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梨糕模具:福建高考语文最后一课 - 春哥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5:52:18

福建高考语文最后一课

总体要求              

1、整体看卷,从第一题一直要找到作文,看有多少页,发现问题及时调换试卷;做到心中有数。

2、认真填写个人信息。出错时不要惊慌,用双横线划掉,改正就行,条形码是读出考生信息的主要依据。

3、依次答题,看清题号,防止遗漏;遇到不能确定的,及时做好记号,以便比较分析。花费在一题的时间不能太多。

4、答题纸一定用黑色墨水笔书写。书写要规范,字迹要工整清晰。“削足适履”很必要,视答题区间的大小组织好答案,不要超出答题区间。

5、看清题干要求,特别是比较粗心的同学,认真读题三遍再答题。读题时可在关键词下可做上着重号:“正确的、错误的、没有错误的、全都正确的”等。文字题看清字数、句式、段落要求。注意试卷上所有信息:副题、作品的出处、写作时间、作者的情况、相关注释,等等;既然出现,肯定有用!

6、力争一次性做对,不要留下很多疑问指望检查时再解决。最后检查时,需要再看一遍题目及有关材料,避免审题错误。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改动答案,要相信第一判断。

7、如果删改,必须用双横线划掉,并将正确的写在删除字迹的上方。

8掌握好时间:80分钟左右做完语知,60分钟做完作文,10分钟检查。、

一、【名句名篇默写】

【考前提醒】

1.一定用正楷书写,字形结构要分明。考虑清楚再下笔,尽量不要涂改。

2.写完后要再读一遍,看有无语意不通之处,如有,则考虑是否写错了字。

二、文言文阅读

【考前提醒】

1.文本的阅读难度不会很大。即使有些难,但不妨碍做题。

2.接触文言文阅读试题时,先要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阅读时应注意文中的帝号、庙号、年号以及任职变化、空间位置转移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能显示出文段的结构层次。由于试卷中有一道把握文意的题目基本上用白话陈述,其中只有少量信息有误,可在整体把握时参考。

3.解答文言词语理解题,既要调动头脑中的积累(成语、熟语、诗句),联系课内所学或平时所练,又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出合理的分析推断。特别是涉及一词多义的词,一定要联系语境确定其意。同时要联系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知识。

4.在解答第3、4小题这种涉及文中信息的筛选、语句意义理解、内容要点归纳的题时,要注意从文中准确筛选相关信息、作具体的对比分析,特别注意张冠李戴和时间段混淆的情况。

【文言翻译】

【考前提醒】

1.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做到字字落实,语气落实,关系落实等。操作时要打草稿,由于文言句语言障碍较大,难以一锤定音,如果一下子写在试卷上,然后再改,造成卷面邋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差。

2.翻译时,既要理解透实词的语境意义,也要把握住虚词的具体用法,更要注意有无特殊句式和全句的语气、语调,点好句末标点。力求做到准确、通顺。

3.根据去年的评分标准,抓住关键词语的翻译十分重要,因为评分时关键词语是主要得分点。大家在翻译时要估计出哪些是关键词语,千万不能让它们糊过去。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解决方法有两个:一是善于联系,做好知识迁移工作;二是考虑全面,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

三、古代诗歌欣赏

【考前提醒】

三个忠告:

1.抓住古诗中的“景”和“情”,就抓住了一切。考生不要被繁多的诗歌术语、表现方法弄花了眼,所有的古诗不管怎么设题,都要回到“景”和“情”上来,即:用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思想),景(意境)有什么特点,和情有什么内在关系(表现手法)。

2.将古诗分类,归结各类诗主题。如古诗可分为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送别诗、抒怀诗等。以咏史诗为例,它又可分为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借古伤己三小类,主题无外乎昔盛今衰、警戒后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

3.学说“行话”,规范表述。如,技巧方面:对比比较、映衬比较、虚实结合、托物言志、以动写静、渲染烘托、借景抒情等。高考所给答案用的都是“行话”,同样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既不简洁,也不准确,再者也易让阅卷老师“走眼”。  

四、文学名著

【考前提醒】

1.考选择题,一定看清题目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的两项。对疑问点要及时做上记号,注意基本要素(时、地、人)的对应关系;推断性的选项不急着视为错误!

