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聚合物:《四季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59:38

读书笔记之《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专门介绍了一年当中的四个季节的养生方法。"四气调神"就是指要按照春夏秋冬的规律来调养。这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春天是温,夏天是热,秋天是凉,冬天是寒,所以也要顺应天时变化来养生。

 

春季养生

一.春季养生概述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春天这三个月 古人分为孟春、仲春、季春 .按农历说就是正月、二月、三月。从立春算起,到立夏前一天为止。春天三个月"发陈",就是推陈出新。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百花齐放,这就是"发陈"。"天地俱生",天地之气都一起发生了,因此春天最大一个特征就是"生"。"万物以荣"就是指繁荣、欣欣向荣,春天到了,阳气开始复苏了,一天当中白天阳气来得比冬天要早,夜晚到得要晚一些,所以我们要早一点起床,晚一点睡觉。并且要到庭院里面散步,要"披头散发",舒缓自己的身体。女孩子这个时候就不要把头发扎得紧紧的,要松开来。这样就会使得精神情志舒展、活泼,充满生机,完全和春天的舒张的气息相呼应。

 我们对待自己的身体就像对待初生的事物一样,要让它生长,不要伤害它;要保养它,不要抑制它,给它生发的机会;要奖赏它而不要惩罚它。就是说要呵护自己的身体,不要摧残身体。这就是适应春天调养生气的道理。因为春天的气是上升的。如果违反了这个道理,就会伤害到肝脏、肝气,到了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的病变,这可以用五行相生的原理来解释,春天属木,夏天属火,木能生火。现在木没有养好,就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火,火一旦弱了,就会引起寒性的病变,就会使得人们适应夏季盛长的能力减小。

 

二.春季养生四原则:

  (一).养阳气 

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天上没有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人体阳气有三大作用:

1.生化作用:人体靠阳气生化气血、精血津液。

2.宣化作用:人体的气血、津液主要精微要靠阳气输送、散布。

3.卫外作用:阳气有防御和卫外作用。

就是说,阳气是五脏的动力,也是生命的火种,阳气产生功能,人无时无刻都不能没有阳气。没有阳气,阴精就不能产生,生命就会停止,春天是养阳的大好时机,所谓“春夏养阳”。春夏是阳长阴消阶段,秋冬是阴长阳消时期,顺应自然界阴阳气化规律,春夏就应养阳,为的是得天之助,把天上的阳气为我所用,以补我们自身阳气的不足。尤其是阳虚的人春天更应抓住时机养阳一年之中。

春天养阳主要是晒太阳。春天晒太阳可以给人阳气,给人朝气,可以防止抑郁症。 

1.日出时,面向东方,做深呼吸,两手臂伸长,让阳气从口鼻及人体的皮肤肌腠 (毛孔) 及手心劳宫穴进入人体。

2.正午、日头当顶时,阳气最浓,可立于庭院,脱帽,做深呼吸,让日精从口鼻及头顶百会穴进入人体。

3.傍晚、日落前,到户外,面对夕阳做深呼吸,让日光进入人体。

4.晴天,要多在蓝天白云下,立在旷野或户外做深呼吸。

5.住在高楼的,要面向阳光,打开窗户做深呼吸。

总之,要多去天气好、太阳光好,南方、东方,向阳光处、高处等地方去呼吸阳气,因为这些地方阳气最足。

(二).重养肝 

春季是肝的主季,春天肝气最旺,同时肝也是这个季节最脆弱的脏器,在这个季节最容易发生肝病,对肝气素来不足或者用肝过度的人来说,易致肝失于濡养,肝脏功能活动跟不上如此异常的气候,会易于导致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生,在这个季节易发生肝功能异常波动。春气通于肝,此时肝胆经脉的经气也越发旺盛和活跃,故春日宜养肝。肝属木,主升发,喜条达疏泄,恶抑郁。

春季养肝是多方面的,首先要重视精神调养,应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恬静,愉悦的心态,以顺应肝的调达之性。其次要滋水涵木以养肝。肝脏属木,赖肾水滋养。肾水不足肝阳上亢,可致高血压头痛失眠等症。宜服益肾养肝之品,可选用:杞子、黄精、女贞子、旱连草、百合、熟地、白芍、甘草、钩藤、茯苓,水煎服,按体质寒热虚实增减其药与量。

  饮食上,宜适当吃些辛温升散的食品,如葱、香菜等。这类食物温而发散,与春季气候相适应,对人体有益,而生冷黏杂之物则应当少食,以免伤害脾胃。

  平时应积极户外活动,活动时动作宜舒展、畅达、缓慢,还可以进行郊游、踏青,听鸟鸣于茂林,观春色于秀水,可畅达胸情、陶冶性情、活动筋骨。 

  (三).防风邪 

风为春天的主令,春风染绿了柳梢,催开了百花,也唤醒了人体的生机。然而,风善行而多变,若是太过,则祸及健康。一是伤人肺部(肺气),引起感冒发热咳嗽。二是祸及其他脏器,引起风湿关节痛、面瘫等。三是与其它邪气兼杂为患,引起急性胃肠炎呕吐腹泻。

 《黄帝内经》中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说的就是对能使人生病的风邪要及时避之,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所以,春季养生应重视避免风邪致病。避之有时,是说对自然界能使人致病的风邪要及时躲避。比如过堂风,迅疾、猛烈,最易使人致病,故不宜在过堂风中久留,更不能在此处睡眠。

  现代医学亦很重视气流(即风)与健康的关系,因为气流的变化可影响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陈代谢和精神状态。适度气流使空气清洁、新鲜,对健康有益,而反常的气流则有害于人体健康。我国的大风多发于春天。由于大风的作用,加剧了空气与皮肤的热量交换,使体内的热量过多散失,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而过度寒冷可使体表皮肤血管收缩,直接诱发某些风湿性疾病,如雷诺氏病、硬皮病等。在户外工作和活动时,若受强冷的大风吹袭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歪嘴疯”(面神经麻痹病)的发生。

  因此,春季养生必须重视对风邪危害的防范,防止产生各种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在大风天气,如果没有要紧的事最好不出门或者少出门。即使非出门不可,也要裹严一点,不能急于脱去冬衣,还要焐上一阵子。晨练出了汗时更要防风吹。中国习武之人有句俗话:“防风如防刀”。为此当慎!

  (四).调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因此,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五行学说认为,木能克土,即脾(土)易受肝(木)的制约。春季肝旺而脾弱,土被木困,易致脾胃输送、消化的养脾健脾很重要。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认为:“上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 养脾需静心,使肝气不横逆,脾胃安宁,脾胃运行功能得以正常动转,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春季肝气旺,肝木克脾土,容易损伤脾胃,因此要顾护脾胃。酸味是肝之本味,故此时应少食酸味食品以防肝气太过,这样可以保护脾气不受克伐。甘是脾的本味,为了抗御肝气的可能侵犯,增加甘味以增强脾气,可以此加强机体的防御。根据上述原理,在整个春季里,食养原则是减酸益甘而养脾气。在饮食药膳方面,要多食甘淡健脾养胃之品,如山药、大枣、薏苡仁、莲子等,再如疏理肝气的陈皮、平熄肝风的杭菊、柔肝和脾的谷芽等,都是合时宜的食养食品。

  春季脾胃容易受损,因此应注意少食难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除酒不宜过量外,粘冷肥腻之物均应严格控制,以免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如果调养不当,过与不及都将伤及肝气。肝气伤则夏天当令的心火将失其所生,到了夏天心火会不足,心火不足,寒水将乘机侵犯而易致寒变,即该热时不热,该长者不长,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的主要意思。

 

三.春季养生五宜

 (一).宜精神调摄

 肝主升发阳气,喜条达疏泄,恶抑郁。要想肝气顺应自然,首要一条必须重视精神调养,注意心理卫生。如果思虑过度,日夜忧愁不解,则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进而影响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导致疾病滋生。例如,春季精神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原有肝病及高血压的患者在春季会加重或复发。所以,春季尤应重视精神调摄,心情舒畅,切忌愤然恼怒。按照中医理论,怒伤肝,故春季养生必须戒怒。 中医注重七情,大怒伤肝,思则气结,气血逆乱则变生百病,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有太多的私心杂念,但在春天,尽量要做到“精神内守”,才能百病不侵.

  春天应该乐观开怀,知足常乐。道家以恬淡虚无,顺应自然为乐;佛家以行善为乐;儒家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总之,笑口常开,则病从何来,避免为工作、生活中的事牵肠挂肚,特别是老年人,不要为儿孙事过分操劳,以免产生“肝气郁结”;

  (二).宜起居有常

  春天宜晚睡早起,中午小睡,每天保持6-8小时的睡眠,睡姿宜“卧如弓”;到室外多活动,舒展形体,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早晨空气清新,有利于排出夜间沉积在呼吸道内的有害物质,促进新陈代谢。但值得提醒的一点是,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的退化,早晨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因为老年人韧带组织比较松弛,如果突然由卧位变为立位,不仅容易扭伤腰背部,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如果突然改变体位,还可能发生意外。老年人醒来后,可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四肢关节,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再下床。另外,早春气温乍暖乍寒,如同孩儿脸,说变就变,常有寒潮来袭,因此在衣着方面也不可大意.

  (三).宜饮食有节

 “补阳、少酸多甘、多果蔬”是春季食补的三大重要原则。补益阳气:由于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营养消耗相应增加,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

  忌过于酸涩,春季人体处于肝旺之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亢升,损伤脾胃,故不宜过多食用。而甘辛之品有利于养肝护脾,因此可适量摄入葱、枣、花生、蜂蜜、新鲜黄绿色的蔬菜、水果及干果等。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应多选用既升发又富营养之品,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豉、大麦、小麦、大枣、瘦肉、鱼类、蛋类、花生、黑芝麻、柑橘、葱、姜、蒜、香菜、蜂蜜之类;

  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容易造成摄入维生素不足,所以春天来了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枸杞、香椿等。

  春季百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大量花粉,是过敏性疾病的多发季节。有慢性疾病或是过敏体质的人,春季一定要忌口,忌食“发物”,如虾、蟹、咸菜等食物,否则旧病极易复发。

  (四).宜强身健体

  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且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

  春季人体阳气生发,周身气血调和,经脉松弛,阳气较易散泄。因此人们在锻炼时要注意控制运动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大汗淋漓而伤阳气,以运动后精力充沛、身体轻松、舒服为度。晨练宜舒缓柔和,动静结合,可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一般可选择简单易行的活动,如太极拳、散步、慢跑、踏青以及放风筝、荡秋千等。以达到吸纳春阳、吐故纳新之目的。

  (五).宜养生保健

  预防疾病。春天除了注意饮食起居外,还要注意预防各类疾病。因为春天乍暖还寒,气候多变,细菌、病毒易于繁殖传播,易发生流感、肺炎、支气管炎、流脑、猩红热、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平时一定要讲卫生,勤洗晒衣被,除虫害,开窗通风,提高防御能力,传染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老年人不要孤眠独坐,自生郁闷。凡事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改善不良情绪的最佳方法是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怀,可约上亲朋好友外出踏春赏花,游山戏水,散步练功等,以此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四.春季养生五忌

