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东北葡萄糖生产厂:适用的教法──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9:59:24
适用的教法──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七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叶小兵 DIV.MyFav_1191822968988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2968988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2968988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2968988 SPAN.MsoFootnoteReference{VERTICAL-ALIGN: super}DIV.MyFav_1191822968988 SPAN.MsoEndnoteReference{VERTICAL-ALIGN: super}DIV.MyFav_1191822968988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DIV.MyFav_1191822968988 OL{MARGIN-BOTTOM: 0cm}DIV.MyFav_1191822968988 UL{MARGIN-BOTTOM: 0cm}

 

今年暑期在内蒙古乌兰浩特举行了全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大赛,每个省、区、直辖市选送两名历史教师在会上进行课堂教学。我有幸参加了这一历史教学的盛会,听了很多课,大开眼界,受益颇多,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这里谈谈教学方法的适用性问题。

 

还是从参赛的一节初二历史课说起吧。在这节课上,教师为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一上来就将班上的学生分为两组,然后以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抢答问题;每一次学生抢答后,教师带领全班学生鼓掌以示鼓励,并在黑板上以“正”字记下该组抢答的次数。到这节课要结束时,教师还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奖品,送给胜出的一组。

 

课后,我问这位教师是不是经常采用这种竞赛抢答的方法,她回答说每节课都用。我又问效果怎么样,她说非常好,学生可有积极性了。看着她年轻的脸上充满着自信,我就没有再说下去。但是,在这次大赛的总结会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请老师们思考,这就是历史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导向性与适用性,我甚至用了这样的提法:避免教法上的低龄化。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现在有不少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采用游戏、竞赛、猜谜等方法,以及演讲或让学生齐声朗读学习材料。我想其目的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这些教法是不是适用于初中的历史教学?若长期使用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在我看来,有些教法可能更适用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的教学,或者是其他学科的教学,而不一定完全适合用于历史课堂教学。我说“教法上的低龄化”,就有这个意思在其中。这样说的理由有很多,首先是因为历史教学本是对人类发展历程的把握和认识,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务,需要学生掌握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与探索,展开深入而缜密的思考,这完全不是儿戏所能解决的。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师的工作职能之一,这既包括要使学生转变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也包括要使学生转变以前低龄时所用的学习方式而适应更高层面的学习,如从小学惯用的学习方式转变到适应初中的学习,从感性式的学习过渡到理性式的学习,而不是相反。如果学生上了一年多的中学,还是在运用小学时的方法进行学习(如在玩中学习),我们觉得说得过去吗?再次,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如搜集、阅读、辨析历史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证据以支撑对历史的论证,站在历史的角度进行观察与思考,全面、辩证、客观、发展地看待历史的演进,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拓展历史的视野,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提升历史的认识能力,并为以后的持续学习打下基础。而那些低龄化的教法,并不真正适于中学的历史教学,尤其是长期使用将会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与认识。

 

那么,游戏、竞赛等教法是不是就不好了呢?在历史教学中就不能采用了吗?这里就涉及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就教学方法本身来说,是没有好坏、高低、优劣之分的。这是因为所有的方法都是达成目的的途径和手段,如果运用得合适,都是可以完成预期的任务的。每一种方法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因此,关键不在于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而在于哪一种方法最适用;反之亦然,不是在于哪一种方法最不好,而在于这种方法是不是不适用。

 

在看待教学方法的问题上,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值得我们学习和领会,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巴班斯基指出,最有效、包罗万象的教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每种教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这是普遍的教学法原则1 。他认为,在选用教学方法上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难易程度、全班学生的程度、各种教学方法的效用和长短处、教师本人的特点和能力等2。巴班斯基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指出了运用教学方法的真谛所在。

 

教学是一种具有复杂性的活动,“掌握教学的艺术,其困难和复杂性产生于各种各样需要人们制定决策的复杂情境,因为教学正在这种情境中进行。”3 作为一线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的过程时,就要具体分析教学的实际情况,以确定最为适当可行的教学策略,而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要认真考虑教法的适用性问题,尤其是要着重思考以下三个方面:

 

1.  是否适合教学内容。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如果从课型上分类,

 

可以分为导言课、新知识课、复习课、练习课等,以及讨论、模拟等活动课的课型,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侧重,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等方面各有不同。如果从教学内容上划分,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民族、外交、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具体的历史状况,有历史进程的发展、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经过、历史现象的表现等不同的形态。这些内容的教学,肯定是不能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就可以包办了的,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即使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有时也需要用多种方法,如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教学,可以用讲解的方法分析事件的背景,用讲述的方法介绍事件的过程,用讨论的方法探讨事件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认真的思考和选择,比较各种方法对实际教学内容的效用,甚至是搞清楚哪些方法不适合哪些内容的教学,如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难以理解的某些内容,就不宜采取讨论的方法。

 

2.  是否适合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教师所运用的所有教法,其实都是为了学

 

生更好地展开学习活动,更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即使是一个班里,也有不同程度的学生;而且,学生的情况也不是静止不变的。面对这些具体的教学对象,是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方法的。有些教法在这个班使用效果很好,并不一定在其他的班上也有同样的反响。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学情,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例如本文开头所举的例子,对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还采用比较简单化的调动方法推进教学,就不大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因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经验的积累,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中所蕴涵的智力的、理性的因素,应该是越来越加强,而不是减弱。

 

3.  是否适合教师的教。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优秀的教师一定有

 

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提炼而形成的,绝不是靠刻意模仿、照搬他人的方式。教师要搞好教学工作,其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包括对自身的了解、发掘和驾驭,而不是在实际中迷失了自我。如果一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运用某种教法已经得心应手,就不一定非要改弦易辙或随波逐流。尤为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所长,同时也是有短处或不足的,教法的运用之妙,也在于如何量体裁衣、扬长避短,而不是削足适履、刻舟求剑。记得当年北京十二中李秉国老师用图示教学法进行教学影响很大,有的年轻老师在仿效时却效果不佳,问我这是为什么,我的回答是:李老师运用图示的教法,之所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有多方面的因素,如对教材在宏观上和微观上都有全面的分析和深刻的理解,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切实的把握,而且对板书、图形、线条等直观信息的表达能够做到迅速而准确。如果我们尚不具备这些条件,教学基本功还不扎实,如对教材没有吃透,字又写得既慢且乱,图示的方法当然是用不好的,还不如考虑选用更适合自己的教法。

 

总之,教法的运用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灵活多变的,这正是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体现,很值得我们的教师来探索。我们知道,医学上从来没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武术界里也未曾有过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奇技绝招。对症下药,见招拆招,方是行内的高手。教学也是这样,注重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出教法的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7-10-08  人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