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120度:钟南山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9:49:17
钟南山传奇
——抗SARS勇士
作者:魏东海
                第一章
    南国羊城,一个矫健的身影奔波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呼吸疾病方面的权威,德高望重的他,临危受命,勇挑重担,带领一个坚强的团队,以科学的精神,高超的医术,抢救了一个又一个危重病人,总结并提出救治非典病人的医疗方案,被誉为“科学抗击非典第一人”。他的名字叫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生逢战乱,颠沛流离  1936年10月20日,南京。对于儿科医生钟世藩以及他的爱妻廖月琴来说,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南京中央医院顺利出世了。刚为一位小病人做完检查的钟世藩匆匆赶来看望他刚出世的孩子。望着怀里天真可爱的孩子,夫妻俩心里却是忧喜参半:忧的是身处乱世,孩子的诞生让以后的日子更加艰难了;喜的是钟家两代单传,如今终于有了后继之人。看着孩子那天生的聪慧模样,钟世藩医生便按照出生地的位置,给孩子取了一个颇有气势的名字:南山。因为南京中央医院刚好坐落于钟山南面。
    钟世藩,钟南山的父亲,福建厦门人。上世纪30年代南京中央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解放后中山医科大学的一级教授,我国著名儿科专家。钟世藩是个孤儿,自小跟着一位叔父在厦门长大,叔侄俩一直过着艰辛的贫穷生活。9岁那年钟世藩被人带到大上海,给一户人家做仆人,饱受贫穷与颠沛流离之苦。特殊的身世和寄人篱下的生活,使钟世藩过早就知晓了人间苦难与悲愁,养成了异常独立和坚毅的性格。艰难的时世和沉重的生活担子,使他惯于脚踏实地做事而不善辞令。他异常刻苦地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协和医科大学。入学时他们全班共有40人,但能在这艰险时世中坚持学习并毕业的,包括钟世藩和后来北京医科大学皮肤科著名专家胡传魁等在内,只有8个人。
    1937年7月7日,钟南山还未满周岁。在古都北京南郊的卢沟桥,日本帝国主义军队悍然向宛平城开炮进攻,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这一年的冬天,在南京沦陷前夕,钟世藩带领一家老小随国民党政府西迁的20余万人离开南京,前往贵阳。行程十分辛苦,颠沛流离,风餐露宿,人们夜以继日地赶路。一路上,流浪、行乞的人遍地皆是,难民所里人满为患。
    和同时代的人一样,童年在钟南山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回响在耳边的空袭警报声、日军战机的轰隆声、炮弹的爆炸声和人们的呼喊声……在钟南山的记忆中,他们的家就有两次被飞机轰炸过。
    第一次是在南京沦陷前。一天,日军的战机又在上空盘旋,只听见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钟南山外婆家的房子瞬间被炸得支离破碎。幸运躲过炮弹的年迈的外婆不顾一切地冲进浓烟火海,寻找还在屋里不满两岁的钟南山!当她满身灰黑地找到吓坏了的钟南山时,涕泪交集。多年后,当慈爱的外婆向后辈们提起这惊险的一幕时,仍然忍不住眼眶润湿,虔诚地将两手放在胸前,真心感谢上天对她以及外孙的仁慈。
    第二次是在贵州。那是1943年的一个星期天,钟世藩夫妇带着钟南山和他的妹妹全家到公园游玩。钟南山带着妹妹玩得正欢,突然传来了尖锐刺耳的空袭警报。钟南山和妹妹来不及跑到防空洞,就在父母亲的带领下急急躲到附近的玉米田里。只有7岁大的钟南山紧紧抓住妹妹的手,两个人吓得脸色青白。很快,远处、近处连续不断地传来一阵阵的轰炸声,清亮的天空被一股股呛人的黑烟、灰烟笼罩。等钟世藩一家大小安然赶到家里的时候,才发现,钟家的房子已被炸成了一堆断壁残垣……
 
                第二章
    母亲的故事 父亲的书房  当房子被日军飞机炸掉之后,钟世藩一家就跻身在医院的一间临时小房子里。当时同住在医院里的多是些教授、医生以及他们的家属,于是这些医生们的孩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一起玩耍的伙伴了。钟南山是其中较小的一个。
    和父亲钟世藩沉默寡言的性格不同,在父母的关爱下,钟南山自小活泼好动,
虽然年纪比别人小,但却常常表现出独立坚强和充满自信的个性。据钟南山回忆,
有一次,几个小朋友在商量着怎样玩一个新做好的木制手枪,大家争论不休,有的这样说,有的那样说,尽管钟南山对手枪的认识也是似懂非懂,但他仍大胆地向那群大孩子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把做好的枪柄截短才更好玩。在小孩子的争争吵吵中,钟南山最终说服了大家……就这样,在和孩子们的打打闹闹中,钟南山渐渐长大了。
    抗战的那几年,中国老百姓的日子可谓历尽艰辛。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像钟南山一家这样,靠双亲行医有一点微薄收入的,也只能是勉强度日。钟南山记得有一次理发的时候,要背上母亲给的一书包国民党金元券,才敢堂而皇之地走进理发铺。后来钟家到了贵阳,正是长身体的钟南山和妹妹每天的佳肴就是吃咸菜,能吃到一次腐乳就已经是好得不得了的事情。有一次,钟南山请来一位小朋友到家里吃饭。这个小朋友的家里人是院长,在美国很有钱。钟南山的母亲为此特意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大家吃得很开心。可是到了下午两点钟,钟南山应邀到这个小朋友家玩的时候,发现家里丰盛的午餐并没有让这个小朋友吃饱,小朋友回到家后又重新吃了一顿饭。
    就这样,日子艰难,但没有难倒从小就有着韧性的钟南山。他每天带着妹妹上幼儿园,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玩耍,下午乖乖地坐在门口等父亲回家,晚上回到家里就听母亲绘声绘色地讲述各种各样的故事。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祖籍厦门,家里是生意人。她毕业于协和高级护理专业,毕业后曾由当时的卫生署派到美国波士顿学习高级护理。解放后,担任过现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是广东省肿瘤医院创始人之一。
    这位有着良好素养和强烈自尊的母亲除了热爱医术,还博览群书。
    她常常陪着两个可爱的孩子玩耍,给他们讲书里各种各样精彩的、动人的故事,讲医院里感人的或者有趣的故事,希望孩子们先从故事中体会到人生百味。钟南山那强烈的自尊心,同情弱者、乐于助人的善良品格,便是从母亲那儿继承过来的,从母亲的故事中学会的。在这当中,钟南山记得最牢的就是母亲给他讲那感人的《礼物》的情景:有一对深深相爱着的夫妇,生活很贫困。到了圣诞节,为了送给对方礼物,妻子不惜将自己一头漂亮的长发剪去,换成丈夫最喜欢的一只表的表链;而丈夫则将自己最喜欢的表换成一把很漂亮的梳子送给妻子……廖月琴给孩子讲的这个故事来自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小说《麦琪的礼物》,欧·亨利所写的这个“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最最宝贵的东西”的故事,给钟南山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往往就在于对别人无私的奉献。
    1946年,在贵阳,正当钟南山和一群小朋友在医院里追逐玩耍的时候,突然间,一个美国大兵横冲直撞地冲进了医院,匆匆忙忙地把一位身负重伤的中国妇女丢在了医院的病床上,甩下了一点钱便扬长而去。医院里的医生、病人们顿时议论纷纷。原来这个美国大兵的吉普车在大街上横冲直撞,硬生生地压断了这位中年妇女的腿,于是把她送到医院,但是这个自视甚高的美国大兵像是毫无愧意一样留下钱之后就大摇大摆地走了。
 
                第三章
    亲眼目睹了这件事的钟南山那天晚上怎么也睡不着,他不仅仅是为伤者难过,那幼小的心灵更是感到愤愤不平,为什么中国人要受外国人欺负?!他翻来覆去地想了又想,暗暗许下了愿望,长大了要为穷人服务。
    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一个薄雾蒙蒙的早晨,钟南山一家乘船来到了广州。那年钟南山11岁。钟家最初在广州的房子是当年岭南大学东南区的一栋红楼,绿树环抱,鸟雀啾鸣。小楼是方方正正的三层红砖瓦房,雅致、悠然。楼的中间是一个露天的小院子,稀稀疏疏地长着馨香的花草。楼的后面有一大片青葱欲滴的竹林。每天早上,微风中荡漾着阵阵清脆的读书声,使这幽雅宁静的环境更惬意了。然而最吸引钟南山的,还是那紧挨着窗台边的一根竹子。这根竹子又粗又壮,身上满是一圈圈的节眼。它顽强地把腰杆直直地挺到钟家二楼的窗台。活泼好动的钟南山又怎能抵挡得住好玩的诱惑,趁父母亲不在家的时候,他爬出窗台,抓住竹枝,顺着竹竿往下溜。从此,这根竹子便成了他出入家门的“滑梯”。
    初到广州,尽管钟南山和妹妹都还不会说广州话,但也能和周围的小朋友们打得火热。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家里玩着玩着就吵了起来,一时兴起,钟南山便学起小人书里大侠的样子,约小伙伴们到竹林里一决高低。要不是钟南山的母亲及时制止了这场决斗,钟南山也许就成了“武林高手”了。
    当顽皮的钟南山静下来的时候,他和博学多才的父母亲一样,与书结缘了。每当活泼好动的钟南山一来到父亲的书房,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静下来,沉迷在书的世界里。书,像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深深地吸引着钟南山。
    从小白鼠开始的医学启蒙  一天,钟南山发现家里来了许多“不速之客”——一群可爱的小白鼠。这可把钟南山乐坏了,他以为这是父亲专门为他消遣找来的玩伴,便急急忙忙地跑去找母亲问个明白,母亲笑着反问他:“那你喜不喜欢那些小白鼠呀?”“喜欢!”钟南山脱口而出。看着钟南山特别认真的样子,母亲告诉他:“这是你父亲用来做实验的小白鼠,可不是给你玩的。”还在兴头上的钟南山一听,顿感失望。
    但是等到父亲回来的时候,钟南山又开始缠着父亲告诉他给白鼠做实验的事情。原来,钟南山的父亲在美国学成回国后,他的特长是从事乙型脑炎病毒的培养和分离研究。在上世纪50年代,他的科研题目是小鼠胚胎培养病毒,由于当时科研经费比较缺乏,他就用自己的薪水买来小白鼠,在自家的书房里做起了实验。
    从此以后,每天放学回家,钟南山总爱到父亲的书房里逗弄小白鼠玩。当然,
对于钟南山来说,最好玩的还是父亲的实验。每次父亲做实验的时候,他总要在旁边静静呆着,仔细地看着父亲的每一个动作,同时还和父亲一样关注着小白鼠的变化,认真极了。这时,他的脑子里总是冒出一个又一个的疑问,他很想弄明白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小白鼠又为什么会变成了那样,总想刨根问底儿,但他知道实验的时候不该发问,不该打断父亲的工作。直到实验完毕,他才迫不及待一股脑儿把问题向父亲倾述出来……
    父亲见钟南山对小白鼠这么热心,就有意地让儿子多与它们接触。他觉得,熟悉小白鼠的习性、生理与机能,对于学医之人是很有好处的。他与钟南山商量,要他帮助自己照看小白鼠。照顾小白鼠很简单,就是要喂养它们,在喂养的同时,当然可以逗小白鼠玩了。
 
                第四章
    尽管鼠窝里总是散发着一种难闻的臭味,但钟南山还是乐呵呵地接受了这一开心的任务。从此,钟南山就成了家里的“白鼠饲养员”,也是一名最负责、最有耐心、最称职的小饲养员。就这样,作为一个小饲养员,钟南山开始逐步了解到一些最基本的医学、医疗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帮父亲照看小白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锻炼了他的观察力、耐心和责任心,而这些,正是一个医生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有一次,钟南山放学回家,经过回家的小巷时,听到有一位四十来岁的男子向人焦急地询问着些什么。从模模糊糊的对话中,钟南山似乎觉得像是与自己家有关的事,仔细听了一下,果真是这位中年汉子在向街坊打听他家在哪儿,因为他们家有一个病人等待钟南山的父亲去救治。只听见街坊们这样对那位叔叔说:“你从这边一直走过去,哪家门口有一股老鼠味,哪家就是啦。”还没有说完,那位叔叔连向街坊们道谢都来不及说就匆匆走了。等钟南山回到家问母亲,果然父亲就是被刚才那位叔叔接走去治病人了。
    钟南山小时候,家里时常有一些和蔼可亲、气度不凡的叔叔、伯伯来找父亲。
他们往往一来就直接到父亲的书房里,一谈起来就是好几个小时。钟南山总是悄悄地倚在门边偷看,看到父亲与伯伯叔叔们时而沉思默想,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手舞足蹈,钟南山就会好奇地直奔母亲房里问个究竟。母亲便会笑着摸摸他的头,告诉他:“爸爸和伯伯叔叔们正做学问呢。长大了,只要你努力学习,也会像他们一样的。”
    在钟南山的记忆里,无论节假日,抑或半夜三更,无论天晴日暖,抑或雨骤风狂,只要医院里有急事,只要一有病人来求助,钟南山的父亲从不推托,叮嘱母亲几句,便匆匆赶往目的地,这一切钟南山都看在眼里。父亲的行为和母亲的循循善诱,已不知不觉在他早慧的心灵里留下了印迹。
    要有理想 要当医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广州垂死挣扎的国民党反动派炸毁了海珠桥。“轰隆轰隆”的爆炸声响彻云天,江边哭喊声不断……
    在这段时间,连续好几个星期,有两个不速之客常常光临钟家。但很明显的是,他们享受到的待遇与其他客人不同,钟南山的父亲与他们往往是谈不上几句,有时甚至是一句话都没说。直到后来,钟南山才知道,这两个人是南京国民党政府卫生署的专员,其中一个还是卫生署的署长。他们是来劝钟南山的父亲——当时广州中央医院(省人民医院前身)的院长,带上医院的巨款逃离祖国大陆去台湾的。就在国民党炸毁海珠桥的那天,在一幢距海珠桥不远的钟家小楼里,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院长再次愤怒地拒绝了国民党南京卫生署的胁迫。这位正直善良,充满爱国之心的医学专家义无反顾地留在了广州。直到广州解放后,钟世藩将一笔款项如数上交给军管会——一共是13万美金!这就是那一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科学家的情怀。这一年,钟南山13岁。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钟南山的脑海里,时至今日,依然清晰。
    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曾对钟南山说过:“一个人能够为人类创造点东西,那就没有白活。”这句话,钟南山也一直铭记于心,不曾忘却。
 
