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来;车上端坐孔明:纶巾羽扇,鹤氅皂绦。懿大惊曰:“孔明尚在!吾轻入重地,堕其计矣!”急勒回马便走。背后姜维大叫:“贼将休走!你中了我丞相之计也!”魏兵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撇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司马懿奔走了五十余里,背后两员魏将赶上,扯住马嚼环叫曰:“都督勿惊。”懿用手摸头曰:“我有头否?”二将曰:“都督休怕,蜀兵去远了。”懿喘息半晌,神色方定;睁目视之,乃夏侯霸、夏侯惠也;乃徐徐按辔,与二将寻小路奔归本寨,使众将引兵四散哨探。
过了两日,乡民奔告曰:“蜀兵退入谷中之时,哀声震地,军中扬起白旗:孔明果然死了,止留姜维引一千人断后。前日车上之孔明,乃木人也。”懿叹曰:“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因此蜀中人谚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这是诸葛亮用的最后一计了,如果换了别人,这一计恐怕瞒不过司马懿了。只因司马懿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再加上这次出祁山,诸葛亮数次引司马懿出战而未得逞,所以这次撤兵,司马懿又以为是调虎离山之计,所以不敢轻动。没想到的是,孔明不是调虎离山,而是金蝉脱壳。
21-3:祖茂换帻巧脱壳  孙坚险境终平安
董卓废杀少帝,擅立献帝,自己专制朝政,引起朝臣和各地豪强的共愤。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反对董卓,共推出身世家大族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这时,威名素著的长沙太守孙坚也举兵参加了讨卓联盟,并被盟主袁绍任命为讨卓联军的先锋。
孙坚率军在汜水关前旗开得胜,杀败董卓部将胡轸。初尝胜果后,孙坚即屯扎部队于梁东,进行休整。同时派人向袁绍报捷并向联军粮草官袁术处催粮。袁术是袁绍从弟,是一个志大才疏且嫉贤妒能之人。其部下谋士见孙坚前来催粮,便为袁术出谋划策说:“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攻破洛阳,杀了董卓,犹如除狼而得虎。今不发粮草给他,其军必败。”这一建议正中袁术下怀,他便故意不发粮草给孙坚军。孙坚军中缺食,自然慌乱起来。细作侦知这一情况后,迅即报知汜水关董卓大将华雄。华雄便采纳了李肃的计策,决定夜袭孙坚军营。
当夜,月白风清,华雄与李肃兵分两路突入孙坚营中。孙坚部队措手不及,乱作一团,被杀得大败。孙坚与部将祖茂破重围,纵马而逃。华雄带领部下兵马紧迫不舍。孙坚连发箭,都被华雄躲过,再发第三箭时,因用力过猛而拽断了弓,得弃弓纵马落荒而逃。由于孙坚头上戴着赤帻(红色头巾), 光下十分醒目,很好辨认,所以他跑到哪里,华雄就带领部 追到哪里。危急中,孙坚的部将祖茂为了保护孙坚,便让孙坚脱下赤帻,换上自己的头盔。而由自己戴上孙坚的赤帻。然后,二人分路而逃。华雄及其部下只瞄准戴赤帻的追赶,于是孙坚得以脱险。而祖茂为了引开追兵,拼命向前跑,见敌人快要追上,他便将赤帻挂于人家未烧尽的庭柱上,自己躲于树林中。华雄率领追兵远远望见赤帻,因畏惧孙坚英勇而不敢近前,只远远用箭乱射。射了一回,不见动静,方知是计,遂向前取下赤帻。这时,躲在附近林中的祖茂从林中冲出,挥刀欲劈华雄,结果反被剽悍的华雄一刀斩于马下。
金蝉脱壳是一个摆脱敌人、转移或撤离的分身之术。这里的“脱”不是惊慌失措,而是为了迷惑敌人,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原文: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译文: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对垂死挣扎的敌人,如果从后面急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
现代话:堵着你打
22-1:诸葛亮诱敌深入  张隽义木道身亡
在诸葛亮五出祁山的时候,诸葛亮用装神弄鬼之计割取了陇上的麦子,以充军粮,又在卤城(今甘肃天水西南)伏击了司马懿,并大败魏的西凉援兵。但是驻守永安(今四川奉节)、负责供应大军粮草的李严,却因军粮筹措不好,害怕诸葛亮怪罪,就假造了东吴要进攻蜀国的消息,派人送给诸葛亮。诸葛亮得到报告后,很是吃惊,为避免被东吴抄了大本营,他下令马上撤军回国。他先命驻守祁山大寨的兵马退回西川,然后又令杨仪、马忠领兵在剑阁(今四川剑阁北)和木门道(今甘肃天水西南)两处埋伏,约定炮声为号,塞断道路,两下夹击追兵,又令魏延、关兴引兵断后,又在卤城虚设旗号,然后大军向木门道撤退。
当巡哨兵把蜀军撤退的情况报告给司马懿时,司马懿高兴地说:“现在诸葛亮已经撤退,谁敢去追?”司马懿手下大将张郃要求领兵追击,但司马懿却说:“你性子太急躁,不能让你去。”张郃不服地说:“都督出兵之时,已命我为先锋。现在正是杀敌立功之时,你却又不用我了,我不知这是什么原因?”司马懿说:“蜀军现在撤退,一定会在险阻之处设下埋伏,只有十分仔细的人,才可以去追击他们。”张郃又说:“这点我也晓得,请都督不必挂虑。”司马懿只得说:“这是你自己要去的,到时可不要追悔。”张郃奋然说:“大丈夫理当舍身报国,我虽万死也不会悔恨。”司马懿无法,只好说:“你既然坚持要去,那就带领五千兵马先行,再让魏平率二万部队押后,以防埋伏,我再率三千人在后面接应。”
张郃领命之后,火速率兵追赶蜀兵。走到30余里,忽然背后一声大喊,树林中闪出一支人马,为首大将乃是魏延,张郃一见大怒,引兵交锋,战不几个回合,魏延就大败而逃。张郃引兵又追,又行30余里,并未遇到伏兵,张郃很得意,领兵不停地赶来,哪知刚转过山坡,迎面又遇到蜀将关兴,双方交战不到十个回合,关兴也大败而退,张郃见之,随后又追。追到一片密林中时,张郃担心有兵埋伏,就下令士兵四下哨探,哪知一个伏兵也没有,就又放心追赶上来。没想到此时魏延已抄在前面拦截,双方又战,没有几个回合,魏延又被打败,张郃大怒,挥兵急追,却又被关兴抄在前面,张郃一见,更加恼火,拍马上前来战关兴,关兴不敌,大败而走。蜀军还丢弃了许多衣甲辎重,魏兵一见,都下马争抢。就这样,魏延和关兴轮番阻截,且退且战,惹得张郃大怒,只是奋力追赶。
到得傍晚时分,追到木门道口,魏延又拨回马来,高声大骂道:“张郃逆贼,我本不与你相抗,你却只顾赶来,现在我就和你决一死战。”张郃听了,心头不禁火起,挺枪骤马,直取魏延,魏延也挥刀来迎。打了十几个回合,魏延又被打得大败,只得丢盔弃甲,带领败兵向木门道中逃去,张郃杀得性起,又见魏延大败而逃,于是不加思考,就骤马赶来。此时天色已晚,木门道中漆黑一片。正追之间,只听一声炮响,西边山上火光冲天,大石乱柴不断滚落下来,塞断了前面的山路。张郃大惊,心知中计,急忙后退,哪知后面的山道也被木石塞断,只剩下中间一段空地,两边都是峭壁,张郃被堵在中间,进退无路。忽然一声梆子响,西边山上万箭齐发,张郃和手下100多个部将都被射死在木门道中,随后赶来的魏军也大败而回。
22-2:关云长水淹七军  于文则被困遭擒
刘备占领了益州以后,于公元219年,在他手下一批文武官员拥戴下,自立为汉中王。按照诸葛亮早已设计的战略,是打算从两路进攻曹操的。这一次是从东面的荆州直接攻打中原。镇守荆州的是大将关羽。关羽这个人,有勇也有谋,就是骄傲自大。刘备做了汉中王,派人带了官印封他为前将军,关羽还不大满意。后来经人一解释,说汉中王怎样看重他,他才乐意地接受了。这一次,刘备命令关羽进攻,关羽派两个部将留守江陵和公安。自己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樊城。
樊城的魏军守将曹仁赶快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人马前去增援。曹仁让他们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和城中互相呼应,使关羽没法攻城。关羽听得曹操援军来到,便派关平率军继续攻打樊城,自己亲领一军与曹军先锋庞德交战。争斗50 个回合,庞德施放冷箭,关羽左臂中箭受伤,两军形成相峙态势。这时秋雨连绵。于禁、庞德将七军移驻于襄城以北10 里,依山下寨。关平将于禁军情向箭伤逐渐痊愈的关羽报告。关羽纵身上马,率几个骑兵登高观察,见樊城城上军旗不整,曹兵军心涣散;城北10 里山谷驻扎军马,又见襄江水势很急。他看了半晌,叫来向导询问:“樊城北面10里山谷,叫什么地名?”向导答道:“罾口川。”关羽大喜道:“于禁一定要被我活捉了。”部下惊疑地问道:“将军为什么这么说?”关羽说:“鱼到了罾口,还能逃脱覆灭的命运吗?”官兵们不大相信。接着,连下了几天暴雨。关羽命令部下准备船只,收拾橹、篙等划船用具。关平惊问:“陆地打仗,为什么要用船只?”关羽说:“你不看天时地利怎知其中利害?于禁七军不驻扎在高敞地方,却聚集在罾口川这个又险又狭的谷地。如今秋雨连绵,襄江水必然大涨。我已派人去上游堵住各个缺口了,只等河水大涨,我军登船,放水一淹,樊城、罾口川的魏兵不是都成了鱼鳖了吗?”关平信服。
却说魏军屯驻罾口川,督将成何向于禁劝阻道:“听说荆州关羽军队屯驻于高处,又准备了船只,如果江水泛滥,我军就危急了,要想办法避难。”于禁斥骂道:“不要乱我军心!”成何退出营寨说与庞德听,庞德认为成何的意见很对,便率领本部转移至别处。可是调动的当夜,风雨大作。庞德大惊,出帐观看,只见四面八方的洪水汹涌冲来,七军官兵四处乱窜,给水浪卷走的不计其数。关羽率军乘战船向曹军进攻。他们先把主将于禁围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于禁被围在一个汉水中的小土堆上,逼得无路可退,就垂头丧气地投降了。
庞德带了另一批兵士避水到一个河堤上。关羽的水军向他们围攻,船上的弓箭手一起向堤上射箭。庞德手下有个部将害怕了,对庞德说:“我们还是投降了吧!”庞德骂那部将没志气,拔剑把他砍死在堤上。兵士们看到庞德这样坚决,也都跟着他抵抗。庞德不慌不忙拿起弓箭回射,他的箭法很好,蜀军被射死不少。双方从早打到中午,从中午打到午后。庞德的箭使完了,就叫兵士们一起拔出短刀来搏斗。他跟身边的将士说:“我听说良将不会为了怕死而逃命,烈士不会为了活命而失节。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了。”这时候,大水越涨越高,堤上露出的地面越来越小。关羽水军的大船进攻更加猛烈,曹军的兵士纷纷投降。庞德趁着这乱哄哄的时候,带了三个将士,从蜀军兵士中抢了一只小船,想逃到樊城去。不料一个浪头袭来,把小船掀翻了。庞德掉在水里,关羽水军赶上去,把他活捉了。
将士们把庞德带回关羽大营。关羽好言好语劝他投降。庞德骂着说:“魏王手里有人马一百万,威震天下;你们的主人刘备,不过是个庸碌的人,怎能和魏王相敌。我宁可做国家的鬼,也不愿做你们的将军!”关羽大怒,一挥手,命令武士把庞德杀了。
关羽破于禁、擒庞德用的是关门捉贼之计。当关羽得知于禁在罾口川扎营,就想好了用水攻破敌的办法,连降大雨使襄江水位上涨,关羽命人决堤放水“关好门”,大水把于禁、庞德困住时再“捉贼”。关羽巧用天时地利水淹曹魏七军,威震中原,吓得曹操几乎要迁出许都。
22-3:下邳城温侯被困  白门楼吕布遭擒
曹操率兵攻打吕布,得了徐州,心中大喜。吕布率残兵退守下邳,曹操必要生擒吕布,亲自引兵攻下邳。吕布在下邳,自恃粮食足备,且有泗水之险,安心坐守,可保无虞。陈宫献计道:“现今曹兵刚到,可乘其寨栅未定,以逸击劳,肯定获胜。”吕布却说:“我军屡败,不可轻出。待其来攻而后击之,皆落泗水矣。”遂不听陈宫之言。过数日,曹兵下寨已定。操统众将至城下,大叫吕布答话,布上城而立,操谓布说:“听说奉先又要和袁术结成亲家,我所以领兵到此。因为袁术有反逆大罪,而你吕布有讨董卓之功,现在怎么能舍弃其前功而跟逆贼跑呢?如果城池一破,后悔也来不及了!如果早日来降,共扶王室,当不失封侯之位。”吕布说:“丞相且退,尚容商议。”陈宫则大骂曹操奸贼,并且一箭射中了曹操的麾盖。曹操指着陈宫恨恨的说:“我发誓一定要杀了你!”引兵攻城。
陈宫告诉吕布说:“曹操远来,势不能久。将军可以步骑出屯于外,宫将余众闭守于内;操若攻将军,宫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于后;不过旬日,操军食尽,可一鼓而破;此乃掎角之势也。”布说:“公言极是。”遂归府收拾行装。可是吕布之妻严氏不干了(女人误事),问说:“你这是要上哪去?”吕布告以陈宫之谋。严氏说:“你统兵守城,丢下妻子,孤军远出,倘一旦有变,我还能是将军的妻子吗?”布踌躇未决,三日不出。宫入见说:“操军四面围城,若不早出,必受其困。”布说:“我思远出不如坚守。”宫说:“近闻操军粮少,遣人往许都去取,早晚将至。将军可引精兵往断其粮道。此计大妙。”布然其言,复入内对严氏说知此事。严氏泣说:“将军若出,别人谁能守住此城呢?一旦有差错,后悔来不及了。实在要去,我只能祝你前程万里了。”吕布又犹豫了。
谋士许汜、王楷又出主意让吕布结交袁术,吕布同意了,并且让许汜、王楷到寿春去联系。袁术又拿五做六的:“不送姑娘来就不去相救。”许汜、王楷只得拜辞回来,商议怎样送姑娘过去。可是曹操和刘备这边已得到消息并做好了准备,就是不让你吕布送成姑娘。吕布没有办法,心中忧闷,只是饮酒。但酒色一过度,人就变形。有一天,吕布取镜自照,惊说:“我被酒色伤矣!自今日始,当戒之。”遂下令城中,但有饮酒者皆斩。
却说侯成有马十五匹,被后槽人盗去,欲献与玄德。侯成知觉,追杀后槽人,将马夺回;诸将与侯成作贺。侯成酿得五六斛酒,欲与诸将会饮,恐吕布见罪,乃先以酒五瓶诣布府,禀说:“托将军虎威,追得失马。众将皆来作贺。酿得些酒,未敢擅饮,特先奉上微意。”布大怒说:“我方禁酒,你却酿酒会饮,莫非同谋伐我乎!”命推出斩之。宋宪、魏续等诸将俱入告饶。”布说:“故犯我令,理合斩首。今看众将面,且打一百!”众将又哀告,打了五十背花,然后放归。众将无不丧气。
宋宪、魏续至侯成家来探视,侯成泣说:“非公等则我死矣!”宋宪说:“布只恋妻子,视我等如草芥。”魏续说:“军围城下,水绕壕边,我等死无日矣!”宪说:“布无仁无义,我等弃之而走,何如?”续说:“非丈夫也。不若擒布献曹公。”侯成说:“我因追马受责,而布所倚恃者,赤兔马也。你二人果能献门擒布,我当先盗马去见曹公。”三人商议定了。是夜侯成暗至马院,盗了那匹赤兔马,飞奔东门来。魏续便开门放出,却佯作追赶之状。侯成到曹操寨,献上马匹,备言宋宪、魏续插白旗为号,准备献门。曹操闻此信,便押榜数十张射入城去。其榜说:“大将军曹,特奉明诏,征伐吕布。如有抗拒大军者,破城之日,满门诛戮。上至将校,下至庶民,有能擒吕布来献,或献其首级者,重加官赏。为此榜谕,各宜知悉。”
次日平明,城外喊声震地。吕布大惊,提戟上城,各门点视,责骂魏续走透侯成,失了战马,欲待治罪。城下曹兵望见城上白旗,竭力攻城,布只得亲自抵敌。从平明直打到日中,曹兵稍退。布少憩门楼,不觉睡着在椅上。宋宪赶退左右,先盗其画戟,便与魏续一齐动手,将吕布绳缠索绑,紧紧缚住。布从睡梦中惊醒,急唤左右,却都被二人杀散,把白旗一招,曹兵齐至城下。魏续大叫:“已生擒吕布矣!”夏侯渊尚未信。宋宪在城上掷下吕布画戟来,大开城门,曹兵一拥而入。高顺、张辽在西门,水围难出,为曹兵所擒。陈宫奔至南门,为徐晃所获。
曹操入城,即传令退了所决之水,出榜安民;一面与玄德同坐白门楼上。关、张侍立于侧,提过擒获一干人来。吕布虽然长大,却被绳索捆作一团,布叫说:“缚太急,乞缓之!”操说:“缚虎不得不急。”布见侯成、魏续、宋宪皆立于侧,乃谓之说:“我待诸将不薄,你等何忍背反?”宪说:“听妻妾言,不听将计,何谓不薄?”布默然。此时吕布求告玄德说:“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及操上楼来,布叫说:“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说!“何如?”玄德答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说:“是儿最无信者!”令牵下楼缢之。布回顾玄德说:“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
此役曹操胜的原因不少,可是重要一条便是关门捉贼。曹操数倍于吕布的兵力将其围住,就是关住了门,时机一到,便可捉贼。另外吕布第二次拒绝陈宫建议,坚决不出城布成与城内呼应的犄角之势,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原文:形禁势格,利以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译文:处于(扭转)不利的形势(局面),要考虑(阻止)它发展的方向(趋势),(利于)攻取附近的地方,就有利,(不利于)攻击远隔的地方,就有害。《易经·聧》卦说:“火苗向上冒,池水向下流,志向不同,也可以结交。”
现代话:慢慢收拾
23-1:曹操送礼交吕布  吕布反目绝袁术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不但能打仗,用计也是有一套的。因张济攻南阳时战死。张济侄张绣统其众,用贾诩为谋士,结连刘表,屯兵宛城,欲兴兵来犯。曹操想兴兵讨伐张绣,可是又怕吕布从后边来进攻许都,则与荀彧商议。彧说:“此事易耳。吕布无谋之辈,见利必喜。明公可遣使往徐州,加官赐赏,令与玄德解和。布喜,则不思远图矣。”曹操听罢,立即同意并进行了实施。差奉军都尉王则,拿着官方的任命书与和解书,往徐州吕布那里去了。
王则到了徐州,吕布迎接入府,开读诏书——封吕布为平东将军,特赐印绶。然后拿出曹操私人书信。王则在吕布面前极道曹公相敬之意,吕布大喜。这时候袁术也派了人来。吕布唤入问之。来人说:“袁公早晚就要当皇帝了(手里有玉玺),要立东宫,催取皇妃早到淮南。”布大怒说:“反贼焉敢如此!”遂杀了来使,与袁术绝婚。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袁术与刘备发生冲突时,吕布用辕门谢戟的办法让两家停止了争斗,袁术不满意,说吕布偏袒刘备,所以要发兵进攻吕布,手下的人出招,说不如结成婚姻,吕布有一女,袁术有一子,如结成婚姻,成了亲家,那吕布就能干掉刘备。袁术同意了这招,让韩胤当媒人,到吕布那里去求亲,吕布当时还真就答应人家了。
可现在是曹操来了,又是拿东西,又是封官,吕布就变了主意,与袁术绝交,将袁术手下的媒人韩胤用枷钉了,派遣陈登拿着谢表,押解韩胤随同王则上许都来谢恩;并且写了回书于曹操,想要实授徐州牧。曹操知吕布绝婚袁术,大喜,遂斩韩胤于市曹。陈登密谏操说:“吕布,豺狼也,勇而无谋,轻于去就,宜早图之。”操说:“我素知吕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公父子莫能究其情,公当与我谋之。”登说:“丞相若有举动,某当为内应。”操喜,表赠陈珪秩中二千石,陈登为广陵太守。
陈登回到徐州,吕布便问,是不是真封了徐州牧,陈登言:“父赠禄,某为太守,”吕布不乐意了,大怒说:“你不为我要徐州牧,却为自已求爵禄!你父亲叫我与曹操合作,拒绝与袁术结亲。现在,我所要的一无所获,可你父子都得到了显贵。你们父子这不是出卖我吗!”遂拔剑欲斩之。陈登大笑说:“将军何其不明之甚也!”布说:“我何不明?”登说:“我见曹公,说养将军如同养虎,应当喂饱他;不饱则吃人。曹公笑说:‘不像你说的。我待吕温侯,就像养鹰,狐狸和兔子还没抓完,不敢先让他吃饱。锇着他还有用,如果喂饱了,他就不干活了。’我问:‘谁为狐兔?’曹公说:‘淮南袁术、江东孙策、冀州袁绍、荆襄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皆狐兔也。’”吕布(好骗)掷剑笑说:“曹公知我也!”