2.出填空题的概率挺高的,碰到的话莫紧张,

3.简答题是二选一的,当然要选做自己更熟悉更有把握的来做答。审题时一定要明确所问的中心问题,把它作为组织答案的重点来展开。次要问题可简单处理。注意字数限制,尽量写到110个左右。整个答案力求体现起因、经过、结果三个环节。

五、文化经典

【考前提醒】

1.做题一定要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透彻的基础上,而不是用孔孟的基本思想来硬套。

2.解答选择题要做好查对原文的工作,陷阱多为一些关键词语的意义的误解,而关键词语的理解是否到位,还是要看大的语境。

3.解答简答题一般情况下要结合文本进行,最好遵循先概括后展开的原则来组织答案。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前提醒】

1.理解文章中有特定含义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答题时既要注意文章中与备选答案相对应的句子,注意两者的细微差别,同时“瞻前顾后”,整体把握相关信息。

2.对文章相关信息的筛选。要留意选项的“主观臆断、随意夸大、牵强附会、无中生有、违背常理、以偏概全、偷梁换柱”等。

3.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做出合理推断,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考点,我们有必要把具体内容阅读、相关知识和推断的基本方法等结合起来。一定要读懂全文,掌握主要内容,做题才会有一定的准确性。其次要发现文中的隐含信息,特别注意作者叙述角度、表达方式、条件设置等的变换。作者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有所暗示,或借用他人他物表达。另外要把握关键语句的准确含义,要把握好一些基本的“点”——“已然”和“未然”,“推测”和“断定”,“部分”和“整体”,“原因”和“结果”等处要仔细留神。

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要注意选项与原文的对应比较。这种对应有时是表现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的情况下,选项的信息是建立在原文一段或几段相关信息的概括的基础上的,切不可简单机械地寻找一一对应的关系。因而同学们绝对不可以机械地答题。

七、选做题: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前提醒】

1.选做前可花十几秒浏览一下文本,一般说来,文学类文本出现记叙性文本(小说)难度不会太大,可以大胆选做;实用类文本出现相对陌生的类型如科普类文章时可以考虑避免。选做时不要犹豫,关键还在于答题要认真细心。因为出题者会设法拉平题目的难度。

2.阅读题失分的原因有二:一是每个读者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阅读的理解呈现出多样性;二是高考答案的单一性,考生答题难以与答案的“点”暗合。而为了体现高考的公正性,阅读老师是要瞪大眼睛看“点”给分的。因此,答题时要尽可能靠近普遍性的角度,而不宜过于个性化。

窍门有:

1.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四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之中)。

2.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关键句或关键词来答,因为高考答案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考生一般不能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语,抽取内核。

3.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如果到目前为止,你仍没有学会这样答题,说明你的答题意识还没有养成,需要赶快培养。一般来说,分值4分的题答案有两点,6分的题答案有三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每一点,防止漏答。必须指出,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点的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

4.多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题义)角度回答。

【阅卷老师忠告】

我多年来一直参加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评卷工作,面对具体详尽的评分细则,我深切地感受到:阅读部分的答题确实存在某些规律。

首先是答案,从某种程度上讲,实际是极为客观的,并没给学生多少发挥的余地。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先熟悉原文,如果确定直接可用的文句,再自行归纳总结不迟。