  (一).忌骤减衣物:

为适应天气变化,古人有“春捂秋冻”之说。春季天气变化大,捂,才能抵御寒邪侵入机体,使阳气旺盛,抵抗力增强,有效地预防多种春季传染病。春天在气温上升时,仍要注意防寒保暖,俗话有“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说法。早春之时,寒温交替,天气反复无常,衣服不可顿减,过早脱去冬衣,极易受寒伤肺,引发呼吸系统疾患。骤冷还会使血管痉挛,血液粘稠,血流速度减慢,脏器缺血,于是感冒、肺炎、气管炎、哮喘、关节炎、偏头痛、冠心病等便会乘机造访。此外被褥也不可马上减薄,以符合“春捂”的养生之道。

  (二).忌春困无度:

“春困秋乏”。春季阳气萌动 ,使人精神昏倦。这是由于人体适应气候转暖要散热 ,体表末梢血管扩张 ,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多 ,内脏、大脑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 ;机体新陈代谢活跃 ,如食物中营养物质供应不足 ,使大脑能量转换效率降低 ;加之春季暖风中阴离子较多 ,对人产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通过体育锻炼 ,增强心脏功能 ,改善血液循环和脑部供应 ,可以减少春困.有些老年人有睡懒觉的习惯。中医认为久卧伤气。睡眠过多,无病也会躺出病来。因为久卧会造成新陈代谢能力下降,气血运行不畅。春天的空气十分清新,老年人应走出家门参加健身活动,使身体与季节的蓬勃之气相应,从而杜绝困倦无度的状态。

  (三).忌饮食无节:

  春季为肝旺之时 ,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多在春季频繁发病的原因之一。酸味食品会使肝气偏亢 ,故不宜多吃。多吃甜品能加强脾的功能 ,以助抗御肝气侵犯的能力.早春期的饮食以高热量为主,老年人要注意多吃富有营养而又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引发疾病。胃寒者早晚喝点姜糖水,有御寒暖胃和防治感冒的双重作用。

  (四).忌情志失调:

《红楼梦》中有黛玉葬花的情节,生活中老人看到春花暖阳,也常常会滋生一些感伤的情怀,尤其是孤寡老人,更容易沉湎于对往事的无限伤怀中。这对养生是很不利的。情志一旦失调,外邪就会乘虚而入,造成身体疾患。因此在春天老人应该更多地看到生活的美好,使自己的心情保持舒畅。

  (五).忌过度劳累:

春天是各种传染病多发的季节。老年人由于免疫力差,所以容易感染。如果过度劳累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体质,助消化,促进血液流通。不要频繁出入商场、影剧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从而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等疾患。老人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体质,助消化,促进血液流通.

 

 五.春季六节气对人体的影响

  一般来说,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正常规律为春温、夏热、秋燥、冬寒。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在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也相应的表现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春季,是指我国农历从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其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温暖潮湿。具体来说,春季六节气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一).立春

  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立”为开始之意,从立春起,冬季结束,春季开始,自此便揭开了春天的序幕。立春后,气温渐渐回升,天气逐渐由寒转暖。自然界中的万物,包括人体在内,经过冬仨月的蛰藏之后,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开始萌发,人会感到一种万象更新的气息。

  立春是一个阳气初发,由弱转强的时节,与此同时,阴寒之气也在开始由盛转衰。因此立春期间阴阳之争较为剧烈,气候变化无常,乍寒乍暖,时晴时雨,正如民谚所说:“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由于此时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一些年老体弱之人,机体调节能力又较差,还不能对冷热刺激做出迅速反应,所以容易感染流行性疾病。早春还是中风多发的时节,风寒邪气容易乘虚入侵,导致面瘫、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天气转暖还会引起各种细菌、病毒的快速繁衍,尤其是肝炎病毒。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黄帝内经》里就有“肝主春”的记载,意思是人的肝脏与春季相应,肝的功能在春季比较旺盛,主要表现为肝主藏血、疏泄的功能逐渐加强。从立春之日起,人体少阳开始升发,肝气开始亢盛,肝阳、肝火、肝风也随着春季阳气的升发而上升。所以,立春后应注意肝脏的生理特征,注意养肝护肝。同时要充分利用和珍惜大自然的“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肝气条畅而不影响其他脏腑,使机体的代谢活动得以正常运行。

  (二).雨水

  关于雨水,有古代历书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节气的到来,不仅表示要开始降雨,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此时,雪花纷飞的天气已不再出现,更多的是冰雪融化,春风拂面,空气湿润,阳光温和。民谚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杜甫又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对农民来说,所谓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看春季的雨水如何,因为雨水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

  对于人体而言,雨水时节,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随着阳气的升发而继续上升,因此更应特别注意肝气的疏泄条达。另外,肝的疏泄或郁结还影响到脾胃健康。因春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在中医学里脾胃被称为“水谷之海”,因其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肌体之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木旺乘土,即肝木过旺克伐脾土,也就是说若肝木疏泄太甚,则脾胃将因之而气虚,若肝气过于郁结,则脾胃会因之而气滞,皆因肝木克脾土之故也。所以,春季养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扶助阳气,又要避免伤及脾胃。

  (三).惊蛰

  惊蛰,指蛰伏一冬的生物开始出土活动。据古农历书记载:“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又曰:“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意思是,惊蛰时节,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有谚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

  惊蛰时节,人体中肝阳之气渐升,阴血显得相对不足。由于人体素质禀赋于先天,又受制于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人们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心理、生理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的某种特征,这种特征往往又决定了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因此,惊蛰期间,体质不同的人在生理与心理方面往往表现得不尽相同,在养生方面当然也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四).春分

  在二十四节气中,春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仅次于夏至和冬至。春分,古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故?“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说法。春分后,雨水开始明显增多,民谚曰:“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此时正是越冬作物进入春长的阶段。我国不论南方北方都是一片春意融融的景象,在我国台湾省更是兰花盛开的时候,阳光明媚,蜂飞蝶舞。

  天气渐渐热了,难免要出很多汗,可是春天又经常有大风天气,人体会丧失大量水分,这样身体就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人体的许多生理机能,如热平衡机能、体温调节、内分泌系统等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这个时节很容易感冒。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这一时期,如何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机体功能,使人体这一有机的整体保持在一种相对和谐平衡的状态,就显得极其重要。

  从立春到清明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某些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会比较常见。春分前后气温、湿度适中,十分适合睡眠,同时由于皮肤和肌肉的微血管处于舒张的状态,血流缓慢,使流入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这样一来,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信息自然减弱,因此人们常会出现“春困”现象,在睡眠方面可进行必要的调适。

  (五).清明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古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此时,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民间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

   对养生来说,清明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节气。清明时节,气候潮湿,人们仍然会有疲倦嗜睡的感觉,乍暖乍寒的多变天气很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并容易诱发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症。春季又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麻疹、水痘、流脑等疾患的多发季节。清明以后,多种慢性疾病如关节炎、精神病、哮喘等较容易复发。那些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发生中风的概率也会有所增高。清明时节是高血压的易发期,病因多见于年老体虚、情志失调、劳倦久病、饮食偏嗜等,其病理主要为阴阳失调,或阴虚阳亢,或肝肾阴虚,或阴阳两虚等。可采用调和阴阳,扶助正气,综合调养的方法,尤其应注意情志的调摄。

  (六).谷雨

  谷雨,有“雨水生百谷”之意,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后的气温回升速度加快。从这一天开始,雨量逐渐增多,丰沛的雨水灌溉滋润着初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长。桑树长出了翠绿的新叶,正是养蚕人忙碌的时候。春茶也在谷雨前后开始采收,此时,农业生产已经进入到繁忙的时期。

  因为谷雨后降雨增多,空气湿度越发加大,人体在这一时期会感觉更为困乏。谷雨时节的气候虽以晴暖为主,但早晚气温变化仍较大,早出晚归的人如果不注意保暖,会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谷雨以后是神经痛的多发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需注意调摄。

  总之,在春季的这六个节气里,温度、湿度、风速、光照等自然环境的不同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的内环境产生影响。顺时养生就是要求人们需顺应时令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从饮食、起居、精神、运动等诸方面综合调养,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协调,从而使人体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

 

六.三春养生各不同

  春天,阴退阳长,寒去热来,伴随万物的生发,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日趋旺盛。然而,春风不仅是送暖,一些病原微生物也会在此时“复苏”,随风而来,乘机而入。气象医学的研究表明,四季养生保健,不仅要注意“天时”,在春天,还须把握“三春”各不同。

 早春乍冷乍热,气温仍较低,冬寒常会“复辟”,风邪开始肆虐,易致人伤风感冒,故要加强保暖,并注意防风,“春捂”一段时间,“捂”过“倒春寒”。对于一些血管壁弹性减退、血管舒缩功能降低的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来讲,春寒可致脑血管痉挛,诱发中风,须加强防范,当出现中风先兆时,应及时就医。

 早春时节,阴寒渐退,阳光初发,乍暖还寒。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这个时候应适当吃些葱、生姜、蒜、韭菜。这些食物不仅能祛散阴寒,而且它们所含的碱成分,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另外,还可适当吃些鸡肉、动物肝脏、鱼类、瘦肉、蛋黄、牛奶、豆浆等营养品,以供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日趋活跃的需要,而应当少吃寒性食品,以阻遏阳气发越。

  仲春随着气候逐渐转暖,人体常会出现“春眠不觉晓的春困”现象,要注意从起居、饮食等方面进行调整,予以排遣。春暖花开时节,不少人可因空气中飘浮的花粉而过敏,有的人还会发生哮喘,甚至危及生命,既往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应避之有时,尽量少出门。在暖风吹拂之下,作为人体外部屏障的皮肤也会受到影响,引发桃花癣、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病变,要加强对皮肤的保护,以免加重损害。菜花黄时气流、气压、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不规律变化,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对外界环境刺激极为敏感的精神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精神反复无常,以致病情加重。冷暖交替的气候,还会影响到冠状动脉舒缩功能以及供血,诱发心肌梗塞。总之“百草回芽,百病易发”,在大地回春、万物萌发之时,尤其是春分前后,“冬眠”的宿疾也会不断“苏醒”,卷土重来,对此应高度警惕。

 仲春时节,肝气随万物升发,而偏于亢盛,中医认为,肝旺可伤脾。这个时候,可适当进食大枣、蜂蜜、山药、锅巴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并且少吃过酸或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另外,可多吃菠菜、芹菜、莴笋、胡萝卜、花菜、柿子椒、嫩藕、油菜、绿豆芽等黄绿色蔬菜和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晚春气温日渐升高,人体产热及排汗增加,常会发生疮痈疖肿等化脓性皮肤疾病,兼之蔬菜淡季,还可致口腔炎、口角炎、舌炎等病患。针对这些“上火”的表现,可适饮绿豆汤、赤豆汤以及绿茶,以防体内积热,并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的摄取,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少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变发疮、痈、疖、肿等疾病。另外,这个时候,入夏天临近,细菌开始大量繁殖,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搞好食品的清洁、消毒,严防急性胃肠炎、菌痢、食物中毒、伤寒、感染性腹泻等消化道传染病从口而入。