曹操用远交近攻的计策,笼络了吕布,免去了后顾之忧,也好专心讨伐张绣。收拾了张绣,回头再来收拾吕布也不迟。
23-2:东吴上书交北魏  孙权受封抵西蜀
蜀汉章武元年秋八月,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顾群臣劝阻,亲率大军伐吴,大有一口吞掉吴国之势。孙权见大事不好,先派诸葛瑾(诸葛亮的哥哥)去见刘备说和,想让两家重归于好,被刘备拒绝。
东吴这头张昭对孙权说:“诸葛瑾(字子瑜)知蜀兵势大,故假以讲和为辞,欲背吴入蜀,此去必不回矣。”权说:“孤与子瑜有生死不易之盟,孤不负子瑜,子瑜亦不负孤。”正说着,诸葛瑾回来了。孙权说:“我说的没错吧?”张昭满面羞渐而退。瑾见孙权,说刘备不肯言和。权大惊:“若如此,则江南危矣!”阶下一人进说:“我有一计,可解此危。”视之,乃中大夫赵咨(字德度)也。孙权说:“德度有何良策?”咨说:“主公可作一表,我愿意做为使者,去见魏帝曹丕,归附于魏(说白了就是向魏低头称臣),陈说利害,让魏国出兵袭击汉中,则蜀兵必然自危,这就是远交近攻之计。”孙权说:“此计最好。但卿此去,不要丢了东吴的面子。”咨说:“若有些小差失,即投江而死,哪还有面目见主上和江东父老!”
孙权大喜,即写表称臣,令赵咨为使。是夜到了许都,先见太尉贾诩等,并大小官僚。次日早朝,贾诩出班奏说:“东吴遣中大夫赵咨上表。”曹丕笑说:“这是远交近攻之计,想让我出兵去退蜀兵故也。”即令召入。赵咨拜伏于丹墀。曹丕看完表后,就问赵咨:“吴侯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啊?”赵咨说:“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曹丕笑说:“先生是不是夸得有些过了?”赵咨说:“臣并非过誉也。吴侯(孙权)结纳鲁肃于凡人中间,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伍之中,是其明也;抓住了于禁而不加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以此论之,岂不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乎?”曹丕又问说:“吴主是不是很有学问呢?”咨说:“吴主占据江东,有战舰万艘,带甲兵上百万,并能任贤使能,心存经略天下之志;一有空闲,就博览群书,历观史籍,抓住中心主旨,不像一般书生寻章摘句那样。”曹丕说:“朕欲伐吴,可乎?”赵咨说:“魏国是大国,有征伐小国的能力,吴国是小国,也有防御的力量。”曹丕又问:“吴国怕魏国吗?”赵咨回答:“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惧之有?”丕说:“东吴如大夫者几人?”咨说:“聪明练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辈,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赵咨回答的一针见血、不卑不亢、掷地有声。曹丕叹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卿可以当之矣。”于是即降诏,命太常卿邢贞赍册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赵咨谢恩出城。
曹丕既然封赏了孙权,即使不出兵攻蜀,肯定也不能袭击吴国了,这样吴国远交近攻之计也达到了目的,可以集中力量专门对付刘备了。
23-3:诸葛贯彻联吴计  远交东吴近防魏
曹操平定了汉中,对于刚刚攻占成都的刘备集团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威胁。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继续采取联吴抗曹的策略,最后终于摆脱了被动局面。
当时曹操正在入川问题上举棋不定,但刘备则认为曹操肯定会入川,急忙请来孔明商量对策,诸葛亮仔细分析了形势,并且根据自己制定的一贯联吴抗曹的原则,作出了如下决定,孔明说:“曹操分军屯合淝,惧孙权也。今我若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还吴,遣舌辩之士,陈说利害,令吴起兵袭合淝,牵动其势,操必勒兵南向矣。”玄德问:“谁可为使?”伊籍说:“某愿往。”玄德大喜,遂作书具礼,令伊籍先到荆州,知会云长,然后入吴。
果然,孙权见刘备主动归还三郡,十分高兴,一方面立即派鲁肃带人收取三郡。另一方面亲率十成大军来攻合淝,在曹操的背后插了一刀。东吴军马渡江,取和州,径到皖城。皖城太守朱光,使人往合淝求救;一面固守城池,坚壁不出。权自到城下看时,城上箭如雨发,射中孙权麾盖。权回寨,问众将说:“如何取得皖城?”董袭说:“可差军士筑起土山攻之。”徐盛说:“可竖云梯,造虹桥,下观城中而攻之。”吕蒙说:“此法皆费日月而成,合淝救军一至,不可图矣。今我军初到,士气方锐,正可乘此锐气,历力攻击。来日平明进兵,午未时便当破城。”权从之。次日五更饭毕,三军大进。城上矢石齐下。甘宁手执铁链,冒矢石而上。朱光令弓弩手齐射,甘宁拨开箭林,一链打倒朱光。吕蒙亲自擂鼓。士卒皆一拥而上,乱刀砍死朱光。余众多降,得了皖城,方才辰时。张辽引军至半路,哨马回报皖城已失。辽即回兵归合淝。
诸葛亮从大局出发,为了整体利益暂时放弃一些局部利益,割舍了三郡,换来了联盟,这样就贯彻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意图,使自己方面得到了巩固。如果处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也只顾处处得利,那肯定会处处吃亏。现在通过割让三郡的办法,使根据地巩固了,而且不用费自己的兵卒阻止了曹操的进攻,收到了兴兵解围同样的效果。
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
原文: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译文:对处的两个强大敌人中间的国家,敌人胁迫它时,我方却作援求它,立即出兵。《易经·困》卦说:“对处在困迫状况下的国家,光空谈而没有行动,是不会被他信任的。”
现代话:卸磨杀驴
24-1:刘备假途再西进  刘璋失策丢益州
诸葛亮在隆中时,就为刘备谋划好了,占据西川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但西川一直为刘璋所有,刘璋与刘备还是同姓,实在是不好下手。赤壁大战之后,刘备势力增强,但还不雄厚。他和孙权都把眼睛盯住四川,那里地理位置好,资源丰富,是个可以大展宏图的好地方。但是,曹操统一中原的决心已定,虎视眈眈,牵制住了孙权的力量。刘备一时也找不到理由,当然孙权离得还远,更是没办法。
公元215年,刘备的机会来了。由于汉中的张鲁与刘璋有世仇,所以张鲁要进攻益州的刘璋,益州的刘璋集团形势危急。怎样对付张鲁的进攻,刘璋集团内部意见不一致,这时有一个人出来献计了,说是能请出曹操进攻张鲁,张鲁就没办法进攻益州了。这个人是张松,与其说是替刘璋着想,倒不如说是一个卖国贼,他是打算另寻明主,把西川卖给人家。刘璋没看出来,居然同意了张松的建议。张松揣着西川地图到了曹操那里,可是并没有被曹操看中,张松这个人还挺好面子,没完成任务回去没脸见人怎么办,只好硬着头皮另寻别人吧。听说刘备仁义,就拐个弯奔刘备来了。正好刘备还想着得到西川呢,也知道张松出来在曹操那里没得便宜,奔自己这里来了。这样的好机会岂容错过,好好招待吧,这家伙把张松伺侯的贼舒服,行了,把地图献给刘备吧。回到益州向刘璋汇报,刘璋也同意让刘备来共同管理益州(引狼入室)以抵御张鲁和曹操的进攻。刘备得到这样的信息,那是喜不自胜,正中下怀,这不正是他进军四川的大好时机吗,他派关羽留守荆州,亲自率步卒万人进入益州。刘璋推举刘备为大司马领司隶校尉,自己为镇西大将军兼益州牧。
可是刘备、刘璋的这段情意是不会长的。因为刘备想要代替刘璋成为益州之王,哪会真为刘璋卖命呢,早晚也得暴露真实意图啊。一日,刘备接到荆州来信,说曹操兴兵侵犯孙权。刘备请刘璋派三万精兵、十万斛军粮前去助战。刘璋怕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只同意派三千老兵出川。刘备乘机大骂刘璋:我为你抵御曹操,你却吝惜钱财,我怎能和你这种人合作共事!于是向刘璋宣战。到这时,刘璋只有后悔了,悔不该请刘备来助战,也知道了刘备顺利的开了过来是假途伐虢之计的成功。已经晚了,刘备乘胜直捣成都,完成了占领四川的计划,曹操、孙权、刘备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式形成。
24-2:诸葛识破东吴计  周瑜假途遭伏击
刘备“借荆州”以后,周瑜两次索取不成,于是心生一计,派鲁肃去见刘备,声称夺取西川(益州)后,以它换回荆州。其实,真正意图是借东吴军队取道荆州之际,除掉刘备,夺取荆州。鲁肃来到荆州,将周瑜夺西川换荆州之事说给刘备,并希望东吴军马经过时,刘备能供应一些物资。诸葛亮明知是计,但他不露声色地称赞孙权:“吴侯的一片好心真是难得啊!”刘备也顺着诸葛亮的话头,称赞鲁肃:“这都是子敬(鲁肃)的功劳啊!若不是你积极进言,我们恐怕没有这个福份啊!”两人都毫不犹豫地答应犒劳东吴军队。等到鲁肃一走,诸葛亮这才大笑着告诉刘备:“周瑜的死期快要到了,竟然以雕虫小技来蒙骗我们。”
刘备急忙请教。诸葛亮说:“这不过是‘假途伐虢’的计策而已。周瑜是想借夺西川之名谋取荆州。既来之,则安之,看我‘准备窝弓以擒虎,安排香饵以钓鱼’。即使不取他性命,至少也会让他气极攻心。”说完,便将自己的应对之策告诉赵云,只等周瑜前来。周瑜见刘备答应出城犒劳,大笑诸葛亮这次中了自己的计谋。于是,不顾箭伤初愈,在取得孙权的批准之后,率领得力猛将和5万大兵,沿江直奔荆州而来。先头部队到达夏口的时候,诸葛亮派糜竺迎接,称刘备在荆州城外守候。周瑜一点防备也没有,还让糜竺回去嘱咐刘备隆重招待。
东吴的先头战船来到离荆州十余里处,哨兵回报,荆州城上不见任何动静。周瑜这才起了疑心,于是靠岸,亲自率领一班将领,带领3000士兵到荆州城打探虚实。来到城下,正在自报东吴军队到来的时候,突然一阵梆子响过,城上士兵竖起长枪。随后,赵云站出来问周瑜准备到哪里去。周瑜气愤地说:“我替你家主公夺取西川,你怎么会不知道呢?”赵云哈哈大笑道:“别再演戏啦!孔明军师早知道你要使用‘假途伐虢’之计,所以派我在此等候。我家主公明确地说,他与刘璋都是汉室宗亲,怎能自相残杀?如果东吴真的夺取西川,他宁可披发入山,也不能让天下人耻笑。”周瑜这才知道大事不妙,但还没来得及撤退,便有探兵回报:关羽、张飞、黄忠、魏延四路兵马一齐杀来,扬言要活捉周瑜。周瑜不由大叫一声,箭伤再次发作,从马背上坠落下来。东吴将士急忙将他抬起来,奋力杀出重围,回到东吴营帐。周瑜好不容易醒了过来,首先是叹息自己的假途伐虢之计被诸葛亮识破,继之又想起来好几个事都不如诸葛亮,只好仰天长叹数声“既生瑜,何生亮”,随后身亡。
24-3:邓艾改道渡阴平  刘禅不备蜀亡国
我认为,假途伐虢不仅仅是借道而灭其地,如果攻其国而不得,改路行险如能达到目的的话,也应算是此计的运用。
在正面战场出现僵持局面的情况下,轻兵袭后常能一举改变战局。邓艾阴平渡险,就是魏、蜀决战中这样带关键性的一个战略步骤。邓于率轻兵开山劈路,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勇敢越过险境,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最后直捣成都,结果,姜维加上张翼的六万兵马已无用武之地,终于导致了西蜀政权的灭亡。
演义中对偷渡阴平有一段精采的描写,道出了邓艾足智多谋、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人物性格:“邓艾乃先令子邓忠引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各执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便军行。艾选兵三万,各带干粮绳索进发。约行百余里,选下三千兵,就彼紥寨;又行百余里,又选三千兵下寨。是年十月自阴平进兵,至于巅崖峡谷之中,凡二十余日,行七百余里,皆是无人之地。魏兵沿途下了数寨,只剩下二千人马。前至一岭,名摩天岭,马不堪行,艾步行上岭,正见邓忠与开路壮士尽皆哭泣。艾问其故。忠告说:“此岭西皆是峻壁巅崖,不能开凿,虚废前劳,因此哭泣。”艾说:“吾军到此,已行了七百余里,过此便是江油,岂可复退?”乃唤诸军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与汝等来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贵共之。”众皆应说:“愿从将军之命。”艾令先将军器撺将下去。艾取毡自裹其身,先滚下去。副将有毡衫者裹身滚下,无毡衫者各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邓艾、邓忠,并二千军,及开山壮士,皆度了摩天岭。”
史料中对邓艾偷渡阴平一事确有记载,演义比较真实地体现了出来,书中的描写不仅刻画出了邓艾智勇双全的人物性格,同时也体现了以奇兵出于敌后的谋略思想。
第五篇——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原文: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译文:多次变动敌人的阵容,把他的兵力调开,等待他自己败阵,然后用谋进攻他,《易经·既济》卦说:“先拖住敌人,然后再替换他。”
现代话:以假换真
25-1:张绣巧用调包计  典韦死战护魏王
曹操得知张济自关中引兵攻南阳,为流矢所中而死。张济的侄张绣接任其位,用贾诩为谋士,结连刘表,屯兵宛城,想要兴兵曹操的地界。曹操大怒,起兵十五万,亲自率领来讨张绣。大军分三路而行,以夏侯惇为先锋。军马至淯水下寨。张绣的谋士贾诩劝张绣说:“曹操兵势大,咱们干不过他,不如率众投降。”张绣对贾诩是言听计从的,所以同意投降曹操,并使贾诩至曹操寨通款。曹操见贾诩应对如流,甚爱之,欲用为谋士。贾诩说:“我原来跟随李傕,得罪了天下的人;而现在跟随张绣,他对我言听计从,所以不能扔下他不管。”于是辞曹操而回。次日贾诩引张绣来见曹操,曹操待之甚厚。引兵入宛城屯扎,其余各军分屯城外,寨栅联络十余里。一住数日,张绣每日设宴请曹操。
一日曹操酒醉之后,问身边的人:“这城里有没有妓女?”曹操的大侄曹安民知道曹操的意思,偷偷地告诉曹操:“昨晚小侄看一妇人,生得十分美丽,问之,是张绣的婶娘。”曹操乐够呛,马上命人把她带来。一看,果然美丽。问其姓,妇答说:“妾乃张济之妻邹氏也。”曹操说:“夫人认识我吗?”邹氏说:“久闻丞相威名,今夕幸得瞻拜(还客气起来了)。”曹操说:“我为你才准许张绣投降。不然灭了你全族。”邹氏再拜说:“实感再生之恩。”操说:“今日得见夫人,乃天幸也。今宵愿同枕席,随我还都,安享富贵,何如?”邹氏拜谢(同意了)。是夜,共宿于帐中。邹氏说:“久住城中,张绣肯定怀疑,也怕外人议论。”曹操说:“明日同夫人去寨中住。”次日,移于城外安歇,唤典韦就中军帐房外宿卫。他人非奉呼唤,不许入内。因此,内外不通。操每日与邹氏取乐,不想归期。
张绣家人密报张绣。张绣听了大怒(不容不怒)说:“操贼欺我太甚!”便请贾诩商议。南诩说:“此事不可漏泄。来日等操出帐议事,如此如此。”次日,操坐帐中,张绣入告说:“新降兵多有逃亡者,乞移屯中军。”曹操许之。张绣乃移屯其军,分为四寨,准备到时好举事。因害怕典韦勇猛,到不了身前,乃与偏将胡车儿商议。那胡车儿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亦不是一般也。当下献计于张绣:“典韦之可畏者,双铁戟耳。主公明日可请他来吃酒,使尽醉而归。那时某便混入他跟来军士数内,偷入帐房,先盗其戟,此人不足惧矣。”张绣甚喜,预先准备弓箭、甲兵,告示各寨。至期,令贾诩致意请典韦到寨,殷勤待酒。至晚醉归,胡车儿杂在众人队里,直入大寨(得逞了)。是夜曹操于帐中与邹氏饮酒,忽听帐外人言马嘶。操使人观之。回报是张绣夜巡,操乃不疑。时近二更,忽闻寨内呐喊,报说草车上火起。操说:“军人失火,勿得惊动。”须臾,四下里火起。曹操开始着忙了,急唤典韦。韦方醉卧,睡梦中听得金鼓喊杀之声,便跳起身来,却寻不见了双戟(被人偷梁换柱了)。时敌兵已到辕门,韦急掣步卒腰刀在手。只见门首无数军马,各挺长枪,抢入寨来。韦奋力向前,砍死二十余人。马军方退,步军又到,两边枪如苇列。典韦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刀砍缺不堪用,韦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
曹操见典韦挡住了寨门,从寨后上马逃走,只有曹安民相随(邹氏哪去了?),曹操多亏了大宛良马,才逃出了险境。曹安民被杀,曹操的儿子曹昂把马让给了曹操,曹操得救,曹昂却被乱箭身死。
胡车儿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典韦是一员勇将,并忠心保主,所以来个偷梁换柱,盗走了典韦的双铁戟,再加上醉酒威力大减,因此大败曹兵,还险些捉住了曹操。
25-2:诸葛亮偷梁换柱  姜伯约中计归降
姜维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因为他一出场,就一鸣惊人,让诸葛亮吃了一个很惨败仗。原本是诸葛亮用计想攻天水郡,被姜维识破,将计就计,使赵云中了埋伏。赵云好不容易突出重围,归见孔明,说中了敌人之计。孔明惊问:“什么人如此了得,竟能识破我的计策?”有南安人告诉诸葛亮:“此人姓姜,名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真当世之英杰也。”赵云又夸奖姜维枪法,与他人大不同。孔明说:“我今欲取天水,不想有此人。”遂起大军前来。诸葛亮觉得姜维是个人物,决计收服他。诸葛亮打听到了姜维的母亲在冀城,天水的后勤粮草在上邽,便想到用偷梁换柱之计收服姜维。
孔明唤魏延分付说:“你可引一军,虚张声势,诈取冀县。若姜维到,可放入城。”又问:“此地何处紧要?”安定人说:“天水钱粮,皆在上邽;若打破上邽,则粮道自绝矣。”孔明大喜,教赵云引一军去攻上邽。孔明离城三十里下寨。早有人报入天水郡,说蜀兵分为三路:一军守此郡,一军取上邽,一军取冀城。姜维闻之,哀告马遵说:“维母现在冀城,恐母有失。维乞一军往救此城,兼保老母。”马遵从之,遂令姜维引三千军去保冀城;梁虔引三千军去保上邽。
却说姜维引兵至冀城,前面一彪军摆开:为首蜀将,乃是魏延。二将交锋数合,延诈败奔走。维入城闭门,率兵守护,拜见老母,并不出战。赵云亦放过梁虔入上邽城去了。孔明乃令人去南安郡,取夏侯楙(魏国的驸马,在南安被诸葛亮擒获,此人啥也不是,但驸马的地位重要)至帐下。孔明说:“你怕不怕死?”楙慌拜伏乞命。孔明说:“目今天水姜维现守冀城,使人持书来说:‘但得驸马在,我愿来降。’我今饶你性命,你肯招安姜维否?”楙说:“情愿招安。”孔明乃与衣服鞍马,不令人跟随,放之自去。楙得脱出寨,欲寻路而走,奈不知路迳。正行之间,逢数人奔走(都是有意安排的)。楙问之,答说:“我等是冀县百姓;今被姜维献了城池,归降诸葛亮,蜀将魏延纵火劫财,我等因此弃家而走,投上邽去也。”懋又问说:“今守天水城是谁?”土人说:“天水城中乃马太守也。”楙闻之,纵马望天水而行。又见百姓携男抱女而来,所说皆同(所说不能不同)。楙至天水城下叫门,城上人认得是夏侯楙,慌忙开门迎接。马遵惊拜问之。楙细言姜维之事;又将百姓所言说了。马遵叹说:“真想不到,姜维也会投降蜀国矣!”梁绪说:“彼意欲救都督,故以此言虚降。”楙说:“今维已降,何为虚也?”正踌躇间,时已初更,蜀兵又来攻城。火光中见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大叫说:“请夏侯都督答话!”夏侯楙与马遵等皆到城上;见姜维耀武扬威,大叫说:“我为都督而降,都督何背前言?”楙说:“你受魏恩,何故降蜀?有何前言耶?”维应说:“你写书教我降蜀,何出此言?你欲脱身,却将我陷了!我今降蜀,加为上将,安有还魏之理?”言讫,驱兵打城,至晓方退:原来夜间假妆姜维者,乃孔明之计,令部卒形貌相似者,假扮姜维攻城(真姜维还在冀城没出来),因火光之中,不辨真伪。
孔明却引兵来攻冀城。城中粮少,军食不敷。姜维在城上,见蜀军大车小辆,搬运粮草入魏延寨中去了。维引三千兵出城,径来劫粮。蜀兵尽弃了粮车,寻路而走。姜维夺得粮车,欲要入城,忽然一彪军拦住,为首蜀将张翼也。二将交锋,战不数合,王平引一军又到,两下夹攻。维力穷抵敌不住,夺路归城;城上早插蜀兵旗号:原来已被魏延袭了。维杀条路奔天水城,手下尚有十余骑;又遇张苞杀了一阵,维止剩得匹马单枪,来到天水城下叫门。城上军见是姜维,慌报马遵。遵说:“此是姜维来赚我城门也。”令城上乱箭射下(姜维进退无路了,偷梁换柱之计到此见效)。姜维回顾蜀兵至近,遂飞奔上邽城来。城上梁虔见了姜维,大骂说:“反国之贼,安敢来赚我城池!我已知你降蜀矣!”遂乱箭射下。姜维不能分说,仰天长叹,两眼泪流,拨马往长安而走。行不数里,前至一派大树茂林之处,一声喊起,数千兵拥出:为首蜀将关兴,截住去路。维人困马乏,不能抵当,勒回马便走。忽然一辆小车从山坡中转出。其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乃孔明也。孔明唤姜维说:“伯约此时何尚不降?”维寻思良久,前有孔明,后有关兴,又无去路,只得下马投降。孔明慌忙下车而迎,执维手说:“我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我愿足矣。”维大喜拜谢。
孔明用了偷梁换柱之计,逼得姜维进退无路,因为人家都知道是投降之人,所以假戏成真。
25-3:邓艾施用偷梁计  姜维换柱计更强
姜维第六次北伐时,采用了孔明的“八阵”之法而大败邓艾,把魏军由祁山赶到了渭水之南。邓艾不甘失败,忽然心生一计,邓艾对司马望说:“来日公在阵上与姜维斗阵法,我却引一军暗袭祁山之后。两下混战。可夺旧寨也。”于是令郑伦为先锋,艾自引军袭山后;一面令人下战书,搦姜维来日斗阵法。然而,邓艾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姜维批回去讫,乃谓众将说:“吾受武侯所传密书,此阵变法共三百六十五样,按周天之数。今搦吾斗阵法,乃‘班门弄斧’耳!但中间必有诈谋,公等知之乎?”廖化说:“此必赚我斗阵法,却引一军袭我后也。”维笑说:“正合我意。”姜维因此断定,邓艾肯定引一军来袭我军之后,于是令张翼、廖化,引一万兵去山后埋伏。结果,邓艾来袭祁山之后时,中了姜维部队的埋伏,再次被打得大败。
姜维的判断合乎逻辑推理,因为姜维受了孔明密传,知道在斗阵法方面司马望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那么敌方为什么还主动下战书呢?敌方以已之短击我之长,而且还挺主动,这能政常吗?因此姜维说:“中间必有诈谋”。邓艾违背了逻辑常识,这一点连战将廖化都看出来了,所以邓艾的这个偷梁换柱之计用的时间和地点都不对,失败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原文: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译文: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戒的方法来诱导它。《易经·师》卦说:适当的强硬,可以得到拥护;施用险诈,可以得到顺从。
现代话:杀一儆百
26-1:杀同乡指桑骂槐  严军纪毫不留情
刘备和孙权两家虽然结了盟,但是矛盾很大。鲁肃在世的时候,是主张吴蜀和好,一起对付曹操的。后来鲁肃死了,接替他职务的大将吕蒙,就和鲁肃的主张不同。吕蒙是东吴名将。他从小就练得一身好武艺,年青时候立了不少战功,受到孙权的器重。有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责任重了,应该抽时间读点书才好。”吕蒙说:“在军营里事务那么多,哪儿还有时间读书呢?”孙权笑着说:“我并不是要你像博士(官名)那样精通经书,只是要你多浏览一些兵法,懂得一点历史罢了。你说事情多,总比不上我多吧!我自己就有这个经验,读了一些兵法、历史,对自己很有帮助。你不妨试一试。”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一有空就认真读书。鲁肃刚代替周瑜当大将的时候,经过吕蒙的驻地,看望吕蒙。当时鲁肃以为吕蒙不过是一员武将,没有什么雄才大略。这回,他和吕蒙谈话以后,听到吕蒙议论风生,见解精辟,十分佩服,说:“你现在的才能胆识,跟当年吴下(即吴中)阿蒙,大不一样了。”吕蒙自豪地说:“对一个人,三天不见就应该另眼看待(文言是“刮目相待”)。您可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哪!”