其次是阅卷人掌握评分标准的客观性。通常人们都认为标准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在不同人手中同一标准会产生多种版本。实际上在高考中,这种差异是微乎其微的。高考阅卷是一种高速的流水作业,每人只负责某一题。以我个人,某年我负责阅第五大题,每天工作8小时,可批改70本左右,每本30份试卷,这样一份试卷所花费的时间大约只有14秒左右,如果再除去操作电脑(点分、翻页)的时间,实际的批改时间至多不过八九秒。这样的速度,初看来极其骇人的,甚至令人对阅卷的可信度产生怀疑。事实上当对答案及评分细则熟悉到一定程度,无论答案怎样复杂多样,阅卷人脑中会逐渐凝结出一个间架分明的要点框,阅卷就成了一种套框的机械运动。此时阅卷者的工作不是看清考生答了什么,而是仅仅是看框里套进些什么。也就是说真正能调动眼球注意力的只是几个重要字眼。这一特点要求考生,在答案基本确知的情况下尽力趋简避繁,点到即止,无需过多的修饰强调,以免不必要的信息干扰了要点本身,造成阅卷人的疏漏;而当答案不确定时,则可表述得复杂一些,所谓的复杂并不是围绕一个意思反复强调,而是以简洁的语文列举尽可能多的可能性,以保证要点不被遗漏,其多余的表述通常不会倒扣分。

再次就是阅读题的每一分都有明确的指向。了解这点十分重要,特别是遇到一些无十分把握的题目时,如果能根据分值情况推断考查点的话,则很容易将问题解决如果从分值逆推,就会发现原句是一个由三个分句构成的双重因果复句,出题者要考查的显然一是三个分句所传达的三方面信息,二是第一重分句之间(第二、三句之间)的关系。得分点明确了,自然不容易失分。值得一提和是许多考生不是根据分值确定得分要点,而是确定答案的的繁简度,一看高分值的题目就罗罗嗦嗦写上一大片,结果还是要点不全。

最后就是卷面。大多数教师往往只强调作文书写的工整,却忽略了主观题答案书写的要求。实际上,这部分题目虽说在评分标准上有很强的客观性,但毕竟还是主观题,尤其是造句。在遇到似是而非的答案时,阅卷教师对卷面工整者会要求宽松一些,虽然相差不过一二分,但对高考而言,一分定成败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回答有字数限制的问题时,一定要按给出的空格书写,偶尔超出一二字也无妨,因为评分规定每超出三字扣一分,千万不要怕字数超标而密密麻麻挤在一起,这很容易引起阅卷教师的反感,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如果要作大的改动,最好勾掉原答案后在空格的上方或下方仍按空格填写,便于阅卷人掌握字数。

八、语言运用

【扩展语句】

【考前提醒】

①审清题意,明确扩展重点。

②必须“伸展、扩大”,这是前提。试题中给定的字、词、句就是起点,就是基础,特别是关键词须用全、用尽。这是扩展的原则。

③要合理的扩展。所谓“合理”包括两个方面:(1)扩展后的句子必须正确,不能扩展成病句;(2)扩展后的内容和文字要与所需表达的语境相符。

【压缩语句】

【考前提醒】:

(1)严格审题,明确要求:注意条件性压缩题型,弄清压缩的对象,即“压缩什么”。弄清压缩结果指向,是一句话新闻,还是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在表达形式上是“一句话”,或单句或复句,但不可以是句群。而标题还要注意新颖美观,引人注意。

(2)准确筛选原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根据陈述对象,区分出最重要、比较重要、次要的信息;区分出主题信息、干扰信息。根据材料性质,明确蕴涵主题信息的重要语段,例如消息的主题信息主要集中在“导语”部分。

(3)注意字数限制,进行加工整理。题中对字数的要求不可违背。但这种限制也是对表述内容容量的一种暗示,例如有“不超过50字”的限制,答题时只用了30个字恐怕就不行,那容易漏掉必要的内容,最低也得用40个字以上才能表述恰当的内容。据此对主要信息进行提炼、合并,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如原因、论据、过程等。或归纳或概述,连缀成句,不出语病。

【句式的选择与变换】

【考前提醒】

(1)句式变换的实质是同义句间的转换,变换前后可有语气和表达效果的差异,但基本信息是等同的,即不改变句子原意。

(2)长变短要先提出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将修饰语按顺序变为其它分句;同时注意上下分句的连贯。有时还要看清题干中要求你改写成几个句意连贯的句子。短变长要确定陈述对象(可在几个短句中选定一个句子作为基本句),将其它短句按顺序镶嵌到这个基本句中去,作为修饰语出现。最后务必检查结果是否成为单句。

