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兔包装:古典本草药理学及其于经方之应用举隅 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1:32:47
生命的参悟——吕英中医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曰之名为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章说明最原始的物质是处于一体的混沌状态,最先分离产生出的是天地。伏羲八卦(先天八卦)就是对天地本质的表达: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以乾坤二卦为主。而后天八卦(文王八卦)是对宇宙自然的认识方法,坎离二卦为主,坎离者,乾坤所变化也。乾升于坤为坎,坤降于乾为离。离卦谓太阳,谓火,是生命产生的必要条件;坎卦谓月,谓水,谓爱欲,坎离交合,生命便随之产生,大千世界开始活跃。乾坤为体,坎离为用,四卦是宇宙的总括。

人的形成是天地之灵光(元神)(天地宇宙之真气)注入父精母血(元气)这个受精卵中,所以受精卵着床后卵黄囊的形成,胚芽的生长是决定死活胎的关键。倒推之,天地之灵光这一元神在人的初始阶段起着决定作用,并且自始自终决定着每一个人的生命的存亡。人的生命宣告结束是元气的消亡和元神的脱离躯体回归天地宇宙之中。老百姓常说一句话:人活一口气,这口气既包含元气,也包含元神。人的生命得以诞生及维持的两大先天因素是:离代表元神;坎代表元气。二者具有阴阳奇偶相配合,成双成对,刚柔相济,上下无常的特点。其中元神为主,元气(元精)为客;元神为阳,元气(元精)为阴。元神元气体现了生命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不相离的意味。《灵枢.本神第八》皇帝问于歧伯曰:“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歧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博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因为中医学是我们的先人对人的生命本质和运行规律的一种认识方法,对元神的论述极少,但对 “神”、“神明”有论述,《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帝曰:“何谓神不死?”歧伯曰:“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一部《黄帝内经》,一个元气论,几千年前已将生命的本体告知世人,只是吾生性愚笨,未理解彻悟而已。 
                                                                                                                                        

元气、元神既是物质又是功能的显现,人生无处不元气,无处不元神,只是在不同部位以相应的形式和功能所显现,五脏六腑正因为元气、元神俱足,才能发挥出各自的作用。而且随着时间、方位的不同,二者发生着质量的变化、场的转移、以及人体内部在常态下难以觉察的能量流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子午流注,五运六气,大到六十年一个甲子年,再到一年四季,一日昼夜晨昏,小到每时每刻。道教所谓的“活子时”同理也。而且每个人因其体质状态不同而不同,最高境界便是生命的奥秘所在——无极,最佳状态便是——混元一气。

中医应称谓医道,此时亦理解了圣人孙思邈所言:“不懂易者不可为医,为武也。”道高天地人,道统天地人,道贯天地人,人与天地不可分。天地,一宇宙,人也一宇宙,一小宇宙也。大宇宙之变化无不影响小宇宙,小宇宙之变化无不应于大宇宙。

元气不能药补,只能保养、激发、调动,而患病是由于人的正气之力小于或等于邪气,二者势均力敌时,疾病轻浅,一旦邪气大于正气,疾病就重,其中又与邪气停留的久暂,转化的程度、方向,停留的部位有关。所以临床治疗必须立足于大道,充分发挥人体开合枢的作用,认清患者四季五方的偏差以及躯体各部位的受损程度,通过四诊合参,精确分析出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关系,即“知彼知已”。采取不同战略战术,即理法,派出决胜兵力,即方药,将敌人的老巢一窝端掉,即将邪气驱出身外,此时将恢复到一个空灵的身体,一个每个人生之来即确定的天圆地方。若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恬淡虚无,自然精神内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可达到真气从之,病安从来!