吕蒙接替了鲁肃的职位以后,率军驻扎在陆口(在今湖北嘉鱼西南)。他认为关羽有兼并东吴的野心,向孙权上书要求出兵对付关羽,说:“刘备、关羽君臣,都是反复无常的人,不能把他们当盟友看待。” 孙权也觉得关羽狂妄自大。孙权曾经派人去向关羽求亲,希望关羽把女儿嫁给他儿子。关羽不但不答应,反而把使者辱骂了一顿,使孙权气得要命。这次,孙权接到了吕蒙的信,更觉得非把关羽除掉不可。正好在这个时候,曹操派使者来联络,要他夹攻关羽。孙权马上复信,表示愿意袭击关羽的后方。关羽也听说吕蒙厉害,他虽然亲自率大军进攻樊城,但对在他背后的吕蒙这一头,可并没有放松防备,在蜀吴交界一带,布置得严严实实。吕蒙本来经常有病。这一回,他就装作旧病发作,而且说是病得很厉害。孙权也正式发布命令,把吕蒙调回去休养。另派了一个年青的陆逊去接替吕蒙。这个消息很快传到樊城(实际上是陆逊笑里藏刀之计)。关羽听到吕蒙病重,又听说陆逊是个年青的书生,心里暗暗高兴。没过几天,陆逊从陆口特地派人拜见关羽,关羽接见使者,使者献上了书信和礼品。信中大意是说,听说将军在樊城水淹七军,俘获于禁,远远近近哪个不称赞将军的神威。这次曹操失败了,我们听得也高兴。我是个书生,很不称职。今后还得靠将军多多照顾呢!
关羽看了陆逊的书信,觉得陆逊态度谦虚、老实,也就放了心,把原来防备东吴的人马陆陆续续调到樊城那边去了。陆逊把关羽人马调动的情况,随时报告给孙权和吕蒙。孙权就派吕蒙为大都督,命令他迅速袭击关羽的后方。吕蒙到了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把所有的战船都改装作商船,选了一批精锐的兵士躲在船舱里。船上摇橹的兵士扮作商人,一律穿上商人穿的白色衣服。就这样,一列又一列商船向北岸进发了。到了北岸,蜀军守防的兵士一看都是穿白衣的商人,就允许他们把船停在江边。没想到一到晚上,船舱里的兵士一齐出来,偷偷摸进江边岗楼,把蜀军将士全部抓住,把岗楼占了。吕蒙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占领了北岸,进军公安。留守公安、江陵的蜀军将领本来对关羽很不满意,经吕蒙一劝,都投降了。吕蒙进了城,派人慰问蜀军将士家属,并且吩咐东吴将士严守纪律,不许侵犯百姓。有一个东吴兵士,是吕蒙的同乡,因为天下雨,拿了老百姓家的一顶斗笠遮盖铠甲。吕蒙发现后,认为这个兵士违犯了军令。虽说是同乡人,但是犯了军令不能不办罪,就把他杀了。这样一来,全军将士都震动了,谁也不敢违反军令。
这时候,曹操派去的徐晃率领的援军,已到了靠近樊城的前线。徐晃把孙权答应曹操夹攻关羽的信抄写了许多份,射进关羽营寨里。关羽得知吕蒙袭击后方的消息,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徐晃发起进攻,打败了关羽,使关羽不得不撤去对樊城的包围。关羽派使者到江陵去探听情况。使者一到江陵,吕蒙派人殷勤招待,还叫使者到蜀军将士家去看望,这些家属都说东吴的人待他们不错。使者回到自己的军营后,兵士们向他探问家里情况,他就照实说了。大伙儿一听东吴人好,就不愿意再跟东吴打仗,有些兵士甚至偷偷地逃回江陵去了。关羽到这时候,才知道对东吴的防备太大意,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只好带了人马逃到麦城孙权进军麦城,孙权早已派兵埋伏在小道上,把关羽十几个骑兵截住,活捉了关羽。孙权知道关羽不肯投降,下令就地把他杀了。曹操认为孙权立了大功,把孙权封为南昌侯,到了曹丕即位称帝以后,又封为吴王。
从吕蒙惩办老乡这件事上看,吕蒙不是不念乡情,而是要严肃纪律,杀一儆百,毕竟吕蒙是人不是神,他是三军统帅,没有严明的纪律是不行的。
26-2:杀一儆百严法纪  指桑骂槐震百官
曹操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亳音bó)人。他父亲曹嵩,是个宦官的养子。曹操从小聪明机灵,办事能干。当时有一个名士叫许劭(音shào),善于品评人物。曹操年青时候,去请他评论。许劭说:“你这个人呀,如果在太平时代,可能成为能臣;要是在乱世,你会成为奸雄。”
曹操二十岁那年,当上了洛阳北部尉(管理京城北部治安的官员)。他一上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他立下禁令,谁要是犯了禁,不管他是豪门大族,都用大棒责打。那时候,蹇硕有个叔父,是个出名的恶霸,依仗蹇硕的权势在洛阳横行不法,谁也不敢惹他。有一次,他在夜里带刀乱闹,触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阵痛打。那个恶霸经受不起,当场就死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大家都称赞曹操不怕权势,执法严明。宦官对他又恨又怕,后来,把他调出洛阳,去当一名县令。
黄巾起义的时候,汉灵帝封曹操为骑都尉,派到颍川(所在今河南禹县)一带镇压起义。他打败了波才领导的黄巾军。东汉王朝认为他作战有功,把他提升为济南相。过了几年,他才重新回到洛阳。实际上,但凡得罪、顶撞过曹操的人,几乎都没有好下场。实在找不到岔子,就诬以谋反;谋反的赃也栽不了,便诬以“腹诽心谤”。腹诽心谤可是既说不清又不要证据的事,当然一抓一个准。那个道德高尚、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崔琰,就是这样被曹操整死的。
崔琰,字季珪,是当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史书上称他“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于朝”,也就是清廉忠贞,正派儒雅,既有高风亮节,又有远见卓识,看人看得准,做事做得正,而且仪表堂堂,凛然于朝,据说连曹操看到他,也为他那一身正气而慑服。事实上曹操也很推崇他,说他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崔琰也确实不负众望。他在担任组织部长兼人事部长职务期间,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文武群才,多所明拔),而且量才录用,不讲情面,以致“朝廷归高,天下称平”,杜绝了用人的腐败,树立了朝廷的威望。
崔琰又是一个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人。曹操晚年,曾为立嗣问题苦恼,不知是立最年长的曹丕呢,还是立最有才的曹植。于是便以信函密问百官,请他们陈述意见,密封以答。惟独崔琰却公开作答,说根据《春秋》之义,立子以长,何况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宜承正统。我崔琰愿以死恪守正道。曹操一看,大为惊异。因为曹植正是崔琰的侄女婿。崔琰不举荐曹植而举荐曹丕,说明他确实是处以公心的,连曹操也不得不敬佩他的大公无私。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也被曹操杀了,而且完全是诬杀。杀他的理由,就是“腹诽心谤”。以所谓“腹诽心谤”为罪名来杀人,原本就是混账逻辑,更何况说崔琰“腹诽心谤”,理由根本就不能成立。崔琰被抓受刑之后,曹操下手令说:崔琰虽然受刑,却仍接交宾客,门庭若市,说话抖动着胡须,看人直瞪着眼睛,好像心怀不满嘛!三天后,负责监视崔琰的官吏报告说崔琰并未自杀,曹操竟发怒说:崔琰难道一定要我去动刀锯吗?崔琰听说这话,点点头说,这是我的不是了,不知曹公竟有这个意思。于是从容自尽。
很显然,这件事曹操是做给百官看的,如有心存二意或图谋不轨者,崔琰就是最好的例子。
26-3:为大局指桑骂槐  斩义子大义灭亲
刘备做了一件让人大吃一惊的事。自己的儿子(义子)说杀就杀了,为什么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关公在麦城补围,廖化闯出重围到上庸去求救,上庸的守将是刘封和孟达,这个刘封便是刘备的义子。刘封本来要去救关公,却被孟达给劝住了。麦城那边已经十分危急,可救兵就是不到。赵累说:“上庸救兵不来,是刘封、孟达按兵不动的原因。咱们应该弃掉此孤城,奔入西川,整兵再来不迟。”关公也同意这个意见,可关公还觉自己非常厉害,坚持走可能有埋伏的小路。结果真是败走麦城,被擒了。
关公的被害,与刘封孟达不出兵相救有直接关系,廖化是了解情况的,廖化回到成都。当然是如实汇报。刘备大惊:“如果这样,我二弟不就完了吗。”孔明说:“刘封、孟达如此无礼,罪不容诛!主上宽心,亮亲提一旅之师,去救荆州之急。”玄德泣说:“云长有失,孤断不独生!孤来日自提一军去救云长。”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又有情报说关公夜走临沮,为吴将所获,义不屈节,父子归神。玄德听罢,大叫一声,昏绝于地。
与此同时,孟达得知关公失败,也知自己罪过不轻,慌忙请上庸、房陵都尉申耽、申仪弟兄二人商议:“我这次没救关公,汉中王肯定不能轻饶了我,怎么办呢?”申耽说:“我有一计,使汉中王不能加害于公。”孟达大喜,急问何计。申耽说:“我弟兄二人要投魏已很久了,公可作一表,辞了汉中王,投魏王曹丕,曹丕肯定重用你。我二人随后也来投降。”孟达猛然省悟,即写表一通,交给使者带给刘备,当晚引五十余骑兵投魏国去了。
刘备看了孟达的表章,大怒说:“匹夫叛我而去,还敢用文字戏弄我!”要马上起兵讨伐孟达。孔明说:“可就遣刘封进兵,令二虎相并;刘封或有功,或败绩,必归成都,就而除之,可绝两害(这招够毒的)。”玄德从之,遂遣使到绵竹,传谕刘封。刘封受命,率兵来擒孟达(想要立功赎罪,可为时已晚)。
却说曹丕正聚文武议事,忽近臣奏说:“蜀将孟达来降。”丕召入问说:“你此来,莫非诈降乎?”达说:“臣为不救关公之危,汉中王欲杀臣,因此惧罪来降,别无他意。”曹丕尚未准信,忽报刘封引五万兵来取襄阳,单指要和孟达厮杀。曹丕对孟达说:“你要是真心,马上就去襄阳取刘封首级来,我才能能相信你。”孟达说:“臣以利害说之,不必动兵,让刘封也来投降。”曹丕大喜,遂封孟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领新城太守(官不小),去守襄阳、樊城。
原来夏侯尚、徐晃已先在襄阳,正将收取上庸诸部。孟达到了襄阳,与二将礼毕,探得刘封离城五十里下寨。孟达即修书一封使人投到蜀寨招降刘封。刘封览书大怒说:“此贼误我叔侄之义,又间我父子之亲,使我为不忠不孝之人也!”遂扯碎来书,斩了孟达的使者(挺坚强的)。次日,引军前来挑战。
孟达知刘封扯书斩使,勃然大怒,亦领兵出迎。两阵对圆,刘封立马于门旗下。以刀指骂说:“背国反贼,安敢乱言!”孟达说:“你也不是好东西,你死到临头,还执迷不悟!”刘封大怒,拍马轮刀,直奔孟达。战不三合,孟达败走,封乘虚追杀二十余里,一声喊起,伏兵尽出,左边夏侯尚杀来,右边徐晃杀来,孟达回身复战。三军夹攻,刘封(没能立功,没有赎罪的机会了)大败而走,连夜奔回上庸,背后魏兵赶来。刘封到城下叫门,城上乱箭射下。申耽在敌楼上叫说:“我已降了魏也!”封大怒,欲要攻城,背后追军将至,封立脚不住,只得望房陵而奔,见城上已尽插魏旗。申仪在敌楼上将旗一展 ,城后一彪军出,旗上大书“右将军徐晃”。封抵敌不住,急望西川而走。晃乘势追杀。刘封部下只剩得百余骑。到了成都,入见汉中王,哭拜于地,细奏前事。玄德怒说:“辱子有何面目复来见我!”封说:“叔父之难,非儿不救,因孟达谏阻故耳。”玄德转怒说:“你须食人食、穿人衣,非土木偶人!安可听谗贼所阻!”命左右推出斩之。汉中王既斩刘封,后闻孟达招之,毁书斩使之事,心中颇悔;又哀痛关公,以致染病。因此按兵不动。
说实话,刘备杀刘封也是挺心疼的,不管怎样说,刘封是自己的干儿子,鞍前马后没少卖力,可心疼归心疼,还得以军心为重,这时也得杀一儆百,大义灭亲,没有别的办法。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原文: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译文:宁可假装不知道的,不行动,不可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沉着,不要泄露一点机密,就像迅猛激烈的云雷,在冬季藏入地下般的平静。
现代话:韬光养晦
27-1:司马懿假痴不癫  曹昭伯无知上当
三国时期,魏国的魏明帝去世,继位的曹芳年仅八岁,朝政由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共同执掌,曹爽是宗亲贵胄,飞扬拔扈,怎能让异姓的司马氏分享权力。他用明升暗降的手段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
司马懿立过赫赫战功,如今却大权旁落,心中十分怨恨,但他看到曹爽现在势力强大,一时恐怕斗他不过。于是,司马懿称病不再上朝,曹爽当然十分高兴。他心里也明白,司马懿是他当权的唯一潜在对手。一次,他派亲信李胜去司马家探听虚实。
其实,司马懿看破曹爽的心事,早有准备,李胜被引到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病容满面,头发散乱,躺在床上,由两名侍女服侍。李胜说:“好久没来拜望,不知您病得这么严重。现在我被命为荆州刺史,特来向您辞行。”司马懿假装听错了,说道:“并州是近境要地,一定要抓好防务。”李胜忙说:“是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还是装作听不明白。这时,两个侍女给他喂药,他吞得很艰难,汤水还从口中流出。他装作有气无力地说:“我已命在旦夕,我死之后,请你转告大将军,一定要多多照顾我的孩子们。”
李胜回去向曹爽作了汇报,曹爽喜不自胜,说道:“只要这老头一死,我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过了不久,公元249年2月15日,天子曹芳要去济阳城北扫墓,祭祀祖先。曹爽带着他的三个兄弟和亲信等护驾出行。
司马懿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时机已到。马上调集家将,召集过去的老部下,迅速占据了曹氏兵营,然后进宫威逼太后,历数曹爽罪过,要求废黜这个奸贼。太后无奈,只得同意。司马懿又派人占据了武库。
等到曹爽闻讯回城,大势已去。司马懿以篡逆的罪名,诛杀曹爽一家,终于独揽大权,曹魏政权实际上已是有名无实。
27-2:张翼德假装醉酒  巧用计刘岱遭擒
曹操战胜吕布后,即带刘备回到许都。刘备不甘心寄人篱下,就用计迷惑曹操。后来刘备借口截击袁术,逃离许都,打败袁术,杀了曹军将领车胄,夺回了徐州,又策动袁绍起兵伐曹。曹操大怒,一面亲率20万大军迎战袁绍,一面派刘岱、王忠二将打着丞相旗号讨伐刘备。
正值初冬,大雪纷飞。两军冒雪布阵对峙。关云长飞马提刀同王忠杀了起来,不几个回合就将王忠活捉于马上,返回本军。张飞见二哥立了头功,心中焦灼,立刻对刘备说:“待我去活捉刘岱来。”刘备说:“刘岱也是一镇诸侯,不可小看了他。”张飞冷笑道:“此辈何足挂齿?我一定把他活生生捉来见你。”刘备故意说道:“只恐你鲁莽性子坏了他性命。”张飞急了,叫道:“如杀了他,我偿性命!”刘备就交三千兵马给张飞。张飞即率军前进。
刘岱见王忠被活捉后,紧闭寨门,就是不出来迎战。张飞就每天在寨门前恶语叫骂,刘岱知道张飞厉害,愈加不敢出战。张飞叫骂了几天,见刘岱不出,寨门攻打不下,又在刘备面前夸下了海口,心中焦急,但焦躁之余忽生灵感。他传令全军今夜二更去劫刘军营寨,白天,却在自家营帐里饮酒作乐,喝得酩酊大醉,故意寻找一个帐前军士的错处,喝令左右将他痛打一顿,并将他捆缚在营里,骂道:“哼,待我今晚出兵凯旋时,再拿你的脑袋拜祭军旗!”私下里张飞却悄悄指使左右故意放他逃走。那军士逃出寨门,越想越气,便径往刘岱营中密告张飞企图夜劫刘寨的情报。刘岱见那军士给打得皮开肉绽,便相信了他的情报,高兴地说:“好,今日叫张飞尝尝我伏兵的味道。”传令空出营寨,士兵全部埋伏在寨外,单等张飞闯入,来个“瓮中捉鳖”。
这天晚上,张飞果然兵分三路,长驱而入,但他的中路却只有30人,任务是闯入刘寨抢先放火,却教左右两路人马抄在刘寨背后,单等火起为号,然后夹击刘岱的伏兵。到了三更时分,张飞亲自率一支精兵,先断刘岱后路。中路30人,果然抢入刘寨放火。寨外刘岱伏兵大声喊叫,以为张飞中伏,皆向寨内杀入,张飞两路军马一齐出动,围杀刘岱伏兵。刘军顿时乱作一团,也不知张飞究竟有多少人马,四面溃逃。刘岱知大势已去,率一支余部夺路欲逃,正撞见张飞像天神一样拦住退路,急忙回避,却被张飞飞马赶上,只一回合,便把刘岱活捉过来。余众纷纷投降。张飞派军使跃马驰入徐州报捷,刘备大喜,对关云长说:“三弟向来粗鲁、莽撞,今天也会用智谋作战了,可喜可贺,我再也不必为他担忧了。”
假痴不颠也就是装。张飞运用的正是此计,装作醉了,引出了刘岱就不醉了,并最后生擒刘岱。
27-3:司马懿忍辱负重  收妇衣气煞孔明
六出祁山时,孔明自己统率一支人马,驻扎在五丈原,一再派人挑战,魏兵绝不出营应战。孔明便取来一套妇人穿的服装,放在一个大盒子里,并附上一封书信,派人送到魏军大营。魏国的将领不敢隐瞒,便将来人引入去见司马懿。司马懿当众打开盒子一看,里面装有妇女服装一套,还有一封信,拆开信一看,见上面写道:
你既出身为大将,统帅中原的大军,不敢武力相斗,以决胜负,却安于躲在土巢之中,小心地防避着刀箭,这与妇人有什么不同?现在我派人送去一套妇女的服装,你如果还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跪拜接受,如果你羞耻之心还没有泯灭,还有点男子汉的气概,便立即批回,定期决战。
司马懿看后,心中大怒,表面上却故作镇静,笑着说:“孔明把我看成了妇人吗?”当即接受下来,并下令厚待送衣的使者。魏军的众将得知这事情之后,无不气愤,来到大帐说:“我们都是魏国的名将,怎么能够忍受蜀军这样的侮辱?请允许我们立即出战,以决胜负。”马司懿说:“我并不是不敢出战而甘心忍受侮辱,无奈天子早就有了明确的旨意,令我们坚守不战,如果现在轻率出战,便是违抗国君命令了。”众将还是愤怒难平。司马懿说:“你们既要出战,等我向天子申报批准以后,大家同心协力迎敌,你们看怎么样?”众将都答应了。
司马懿便写好表章,派遣使者往合肥军前,奏闻皇帝曹睿。曹睿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臣才能低下,而责任重大,陛下曾经明确指示,令臣坚守不战,等待蜀人自己败亡;无奈诸葛亮送来一身妇人服装,将臣视作妇人,耻辱太重了!臣谨预先奏请陛下:近日臣将拼死一战,以报朝廷之恩,以雪三军之耻。
曹睿看完后,对众大臣说:“司马懿既已坚守不出,为什么又上表求战?”卫尉辛毗说:“司马懿本来不想出战,必定是因为诸葛亮这一番侮辱,众将愤怒,才故意上了这道表章,希望陛下更明确地重申一下坚守不战的旨意,以遏制一下众将求战的心情。”曹睿认为他说得十分有理,便命令辛毗持着皇帝的符节,到渭水北岸司马懿大营传旨,不许出战。司马懿迎接谓书到大帐之中,辛毗当众宣读道:“如果再有人胆敢提出迎战,便以违抗圣旨论处。”众将只好按圣旨的意思去办。这一次是司马懿装熊,而把孔明气病了。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原文: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译文: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敌人深入我方,然后选择有利时机,断绝敌人的前应和后援,使它完全处于死地。敌人这样的下场《易经·嗑》上说的好:抢吃腊肉的嗑掉了牙,怪自己的动作不当。
现代话:推入绝境
28-1:刘琦请孔明上楼  为避祸无奈抽梯
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曹操在官渡巧施计谋,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使得袁绍的主力几乎全部被歼。随后,曹操逐步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一度依附于袁绍的刘备迫于形势,只得南下投靠荆州的刘表。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到隆中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来做自己的军师。当时,刘表与江东孙权战事失利,曹操也在打荆州的主意。荆州内部各个集团之间也矛盾重重。刘表宠爱后妻蔡夫人生的儿子刘琮,而不喜欢前妻生的大儿子刘琦。在刘琮这一派人的压抑下,忠厚老实的刘琦很为自己的前途担心,但苦于想不出避祸自保的办法,心里十分忧虑。
一次,刘琦乘刘表把刘备、诸葛亮请到荆州议事的机会,邀请诸葛亮到他家的后花园观赏游玩。喝茶之间。刘琦对诸葛亮说:“我的继母不能容我,希望先生想个法子救救我。”诸葛亮推辞说:“我是作为客人寄居在你们这里,怎么敢参与你们家庭内的事情啊?倘若泄露出去,那真为害不浅。”说完,就要走。
刘琦把他挽留密室喝酒。喝酒之中,刘琦又请诸葛亮教他一个自救的办法,又被诸葛亮推辞了。刘琦又以请诸葛亮到他的楼上看古书为由,把诸葛亮请上一座小楼,令人撤去楼梯(原文是“共上高楼,令人去梯”),再次请求,跪在地上哭着说:“我几次向您请教自救的好计策,您怕泄漏,不肯说,今天在这里,上不着天,下不沾地,您说的话,只有我一个人听到,您就放心地谈吧!如果您还不肯谈,我只好现在就死在您的面前了。”谙葛亮没有办法,就教他去向刘表请求带兵镇守江夏,以此达到避祸的目的。第二天,刘琦依计而行,果然避过了刘琮集团的迫害。