 

七. 春季饮食养生

  主食中选择高热量的食物 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早春时期:为冬春交换之时,气温仍然寒冷,人体内消耗的热量较多,所以宜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饮食原则为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饮食中除米面杂粮之外,可增加一些豆类、花生、乳制品等。

  春季中期:为天气变化较大之时,气温骤冷骤热,变化较大,可以参照早春时期的饮食进行。在气温较高时可增加青菜的食量,减少肉类的食用。

  春季晚期:为春夏交换之时,气温偏热,所以宜于进食清淡的食物。饮食原则为选择清淡的食物,并注意补充足够维生素,如饮食中应适当增加青菜。

  春季饮食宜忌生冷油腻之品,传统医学还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不宜多食酸味食品,以免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

 

八.对付春困有四个妙招。

  春季,人体细胞增强了活力,新陈代谢日趋旺盛,体表毛孔舒展,血管变软,末梢毛细血管的供血量增加,而流入大脑微血管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信息减弱,抑制功能相对增强,表现为春困的症状。这是季节变化的结果,并不是一种病。

  克服“春困”最好的办法就是顺从人体自然变化规律,遵守春季养生原则,做到起居劳作,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具体来说,有四个办法:

 (一),活动肢体:当困意袭来时,可以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起身活动一下肢体,因为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会使循环血量减少,使大脑及内脏器官的功能受到限制,从而产生疲劳。

 (二)、视觉刺激:在室外呼吸新鲜空气,能改善大脑皮质功能,从而使人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如果长期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内添置一些艳丽并富有生机的饰物以及花草。良好的视觉刺激,有利于消除春困。

 (三)、饮食调节:春天阳气生发,辛苦之品有助于春阳。温食有助于护阳,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白菜宜经常食用。至于寒凉、油腻、黏滞之品易伤脾胃阳气,则应尽量少食,否则会加重“春困”现象。此外,“春困”与人体蛋白质缺少、机体处于偏酸环境和维生素摄入不足也有一定关系,因此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应适当增加鱼类、鸡蛋、牛奶、豆制品、猪肝、鸡肉、花生等食物。

 (四)、规律起居:起卧有常,能调养神气,使人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起卧无常,日久必致神气受伤,精神萎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头痛、感冒、失眠等现象。为了适应这种生理变化,人们应该早睡早起,在劳动之余,要注意适当的休息,休息时可以听听音乐、聊聊天,参加一些娱乐健身活动。

 

夏季养生

一.夏季养生概述

  夏季,指阴历四月至六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期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

   《黄帝内经》在描述夏天的节气特点时,这样写道:“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疾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意思是说,在夏天的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所以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 在夏天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就是晚一点睡早一点起。春天是"夜卧早起",夏天也是如此。那么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因为白天更长、晚上更短了,所以人的养生也要与阳气的变化相呼应,要睡得再晚一些,起得再早一些。就是睡的时间比春天还要再少一些。这个时候,要"无厌于日",就是不要讨厌夏天的太阳,不要讨厌天热。要使情志无愤怒,与夏天的华英成秀气概一样、生气蓬勃,爱向外进发,这就是夏三月人应夏气而茁壮成长的养生法则。如违背了这些,则可耗伤夏所主之心气,而衍成秋季之疟病,影。向收藏的质量,冬季还易发生重病。

  夏天如何养生,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这里再清楚不过地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即《黄帝内经》里所指出的“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农历四月为孟夏,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春季已过,木气已衰,肝气已微,心阳日上。养生之法,宜晚卧早起,无大怒大泄,以养心火。四月生气在卯,坐卧宜向东方。

  农历五月为仲夏,芒种五月节,夏至五月中。夏至者,言阳气盛极而万物皆假之以长极也。《礼记·月令》:“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可以处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居处宜清凉,但勿太过;节嗜欲,定心气,减酸增辛,以补肾气,要注意精神调养,勿生躁热。

   农历六月为季夏,又称“盛夏”,仍夏天最热的时候节气属小暑、大暑。当此之时,气温进一步升高,昼夜温差缩小,降雨量大而集中,天气酷热而蒸闷。这种潮湿闷热的天气与前一段的干热明显不同,故中医学中将农历六月称之为“长夏”。

   无论是初夏、仲夏或是长夏,气温为一年中之最高,是三夏的共同特征。故中医学以五行中的“火”来概括夏季气候特点,并且认为,热属阳,热甚为阳盛,热极为阳极,阳极则阴生。养生者,一定要了解夏季阴阳盛衰的特点而适应之。能够随着自然环境、气候、万物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做到“人与天调”,就能去百病,安然渡夏了。 所以,在万物欣欣向荣的夏天,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文娱活动,如下棋、游泳、打扑克等。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参加夏令营、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活动,这样既使人们心旷神怡,又可以锻炼机体。

    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这时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往往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引起多种疾病。人体要全面适应夏季气候,就必须做好保健,增强体质,以提高人体适应能力。在夏季,气温常在37~39℃之间,高达40℃,大大超出人体平常耐热的程度,人们生活在如此高温的季节,只有适应了,才能安然地度过高热的夏季。夏季暑热为阳邪,易伤人之阴,阴伤人则病。病势急速,病程短,多有壮热,面红目赤,口渴心烦,甚者狂躁、谵语、昏迷。人的体力强,能够适应暑热的高温,不患病。人体的内热向外排泄是靠出汗泄热的,气温在28~30℃时,人体内热就能顺利外泄。如外界温度超过了34℃,出汗受阻,体内大量内热蓄积,很容易中暑。只有体强者才能适应这种高温,能够散泄内热,也不受外热的侵侮而致病。人体适应了夏天气候,体内调节功能不因外界高温而失职,能够调节心肾,不使心偏盛,不使肾衰,就能保证身体健康。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独发于夏季。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这是它的病理特点。暑邪侵入人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此为伤津的关键,津伤时,即见口渴引饮、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闷乱等症。如果不及时救治,开泄太过,则伤津可以进一步发展,超过生理代偿的限度必然将耗伤元气,此时可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导致死亡,由此观之,夏季防暑不可等闲视之。

    湿为长夏之主气,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雨。人们所说的湿病就多见于这个季节。这个季节里空气中湿度最大,加之或因外伤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至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这是湿邪的病理特征。不仅如此,湿邪亦好伤脾阳,因为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

 

二.夏季养生基本原则

(一)。盛夏防暑邪

  暑为夏季的主气,以火热之气所化,独发于夏季。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暑邪侵入人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为伤津的关键。津伤后,出现口渴引饮、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闷乱等症。如果不及时救治,开泄太过,则伤津进一步发展,超过生理代谢限度就耗伤元气,可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甚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导致死亡。夏季防暑不可等闲视之。

(二).长夏是养脾健脾的重要时期

夏天中的长夏(阴历6月、阳历7 ~ 8月)时期应脾,就是说,此时与人体脾的关系最大。中医认为长夏属土,人体五脏中的脾也属土;长夏的气候特点是偏湿,“湿”与人体的脾关系最大,所谓“湿气通于脾”,所以,脾应于长夏。因而,长夏是健脾、养脾、治脾的重要时期。

夏天,尤其是三伏天多吃豆,有健脾利湿的作用。适宜夏天吃的豆包括绿豆:清热除湿、健脾;白扁豆、四季豆:健脾;赤小豆:健脾、养血、养心黑豆:养脾益肾

  (三).长夏防湿邪

  湿为长夏之主气。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雨。湿病就多见于这个季节。由于空气中湿度最大,加之或因外伤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至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

  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易阴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湿邪好伤脾阳。脾性喜燥而恶湿。脾阳不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脾气升降失常后,常见水肿形成,眼下呈卧蚕状。

  外感湿邪后多有身重倦困、头重如裹等症状。又因湿邪粘滞,侵犯肌肤筋骨,每每既重且酸,固定一处,故有“著痹”之称。

  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60%。当气温高于25度时,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度。

  (四).保护体内阳气

  1.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在乘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

  2.要谨防冷气病。所谓冷气病,是指由于人们久处冷气设备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所患的一种疾病。轻者出现面部神经痛、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病等,重者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尤以老年人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更加明显。

  3.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长夏的饮食原则宜清爽,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在居住环境上,切忌潮湿。

 

三.夏季养生具体措施

  (一).精神调养

  “冬季要藏”、“夏季要生”。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神气涣散则人体的一切机能遭到破坏。火热为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七情过极皆可伤心,致使心神不安。不正常的情志可损伤心的功能。心的功能受到影响,可影响人体的一切机能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夏季养神就显得极为重要。

  1.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顺应夏天阳气旺盛的特点,振作精神,勿生厌倦之心,努力让自己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感,使气宣泄,免生郁结,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阳的目的。

。2.调整情绪,莫因事繁而生急躁、恼怒之情,免助阳起暴冲而伤正气。而无急怒之志,则气之宣泄是和平的、愉悦的,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切忌火暴脾气,遇事一蹦三跳,因燥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在夏令暑蒸气耗的季节,若能自我调整出这样的心境,自然可以凉从心生,健康长寿了

  3.有好的精神寄托,有奋斗目标,才能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坎坷,并产生自觉的活动和积极的情感。时时对自己的性格进行陶冶。要经常注意检查自己的情况,用豁达、微笑对待不称心的人和事,这是应具备的涵养。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虚;有较好的精神修养,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好了,精神自然会饱满,就会“无厌于日”。

  (二).起居保健

   夏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起居也应随之作适应性调节,如清晨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人体阳气。

  1要避免过于疲劳,晚睡早起,,保养阳气,起床后适当运动,适量喝水,排便。夏天日长气温高,晚上睡眠时间较短,故要适当午睡,可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保持精力旺盛,心情舒畅,气血通畅。  饭后不要立即躺卧,应稍活动一下,以利饮食消化。午睡时不要在有穿堂风经过的地方睡,不要伏在桌子上睡,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午睡时最好脱掉外衣,并在腹部盖上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

  2.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肌体最易受风湿邪气侵袭。故要科学安排工作、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防止在烈日下过度暴晒,强烈的阳光照射,会使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使皮肤晒黑,可导致白内障、晒伤皮肤、引发皮癌。在强烈的阳光下,外出或工作时做好防护,如戴好遮阳帽、打伞等预防的措施,尽量避免烈日的直接照射。

  3.在衣着方面, 夏季服装以轻、薄、柔软为好。衣料的透气性、吸热性愈好,愈能有效地帮助人体散热,使人穿着舒适而凉爽。夏天宜穿浅色服装,以防射辐射热。衣衫要勤洗勤换。久穿湿衣、汗衣,刺激皮肤,会引起多种疾病。

  4.居室要将多余的或暂时不用的家具搬掉,使居市拥有较宽敞的空间。每天将南北两向的门窗打开,呼吸对流而生的自然风,可使居室满屋生凉透爽。可用淡绿、浅兰、瓦灰、乳白等色彩装饰墙面、天花板、窗帘、沙发套,能让人心理滋生舒适爽凉。还有,在向阳的外窗户上方装上凉蓬,将烈日直射带来的热量阻之窗外。减少嘈杂的噪音亦是求凉生爽的诀窍