上文中正气即包括元气和元神。药物进入体内是激发、调动正气去赶邪,邪去则正安,由于元气、元神是天地赋予人的,所以是无形无相,不可限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何人会死呢,是因为躯体内部器官的过度受损(包括形体和功能),自身已经无法靠针药进行修复,后天脏腑化生的元气难以维系生命的常态,此时便渐渐消耗先天元气,最终因耗尽最后一丝元气,无法涵舍元神,阴尽阳脱,人的生命宣告结束。但是宇宙的能量是永恒的。但世间的大德高僧因其修炼,他们的身体与一般人不同,含有现代科技无法解释的能量,故有真身的存在,大家熟知的禅宗六祖慧能即是真身保存至今的高僧。感于此种认识,我提出七级元神之论,即每一个今天的我之前有六级元神,每一级都是一个时空,一个宇宙:第一级是浑圆一气,道教的无极,也是宇宙大爆炸前的状态;第二级是宇宙,道教的太极;第三级是太阳系;第四级是地球;第五级是万物;第六级是父母;第七级是每一个今天的我。因此每一个今天的我的生命这个小宇宙即这个圆与其前六级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一级高于一级,即大圆内有六个小圆,因每一级内又可分无数个小圆,确切地说是有无数个圆,正如易经六十四卦对应的天圆地方每一个圆对应一个方,这与东方文化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是一致的。《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亦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关于这个一释家的境界是:明心见性,万法归一;儒家是:存心养性,执中贯一;道家是:修心炼性,抱子守一;穆圣是:坚心定性,礼拜朝一;耶稣是:洗心移性,默祷亲一。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故儒释道医易是一家,而且古今中外,大道至简至易,究其缘由,很简单,人是宇宙自然天地的产物。如果这样认识生命,所有疾病的解释就迎刃而解。作为一名医生,顾名思义,中下工的水平再高也只能达到医生治病不治命,能达到治命的水平就是上工,甚而可达到大医治国的水平,这种境界方为我们中医学子追求的目标。同道们,为了解除千千万万同胞被疾病折磨的痛苦,更应是一个医者奋斗不息的动力啊!当然达到这样的水平需要我们身后有沉甸甸的中华文化!

明白这个生命之道,治病自然就会遵循顺则成人,逆则成仙这一路径。这与道教修炼后天返先天又是同一理,其实质与儒家无无为而无不为也是一样,而这正是中医治病追求的最高境界:“不治之治,臻为上境”。尤其是三阴伏寒之病,邪之入路,也是邪之出路,只有将体内深层之伏寒层层融化,才能将邪毒排出体外,达到彻底治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伏寒邪毒通过针药或修炼从体内排出的过程中会出现种种不舒服的反应,病情严重者,会出现瞑眩现象,即有十到二十秒意识不清,这是难得的阴阳气相争,正气来复之佳兆,瞑眩现象出现一次,人体的能量上升一次,而且是上升一个时空的问题,所以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临床治疗大病若没有瞑眩现象的出现,彻底治愈几乎无望,除非患者顿悟,明心见性。但从我自身的体会,尤其是拜入李可老中医师门之后,体会到排毒反应不是每个病人都能接受的,人这个万物之灵,心念的起动不是通过医生几次看病交流就能让病人躁动的心沉静下来,有时面对病人的不理解作为医生的那种无奈是无以言表,去年深圳一位兰阿姨跟我说了一句话“医生治病时,不能只想到自己是给者,医生满腔热情想尽办法治病,而病人这个受者若有丝毫抵触,给者的心血就白费了。”给者与受者的互相信任在治大病时犹为重要,师父李可从医50年,一直战斗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的一线临床,体会深刻,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在这个中医生存于夹缝中的弱势条件下,我们用伤寒论的原方原量,超出药典,只是心怀一颗慈悲之心,只想到我们找到了一治病救人的大法,如果病人配合,能够理解其中之真义,这种治法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治病,而是救命的境界了;(师父李可已达此水平。当地人称其是救命先生。)只想到用我们的歧黄之术能让我的同胞尽量避免疾病的折磨,在大病显露之前就可通过针药将潜在的患病因素一一扫除干净是难上加难,悲哉!但我个人决心已定,誓将此生交给中医,无论前路多么渺茫,有多少坎坷,多少险滩等着我,这浑水我是趟定了,不为别的,只为我的同胞不受或少受疾病的折磨。

所以人只是自然宇宙天地的产物,在大自然面前,这个对每个个体而言,非常珍贵的生命太渺小了!既然生命已是一现象,病是现象上之现象,治病若立足于现象之现象的一点上,就远远偏离了本质,本末的倒置怎能拿下大病、急危重症!当然没有一个医生包治百病。冬季养生原理

心涛居士(57967480) 11:46:11

         内经养生-四气调神大论-冬季养生原理
    四气,就是我们说的四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每个季节的特点和规律去养生,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不然的话,从操作形式上看来是养生,但实际上收不到养生的功效。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前几天有一个患者来咨询养生,说我这阵子每天晚上都出去跑步,怎么身体还是这么多病呢?