(3)下定义要注意格式: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 ;定义句应该是单句形式。要注意从语段中准确筛选出能被定义项本质特征的语意信息。

【仿写句子】

【考前提醒】

要注意以下四点:

(1)话题要统一

话题即仿写句子的中心,它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显性话题式、隐性话题式。显性话题式,指题目中规定了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隐性话题式,指给定文段所隐含的中心主旨,仿写时根据上下语境,弄懂文意,把握主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合理选材。

(2)句式要统一

仿句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形式上的约束性,即严格按要求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例句的结构特点、句型、语气,是常式句还是变式句,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祈使句、感叹句;同时还要弄清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是转折、递进、并列,还是因果、假设、总分等,仿写时须严格按例句的句式特点去造句,做到句式的统一。

(3)修辞要统一

仿句的考查一般与对运用修辞的考查联系在一起,因此,仿写时要仔细分析给定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排比,或对偶或比拟等。

(4) 色调要统一

仿写句子除了必须做到前三项要求外,在选材和造句上还要注意色调的统一。色调即色彩和情调,在这里,既指语境色彩也指感情色彩,同时还包括仿句的创意和境界。值得说明的是,此项要求与前三项相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只要色调统一,内容是灵活的 ,但它更能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连贯】

【考前提醒】

(1)句子的连贯组织是有一定的顺序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等。譬如说,先古后今,先外后内,先总后分,先因后果,都可在解题时作参照的。解答排序题时,可根据情况抓住关键词灵活的从整体或局部衔接入手。

(2)在许多情况下,句子的连贯不只是所补内容内部的事,还要充分顾及一定上下文的语境。我们在解题时,应注意句式的一致和陈述角度的统一(如主被动句的互换)。

(3)我们还要注意语段的性质:议论性文字要注意保持事理的逻辑性,论证结构的严密性;描写性文字,要保持写景抒情的和谐性。注意到语段里中心句的统摄作用,看看话题是否统一,是否有多余的句子影响了衔接和照应;还可以借助一些代词、关联词语和提示性的附加语来解答问题。

(4)注意删除重复词语或句子,以及消除句子表述中的歧义,使句子简明。

【得体】

【考前提醒】

得体的要求主要是对环境的适应性,它包括多个方面。综合起来,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不能在任何时间、地点都采用一种形式。用语可口头的,亦可书面的;可和风细雨式的,亦可风暴雷霆式的;可委婉亲切的,亦可尖刻犀利的。

(2)要考虑接受语言信息者的身份、特点。对人民,对敌人,对长辈,对晚辈,对获得成绩者,对暂时受到挫折者,甚至对不同性格的人,都要考虑他们接受语言的主客观因素。

(3)要符合表达目的的要求。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说话的目的性一般都是比较明确的;语言的针对性强,就能容易达到所要表达的目的。

(4)要符合表达者的身份、特点。比如说,有文化修养的人,不讲污言秽语;如讲了,用语就不得体,就会失去身份,丢掉脸面。说话要注意分寸,掌握一定的尺度,不能不负责任地胡言妄语。

【图表转换】

【考前提醒】

(1)要根据题干要求努力读懂图表,注意几个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探知规律。

(2)注意解题结果的指向要求,例如是对图表信息的描述,还是据此得出结论,还是进一步提出建议,须注意答案的表述应有所不同。

【续写】

【考前提醒】

(1)严格审题,明确续写要求,是揭示材料蕴涵哲理意义,还是对上文的总结等。

(2)注意材料的特点,采用的表现手法,尤其是比喻类材料,分析时注意喻体、本体间的对应。

(3)表述规范,连贯流畅,无语病。

病句修改:

【考前提醒】

    解答语病题很有技巧性,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判断时,不要草木皆兵,要善于寻找敏感点,高考病句题的病点是很规范的。