  5.居室宜清凉,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 虽闷热难眠,亦应避免对扇当窗,卧睡席地、或空调温度过低,或赤膊不加遮盖。

  6生活上既要防暑驱热又要谨防贪凉受寒.电风扇吹风不宜过大,不宜对人直吹,不宜持续固定对身体某个部位吹风,宜吹吹停停。出汗较多时,不要立即在静坐或静卧情况下吹风。如用空调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不宜太大,以不超过5摄氏度为好。室内温度不低于25摄氏度。入睡时,最好关掉空调;门窗一不要长期关闭,要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流通。当在室内感觉有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 老年体弱者,阳气不足,如长时间对着电扇吹或久居空调室内,反会感到头晕脑胀,四肢疲乏,精神困倦,更容易导致受凉感冒等病症。

  7夏天气温接近人体的温度,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所以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夏天,人的脸面和躯干难免多汗,及时擦汗可促使皮肤透气,但必须用热毛巾,才能适应人体降温节律.另外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收缩,洗后反觉更热,而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建议淋浴,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还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

  8.夏天不宜用凉水冲脚,如经常用凉水冲脚,脚遇寒,会通过血管传导而引起周身一系列的复杂病理反应,最终导致各种疾病。  古人云:“睡前洗脚,胜似补药。”夏季也不例外。用热水洗当时虽然感觉有点热,但事后反而会带来凉意和舒适。

  (三).饮食调养

  夏季天气温热,应注意饮食调节,切勿极饥而后食,食不可过饱。亦忌极渴而后饮,饮不宜过多。还须慎食瓜果冷饮,以免伤脾胃阳气。素体阳虚的人,常食鲫鱼、大枣、胡桃仁等益气温阳的食物,往往能收到益气强壮的疗效。夏季腠理发泄,出汗较多,饮食宜适当食酸味及咸凉食品。酸味可起到收敛作用,防止出汗过多;咸性寒凉,可起到清火散热的作用,同时补充出汗过多丢失的盐分,以防过汗伤心阳。

  1.宜清淡炎、质软爽口、易于消化食物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

  2.夏天养生的关键在于预防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天气再炎热也不要吃凉饭、喝冷饮。遇寒则收的原理,使血管紧张收缩,冷,热不均。血管不畅。将危害埋藏在体内到了秋天收敛时就会出现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疾病。

  3.多食苦味食物(苦入心)苦瓜、丝瓜、黄瓜、冬瓜、篙笋、西红柿、西瓜还有绿豆汤(绿豆汤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明目降压、安精神、润皮肤等功效),喝汤以补充出汗而流失的体液。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瓜果要洗净去皮,凉菜要洗净,并加少量蒜泥、醋,既能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又能灭菌解毒。引起疾病。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食物调养应着眼於清热消暑,健脾益气。

  4.要讲究喝水的学问。饮水莫待口渴时、大渴易过饮。睡前不宜多饮水。用餐时不宜喝水。晨起喝水有助健康。最好喝矿泉水。

  5.宜选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还有绿豆汤、赤小豆汤等,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补充水分,盐类和维生素,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

  6.喝热茶以解暑: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不能持久解热、解渴,而喝热茶却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体温反而明显降低,这是简便易行的绝妙良方.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生物碱、挥发油等,饮之可提神、助消化、解疲劳。有夏季饮茶解暑要比冷饮更好之说。 

 (四).运动保健

  夏天宜通过有益的文体活动来活动筋骨,调畅气血,养护阳气。运动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疲劳。

  1.运动锻炼选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勿远足,寻近幽。最好早晨,曙光初照,空气清新,到公园、河岸、湖边,或庭院,草木繁茂的地方散步锻炼,吐故纳新。

  2.宜选择江边湖畔为锻炼地点,幽雅环境使你心静似水,神怡如梦,涤尽心头的烦闷,暑热顿消。

  3.选择合适的项目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保健功、广播操、慢跑、散步等。去江河湖海进行游泳锻炼,更令人心旷神怡,有益於调节情志,增进健康。

  4.切忌锻炼后立即洗冷水澡。这样做对身体有害无益,因为经过运动后,全身新陈代谢十分旺盛,体内产热量增加,皮肤体表毛孔开张,毛细血管也大量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若此时洗凉水澡,皮肤受冷刺激,使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汗孔骤然关闭,机体来不及适应,致多种疾病油然而生。合理的方法是,洗温水澡或用温水擦洗全身,待机体恢复平静后,方可改用较低温度的凉水洗澡。

  5.切忌运动后大量冷饮。运动后全身血液进行了重新分配,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体表供应运动之需,而消化器官则相对血液较少。若此时大量饮用冰冻饮料,由于温度过低,强烈刺激处于暂时贫血状态的胃,损伤其生理功能,轻者出现食欲减退,重者导致急性胃炎,并进一步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其实,夏季运动后喝温热饮料最适宜。实验证明,水温在25℃-30℃左右的饮料,能较快地渗透到粘膜组织,被胃吸收,消暑解渴。

  6.切忌运动后暴饮。因为运动过后,各个器官处于调整、休息阶段,大量摄入水分无疑会增加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负担。合适的补充体液丢失的方法是少量多饮,即多次少量地呷水。若汗出确实较多时,可适当饮些盐开水,不主张喝大量的凉开水。

 (五).药物保健

  1.要益气生津。 吃一点能够补益阳气和津液的药物,但性质要平和、微凉,切忌滋腻、温热之品,比如五味子、玉竹、冬虫、夏草、酸枣仁、鸽肉、黑豆、木耳、松子。

  2.应健脾和胃。脾和胃在夏季,尤其是长夏时最易受到损害,故应常吃一些健脾和胃的药物和食物,比如白扁豆、糯米、太子参、白术、甘草。

  3.“冬病夏治”。 冬季常发的慢性病及一些阳虚阴盛的疾患,往往可以通过伏夏的调养,使病情得以好转。其中,以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最显著。从小暑至立秋,称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此时予以治疗,可以使患者的阳气充实,增强抗病能力。

  4.出汗后补钾.  夏季,稍事活动或劳作,便会大汗淋漓,由于流汗较多而出现四肢无力、疲惫倦意等症状。此时,人们通常只知道饮用盐开水补钠,殊不知,伴随着汗水排出的除钠外,还有一定量的钾。因此,夏季还须补钾。如果人体缺钾,就会使人感到倦意无力,精神和体力下降,耐热能力也会降低。若严重缺钾时,将会导致人的心律失常和全身肌肉无力。因此,夏季尤须注意从饮食中摄取钾,补钾首选是饮茶。茶叶中含钾量丰富,要多饮茶;其次足多吃含钾较多的豆类,如青豆、黑豆、赤豆、绿豆、蚕豆等;再次是蔬菜和水芹菜、香菜和香蕉、柑桔等等;此外,玉米、红薯以及牛奶、鸡肉、鲤鱼、黄鱼等的含钾量也不少。因此,人们在汗流陕背的炎夏适当多吃—些含钾类食物,使人精力旺盛。

 (六).防病保健

  夏令酷热多雨,不管是热邪还是湿邪,皆能伤人致病。

  1.不要忽略了感冒。夏日感冒,称之为“热伤风”。常见症状是流涕、鼻塞、打喷嚏,甚至于发热同时又汗流浃背,还有的恶心、呕吐、腹泻。此种感冒常不能迅速恢复健康,尤其是老年人与儿童,易转化其他病。

  2.谨防疰病。疰夏,又叫苦夏,是夏季常发生的一种病症。主要是有些人对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较低,不能很好地适应夏季炎热、潮湿的气候。这时大脑和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心肺的功能降低,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减少,食物不能很好的消化和吸收。体质虚弱、易患疰夏之人,在秋冬之季可服用一些补肺、健脾、益气之品。

  3.中暑的防治。中暑,俗称发痧,是炎夏易发的疾病。在临床上,中暑由于产生原因不同,所患症状也差异很大,可分为下列四型:一是中暑高热,亦叫热射病。主要是体温不能发散引起,为中暑中最严重者;二是中暑衰竭,亦叫热衰竭。主要是因大量出汗而引起;三是中暑痉挛,亦叫热痉挛。主要是由于过热,大量出汗,体内过多地丢失盐份而引起肌肉痉挛,常与热蟀竭同时出现。上述类型,只要一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感觉的话,就应暂停工作,立即移至阴凉处,解开衣服,头部冷敷或冷水擦澡,多喝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

  4.肠胄炎防治.盛夏细菌繁殖迅速,70%的食物中毒发生在夏季。老人小孩胃肠功能薄弱,抵抗力差,发病后极易发生脱水而危及生命,故应做好预防工作。冰箱冷藏室里的食品易污染耶尔细菌菌(耶尔细菌广泛存在于牛奶、肉、鱼、禽以及蔬菜等许多食物中,且在-4℃以下的低温下生长繁殖),就可能引起肠炎。因此,冰箱内的食品要生熟分开,进食前要重新烧熟烧透。同时夏天是细菌、霉菌大量滋生的时期,食物、餐具极易受污染。故饮食方面尚须留心消毒,生熟刀砧、案板须分开,外购熟食宜加工、加热后食用。

 

四.夏天炎热烦躁要防"火"

 (一).要防“外火”,即自然界高热的气温。预防的措施是尽量避免烈日的直接照射,外出或工作时戴好遮阳帽;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卫生,注意通风降温,以防外火内侵。

 (二).要防“内火”,即使人体阴阳失衡而出现的内热症。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

  1.心火

   心火分虚实,虚火主要表现有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失眠、健忘、口干、舌尖红,有虚火的人可以经常喝点莲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麦冬等泡茶喝;实火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舌尖红,有实火者可用导赤散或牛黄清胃丸降火。

  2.肺火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有时痰中少量血,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两颧红、口干舌燥、声音嘶哑、舌红嫩。有脏火者可用红枣、大米适量煮粥吃,或用沙参、麦冬泡茶喝。

  3.胃火

 胃火也分虚实。实火表现为多食善饥、上腹不适、口苦口干、大便干硬。胃有实火可用栀子、淡竹叶泡茶喝;虚火表现为轻微咳、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可吃些有滋阴作用的梨汁、甘蔗汁、蜂蜜等。

  4.肝火

 常表现为血压上升、头痛剧烈、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易怒、两肋胀痛、烦躁、舌边红,可服龙胆泻肝汤或丸。

  5.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对内火者,夏季应多饮水,以清热降火来调节体温;多吃水果抗炎消暑;保持心情舒畅,不急不燥,抑怒熄火,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效果,防止“内火”自生。

    分析上火虚实,有针对用药非常重要。另外,有些去火的食品也可尝试,但也需对症。比如吃莲子汤去心火,吃猪肝可去肺火,喝绿豆粥去胃火,喝梨水去肝火,吃猪腰去肾火。

 