                第五章
    解放后,钟南山从广州岭南大学附属小学考上了广东省赫赫有名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从6岁进学堂起,一直到广州岭南大学附属小学、华师附属中学,钟南山在老师、同学眼里都是一名优秀学生。他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他爱钻研、爱思考,因此成绩总是优秀。除了成绩好,钟南山还是个好干部,在小学他是国音组长,中学当上了班长。还是小孩子的他虽然不懂得什么待人处事之道,但他已懂得做事情要多为别人着想,尊重人,要真心真意为大家服务,于是同学、老师都很喜欢他。回到家里,父母亲经常询问他的学习情况。母亲还常把他拉到一边,问他和同学们是否和睦相处。母亲告诉他: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别人有困难时要热情伸出手来……这些,他都一一铭记在心。
    在华南师范大学附中读书时,一位老师的话让钟南山十分难忘:“人不应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很小的事情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人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的事情,与自己的抱负相比也会很小。”直到今天,钟南山还记着这段话。
    当时,中国和原苏联关系很好,原苏联文学在中国很受欢迎。钟南山也迷上了原苏联的一些文学作品,他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说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只能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感到痛苦,不会因往日的卑鄙和庸俗而感到耻辱;要在临终之时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力量都献给了世界上最最美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优异的成绩,善良的品性,少年时代的钟南山开始满怀激情和憧憬,要像父母亲一样,当一名治病救人的好医生!他知道,只要他努力,一定能行的。
    走进北医 扬名赛场  这一年初秋的北京,异常庄严和美丽,标志着祖国新发展里程碑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在北京闭幕。北京正喜气洋洋地敞开博大的胸怀,迎接八方青年学子的到来。经过火车整整两天的颠簸,钟南山提着简单的行李,紧攥着北医的录取通知书,直奔仰慕已久的北医。
    和所有优秀生一样,钟南山上课特别认真,课余时间大多待在图书馆里。他勤思考,注意观察、分析,总结规律,所以成绩优异。钟南山至今仍常常记起当时一位教临床血液学的谢老师,这是一位对工作极其负责的医生。他经常抢救病人,陪在病人身边。钟南山常常在旁边当老师的左右手,中午错过了饭堂的午饭,就到合作社买点心充饥,又跑回来和老师一起待在病人身边,随时给予帮助。
 
                第六章
    至今仍让同学们记得的是,钟南山不仅仅是个书虫,还是个特别活泼的人,他总是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喜欢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在北医求学,钟南山成了名副其实的运动健将。自小就酷爱体育运动的他,在读书期间尤其注重锻炼身体,田径、游泳、篮球、举重都是他的至爱。他常说,没有强壮的身体,没有健康的生命,就谈不上学医,更谈不上救人治病。
    1956年,钟南山刚满20岁,正读大学三年级。体育成绩突出的他作为北医大的运动员代表之一,参加了北京市高校运动会。以往北医大参加这样的运动会,总是名落孙山。这一年不同了,钟南山在运动会中摘取了400米跑的桂冠,为北医大争了光。时至今日,北医大还有几项由钟南山创下的运动记录无人能破。1958年,钟南山被抽调到北京市集训队训练,准备参加第一届全运会。
    这似乎是突然而来的机遇,使得还是个小伙子的钟南山心里有点七上八下。他担心万一跑不出好成绩,那这几年的努力都将付诸流水。其实钟南山心里也很清楚,尽管心里有着这样那样的包袱,但他一定不会轻易放弃这次比赛的。这次比赛对他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是一次真正考验自己的机会。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努力,钟南山自小就有着不同常人的意志力。开始还没离校集训的时候,每天下午5点半放学后,钟南山都要在校园里坚持跑步。等到日落西山的时候,他才到校门外的合作社买饭,因为这个时候饭堂已经没饭吃了。合作社的饭的分量没有学校饭堂的多,钟南山的胃不太好就是这个时候落下的。
    到了集训地训练的时候,生活更艰苦了,风吹日晒,都是家常便饭,意志坚定的钟南山都挺了过来。正式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选拔赛开始了,一直不懈努力的钟南山竟然没被选上。得知结果后的那几晚,钟南山彻夜未眠。那真是一段难熬的日子,钟南山每天处在矛盾和痛苦之中,一下子像是生活里没有了希望。有些泄气的钟南山仿佛完全丧失了斗志。然而,就让那300多个挥汗如雨的日日夜夜被这一点点困难轻易抹去吗?钟南山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不!”他在超强度的训练中不断地提醒自己,在这关键时刻如果放弃了,就等于前功尽弃。离比赛还有两个月,还不是决定胜负的最后关头,要平稳心境,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再次挑战自己。恢复了斗志和信心的钟南山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参加了最后的选拔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高手如林的情况下赛出了好成绩。
    火辣辣的七月终于来临。在全运会中,钟南山像是一匹所向披靡的骏马在运动场上驰骋,以54.4秒的成绩打破了四百米栏的全国记录,并一举夺得了男子十项全能亚军。
    差不多是30年后,在1999年,北医大评选出六位杰出校友,钟南山便是其中之一。后来钟南山常对学生说:“体育活动,我为什么到现在还喜欢,因为它能培养人的三种精神:第一是竞争的精神,一定要力争上游;第二是团队精神;第三是如何在一个单位时间里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把体育的这种竞技精神拿到工作、学习上来是极为可贵的。”正是那一次次痛苦的磨难让他走向了成功,正如这田径场上的跨栏,逼迫钟南山的步子迈得更大。
 
                第七章
    “四清”饥寒 喜结良缘  运动会结束后,北京田径队曾敞开大门,希望钟南山加盟。这次,钟南山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留在北医继续未完的学业,实现当医生的理想。这一决定源于他的父亲、母亲,源于圣洁的白大褂,源于小时候家中父亲养的一窝窝小白鼠,源于他一直铭记在心的《医学生誓词》——“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著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1965年,钟南山到山东乳山参加下乡“四清”运动。当时,由于地方不够住,他一个人住在庙里。在那困难时期,即使在严寒的1月份,年轻力壮的钟南山也只能啃地瓜干。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钟南山把棉袄、大衣等能够找到的厚一点的衣服都穿上了,但悠悠长夜还是难以入睡,往往是蜷曲着身子就过了一夜。若是劳动时受了伤,那就更不用提了。到了初春3月,地瓜也不够吃了,钟南山只能再往锅里添置些槐树叶。在现在的人们看来,那时候钟南山过的生活真是不可想象的,然而思想单纯的、希望接受劳动锻炼的钟南山却坚持下来了。就这样,因为长期以来的突出表现,1966年3月,钟南山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对体育运动的酷爱,不仅为钟南山写下了一生中辉煌的一笔,也为钟南山带来了一生中最亲密的伴侣——妻子李少芬。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在一位朋友家里,他认识了主人的另一位朋友——国家女子篮球队队员李少芬,广州花都人,1953年由广州选拔到北京国家队打篮球,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女子篮球队的主力队员,曾留学原苏联,代表国家队参赛13年。他们一见如故,同样的乡音,同样的志趣,很快拉近了这两位青年男女的距离,他们相爱了。没有过多地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他们相约各自在学业上互相帮助,在球场上互相鼓劲。在钟南山的影响下,李少芬还自学完了好几门医学课程。在双方家人的赞同支持下,1963年12月31日,钟南山和李少芬在北京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黑五类子弟 “文革”中煎熬  1960年,钟南山毕业后留在了北医大。
他曾任辅导员、校报编辑,因为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他还参加过校文艺宣传队,
之后开始从事放射医学教学。就在风华正茂的钟南山雄心勃勃、打算干出一番事业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云打断了这一切。
    校园里开始铺天盖地地贴着大字报。昔日受人尊敬的老校长、老书记、老教授,一个一个被疯狂的学生们伐竹似地打倒。老一辈受到了冲击,连中青年教师也跑不了。庄严的教室变成了斗争的场地,热腾腾的实验室变得冷清清了。天越发阴沉下来,沉郁的空气使每个人都心惊肉跳。
    由于父母是医学专家,父亲在解放前夕出过国、留过学,因此在那些颠倒的日子里,钟南山成了“走资派”的狗崽子、“反动学术权威”的后代。这样大的帽子紧紧地箍在了钟南山的头上,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眼见自己身边所敬仰、尊重的老师、同事纷纷被打倒,昔日可爱、好学的学生执迷不悟,言行疯狂,钟南山痛心疾首。这时,一件更为揪心的消息传来了,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因为不堪红卫兵与大字报的羞辱而忍辱自杀了。远离家人、默默承受一切的钟南山,此时变得更加茫然。一想起曾给他带来无限温暖的慈爱的母亲,这位倔强的汉子便潸然泪下。他怎么也忘不了,母亲那慈祥的叮咛,那悉心的关怀,还有那要从善、要坚强的教导,从今以后,这一切都只能出现在梦里了。
 
                第八章
    在那个年代,能够正常工作、直接以自己的劳动为人民服务的往往只能是那些根正苗红、又红又专的工人,很多有家庭“背景”、成分不好等被列为“另类”的人,是被挡在“工作”、“劳动”的大门之外,是没有资格“为人民服务”的。由于一贯表现良好,钟南山这个在上世纪50年代末为北医大、为首都北京争取过荣誉的人,经过审查,被告知可以参加工作,可以作为一名劳动者为人民服务。于是,钟南山被抽去当锅炉工,烧锅炉是当时最脏最累的活儿,也是最具革命性的地方。
    最具革命性的地方确实也最具生命极限的挑战性。用斗大的铁锹,一铲一铲地挖起几十斤重的煤炭,担起来走十几米,甩进烈火熊熊的炉膛里——这就是锅炉工的工作。1968年,钟南山,这个曾在北医大学习了五年医学理论的医学生,成为学校里的一名锅炉工。在火热的炉膛旁边,只需来回一趟,就已能让人浑身是汗;一天下来,整个人非得累趴下来不可。然而,钟南山就是这样,每天都要铲起几千斤煤,每天在炉膛旁来回担煤几百趟。这样大强度的体力劳动,对于一个身强体壮、常年做体力劳动的人来说,尚且是吃不消的,何况是从来只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医学生出身的钟南山?身心疲惫的他终于垮下来,好几次晕倒在火烫的锅炉旁。但倔强的他,不允许自己喊一声苦。多少个日子过去了,钟南山依然一声不吭,默默地忍受着这肉体与心灵上的煎熬。
    有一天,上级向人民号召献血,忠诚的锅炉工钟南山毅然报名参加。献出了400毫升鲜血的他,晚上还要按时参加锅炉房值班。与往常不同的是,他觉得这天的铁锹特别沉重,连拿起它的力气都没有,更何况要担起几十斤重的煤渣,送到十几米开外的炉膛里。已经长满了老茧的双手握都握不住锹把子。这可是一双本来应该拿手术刀的手啊!汗水早已湿透了全身,但忍着一口气的钟南山咬着牙工作着,就是要争气。连日的高强度体力劳动,不足的睡眠,贫乏的伙食,加上锅炉房特有的闷热,终于使钟南山觉得天旋地转,失去知觉,摔倒在炉门口。
    一位来锅炉房打热水的校工救了钟南山。一群北医大的“反动学术权威”、
“牛鬼蛇神”救了钟南山。事后谈及此事,钟南山说,当时他以为他真的就这样倒在锅炉房,永远也起不来了。当他醒来的时候,斗室外的雨正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似乎在不停召唤着他生命中坚持下去的力量。
    这时最能给予钟南山支持的,就是想想远在南方的一家老小。妻子李少芬从中国女篮退役后,就调任广东省女篮教练,现正在广州,一人侍奉着两家三位老人,照顾着他们还不满一岁的儿子。每当他感到累得连动一动的力气都没有的时候,每当他想放下这压在身上和心上的重担的时候,每当他连日加班之后还必须起床,必须去上班,必须去烧锅炉的时候,他总是想起妻子那动人体贴的微笑,想起老人家那热切的期望,想起那正咿呀学语的儿子摇摇摆摆的步伐……这一晚,钟南山彻夜未眠。他认真地想了想自己,自己不是政治弄潮儿,有着所谓的“不良出身”和一身似乎不合时宜的志气和清醒;他想起了家,想起了终身为医学献身的父母亲,忽然像是被一股暖流冲击似的,钟南山想到了那藏在心底从不曾放弃过的理想——他要当一名真正的医生,一位悬壶济世的医者,一个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白衣战士!作为一名医学世家的后代,一名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他应该在医学领域里实现自己最崇高的理想与人生。
 