2.要掌握合理的判断顺序:(1)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找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赘余、语序不当等错误;(2)逻辑思维判断法。可以找出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错误。

3.在明确病句特征的前提下进行修改,修改一定要遵循不能改变说话本来意思的原则。

【其他类】

【考前提醒】

(1)接触新题型,要镇定不乱,万变不离其宗,透过形式表层,把握考题的本质要求。

(2)加强审题,采集题干信息,揣摩命题意图,明确答案指向。

(3)表述准确规范,通顺连贯,切忌语病。

总体要求

语言运用题,最好先写在草稿纸上,一一对照具体要求,完全符合后,再抄到试卷上,保证试卷的整洁;仿句等一时想不出来,可放到作文后再做。

⑴如果有格式要求的题目,格式一定不能错。

⑵如果有特定对象的,例如长辈、上级等,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分寸。

⑶仿写一定要注意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要求:形式包括字数、句子结构、修辞方式例如比喻、拟人、对比、对偶等;内容须切合对象特点。

⑷概括内容的,如概括一段话的要点、拟一个标题、写一句话新闻等,都应从整体上去把握;要抓关键词。如果抓住几个关键词,组合起来,大体也就是主要内容了。注意字数要求

⑸如果是排序,注意寻找首句,注意关联词语,注意逻辑关系(时间、空间和事理)。

⑹修改,应看清题干要求;错改错不得分,对改对不得分,错改对才可以得分,但将对的改错则会扣分,应慎重。

如果出现新题型,不必慌张,相信利用自己已学知识完全可以解决;但必须认真阅读题干,弄清要求,对照要求,一一落实。

九、时文评述

【考前提醒】

1.时文评述题中的概括:辨明材料关系,把握解题角度

如果是两则或多则材料的,要先理清材料间的关系,以便提高材料概括的正确率和准确度,也为确定评述对象和评述方向做好准备。

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大致分为三种:并列式、对比式、互补式。并列式指的是几个材料意义上存在同质关系,即在表意上几个材料具有共同点。对比式指的是几个材料意义上存在异质关系,即在表意上几个材料性质相反。互补式指的是几个材料意义上存在补充关系,即在表意上,有的材料是对其他材料起到背景、原因和影响等的附带说明或对陈述对象进行阐释的作用。

概括并列式材料内容的关键就在于异中求同,寻找共同点,概括时只需把几则材料共同的陈述对象和共同的性质特点用一句简洁的话陈述出来就可以了。概括对比式材料内容的关键在于同中求异,寻找它们的不同点,概括时要把几则材料共同的陈述对象和性质的相异之处即不同表现用一句简洁的话陈述出来。概括互补式材料内容的关键在于先找出主干材料,概括时先把主干材料的内容抽象出来,然后视情况把补充材料的内容整合进来,一般情况下,表背景、原因和影响的最好加以整合,对陈述对象进行阐释的一般可以略去。

平时要多做相关的训练,训练时首先培养抓关键词、关键句的能力,然后培养把诸多关键词、关键句整合成为一句简洁的话语的能力。

2.评论

评论的要素不外乎观点、论据、论证三个方面。由于字数的限制,论据只宜使用一些格言警句。

做答时力求做到观点明确,立场坚定,不脚踩两只船,否则短短的一段话,转来转去的一味“辩证”容易让人觉得自相矛盾。观点要尽力用一个简洁明快的句子开门见山地提出。

分析时要有层次角度意识。如果观点赋分是2分的话,分析过程往往是4分,结论再给1分。这就要求我们起码要有两个角度。若能有意识地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论证方式的话,肯定有助于提高得分机率。引用名言警句、恰当的比喻、精准的对比等方法是很好的选择;论证分析时批驳一些看似正确的观点,也会有力地支撑自己的观点。

十、作文

【规律总结】:   

(一)、审题

审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和导语的字里行间蕴涵的潜在信息,揣摩命题者的态度或情感倾向,正确、全面地把握材料主旨和内涵,避免任何偏题的现象。