五.夏季养生“清”为贵

  中医有“天人相应”的养生之说,就是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夏天的特点是“热”,故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季气候炎热,人易烦躁,但不宜以冷抗热,而要以“清”祛之。 因此,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清”。

 (一).思想宜清静

  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切忌火暴脾气,遇事一蹦三跳,因燥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

 (二),饮食宜清淡

  夏天的饮食应以清淡芳香为主。清淡易消化,芳香可醒胃,易于消化,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还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阳而损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

  由于夏天消耗增多,食物上要给予适当补充,但要偏于清凉。如用菊花、银花、芦根、沙参、参、百合、绿豆、扁豆、山药、冬瓜等,单味或配伍煎水代茶、煮粥均可。夏天汗多,还要多喝开水和茶水。茶微甘微寒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清热不伤阳,辛开不伤阴;芳香微甘,有醒胃悦脾之妙。还有助于消食解腻,抑制肠道病菌,增强血管韧性。

 (三).居室宜清凉

  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

  4.游乐宜清幽

    炎夏不可远途跋涉,应就近寻幽。早晨,曙光初照,空气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吐故纳新。傍晚,若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那习习的凉风会使你心静似水,神怡如梦,涤尽心头的烦闷,暑热顿消。

 

六.夏日养生10个最佳

 (一)最佳调味品——食醋

  天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有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醋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短时间内即可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等。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夏天人易疲劳、困倦不适等,多吃点醋,很快会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精力。 醋虽然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是有些药物怕吃“醋”,在服用这些药物时,最好不要吃醋。

(二)最佳蔬菜——苦味菜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闷、头昏、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此时,吃点苦味菜大有裨益。因为苦味食物含丰富的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苦瓜、苦菜、芹菜、百合、莲子等可供选择。

(三)最佳汤肴——西红柿汤

  夏令多喝西红柿汤既可获得营养,又能补足水分。烧好后待冷却后再喝的西红柿汤含有番茄红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护心脏的功效,最适合男子。

(四)最佳肉食——鸭肉

  夏季虽宜吃清淡食物,但照样能进补。鸭肉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疾疗病。其奥妙在于鸭属水禽,性寒凉,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

 (五)最佳饮料——热茶

  夏天离不开饮料,首选的既非各种冷饮制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普通的热茶。茶叶中富含钾,既解渴又解乏。据英国专家试验,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六)最佳营养素——维生素E

  德国科学家强调,人在夏天会遇到三大危险,即强烈的日照、臭氧与疲劳,而维生素E能将这三大危险降到最低程度。维生素E在麦芽、麸皮面包、胡桃泥、奶制品等食物中含量较多。

(七)最佳运动——游泳

  游泳不仅锻炼人体的手、脚、腰、腹,而且惠及体内的脏腑,如心、脑、肺、肝等,特别对血管有益,被誉为“血管体操”。另外,由于在水中消耗的热量要明显高于陆地,故游泳还能削减过多的体重,收到健美之效。

(八)最佳服色——红色

  不少人认为穿白色衣服度夏最佳,其实穿红装更好。原来,红色可见光波最长,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不受伤害,防止皮肤老化甚至癌变,而包括白色在内的其他颜色此种功效较弱。至于面料,当以混纺的T恤衫为佳,其最佳混合比例为33%的棉以及67%的聚酯

(九)最佳取凉“设施”——扇子

  从健身角度看,取凉“设施”是扇子最佳。摇扇是一种运动,可锻炼肢体,若有意识地用左手摇扇,还可收到活化右脑、开发右脑、预防中风的意外之效。同时,扇子获得的风也最宜人。

(十)最佳保健措施——起睡定时

  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人们的起居时间应随之作一些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而且应尽可能地定时起、睡。“定时”是体内生物钟的要求。夏季最佳就寝时间是22:00至23:00,最佳起床时间是5:30至6:30。一旦养成定时起睡的习惯,就容易排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体内的生物钟就不会出现“错点”现象,各种生理节律均可安然运行。

 

 秋季养生                  

一.秋季养生概述

  秋季,指农历七月至九月,从立秋开始,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的前一天为止。《黄帝内经》在描述秋天的节气特点时,这样写道:“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季三个月中,万物的生长已容颜平缓而成熟,天气急变而清肃,地气明爽而秋高,此时人亦应秋气之变而宜早睡早起,鸡叫即起床,并使情志安宁平静,以缓解秋天肃杀之气,此时要收敛心神,使像秋气之平容一样,情志也宜内敛而不外泄,因肺气的清肃而顺应秋气的特点,这就是秋季养收的修养法则。如违背了这一法则,可耗伤秋季所主之肺气,至冬季可发腹泻等病证,以致冬季的收藏之气相应减少。

  秋季是夏转冬的过渡季节,由凉而渐寒,就是说秋天阳气始下降,所以说“天气以急”。一般说来,人的阳气不足,就以借助夏天阳热之气以温养阳气、阴精不足的人也可借助秋冬收藏之气以涵养阴精。秋虽凉而寒将至,衣被要逐渐添加,不可一下加得过多,俗话说:“春捂秋冻”。

  有的年分秋应凉而反热,这就是所谓至而不及的气候反常现象,对此尤宜加倍谨慎,避免感受瘟疫。老人尤不可自传身体强健而不顺及天气变化。所谓“顺则和,从之则苛疾不起,违则逆,逆之则灾害生”就是这个道理。

  初秋: 阴雨绵绵,湿度较高,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中医将这个时期称为“长夏”,而长夏“六淫”之邪的主气就是“湿”。所以,这个时期的养生仍需重视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机体。尤其不可在阴寒潮湿之地长时间休息、乘凉和在外露宿,避免涉水淋雨和冷水浇头冲身,晚间睡眠腹部要注意盖一毛巾被或凉被等,以防头面、四肢、腹部引发麻痹、肌肉沉重疼痛、腹痛等。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清洁卫生,保护脾胃,适当多进温食,或常吃些赤小豆、苡仁、白扁豆、山药等有健脾除湿作用的药食两用品。节制冷食冷饮,不吃不洁瓜果,以免湿热、寒湿内蕴,毒滞肠

  中秋: “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所以养生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这个时期人的汗液蒸发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适当多吃些芝麻、核桃仁、银耳、萝卜、西红柿、藕、梨、香蕉、蜂蜜、乳品、百合、沙参、粥类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晚秋: 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节过后,秋风肃杀,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最容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也特别容易在这个时期诱发与加重,故养生重点除仍需要预防燥邪损伤外,还必须防止寒邪伤人,并重视参加冷水浴等耐寒锻炼,注意增加衣服,但不宜一次增加太多,以有利于机体提高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正如俗语说:“春捂秋冻,不生百病。”但老年人和平素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应该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危险疾病的突然发作。

 

二.秋季养生五原则

  根据古人的经验,秋季养生有以下几个原则:收敛、润燥、养肺、秋冻、秋动。

  (一). 收敛:  在秋季养生中,应收敛神气,不使意志外驰,以保持肺气清静,适应秋天的寒凉之变化。一般来说,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燥和伤感。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容易在秋天感物伤怀,有悲凉、苦闷、垂暮之感。这时要有意识的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以收敛神气,为冬令阳气潜藏做准备。

  (二).润燥:  传统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燥邪伤人,最易损耗人的津液,津液既耗,则出现“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秘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燥邪伤肺,容易引起呼吸道的感染。因此,秋天必须养阴防燥,这时应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常选用西洋参、燕窝、哈士蚂油、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同时最好能多吃些梨,生食能清火,熟食能滋阴。有条件的不妨吃些秋梨膏、养阴清肺膏等滋阴润肺的中成药。饮料应以滋阴去火为主,如菊花茶、银花露、枸杞等清肝明目、降压去火的东西。

 燥是秋季的主气,此时的养生,充足的水份不能少,一天饮水量不能少于一公斤。推荐蜂产品:蜂蜜、蜂花粉、蜂王浆等,对于润肠、调理、养颜等有益无害,但要注意适量。  

(三).养肺:  由于秋季乍热乍寒,气候多变,最易损伤肺气,而肺气损伤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感冒着凉,一些有咳喘老病的患者,也最容易在秋季犯病。

   秋季养肺首先是起居上注意,早卧早起,早卧以避风寒,早起以从清爽,衣服以适当增减,按“秋冻”之说适应气候变化。饮食上多吃温和滋润的食物,少吃辛辣燥烈的食物。同时,经常按摩鼻部两侧的迎香穴,也有助于提高机体对秋天多变气候的适应。中国自古就有“春捂秋冻”之说,所谓“秋不忙添衣”

善于养生的人应避免秋季的肃杀干燥之气损伤肺气,可通过一些气功、静坐、太极拳等运动来增加血脉的贯通以濡养肺津、滋润肺阴,不使怕燥的肺受到伤害。

  (四).秋冻: 秋季从热到寒过渡,衣服不必添加过快,以增强耐寒能力。 秋天“冻一冻”,一是为了让身体适应气候转凉,激发人体自身的防御机能,顺应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但秋冻也要适度,不要太过。特别是进入深秋或气温骤然下降时,仍然要注意保暖。

  (五).秋动:  秋高气爽,也是锻炼的好时机。中国自古就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在秋高气爽的季节,与亲朋为伴,登高远眺,于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但秋季锻炼,要防劳伤太过,以免阴气外泄。过度剧烈的运动会使人大汗淋漓,致使津气耗散。

 

三.秋季养生四宜

  寒露已过,雨水渐少,天气干燥,但仍昼热夜凉,人们尤易患病。因此,秋令养生,应遵循“养守”的原则,以保养内守之阴气,健康长寿。  

  (一).秋季养生宜悦情。

秋季气候日渐干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易使人情绪产生波动,或烦躁,或伤感,从而引起忧郁、悲伤。故秋季养生要调摄精神,要保持神志安宁,心平气和,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从而使人心情愉快,静想秋季收获硕果的喜悦。另外还要收敛神气,多参加户外活动,以助心旷神怡、开阔胸襟,使胸中抑郁一扫而光。  

  (二).秋季养生宜养肺。

因为干燥是秋天气候的一个基本特点。这时如果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冷乍热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和肺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加重。所以要特别关心肺,因为燥邪首先犯肺,易出现干咳无痰,儿童尤甚。故饮食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大自然为人们准备了丰富的润燥之品———水果,如生梨、甘蔗、荸荠、柚、枇杷等,都有很好的养阴润肺功效。也可选用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粥、雪梨川贝冰糖羹等,它们都具有良好的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三).秋季养生宜保胃。

秋凉之后,外则暑阳渐炽,内则微阴初生,昼夜温差变化大,是脾胃病高发季节,特别是有溃疡的患者,更易复发,应当调停脾胃,故患有慢性胃炎或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在秋季一般应当少吃多餐,多食熟软开胃易消化之物,勿进油腻食物,不宜过食寒凉之品,或生冷、不洁瓜果,否则会引起湿毒留滞肠中,致使腹痛、泄泻,故有“秋瓜坏肚”的民谚。  