上楼抽梯又称为“登搂抽梯”或“上屋抽梯”。此计名出于《孙子兵法·九地篇》:“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后来的意思有所改变,其《三十六计》解语如下:“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即指诱敌深入,阻敌援兵,断其退路,然后歼之的一种战术。刘琦运用这一计策,迫使孔明为其谋划保全之策,可以说是这一军事计谋在日常生活中的成功运用。
28-2:追诸葛张郃猛进  入木门绝境身亡
在诸葛亮五出祁山的时候,诸葛亮用装神弄鬼之计割取了陇上的麦子,以充军粮,又在卤城(今甘肃天水西南)伏击了司马懿,并大败魏的西凉援兵。但是驻守永安(今四川奉节)、负责供应大军粮草的李严,却因军粮筹措不好,害怕诸葛亮怪罪,就假造了东吴要进攻蜀国的消息,派人送给诸葛亮。诸葛亮得到报告后,很是吃惊,为避免被东吴抄了大本营,他下令马上撤军回国。他先命驻守祁山大寨的兵马退回西川,然后又令杨仪、马忠领兵在剑阁(今四川剑阁北)和木门道(今甘肃天水西南)两处埋伏,约定炮声为号,塞断道路,两下夹击追兵,又令魏延、关兴引兵断后,又在卤城虚设旗号,然后大军向木门道撤退。
当巡哨兵把蜀军撤退的情况报告给司马懿时,司马懿高兴地说:“现在诸葛亮已经撤退,谁敢去追?”司马懿手下大将张郃要求领兵追击,但司马懿却说:“你性子太急躁,不能让你去。”张郃不服地说:“都督出兵之时,已命我为先锋。现在正是杀敌立功之时,你却又不用我了,我不知这是什么原因?”司马懿说:“蜀军现在撤退,一定会在险阻之处设下埋伏,只有十分仔细的人,才可以去追击他们。”张郃又说:“这点我也晓得,请都督不必挂虑。”司马懿只得说:“这是你自己要去的,到时可不要追悔。”张郃奋然说:“大丈夫理当舍身报国,我虽万死也不会悔恨。”司马懿无法,只好说:“你既然坚持要去,那就带领五千兵马先行,再让魏平率二万部队押后,以防埋伏,我再率三千人在后面接应。”
张郃领命之后,火速率兵追赶蜀兵。走到30余里,忽然背后一声大喊,树林中闪出一支人马,为首大将乃是魏延,张郃一见大怒,引兵交锋,战不几个回合,魏延就大败而逃。张郃引兵又追,又行30余里,并未遇到伏兵,张郃很得意,领兵不停地赶来,哪知刚转过山坡,迎面又遇到蜀将关兴,双方交战不到十个回合,关兴也大败而退,张郃见之,随后又追。追到一片密林中时,张郃担心有兵埋伏,就下令士兵四下哨探,哪知一个伏兵也没有,就又放心追赶上来。没想到此时魏延已抄在前面拦截,双方又战,没有几个回合,魏延又被打败,张郃大怒,挥兵急追,却又被关兴抄在前面,张郃一见,更加恼火,拍马上前来战关兴,关兴不敌,大败而走。蜀军还丢弃了许多衣甲辎重,魏兵一见,都下马争抢。就这样,魏延和关兴轮番阻截,且退且战,惹得张郃大怒,只是奋力追赶。
到得傍晚时分,追到木门道口,魏延又拨回马来,高声大骂道:“张郃逆贼,我本不与你相抗,你却只顾赶来,现在我就和你决一死战。”张郃听了,心头不禁火起,挺枪骤马,直取魏延,魏延也挥刀来迎。打了十几个回合,魏延又被打得大败,只得丢盔弃甲,带领败兵向木门道中逃去,张郃杀得性起,又见魏延大败而逃,于是不加思考,就骤马赶来。此时天色已晚,木门道中漆黑一片(上了楼了)。正追之间,只听一声炮响,西边山上火光冲天,大石乱柴不断滚落下来,塞断了前面的山路(梯子没了)。张郃大惊,心知中计,急忙后退,哪知后面的山道也被木石塞断,只剩下中间一段空地,两边都是峭壁,张郃被堵在中间,进退无路。忽然一声梆子响,西边山上万箭齐发,张郃和手下100多个部将都被射死在木门道中,随后赶来的魏军也大败而回。
诸葛亮在此计中,充分抓住了两点,一是充分利用地形,二是充分激怒骄纵敌人,使对手麻痹大意,轻兵冒进,脱离后续部队,将敌人引入一定地点之后(上楼),堵住退路(撤梯子),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道理再去作战,就必然会胜利,否则就会失败。但最重要的还是人谋,因为地形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想办法诱敌钻入圈套,使敌人能上楼,然后采取有效办法堵住退路,才能最后取胜。
28-3:周瑜逞能欲征西  未能成功却成仁
演义中描写诸葛亮三气周瑜,写得有声有色,可历史上的周瑜是挺大度的,那么演义中为什么将周瑜描写成那样呢?说起来一是夸张,二也有合理性:周瑜就想要回荆州,孔明却又想不破坏联盟,又想保住荆州,双方存在着复杂的矛盾。要解决矛盾,就得又联合,又斗争,说是把周瑜硬是把周瑜气死了,也有其合理地一面。我现在是要探讨演义中的描写的计策,所以就不管历史那么多了。
周瑜的“假途伐虢”欲取荆州的计谋败露之后,心里就憋了一肚子气,此时的他更加不忿,就真下决心取西川,然后再用西川换荆州。实际上你真的取西川,孔明也能支持,可是时机没到,周瑜一是没能力,二是没准备,所以说取西川是无稽之谈。
周瑜自己上了高楼,可是实际情况已经说明取西川不可能成功,但事已至此,令周瑜进退维谷,正为难之际,孔明来信了:“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致书于东吴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自柴桑一别,至今恋恋不忘。闻足下欲取西川,亮窃以为不可。益州民强地险,刘璋虽暗弱,足以自守。今劳师远征,转运万里,欲收全功,虽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后也。曹操失利于赤壁,志岂须叟忘报仇哉?今足下兴兵远征,倘操乘虚而至,江南几粉矣!亮不忍坐视,特此告知。幸垂照鉴。”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乃聚众将说:“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说:“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
就孔明这封信来讲,说的也是实情,一是你周瑜想取西川,说气话倒行,真办就不能成了,再说曹操老想报赤壁之仇,你周瑜也不应走出那么远哪,曹操一旦来了,你回来都来不及。如果这样理解,我认为不是上屋抽梯,而是给周瑜一个梯子,让周瑜借坡下驴,回到江东,维持现状,以后再说。可周瑜不那样认为,在他来讲,孔明恶毒,上屋抽梯,所以说:苍天不公平,既然让我来到这个世上,为什么还有个诸葛亮呢。
为了不破坏联盟,周瑜死后,孔明冒着生命危险前去吊孝,以真情实意,消除了东吴将领的不满情绪。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原文: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译文:借别人的局面布成阵势,兵力弱小的看来阵容也显得强大。《易经·渐》卦说:鸿雁飞向大陆,全凭它的羽毛丰满助长气势。
现代话:粉饰太平
29-1:张飞巧用疑兵计  曹操退阵当阳桥
曹操平定河北之后,大举南下,征伐荆州。刘琮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便率众投降。这样,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即占领了襄阳。刘备因寡不敌众,只好率所部退往江陵,但在长坂坡被曹军追及。双方血战一场,刘备大败,幸得张飞保护,且战且走。待到天明,见追兵渐远,刘备方敢下马歇息。这时,赵云、糜竺、简雍等均不知下落,刘备身边只剩下100多骑兵。正凄惶之间,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称“赵云投降曹操去了”。刘备不信,张飞说:“他见我们势穷力尽,所以投降曹操,以便图取富贵。我现在就去找他,如果撞见,就一枪刺死他。”说完,遂不听刘备劝阻,飞身上马,率20多名骑兵,回到长坂桥边。他见桥东有一大片树林,心生一计,教那20多名骑兵,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中往来奔驰,冲起尘土,作为疑兵;自己则横矛立马于桥上,向西而望。
其实,赵云并未投降曹操。撤退时,他受命保护老小,在长坂坡被曹军冲散,便不顾死活,翻身杀入重围。经过一天血战,赵云先后救出简雍、糜竺、甘夫人和阿斗,杀死曹营名将50多员,直透重围,到得长坂桥边时,已经是人因马乏。他见张飞挺矛立马于桥上,便大呼:“翼德援我!”张飞因有简雍报信,知赵云并未背叛,便说:“子龙快走,追兵有我抵挡。”赵云纵马过桥。此时,曹军大将文聘引军至桥边。他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持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土飞扬,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向前。一会儿,曹仁、李典、张辽、许褚等陆续追到,也都不敢近前,使人飞报曹操。曹操闻报,急忙上马赶来。张飞见曹军阵后青罗伞盖与旄钺旌旗渐近,知是曹操来到,便大喝道:“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响雷,曹军听了,不由得个个两腿发抖。
曹操忙令去掉伞盖,回顾左右道:“我以前曾听关云长说:‘张飞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有如探囊取物。’今天相逢,切不可轻敌!”话未说完,张飞又大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曹操见张飞气概如此雄壮,遂有退兵之心。张飞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挺矛大喝道:“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尚未断绝,曹操身边的将领夏侯杰,竟然吓得肝胆碎裂,倒撞马下。曹操见状,拨马便走。于是,曹军众将一齐往西而逃。一时人如潮涌,马似山崩;弃枪落盔者,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29-2:曹孟德虚张声势  吕奉先落荒定陶
曹操平定了你南和颖川,但吕布还盘踞在濮阳,程昱便建议趁机进兵濮阳。曹操命令许褚、典韦为先锋,夏侯惇、夏侯渊为左军,李典、乐进为右军,曹操自领中军,于禁、吕虔为合后。兵至濮阳,吕布见曹操亲统大军来犯,想亲自出战,谋士陈宫劝他:“此时不能出战。待众将聚会之后再战方可(高顺、张辽等均不在濮阳)。”吕布却说:“我从没怕过谁?”所以不听宫的话(吕布如果始终听陈宫的话,历史恐怕要改写),引兵出阵,横戟大骂,许褚出来与吕布斗二十回合,不分胜负。曹操说:“吕布不是一个人能胜得了的。”所以又差典韦助战,两将夹攻;左边夏侯惇、夏侯渊,右边李典、乐进齐到,六员将共攻吕布。吕布遮拦不住(怕过谁呀),拨马回城。城上田氏,见吕布败了回,急令人拽起吊桥。吕布大叫:“开门!”田氏说:“我已投降了曹将军。”吕布大骂,引军奔定陶而去(不听陈宫的,闹成这样的结果)。陈宫急开东门,保护吕布老小出城,曹操得到了濮阳。
曹操的谋士刘晔(曹操谋士一个赛一个)说:“吕布是只猛虎,今日困乏,不能让他喘息。”曹操便令刘晔等守濮阳,自已引军赶至定陶,当时吕布与张邈、张超尽在城中,高顺、张辽、臧霸、侯成巡海打粮未回。曹操军至定陶,连日不战,引军退四十里下寨。正值济郡麦熟,操即令军割麦为食。细作报知吕布,吕布引军赶来。将近操寨,见左边一望林木茂盛,恐有伏兵而回。操知布军回去,乃对诸将说:“吕布怀疑林中有伏兵,可多插旌旗于林中以引起他更大的怀疑。寨西一带长堤,没有水,可将精兵埋伏在那里。明日吕布必来烧林,堤中军断其后路,吕布就可被擒也?”于是止留鼓手五十人于寨中擂鼓,将村中掳来男女在寨内呐喊。精兵多伏堤中。
却说吕布回报陈宫。陈宫说:“曹操诡计多端,不可轻敌。”吕布说:“我用火攻,肯定能破敌兵。”于是留下陈宫、高顺守城。吕布次日引大军来,远远看见林中有旗,所以驱兵大进,四面放火,可是林中竟无一人。想要去劫寨,却听提寨中鼓声大震。正在猜疑惑之间,忽然寨后冲出一支军马。吕布纵马追赶。只听一声炮响,堤内伏兵一齐杀出:夏侯惇、夏侯渊、许褚、典韦、李典、乐进骤马杀来。吕布料敌不过,落荒而走。回报陈宫。陈宫说:“空城难守,不如赶紧撤走。”于是跟高顺一起保着吕布老小,弃定陶而走。曹操将得胜之兵杀入城中,势如劈竹。张超自刎,张邈投袁术去了。山东一境,尽被曹操占领。
由此可见,将不在勇,而在谋,吕布虽勇,不敌曹操之智,就是勇而天下无敌,还是被曹操给打败了。这一仗也充分体现了树上开花之计妙用。虚实相生,虚虚实实,用假象来迷惑敌人,而隐藏真相。
29-3:姜维弥补空间差  破北魏西进计划
司马昭为了实现统一之战略目标,集中了雄厚的兵力,向西蜀发动了全面攻势。但西蜀方面自姜维屯田之后,东部边境防御力量薄弱,汉中腹地兵力也非常空虚。根据这种情况,司马昭制定了总的作战计划:“吾料西蜀将士,守成都者八九万,守边境者不过四五万,姜维屯田者不过六七万。今吾已令邓艾引关外陇右之兵十余万,绊住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遣钟会引关中精兵二三十万,直抵骆谷,三路以袭汉中。蜀主刘禅昏暗,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必矣。”
剑阁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尤其是汉中失守之后就更显出其重要性了,因为剑阁一失,成都危在旦夕。所以姜维决定立即驰援剑阁。但驰援剑阁并非易事,一是要摆脱牵制,二是要通过魏兵把守的桥头。姜维进退无路,长叹说:“天丧我也!”在此关键时刻,有人献计了:副将宁随说:“魏兵虽断阴平桥头,雍州必然兵少,将军若从孔函谷,径取雍州,诸葛绪必撤阴平之兵救雍州,将军却引兵奔剑阁守之,则汉中可复矣。”维从之,即发兵入孔函谷,诈取雍州。细作报知诸葛绪。绪大惊说:“雍州是吾合守之地,倘有疏失,朝廷必然问罪。”急撤大兵从南路去救雍州,只留一枝兵守桥头。姜维入北道,约行三十里,料知魏兵起行,乃勒回兵,后队作前队,径到桥头,果然魏兵大队已去,只有些小兵把桥,被维一阵杀散,尽烧其寨栅。诸葛绪听知桥头火起,复引兵回,姜维兵已过半日了,因此不敢追赶。
辅国大将军董厥,闻魏兵十余路入境,乃引二万兵守住剑阁;当日望尘头大起,疑是魏兵,急引军把住关口。董厥自临军前视之,乃姜维、廖化、张翼也。厥大喜,接入关上,礼毕,哭诉后主黄皓之事。维说:“公勿忧虑。若有维在,必不容魏来吞蜀也。且守剑阁,徐图退敌之计。”厥说:“此关虽然可守,争奈成都无人;倘为敌人所袭,大势瓦解矣。”正言间,忽报诸葛绪兵杀至关下,维大怒,急引五千兵杀下关来,直撞入魏阵中,左冲右突,杀得诸葛绪大败而走,退数十里下寨,魏军死者无数蜀兵抢了许多马匹器械,维收兵回关。
姜维的这一果断举动,打破了司马昭的整个计划,不但使邓艾两路大军没有达到牵制目的,而且也挫败了钟会乘虚夺剑阁的企图。这一局可以说是巧妙摆脱,借敌之势,后来显得强大的一个典型战例。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原文: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译文:有空子就要插脚进去,扼住他的主脑机关。《易经·渐》卦说:“循序而进”就是这个意思。
现代话:微笑篡权
30-1:陶恭祖三让徐州  刘玄德反客为主
刘备在三国鼎立之前,是孙权、曹操三人中势力最弱的,缺兵少将,又没有地盘。仅靠着仁义之名在各地流窜。
曹操做了大官了,想要风光,便派人去接老父曹嵩及全家,路过徐州时,徐州牧陶谦殷勤款待(都想溜须当官的)。临别时多赠金银(惹祸了),并派部将张闿护送出州界,不想那张闿见财起意,杀了曹嵩全家。曹操闻报,哭得昏倒在地,左右连忙扶起,曹操要报仇,把责任全推到了陶谦身上。于是留下三万人马,率大军直扑徐州。
陶谦急忙与众将商议,部下糜竺出主意,要借孔融和田楷之兵前来相救,可是北海的孔融被黄巾军围住,孔融又派人向刘备求救。刘备率领关、张救了孔融,孔融招待玄德、三人,并介绍了陶谦受冤枉被攻的事。让刘备同自己一同前去解陶谦之围。张飞引一千人马杀入曹兵寨边。正行之间,寨内一声鼓响,马军步军,如潮似浪,拥将出来。当先一员大将,乃是于禁,勒马大叫:“何处狂徒!往那里去!”张飞见了,更不打话,直取于禁。两马相交,战到数合,玄德掣双股剑麾兵大进,于禁败走。张飞当前追杀,直到徐州城下。城上望见红旗白字,大书“平原刘玄德”,陶谦急令开门。玄德入城,陶谦接着,共到府衙。礼毕,设宴相待,一壁劳军。陶谦见玄德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心中大喜,便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让与玄德(这是第一次相让),玄德愕然说:“公何意也?”谦说:“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谦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玄德离席再拜说:“刘备虽汉朝苗裔(也有来头),功微德薄,为平原相犹恐不称职。今为大义,故来相助。公出此言,莫非疑刘备有吞并之心耶?——若举此念,皇天不佑!”谦说:“此老夫之实情也。”再三相让,玄德那里肯受。糜竺进说:“今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待事平之日,再当相让可也。”玄德说:“备当遗书于曹操,劝令解和。操若不从,厮杀未迟。”正赶上曹操的老窝被吕布进攻,没办法只能撤兵,刘备的信就算是写得正是火侯。
曹操退兵了。陶谦大喜,请众位帮忙的人赴城大会。饮宴既毕,陶谦把玄德请于上座,拱手对众说:“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第二次相让)。老夫情愿乞闲养病。”玄德说:“孔文举(孔融字文举)令备来救徐州,为义也。今无端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备为无义人矣。”糜竺说:“今汉室陵迟,海宇颠覆,树功立业,正在此时。徐州殷富,户口百万,刘使君领此,不可辞也。”玄德说:“此事决不敢应命。”陈登说:“陶使君多病,不能视事,明公勿辞。”玄德说:“袁公路四世三公,海内所归,近在寿春,何不以州让之?”孔融说:“袁公路冢中枯骨,何足挂齿!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玄德坚执不肯。陶谦泣下说:“君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云长说:“既承陶公相让,兄且权领州事。”张飞说:“又不是我强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玄德说:“你等欲陷我不义耶?”陶谦推让再三,玄德只是不受(是不是真心)。陶谦说:“如玄德必不肯从,此间近邑,名说小沛,足可屯军,请玄德暂驻军此邑,以保徐州,何如?”众皆劝玄德留小沛,玄德从之。
一天,陶谦忽然染病,渐渐沉重,请糜竺、陈登议事。糜竺(后来成了刘备的大舅哥)说:“曹兵之去,止为吕布袭兖州故也。今因岁荒罢兵,来春又必至矣。府君两番欲让位于玄德,时府君尚强健,故玄德不肯受;今病已沉重,正可就此而与之,玄德不肯辞矣。”谦大喜,使人来小沛,请刘玄德商议军务。玄德引关、张带数十骑到徐州,陶谦教请入卧府内。玄德问安毕,谦说:“请玄德公来,不为别事:止因老夫病已危笃,朝夕难保;万望明公可怜汉家城池为重,受取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玄德说:“君有二子,何不传之?”谦说:“长子商,次子应,其才皆不堪任。老夫死后,犹望明公教诲,切勿令掌州事。”玄德说:“我一人如何担当这个重任呢?”陶谦说:“我向您推荐一人,可以帮你,他叫孙乾,字公祐。可以让他但作任从事这职。”又谓糜竺说:“刘公当世人杰,你当善事之。”玄德终是推托,陶谦以手指心而死。众军举哀毕,即捧牌印交送玄德。玄德固辞。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说:“刘使群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关、张二公亦再三相劝,玄德乃许权领徐州事。使孙乾、糜竺为辅,陈登为暮官,尽取小沛军马入城,出榜安民。一面安排丧事。玄德与大小军士。尽皆挂孝,大设祭奠。祭毕,葬于黄河之原。将陶谦遗表,申奏朝廷。
刘备是不是真的不想要徐州,可是最后终于答应了,这样就有地盘了,有了发展的基础了。
30-2:逄纪献下反客计  袁绍冠冕冀州城
反客为主,用在军事上,是指在战争中,要努力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掌握战争主动权的谋略。尽量想办法钻空子,插脚进去,控制它的首脑机关或者要害部位,抓住有利时机,兼并或者控制他人。古人使用本计,多是对于盟友的。往往是借援助盟军的机会,先站稳脚跟,然后步步为营,取而代之。
袁绍和韩馥,应当是一对盟友,当年曾经共同讨伐过董卓。后来,袁绍势力渐渐强大,总想不断扩张,他屯兵河内,缺少粮草,十分犯愁。老友韩馥知道情况之后,主动派人送去粮草,帮袁绍解决供应困难。
袁绍觉得等待别人送粮草,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他听了谋士逢纪的劝告,决定夺取粮仓冀州。而当时的冀州牧正是老友韩馥,袁绍犯顾不了那么多了,马上下手,实施他的锦囊妙计。他首先绘公孙瓒写了一封信,建议与他一起攻打冀州。公孙瓒早就想找个由头攻占冀州,这个建议,正中下怀。他立即下令,准备发兵攻打冀州。
袁绍又暗地派人去见韩馥,说:公孙瓒和袁绍联合攻打冀州,冀州难以自保。袁绍过去不是你的老朋友吗?最近你不是还给他送过粮草吗?你何不联合袁绍,对付公孙瓒呢?让袁绍进城,冀州不就保住了吗?