                第九章
    1969年,钟南山参加了下乡的医疗队,到了河北的宽城县。这是一个贫穷的地方,医疗条件很差。钟南山跟着医疗队整天去做文艺宣传,当真遇到病人的时候,大家却束手无策,顶多病人痛得很厉害的时候,给他打一针止痛针就完了。钟南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这就是大家所信赖的医生吗?他决定离开北京。
    36岁时,明白了父亲的苦心  1971年9 月,拖着孱弱的躯体,抱着几本医学书籍,钟南山一脸疲倦地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望着全身上下都疲惫不堪的钟南山,妻子李少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眼前这个不修边幅的中年男子,难道就是那个屡破北医大记录、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为北京代表队争取过荣誉的短跑健将?难道就是那个意志坚强、争强好胜的钟南山?见了面,李少芬一句话还未出口,泪水已涌出了眼眶。她勉强含着笑让怀里的儿子亲亲他的父亲。看到日夜思念的亲人,钟南山的身上像是忽然间又注入了一股强大而温暖的力量。
    钟世藩老先生今天也为了儿子的归来起了个大早。一早,他便催促着儿媳带着孙子去火车站接儿子钟南山。“文革”开始后,因为他是著名儿科专家,所以成了“反动的学术权威”;又因为他解放前去美国留过学,所以他又是“里通卖国的资本主义分子”,他早已和许多老教授一起被当时的中山医科大学革委会勒令退休了。这位已近古稀之年的老人,见证了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的巨大变迁,饱经沧桑的脸上爬满了无可抗拒的皱纹。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依然硬是凭着一身倔强和一股济世救人的热血,继续为神圣的医学鞠躬尽瘁。当他脱下心爱的白大褂、放下听诊器后,就钻到图书馆里,他要亲自动手,将自己行医四十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献给祖国的医疗事业。
    钟南山回到家,顾不得休息,放下行李就径直去见父亲。只见年迈的钟世藩因为眼睛不好,整个身子几乎都贴在桌面上,很吃力地写着什么。钟南山心里一阵酸楚。后来,钟南山曾回忆起这段时间的情景:“当时父亲(钟世藩)看到在中国广大的基层医院很难用上先进的仪器,只靠简单的症状、体征,用简单的方法来对儿科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为了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造福于人民,父亲想,无论如何也不能停下工作。就这样,他写啊写啊,每天都忘我地在图书馆里钻,早出晚归。图书馆里的人都认识他,每天都特意给他留了位置。
    当时我看到心疼,我劝他注意身体,因为从那时开始他的视力就不行,以后就看不清了,眼睛不好,写一会儿就感到头晕,他不听我的劝阻,常说‘我呆在家里干什么,等死吗?’就这样,他这本《儿科诊断和鉴别诊断》终于写出来了,50多万字,写了4 年。先后再版了六次,每次再版就很快销售一空,因为它很适合中国情况,特别是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出了书以后,当时给了他1500元的稿酬。后来我才知道,这1500块中,700 块给了帮他抄书的温医生,后来他又自己出钱买了40 本,发给亲戚朋友。父亲就是这样,他对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心里想的总是希望别人过得更好。“
    钟南山这样回忆父亲临终时的情景:“他在临终之际,还特别嘱咐我,千万不要开追悼会,浪费别人的时间。到最后的几天,他还和我讨论磁场会不会对病毒的毒性有作用,他一辈子都在追求学术上的东西。这几件事给了我一生很深的影响。他是个实在的人,我在日记里头讲:“一般人都是赞扬我的多,可他总是批评我。”这一幕永远地留在了钟南山的心里。
 
                第十章
    父亲对钟南山的批评,其实是“爱之切”,故“苛之深”。刚从北京回到家的一段时间,钟南山总觉得父亲的眼中充满了难解的忧虑,父亲在担心什么呢?钟南山不敢多问。直到有一天,不爱说话的父亲突然向他问了一句:“南山,你今年几岁了?”钟南山一下子似乎还没明白父亲的用意,恭恭敬敬地回答:“36岁。”“唉,都36岁了……”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没再对钟南山说什么。这一夜,品味着父亲尚未说完的话,钟南山想了很多很多,他明白父亲的苦心,也知道自己都36岁了,还一事无成……他的心里有如翻江倒海。许多年后,钟南山总是对别人说,他的医学事业是从36岁真正开始的。
    咳血,呕血?
    1971年底,钟南山被调到广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里当一名普通的医生。在钟南山来到医院第二年,即1973年,广州市政府将它改为广州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从那以后,钟南山的人生、事业、荣誉和奋斗都与广州医学院联系在了一起,他因为“广医”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广医”也因为他而声名鹊起。
    钟南山初到医院,便向院长表明了自己的愿望:去外科,当一名胸外科医生。
在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有外科与内科之别,外科比较容易出成果。一方面,外科疗效快,能立竿见影,而内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易让患者立时看到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外科治疗中,能够看到病情转化和治疗的过程,因此归纳总结经验教训,以及写科研论文都比较容易。急于以成功来证明自己的钟南山当然想去外科,他太需要在实际医疗过程中检验自己的行医水平和实力了。但一位领导的一句话,一下子将钟南山打入了冷宫。四医院的“革委会”主任说:“钟南山已经36岁了,还搞什么外科?”一票否决。结果钟南山被安排到了医院急诊室,从最基本的东西干起。
    平心而论,钟南山此时能进急诊室,从事急诊,也是勉为其难的。他只有真正的三年半的医学基础理论与基础操作学习,根本还没有进入临床阶段就被拉去田径集训,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接触临床了。即使是他代表北京队比赛完,重新选择了医学,也是进入了北医大为适应上世纪60年代国家研制原子弹的需要而开设的放射医学专业学习,随后便是毕业后频繁的政治运动和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从参加集训到现在在四医院当一名小医生,整整13年,钟南山没再正式接触过临床医学的相关教育。因此这个时候的钟南山感到自己基础不够,干得十分吃力,工作起来也并不甚开心。
    1971年的夏天,钟南山所在的急诊室接到一个电话,说广州增城的罗岗有一个肺结核大出血的病人,要立即送来广州会诊。当时正是多雨季节,这一天大雨滂沱,去的路泥泞不堪,很不好走。正当主任踌躇着派谁去的时候,钟南山听到了这件事,马上主动向主任请缨。主任应允了,便让钟南山和司机一起冒雨上路了。南方的雨一下,就是倾盆大雨,车开得非常慢,本来只需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这天走了三个小时。钟南山到那里去之前,增城当地的医生已为患者作了初步的诊断和护理。因为患者曾患过肺结核,所有一切症状似乎都表明患者是肺结核大出血。把患者送到了结核病防治所。钟南山返回医院时,已是下午五点半钟了,他跟当班的医生简单交待了一下接回病人的经过和患者的症状,就回家了。
 
                第十一章
    但第二天钟南山去上班的时候,马上就感觉到了同事们异样的目光。一进主任室,钟南山只听到主任从绷紧的嘴唇中吐出几个字:“他们说那病人是消化道呕血,马上去接回来!”钟南山立即听明白了主任的话,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他马上去将那位可怜的患者火速接回医院。病人接回来后,四医院的内、外科医生来了很多,立即为这个病人会诊、开刀。当时患者血压为零,但还是大口大口地吐血,这时血是鲜红的。因为来不及用点滴管为患者输血,医生就用100毫升的玻璃针管直接为患者输血,紧急开刀剖腹。原来是一根鱼刺,刺中了病人的胃小动脉,引起了大出血。
    病人终于脱离了危险。但留给钟南山的,是一生也难以抹去的记忆。这次误诊,给了他很深刺激,让他明白和知晓了自己的医学功底是多么浅薄,医疗基础是多么苍白。别人在背后对着钟南山指指点点,有些还不无讥讽地说:“钟南山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连咯血与呕血都区分不了,还当什么医生,搞什么急诊?”钟南山从迷茫中彻底惊醒了。
    从零开始  误诊事件过后,主任特意来找钟南山,问他“累不累”,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让钟南山主动提出调走。这令钟南山很沮丧,他直言自己不累,而且表示将拼命干好这份急诊工作。后来,医院应钟南山的要求安排他到病房工作,并和病房的一位叫郭南山的同事对调。但病房一开始并不愿意放走那位“南山”,并放言:“此南山非彼南山也。”这件事又一次深深地刺激了钟南山,他开始拼命地钻研医学知识。
    自误诊事件以后,钟南山很留心地注意每一位同行医生如何询问病情、检查症状、开单治疗;他仔细留意每一位走进急诊室的病人的症状、病因与治疗过程;他不怕被人耻笑地向医生们求教每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他认真地观察面对这种病情医生为什么会这样处理,而面对另一个病人又会采取另一种治疗方法;他不断地考验自己,如果自己面对这位病人该如何处理;他每晚完成了手头的工作和学习之后,到12点夜深人静之时,总是很认真详细地整理当天的医疗笔记;他开始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背医学专业术语和专业英语。
    钟南山越来越瘦了,而他的笔记本却越来越厚了。同事们都觉得钟南山变了,但妻子李少芬却觉得他只是恢复了他固有的拼搏精神与自信心,连当时的钟世藩也只是觉得钟南山在做一件应该做、而且从小到老都应该做的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就这样,钟南山选择了自我奋斗之路。和别人一样,他也必须参加各种形式的批判会、批斗会、游行,参加各种形式的政治学习会,上街背语录、跳忠字舞。然而,风吹雨打中更坚强的钟南山,对学习始终有着一种很强烈的饥饿感。
    为了不让人说他是“白专”,他常常在夜间开完批判会之后,独自跑到心电图室锁起门来偷偷读书,啃学术著作,攻英语疑难。钟南山以他从竞赛场上与人争第一所得来的拼搏精神与自信心,将失去的医学知识一点点地拾了回来。钟南山在重拾书本的过程中,也大大丰富和拓展了自己的医学知识与临床经验。
 
                第十二章
大约半年后,钟南山有了四大本医疗工作笔记,在急诊方面已经差不多是个熟手了。8个月后,医院的医生这样评价钟南山:“他顶得上一个主治医生啦。”当他们说出这样的赞誉之语时,钟南山的体重足足减轻了20斤!
就在钟南山踌躇满志,想在急诊方面继续钻研,更上一层楼的时候,“革委会”来要人,去干慢性支气管炎的群防群治工作。原来在20世纪70年代初,针对我国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情况,周总理向医务界发出号召,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做好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群防群治工作。全国各地把这件事不仅当做一个医疗卫生问题来抓,还把它当做一个政治问题来抓,很快就在全国掀起了一片开展慢支炎防治与研究的高潮。“革委会”下令在四医院成立慢支炎防治小组。
    很多医生觉得慢支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没什么东西可搞,都不想去。当时的“革
委会”领导想来想去,就是找不到适合的人选。这时有好事者向他提醒,说急诊室的钟南山可担此“重任”,可以调他去慢支炎防治小组。“革委会”领导恍然大悟:“对,钟医生最适合了!”就这样,敲定了人选。
  痰中有学问  钟南山就这样去了慢支炎防治小组。一去,才知道为何无人想来这里了。这个小组总共才三个成员,组长侯恕,女大夫余真,再一个就是钟南山了。当时钟南山已经37岁了,但在这个小组中,还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虽说是响应周总理的号召,进行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群防群治,但对于一个原先在这个领域一点儿专门基础和专业人才也没有的小组来说,群防群治谈何容易?于是,他们所干的活,就是三天两头为慢支炎患者检查一次身体,照看着患者们蹲在墙角晒太阳。
    这一天,钟南山在晒着太阳的慢支炎患者中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走着走着,他就瞧见了病人吐在地上的痰。本来这东西他见惯不惯,但在钟南山看来,它们却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来。看着看着,钟南山竟然蹲了下去。病人以为钟医生丢失了什么东西,却不知晓钟南山正在寻找解救他们的妙方。钟南山惊奇地发现,慢支炎患者们吐出的痰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各有各的不同,即使是一个人吐出的痰,也多不相同。钟南山直到二十几年后的今天,都无法解释自己当时怎么会突然有了那种奇妙的发现。他说从那个时刻以后,自己就走上了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正道”。
    在碰头会上,钟南山向两位前辈报告了自己这几天的观察,以及自己所做的关于这方面的预测。侯、余两位医生一听,也立即来了兴致,觉得能在这个问题上做出文章来。三人立即着手观察、归纳、总结、查阅书籍、制定研究方案和实验计划,从痰样分析开始,真正开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与研究工作。就这样,防治小组迈开了日后辉煌的第一步。终于有一天,三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即是用中西医结合分型来诊断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当时,慢支炎防治小组连一台像样的呼吸机都没有,对于危重的病人,防治小组的三位同志只能用人工轮流手捏皮球呼吸机,来进行抢救和治疗。有时病人不能自主呼吸,侯医生、余医生和钟南山,就实行三班倒,每人8个钟头,轮番不停地为病人辅助呼吸,直累得他们头昏脑涨,手臂酸软。
 
                第十三章
    尽管条件艰苦,钟南山和同事们还是抢救了一个又一个的呼吸衰弱病人,抢救成功率高达60%。在当时天天大会、时时批斗、早中晚汇报、事事念语录的情况下,他们就是这样去拼命工作,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在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成绩。
    打倒“四人帮”后,他们的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广东省卫生厅决定大力支持慢支炎气管炎防治小组成立研究所,并且专门拨了10万元作为所里的科研经费。一下子,钟南山他们三人出了名,也获得了科研继续前进的动力和资金。“要知道,当时的10万元,相当于今天的100万都不止啊!”钟南山在追述这段往事时,不无感慨地说。
    1978年,中国知识分子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在党的支持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在北京隆重开幕了。钟南山作为广东省的代表也参加了这次历史的盛会,他与侯恕副教授合写的《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断和治疗慢性气管炎》的论文,被评为国家科委全国科学大会成果一等奖。会议期间,钟南山捧读了著名作家徐迟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他完全被书中主人公的时刻拼搏、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和坚强不屈的意志所征服。这位主人公,也坐在这届大会的代表席中,他就是摘取了数学领域皇冠的陈景润。钟南山从代表席的后面远远地看着瘦削但神采奕奕的陈景润,不由得热血沸腾,觉得自己仿佛只是个20出头、血气方刚的青年,想大干一场。
    在钟南山正想着如何大干一场的时候,传来一个让人兴奋的消息:全国组织公费出国留学考试,凡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呼吸研所的三位创始人,侯恕、余真、钟南山都报了名,并都期待着自己能获得这一难得的出国深造的机会。
    涉险过关 43岁赴英伦  和许多人一样,钟南山怀着满腔的热情报名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公费出国留学考试。
    当时的他也不是毫无顾虑。10多年没有认真练过英语;虽然并非什么也不懂,但的确什么也不精。从参加慢支炎防治小组以后,钟南山开始专攻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及研究,但与这一领域的专家及科班出身的人员相对比,此时的他毕竟是个半路出家的“和尚”,“经”自然念得要比他们差一点。而且,慢支炎防治小组成立了呼吸疾病研究所以后,钟南山担任该所的副所长,除了日常的医疗科研工作以外,还有许多行政管理上的事务,占用了不少时间。
    钟南山在考试前的两个星期,向医院请了10天假,包括两个周末,一共用了12天的时间复习英语。这次请假10天,是他回到广州后的惟一一次请假。对于钟南山来说,平时的时间只有星期日,而没有星期天,因为天天都在忙。
    分数下来了,余真分数最高,62分,钟南山第二,53·5分,侯恕考得比钟南山还差一些。按平时的60分及格来看,只有余真能够出国留学了。然而幸运的是,由于许多人经历了十年动乱后,也如钟南山一样,将英语丢得太多,因而这次选拔考试平均分偏低,国务院也相应地划低了录取分数线,45分及格。这对于钟南山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
 