  (四).秋季养生宜养阴。

 一年之中,春夏是阳长阴消的时候,所以春夏养阳最好。而秋冬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秋冬自然应该养阴。这是应用大自然阴阳消长的趋势,因势利导,协调阴阳,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尤其春夏伤阴耗津的人、阴虚津亏者,更要抓紧秋冬时机养阴生津,以调整、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

  1.秋天养阴首先要喝水:水为阴中的至阴,水为万物之母。秋天主燥,燥邪的特点是干,所以要多喝水以对抗天干物燥。水属阴,火属阳,多喝水,尤其是地下水对养阴有好处。清洁的地下水、矿泉水、井水……都是我们每天必喝的水。

  2.秋天要会呼吸阴气:阴气包括生理性及病理性两类。病理性的阴气是废物,是要排出体外的;而生理性的阴气是人体不可少的,阴是阳的基础,没有阴,阳就不能发挥作用,在生命活动中阳气和阴精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我们说既要养阳也要养阴。在秋天要会呼吸阴气。

 (1).在海边、山林、河畔、湖旁、这些地方做深呼吸,无疑对长寿十分有益。

(2).北方是产生阴气的主要方位,所谓“南阳北阴”,所以阴亏的人养生要多面北做深呼吸。阴虚者的办公室及寝室应以向北的屋为好。

 (3).大自然以白昼为阳,夜晚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所以阴亏的人,宜在夜晚对月光做深呼吸。

 (4).高处为阳,低处为阴。因为阳气主升、阴气主降,所以,越低凹的地方阴气越浓,如大峡谷的阴气是最浓的。如果周末到郊外大峡谷去呼吸新鲜空气,那么可以受用一周。

 (5).因为天为阳、地为阴,所以地气本身就属于阴气,接地气可以多补给人体阴气的不足。方法是多赤足,可以脱掉鞋,下楼到院子里走几步石子路,同时还可进行足底穴位按摩,真可谓一举两得。

 

四.秋季饮食养生

饮食荤素搭配 多食清凉多汁的蔬菜水果 适量的补充蛋白质和无机盐(如钠、钾、钙等)

秋季前期:用于温燥的饮食养生方法要以清热滋润为主。饮食养生的方法应坚持二粥一汤的饮食方法,即早晚餐食粥,午餐喝汤,但粥汤的内容有所不同。传统养生学认为燥邪最易伤肺,在煮粥时加些切碎的梨块,有生津止渴,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秋季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者食用。煮粥时加些百合,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秋季干咳少痰,失眠多梦者食用。煮粥时加些已用水发好的银耳,有滋阴润肺,养胃强身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及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及慢性支气管炎者食用。羹汤类则以西红柿蛋汤为佳,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并有利于消化吸收。

秋季后期:用于凉燥的饮食养生方法要以祛寒滋润为主。饮食原则除滋阴润燥外,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热量较高的食物。食粥仍是主要方法,如梨粥、百合粥、银耳粥都可食用,还可增加一些瘦肉粥类,如煮粥时加些瘦肉、皮蛋等,以补充蛋白质的消耗。还可进食栗子粥、桂花莲子粥、龙眼肉粥、红枣粥等,并多食一些温性的蔬菜水果,如南瓜、葱姜、香菜、桃、杏、大枣、荔枝、乌梅等。

 

五.秋季养生之“九防”

  (一).秋风秋雨防秋愁

  进入秋季,萧瑟秋风、绵绵秋雨常常令人顿生愁绪,有些多愁善感之人往往会在这种秋雨中变得精神萎靡不振、忧愁消极。为什么秋季里有些人容易伤感呢?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体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它能够分泌“褪黑素”。这种激素能促进睡眠,但分泌过盛也容易使人抑郁,气温的变化对其分泌会产生间接影响,尤其是在冷热交替的换季时节。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与五行学说和四季变化存在着相应的联系。以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的“金”为例:五脏中的“肺”属金,七情中的“悲”属金,四季中的“秋”也属金。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连绵的日子里,人们除了容易“秋燥”,有时也容易产生伤感的情绪。

 此外,“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的骤然下降,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低温抑郁症”。

 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

 1,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切莫“秋雨晴时泪不晴”地自寻烦恼。秋天,乃“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大好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大可不必自寻烦恼,失意伤感地“悲秋”。饮食滋养好心情早餐一定要吃,尽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补充蛋白质与钙质的摄取量,以增强耐力与意志力,经常不吃早餐的人,不但无精打采而且意志力也较薄弱。

 2,饮食:注重养心和养肝,多喝玫瑰花或菊花茶、莲子茶,因为它们有清肝解郁的作用,长期喝对于抑郁很有帮助。多吃莲藕、莲子、小麦、甘草、红枣、龙眼等,这些食物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对焦虑、抑郁很有帮助。核桃、鱼类等含有较多磷质,也会帮人们消除抑郁。

 3、不要总是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应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跳舞、唱歌、听音乐等;还可走亲访友:找知心的、明白事理的亲友,向其倾吐心里话。多和朋友聊天,这样会使人忘掉忧愁,变得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4、参加锻炼:体育锻炼能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和心理变化,较适宜的运动项目有慢跑、户外散步、跳舞、游泳、练太极拳等。

  (二).“白露不露”防秋寒

  白露过后, 气候逐渐变凉,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受凉,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因秋气主燥,燥易伤肺。如因着凉而使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使筋络阻痹,可出现四肢痹症。

中医认为初秋燥气滋蔓,湿气未退,湿邪燥邪合并,易伤人肺气,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中医有清热润肺之法,可用麦冬30g、菊花15g ,煎水代茶饮用。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效,是秋季防治秋燥的良好保健饮品。

 (三)."秋冻”有益防过度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肃杀,天气渐凉,这时要加强防寒锻炼, 可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诸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无论何种活动,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四)..慎食秋瓜防坏肚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 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五)拒绝秋膘防肥胖

  夏天天气炎热,夏天人们出汗多,睡眠不足,食欲普遍下降,体内热量相对减少,肥胖程度因之改善。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肥胖既有碍人的形体美,还会带来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文明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的肥胖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有关专家指出,秋季是容易发胖的季节,肥胖者更应注意减肥。

 (六).秋季锻炼有“三防”

  秋令时节坚持锻炼, 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部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然而,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须注意三防:

  1.防受凉感冒。秋日清晨气温低,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2.防运动过度。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3.防运动损伤。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地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七).多事之秋重防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冰箱性肠炎(耶尔细菌肠炎)等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又是疟疾、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病的复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在晚秋季节若疏忽防范,则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而祸及生命。因此,人人都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1.注重饮食卫生,严格做到防止食品污染,不吃生的、腐败的和未煮熟的食物;吃水果等生冷食物时要清洗消毒;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把住“病从口入”关。老胃病患者更要注重膳食调摄,和中养胃,做到饮食有节,温软淡素;禁食生冷,不暴饮暴食,戒除烟酒。

  2.搞好环境卫生,清除蚊虫孳生地,并采取措施防止蚊虫叮咬;对儿童要按时接种乙脑疫苗,对接触乙脑的人员和易感人群,也要及时注射乙脑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3.天气骤变时要防伤风感冒,对老慢支、哮喘患者可起到防复发的作用。

  4.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人进行干预治疗,将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保持和谐平衡,可有效地防止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安度金秋。

  (八).晚秋初冬防“心梗”

  晚秋寒气渐长,与燥邪结合,寒主收引、使血管收缩,随着血管外周阻力增加,脑血管病变也因之增多,轻者口眼歪斜,重者倒地不起,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提高;高血压病人亦因秋冬之交血压往往要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的障碍。

此时除了适度锻炼如散步、跑步外,接受耐寒训练,亦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同时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既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可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晨起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日间多喝淡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也可常饮活血开痹的开痹饮:枸杞15g、山楂20g,先用开水煎熬山楂2~5分钟,再用煎熬好山楂水冲泡枸杞作茶饮。

 (九).秋季养阴防滥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事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阴虚患者的进补和治疗在秋季最为适宜。但切忌不要以为秋季气温相对平和,是所有虚证进补的最佳季节,而不分寒热虚实一味滥补乱补。

 

六.秋季进补八忌:

 一忌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三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四忌凡补必肉。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五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芹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六忌重“进”轻“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七忌恒“补”不变。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八忌越贵越补。“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冬季养生

一.冬季养生概述

冬季,指农历10,11.12三个月,從立冬至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阻气潜藏,阴气盛木极,草木凋零,螫虫伏藏。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於相对缓慢的水平。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冬季三个月中,反映出万物生长停顿和一派藏匿的景象,水结冰、地冻坼、阳刚之气似已收敛,此时人亦须顺冬藏之气而早睡晚起,以待阳光和温暖,使情志收敛伏藏,好像有自己的主意、好似已有收获,生活上要远离寒冷趋向温暖,不使皮肤泄气而使内气外逸,这些都是对冬气的顺应,是符合冬天养藏的养生法则的。如违背了这些则可耗伤肾气(冬主肾),至来年春季可发生萎软厥冷的疾病,且还可致来春应有的生气减少。

冬属水,主收藏,冬气通于肾,冬天应当养肾。冬天是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因此冬季养生重要的是“养”,要养肾防寒,只有肾脏机能正常,才能调节肌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冬季饮食应以“藏热量”为主: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含热高的食物。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肾主咸,冬季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

 

二.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  

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养肾、养藏、养阴.要着眼于“藏”。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由于人体阳气的闭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则弱。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即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生病。

(一)冬天贵在养肾

 冬天气化应于人体的肾,一年四季中“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所以按照人与天地的关系,冬天重点在养肾。养肾既要养肾阳,也要养肾阴。

  养肾阳:冬天,天气寒冷,寒气通于肾,就是说寒邪首先侵袭人的肾。冬天为肾主令,人体五脏中,肾为阴脏,寒为阴邪,最易伤阳,所以冬天养生首先要保护肾阳。冬天护肾阳要“三多三少”:多穿衣服,裤子要暖。多晒太阳。多吃温补。少过多出汗。少过度劳累(包括过度运动)。少吃寒凉。

  养肾阴:冬天,天寒地冻,是阴极时期,也是阴阳都易失调的时候。冬天天气虽然寒冷,但有一部分人,因为失于调养而易生内热,内热又可伤阴,导致阴亏。所以,冬天不但要养阳,也要养阴。平时可吃枸杞炖肉、山药、何首乌片炖肉,或桑椹子、龟、鳖、墨鱼、黑枣、黑芝麻、黑豆、黑米等。

(二)冬天要做到“三大藏”:

  1.冬天要藏阳:冬天要少损耗阳气,要避寒就温,不要过度劳累。 要少出汗。不做剧烈运动,不要无谓地损耗阳气。

  2.冬天要藏精:藏五脏之精,尤其是肾精,肾精是五脏精的根本。所以冬天要节欲,避免酒色过度。冬天脾胃吸收功能好,是藏精的好时候,也是贮备精气的大好时机。一般人在冬天体重可增加1.5千克左右。还要注意冬天不能随便减肥,减肥应放在夏天,因为冬天是主藏的季节,不应该违背自然规律。

  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就是说,冬天如果没很好地养“藏”,春天就会缺乏物质基础,就会降低免疫力,从而影响正气,以致正不胜邪气,那么来年春天就易得病。