韩馥只得邀请袁绍带兵进入冀州。这位请来的客人,表面上尊重韩馥,实际上他逐渐将自己的部下一个一个似钉子扎进了冀州的要害部位,这时,韩馥清楚地知道,他这个“主”被“客”取而代之了。为了保全性命,他只得只身逃出冀州去了。
30-3:孔明惜兵讲信义  战士效命胜来敌
反客为主不一定非得客人占主人的位置,有的时候说明一件事情可以不用之人而众人皆肯出力,这样也算是反客为主了。
孔明在第五次出祁山时,长使杨仪提出了一个轮换作战的方法:杨仪说:“前数兴兵,军力罢敝,粮又不继;今不如分兵两班,以三个月为期:且如二十万之兵,只领十万出祁山,住了三个月,却教十万替回,循环相转。若此则兵力不乏,然后徐徐而进,中原可图矣。”孔明说:“此言正合吾意。吾伐中原,非一朝一夕之事,正当为此长久之计。”遂下令,分兵两班,限一百日为期,循环相转,违限者按法处治。
孔明在卤城相距日久,不见魏兵出战,乃唤马岱、姜维入城听令说:“今魏兵守住山险,不与我战,一者料吾麦尽无粮,二者令兵去袭剑阁,断吾粮道也。汝二人各引一军先守住险要,魏兵见有准备,自然退去。” 二人引兵去了。长史杨仪入帐告说:“向者丞相令大兵一百日一换,今已限足,汉中兵已出川口,前路公文已到,只待会兵交换:现存八万,内四万该与换班。”孔明说:“既有令,便教速行。”众军闻知,各各收拾起程。忽报孙礼引雍、凉人马二十万来助战,去袭剑阁,司马懿自引兵来攻卤城了。蜀兵无不惊骇。杨仪入告孔明说:“魏兵来得甚急,丞相可将换班军且留下退敌,待新来兵到,然后换之。”孔明说:“不可。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且蜀兵应去者,皆准备归计,其父母妻子倚扉而望;吾今便有大难,决不留他。”即传令教应去之兵,当日便行。众军闻之,皆大呼说:“丞相如此施恩于众,我等愿且不回,各舍一命,大杀魏兵,以报丞相!”孔明说:“尔等该还家,岂可复留于此?”众军皆要出战,不愿回家。孔明说:“汝等既要与我出战,可出城安营,待魏兵到,莫待他息喘,便急攻之:此以逸待劳之法也。”众兵领命,各执兵器,欢喜出城,列阵而待。
西凉人马倍道而来,走的人困马乏,方欲下营歇息,被蜀兵一拥而进,人人奋勇,将锐兵骁,雍、凉兵抵敌不住,望后便退。蜀兵奋力追杀,杀得雍、凉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孔明出城,收聚得胜之兵,入城赏劳。
此战大胜,只是用了该换走而可以当客人的兵,由于孔明讲信义在先,大家皆愿效命,又将自己真正当成主人而努力。所以说是孔明以信义为先,反客为主。
第六篇——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译文:兵力强大的,就要攻打他的将帅;将帅明智的,就打击他的情绪。将帅斗志衰弱、部队士气消沉,他的气势必定自行萎缩。《易经·渐》卦说:利用敌人内部的严重弱点来控制敌人,可以有把握地保存自己的实力。
现代话:美人当关
31-1:周瑜献计巧成拙  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和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谨”。
刘琦病死,东吴立即派鲁肃出使刘备,以吊丧为名讨还荆州。在诸葛亮的运筹和安排下鲁肃此行的目的未达到,只讨回一张如同废纸般的文书。上面写了“暂借荆州,以后交付”的空话,鲁肃被逼无奈,还与刘备、诸葛亮三人一起在文书上画了押。周瑜对这一结果切齿顿足。正在这个时候,荆州方面传来刘备甘夫人去世的消息,周瑜一听,喜出望外。他立即设计了一个利用孙权之妹招赘并软禁刘备为人质,进而要挟诸葛亮等交还荆州的骗局。
当鲁肃带着周瑜这封信见到孙权以后,孙权立即批准了周瑜的计划,并指派吕范前往荆州提亲。刘备清楚周瑜的用心,面有难色。诸葛亮却稳操胜券,力劝刘备答应这门婚事。他充满自信地对刘备说:“周瑜虽然颇能用计,但他总难出我诸葛亮所料。只要我略施小计,管保令周瑜一筹莫展。我保证主公既得娇妻,荆州又万元一失。”建安十四年(209年)冬十月,在一切准备停当之后,诸葛亮特派大将赵云带领500军卒随刘备前往东吴结亲。出发之前,诸葛亮交给赵云3个装有妙计的锦囊,并让他贴身收藏好,又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一番。
刘备一行到达东吴时,赵云拆视了第一个锦囊。于是他唤来500名兵卒,命令他们披红挂彩,到东吴都城南徐采买喜庆礼品和物件,逢人便说刘备入赘东吴的消息,弄得城中百姓人人皆知。孔明的锦囊妙计中还教刘备到东吴后首先拜访孙策、周瑜之妻“二乔”的父亲乔国老,刘备也按计而行。他牵羊担酒,往拜乔国老,叙说特来成亲之事。
乔国老得到这个消息后,便进宫向孙权的母亲吴国太道喜称贺。吴国太闻言大惊,一面派入去请孙权回话,一面派人到城中察看究竟。派出的人很快回来复命,说乔国老所言非虚,新人已在馆驿安歇,500名随行士卒也在城中购买猪羊果品,准备成亲。吴国太为此大吃一惊。等孙权到来时,吴国太气就不打一处来,她捶胸大哭。
孙权知道露了馅,只得如实道来。他说:“许婚乃周瑜之计。只是以招亲为名,赚来刘备,讨还荆州。若刘备不还荆州,就先除掉他。”国太一听,更加怒不可遏,她大骂周瑜说:“周瑜小子无计去取荆州,倒打起我女儿的主意,使出这美人计。如果真的杀了刘备,我女岂不成了望门寡,以后让她如何做人,怎的说亲?这岂不误了她的一生!”乔国者也从旁打边鼓,他说:“如用此计,即便是得到荆州,也会被天下人所耻笑。此事如何行得!”孙权被训得呆若木鸡,一时语塞。吴国太仍然怒气未消,还在不停地大骂周瑜。乔国老劝她说:“刘玄德乃汉朝皇室宗亲,倒不如顺水推舟,招他为婿,免得张扬出去丢丑。”孙权又不同意。正在孙权与乔国老争论不休的时候,国太又发下了话,她说:我明天要在甘露寺与刘备见面,亲自相亲。如不中意,任你们发落;如果中了我的意,我就作主将女儿嫁她。孙权奉行孝道,心里虽然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
乔国者又将孙权、吴国太要见的事情告诉了刘备,并教刘备好生留意。第二天,吴国太、孙权、乔国老等在甘露寺会见刘备。吴国太一见刘备就大喜过望,对乔国老说:“真我婿也!”乔国老也说刘备具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把刘备大大地夸奖了一番。这样,刘备与孙权之妹的婚事,就由国太作主当场敲定。
原来,孙坚的吴夫人生有四子,长子孙策,次子就是孙权。吴夫人之妹也嫁孙坚为次妻,孙坚次妻生有一子一女,其女名叫孙仁,也就是欲嫁刘备的孙权之妹。孙仁自幼尚好武事,常令侍婢击剑为乐。孙坚的吴夫人已经去世。甘露寺相亲的吴国太就是孙坚的次妻、吴夫人之妹。
刘备与孙仁成亲后,夫妻二人两情欢洽。孙权见弄假成真,又给周瑜去信问计。周瑜也真算得上智能之士,他很快又为孙权策划了盛筑宫室,多选美女,以此娱刘备之耳目,丧刘备之心志,并使刘备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各置一方,分头对付的计谋。这一招还真见效,刘备在孙权布置好的温柔乡里,被声色所迷,再也不提回荆州的事情了。
眼看到了年终,刘备仍无归荆州的意思。赵云急忙按诸葛亮原来的交待,拆视了第二个锦囊。尔后,他按计而行,急见刘备,并告诉刘备说:“今早孔明使人来报,曹操正起兵50万,杀奔荆州,请主公速回。”刘备闻讯即与孙夫人密商,安排了利用元旦到江边遥祭祖先的机会脱离东吴的计划。建安十五年(210年)正月元旦,刘备与孙夫人禀明国太,声称到江边祭祖,瞒着孙权等人,便踏上回荆州的艰难路程。当孙权得知刘备已经离去的消息后,立即命将追赶。后来,他仍放心不下,又派出第二批人马,并将自己所佩宝剑赐于部将,命令他们一旦追上,先斩刘备与其妹孙仁。原来周瑜对刘备也早有提防,他也派出将领统率3000人马在去荆州的路上驻扎拦截。这样一来,刘备的处境就十分险恶,前有周瑜部下的堵截,后有孙权派出的两批追兵。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赵云在拆视了第三个锦囊之后,就搬出了孙夫人,孙夫人以国太爱女、孙权之妹的特殊身份,好歹对付了第一批追兵和周瑜布置的队伍。最后,刘备等终于在诸葛亮的巧妙安排和接应下,化险为夷。正当刘备、诸葛亮等舍步登舟逆水而上的时候,又见周瑜亲自带领无数战船气势汹汹地追来。刘备等见状就弃船上岸,改乘车马前行。周瑜也穷追不舍,登岸继续追赶。当他追至黄州地界时,遭到了埋伏,关云长、黄忠、魏延等大将合力杀来,周瑜被打得大败。当周瑜下船逃命时,又听到岸上刘备的兵众齐声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至此,自作聪明、争胜好强的周瑜的“美人计”破灭。他羞愧恼怒至极,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31-2:王允设计献美人  吕布好色杀义父
汉献帝九岁登基,朝廷由董卓专权。董卓为人阴险,滥施杀戮,并有谋朝篡位的野心。满朝文武,对董卓又恨又怕。
司徒王允,十分担心,朝廷出了这样一个奸贼,不除掉他,朝廷难保。但董卓势力强大,正面攻击,还无人斗得过他。董卓身旁有一义子,名叫吕布,骁勇异常,忠心保护董卓。王允观察这“父子”二人,狼狈为奸,不可一世,但有一个共同的弱点:皆是好色之徒。何不用“美人计”,让他们互相残杀,以除奸贼?王允府中有一歌女,名叫貂蝉。这个歌女,不但色艺俱佳,而且深明大义。王允向貂蝉提出用美人计诛杀董卓的计划。貂蝉为感激王允对自己的恩德,决心牺牲自己,为民除害。
在一次私人宴会上,王允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女儿”貂蝉许配给吕布。吕布见这一绝色美人,喜不自胜,十分感激王允。二人决定选择吉日完婚。第二天,王允又请董卓到家里来,酒席筵间,要貂蝉献舞。董卓一见,馋涎欲滴。王允说:“太师如果喜欢,我就把这个歌女奉送给太师。”老贼假意推让一番,高兴地把貂蝉带回府中去了。
吕布知道之后大怒,当面斥责王允。王允编出一番巧言哄骗吕布。他说:“太师要看看自己的儿媳妇,我怎敢违命!太师说今天是良辰吉日,决定带回府去与将军成亲。”吕布信以为真,等待董卓给他办喜事。过了几天没有动静,再一打听,原来董卓已把貂蝉据为己有。吕布一时也没了主意。
一日董卓上朝,忽然不见身后的吕布,心生疑虑,马上赶回府中。在后花园凤仪亭内,吕布与貂蝉抱在一起,他顿时大怒,用戟朝吕布刺去。吕布用手一档,没能击中。吕布怒气冲冲离开太师府。原来,吕布与貂蝉私自约会,貂蝉按王允之计,挑拨他们的父子关系,大骂董卓夺了吕布所爱。
王允见时机成熟,邀吕布到密室商议。王允大骂董贼强占了女儿,夺去了将军的妻子,实在可恨。吕布咬牙切齿,说:“不是看我们是父子关系,我真想宰了他。”王允忙说:“将军错了,你姓吕,他姓董,算什么父子?再说,他抢占你的妻子,用戟刺杀你,哪里还有什么父子之情?”吕布说:“感谢司徒的提醒,不杀老贼誓不为人!”王允见吕布已下决心,他立即假传圣旨,召董卓上朝受禅。董卓耀武扬威,进宫受禅。不料吕布突然一戟,直穿老贼咽喉。奸贼已除,朝庭内外,人人拍手称快。
31-3:赵范有意赠美人  赵云不贪拒成亲
三国演义之中还有一处用了美人计,但是这次没有灵验,因为碰上了坐怀不乱的赵云赵子龙。
赵云奉命,领三千人马攻打桂阳。早有探马报知桂阳太守赵范。赵范急聚众商议。管军校尉陈应、鲍应愿领兵出战。原来二人都是桂阳岭山乡猎户出身,陈应会使飞叉,鲍龙曾射杀双虎。二人自恃勇力,乃对赵范说:“刘备若来,某二人愿为前部。”赵范说:“我闻刘玄德乃大汉皇叔;更兼孔明多谋,关、张极勇;今领兵来的赵子龙,在当最长坂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我桂阳能有多小人马?不可迎敌,只可投降。”应说:“某请出战。若拎不得赵云,那时任太守投降不迟。”赵范拗不过,只得应允。
陈应领三千人马出城迎敌,早望见赵云领军来到。陈应列成阵势,飞马绰叉而出。赵云挺枪出马,责骂陈应说:“我主刘玄德,乃刘景升之弟,今辅公子刘琦同领荆州,特来抚民。你何故迎敌!”陈应骂说:“我等只服曹丞相,岂顺刘备!”赵云大怒,挺枪骤马,直取陈应。应捻叉来迎。两马相交,战到四五合,陈应米敌不过,拨马便走。赵云追赶。陈应回顾赵云马来相近,用飞叉掷去,被赵云接住,回掷陈应。应急躲过,云马早到,将陈应活捉过马,掷于地下,喝令军士绑缚回寨。败军四散奔走。云入寨叱陈应说:“量你安敢敌我!我今不杀你,放你回去;说与赵范,早来投降。”陈应谢罪,抱头鼠窜,回到城中,对赵范尽言其事。范说:“我本欲降,你强要战,以致如此。”遂叱退陈应,赍捧印绶,引十数骑出城投大寨纳降。
云出寨迎接,待以宾礼,置酒共饮,纳了印绶,酒至数巡,范说:“将军姓赵,某亦姓赵,五百年前,合是一家。将军乃真定人,某亦真定人,又是同乡。倘得不弃,结为兄弟,实为万幸。”云大喜,各叙年庚。云与范同年。云长范四个月,范遂拜云为兄。二人同乡,同年,又同姓,十分相得。至晚席散,范辞回城。次日,范请云入城安民。云教军士休动,只带五十骑随入城中。居民执香伏道而接。云安民已毕,赵范邀请入衙饮宴。酒至半酣,范复邀云入后堂深处,洗盏更酌。云饮微醉。范忽请出一妇人,与云把酒。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乃问范说:“此何人也?”范说:“家嫂樊氏也。”子龙改容敬之。樊氏把盏毕,范令就坐。云辞谢。樊氏辞归后堂。云说:“贤弟何必烦令嫂举杯耶?”范笑说:“中间有个缘故,乞兄勿阻:先兄弃世已三载,家嫂寡居,终非了局,弟常劝其改嫁。嫂说:‘若得三件事兼全之人,我方嫁之:第一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第三要与家兄同姓。’你道天下那得有这般凑巧的?今尊兄堂堂仪表,名震四海,又与家兄同姓,正合家嫂所言。若不嫌家嫂貌陋,愿陪嫁资,与将军为妻,结累世之亲,如何?”云闻言大怒而起,厉声说:“我既与你结为兄弟,你嫂即我嫂也,岂可作此乱人伦之事乎!”赵范羞惭满面,答说:“我好意相待,如何这般无礼!”遂目视左右,有相害之意。云已觉,一拳打倒赵范,径出府门,上马出城去了。
范急唤陈应、鲍隆商议。应说:“这人发怒去了,只索与他厮杀。”范说:“但恐赢他不得。”鲍隆说:“我两个诈降在他军中,太守却引兵来搦战,我二人就阵上擒之。”陈应说:“必须带些人马。”隆说:“五百骑足矣。”当夜二人引五百军径奔赵云寨来投降。云已心知其诈,遂教唤入。二将到帐下,说:“赵范欲用美人计赚将军,只等将军醉了,扶入后堂谋杀,将头去曹丞相处献功:如此不仁。某二人见将军怒出,必连累于某,因此投降。”赵云佯喜,置酒与二人痛饮。二人大醉,云乃缚于帐中,擒其手下人问之,果是诈降。云唤五百军入,各赐酒食,传令说:“要害我者,陈应、鲍隆也;不干众人之事。你等听我行计,皆有重赏。”众军拜谢。将降将陈、鲍二人当时斩了;却教五百军引路,云引一千军在后,连夜到桂阳城下叫门。城上听时,说陈、鲍二将军杀了赵云回军,请太守商议事务。城上将火照看,果是自家军马。赵范急忙出城。云喝左右捉下,遂入城,安抚百姓已定,飞报玄德。
玄德与孔明亲赴桂阳。云迎接入城,推赵范于阶下。孔明问之,范备言以嫂许嫁之事。孔明谓云说:“此亦闰美事,公何如此?”云说:“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便失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玄德说:“今日大事已定,与你娶之,若何?”云说:“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玄德说:“子龙真丈夫也!”遂释赵范,仍令为桂阳太守,重赏赵云。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原文: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译文: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人更加难以揣测;在进攻和防御中运用空虚的战术来隐蔽自己的空虚,越发显得用兵出奇。
现代话:假装充实
32-1:孔明抚琴摆空城  仲达中计自退兵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特别精彩的一个计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空城计是一个“虚而虚之”的心理战术,在战争的紧急关头和力量虚弱的情况下运用这种战术,故意以空虚无兵之势示敌,就可能使敌人疑中生疑,怕中埋伏,从而达到排危解难的目的。
32-2:赵云大摆空营计  曹操聪明遇劲敌
大多数人们都知道诸葛亮的空城计,而不知道赵云也曾摆过空城计。如说孔明的空城计是则虚之,而赵云的空城计却是虚由实之。说是黄忠斩了夏侯渊之后,曹操亲自率军前来讨伐,黄忠与赵云商议:“曹操大兵至此,粮草不济,如派一人深入其境,烧其粮草,大规模其辎重,曹操必定锐气大挫。于是二人约定午时为期,黄忠去烧粮草,如午时尚且不回,赵云就去救应。当夜黄忠领人马在前,副将张著在后,偷过汉水,直到北山之下。东方日出,见粮积如山。有些少军士看守,见蜀兵到,尽弃而走。黄忠正要令军士放火,张郃领兵杀到,与黄忠混战一处。曹操闻知,急令徐晃接应。徐晃领兵前来将黄忠困在垓心。张著引三百军走脱,正要回寨,忽一枝兵撞出,拦住去路:为首大将,乃是文聘;后面曹兵又至,把张著围住。此时蜀兵这两员大将都被围住了。