                第十四章
    选拔结果出来了,虽然余真分数在三个人当中最高,但因为政审不合格,被迫放弃了这个机会。钟南山总算赢得了这次机会。
    钟南山9月份拿到了通知书,马上被要求集中培训,然后就要出国留学了。在那个刚刚打开国门的时代,一切都显得那么仓促。拿到通知后便要离家,而且一去就是两年,这可是钟南山不曾想到过的。
    那天他兴冲冲地跑回家,向年迈的父亲和爱妻通报喜讯,在快要进家门时,他看到正在读初一的13岁的儿子一边在一张小方凳上做作业,一边哄着已哭成泪人的不到4岁的小妹妹,妻子李少芬系着个围裙忙进忙出。钟南山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心有惭愧:自己只顾着工作,家里的事,却没有出过什么力。为了家庭,妻子付出得太多了,她每天都要带领队员训练,还担任广东省体工大队党委书记。在家中,她要照顾好两家三位老人,还要照看好两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如果自己再一走,这个家里老的老,少的少,担子将全压在她身上。
    钟南山终究瞒不过细心的妻子。他羞愧地递上通知书,换来的是妻子轻轻的一句话——“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
    考取第一批公费出国的学员,都被集中到中国矿业学院进行为期四个星期的英语强化训练。钟南山与其他15位学员被编为一组,他被指定为这个小组的小组长。在这个小组中,有搞物理、化学的,也有搞农业的,只有两个是从事医疗卫生方面的人员。到了英国后,他们将分散到各个地方和各个大学中去学习各自的专业。由于大家都是40岁上下的人了,又经历了多灾多难的“文革”,因此外语水平都不是很高。钟南山英语底子也不是很好,靠的还是原来在中学时所学的一点简单英语。因此,他在这个训练班中明显地感到了压力。就这样,被“压”着一步步走过来,用了四个星期,好不容易过了国务院所划的分数线。
    1979年10月20日,16位肩负着祖国和人民重托的公费生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国际列车在茫茫的西伯利亚原野上奔驰。这天,正是钟南山的43岁生日。他没有和家人一起在温暖的家中度过这一天,而是带着祖国的托付,穿行在风雪凛冽的西伯利亚原野。他还要穿越波兰、西德、荷兰,最后到达英国——进入一家闻名遐迩的大医院进修和做医学研究。
    中国人过柏林墙时,遇到了意外的阻碍。钟南山这一群中国人引起了西德海关人员的特别注意——原来,由于国家经济困难,钟南山他们出国时,每人都带了几大袋的洗衣粉。由于洗衣粉太像当时西方一些人所钟爱的白粉(毒品),因此西德海关人员如临大敌,把钟南山一行16位留学生全部都扣留了下来。而此时,离火车发车的时间只剩下几分钟。这一群中国留学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手舞足蹈地向警察们比画着、解释着,而警察在一旁无动于衷。眼看着火车就要开走的紧要关头,钟南山本能地吐出了两个英语单词——Washing powder“(洗衣粉)。”Washing powder?“那位固执的德国人显得很不相信,他摘下手套,用食指从刚才用刀子划开的地方蘸出少许白色粉末,很疑惑地打量着眼前这个高大、黑瘦的中国人,缓缓地将沾有白色粉末的食指伸入口中。钟南山站在旁边一动也没动,坚毅的眼神里流露出焦急与诚挚。德国人终于品出这白色粉末状的玩意儿不是他们所警惕的”白粉“,皱了皱眉头,对着中国人又重复了一遍”Washing powder“,语音坦然。钟南山笑了,还是那么的真诚。
    是火车特地迟开了3分钟,才使钟南山这个小组长带领全体“部下”如期穿越了整个波恩平原,抵达了英国。
 
                第十五章
    “按照中国医生钟南山的治疗方案办”
    1979年10月28日,钟南山终于到达伦敦。10月的伦敦已经带着初冬的寒意,习惯了严寒的钟南山来到西部的依林高校,他将在这里接受8周的英语训练,为前往爱丁堡大学附属皇家医院进修做准备。
    刚到不久,钟南山就收到他的指导老师——英国爱丁堡大学附属皇家医院呼吸系主任弗兰里教授写来的信。弗兰里教授信中写道:“按照我们英国的法律,你们中国医生的资历是不被承认的。所以,你到医院进修不能单独诊病,只允许以观察者的身份查查病房或参观实验室。根据这个情况,你想在我们这里进修两年的时间太长了,最多只能8个月,超过这段时间对你不合适,对我们也不合适。你要赶快同英国文化委员会联系,考虑在这里8个月之后到什么地方去……”读着读着,钟南山霎时像被人当头浇了一瓢冷水,他完全意料不到未曾见面的导师竟会给他这样一个忠告。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样的事不断发生。一次,钟南山到大学的纤维支气管镜室参观英国医生做变纤检查时,有位叫瑟特罗的主任特意问他:“你们那个国家有没有这种设备?”钟南山说:“有。”而这位瑟特罗主任边做检查边得意地对他说:“我已经做了300多例了。”钟南山当时没吭声,因为他知道。即使他告诉那位主任他已经做了2500多例,他们也不会相信的。
    就这样,钟南山默默承受着各种冷遇。
    经过了英国方面简单、短期的英语口语培训后,钟南山他们各自走进了不同的课堂。之后的日子里,钟南山只能过着艰苦的生活,因为他每个月只有6个英镑的生活费,除了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外,钟南山连一件衣服都不敢买。他每天从居住地步行到学校去,为的是省下坐地铁的钱,能够多买一本专业书;他从不去理发店理发,而是自己动手理发,他还曾义务为其他中国留学生理发,这使他在留学期间多学会了一门手艺。
    1980年1月6日,钟南山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前往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报到。他冒着毛毛雪雨来到爱丁堡大学附属皇家医院呼吸系,找到弗兰里教授的秘书艾丽丝太太,等待教授的第一次会见。上午9时半,艾丽丝太太带领他走进教授办公室。
    弗兰里教授48岁,高高的个子,宽阔的前额,目光如炬,一眼望去就知道这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他慢条斯理地转过身来,以一种奇异的眼神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位学生,第一句话就问:“你想来干什么?”钟南山恭谨地向他说明,是想来搞呼吸系统方面的研究。弗兰里教授用一种不冷不热的腔调说:“你先看看实验室,参加查看病房,一个月后再考虑该做些什么吧!”第一次会见就这样短暂,总共不到10分钟。钟南山走出教授办公室,内心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夜深了,钟南山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我们要挺直腰板站起来,用行动去为中国医生争口气。”这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了他好久好久,直到钟南山真正完成了自己的诺言,以自己的行动为中国医生争到了荣誉。
    钟南山同英国医生一起,从巡查病房做起,他独到的见解和广博的知识,很快引起了同行的注意。有一次,在皇家医院胸科查房时,他遇到一位患肺原性心脏病的亚呼吸衰竭顽固性水肿的病人。虽然医生们对患者已使用了一周的利尿剂,但病人的水肿未见消退,生命危在旦夕。怎么办?医生们意见纷纭,多数主张继续增加一般性的利尿剂量。钟南山却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案。他根据病人的病史,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观察舌象,看到病人的舌面干燥、无苔、深红,判断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他认为应该改用酸性利尿剂治疗,以促进酸碱平衡,达到逐步消肿。
 
                第十六章
    钟南山提出的方案引起了争议:有的认为凭视觉判断病人为碱中毒,不是武断,就是近乎无稽;有的认为如果贸然使用酸性利尿剂,可能加剧病人的呼吸紊乱,导致死亡。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大家都等待着弗兰里教授裁决。弗兰里教授沉吟半晌,以复杂的目光看着面前这位执拗的中国医生,然后指示给病人做血液检测。抽血检验结果表明,患者确实是代谢性碱中毒。于是,弗兰里教授毫不迟疑地下达指示:“按照中国医生钟南山的治疗方案办。”
    病人连续三天服用了酸性利尿剂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第四天清晨,病人中毒症状完全消失,水肿开始消退,通气功能亦随之改善。
    此时,钟南山的英国同行们开始信服了,他们表示“要重新认识中国人”。皇家医院呼吸系副主任瑟特罗教授更是友好地对钟南山说:“看来中国对呼吸衰竭疾病真有点研究呀!”
    800 毫升鲜血没有白流  钟南山白天参加查病房,参观皇家医院各系的实验室,晚上泡在资料室里充实基础知识。他从浩瀚的资料分析中发现,呼吸生物实验室关于一氧化碳对血液氧气运输影响项目,不仅符合自己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方向,而且正是指导老师弗兰里教授期待开展的项目。于是,他决定以此为突破点,主动出击。他废寝忘食,经过两周夜以继日的苦战,终于完成了关于“一氧化碳对血液氧气运输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弗兰里教授看过钟南山的设计,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赞许地说:“好呀,我们走到一条路上来了,你好好干吧!”
    皇家医院呼吸生物化学实验室的一台血液气体平衡仪是钟南山完成实验设计所必需的工具,要经常依靠它标定氧电极的数据。实验室主任沃克先生告诉他,这台仪器出了毛病,已经闲置一年多了,医院正等着拨款购置新设备。可是,钟南山总共才有两年的进修时间,每分每秒都是十分宝贵的,等设备要等到什么时候?钟南山不是轻易就放弃的人,他决心亲自尝试修复这台仪器。通过仔细检查、摸索,钟南山先后从自己身上抽了800 毫升鲜血进行测试校正。经过30多次的反复校正,仪器终于“复活”了。沃克先生抚摸着修复了的仪器,舒心地说:“我们可以节省3000英镑了!”站在一旁的摩根医生奇怪地问道:“钟医生在中国也修理过这种仪器吗?”钟南山如实作答:“我是到皇家医院才第一次看到这种高级仪器的!”
    有了设备,钟南山按照原定设计开始了实验。为了取得可靠的资料,他让皇家医院的同行向他体内输入一氧化碳,同时不断抽血检验。
    当一氧化碳浓度在血液中达到15%时,医生和护士们都不约而同地叫嚷:“太危险了,快停止吧!”大家都清楚,当人体血液中输入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即相当于一个人连续吸50至60支香烟的量,头脑就会开始眩晕。对于钟南山这样一个从不接触香烟的人来说,其难受的程度可想而知了。
    但是,钟南山不肯停止。他知道:成功从不会轻易得到,前进的道路一定会有艰险,要突破,就得付出代价。他毫不犹豫地咬紧牙关,继续吸入一氧化碳,直到血红蛋白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22%才肯停止。这相当于一个人连续吸60 支香烟啊!这时的钟南山已经感到天旋地转,难以支持,但他内心是明白的,这正是他实验设计的要求。
    实验终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英国同行被他那种忘我的献身精神感动了。
    3 个多月来,他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每天深夜都坚持整理白天实验取得的数据。每当疲累难熬的时候,他就拿出弗兰里教授第一次写给他的信读一读。它好比一针兴奋剂,顿时促使他振作起来,重新投入战斗。这样他不仅顺利地完成了要研究的课题,而且对支气管疾病进行了实验观察,开始了新的研究工作。
 
                第十七章
    爱丁堡暮春的早上,空气清新。钟南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愉快地来到实验室。艾丽丝太太高兴地递给他一封信,是弗兰里教授写给他的。弗兰里教授在信中写道:“下周皇家空军代表和苏格兰医学理事会主席要来参观我们的实验室,这关系到我们能否争取得到一笔可观的建筑实验大楼的财政费用。我想请你当天为他们进行有关各种因素对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影响的表演……”这是皇家医院对一个外国学者赋予的绝对信任,也是钟南山出国半年来预想不到的结果。他的苦心得到了报偿,他的技术得到了承认,他的800毫升鲜血没有白流!
    啤酒讨论会  5月15日下午弗兰里教授到实验室来专题考察钟南山的研究情况。钟南山庄重地向教授展示了自己两个月来从事的实验。弗兰里教授审查了钟南山的研究报告,感到十分惊讶。他一把抱住钟南山,激动地说:“太好了,你不但证实了我多年来的设想,而且有了新的发现。我一定要尽全力将你的研究推荐给全英医学研究会。”他又充满感情地对钟南山说:“看来我们有非常好的合作前景,希望你留在我的实验室,时间越长越好!”弗兰里教授最后这句话,显然是为当初自己那封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信表示歉意,并极力挽留钟南山这个人才!
    一天晚上,弗兰里教授专门为钟南山安排了一个“啤酒讨论会”。“啤酒讨论会”是西方学术界探讨学术问题的一种比较通常的形式,到会的人一边喝啤酒,一边听报告人发表演讲。参加会议的人可以随意提问题,无拘无束地开展讨论。弗兰里教授安排这个会的用意,就是先让钟南山在小范围内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准备推荐他参加全英医学研究会议做准备。
    晚上8时整,钟南山开始作报告,命题是《一氧化碳对血液氧气运输的影响》,
这就是他10个月来的研究成果。他的报告赢得了呼吸系、麻醉科、内分泌科的全体医护人员的赞赏,人们热情洋溢地祝贺他成功。
    1980年9月,钟南山的研究报告在全英医学研究会议上宣读,一鸣惊人。
同年10月,他应邀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参加欧洲免疫学会议。在那里,钟南山结识了伦敦大学附属圣·巴弗勒姆医院胸科主任戴维教授。戴维先生非常热情地请他前去圣·巴弗勒姆医院合作,并且商定共同进行对哮喘疾病介质的研究。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1981年的夏天。再过两天钟南山就要提前结束在爱丁堡的研究工作,应邀前去伦敦大学的圣·巴弗勒姆医院了。
    弗兰里教授头一天去美国出席一个学术会议,钟南山在临别前只能向他的夫人和孩子告别了。晚上8时多,钟南山来到教授家,还未按门铃,弗兰里太太就出现在门口迎接他了。大厅已高朋满座,呼吸系的、麻醉科的和放射科的医生、护士们济济一堂,餐桌上摆着丰盛菜肴和香槟酒。人家正在开酒会,钟南山顿觉来得太不是时候了。他抱歉地向教授夫人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们了。我不知道你们今晚有酒会呀!”教授夫人一把拉住钟南山的手,热情地说:“今晚的派对就是为你而设的。来吧,让我们在握别之前一起欢欢乐乐地喝一杯!”人人脸上都绽开了笑容,那么亲切,那么友好,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情。钟南山一时间不知所措了。他向大家行了一个中国式的鞠躬礼,边拱手边说:“领情了!我代表我的祖国向朋友们致敬,表示感谢!”
 