    这个患者虽然很认真的去锻炼身体,却没有得到锻炼的好处。原因是什么呢?他没有遵守冬天这个季节的养生规律。根据中医原理,冬天是不适合做体育运动的,晚上尤其不适合。所以在冬天的晚上去跑步,弄得大汗淋漓的,不但收不到养生的效果,还会为来年的风热感冒留下祸根。所以养生必须要明白每个季节的特点和规律。

心涛居士(57967480) 11:46:40

内经中这篇“四气调神大论”就是专门讲每个季节养生的特点的。
因为现在是冬天,所以咱们先从冬三月的养生特点谈起。
冬天是什么特点呢?非常的寒冷,冰天雪地的,动物都冬眠了,大地上一片沉寂。当然现在的城市生活看不出来这些,在农村就比较明显。今年的冬天有点特殊,前阵子天比较暖和,不太象冬天。凡事都有定数和变数,冬天寒冷是定,冬天暖和是变,在研究了整个的内经之后,就能把握住这个定和变的规律,就能判断哪一年的气候、每一个季节的气候。这是非常科学的东西。今天先不讨论这些变数,只讨论这个定数。
正常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我们就从寒冷这个角度去分析,物理上都学过热胀冷缩,一个事物在寒冷的环境中都是收缩的。收缩就是从一个事物的外部向内部紧缩。我们在非常冷的时候都会蜷缩起来,这也是一种收缩。地面以下在夏天非常的凉爽,在冬天非常的暖和,从传统角度来讲,这是热气从地面上收缩到了地面以下了。这个阳气就是我们讲的阳气。

心涛居士(57967480) 11:47:05

再比如萝卜,天气还比较温暖的时候种上,到了天冷的时候就收获了非常饱满鲜润的萝卜,但一到春天,萝卜一发芽,一生长,地面下的萝卜很快就瘪了。再比如冬天常吃的大白菜,也是在八月份开始种上,到了冬天白菜长大了就开始往中间“窝心”,所以农民伯伯都知道白菜有芯的,芯比较紧实的质量就好。所以萝卜是把整体的营养收到了根上,白菜是把营养都收缩到了白菜芯里。这些现象都在说明这类蔬菜的能量运行都是往里收的。其他的植物也是一样,冬天的根都比较饱满,来年春风一吹,一发新芽,根就开始瘪了。所以在冬天,我们北半球的气机都是收缩的,收缩到中心贮藏起来,作为来年生发的基础,所以叫收藏。

心涛居士(57967480) 11:47:26
人也是一样,冬天的时候都喜欢睡懒觉,为什么,阳气收回到体内,不容易再生发出来。所以以前冬天没有别的蔬菜,只有白菜和萝卜等,这时人的气机也是往里收的,吃的蔬菜的气机也是往里收的,这就叫相应。现在有了反季节的蔬菜,在冬天可以吃到夏天才生长的蔬菜,这样人的气机就和所食用的蔬菜的气机不协调了,就造成人体内气机的混乱,人体的气机不能正常的收藏,来年生发的基础就不牢固,很容易长病。所以搞传统养生就要慎用反季节的蔬菜。

心涛居士(57967480) 11:47:37
冬天的气机是收藏的,人也是把阳气和阴精都收藏到了肾里了。从秋天开始人体的气机就往肾中收藏,而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就和萝卜是一样的,是人体的根子。所以讲秋冬进补,就是在秋天和冬天吃的营养价值好的冬天,其营养就随着人体的气机收藏到肾中了,这样以后这些营养会慢慢的发挥出作用来,使身体健康情况得到改善。这才是补的真正含义。现在的人倒好,今天吃点好东西,马上就要消耗掉,所以根本就补不到肾中,这点能量反而会因为消耗而把肾中原来贮藏的能量引发出来,提前用掉。这样的“进补”其实就是在缩短寿命。现在好多人都喜欢这样来补,一个个吃的红光满面的,可是经常有血压高、血脂粘稠等指标,为什么呢?都是用所谓的“补品”把肾中的能量提前消耗掉了,这样肾气就虚,肾气一虚,人体的气机就会慢下来,新陈代谢也减慢,这样人体代谢的垃圾排放到血液中,而血液却没有足够的能量把这些垃圾及时排出去,滞留在血液中,这就形成了血液粘稠。血液一粘稠,心脏就得用更大的压力去推动血液,这就是血压高了。这些都是错误的养生保健方式造成的。

心涛居士(57967480) 11:47:49
所以讲进补应该顺应人体的气机在秋冬进补,当然这里的进补也不是吃些所谓的海鲜,那样只会适得其反。进补应该选用一些补肾的食品或药物,使这些东西进入人体化为人体的肾气。比如现在人在没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可以服用一阵子桂附地黄丸,而不能乱用六味地黄丸。也是前一段时间,有个朋友过来,说晚上精神好,睡眠很晚。我就推荐他用桂附地黄丸,结果服用后,晚上的精神头没有了,一到晚上就开始犯困。这就是说他原来的气机是收藏不好,一用补肾的药物,也促进了他气机的收藏。他原来晚上精神好其实不是什么好事,是一种能量的透支,用了药物,这个能量就收藏回去了。这样才能细水长流,否则能量用完,这个肉身就坏掉了。