却说赵云在营中,看看等到午时,不见黄忠回,急忙披挂上马,引三千军向前接应;临行,对副将张翼说:“你可坚守营寨。两边多设弓弩,以为准备。”张翼连声应诺。云挺枪骤马直杀往前去。迎头一将拦路,乃文聘部将慕容烈也,拍马舞刀来迎赵云;被云手起一枪刺死。曹兵败走。云直杀入重围,又一枝兵截住;为首乃魏将焦炳。云喝问说:“蜀兵何在?”炳说:“已杀尽矣!”云大怒,骤马一枪,又刺死焦炳。杀散余兵,直至北山之下,见张郃、徐晃两人围住黄忠,军士被困多时。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云救出黄忠,且战且走;所到之处,无人敢阻。操于高处望见,惊问众将说:“此将何人也?”有识者告说:“此乃常山赵子龙也。”操说:“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急传令说:“所到之处,不许轻敌。”赵云救了黄忠,杀透重围,有军士指说:“东南上围的,必是副将张著。”云不回本寨,遂望东南杀来。所到之处,但见“常山赵云”四字旗号,曾在当阳长坂知其勇者,互相传说,尽皆逃窜。赵云又救了张著。
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莫敢迎敌,救了黄忠,又救了张著,——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云已杀回本寨。部将张翼接着,望见后面尘起,知是曹兵追来,即谓云说:“追兵渐近,可令军士闭上寨门,上敌楼防护。”云喝说:“休闭寨门!你岂不知我昔在当阳长坂时,单枪匹马,觑曹兵八十三万如草芥!今有军有将,又何惧哉!”遂拨弓弩手于寨外壕中埋伏;将营内旗枪,尽皆倒偃,金鼓不鸣。云匹马单枪,立于营门之外。
却说张郃、徐晃领兵追至蜀寨,天色已暮;见寨中偃旗息鼓,又见赵云匹马单枪,立于营外,寨门大开,二将不敢前进。正疑之间,曹操亲到,急催督众军向前。众军听令,大喊一声,杀奔营前;见赵云全然不动(心中有数),曹兵翻身就回。赵云把枪一招,壕中弓弩齐发。时天色昏黑,正不知蜀兵多少。操先拨回马走。只听得后面喊声大震,鼓角齐鸣,蜀兵赶来。曹兵自相践踏,拥到汉水河边,落水死者,不知其数。赵云、黄忠、张著各引兵一枝,追杀甚急。操正奔走间,忽刘封、孟达率二枝兵,从米仓山路杀来,放火烧粮草。操弃了北山粮草,忙回南郑。徐晃、张郃扎脚不住,亦弃本寨而走。赵云占了曹寨,黄忠夺了粮草,汉水所得军器无数,大获胜捷,差人去报玄德。
这里的空城计,能看出赵云之智,因为曹操也知道赵云轻易也不敢弄险,实际上赵云在这里的兵已经不多,是抵不过曹军的,但曹操轻易也不敢贸然行动,这样又给赵云创造了机会。难怪玄德和孔明知道详情之后,夸赞 “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32-3:姜维空城被识破  攻取南安遇伏兵
姜维第四次北伐中原时,蜀、魏两军曾对峙于祁山。此时姜维想要避实击虚,所以吩咐左右说:“魏人既有准备,必知吾来矣。吾料邓艾必在此间。汝等可虚张吾旗号,据此谷口下寨;每日令百余骑出哨,每出哨一回,换一番衣甲、旗号、按青、黄、赤、白、黑五方旗帜相换。吾却提大兵偷出董亭,径袭南安去也。”遂令鲍素屯兵于祁山谷口。维尽率大兵,望南安进发。此处留下了空城,但如果袭取南安成攻,此计也不失为好计,可惜被邓艾识破。
却说邓艾知蜀兵出祁山,早与陈泰下寨准备。见蜀兵连日不来搦战,一日五番哨马出寨,或十里、十五里而回。艾凭高望毕,慌入帐与陈泰说:“姜维不在此间,必取董亭袭南安去了。出寨哨马只是这几匹,更换衣甲,往来哨探,其马皆困乏,主将必无能者。陈将军可引一枝军攻之,其寨可破也。破了寨栅,便引兵袭董亭之路,先断姜维之后。吾当先引一军救南安,径取武城山。若先占此山头,姜维必取上邽。上邽有一谷,名说段谷,破维必矣。” 泰说:“吾守陇西二三十年,未尝如此明察地理。公之所言,真神算也!公可速去,吾自攻此处寨栅。”于是邓艾引军星夜倍道而行,径到武城山;下寨已毕,蜀兵未到。即令子邓忠,与帐前校尉师纂,各引五千兵,先去段谷埋伏,如此如此而行。二人受计而去。艾令偃旗息鼓,以待蜀兵。
却说姜维从董亭望南安而来,至武城山前,谓夏侯霸说:“后南安有一山,名开武城山,若先得了,可夺南安之势。只恐邓艾多谋,必先提防。”正疑虑间,忽然山上一声炮响,喊声大震,鼓角齐鸣,旌旗遍竖,皆是魏兵;中央风飘起一黄旗,大书“邓艾”字样。蜀兵大惊。山上数处精兵杀下,势不可当,前军大败。维急率中军人马去救时,魏兵已退。
这次小的战斗,蜀军败了,一是姜维留下的空城被邓艾识破,进而知道了姜维袭取南安的计谋;二是充分体现了邓艾的料敌能力。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原文:疑中之疑,比之向内,不自失也。
译文:在疑阵中再布置一层疑阵。《易经·比》卦说:来自敌方内部的援助,自己不会受到损失。
现代话:敌为我用
33-1:周瑜反间除蔡张  曹操中计斩羽翼
周瑜是江东孙氏集团中一个足智多谋的将领。他用反间之计,一举除掉了曹操手下两个得力的水军将领。
原来,曹军士兵,多系北方人,不习水战。曹操在占领荆州之后,便用降将蔡瑁和张允为都督,训练水军,为扫平江东做准备。蔡、张二人,久居荆州,深得水战之妙。由他们训练水军,对江东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周瑜深为忧虑。一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有人通报故人蒋干来访。周瑜对众将作了一番部署,遂整衣出迎。
这蒋干,字子翼,与周瑜自幼同窗,交情颇厚,现为曹操帐下幕宾。这次,他是主动请命前来江东的,目的是要说动周瑜投降。对此,周瑜自然心中有数。所以,他一见面就把蒋干的嘴“封”了起来:他命大将太史慈监酒,声称“今天是老同学相见,但叙朋友之情,不言军旅之事,有言之者当即斩首”。然后,他又以江东精勇雄壮的士兵、堆积如山的粮草和众多的文武英杰,夸示蒋干,使得蒋干始终无法开口道出说词。欢宴之后,周瑜一定要与蒋干同榻而眠。他故作大醉之状,和衣而卧,呕吐狼藉,一会儿就鼾声如雷。那蒋干因心中有事,难以入睡,二更即起,见帐内残灯尚明,桌上堆着文书,便下床偷看,他见有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一封投降书信,不禁大惊,忙将其藏到了身上。这时,周瑜在床上翻了个身,说起了梦话,道是数日之内要让蒋干看那曹操的脑袋。蒋干连忙熄灯上床。将近四更时分,只听得有人进帐唤道:“都督醒了吗?”周瑜装作梦醒的样子,故意问那人说:“床上睡的是什么人?”那人答道:“都督请子翼一同睡觉,怎么忘记了?”周瑜懊悔地说:“我平日从未醉酒,昨天喝醉了,不知可曾说过些什么?”那人道:“江北有人过来。”周瑜小声喝道:“低声!”又叫:“子翼。”蒋干装作睡着,一声不应。
周瑜同来人悄悄走出帐外,蒋干则在帐内偷听。只听来人在外面说:“蔡、张二位都督道:‘急切中无法下手。’”后面的话因声音太小,无法听清。一会儿,周瑜回到帐内,又叫:“子翼。”蒋干不应,仍然蒙头假睡。周瑜遂脱衣就寝。蒋干暗想:这周瑜是个精细人,天亮后若不见了蔡、张二人的书信,岂肯与我干休?因此,刚到五更,即趁周瑜熟睡之机,悄悄溜出帐外,叫上随身带的小童,飞快地赶到江边下船回江北去了。
蒋干回到江北,去见曹操。曹操问道:“子翼,事情办得怎么样?”蒋干回答说:“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词所能打动。”曹操十分不悦,道:“事情没有办成,反让人家笑话!”蒋干说:“虽然没能说动周瑜,却为丞相打听到一件重要事情。请摒退众人。”待左右之人退下,蒋干取出书信,并将听到的事情一一告诉了曹操。曹操大怒道:“这两个贼人竟敢如此大胆!”遂唤蔡瑁、张允入帐,未容二人分辩,即命武士推出斩首。这样,大战尚未开始,曹军最为得力的两个水军将领,就被周瑜以反间之计轻而易举地除掉了。
33-2:曹操施用反间计  马超韩遂反成仇
三国演义中还有一处反间计,就是曹操离间马超、韩遂,最终彻底击败马超,收服韩遂,一举平定西凉,这个反间计的应用,可以称得上是曹操的得意之作。
马腾与刘备、董承等要算计曹操,不料被人告发,马腾被曹操所害,马超决心一定要报杀父之仇。所以率西凉之兵(包括马腾的结拜兄弟韩遂的部属)向许昌杀来,在潼关一战,曹操割须弃袍,大败而归,然而,曹操兵多将广,马超进一步取胜也相当不容易。时值隆冬,韩遂部下李堪主张割地求和,马超犹豫不决。韩遂部将杨秋、侯选皆劝求和。于是韩遂遣杨秋为使,直往操寨下书,言割地请和之事。操说:“你且回寨。我来日使人回报。”杨秋辞去。贾诩入见操说:“丞相主意若何?”操说:“公所见若何?”诩说:“兵不厌诈,可伪许之;然后用反间计,令韩、马相疑,则一鼓可破也。”操抚掌大喜说:“天下高见,多有相合。文和之谋,正我心中之事也。”于是遣人回书,言:“待我徐徐退兵,还你河西之地。”一面教搭起浮桥,作退军之意。马超得书,谓韩遂说:“操虽然许和,奸雄难测。倘不准备,反受其制。超与叔父轮流调兵,今日叔向操(指与对方对阵),超向徐晃;明日超向操,叔向徐晃:分头提备,以防其诈。”韩遂依计而行。
早有人报知曹操。操顾贾诩说:“我事济矣!”问:“来日是谁合向我这边?”人报说:“韩遂。”次日,操引众将出营,左右围绕,操独显一骑于中央。韩遂部卒多有不识操者,出营观看。操高叫说:“你诸军欲观曹公耶?我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诸军皆有惧色。操使人过阵谓韩遂说:“丞相谨请韩将军会话。”韩遂即出阵;见操并无甲仗,亦弃衣甲,轻服匹马而出。二人马头相交,各按辔对话。操说:“我与将军之父,同举孝廉,我尝以叔事之。我亦与公同登仕路,不觉有年矣。将军今年妙龄几何?”韩遂答说:“四十岁矣。”操说:“往日在京师,皆青春年少,何期又中旬矣!安得天下清平共乐耶!”只把旧事细说,并不提起军情。说罢大笑。相谈有一个时辰,方回马而别,各自归寨。早有人将此事报知马超。超忙来问韩遂说:“今日曹操阵前所言何事?”遂说:“只诉亦师旧事耳。”超说:“安得不言军务乎?”遂说:“曹操不言,我何独言之?”超心甚疑,不言而退。
却说曹操回寨,谓贾诩说:“公知我阵前对语之意否?”诩说:“此意虽妙,尚未足间二人。某有一策,令韩、马自相仇杀。”操问其计。贾诩说:“马超乃一勇之夫,不识机密。丞相亲笔作一书,单与韩遂,中间朦胧字样,于要害处,自行涂抹改易,然后封送与韩遂,故意使马超知之。超必索书来看。若看见上面要紧去处,尽皆改抹,只猜是韩遂恐超知甚机密事,自行改抹,正合着单骑会语之疑;疑则必生乱。我更暗结韩遂部下诸将,使互相离间,超可图矣。”操说:“此计甚妙。”随写书一封,将紧要处尽皆改抹,然后实封,故意多遣从人送过寨去,下了书自回。果然有人报知马超。超心愈疑,径来韩遂处索书看。韩遂将书与超。超见上面有改抹字样,问遂说:“书上如何都改抹糊涂?”遂说:“原书如此,不知何故。”超说:“岂有以草稿送与人耶?必是叔父怕我知了详细,先改抹了。”遂说:“莫非曹操错将草稿误封来了。”超说:“我又不信。曹操是精细之人,岂有差错?我与叔父并力杀贼,奈何忽生异心?”遂说:“你若不信我心,来日我在阵前赚操说话,你从阵内突出,一枪刺杀便了。”超说:“若如此,方见叔父真心。”
两人约定。次日,韩遂引侯选、李堪、梁兴、马玩、杨秋五将出阵。马超藏在门旗里。韩遂使人到操寨前,高叫:“韩将军请丞相攀话。”操乃令曹洪引数十骑径出阵前与韩遂相见。马离数步,洪马上欠身言说:“夜来丞相拜意将军之言,切莫有误码率。”言讫便回马。超听得大怒,挺枪骤马,便刺韩遂。五将拦住,劝解回寨。遂说:“贤侄休疑,我无歹心。”马超那里肯信,恨怨而去。韩遂与五将商议说:“这事如何解释?”杨秋说:“马超倚仗武勇,常有欺凌主公之心,便胜得曹操,怎肯相让?以某愚见,不如暗投曹公,他日不失封侯之位。”遂说:“我与马腾结为兄弟,安忍背之?”杨秋说:“事已至此,不得不然。”遂说:“谁可以通消息?”杨秋说:“某愿往。”遂乃写密书,遣杨秋径来操寨,说投降之事。操大喜,许封韩遂为西凉侯、杨秋为西凉太守,其余皆有官爵。约定放火为号,共谋马超。杨秋拜辞,回见韩遂,备言其事:“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遂大喜,就令军士于中军帐后堆积干柴,五将各悬刀剑听候。韩遂商议,欲设宴赚表马超,就席图之,犹豫未决。
不想马超早已探知备细,便带亲随数人,仗剑先行,令庞德、马岱为后应。超潜步入韩遂帐中,只见五将与韩遂密语,只听得杨秋口中说道:“事不宜迟,可速行之!”超大怒,挥剑直入,大喝说:“群贼焉敢谋害我!”众皆大惊。超一剑望韩遂面门剁去,遂慌以手迎之,左手早被砍落。五将挥刀齐出。超纵步出帐外,五将围绕混杀。超独挥宝剑,力敌五将。剑光明处,鲜血溅飞:砍翻马玩,剁倒梁兴,三将各自逃生。超复入帐中来杀韩遂时,已被左右救去。帐后一把火起,各寨兵皆动。超连忙上马,庞德、马岱亦至,互相混战。超领军杀出时,操兵四至:前有许褚,后有徐晃,左有夏侯渊,右有曹洪。西凉之兵,自相并杀。超不见了庞德、马岱,乃引百余骑,截于渭桥之上。天色微明,只见李堪领一军从桥下过,超挺枪纵马逐之。李堪拖枪而走。恰好于禁从马超背后赶来。禁开弓射马超。超听得背后弦响,急闪过,却射中前面李堪,落马而死。超回马来杀于禁,禁拍马走了。超回桥上住扎。操兵前后大至,虎卫军当先,乱箭夹射马超。超以枪拨之,矢皆纷纷落地。超令从骑往来突杀。争奈曹兵围裹坚厚,不能冲出。超于桥上大喝一声,杀入河北,从骑皆被截断。超独在阵中冲突,却被暗弩射倒坐下马,马超堕于地上,操军逼合。正在危急,忽西北角上一彪军杀来,乃庞德、马岱也。二人救了马超,将军中战马与马超骑了,翻身杀条血路,望西北而走。曹操闻马超走脱,传令诸将:“无分晓夜,务要赶到马儿。如得首级者,千金赏,万户侯;生获者封大将军。”众将得令,各要争功,迤逦追袭。马超顾不得人马困乏,只顾奔走。从骑渐渐皆散。步兵走不上者,多被擒去。止剩得三十余骑,与庞德、马岱望陇西临洮而去。
一条不算太高明的反间计,决定了一场战争,看来反间计的确威力无比。为什么反间计容易成功?主要原因是大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猜疑,相互之间不信任,便让敌方有机可乘。再者说,反间计实行起来不用费太多的力气,就算不成功,自己损失也不大。
33-3:邓艾用计间后主  刘禅信谗贬良将
三国后期,姜维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姜维为了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数次伐魏,但都是有胜有负,有人劝姜维还是守好自己的土地就算了,不要伐魏了,可姜维决定已定,既然受了丞相遗命,就该想办法完成丞相的大业。
于是姜维又率兵来伐中原,这时碰到了厉害的对手,曹魏名将邓艾。姜维难以取胜,只好退守。不久,姜维又重整兵马再与邓艾交战,斗智斗勇,终于大败邓艾。邓艾决定据守不战,姜维连日围寨,邓艾只是不出战。
邓艾觉得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就与众将商议对策,司马望说:“蜀后主刘禅宠信宦官黄皓,又终日沉溺于酒色,不明事理,如果能用反间计离间他君臣二人,必能成功。邓艾觉得此计挺好,于是派襄阳人党钧前去成都施行此计。党均带着金珠宝物,到成都和黄皓接上了头,这个黄皓就开始布散流言,说姜维怨望天子,不久投魏。于是成都人人所说皆同。黄皓奏知后主,即遣人星夜宣姜维入朝。
却说姜维连日搦战,邓艾坚守不出。维心中甚疑。忽使命至,诏维入朝。维不知何事,只得班师回朝。邓艾、司马望知姜维中计,遂拔渭南之兵,随后掩杀。只见前面蜀兵旗帜整齐,人马徐徐而退。邓艾叹说:“姜维深得武侯之法也!”因此不敢追赶,勒兵回祁山寨去了。
且说姜维至成都,入见后主,问召回之故。后主说:“朕为卿在边庭,久不还师,恐劳军士,故诏卿回朝,别无他意。”维说:“臣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废。此必中邓艾反间之计矣。”后主无言以对。
后来,魏国发生大乱,司马昭发动叛乱,杀了皇帝曹髦。立了新君。姜维听到此消息,又准备伐中原,并劝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姜维这次伐魏,非常顺利,邓艾眼见支持不住,就又想起了反间计,又派人去成都找黄皓,黄皓收了礼,就替人家办事,造谣说姜维要造反。后主在成都,还专门听信宦官黄皓之言,又溺于酒色,不理朝政。当时的右将军阎宇,身无寸功,只因阿附黄皓,遂得重爵;闻姜维统兵在祁山,让黄皓替他说情,于是黄皓来见后主说:“姜维屡战无功,可命阎宇代之。”后主从其言,遣使赍诏,召回姜维。
维正在祁山攻打寨栅,忽一日三道诏至,宣维班师。维只得遵命,先令洮阳兵退,次后与张翼徐徐而退。姜维回到汉中,歇住人马,自与使命入成都见后主。后主一连十日不朝。维心中疑惑。是日至东华门,遇见秘书郎郤正。维问说:“天子召维班师,公知其故否?”正笑说:“大将军何尚不知?黄皓欲使阎宇立功,奏闻朝廷,发诏取回将军。今闻邓艾善能用兵,因此寝其事矣。”维大怒说:“我必杀此宦竖!”郤正止之说:“大将军继武侯之事,任大职重,岂可造次?倘若天子不容,反为不美矣。”维谢说:“先生之言是也。”次日,后主与黄皓在后园宴饮,维引数人径入。早有人报知黄皓,皓急避于湖山之侧。维至亭下,拜了后主,泣奏说:“臣困邓艾于祁山,陛下连降三诏,召臣回朝,未审圣意为何?”后主默然不语。姜维要杀掉黄皓,无奈后主极力保护,姜维忿忿而出。