                第十八章
    挑战权威  圣·巴弗勒姆医院坐落在伦敦旧城区,这里许多建筑保留着19世纪的风貌,医院就在著名的圣保罗教堂附近。环境十分幽静。钟南山在这所医院开始了新的研究课题。秋天,钟南山忽然接到全英麻醉学术研究会的通知,邀请他前去作学术报告。
    原来钟南山先前在爱丁堡大学皇家医院进修期间,在研究人工呼吸对肺部氧气运输的影响时,发现自己实验的结果同牛津大学雷德克里夫医院麻醉科的克尔教授一篇论文的结论完全相反。开始,他怀疑是自己在测定上出了差错,因为克尔教授是英国麻醉学的权威,他5年前发表的那篇论文,已被全英麻醉学会所承认。然而钟南山经过一再的测定和实验,最终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正确无误。于是他为此写的一篇论文在皇家医院麻醉科小范围内做过报告,引起了一时的轰动。有人认为他狂妄大胆,惟独麻醉科主任杜鲁门教授独具慧眼,认为钟南山的研究很有价值,因此推荐给全英麻醉学术研究会。这是钟南山预想不到的事情。
    1981年9月6日,钟南山特别兴奋,如同一名整装待发的战士,要赶往80公里外的剑桥参加会议。在火车上,钟南山陷入沉思之中。他想:自己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医生,而对方是英国一位名声显赫的理论权威,因为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将是不可避免的了。
    钟南山的报告安排在下午。他意气风发地走上讲台,开始了演讲、演示,进一步证明克尔教授理论的错误。钟南山提出的理论竟然与一向被视为权威的克尔教授背道而驰,与会的专家简直被这个中国人的发言惊呆了。会场上先是一片沉寂,然后是一片骚动。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提问者接踵而来。克尔教授的三位高级助手甚至连珠炮似地一连提出了8个问题。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反驳,钟南山不紧不慢地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和严密论证一一做了解答。他的论据是那样有力可信,使对方毋庸置疑。
    按照这个会议的规矩,要是同意钟南山的文章发表的话,会议的常委必须要当场举手表决。结果全场常委一致举手通过了这篇文章。会议主持人、英国临床研究中心麻醉科主任勒恩教授最后起来发言了。他说:“在我们实验室里也做过类似钟医生那样的实验,虽然还没有来得及总结,但总的结果和钟医生今天的结论基本一致。我认为这位中国医生的研究是创造性的。我衷心地祝贺他的成功!”钟南山的论文被大会通过了。
    《医学生的伴侣》  在钟南山高大、宽敞的书架上,有一本素白色书脊、硬皮精装的书,书名叫《医学生的伴侣》,它在众多的医学书籍之中,显得是那么的小巧而又纯洁。在旁人看来,它毫不起眼,但在钟南山的眼中,它却记载着一个小小的故事。
    那是在1981年,钟南山一连做了6个科研实验,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作为一个医生,出国留学而不参观学习先进国家的医学临床技术及最新情况,是说不过去的。因此他很希望到A教授主持的非常著名的一所临床医院去看一看,跟着他一起查查房。经过艰难的预约,A教授只给钟南山10分钟时间。
 
                第十九章
    10分钟如何够呢?还来不及问一个问题,更何况跟教授一起查房?该如何安排这来之不易的10分钟呢?钟南山一连几天都在想这个问题,但一直想不到最好的解决办法。离预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钟南山还是没有想好该如何利用这10分钟,只好硬着头皮去见A教授了。
    去A教授的办公室要经过一段长长的走廊。走廊很静,鞋踏在地板上发出的声音很响。就在这时候,钟南山不禁打了个冷颤,想不到正是这一个冷颤竟让钟南山对于如何处理这10分钟有了全新的解决方法。“他只给我10分钟,我为什么不能突破10分钟呢?”异常安静的走廊让钟南山的思维一下子敏捷起来,他记起有一次在图书馆里曾看到过一本A教授写的《医学生的伴侣》。当时他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就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他觉得这是简明扼要地介绍有关医学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知识的最好的一本书。这本书不像其他此类书籍那样,以枯燥乏味的图解与概念的迭加完成,而是像讲故事一样,深入浅出地从人的身体入手,从解剖写到人体的生理变化,再由生理的变化写到他所要说明的医学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知识,令钟南山看后很受启发。
    于是,钟南山决定和A教授从这本《医学生的伴侣》谈起。进了A教授的办公室,A教授再一次提醒钟南山,说预约的时间只有10分钟。钟南山没有客气,直接对A教授说,我读过你的一本书,《医学生的伴侣》,觉得它很有意思。A教授停下了手中的笔,抬头望了望钟南山,疑惑地问:“你读过我的这本小册子?”钟南山做了肯定的答复,然后又将其中几个A教授的独到见解之处点出,说此书从人的整体出发,把人当作一个整体看待,那么人的各个器官之间就不是单独的,而是一个整体了,其中的病理病因也就不是孤立的了。
    听到钟南山完全能理解自己的著作,A教授一下子有了极大兴趣,丢下了手中的笔,摆出了与钟南山长谈下去的架势。此时钟南山很幽默地提醒了A教授一句:“我们的会谈不是只有10分钟吗?”A教授连忙摇头说:“No,No,I'm sorry.”两人从预约的11点一直谈到12点15分,又应钟南山的请求,一起去查了病房。临分别时,A教授送给钟南山一本刚刚出版的精装《医学生的伴侣》,A教授在书的扉页上认真地写下了:“To Dr. Zhong,from Robert”(赠给钟医生,罗伯特)这样一行字。
    “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不仅出自血浓于水的感情,更源自对祖国深厚文明底蕴的理解和骄傲。”这是钟南山在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在英国,他以他的实际行动赋予了“中国学者”应有的尊严和地位,赢得了对方发自内心的尊重。
    学子归来  1981年11月18日,钟南山结束了在英国两年零一个月的进修,从伦敦飞返祖国。两年来,他以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取得了六项重要成果,完成了七篇学术论文,其中有四项分别在英国医学研究学会、麻醉学会及糖尿病学会上发表。在钟南山回国之前,英国爱丁堡大学曾经极力挽留他在皇家医院工作。钟南山心里明白,祖国送他们这一批学子出国深造,正是有待于他们为祖国贡献自己的知识与力量。因此,当皇家医院一位知名人士前来征求他的意见时,他礼貌地回答说:“是祖国送我来的,我要回我自己的祖国!”
 
                第二十章
    飞越欧亚大陆平原的上空,钟南山终于回到了阔别两年的祖国。一下飞机,钟南山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像是要努力吸取这两年来都不曾感受过的温暖气息。没有来得及休息和调整,钟南山又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广州。与他身边其他人托运的大件大件的行李形成鲜明的对比,钟南山显得格外轻松。难道钟南山没有东西带 回广州吗?不,他也有。他确实由水路从英国托运回了几箱物品,但却不是什么流行物品,而是几箱书,仅此而已。但这才是真正的万贯家财,无价之宝!
    这一年,钟南山45岁,他将广州作为继续向科学高峰攀登的起点。
    在我国人群死亡率排前十名的病种中,因患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的,在城市总死亡率中占第三位,在农村列第一位。为了攻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疾病,全世界一批批医务工作者知难而进,与呼吸疾病作艰难而顽强的斗争。位于广州珠江之畔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一群以钟南山为首的刻苦钻研的学者,以令世人瞩目的累累硕果,证明了他们在我国,甚至在亚太地区,在呼吸疾病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也推动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走向世界前列。
    回国后,钟南山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他在英国留学期间,主攻的就是呼吸疾病研治。作为呼研所副所长的钟南山,与呼研所的侯恕、王贵谦一起,研制呼研所今后发展计划、主攻的课题方向。
    把科研成果大众化  20世纪80年代初,广州医疗条件仍然很有限,特别是设备非常陈旧,已适应不了日新月异的医学研究和医疗方面的需要,急需更新医疗、科研设备。
    但设备的更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
    钟南山决心改变这种伸手等上级拨款的状况,他不想仅靠那杯水车薪的设备费,决定用自己的所学,研究出最需要的设备、仪器。内行人知道,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当时国外气道反应测定法至少需要一个电动射流雾化器、一个肺功能计,耗资在4000美元以上,国内仅几家医院拥有,基层医院和广大患者几乎无缘使用。
    钟南山认为,搞科研不仅为了出成果,更重要的是把成果大众化,使国内广大患者用得上,用得起。他热心于将高、精、尖的科研成果服务于普通大众。为了攻下这道难题,他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在实验室中埋头苦干了3个多月。
    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钟南山向来有拼搏精神和下苦功干出实事的劲头。如今他有了这个志向,于是又拿出当年当运动员和留学外国时的拼劲,发誓要将自己所需要的仪器设计出来。
    能不能利用国外的微型峰速仪来测定气道反应性呢?钟南山决定朝这方面努力。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去资料室翻阅资料,并与同事们相互讨论、论证,意见渐趋统一。在附属医院,人们看到呼吸疾病研究所的灯经常久久不熄。钟南山的家人看到的是比昔日更为忙碌的他……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试验,钟南山终于创制出了简易的支气管激发测试仪。这种测试仪,与进口设备功效相当,只要20分钟就可以获得可靠结果,且无需电源。在临床医疗、科学研究中试用,普遍反应不错,比起外国进口的同类设备,更适合中国的医疗、科学研究实际情况。更让医务工作者们欢喜的是,这一款仪器,售价仅为198元人民币。
 
               第二十一章
    这项成果的发表,不仅向世界证明了我国的科研工作者有能力创造出自己的设备、仪器,也说明了我国的科研工作已走上正轨,不再需要过多地依靠国外的技术与设备。现在,在国内许多基层医院以及香港等地都在使用这种仪器。此后,电脑化膈肌功能测定仪问世了,峰速仪问世了……钟南山主持下取得的这些成果,不仅大大改善了他们自身的医疗条件,提高了医疗效果,而且,因其功能先进、物美价廉、适合我国特点而深受基层医院的欢迎。
    隐匿型哮喘  春天,万物竞生,繁花似锦,但春雨连绵,低湿的空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理活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更是特别明显。本来无病的人在此时也免不了有些伤风感冒,咳嗽几天。原本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更是感到春天难熬,哮喘、咳嗽不停。特别是在南方,春天空气湿度很高,且乍暖还寒,给呼吸系统的生理调整带来很大的波动,因而特别容易引发呼吸疾病。
    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就是外表、症状上都看不出得了呼吸系统疾病,却持续不断地咳个不停;或是隐隐地轻声咳嗽,持续时间却比较长,而且用大剂量的抗菌素也不起作用。患者本人也没把这反复、轻微、持续不断的咳嗽当一回事。在医学上,一般是不将这种情况归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走在大街上,耳边总是环绕着这种轻微、反复的咳嗽声,可能是习以为常的缘故吧,人们不以此为奇。而这个问题却困扰着身为呼吸病专家的钟南山。钟南山有着科学家特有的敏感和捕捉能力。他在街头巷尾、市井茶楼,更主要的是在临床治病工作中,发现南方不少病人患有这种原因不明的反复咳嗽,用各种抗菌类的药物根本不起什么作用。这是什么原因呢?又是什么病因使得这种看似简单、轻微的咳嗽,让这么广大的人群受此影响呢?钟南山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表象上,而是要揭开这轻微、反复、持续的咳嗽病的真面目,这是他作为医学专家的责任。
    钟南山这时已是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的所长,同时还担负着大量的科研任务和繁重的教学任务,工作时间很紧张,根本不允许他再拿出专门时间来研究这类不在科研计划范围内的“病因不明的顽固性咳嗽”。但科学的重大发现似乎总与科学家业余时间的努力、琢磨、研究分不开。钟南山没有因为工作时间不够,而放弃这块“新大陆”——凭他的职业敏感和作为专家的积累,钟南山肯定这“病因不明的顽固性咳嗽”只是冰山的一角,如果深入研究下去,将是一大片尚未被人发觉的处女地。钟南山决定利用晚上和节假日时间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由于这种“病因不明的顽固性咳嗽”太普通,也太普遍,患者和医务工作者都未太过注意和重视这类咳嗽,即使稍有提及,也只是只语片言,只有现象的存在表述,没有问题的分析论述。国外论及这类咳嗽的资料相对多一些,但限于国内刚刚改革开放,对国外资料的收集才刚刚起步。钟南山清楚地记得,在英国留学时,对这方面的资料有过一次接触。他一方面写信给自己留学时的导师,请他帮忙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一方面翻出自己留学时的读书笔记,寻找自己记忆中有关这类病因不明的顽固性咳嗽的资料。
 