心涛居士(57967480) 11:48:00
上面讲的能量就是人的阳气,冬天人的阳气是收藏到人体的肾中的。所以讲“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人睡觉的时候,阳气就收藏起来,阳气一生发,人就醒了。后面讲的“卫气行于阴则寐,行于阳则寤”是一个道理。人早早的睡觉,晚一点起床,就是尽量保持阳气的收藏状态,和天地相应。

心涛居士(57967480) 11:48:11
收藏还不单指上述这些,包括自己的志向、想法和念头都要收藏起来。易经中讲“潜龙在渊”就是志的收藏状态,“潜龙无用”这个时候是不能乱行动的,因为此时不是自己该表现的时候。就比如咱们党成立初期,要是一个党员到处说自己是共产党员,那早被反动派给逮捕杀头了。这种时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一定要保好密,隐藏起来,等到属于自己的时间到来了,再好好的表现,给大家作榜样才好。“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从另外一方面来理解,也可以理解为心一动,阳气就动,而外边天寒地冻的,阳气一冒头,就被寒冷给消灭了,只能是白白的损耗自己的能量。

心涛居士(57967480) 11:48:21
但是太寒冷了也不行啊,会冻死人的。所以在躲在房子里,可以生个小炉子来取暖,或者是身上穿的多一点,穿上棉袄,戴上帽子,穿上靴子,尽量使自己的皮肤不要泄露,这样就使自己的阳气损耗的少一点。这个就是冬天的养生原则,重点是养的这个“藏”。
如果不能养好这个“藏”的话,就使肾受到损害。就是内经中讲的“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养不好这个“藏”来年的生发力量就弱。就好比一个根很弱小的树不可能长的参天一样。

心涛居士(57967480) 11:48:32
有的人说了,内经也要我们“去寒就温”啊,我家里开着暖气,温度在20多度,有时候穿单衣还会出汗,应该可以了吧。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了。室温那么热,人体就不可能行使冬天这个收藏的功能了,这样就导致阳气和阴津不能收藏到肾中了。肾气不足,来年自然界春风一吹,温度呼呼的上涨,人体就难以和自然界相应了,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出现温病,就是风热感冒。不说来年吧,室温那么高,毛孔都开着,一出家门,受到冷空气的袭击,也是很容易得风寒感冒的。这样还谈不到养生呢,都已经生病了,又何必呢?

心涛居士(57967480) 11:48:43
包括现在的全球变暖,就是地球自身阳气不藏的表现。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地球自身的能量贮存形式,好比人的肾气。现在我们都把它们给挖出来,在地球表面给烧了,就使得地球内部空虚,表面反而热。和人上虚火一个道理,上虚火的人一般都是有内寒,肾虚的人尤其容易上火,这类人虽然上面有火,但肾气却是寒的。地球也一样,表面越热,内部越寒。这样等温室效应把冰川溶化,海水上涨把一部分文明给毁灭掉,地面上不再燃烧地球内部的能量时,它才能慢慢的把自己的“肾气”补足,地球才能恢复原来正常的气候。2008年1月2日今天抵达河南开封,我到河南的主要目的是要去我国四大药市之一的禹州市,继续找些良好品质的中药材,一进入禹州药市,映入眼中的是比较没落的感觉,它没有像四川成都跟安徽亳州药市的繁荣,但是机缘却是很奥妙,我找到一位师徒出身的老药师,他完全是按照他师傅所教授的方法来炮制药物,他从未看过本草纲目跟雷公炮制药性赋等书,但是他炮制的方式却跟古法完全相同,如果光是看书来炮制,就算方法完全一样,但是成果却不尽相同,遇到我后他很高兴的跟我交谈,好像是遇到知音般,我从其中学到很多,当然也解决许多我过去心中的疑惑,比如说我一直在怀疑中国建国后的药物度量衡的问题与台湾不同,过去有人说台湾的一钱,是中国的5克,也有人说是3.5克,众说纷纭,这次我询问这位老药师,他很肯定的告诉我是过去的一钱就是现在的3克,不是五克,由于他从十四岁开始就在跟老药师学习炮制中药,当时就是以钱为单位,建国后改用克做单位,因此他曾经历过这两个时期的用药,所以他的经验是可信的。还有生半夏跟制半夏的物性如何判断,熟地的九蒸九晒的过程,其间需要加入哪些药物,才能真正的做到,他还请我吃制作熟地时产生的副产品,叫做熟地珠,此物咀嚼起来又软又香,味道居然跟葡萄干一样,非常好吃,让我大开眼界,我非常幸运的能够结识这位国宝级的中药师,更感谢他无私的传授,让我获益良多,临走时他跟我说一句话,药物品质占50%,好的中医师占50%,二者加在一起才是百分之百,我听完后真是感触良多,这不正是我心中的想法吗,我这次是遇到真正的高手了,他也告诉我现在中国的中药师已经失去制药的精髓,制作出来的药物只有其形而无其神,过去师徒传授的药师现在已经寥寥无几,真是可惜啊。我国有句俗话说 : 药不过禹州不香。也可以说成 : 药不过禹州不灵。真是名符其实,实至名归。