姜维的失败与蜀国的国力衰微有关,但这是其中的一方面,可后主不明真相,屡屡中邓艾反间之计,即便是姜维再有能力,也没有回天之力。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译文:人不自己迫害自己,受迫害必然是真的;真的变假,间谍便乘机活动。《易经·蒙》卦说:把他骗得乖乖的,顺着他活动。
现代话:自残骨肉
34-1:周瑜导演苦肉计  曹操上当败赤壁
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后,又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旱大营的作战方案。恰在此时,已投降曹操的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来到周瑜大营诈降。心如明镜的周瑜又装聋卖傻,将计就计,故意接待了二蔡。一天夜里,周瑜正在帐内静思,黄盖潜入帐中来见,也提出火攻曹军的作战方案。周瑜告诉黄盖:他正准备利用前来诈降的蔡中、蔡和为曹操通报消息的机会,对曹操实行诈降计。并说:要使曹操堕于诈降计,必须有人受些皮肉之苦。黄盖当即表示:为报答孙氏厚思和江东的事业,甘愿先受重刑,尔后再向曹操诈降。
第二天,周瑜召集诸将于大帐之中,他命令诸将各领取3个月的粮草,分头作好破曹的作战准备。黄盖打断周瑜的话茬,抢先说:“不要说3个月,就是支用30个月的粮草,也无济于事。如果这个月内能打败曹操,那再好不过了;如一月之内不能击溃他,倒不如依了张子布的主意,干脆束手投降。”周瑜闻听到这种灭自家威风、长他人志气、动摇军心的投降论调后,勃然大怒,喝令左右将黄盖推出帐外,斩首示众。黄盖也不示弱,他以江东旧臣的资格倚老卖老,根本就没把周瑜放在眼里。这就越发使周瑜怒不可遏,他立命从速斩决。周、黄矛盾的升级激化使诸将悄悄不安。大将甘宁以黄盖乃东吴旧臣为由,替黄盖求情,被一阵乱棒打出大帐。众文武一见大都督火冲脑门,老将黄盖死在眼前,就一齐跪下,苦苦为黄盖讨饶。看在众人的面子,周瑜这才松了口,将立即斩决改为重打100脊杖。众文武还觉得杖罚过重,仍苦求周瑜抬手。周瑜此次寸步不让,他掀翻案桌,斥退众官,喝令速速行杖。行刑的士兵把黄盖掀翻在地,剥光衣服,狠狠地打了50脊杖。众官员见状再次苦苦求免,周瑜这才恨声不绝地退入帐中。周瑜和黄盖导演的双簧苦肉计,几乎瞒过了所有的文武官员。惟独一人心里清楚,他一言不发,袖手旁观,他就是诸葛亮。
这50军棍将黄盖打得也真够惨的,他皮开肉绽,鲜血迸流,一连昏死过几次。其他将领来探视时,黄盖守口如瓶,只是长吁短叹,似乎有许多难言的隐情。当他的密友阚泽抱着怀疑的态度前来视疾时,黄盖才道出了实情,并转请素有忠义和胆识的阚泽替他潜去曹营代献诈降书信。富有阅历、老谋深算的曹操,面对潜至的阚泽和诈降书,将信将疑。但阚泽也决非等闲之辈,他既具胆识,又能言善辩,最终使曹操不得不信。恰在此时,已混入周瑜帐下的蔡中、蔡和两人也遣人送来了周瑜怒杖黄盖的密报。阚泽离开曹营回去之后,又使人给曹操带去了密信,进一步约定了黄盖来降时的暗号和标识。这期间,蔡和、蔡中也从江南岸为曹操暗通消息。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更使曹操对黄盖“投降”一事深信不疑了。
曹操水军多由北方人组成,他们不适应水上生活,不少人因颠簸晕船而发生疾病。另外,周瑜等虽然确定了火烧战船的作战方案,但曹操水军战船各自独立,一船着火,他船尚可以迅速离去。为了为火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周瑜又巧妙地让庞统潜至曹营,为曹操献上了将战船拴到一起的“连环计”。这样一来,曹操的战船或30只一队,或50只一组,都用铁锁连到了一起,并在船上铺了木板,士卒战马往来如履平地。晕船的问题解决了,不仅士卒为之欢呼雀跃,就是久经战阵、深明兵法的曹操,面对稳如泰山的船阵,也自以为得计。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二十日,孙刘联军方面已作好大战前的准备与部署。诸葛亮设坛祭风三日,是夜将近三更时分,果然东南风渐起,并越来越急。黄盖也将准备好的20只大船,装满芦苇干柴,浇上鱼油,铺好引火用的硫黄、焰硝等物,然后用青布油单遮盖好,船头还钉满大钉,船上又树起诈降的联络标识“青龙牙旗”。每条大船后面各系着行动便捷的小船“走舸”。黄盖还特派小卒持书与曹操约定当晚来降。周瑜也安排好接应黄盖的船只和进攻的后续队伍。
江北的曹操,正在大寨中与诸将等待消息时,黄盖的密信送到。信中称:因周瑜关防甚严,黄盖一时无计脱身。巧遇鄱阳湖运粮船队到寨,周瑜遂命黄盖巡逻,这才有了出营的机会。于是,定于当晚二更来降,插着青龙牙旗的船队就是来降的粮船。曹操见书大喜,与诸将来到水寨的大船之上,专等黄盖的到来。
黄盖座船的大旗上,写着“先锋黄盖”四个大字。他指挥着诈降的船队,趁着呼呼的东南风向北岸疾进如飞。当曹操看到黄盖的船队远远驶来时,高兴异常,认为这是老天保佑他成功。但曹操的部下程昱却看出了破绽,他认为满载军粮的船只不会如此轻捷,恐怕其中有诈。曹操一听有所醒悟,立即遣将驱船前往,命令黄盖来船于江心抛锚,不准靠近水寨。但为时已晚。此时,诈降的船队离曹军水寨只有二里水面,黄盖大刀一挥,前面的船只一齐放火。各船的柴草、鱼油立即燃烧起来,火乘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冲入曹操水寨。曹军战船一时俱燃,因各船已被铁锁连在一起,所以水寨顿时成为一片火海。大火又迅速地延及北岸的曹军大营。危急中,曹操在张辽等十数人护卫下,狼狈换船逃奔北岸。孙刘的各路大军乘胜同时并进,曹军被火焚水溺、着枪中箭而死的不可胜数,曹操本人也落荒而逃。周瑜、黄盖的“苦肉计”、“诈降计”,至此取得重大成果,它是孙刘联军取得赤壁大战胜利的重要计谋之一。
34-2:丁斐救主舍已利  放出牛马救曹操
在曹洪被马超战败,丢失潼关之后,曹操率领后续部队赶至潼关关前。在曹操与马超的首次交锋中,曹军溃败。马超统领庞德、马岱等,直入曹军,要亲自捉拿曹操。马超的凌厉攻势,迫使曹操“割须弃袍”,狼狈而逃。在危急之时,幸好曹洪赶到,才好歹保住了曹操的性命。曹操逃回大营后,一面传令坚守寨栅,不许出战;一面谋画击败马超、韩遂的计划。他责令徐晃引精兵4000径袭潼关后路河西,他自己则督军渡过渭水。然后,两路夹击,一举消灭马、韩诸部。马超得知曹军的意图后,主张抢占渭河北岸,遏制曹兵渡河。韩遂则主张按兵法中“兵半渡可击”的战术,陈兵南岸,待到曹军渡至一半时,乘机猛攻。他认为,此举足以使曹操大军皆死于渭河之内。这样,马超就采纳了韩遂的建议。当曹军部分精兵渡至北岸,曹操亲自带领百余名护卫军将坐于南岸,观看大军渡河时,马超突然率军杀至,冲到离曹操仅有百步的地方。在曹操生死在眼前的危急关头,曹操的虎卫军骁将许褚,扶起曹操急奔河边。他挟起曹操一跃就跳上离岸边一丈多远的船上,撑船向河心划去,曹操趴在许褚的脚下,狼狈至极。马超赶到河边后,见曹船已到河心,就弯弓搭箭,命令将士沿河向曹船猛射,刹那问,矢如雨急,船上的驾舟和护卫士卒几十人都应弦而倒;许褚一边用左手举起马鞍遮住如飞蝗般的来箭,护卫着曹操;一边用双腿夹着船舵,以右手使篙撑船。曹操与许褚处在危险之中,正当他两拼命挣扎之时,射来的箭突然越来越少。于是,许褚乘机快速将船划至北岸,使曹操再次死里逃生。原来当时的渭南县令丁斐正在南山之上,他看到马超的追杀使曹操时刻都有生命之虞。于是,他打开寨门,将所有的牛马驱赶出来。一时间,满山遍野到处是牛马,西凉兵见状,都回过头来争抢牛马,无心追赶狂逃的曹操,曹操也因此化险为夷。曹操上岸后,对前来拜见问安的诸将大笑说:“我今天差点被这些毛贼所困!”他问是谁用“纵牛马以诱敌”的妙计救了他?有人告诉他说是渭南县令丁斐。丁斐入见时,曹操感激地说:“如果不是你的良谋,我就会被贼所擒俘。”于是,他立即提拔丁斐为典军校尉。
丁斐的纵牛马以诱敌,实际就是以利诱之的谋略,利益会使人的目标改变,利欲熏心使许多人迷失方向。诱的方法有多种,但应当明确的是应该以小利获大利,否则得不偿失,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34-3:姜维无奈背水阵  反败为胜破王经
司马师病死后,司马昭以大将军录尚书事,专决中外事务。姜维得讯,以为司马师新丧,司马昭初握重权,必不敢擅离洛阳,可乘机伐魏,以取中原。后主刘禅准其所请,命往汉中作战前准备。征西大将军张翼自以蜀地浅狭,钱粮浅薄,不宜远征。姜维不从。张翼见出兵已势在必行,便向姜维提议道:“以往多不克而还,皆因出兵动作过于迟缓。兵法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若火速进兵,使魏兵淬不及防,必然全胜矣。”
姜维于是引兵5万远征,兵至洮水,魏雍州(今陕西西安)刺史王经、征西将军陈泰得到前线战报。王经先率兵马步骑7万人迎战。姜维似已成竹在胸,对张翼、夏侯霸各授机宜,先使二人领兵去作准备,他自己乃引大军背依洮水列阵。王经见姜维此等阵势,回头对其牙将张明、花永、刘达、朱芳四人说:“蜀兵背水为阵,败则将全部投没于水中。姜维骁勇,你们四位可与交战,若其后退,便可追击。”王经企图恃众将姜维逼退,以使覆没于洮水之中。四将领令,分左右杀出,来战姜维。姜维似乎已知王经心意,略战几个回合,拨转马头,望本阵便走,若有难敌的样子。王经不知是计,大驱士众一齐赶上,想要追杀蜀军。姜维率军往洮西而退,待退到洮水岸边,对众将士大呼道:“形势如此急迫,诸将何不努力!”众将听姜维一呼,见后退无路,便掉头奋力杀向魏军。王经支持不住,被打得大败。此时,早已准备好的张翼、夏侯霸又率兵抄了王经的后路,分两路杀来,王经被围在当中。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直如入无人之境。魏兵大乱,自相践踏,死者大半,被逼无路,逃入洮水者不计其数,斩首万余,尸遗遍野,血流成河。王经只率百骑杀出重围,径往狄道(今甘肃临姚)败去。逃入城中,闭门不出。
背水列阵,按照兵法,乃是兵家大忌。一代名将韩信在破赵之际,依据对当时的形势分析,敌众我寡,毅然采取出奇制胜之谋,背水列阵,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使自己身处绝境,故当两军交接时,人人殊死而战,使弱寡变为强大,人人以一当十,最终以弱制强。姜维所用计谋正是背水一战的翻版。实际上是万不得已而用此计。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原文: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译文:敌方兵力强大,不能硬打,应当运用谋略,使仓储自相牵制,借以削弱他的力量。《易经·师》卦说:将帅靠指军不偏不倚,惯打胜仗的就是用兵如神。
现代话:连续用招
35-1:庞统巧设连环计  周瑜赤壁立奇功
赤壁大战时,周瑜巧用反间,让曹操误杀了熟悉水战的蔡瑁、张允,又让庞统 向曹操献上锁船之计,又用苦肉计让黄盖诈降。三计连环,打得曹操大败而逃。在“反间计”那一章里,我们讲了周瑜让曹操误杀蔡、张二将之事,曹操后悔 莫及,更要命的是曹营再也没有熟悉水战的将领了。 东吴老将黄盖见曹操水寨船只一个挨一个,又无得力指挥,建议周瑜用火攻曹军,并主动提出,自己愿去诈降,趁曹操不备,放火烧船。周瑜说:“此计甚好, 只是将军去诈降,曹贼肯定生疑。”黄盖说:“何不使用苦肉计?”周瑜说:“那 样,将军会吃大苦。”黄盖说:“为了击败曹贼,我甘愿受苦。” 第二日,周瑜为从将在营中议事。黄盖当从顶撞周瑜,骂周瑜不识时务,并极 力主张投降曹操。周瑜大怒,下令推出斩首。众将苦苦求情:“老将军功劳卓著, 请免一死。”周瑜说:“死罪既免,活罪难逃。”命令重打一百军棍,打得黄盖鲜血淋漓。 黄盖私下派人送信曹操,大骂周瑜,表示一定寻找机会前去降曹。曹操派人打 听,黄盖确实受刑,现正在养伤。他将信将疑,于是,派蒋干现次过江察看虚实。 周瑜这次见了蒋干,指责他盗书逃跑,坏了东吴的大事。这次过江,又有什么打算?周瑜说:“莫怪我不念旧情,先请你住到西山,等我大破曹军之后再说。” 把蒋干给软禁起来了。
其实,周瑜想再次利用这个过于自作聪明的呆子,所以名为 软禁,实际上又在诱他上钩。一日,蒋干心中烦闷,在山间闲逛。忽然听到从一间茅屋中传出琅琅书声。蒋 干进屋一看,见一隐士正在读兵法,攀谈之后,知道此人是名士庞统。他说,周瑜 年轻自负,难以容人,所以隐居在山里。蒋干果然又自作聪明,劝庞统投奔曹操,夸耀曹操最重视人才,先生此去,定得重用。庞统应允,并偷偷把蒋干引到江边僻 静处,坐一小船,悄悄驶向曹营。 蒋干哪里会想到又中周瑜一计!原来庞统早与周瑜谋划,故意向曹操献锁船之计,让周瑜火攻之计更显神效。 曹操得了庞统,十分欢喜,言谈之中,很佩服庞统的学问。他们巡视了各营寨, 曹操请庞统提提意见。庞统说:“北方兵士不习水战,在风浪中颠簸,肯定受不了,怎能与周瑜决战?”曹操问:“先生有何妙计?”庞统说:“曹军兵多船众,数倍 于东吴,不愁不胜。为了克服北方兵士的弱点,何不将船连锁起来,平平稳稳,如 在陆地之上。”曹操果然依计而行,将士们都十分满意。一日,黄盖在快舰上满载油、柴、硫、硝等引火物资,遮得严严实实,他们按 事先与曹操联系的信号,插上青牙旗,飞速渡江诈降。这日刮起东南风,正是周瑜 他们选定的好日子。曹营官兵,见是黄盖投降的船只,并不防备,忽然间,黄盖的船上火势熊熊,直冲曹营。风助火势,火乘风威,曹营水寨的大船一个连着一个,想分也分不开,一齐着火,越烧越旺。周瑜早已准备快船,驶向曹营,只杀得曹操 数十万人马一败涂地。曹操本人仓皇逃命,捡了一条性命。
35-2:王允巧使连环计  貂蝉能抵几万兵
司徒王允一直想为国除害,搞掉董卓。一天晚间,他执杖信步来到后园,正为无计可除董卓而仰天垂泪,忽听有人在牡丹亭旁长吁短叹。王允过去一看,原来是府中歌伎韶蝉。貂蝉自幼被王允收养于府中,学习歌舞,美而聪慧,王允待若亲女。王允起初以为她是为儿女私情而深夜于此长叹。后经询问,方知她是蒙王允养育之恩,常思报效。王允见状,计上心来,便把貂蝉请到画阁中,向她流泪跪拜说:“汉家天下全寄托在您的身上了!奸臣董卓,阴谋篡位;朝中文武,束手无策。董卓有一义儿,姓吕,名布,骁勇无比。董、吕二人都是好色之徒。我,打算用连环计:先将你许嫁吕布,然后献给董卓。你便从中找机会离间他二人反目成仇,让吕布杀掉董卓,为国家除掉大患。不知您同意否?”貂蝉当即表示甘愿献身实施“连环计”。
次日,王允便请良匠以家藏宝珠数颗嵌饰金冠一顶,使人密送吕布。吕布受冠大喜,即亲到王允宅致谢。酒至半酣,王允叫貂蝉盛妆而出,与吕布相见。吕布仗着几分酒意,与貂蝉眉来眼去。王允趁机指着貂蝉对吕布说:“我想将小女送给将军为安,不知将军同意否?”吕布大喜过望,拜谢而回,只盼王允早送貂蝉来。
几天后,王允趁吕布不在,便请董卓次日来家中赴宴。王允又唤貂蝉出来以歌舞助兴。董卓很为貂蝉绝妙的舞姿和娇美的容颜所倾倒,称赏不已。王允便说:“这是我家歌伎貂蝉。我想将她献给太师,不知太师肯收留否?”董卓闻言大喜,再三称谢。席散后,王允即命先将貂蝉送到相府,然后亲送董卓回府。
等到吕布前来打探,王允又骗吕布说:太师已经带貂蝉回去与你完婚。次日晨,吕布到相府打探消息。董卓侍妾告诉吕布:“昨夜太师与新人共眠,至今未起。”吕布闻言大怒。董卓一日入朝议事,吕布执戟相随。吕布趁董卓与献帝交谈的机会,策马径到相府来见貂蝉。貂蝉请吕布至后园凤仪亭互诉衷肠。貂蝉泪汪汪地对吕布说:“自初见将军,我即暗暗以身相许。谁想太师起不良之心,将我占有。自入相府,我即痛不欲生,只因未与将军一诀,故忍辱偷生至今日。今日既已与您相见,我当死于君前,以明我志!”说罢,即手攀曲栏,往荷花池便跳。吕布慌忙抱住貂蝉。
董卓在殿上,回头不见了吕布,心中怀疑,忙辞了献帝,登车回府。寻入后园,见吕布正与貂蝉在风仪亭下共话。画戟倚在一边。董卓勃然大怒,大喝一声。吕布忽见董卓来到,慌忙便跑,董卓抢过画戟,挺着赶来。董卓体胖赶不上,便掷戟刺吕布,吕布打戟落地,夺门而逃。
董卓回后堂问貂蝉说:“你为何与吕布私通?”貂蝉流泪说:“我在后园看花,吕布突然而至,我见其居心不良、动手动脚,便欲投荷池自尽,却被这厮抱住。正在生死之间,幸亏太师赶到救了性命。”董卓说:“我想将你赐给吕布,何如?”貂蝉闻言大惊,哭道:“妾宁死不辱!”边说边抽下壁上的宝剑就要自杀。董卓连忙劝住。
董卓即日带貂蝉还坞,百官俱拜送。车已去远,吕布凝望车尘,叹息痛恨。王允装作惊讶地问道:“这么长时间,还未送给您?”吕布恨恨地说:“已被老贼占为已有了!”王允佯装不信,吕布便将前事一一说给王允听。王允听罢,半晌不语,良久才说:“想不到太师作出此等禽兽之行!”因请吕布到家中商议。商议问,王允又激吕布说:“太师*我之女,夺将军之妻,诚为天下耻笑。然而我是老朽无能之辈,无所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吕布怒气冲天,拍案大叫:“誓杀董贼,以雪我耻!”王允见时机成熟,便说:“将军若扶持汉室,便是忠臣,当流芳百世;若助董卓,便是反臣,当遗臭万年。”吕布闻言即拔刀刺臂出血,誓杀董卓。王允跪谢说:“大汉天下,全仰仗将军了!”