               第二十二章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记忆中的资料终于被钟南山翻出来了,而且比记忆中的多得多。他的读书笔记中有这样一段内容:“197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医学院教授杜马斯·佩蒂提出‘隐匿型哮喘’的概念,但由于没有具体数据,因而没被医学界承认。”
    “隐匿型哮喘”?这可是一个新概念。在医学中,我们经常碰到的是“隐匿型冠心病”、“隐匿型肾炎”等等,却从未见过这一概念。但没有见过不等于不存在,既然有这些“隐匿型”的疾病,为何就没有“隐匿型哮喘”的存在呢?钟南山决定弄清楚这十多年来无人问津的命题。科学是建立在事实之上的,是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的。钟南山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只要一有与病因不明的顽固性咳嗽有关的消息,他便迫不及待地沉浸其中。
    现在,钟南山最需要的就是医学病历上的事实。常人也许会问,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自己接触患者、搜集资料,而不近水楼台先得月,拿医院和呼研所的病历直接搜集资料呢?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职业道德问题。由于职业原因,一个医生是不允许泄露、私自查看病人的病历的,钟南山也不例外。虽然他身上已经有了好几个有分量的头衔,但他从未 想过利用这些权力和优势去干有违职业道德的事。这是他一贯的处事态度,时至今日仍受到大家的尊敬。
    在这种情况下,广州呼研所开展了历时两年的普查。依据普查结果,钟南山提出了不同于别家的观点,为从分子水平防治哮喘提供了一些依据。
    钟南山提出的“隐匿型哮喘”的新观点,分别在1988、1989、1990及1992年亚太胸肺会议、亚太呼吸病会议、欧洲呼吸病会议、香港国际儿科疾病会议上宣读,其中青少年气道反应性资料被第11届亚洲太平洋胸肺会议(ACCP)选为最佳展出文章,这项成果1994年同时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得到国际间同行的接受。
    “隐匿型哮喘”,钟南山将多年困扰着广大医务人员的这类不被注意但具有极大潜在危险的疾病明确地概括出来,指导医务人员及患者本人密切注意,并由此研究出疗治的方法。病因找出来后,医生对症下药,疗效将大为提高。
    在研究的过程中,钟南山也不是纯理论地研究着哮喘的防治与治疗,他研制出中药降气定喘散、GD型峰速仪,并阐述在使用雾化皮质激素、茶碱蕴含物上的种族差别,对我国的哮喘防治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巍巍树长成  1984年,钟南山开始担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应该说,钟南山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是一起成长起来的。从当初只有三个人的小组到现在下设呼吸内科、胸外科、广州呼吸监护中心(呼吸监护科)、实验部等多个临床科室的研究所,倾注了钟南山和他的同事们的无数心血。他们给予这个地方的辛勤汗水,最终变成了一分分的成果和荣耀。
    1993年,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被广东省高教厅正式批准建立省重点学科,1994年成立广东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望着这用心血塑成的两块金光闪闪的牌子,钟南山教授激动地说:“我的下一个目标,是将呼研所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些文字也许略显平淡,但在高度浓缩的概括里,却让人深深感受到钟南山只争朝夕、忘我拼搏、不断攀登高峰的精神。
 
               第二十三章
    南山风格  “对于一个医生来说,鲜花代表我们医生对病人的愿望和祝福,
希望他早日康复。但是,作为一个医生光给鲜花是不够的,他还要给稻穗。稻穗是什么呢?就是实在的东西,是他肚子里的东西,也就是实实在在地给病人正确地诊断治疗,让他恢复健康。”这是钟南山在一次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行医几十年,钟南山的名气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方面,已成为国内有名的专家。但在病人面前,他却从来没有一点架子。他有一句名言: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他有一个坚持至今的“三个一样”:高干平民,有钱无钱,城市农村,一样的热情耐心,一样的无微不至,一样的负责到底。他曾说过:“我推崇的医德是‘不论贵贱,病人一律对待’,我遵循的行医原则是‘一接触病人,其他一切置于脑后’。”
钟南山身兼数职,科研和社会活动十分繁忙,但他永远都记得自己是一个医生。在诊室里,他心里只有病人,多少次下班时间早已过去,他仍然不厌其烦地听病人一字一句陈述,认真地做检查、开处方,给病人解释疑难。他和颜悦色,亲切的话语温暖着病人的心。他经常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医生:“我们要时刻想到,救人于痛苦危难之中是医生的天职。我们的职业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是8 小时工作制。如果硬要在8 小时内外之间划上一条不可逾越的线,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更不是一个好医生……” 
病人就是亲人  一位钟南山的学生讲述的故事:一个星期三,有两个人专程从湛江开车来到广州医学院,说是想找钟院长看病。这位学生告诉他们,钟院长可能在附一医院。他们找到钟院长后,又要送红包,又要请吃饭,钟院长都婉言谢绝了。这天本来不是钟院长看门诊,但他理解病人的心情,满足了这两位陌生的求医者的要求,给他们看了病,并且约好第二天再给他们看一次。
    一位干部讲述的故事:华南理工大学有位学生要出国留学。临行前他感到身体不适,到其他医院检查结果都是不排除肿瘤的可能,并且建议他找钟南山诊断。钟南山得知情况后,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仔细分析了这位学生的片子,明确告诉他不是肿瘤,使他放心地出国了。
    一位研究生讲述的故事:1997年3 月30日,一位广东台山的小孩前来就诊。这个孩子1992年曾做过胸腺瘤手术,近日又发现有阴影。
    钟南山考虑到病人家庭的实际情况,特意在病历上写下这么一句话:“病人经济已有困难,请尽量只做必要的检查。”他想人之所想,不愿意给病人的家庭增加更多的负担。
    一位教授讲述的故事:某市的一位市委书记来看病,初步诊断是肿瘤,需要做手术。有些医生想到他的地位,怕担风险,决定能不做还是不做。钟南山说,从医学需要的角度出发,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他亲自为这位病人做了手术,并做得很成功。
    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病人就是亲人,这是钟南山遵循的原则。
    “尽我力所能与判断力所及,无论何处,遇男遇女,贵人或奴婢,我之惟一目的,为病人谋幸福。”世界著名医学家、希腊人希波克拉底的誓言就是钟南山的座右铭。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钟南山的医术高超自不待言。
很多人就是冲着他的医术和名气来找他看病的,有的甚至还冒称他的亲戚希望能得到优先治疗。然而,无论什么人,只要是找到钟南山看病,他们得到的都是满意的对待。而钟南山只要接诊了病人,他就会负责到底。
 
               第二十四章
    有位叫屈洁琼的病人,是广州市一处小煤店的职工,患的是罕见的重症肌无力症,全身瘫痪,呼吸衰竭,要靠人工呼吸机维持生命。一些医院对这样的病人不敢收治,因为这种病当时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对于收入一般的家庭来说,这还需要准备一笔巨额的医疗费用。面对这样一个重症,钟南山没有犹豫,他不仅收下了屈洁琼,还与院内外专家一起亲自为病人研究制定了一个个的治疗方案,给她配备了特护小组。屈洁琼病了5年,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了3年半。她的病情反反复复,经过数不清的抢救和会诊,在病人、家属、病人所在的单位都已经失去信心的时候,钟南山却依然没有放弃努力。他甚至以个人的名义去争取外国专家的支持,为屈洁琼筹到了4万多港币的药品。在钟南山及呼研所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屈洁琼从入院时的软弱无力,终于恢复到了正常人的水平,肌肉张力增强,呼吸肌肉有了明显改善。入院时屈洁琼离开呼吸机半分钟就全身发紫,到后来,她每天能够自主地享受呼吸长达6小时以上。尽管屈洁琼最终还是没能摆脱死神的纠缠,但是,钟南山和医护人员那温暖的爱心使她的生命足足延长了6年!冒着风险收诊这样的病人究竟是为了什么?钟南山的回答很简单:“我是医生,治病救人是我最大的追求。只要病人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应该尽力救治。如果难治的病就不去治,那不是一个真正的医生。”
    在一次春季广交会上,一位日本东京某钢铁公司的总裁得了坏死性肠炎,已出现休克的紧急状况,如不及时抢救,将会有生命危险。病人的家属及其公司得知病情后,坚决要求医院联系直升飞机将他送到我国香港,再由日本派人赴港抢救,并声言只要送到香港,一切后果由他们负责。身为医院院长的钟南山深知病情的危重,联系飞机再将病人转送到香港,至少需要六七个小时。病人已经休克,到了香港肯定就没命了。若将病人留下来做手术,还可能有些希望。钟南山立即与病人的公司总部和病人的妻子联系,说明利害,终于说服将病人留在广州做手术。经过4个小时的努力,专家们从病人的腹中切除掉70多厘米的坏死肠子,使病人转危为安。40多天后,病人康复出院了。冒着风险收诊这样的病人为了什么?钟南山曾这样回答:“医学的极限也要突破,难治的病不去治,那就永远不会有医学的突破。”
    广州市邮局女工阿琼一年多前反复咳嗽,气喘了好长时间,吃了很长时间的药也没有用,病情越来越严重,后来慕名找到钟南山。根据阿琼的病史和症状,钟南山给她作了哮喘检查,结果呈阳性,一般而言,诊断应该已经明确,接下来的就是对症下药了。而钟南山却不放心,因为凭他的经验,阿琼表现出来的症状不完全与哮喘的症状一样,而是隐藏着另外一些别的症状。但究竟隐藏的是何种病症呢?钟南山自己都有些把握不了。钟南山于是建议阿琼留院观察一段时间。经过钟南山继续仔细地观察,他终于从一个细微的症状里发现了新问题,初诊为气管肿瘤。这一发现非同小可。为了确诊,钟南山亲自为她做了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得到了证实后,他又亲自安排了医生手术。与钟教授一起做手术的医务人员都被阿琼那隐蔽得很好的肿瘤惊呆了,那可怕的肿瘤竟已堵住了气管的五分之四,实在太危险了。
 
               第二十五章
    什么时候填满了,阿琼的命也就没了。事后,阿琼深有感触地说:“钟教授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他的医术,他对病人的高度责任心和对病人的爱心,同样常人难及。”
    一位潮州农村病人住进了呼研所的病房,他反复咯血,心理负担很重,非要见一见钟南山不可。但他入住病房之时,钟院长正好在外面出差未归,病人于是非常失望,更加以为自己已没得治了。这样的心境对病人病情的好转和医生的治疗都是很不利的。于是医护人员一方面安慰病人,一方面与出差在外的钟院长取得联系,防止病人病情进一步恶化。钟南山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提前回广州,对病人进行会诊。甫一下车,就直奔病房,去看望这位重病且心理负担很重的病人。由于病人在家拖得太久,心理负担又重,因而诊断起来颇费精力。为了确切查出病因,钟南山一连亲自主持了7次会诊,终于确诊了病人的病因,同时打消了病人沉重的心理负担。这时,钟南山要上北京开会,临走前,他不放心潮州病人,又去看望这位“老朋友”。钟南山看到病人脸色红润了许多,心里也稍稍宽慰了一些。他拉住病人的手,询问了一些治疗上的事后,略带歉意地说:“我已为你制订好了手术方案,但北京有个会催我去开……”“那你就去开吧!”潮州人很直率,手一挥,打断了钟院长的话,“你放心好了,我很好,不用你亲自‘动刀’了,我相信你的学生能够做好这个手术。”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就像多年的老朋友。确实,钟南山对病人,简直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亲人、老朋友。钟南山在北京开会期间,几乎是每隔一天就打一个电话回呼研所,询问病人的治疗和进展情况。当他听说手术非常成功的时候,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心情一下子爽朗了很多。开完会,钟南山一赶回广州就直奔病房。一对老朋友又见面了,没有其他的言语,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潮州老汉一时老泪纵横。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场的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也都感动得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钟南山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姓廖的病人。钟南山是在广东省科研所遇上这位病人的。当时,那位病人反反复复地去找钟南山看病,但每次去都跟钟南山说一点儿也没好。这样来过了好几次后,钟南山有些不耐烦了,对这位病人随口说了句:“你来这里看一点效果都没有的话,以后就不要来了。”至今,钟南山依然记得,那位病人听到这句话后那种尴尬、失望的表情。“他当时的表情我记得很清楚。因为医生对病人的讲话很重要,假如一个医生对病人说,‘我没有办法’,就是对病人最大的打击。后来我反省自己,假如他真的一点儿都没有好,又怎么会三番五次地来?他次次都来,说明他信任我,而我却没有真正地信任他……所以从此以后,我发誓再也不说这样的话了。”
    医疗第一线  走到钟南山的病人中去,会听到许多温馨的小故事。每到冬天,钟南山给病人检查前,一定会先搓暖自己的手;为了满足更多病人的愿望,每次专家门诊,钟南山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开诊,而他的研究生则提前一个小时做事前准备,每次总是等到很晚才能结束;省内外不少医院常请钟南山去会诊、急诊,只要时间允许,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他从不推诿;钟南山去查病房,不管病人病得多重,身上的异味多大,他都会和蔼地拉着病人的手询问病情。
 
               第二十六章
    他喜欢坐在病人的身边细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却不会有厌烦的表情……
    如果不出差,钟南山在周三的上午是一定会去查房的,这是他一直坚持下来的“惯例”。他说过,“只有到医疗第一线,我才能体会医生的喜怒哀乐,才能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有什么问题要解决,以便做出符合实际的决策。同时,也只有到了第一线才能找到临床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科研的灵感要从实践中来。”
    每周四的下午,是钟南山开专家门诊的日子,这也是钟南山雷打不动的规矩。
每到这一天,呼研所一楼的门诊室就人头拥挤,候诊区排满了,走廊也排满了,一直到外面的过道也站立着等候专家门诊的病人。人们都是冲着钟南山教授来的。问起钟南山教授在百忙中为什么还坚持开专家门诊,他平静地说:“不管是院士还是院长,我首先是个医生。”
    每次专家门诊开诊时间是下午2:30,钟南山的研究生们在1:30就已经下到门诊室,着手为专家门诊做准备。钟南山也提前半个小时下到诊室,做门诊前的最后准备。一切就绪后,钟南山和他的研究生长达7个多小时的专家门诊就开始了。从下午2:00一直干到晚上10:00,中间一直是川流不息的病人,根本不允许钟南山休息一阵。有位领导看到这样的情况,拉住钟南山的手,感慨地说:“你这半天,抵得上别人一天半呀!”
    钟南山看病的习惯,让他的研究生们和他的妻子也形成了一个习惯。每次要出门诊的那天下午,他的研究生和助手护士们都要饿着肚子干上七八个小时,相当于一天的工作量。等到这一天的晚上9点,钟南山的妻子李少芬总会提着保温瓶,亲自来到呼研所给钟南山送饭。当钟南山送走最后一位病人的时候,李少芬总是赶紧抓紧时间将晚饭送到钟南山面前,她担心钟南山一会儿又因为忙起别的事情来忘记吃晚饭。
    钟情教育 运动之家  对于做医生,钟南山有自己的独特看法: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的医生,首先要有过硬的医术,然后才谈得上讲医德。他常常对自己的学生们讲起一个故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某天晚上,有个小孩发高烧,接诊的医生服务态度好得无可挑剔。那位医生在诊室里抱着发烧的孩子哄啊、走啊,整整一个晚上没停,然而,第二天早上那孩子还是死了。像这样的医生,服务态度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也是基于这种认识,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钟南山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丁
字型”模式。与通行的“金字塔”型人才培养模式,即要求学生层层打基础,并不希望他们一下子就扎进某个专门的领域不同,钟南山认为,当代科学飞速发展,学科分类越来越细,而我们国家在很多方面又落后于人家太远,这些都容不得我们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打基础,人才培养到了研究生阶段就应该集中力量在某个哪怕很细的领域脱颖而出,让研究生拥有拔尖的专长。就一个人的力量来看,这样做也许过专,但是许多人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的实力就大大增强了。
 