我在拜访一古寺时,找到我国宋朝邵康节写的河洛神数与铁板神数二书,还有一些关于风水的书籍,在兴奋之余,我时常在想我国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一直存在的,只是需要我们去发掘去传承,这些宝贝知识是无价的,中华文化涵盖面非常之广,我将利用我的下半生时间,尽一切力量将之简化同时翻译出来再传给下一代,中国医药文化的传承只是整个大中华文化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散失的知识都有待我们去发掘,我的地纪将因此而更精彩更丰富,时常会叹息我的年纪大了时间不够使用,加上我的智能又不足,所以只能尽力而为了。真诚的希望我的学生中能出现非常出类拔萃的人才,将这些最优质的古人智慧继续延伸下去,不要再被荒烟蔓草所淹没了。我有幸能得到大家无私的支持,才能有机会来完成这地纪之旅,心中非常的感动,我只能说谢谢二字来表达我的感受,我必不负众望,人生在世所为何事呢,我想我能做的很有限,仅只如此吧,谢谢大家。

这次我也造访了嵩山少林寺等许多古寺,还去找出真正的汉朝函谷关所在,也在雪地中找到已经被麦田与杂草淹没的宋太祖赵匡胤的陵墓,它是正坐北朝南,此行旅程虽然辛苦,但是我心中却是兴奋的,当我看到这些已经被人遗忘的历史文物时,真是百感交集,我大中华的文化是最伟大的,这话一点都不为过,许多历史文物已经被改造成现代建筑,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原样不动,让原物呈现出来,这样才可以真正看到我国历朝的更替,在雾气朦胧飘雪的时节中我离开了河南,回到台湾时裤脚上还带着在赵匡胤陵墓周围小麦田里的泥巴,疲惫的身体,兴奋的心情,就是此行的结尾了。
春天常用的除烦汤
    菜花黄,医生忙。这段时间我的门诊上有不少比较缠人的患者,大多主诉头昏头痛、失眠多梦,身困乏力,精神不振等,有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者,也有诊断为神经症等。对这类病人,我还有点经验。其实大问题没有,大约是春天桃红柳绿,莺飞草长,人体阳气拂郁,容易导致气滞或气逆,。才有如上病症。其治疗,不需补益,只需清热解郁除烦。我常用的是半夏厚朴汤、四逆散、栀子厚朴汤、六一散、黄芩、连翘等。其中验方除烦汤用得最多。

    除烦汤其实是栀子厚朴汤的加味方。栀子、厚朴、枳实、黄芩、连翘、半夏、茯苓、苏梗,基本药物仅八味,所以又名八味除烦汤。对消除焦虑,改善睡眠,特别是治疗春天的夜汗身热最有效果。如果有尿黄尿痛者,加入六一散。如果有心下痞痛者,加黄连。栀子厚朴汤是经典除烦方,《伤寒论》用于治疗“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许多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常常有胸闷腹胀等躯体症状,用此方能宽胸膈,除腹胀,常常让患者神情气顺。

    回想当学徒时,家乡的老中医常常有“气火”一说,即气郁所化之火。此火一起,常常失眠胸闷,烦躁不安,头昏头痛,或呛咳不止,或咽痛口苦,或吐血,或衄血,或腹胀腹痛。所用之药,不能温补,不能养血,养阴润燥也不行,只能用山栀、黄芩、批杷叶、枳壳、厚朴、丹皮等,如脉数心烦者,当加黄连苦泄。现在看来,这些疾病,有的是焦虑症,有的是抑郁症,有的是神经症,有的是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有的是功能性胃病等。这种“气火”综合征,以春天最多。老中医说,是春天肝旺所致。确实,这些患者大多情绪不稳,急躁者多,郁闷者多。这种在临床上观察总结而来的经验,非常朴实,也非常有用。我的除烦汤就是家乡老中医治疗“气火”综合征经验的总结。此方多年来屡用屡效。前几天,学生亮亮欣喜地告诉我,她的咳嗽十多天,咳得两胁都胀痛,用除烦汤半剂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