  3.冬天要藏神:冬天万物闭藏,人的神气也应内藏。要做到“三少三多”,少躁动。少喧哗。少生气。多睡眠。多平静。 多安心。

 (三).冬天养阴也养阳

 冬三月,要养阴,从大自然的阴阳气化来说,冬天是一年中阴气最浓的季节。而秋冬是“阴长阳消”的时候,就是说秋冬是长阴气的时候。那么,阴虚的人当然应借此机会养阴以调整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

  第一,到水边、树林、高山、峡谷……做深呼吸。第二,雪后天晴时,要到户外活动。第三,在阳光下做深呼吸效果更好。

但是,冬天也要注意养阳。因为冬天是四季养生的重中之重,冬天的养生质量关乎着来年的健康;又因为冬天的阳气最宝贵,日照短而弱,太阳很快就偏西;加之冬天天气寒冷,易耗损人体的阳气,所以冬天也必须重视养阳,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尤其阳虚的人,更要注重养阳。

  (四)、冬保三暖。

 《黄帝内经》讲冬天要“去寒就温”,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保持温暖,才能使阳气不泄于外。阳气有着护卫人体的特性,当寒气侵袭人体的时候,阳气会从体内从潜藏状态转为散发状态以抵御寒冷,因此冬天衣着过于单薄有伤人体阳气。

冬保三暖的内容包括头暖、背暖、脚暖。一方面,阳气虚的人,这三个部位容易受寒邪侵袭,很多人一到冬天双脚就象冰块一样冷,还容易头凉、背凉、头痛、背痛。因为在人体中头和背都为阳,阳气不旺的头和背容易凉、痛。肾阳不足的人因为缺乏推动心血管的能量而缺乏足够温热的血液温暖四肢而导致手脚寒凉。另外一方面,人体这三个部位若总是寒凉不暖的话,也损伤人体的阳气,导致恶性循环。

  冬天对这三个部位的保护时,我们尤其要注意冬天对双脚的保护。怎么样保护呢?那就是冬天热水洗脚。对于热水洗脚,民间有很多认识,所谓“热水洗个脚,胜过吃补药”,“凉从脚上起”。中医认为,“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洗脚,丹田暖和”。特别是冬天手脚不温的人,更要在睡前用48度左右的热水泡脚,并可以适当添加热水以保持水温。泡脚以脚暖为度,不可因水温过热而使人出汗,出汗则为过头了,反而扰动了阳气。

  背部和头部的保护,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于冬日上午10点以后,只要是晴天,可于室外散步、坐伏或轻度的体育活动,使太阳晒到人体的头部和背部,这是最简单、最经济、最直接的补阳方法。冬天晒太阳,可使人一身温暖,浑身舒适通畅,因而有“冬季阳光是补药”的 说法。

  冬天2℃以下的气温就一定要戴帽子,否则尽管身上穿得很暖和,体热就象通过穿了底的水桶向外发散,不利于防寒护阳。

  这里还需要强调一点就是很多人去公园里锻炼或者散步,累了的时候喜欢坐在公园里的石凳、水泥凳上休息,这个时候坐上去会感觉一股凉气从臀部传递到背部,敏感的人甚至感觉直接传递到了头部,这对于人体的损害是很大的,寒邪直接通过腰股、命门,顺着脊梁直透头顶,五脏皆受其害。

(五).调养饮食

 冬季饮食养生补肾,多“藏热量”,冬季膳食的营养特点应该是,增加热量,保证充足的与其曝寒和劳动强度相适应的热能。可以多用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

冬季饮食养生补肾,可注重药食同补。肾阳虚者应多吃核桃、山药、熟地。肾阴虚者表现为头昏耳鸣、腰酸腿软、咽干、舌质红、脉细数,冬季饮食养生方面药食同补可用枸杞、熟地、桑葚。

  饮食保健方法的原则是:多食温热,少食寒凉。传统养生学将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平性三大类。冬季气候寒冷,人们为了御寒保暖,应多食用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而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温热性质的食物包括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杏仁、韭菜、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等。

  冬令食补应注意四个方面:

  1.饮食要平衡,多样化。米面杂粮都要吃,还要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也要适当多吃些鱼类、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蒜、醋等。少吃动物油、糖、奶油及咖啡等

  2.少食咸,多食苦”: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抗御过亢的肾水。每日食盐应减少至5克。

  3.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脾胃之阳受损。对于正常人来说,冬季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平阳”的原则,也就是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像藕、木耳、胡麻等物皆是有益的食品。为了避免维生素缺乏,应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油菜、绿豆芽等。

  4.要多用炖品和平补。炖品不仅能保持食物的原味,而且营养大都溶在汤水里。食补以平补为佳,食物性能平和或稍偏温,无论正常人或病人均可食用。

  (六).科学进补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亦应之。人体的阳气于冬季内藏,阴经内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是进补的好季节。冬是肾主令之时,要顺应肾主闭藏,藏精及冬至后阳气萌生的自然规律,适度地冬令进补,可滋养五脏,扶正固本,培育元气,以促使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抵抗力,起到预防开春温疫流行的作用。 凡身体衰弱、有亏损的人,趁冬季及时进补,能养精蓄锐,可为下一年打好基础。我国民间有“冬补三九”的习俗,是防病强身的传统方法。

 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要辨证进补:因人而异,中医强调辨证进补,由于每个人的年龄、体质、疾病等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补之前,要请中医专家辨识体质。

  要补治结合:很多慢性病病人的症状错综复杂,不是单纯虚损,往往虚中有实,或挟有气滞,或挟有血瘀,或挟有食积,或有挟湿热,或有挟寒痰,所以除适当选用补药外,还应当配伍理气、化瘀、消食、清热、祛痰等药物,做到虚实兼顾,标本同治,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三.冬练三九 筋骨强健

 “冬练三九”,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锻炼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实践证明,冬天怕冷,终日紧闭门窗,恋床、睡懒觉,或在空气污染的室内通宵打麻将、玩扑克,极易导致体质迅速衰退,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而长期坚持冬季锻炼的人,耐寒力强,不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冻疮等病,也是预防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良方。

  冬季锻炼,要因人因地制宜,如身体较弱的中老年人或有慢性病不宜外出者,可在室内锻炼,做强身按摩、导引、练气功、保健功、在阳台上打太极拳等;凡是身体好者都应积极到户外锻炼,如长跑、竞走、武术、滑冰、滑雪、做健身操、打球、冬泳等。

  冬季参加体育运动尽管好处很多,但须掌握四要:

  1.热身活动要充分。

  冬季锻炼,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人在冬季从室内到室外,温度骤然降低,会使皮肤和肌肉立即收缩,关节和韧带僵硬,体内的代谢放缓。同时气候寒冷,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收缩,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再加上空气湿度较小,所以使人感到干渴烦躁,感到身体发僵,不易舒展。在这种情况下,若立即开始锻炼,有可能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而且由于心跳加快,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应症状。所以在冬季进行健身锻炼时,尤其是在室外,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通过慢跑、徒手操和轻器械的少量练习,使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后,再投身到健身运动中。

  2.衣着厚薄要适宜。冬季进行健身运动,开始要多穿些衣物,穿着衣物要轻软,不能过紧, 热身后,就要脱去一些厚衣服。锻炼后,如果出汗多应当把汗及时擦干,换去出汗的运动服装、鞋袜,同时穿衣戴帽,防止热量散失。另外,在室外进行健身锻炼更要注意保暖,锻炼完后身体发热较多,总想凉快一下,但切不可站在风大的地方吹风,而应尽快回到室内,擦干汗水,换上干净衣服。俗话说:“寒从脚下生”,由于人的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较少,加上脚的皮下脂肪薄,保暖性差。所以冬季在室外进行健身活动特别容易感到脚冷。若头、背、脚受冷,冷空气从皮毛和口鼻侵入肌体,不但影响健身锻炼效果,还会感冒生病。平时有些健身爱好者喜欢穿健身鞋过冬,这样不好。因为胶底鞋导热快,不锻炼时脚掌容易受寒,以至引发冻疮、关节炎等疾病。

  3.环境要舒适。不要在汽车频繁来往的路边上活动,因为汽车在行驶时会带起很大灰尘也会排出废气,距离人们的呼吸道很近,能直接被吸入体内,从而促成急性或慢性病症发生.也不要在众多冒烟的庭院或街道胡同里锻炼,这对健康的损害也是不小的。烟雾、废气都会直接损害人体健康,引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冬日的锻炼活动宜在大气污染轻或无污染的地方进行,如树林草地、空气清新洁净的地方,使我们的机体在锻炼的同时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

   同时要注意,气候条件太差的天气,如大风沙,下大雪或过冷天气,暂时不要到室外锻炼。 在室内进行锻炼时,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4.锻炼方法要合适. 冬令健身强体活动,应根据气候情况和人的体质,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

  一般而言,要动静结合,以室内锻炼为主,但风和日丽时,可进行适度户外锻炼。室内锻炼,以静功为主,室外锻炼,以动功为主。冬令锻炼切忌在大寒、大风、大雾、大雪中进行,年老体弱者尤应避免。锻炼时,运动量要适度。冬季阳气潜藏,若运动量过度,则会耗散阳气。

   散步是一种方便易行的健身锻炼法,吃过晚饭半小时后去散散步,既可消除一天的疲劳,又能调节心理,有助于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吸收。散步一般采用慢速,要选择一条比较平坦而又幽静的道路,以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此外,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方法,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只要坚持锻炼,就会气血调畅,筋骨健壮,精力充沛,益寿延年。 

   当室外大风降温、大雾、降雪不宜室外活动时,室内的适当活动也是冬季锻炼的好办法。在室内锻炼时,要选择向阳的房间,先将室内通风换气后,可以在室内做体操,活动腰腿,也可以做气功锻炼,应选用动静结合的功法为好。也可以自己编一套健身操,比如有颈椎病、腰腿痛、高血压等病的人,可根据自己的个体情况做四肢、腰腿活动,尤其在头部的搓、按、捋、梳等手法,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寒冬时节重护足

  由于脚部组织缺少脂肪,自身保暖性能较差,而且,双脚处于最远离心脏的部位,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方面的障碍。所以,在寒冷的季节注重对脚部的保护是保障冬季身体健康的一项有效措施。

  祖国医学认为,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经络的重要起始部位。脚掌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与神经中枢和人体各部分脏器相关联。由于双脚处于最远离心脏的部位,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方面的障碍。因而自古就有“养树护根,养人护脚”之说。

  寒冷的冬季,冷空气入侵使地面温度下降速度更快,而双脚与地面接触,脚部温度下降速度比全身其他部位更快,而脚部组织缺少脂肪,自身保暖性能较差,毛细血管极易发生痉挛,出现紫斑、水肿、奇痒、疼痛等症状。严重的可发生破溃,影响穿鞋走路。所以,在寒冷的季节注重对脚部的保护,是保障冬季身体健康的一项有效措施。这对于一些属寒冷过敏型体质者更为重要。一般来说,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选好鞋。