               第二十七章
    钟南山的研究生就是顺着这一“丁字型”思路培养起来的。陈荣昌专攻呼吸肌肉,徐军擅长分子生物……钟南山领导的呼吸疾病研究所,每个人都各有专长,因此整个所的水平也大为提高,在国际上颇具名气。1996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来我国考察,走进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为他们介绍情况的正是钟南山的五位研究生。这些研究生以流利的英语、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研究课题的难度和取得的成果,让来访的专家们赞叹不已。专家们给予的评价是:你们的研究所是一流的,研究生也是一流的。
    提出“丁字型”模式并不意味着钟南山培养人才只看重专业,他更看重的是人才的综合素质。他也有一个观点:培养一个专门人才并不是很难,而培养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就要难得多。对自己的研究生,钟南山院士总是寻求多种方法和途径,采用不同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钟南山带研究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每个星期他都要和研究生们打一场篮球赛。每个星期五的下午,钟南山只要不出差,都要赶回呼研所,与等候在球场边的研究生们打场篮球赛。
    别小看这一场篮球赛,它是钟南山的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钟南山认为,一个人不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也不能满腹经纶,身体弱不禁风。一个全面、健全的人,应该是身体健康、知识丰富的结合体,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作出一个人的最大贡献。他觉得在球场上既可锻炼学生的体魄,又能够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反应灵敏的思维。他总是感叹像陈景润、蒋筑英一样的科学家,到了对人类、对社会作最大贡献的时候,却因身体原因英年早逝。研究生的数目在中国还不多,是属于高知识层次的群体,应该是“社会的栋梁”,不应该只抓专业知识的研究,还应该大力提倡进行身体锻炼。他常常说:“国家花了那么多钱才辛辛苦苦培养出一名研究生,却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发挥出应有的贡献,是很可惜的事。就如一部机器,只因为一个螺丝的缘故,影响了整部机器的效能发挥,甚至导致机器的损坏或报废,实在太遗憾了。我培养研究生,要让他们用两条腿走路,既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注意身体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身体作保证,一切的贡献都谈不上。”
    钟南山不仅这样教育研究生,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有位记者曾在一篇《名人家中的名人》中写道:“他(指钟南山)身上没有官气、学究气,有的是运动员的朝气。他的妻子李少芬原是中国女篮队长,20世纪60年代的体坛名将。当你下午5点去学校找他,会时常看到他在和研究生一起打篮球。他的篮球打得不错,因为家有爱妻指导。”别看钟南山在实验室里、在病人面前、一副儒将风范,斯文优雅。走出实验室,脱下白大褂,他可是个活跃分子。
    钟南山的舞蹈跳得特别好,因此呼研所的每次重大节目总少不了他。有一次,
呼研所排练一个新疆舞,他头戴小方帽,穿上维吾尔族白袍,登着一双长长的靴子,手举响槌,踢踏起舞,加上两撇又黑又粗的胡子贴在鼻子下面,活脱一个“买买提”。即使到了钟南山67岁的时候,在呼研所的春节联欢会上,以他为首的西班牙热舞,依然得到了全场喝彩。
 
               第二十八章
    熟悉钟南山的人都知道,他的家庭堪称“运动之家”。
    钟南山的妻子李少芬,昔日的篮球明星,现任广州市篮协顾问。她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被周总理和贺老总送去原苏联学习的运动员,退役后转搞体育科研,主攻运动康复和运动训练,是副研究员。如今的李少芬依然和当运动员时一样开朗直率,天天早晨坚持到广州医学院对面的流花湖公园打太极拳,每周五则到二沙头训练基地打篮球。她说,现在来学拳的人越来越多,广州人越来越注重自身的体质了。全民健身,身体好了,才可以抵抗“非典”。
    在李少芬看来,知识分子锻炼身体非常必要。她说,钟南山性格活跃,打球、跑步、游泳,什么都玩。“只要有时间,他就活动活动。周五打篮球、周日打羽毛球,在家跑跑步。没事的时候,他会踢踢腿、弯弯腰、举举杠铃。只要有10分钟,他就会抓紧时间锻炼。他现在铅球还能推10米,在广医数第一!他酷爱体育活动,有时一下飞机就去篮球场,打起来就忘了时间。体质好,为他的事业打下了基础。抗”非典“这么忙,他体重掉了5公斤,还能撑着,就是与他坚持锻炼身体分不开。”
    钟南山一家人都与体育有缘。他们的女儿钟帷月,曾是我国优秀的蝶泳运动员,1994年打破过短池游泳的世界记录;他们的儿子、2002年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科副教授钟帷德,也是医院篮球队的“中流砥柱”。
    钟南山周一到周五每天工作到深夜,双休日则安排工作会议。李少芬说:“我
真的好羡慕人家夫妻结伴出外旅游。钟院长每年都有一个半月的休假,可我们从没享受过!”他们一家享受“聚会”的时间往往只有在体育场上。
    甘当人梯  为了学生能在医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中赶上自己、超过自己,钟南山乐于给他们培土、浇水、施肥,甘当他们的人梯。
    有位新入学的研究生提交了一份实验统计报告。那天正好碰上钟南山看专家门诊,他看完门诊后顾不上回家吃饭就回到办公室,为这位研究生审改这份报告。他发现这份报告有好几处比较马虎。这种情况是钟南山最不能原谅的,因为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医疗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他把那些马虎的地方一一圈点出来,等这位出去吃饭的研究生回来后,钟南山严肃而耐心地告诫他:科学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然后,钟南山又耐心细致给他提出了修改意见。听着导师的谆谆教导,看到自己报告中的一处处疏漏,这位研究生既感激又惭愧,表示当晚就做修改。这时候,正巧病房打来电话,说有重病号要抢救,钟南山只好赶了过去。抢救病人花了两个小时,钟南山已是精疲力竭,回到办公室一看,他不由得乐了,原来那位研究生还没有离去,正伏案修改着他的报告。他疲倦的脸上绽出了满意的笑容。钟南山忘记了自己还没有吃饭,继续留下来指导学生修改报告。学生得知钟南山还没有吃晚饭后,执意要请他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钟南山连连挥手说不用,这件事更重要,先把这件事做好、做完再说吧。
    对待自己的学生,钟南山总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看待,爱护他们,也尊重他们。他常常为研究生选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指导他们做实验,帮他们修改论文,而且论文最终发表时,他总是把自己的名字排在最后。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这无疑是一种无言的身教。
    在广州医学院读书的本科生谈及钟南山,也都钦佩不已。一位学生说,开始时听人说起钟院长觉得很遥远,入学后听了他的报告和讲座,才知道他是那么的平易近人。他除了教给我们知识,更教育我们怎样做人。钟院长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榜样。因此,只要是钟南山做报告、办讲座,课室里总是早早挤满了人。
 
               第二十九章
    1995年12月26日,学生从海报上得知他们敬爱的钟南山院长晚上将给他们开讲座,很多人早早就赶到教室。当晚,那间只有百余个座位的大教室,竟然挤进了200多名学生。面对这群生气勃勃、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学生,钟南山向他们袒露出自己的人生体验,循循善诱地给他们以启发。他说:“你们都是未来的医生,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你们在学习上要有独立性、工作上要有创造性,对病人要有责任心。我参加工作34年,现在回过头去看,我觉得一个医生还应该对环境有适应性,在集体中有合群性。”讲座结束时,他满怀深情地对台下的学生说:“我希望以后在报纸上或获奖名单中看到大家的名字!”
    讲座后,激动的同学们将一张有他们200多人签名的贺卡赠送给他。钟院长接过贺卡时激动万分,他对着学生大声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
    四套马车 建立信心  1992年,钟南山又挑起了广州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的重担,作为医生、学者、教授的他又驾起了学校党务工作、行政管理这第四套马车。
    钟南山就任广州医学院院长时,曾有人对他说,和省部级的大学来比,广州医学院要赶上它们,实在是太难了。但钟南山就是有着一股旁人难有的拼搏劲头,和一种要“在小中做出大”的冲动。自被任命为广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后,钟南山深感责任重大,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干出成绩不难,只要以自己的学术名声和在医学界的威望,搞出几项大的成果来,既可显学院的学术水平,又可扬自己的名声。但钟南山没有这样做,更没有这样想。他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让整个学院及附属医院的师生员工团结一心,一起前进,要让广医人发自内心地体现出真正的自强和自信。
    上任之后,钟南山大力倡导体现广州医学院全体师生面貌的“广医人精神”——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其实,这也正是钟南山追求的一种精神。因此,钟南山决定以树立师生员工的自信心为切入点,一有时机,他便为周围的人打气,鼓励他们自信地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他常说“少一点自卑感,多一点自信心”,“承认落后但不甘于落后”,“多看到自己的长处,别老在自己短处上转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应该敢于创新、敢于怀疑、敢于突破”,“广医确实不大,但我们并不一定要和那些先进医学院校一样急于全面开展,我们可以突破一点,打到全国去。应该有这个信心和志气”。
    2001年,有位朋友从网上得知国家的一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准备招标的消息,马上通知钟南山。而这个时候,离最后截止时间只有10多天了。而广州医学院既不是重点单位,又不是拟标单位,当时有人觉得想要中标是天方夜谭,不可能的。但作为院长的钟南山经过认真考虑,觉得广州医学院还是有比较独特的看法、做法,而这正是这个项目所需要的,于是提出和拟标单位合作一起干,但遭到拒绝。在这种情况下,钟南山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加鼓励大家去争取,经过10多天日日夜夜的努力,广州医学院取得全国8家医学院的合作,最终攻下了这个难关,为广州医学院夺得了第一项国家级的重点项目。
    钟南山的医德医风有口皆碑,他担任领导职务后的廉洁自律也让人肃然起敬。节假日外出,无论公私,他都尽量不占用公车,怕占用司机难得的休息时间。因私用车,他一定自觉交上车费。有一回,他去东莞,回来马上向学院交了400元。他总是在付出,却最怕“沾光”。
 
                第三十章
    作为管理者,钟南山善于充分调动他人的积极性。他首先是充分放权,让各级领导成员都真正有职有权,各负其责。所以,在广医,基本形成了一种各司其职、人尽其职的良好工作秩序。谈到这一点,钟南山自己都不无得意。他说:“假如在广医事无巨细都来找我钟南山,那我就是失败的。”当然,钟南山也不是当“甩手院长”,把工作交给其他人而自己什么都不管。该管的事情他毫不含糊,布置好的工作他必定会检查落实。在起用人才方面,钟南山不是讲资历、看学历,也不分门派、重近亲。只要谁有才能就会尽量给他发挥的场所。呼研所的钟淑卿本来是护士,只有专科学历,但她刻苦钻研,业务水平高,管理上也拿得起来,现在当上了呼吸监护科主任。
    钟南山担任广州医学院院长的这10年,是广州医学院发展历史上步子迈得最大的10年:由7个三级学科硕士点增加到25个三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的硕士点;成为广州市属高校的第一个博士点;科学研究也首次获得了国家最高层次的立项和资助……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4月的一天,钟南山像往常一样,平静地走向他的工作岗位。他双眉微蹙,边走边在认真地思考着什么难题。校园里美丽的风景留不住他稳健而又匆匆的步履,只有当其他老师和同学们跟他打招呼时,他才稍稍放缓步伐,以微笑示意回礼。他没有留意到,这一天整个广州医学院像过节一样沸腾,老师和同学们纷纷兴奋地在校园里奔走相告:基于钟南山在对哮喘疾病的研究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决定授予钟南山教授“中国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的称号。
    广东省卫生界震动了。广州市教育界震动了。
    这是广东省、广州市的第一位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
    这一天,广州市科协热烈举行庆祝会,庆祝广州市科协主席、广州医学院院长钟南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高祀仁等领导同志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庆祝会。在庆祝会上,市委副书记曾庆申代表市委、市政府祝贺钟南山教授荣获院士称号。市委书记高祀仁高度赞扬了钟南山锲而不舍、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所取得的成就。
    面对着鲜花和掌声,钟南山露出了一贯的儒雅的笑容。在会上,他说道:对于自己能获选“院士”感到有些意外,但也并不觉得奇怪。他没有沾沾自喜,因为这一称号只代表过去的成绩,并不意味着他在今后的日子里就一定比别人强。惟一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他所在的广州医学院和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并不是一个名牌大学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他只是在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院士”头衔的获得,更增添了钟南山“在小中做出大”的信心和自豪感。
    那天庆祝会散后,已经晚上9点多了。有位记者与钟南山同车回家。记者问他:“你要到哪去?”他说:“还要回医院去。”说着说着,记者又问起他妻子李少芬不肯参加庆祝会的事情来。钟南山深情地对记者说:“如果没有她(李少芬)操持家务,我怎么也抽不出这么多的时间来工作。她在省体工大队当副队长,训练工作也很忙。本来我也动员她来参加会议的,可是怎么说她都不肯。她说这是个‘洋玩意’,挺别扭的。这回好了,这束花就可以送给她了。”
 