随即,二人又请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共商诛董卓之策。最后决定请当初为董卓劝降吕布的李肃奉献帝诏书前往坞请董卓入朝议事。同时让吕布奉献帝密诏,带领甲兵伏于朝门之内,待董卓入朝时诛杀之。李肃因怨董卓不迁其官,因而慨然依计至坞,奉诏宣董卓入朝。董卓即排驾回朝,群臣迎遏于道。到北掖门,董卓所带军兵尽被挡在门外,只让董卓及其车夫进入宫内。吕布率伏兵一拥而上,将董卓刺死于殿门之前。随后:王允、吕布等,又派人擒杀董卓死党李儒等人,并派军前去查抄董卓家产人口。
35-3:司马昭用连环计  邓艾钟会皆身亡
邓艾在阴平度险成功之后,紧接着便挥师南下,夺江油、取涪城、克绵竹,最后终于迫使后主刘禅出降,邓艾进据成都。而在剑阁的姜维,却故意向钟会缴了械,邓艾因此痛恨钟会。对于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邓艾修了一封书信,致送给在洛阳的司马昭,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对于魏国的军队,在大战之后,将士疲劳,不宜立即又驱上新的伐吴的战场,可暂作休整,并进行伐吴的准备;对已经投降的刘禅,要宽厚相待,建议封他为扶风王,表明投降了的国君依然不失其尊显的地位,这对尚未投降的吴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对于吴国,可采取先礼而后兵的手段,派出使臣,向吴国国君孙休晓以利害,劝他投降,这样便可不战而胜。
司马昭读书信之后,怀疑邓艾有专权的野心,便先写了一封亲笔信送给监军卫瓘,然后给邓艾发去一道诏书,对邓艾的战功大加褒扬,同时封邓艾为太尉。邓艾接受了诏书之后,卫瓘将司马昭那封亲笔信交给邓艾看,信上说,邓艾所提的各种事情,须要等候朝廷的指示,不可擅自作主施行。邓艾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既然奉了朝廷的命令全面负责指挥这一次的战争,他怎么好阻挡我?”于是又作了一封书信,交给使臣带回洛阳。
当时朝内大臣都传言邓艾有谋反之心,司马昭更加猜疑,正好这时收到了使臣带回来的书信,司马昭拆开一看,只见信上写道:“邓艾奉命西征,首恶既已降服,我应当有权处理一些事情,以安定刚刚归附的民心。如果什么事情都等待朝廷的命令,道路遥远,往来递送,拖引时间。《春秋》一书上说:‘大将出征,只要是可以安定朝廷,有利国家的事,可以独立作主。’如今吴国还没有归附,有可能与蜀相勾结,因此不应该按照平常的办法行事而丧失时机。兵法说:前进不是为了贪图名利,后退也不畏惧降罪。邓艾虽然没有古人那样高尚的节操,也不愿为了避嫌疑而干出有害国家的事情。特此上报,并要照此施行。”
司马昭读完信后十分吃惊,连忙同贾充商量说:“邓艾居功自傲,一意孤行,谋反之心已经暴露了,怎么处理才好?”贾充说:“主公为什么不给钟会一官职,利用他来挟制邓艾呢?”司马昭接受了他的建议,派出使臣,奉了诏书,封钟会为司徒,同时命令卫瓘监督这两路军马。另外又单给卫瓘写了一封亲笔信,让他同钟会一起监视邓艾,以提防他谋反。给钟会的诏书同样是先大大地夸赞一番他的战功,并封他为司徒。
钟会受封之后,便将姜维请来商议道:“邓艾的功劳比我大,又被封为太尉,现在司马公怀疑邓艾有谋反之心,因此命令卫瓘为监军,让我去对付他。姜兄有何高见?”姜维说:“我听说邓艾出身低微下贱,小的时候给农家放牛,现在侥幸从明平抄小路,攀树爬山,立下了这个大功,不是他的主意有什么高明,实在靠的是国家的福气;要不是将军与我相拒于剑阁,邓艾怎么能立这个功?现在他想把刘禅封为扶风王,这是想要讨蜀地人的好,他那谋反之心不用说也看得出来。司马公之怀疑是很有道理的。”这番话很让钟会高兴。姜维又说:“请让你身边的人退下,我有一件事要单独报告你。”钟会便让身边的人全都走开。姜维从怀里取出一幅地图交给钟会,并对他说:“当年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将这副图献给了先帝刘备,并且说:“‘成都一带,沃野千里。百姓充裕,国家富足,是建立霸业的好地方。’先帝因此才以成都作为基地,现在邓艾占据了这里,他的野心怎么会不膨胀?”钟会大喜,又指着地图详细询问西蜀的山川地理形势,姜维全部告诉了他。钟会又问:“用什么办法可以除掉邓艾?”姜维说:“应该乘着司马公怀疑他的时候,赶快上表,报告邓艾谋反的种种行为;司马公必然会命令将军去讨伐,这样便可一举将他拿下了。”钟会听了他的话立刻派人送表章去洛阳,说邓艾目无朝廷,为所欲为,结好蜀地的官民,早晚便要谋反。这个消息使得朝中文武大臣十分吃惊。钟会又派人在半道上截获了邓艾给朝廷的表章,然后模仿邓艾的笔迹,改写成十分傲慢无礼的口气,以此来证实自己诬告的正确。
司马昭见了邓艾的表章;又派遣贾充领3万人马向斜谷进发,自己同了小皇帝曹奂御驾亲征。西曹掾邵悌问道:“钟会的兵力,比邓艾多几倍,只要让钟会去收服邓艾便完全可以了,又何必让主公亲自出马?”司马昭笑道:“你忘了前些日子对我说的话吗?你曾经说过,钟会必然会谋反。我这一次出征,不是为了邓艾,实在是为了钟会。”邵悌笑着说:“我怕大人忘了,才故意这么问。现在既然有了这么个打算,一定要严守秘密,千万不能泄露。”司马昭同意他的意见,于是便率领大军出发。当时贾充怀疑钟会可能谋反,悄悄地对司马昭说了。司马昭回。答:“这一次派遣你出征,我难道也要怀疑你吗?先到长安,自然一切都会清楚。”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原文:全师避敌,在次无咎,未失常也。
译文:全军退却,甩开敌人,以退为进,待机破败,这是不违背正常的法则的。
现代话:不行就跑
36-1:蔡瑁设计鸿门宴  刘备跃马走檀溪
三国演义中走为上计的例子并不太多,要说精彩的还算是刘备跃马走檀溪。这个故事和鸿门宴也差不了多少,也挺精彩。
刘备被曹操追杀,只好投奔他的一家子,荆州刺史刘表。这个刘表(字景升),也是皇族远支。对待刘备也挺好,看刘备走投无路,让刘备在自己的地盘襄阳的新野县屯驻。
有一天,刘表请刘备到荆州相会,刘备随使者来到荆州,在刘表家的后堂里饮酒,酒至半酣,刘表忽然长叹。玄德说:“兄长因为啥事而叹息?”刘表说:“我有心事,一直想问贤弟,只是没有机会。”玄德再欲问时,蔡夫人出立屏后。刘表乃垂头不语。饮宴之后,刘备自已回到新野。
这一年的冬的一天,刘表又派使者来请玄德赴荆州相会。刘表接着,叙礼毕,请入后堂;二人相对饮酒。又是喝到半道,刘表忽然掉了眼泪。玄德又问是怎么回事。刘表说:“我有心事,上次就想告诉你,未得其便。”玄德说:“兄长有何难决之事?倘有用弟之处,弟虽死不辞。”表说:“前妻陈氏所生长子琦,为人虽贤,而柔懦不足立大事;后妻蔡氏所生少子琮,颇聪明。我欲废长立幼,恐碍于礼法;欲立长子,争奈蔡氏族中,皆掌军务,后必生乱:因此委决不下。”玄德说:“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若忧蔡氏权重,可徐徐削之,不可溺爱而立少子也。”表默然。
原来蔡夫人素疑玄德,凡遇玄德与表叙论,必来窃听。是时正在屏风后,闻玄德此言,心甚恨之。玄德也知自己言语有失,假说自己醉了,回馆舍安歇。刘备走后,蔡夫人开始使坏,她对刘表说:“我听刘备之言,足见其有吞并荆州之意。今若不除,必为后患。”刘表不答,但摇头而已。蔡氏乃密召来自己的弟弟蔡瑁,商议此事。蔡瑁说:“请先就馆舍杀之,然后告知主公。”蔡氏也同意。蔡瑁便连夜点军准备。但当晚被一个叫伊籍的人给玄德通了风,玄备因此当夜返回新野。等蔡瑁领军到馆舍时,玄德已去远矣。这第一次算是玄德被救。
蔡瑁见一计不成,又暗与蔡夫人商议,等哪天大会众官于襄阳,就彼处谋之。于是对刘表说:“近年丰熟,应当请众官来襄阳会一下,以表示抚劝之意。请主公主持。”刘表说:“我近日有些毛病,实在是不能去。可令二子为主待客。”蔡瑁说:“公子年幼,恐失于礼节”。刘表说:“可往新野请玄德待客。”瑁一听,暗喜正合我意,便差人请玄德赴襄阳。
大家商量,怕有意外,所以由赵云带马步军三百人同往,保护主公,刘备和赵云一起同赴襄阳。蔡瑁出城迎接,表面上非常客气。随后刘琦、刘琮二子,引一班文武官僚出迎。玄德见二公子俱在,并不疑忌。是日请玄德于馆舍暂歇。赵云引三百军围绕保护。云披甲挂剑,行不离左右。第二天,九郡四十二州官员,都已到齐。蔡瑁密请蒯越计议说:“刘备世之枭雄,久留于此,后必为害,可就今日除之。现今东门岘山大路,已使我弟蔡和引军守把;南门外已使蔡中守把;北门外已使蔡勋守把。止有西门不必守把:前有檀溪阻隔,虽数万之众,不易过也。”蒯越说:“赵云不离玄德,恐难下手。可使文聘、王威二人另设一席于外厅,以待武将。先请住赵云,然后可行事。”蔡瑁听从其言。
当日杀牛宰马,大张筵席。玄德乘‘的卢’马至州衙,命牵入后园拴系。众官皆至堂中。玄德坐在主位,二公子两边分坐,其余各依次而坐。赵云带剑方于玄德之侧。文聘、王威入请赵云赴席。赵云推辞不去。玄德让赵云去,赵云勉强应命(麻烦来了)。蔡瑁在外收拾得铁桶相似,将玄德带来三百军,都遣归馆舍,只待半酣,号起下手。
酒至三巡,伊籍起把盏,至玄德前,以目视玄德,低声谓说:“请上厕所。”玄德会意,即起如厕。伊籍把盏毕,疾入后园,接着玄德,附耳报说:“蔡瑁设计害君,城外东、南、北三处,皆有军马守把。惟西门可走,公宜急逃!”玄德大惊,急解‘的卢’马,开后园门牵出,飞身上马,不顾从者,匹马望西门而走。门吏问之,玄德不答,加鞭而出。门吏当之不住,飞报蔡瑁。瑁即上马,引五百军随后追赶。
却说玄德撞出西门,行无数里,前有大溪拦住去路。那檀溪阔数丈,水通湘江,其波甚紧。玄德到溪边,见不可渡,勒马再回,遥望城西,尘头大起,追兵将至。玄德说:“今番死矣!”遂回马到溪边。回看之时,追兵近矣。玄德着慌,纵马下溪。行不数步,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玄德乃加鞭大呼说:“的卢,的卢!今日妨我!”言毕,那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玄德如从云雾中起。
玄德跃过溪西,顾望东岸,蔡瑁已引军赶到溪边,大叫:“使君何故逃席而去?”玄德说:“我与你无仇,何故欲相害?”瑁说:“我并无此心,使君休听人言。”玄德见瑁手将拈弓取箭,乃急拨马望西南而去。
演义说的马跃檀溪,有点虚构,给神化了,但就当时情况来说,刘备也只有逃跑一条路了,因为刘备求和、投降都不行,因为蔡瑁就想杀死刘备,不要活的。如果硬拼也不行,因为蔡瑁准备充分,另外赵云带的人不多,也不像长坂坡那时曹操想要活赵云,赵云有机会杀七个来回,这次蔡瑁要来个万箭齐发,赵云连一个来回也没机会。所以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了。
36-2:欲建功反遭歧视  鞭督邮而弃小人
汉朝末年,黄巾起义,朝廷无力反抗。只好发布官文,鼓励地方官组织力量抵抗黄巾军,刘备和曹操也就是这时发家的。就说刘备认识了关羽和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然后借机招兵买马,聚了几百人,想效命朝廷,建立军功。
不久,黄巾军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刘备统兵五百,前去破敌。双方在大兴山下相遇开战,副将邓茂被张飞刺中心窝,翻身落马。主将程远志来迎战被关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黄巾军见主将被斩,皆倒戈而走。玄德大胜而回。第二天,青州太守龚景发来求救公文,说黄巾军围城将陷,乞赐救援。刘备接到上司命令带兵五千(比上次多不少兵),同关羽和张飞,前来解青州之围。玄德乃分关公引一千军伏山左,张飞引一千军伏山右,刘备迎敌,假意撤退。黄巾军乘势追赶,方过山岭,玄德军中一齐鸣金,左右两军齐出,玄德麾军回身复杀。三路夹攻,黄巾大败。太守龚景也率民兵出城助战。于是解了青州之围。
后来刘备带兵北上。走了二天,忽闻山后喊声大震。玄德引关、张纵马上高冈望之,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原来是黄巾军首领张角正杀败官军董卓,乘势赶来,忽遇刘备三人冲杀,张角军大乱,败走五十余里。
三人救了董卓回寨。董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说:“没有官职。”董卓甚是瞧不起。玄德出,张飞大怒说:“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便要提刀入帐来杀董卓。玄德与关公急止之说:“他是朝廷命官,岂可擅杀?”飞说:“若不杀这厮,反要在他部下听令,其实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别处去也!”玄德说:“我三人义同生死,岂可相离?不若都投别去便了。”飞说:“若如此,稍解吾恨。”于是三人连夜引军来投朱儁。儁待之甚厚,因此合兵一处,进讨张宝。
朱儁与刘备大战张宝,两战皆胜,黄巾军形势不妙,有一个叫严政的刺杀了张宝,献首投降。朱儁遂平数郡,上表献捷。
又有黄巾余党三人屯据宛城,朝廷派朱儁引兵攻之。朱儁分兵将宛城四面围定,令孙坚攻打南门,玄德攻打北门,朱儁打西门。孙坚首先登城,斩黄巾二十余人,从黄巾溃散。赵弘被孙坚刺下马,孙仲被玄德一箭射死,朱儁大军随后掩杀,斩首数万级,降者不可胜计。南阳一路,十数郡皆平。朱儁班师回京,因有功被封为车骑将军,河南尹。朱儁表奏孙坚、刘备等功。孙坚有人情,当上了别郡司马;只有玄德听侯日久,才得了个安喜县尉。
刘备到任不到四个月,朝廷降诏,凡有军功为长吏者要淘汰。玄德怀疑自己也在被淘汰之列。正赶上督邮来到县里,不管怎样也得好好招待呀,可是督邮特别傲慢无礼。关、张二公俱怒。等到了馆驿,督邮南面高座,玄德侍立阶下。良久,督邮问说:“刘县尉是何出身?”玄德说:“备乃中山靖王之后,自涿郡剿戮黄巾,大小三十余战,颇有微功,因得除今职。”督邮大喝说:“汝诈称皇亲,虚报功绩!目今朝廷降诏,正要淘汰这等滥官汙吏!”玄德喏喏连声而退。归到县中,与县吏商议。吏说:“督邮作威,无非要贿赂耳。”玄德说:“我与民秋毫无犯,那得财物与他?”次日,督邮先提县吏去,让县吏告县尉刘备害民。玄德几番自往求免,俱被门役阻住,不肯放参。
却说张飞饮了数杯闷酒,乘马从馆驿前过,见五六十个老人,皆在门前痛哭。飞问其故。众老人答说:“督邮逼勒县吏,欲害刘公;我等皆来苦告,不得放入,反遭把门人赶打!”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当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飞大喝说:“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那个年代头发长好揪),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
玄德正纳闷间,听得县前喧闹,问左右,答说:“张将军绑一人在县前痛打。”玄德忙去观之,见绑缚者乃督邮也。玄德惊问其故。飞说:“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督邮告说:“玄德公救我性命!”玄德终是仁慈的人,急喝张飞住手。傍边转过关公来,说:“兄长建许多大功,仅得县尉,今反被督邮侮辱。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不如杀督邮,弃官归乡,别图远大之计。”玄德乃取印绶,挂于督邮之颈,责之说:“据汝害民,本当杀却;今姑饶汝命。吾缴还印绶,从此去矣。”
生逢乱世,刘备本想做一清正为民之官,怎奈,天下混乱不堪。当时如果杀督邮,刘备就成了造反的人,与黄巾军一样了。如果不杀督邮,也得被督邮压制的喘不过气。所以为今之计,只有一条,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6-3:姜伯约智躲黄皓  为避祸带兵屯田
当姜维在祁山一带同魏将邓艾殊死战斗时,后主刘禅在成都,听信宦官黄皓的话,贪恋酒色,不理朝政。朝中大臣因后主荒*,对国家前途不免忧心仲仲,一时之间,贤人逐渐离去,而小人却乘虚而入。当时有个名叫阎宇的右将军,什么功也没立,只因善于巴结宦官黄皓,居然爬得很高。他听说姜维在祁山战斗不利的消息,便求黄皓对后主刘禅说:“姜维一次又一次出兵都毫无建树,可以让阎宇代替他。”后主自然听从,便派出使臣,携了诏书,召回姜维。姜维正在祁山进攻魏军的营垒,忽然之间一天连来三道诏书,命他班师。他无可奈何,只好从命。
回到汉中以后,姜维安排好人马,便同使臣一起到成都去面见后主。可后主一连十天都不上朝。姜维心中十分疑惑。这一天来到了东华门,正好遇见秘书郤正。姜维问他:“天子要我班师,你知道是什么缘故吗?”正笑着回答:“大将军怎么还不知道,这是黄皓为了让阎宇立功,请求朝廷,发出诏书召回将军。后来又听说邓艾善于用兵,估计阎宇不是他的对手,这事才又搁下不提了。”姜维一听此言,不由大怒说:“我一定要杀掉这个奴才!”郤正制止他说:“大将军继承诸葛武侯的事业,责任大,职权重,怎么能那么感情用事?如果闹得天子都容不下你,那可就不妙了。”姜维很感激地说:“先生的话很有道理。”
第二天,后主与黄皓在皇宫后花园设宴饮酒,姜维领几个人直接进来。早有人向黄皓通风报信,黄皓慌忙躲到花园的一角。姜维来到亭下,叩拜后主,流着泪说:“臣将邓艾已围困在祁山,陛下接连降下三道诏书,召我回朝,不知陛下是什么意思?”后主默默不语。姜维又说:“黄皓奸邪狡猾,专擅朝政,与东汉末年那些祸乱国家的宦官没什么两样。只有早早杀掉此人,朝廷才可以安宁,中原才可以恢复。”后主笑着说:“黄皓不过是一个供使唤的小臣,就算他专权,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你又何必把他放在心上?”姜维叩头说:“陛下今日不除黄皓,灾祸很快便会降临了!”后主说:“爱一个人便愿意他活下去,恨一个人便要他死,你怎么连一个宦官也容不下?”说着便命人到花园一侧去找来黄皓,让他向姜维叩头请罪。黄皓哭鼻子抹眼泪地说:“我不过是伺候皇上罢了,并不曾干与国政。将军千万不要听信外人的传言,想要杀我。我这条小命就掌握在将军的手里,还请将军可怜可怜我。”说罢,又是叩头,又是哭号。
姜维愤愤而出,见郤正,将这些情况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他。郤正说:“将军将有大祸临头了。将军若有个三长两短,国家也就完蛋了。”姜维说:“请先生教我保国安身的办法。”正说:“陇西有一个地方,名叫沓中,那里土地十分肥沃。将军何不仿效诸葛武侯屯田的事,上报天子,前往杏中屯田?这样,一可以收获粮食以供军中之用,二可以夺取陇右大片土地城池,三可以使魏国军队不敢对我汉中轻举妄动,最后,将军在外握有兵权,谁也不敢算计你,可以避祸。这就是保国安身的办法,将军应早早去实行。”姜维大喜,道谢说:“先生的话真是金玉良言。”第二天,姜维上表后主,要求去沓中屯田,仿效诸葛亮,后主答应了,他便回到汉中。
“三十六计走为上”,这个智谋故事的核心在于一个“避”字,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乃俊杰,有时候还要学会避祸自保,避免与敌手正面相撞,使自己得不偿失。这种谋略的表现形式很多,可以从时间上分为防患于未然和补救于事后,可以从态度分为积极遏制和消极避让,可以从手段上分为正当和担曲。“走”或“不走”有时的确要费一番思量。该走的时候不走,不该走的时候又走了,都会产生困扰。所以,“走”也是一门艺术,既要掌握时机,也要靠点运气,才能走得正是时候,走得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