  要选择合脚的鞋,一般尺码要稍大一些(约大0.5-1.0厘米),这样不仅穿着舒适,而且还能“养脚”。因为人站立或负重时,足弓要下降0.5-1.0厘米,脚底会因之而相应地加宽和加长,如果鞋内较宽松,脚趾在鞋内有灵活余地,就不会夹脚。此外,为保暖,有时还需加鞋垫,也应留有余地。儿童最好穿圆头及系带的鞋,并留有更大的余地,以利于足部的发育。老年人要穿软帮、厚底的鞋。青年女性除某些必要的场合外,不要穿高跟鞋,可换穿软性鞋,如旅游鞋、软羊皮鞋或厚面料厚底棉毛鞋等。

  2.勤按摩。

  双脚部位有众多的穴位,人体的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在脚部都有相应的反射区;脚部还有大量的神经末梢,如多做足部按摩,可改善神经、泌尿、生殖、循环等系统功能,不仅会消除疲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医治一些疑难杂症,达到防衰抗老、防病治病的目的。足部按摩简便易学,随时随地可做,一般多在每晚临睡前进行,按摩前先将双手搓热,可采取多种方法,只要感到舒适即可。如可把两个脚心相向置于床上,左手搓右脚心,右手搓左脚心;也可用中指或食指端由脚心向脚趾方向做按摩,每次100至200次,以按摩部位发热为度,两脚轮流进行;还可用一手掌反复搓脚心15分钟。

  3.多泡脚。

  用热水泡脚,可使脚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增强御寒能力,有助入睡。每晚临睡前,用一盆热水泡洗双脚,开始时水不宜过多,以浸过足趾即可,水温宜在40℃-50℃,浸泡几分钟后,再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保持在60℃-70℃之间,两脚互相搓动,以促进水的流动。也可用中药桂枝、干姜、红花、川椒各9克,每晚睡前以水1500毫升,煎沸10分钟后,去渣倒入盆内,加水至温度适宜,边烫泡边搓擦,水温下降时再加水,泡15-20分钟,不仅能使双脚温暖,还能促进睡眠。

  4.常保暖。

  脚部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且与呼吸道,尤其是鼻黏膜有密切的神经联系,对寒冷很敏感,因而保暖显得尤为重要。平时要穿上厚袜和暖鞋,减少脚部热量散失。如在寒冷的环境中活动,要采取足部保暖措施。并视情适时在室内进行原地踏步走或做摇摆动作,活动脚趾10分钟左右,或做些室外活动,通过活动来增加足部的热度。

  5.多运动。

  平时应加强脚部活动,不仅可使脚部的肌肉、筋膜、韧带、穴位、神经末梢得到活动,还能不断刺激脚底各相应的敏感区,并把“信号”输入相应的内脏器官及与之相关的大脑皮层,进而调整人体全身功能,起到保健强身、防病以及辅助治疗之功效。同时活动还能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改善脚部供热状况。

  6.防癣裂。

  冬季气候干燥、寒冷,足部经脉会因之而阻滞,使肌肤失养而致破裂、冻疮等皮肤疾患,老年人更为突出。除加强运动保暖外,还应加以防治,可以外用药涂擦患处。此外,冬季穿着厚鞋袜,透气差,往往会致足部真菌感染而出现足癣,平时应勤换鞋袜鞋垫,保持鞋内干燥,出现足癣应及时用药物治疗。

 

五.冬季防病知识

 (一).要做到“一查三早”:

  现代气象医学研究表明,寒冷的气候会使许多疾病比平时增多,尤其是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明显上升。民间有“冬至老人关”之说。重视冬季防病疗疾,有利老人平安度冬,也是“养精蓄锐”的重要环节。

 一查:就是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次“调查”。在天气寒冷之际,应去医院做一次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尤其是平日很少体检的人,切不要跟着“感觉走”,自以为“健康”。应重视体检,认识体检对于及早发现疾病的重要性。重点查一查心、脑、肺、血压、血糖等方面的情况。

  “三早”:即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在预防上,重点是感冒。“感冒是百病之源”,是冬令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

(二).寒冬防“五病”

  寒冬已经来临,气温逐渐变冷,对于身体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减弱的老年人来说,倘若稍不留意便会旧病复发或增添新病,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老年人在隆冬季节要特别注意防治以下五种病。

  1.防胃病:隆冬季节,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机体抗病力及适应性也随之降低,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冬季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好,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 ,戒除烟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减少胃病发病机会。

  2.防感冒:老人感冒是寒冬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说起来该症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据报道,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死亡率高达36%。故在寒冬季节,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力,防止感冒发生。

  3.防中风:据资料报道,约70%中风患者多在冬季发病,故被专家称为“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为什么冬季好发生中风呢?这是因为冬季气温低,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促进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发生。中风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故在寒冬季节要切实做好中风的预防工作。防中风首先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原发病的治疗,其次是注意及时发现先兆症状,如突发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遇此症状应速送医院诊疗。

  4.防心梗:寒冬是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这是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管收缩,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在寒冬季节要加强户外体育锻炼,重视防寒保暖,室温最好控制在15 ℃~18℃,以防寒邪侵袭,诱发新病。亦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治心肌缺血缺氧的药物。

  5.防瘙痒:老年人皮肤退行性萎缩,皮脂腺机能减退,遇寒冷干燥气候极易产生皮肤瘙痒,该症往往夜间加重,常使人难以入眠。因此,老年人寒冬季节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禁食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亦可选用养血益气、润肤止痒的中药治疗,如黑芝麻、六味地黄丸及枸杞地黄丸等。

  (三). 冬至有“五防”

  1.防心绞痛、心梗

因为寒冷会刺激心脏冠状血管收缩,从而激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所以要注意穿暖防寒、多晒太阳。因为心绞痛、心梗容易发生在半夜,所以被褥要暖,睡前如感憋气的,要服丹七片。心前区不适的要服速效救心丸等,较重者如出现面色苍白、胸痛憋气、冷汗淋漓、烦躁不安的,要立即送医院。

  2.防脑梗

因冬至以后天气严寒,气血运行缓慢,故脑动脉管腔狭窄的人易形成血栓;帽子要暖和,避免头部受寒,避免过劳;养生多吃萝卜、山楂、丹七片,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避免血液浓缩,睡前一小时要喝一杯水,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杯水。平时可服生三七粉0.3~0.6克(冲入温水或肉汤服),但有出血倾向(紫癜、胃出血、鼻出血等)的人不宜吃。 如出现头痛、嗜睡、腿脚不便、半身不利索的要赶快看医生。

  3.防肾病

尤其要防肾炎,肾炎分为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两种。急性肾炎是寒冷天易患的病,其主要症状是少尿、无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腰痛、高血压,此病发展极快,要尽快看医生,否则很容易发展为尿毒症、肾功能衰竭。冬天要防受寒,感冒发热,患扁桃体炎、咽峡炎、猩红热、皮肤脓疱等都要尽早治疗。尤其是少年儿童要注意。另外,冬天慢性肾炎易发作,其主要症状是蛋白尿、尿量减少、水肿、高血压、腰痛。冬天要坚持治疗,防受寒,不要太疲劳,要减少盐及蛋白质摄入,心态要调整好。

冬至,天气严寒,寒气通于肾,所以冬至前后,肾病易加重,生活上要注意几点:腰部避免受寒,裤子要穿暖;避免感冒,有咽、扁桃体炎要积极治疗;避免过度疲劳;盐、肉要少吃,水要少喝,以保护肾功能;不吃有毒的食物。

  4.防肺炎

冬季感冒或支气管炎易转为肺炎,所以要避免受寒及过度疲劳,衣服要穿暖,背心不可少,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多吃萝卜、白菜,因为冬天常吃肉,易生痰,所以冬天要“多吃萝卜白菜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少儿有感冒者尤其要注意治疗,防受寒,以免转成肺炎。

  5.防流行性脑膜炎

冬天是流行性脑膜炎的流行季节,流脑是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出现瘀点及颈项强直,要赶快送医院。少儿及老年人在流脑流行期间要避免到公共场所,并应在医师指导下服预防药及进行预防接种。

  (四)小寒防“四低”

小寒往往处于1月上旬,正是强冷空气及寒潮冷锋活动频繁的时候,这时除了要防心脑梗、肾衰、肺炎三大病之外,还要注意防“四低”:

1.防低血压

冬至前后到大寒期间有低血压的人多气虚,养生则睡前可含几片人参,晚饭可吃人参3~5克、黄芪10克炖肉。

2.防低血糖

患低血糖的人预防的方法是:晚上入睡前吃点甜粥、甜点或喝一杯加糖牛奶,晚饭要吃饱。

3.防低体温

体温偏低的人,怕冷、手足凉、脉弱无力的多为阳虚,可服金匮肾气丸,晚饭可吃羊肉、狗肉、鸡肉等温热性食物,或制附片10~15克炖肉。注意附片用布包先煮2小时,加肉后再煮1小时,吃肉喝汤。被褥要暖,可加热水袋或电褥。

4.防气脱

易气虚气脱的人,可服补中益气丸,晚饭可吃人参3~5克,黄芪10克炖鸡或炖羊肉或睡前含几片人参,或人参3~5克,加冰糖泡水饮。

  (五).大寒要“六防”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尾,也是冬季即将结束之际,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但毕竟还不是春天,保暖保健不能掉以轻心,要防以下疾病:

1.防冻伤

寒冬季节,天气严寒易冻伤手脚,预防方法是穿暖防寒。鞋袜要松软防风,以免影响气血供应。

阳虚之体,怕冷、手足发凉、脉沉而弱,可服金匮肾气丸,吃饭要多吃羊肉、狗肉等温热食品,还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局部多按摩,也可擦冻疮膏。

2.防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是对寒风过敏,另外是皮肤抵抗力偏弱的缘故,可以吃生姜炖带皮的肉,或胡萝卜炖连皮的肉及鱼肝油胶丸,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扑尔敏等抗过敏药。

3.防寒哮

气管黏膜对寒风过敏,与肺、肾都有密切关系,养生办法是加穿棉背心或羽绒背心。肾阳虚的可以吃金匮肾气丸温阳散寒,肾气虚的可用人参粉3克、蛤蚧粉2克搅入粥中服用。多吃核桃。

4.防老慢支、肺心病加重

多做深呼吸,以增强肺功能,避免过劳,常吃化痰食品,如银耳、杏仁、萝卜、秋梨或陈皮炖猪心肺。

5.防寒痹

寒痹俗称冷风骨痛,这种骨痛逢寒加剧,得热则痛减,寒则易气血凝、气血受阻,不通则痛之故。养生保健的原则是温经散寒。除用热水袋、电褥等保暖防寒之外,可服风湿骨痛丸,若效果不明显还可用附片炖肉,方法是用熟附片10~15克,布包先煎2小时,再与肉同煮1小时,吃肉喝汤。病情较重的,应在医生指导下服桂枝附子汤或川乌煎服。

6.防伤寒

大寒节气,天气严寒,易伤寒发热头痛、咳嗽,所以要注意避寒,多吃温热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