               第三十一章
    1997年1月15日,中共广州市委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在全市人民中开展学习模范共产党员钟南山同志的活动。《广州日报》在报道中这样写道:  “…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美德。是的,那勇于开拓的品格,严谨朴实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那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始终贯穿在他全部工作之中。这也就是广东地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乐于称道的‘南山风格’。记得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陶铸同志曾经说过:”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这种’松树风格‘和’南山风格‘是多么一致啊!
    钟南山的奉献精神是过人的,他的动力是非常直朴的。他曾说过一段肺腑之言:一个医生,当他亲手将一个危重病人抢救过来时,即使很苦很累,心里却是非常甜的;一个科技工作者,当他代表祖国站在国际学术会议的讲台上宣读自己的新成果、并得到公认而获得热烈的掌声时,心里也是非常甜的……“
    一位记者曾直接问钟南山:“我看过众多资料,也在不同的场合、侧面了解到您的行为处事,对‘南山风格’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我没有听过您对这一提法的意见,很冒昧地问一下,您对‘南山风格’的内涵是如何理解与归纳的?”钟南山笑着说:“就是‘奉献、开拓、钻研、合群’吧。”
    在钟南山的人生辞典里,奉献、开拓、钻研、合群,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思想意识的深层,钟南山这样表达他的想法——“我对自己所从事的医研专业越来越热爱,对提高专业水平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这个动力来自对病人求生愿望的理解,来自对解除病人痛苦的责任感,也来自为病人治好病后所得到的安慰和鼓励。科研是医学家的天职,但不是医学家的最终目的,医学家的最终目的是造福病人。”
怀着深切的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意识,恪守科学精神,求索真知,通过坚持不懈的专业努力,挑战难关,造福病人,从永不言休的进取和奉献中获取无穷的快乐—这就是南山风格,这就是钟南山。(全文完)
    这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件事  秦朔(《南风窗》总编辑)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因为它记录的是不平常的时代,不平常的考验,以及不平常的人生。
    在21世纪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2003年抗击非典的这场斗争,已注定要写入历史,成为一座意义深远的纪念碑。在沧海横流,人类与疫魔殊死搏斗的关键时刻,我们目睹了胡锦涛总书记两鬓新生的白发,看到了温家宝总理泪眼中的焦虑的神情。正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指引下,在全国各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舍生忘死的勇敢拼搏下,在社会各界众志成城的支持下,抗击非典才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在这些日子,每一个中国人对于“生命”这两个普通的汉字,都有着远不同于昔日的理解。
    “我们很揪心。”到广东视察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说。
    “这不是一般的学术争论,这是救命的问题。”在广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钟南山说。
    人命关天!天佑中华!
    这本书所记录的,是钟南山院士在抗击非典的风风雨雨中的经历,以及他的人生历程。它从一个侧面,刻画了我们时代的危机与生机,精神与命运。
 
               第三十二章
    这本书与我有缘,要追溯到2000年1月,我受广州市政府公派,与其他26位来自广州各个单位的同学一起,到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进修。当时,同班有一位来自广州医学院的同学——魏东海,现在已经是学院的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任,博士,教授。我最早从他的口中知道了很多关于钟南山的传奇故事。
    在美国的那一年,东海刻苦攻读英语,同时很喜欢运动,经常打网球。他爱钻研企事业管理问题,曾独自联系到硅谷和洛杉矶的几家美国集团公司实习和调研,回国后还多次应邀赴美国讲学。与东海接触多了,了解到东海阅历丰富,曾经下过乡,当过兵,当过工人。他为人低调,做事认真,2002年还参加了深圳高新技术开发园区领导干部面向国内外的公开招聘,当时的应聘者有的来自美国哈佛大学、梅隆大学,也有北京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和一些企事业的精英,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最后,他以笔试(含英语)第一、面试第一和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名列榜首。后来,在了解钟南山更多一些的时候,我猜测,东海是不是也受到了他的影响。
    在美国,大概是10月的一天,在公共厨房做饭的时候,我碰见东海。他告诉我,他和一些同事一直在编一本钟南山院士的书,试图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反映这位科学家、医生、教授的风采。他说书很快就编完了。他问我有没有时间看看,将来能不能帮助出版。我说可以,但那时我正在读公共管理硕士的课程,应付几门课的论文,很忙,就说主要让我父亲帮忙看看。我父亲曾经在河南大学出版社工作,已经退休,刚好到美国来看我,他有不少空闲时间。
    我父亲和钟南山是一代人,也是知识分子,所以看到钟南山的人生经历,他有些感同身受,常常感慨中国知识分子“虽九死其犹未悔”、历经磨难依然热爱国家、热爱事业、坚持真理、造福社会的精神和命运。我记得他对钟南山的父亲、我国早期儿科医学的重要代表钟世藩教授的印象尤其深刻。世藩教授的一生,在医学专业上是多么精湛,在人品医德上是多么高尚,可是却也遭尽战乱和政治运动的冲击。在他被勒令退休、人生的最后时候,眼睛几乎失明的世藩教授,硬是趴在纸上写下了皇皇40万字的儿科著作。他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
    在世藩教授看来,答案也许是非常简单的,他行医40年,深知中国基层医院的条件之简陋,他想把自己的全部经验奉献出来,希望对儿科医疗水平有所改善,让更多患病的孩子过上好的生活。不管谁在当政,不管他个人的命运如何,他的内心要听凭的是人民的召唤,病人的召唤,良心的召唤。
    最近这一个多星期,我在编辑这本书的时候,多次被钟世藩教授、廖月琴女士、钟南山院士的精神力量所打动。他们是我们社会中一股清洁的力量,创造价值的力量,向上的力量,坚忍的、终身进取的力量。
    这种精神的力量,不为任何世俗力量所腐蚀所侵吞所遮盖的精神的力量,直到今天,难道不是我们的社会应该汲取的吗?在从钟世藩教授到钟南山院士的精神映照下,我们每个人不是大有反思自己人生的必要吗?
 
               第三十三章
    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我找东海,跟他讨论写一篇反映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如何抗击非典的文章。言谈间,我偶然得知,2000年我看过的钟南山的书还没有出来。我脱口而出:“快啊!”
    当时,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关于钟南山的报道还没有出来,钟南山的影响力还没有今天这样家喻户晓。但我考虑的角度是,钟南山所坚持的科学精神,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已经走进21世纪,全球化时代,难道我们还要继续犯那些小儿科的错误吗?难道还不能实事求是,服膺真理吗?
    在我的强烈建议下,魏东海先生在原有的文字基础上,重新开始了创作,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把一本更全面的关于钟南山院士的著作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为我推动了这本书的创作而自豪。我完整地参与了这个过程,付出了我的努力,原因正如当年张承志参与《哲合忍耶》一书翻译时所说的话,“只是为了表明我有搭救的可能”。
    我个人已经在杂志业工作了13年,出版过7本书,主编和编辑过几十本书,
在这些煮文弄字的过程中,我有机会向太多中国社会的精英学习。说出他们的名字,在我有攀附之嫌,所以这里姑且省略。
    但是,此时此刻,我愿意毫无遮掩地向广大读者推荐《勇敢战士——钟南山传奇》一书。我把这段阅读和编辑这本书、吸收精神力量的过程,看成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件事。
    亲爱的读者,当你读完全书的时候,我相信,你的面前,会立起一个胸襟开阔、富有良知,面对挫折却淡定无惧的科学工作者的形象,你会和我一样,增添了艰难中的信念,磨难中的勇气,困顿中的坚忍。
    让我们感谢,斯世而有斯人。让我们感谢,虽然当下疫情中的中国有这么多的不安,但钟南山,以及许许多多同他一样充满精诚仁爱的“大医”们的身影,给了我们巨大的抚慰和信心。
    口罩终将解去,危机终将告一段落,但“勇敢战士”们的真诚与勇气,我们焉能淡忘?这本小书,就是我们对这段历史,这种精神的深深铭念。
    钟南山院士访谈  问:中央电视台《面对面》采访您的时候提到了关于政治的话题,今天我们想问一个关于科学的话题。您理解的科学精神是什么?
    答:我接触过许多搞学术的人士,真正有学问的人。我感到他们有这样一些共同的特性:他敢于肯定自己,也敢于否定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他有自己的探索和追求,在实践中发现是对的东西,他敢于坚持,但是,经过实践发现是错的东西,他也敢于否定。否定自己有时比肯定自己还要难。我自己在这里这么多年跟大家相处,我能够一直跟学术界很好相处,就是说我要按照事实来说话。有时候大家观点不一样,争论得很厉害,一旦事实证明(我错了),他们就可以说服我。我可以纠正过来。在学术界,大家都很强,压服是不行的,只能靠事实去说服。
 
               第三十四章
    我父亲是儿科专家,他一生讲话很少,但每讲一句话,一定都有依据。“文革”时他写儿科鉴别诊断的书,当时让我改一下序言。我说你这样写,跟不上形势,序言里都没有主席语录,起码得加几句。他回了我一句:“加了干什么?”父亲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
    健康忠告  问:非典之后,大家的健康意识提高了。您一直酷爱运动,上大学时打破过全国400米跨栏的记录,您多年坚持锻炼,67岁了,看起来还像四五十岁的人。您对于一般人有什么样的健康忠告?
    答:人有几种年龄,实际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实际年龄就是你在世界上实际存在的时间,多大就是多大,是多少岁就是多少岁,改不了的;生理年龄是指人的生命自然演化的过程,有的人实际年龄是中年,但会出现全面衰老的迹象,头发白了,满脸皱纹,体弱多病,看上去就像是五六十岁。这种人的生理年龄就比实际年龄大。有的人年过半百,红光满面,青春依旧,就是他的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小。
    还有心理年龄,根据人的心理老化程度来确定。他有没有健康的心态?
    实际年龄相同的人,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一个人有好的心态,反过来会改善他的生理年龄。还有就是通过运动等,也可以保持生理年龄的“年轻”。
    我注意到,儿科医生一般都很长寿,就是他们整天跟孩子在一起,心态好。像“北医”的胡亚美院士,你跟她聊起来,她讲话啊,性格啊,就像小孩一样,当然显得年轻了。
    我对大家的建议,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坚持不懈。
人的体力不是随着年龄而自然衰退的,人体除了水分,80%都是肌肉,通过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的机能,改善新陈代谢,保持全身健康。
    运动的重要性,是这几年大家才开始认识到的。过去,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好了,大家的消遣就是吃饭,卡拉OK,娱乐。不重视运动。而我从小,在小学五六年级就喜欢上了运动,一直到现在,都坚持,除了最近这一两个月。
    问:在一般人心目中,您是很忙的,时间是很紧的,怎么保证足够的运动时间呢?
    答:时间是相对的。你吃饭有没有时间?你睡觉有没有时间?有时间吃饭、有时间睡觉,你就应该有时间运动。关键是看什么重要,你认为不认为它重要。这跟idea(想法)有关。
    问:那么,对于那些感染过非典的病人来说,运动还有什么意义吗?
    答:得了SARS的人,肺功能会受到损害。除了用医疗手段治疗外,还有就是靠增加他的肺活量,提高自身的力量。通过适量的锻炼,对吸入空气的要求会提高,肺活量也会提高。所以康复了的病人,能够自觉地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对他们是有帮助有好处的,例如步行、打羽毛球。这可以提高他们的免疫力。
    人生和生活方式忠告  问:钟院长,现在很多人都把您看成做人方面的榜样和楷模。您对他们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答:我想我的中学老师说过的那句话还是很重要的,就是“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生活在理想中”。一个人要是没有任何理想和追求的话,那他的喜怒哀乐就完全跟物质的东西相关。
 
               第三十五章
    假如他有所追求的话,其他东西就会放得很次要,那么他的韧劲就会很高,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都会朝前走。
    问:家庭和事业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您怎么处理?
    答:我不能说我处理得就很好,事实上我们也会有矛盾。关键是相互理解,让她能理解我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我爱人知道这个病的传染性,她也担心我经常出差坐飞机安不安全。我自己要到外边出差,经常都是等到最后,快走了,不得不告诉家里,才告诉她,我要去哪里哪里。不过最近好多了,一个是沟通,一个是她也感受到这个工作对于社会的意义,她接受这样的现实,并且理解、支持我的工作。
    问:您觉得非典对人们在生活上的方式,会有很大的改变吗?
    答:我认为是这样。这次非典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观念和方式。像吐痰,
现在要罚款,绝大多数人是接受了。大家开始很注意个人健康,注意多运动,出去回来洗手,改善个人的卫生习惯。还有,像卡拉OK这样的娱乐方式,里面又小,又不通风,一群人凑在那里,感染了非典不好办,所以早点回家吧。现在男人们去得少了,很早就回到家里,这对家庭关系也是改善。总之,人们开始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也发脾气  我们对钟南山的访问结束了。虽然时间很紧,几乎是连珠炮式的提问,他始终从容镇定,娓娓道来。
    临走时,我们看到,他的办公桌后面的窗台上,摆着一个长方形的匾额,上面写着“勇敢战士”四个字,那是广州市护士学校的学生送给钟南山的。条幅的右边写着他说过的一句话:“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字很朴拙,但看得出,他们是用心的。
    这几乎是钟南山办公室里惟一的装饰品,别的是办公桌、书架、沙发、茶几,
和上面的书、文件、资料、报刊。
    在看到这四个字的瞬间,我们找到了本书的书名。
    我们问:“钟院长,您一直都是这么从容吗?”
    “我也急躁,也发脾气。像刚才,你们进来的时候,不是就发了脾气吗?”
    原来,那是医学院宣传部的录像师,为了录像存档,所以架设了小型摄像机。
这件事,没有提前跟他说过,没有预约。他有些急,说:“我不要再录像了。已经太多了。”
    他不愿意亮相。但最近这几个月,他被一个接一个的任务“压迫”的时间太长了。
    摄像师有些尴尬,他马上说:“既然进来了,就算了吧。以后不要再这样了。”
    这个专注在事业中的学者、专家、医生,自己再辛苦,难免也有情绪,但他尽量替人着想。他是善解人意的。
    离开他的办公室的时候,我们说到写这本书的原则:“一定不会夸大,一定客观平实。”

    “千万,千万。”有些疲倦、神情严肃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