1.   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话题的内在含义,确保立意构思的准确。

2.注意材料、提示语的作用。材料、提示语对话题一般有两种作用,一是阐释、引导,二是限制作用。

3、审题时要学会多角度思考、辨证分析,以体现思维的深度。

审题时的思考既要有深度,也要有广度。一是对材料的分析要多角度、多层次展开,思维上要体现由果溯因、逐层深入,要善于由表及里、揭示本质。二是要有辨证分析的意识,分析时要有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创新意识,其中,在对事物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时,也要注意有所侧重。

如:三顾茅庐

可以从以下方面审题:

1、刘备是一位尊重人才,举贤任能的好领导,进而赞美当今求贤若渴的领导干部。

2、好人才要不惜屈尊去请,在用人上摆架子是不行的。

3、作家叙述构思上的机巧手法。一次太少,五次太滥。三顾,恰到好处。

4、好酒也怕巷子深。现今社会求职很难,我们青年应敢于“推销”自己,决不能静待“知音”,要主动表现自我,使自己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如果刘备只去两次怎么办?诸葛亮只有老死隆中,埋没于荒山了。所以,诸葛亮不妨上门去找刘备,来一段“三顾刘皇叔”的历史佳话。

5、从推销造势的角度讲,诸葛亮真正是一位销售奇才。你看隆中坐卧,却把刘备深深吸引到他那里去。事先大量造势,三顾而才现,真正创造了一个神奇的自己。

6、一唱一和,互助双赢,各取所需。刘备三顾茅庐,是需要人才,可是他的根本用意也在于向世人表明自己对人才的极端渴求,用人惟才的领袖风范。诸葛亮三顾而不见,也在于向世人表明自己的才情盖世和无意富贵。你看,“三顾茅庐”就这样在两人的导演下成了千古佳话。

【特别提醒】

比喻性材料的审题

审题的一般要点

1.把握题旨,明确要求。高考的作文命题,大都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标题或材料本身,二是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求部分包括字数、文体、重点范围、标题或表述的方式等的限定,这些都是制约作文的因素,必须首先明确。

2.准确而全面地理解题意。所谓准确、全面,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地审读、揣摩,确切了解它们的含意。审题的准确与否,全面与否,将决定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朝正确的方向展开,可以说它决定了文章的基本命运。

比喻型话题审题三条原则:

1.要对喻体的特点把握准,找本体时要有相似点。把本体找出后,可以试着改成一个明喻来验证。

2.要有整体意识,不要只抓住一点不放。

3.比喻型的话题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材料中去找到理解的突破口。材料就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比喻的。当拿不准本体时,所举事例尽可能要和材料包含的道理相同。

如: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这颗珍珠晶莹圆润,美丽无比,价值连城,渔夫爱不释手。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有个小小的黑点。渔夫心想,要是能把珍珠上的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可是剥掉一层,黑点仍在;渔夫不断剥下去,等到黑点没有了,珍珠也被削剔得荡然无存了 。在对人或其他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常常有人犯了像渔夫一样的错误。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构思:

例一 《学会包容“黑点”》

开头:几根锐刺不能抹杀玫瑰的美丽,一个小黑点不能遮盖珍珠的晶莹,同样,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缺陷就否定一个人的价值。因此,面对别人的“小黑点”,我们就应该学会包容。

①学会包容“小黑点”,能维持一段纯真的友谊。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

②学会包容“小黑点”,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性修养。

论据1:蔺相如包容廉颇的小肚鸡肠、傲慢无礼,让人看到了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博大的胸怀,并成就了廉颇“负荆请罪”、赵国“将相和”的美谈。

论据2:鲁迅和青年的故事。有个并不太熟的青年,靴子破了,跑到鲁迅先生住着的绍兴县馆,光着脚往床上一躺,让鲁迅先生提着靴子上街,给他去找人修补。他睡了一觉醒来,还埋怨补得太慢,劳他久等呢。鲁迅包容青年的无礼,正体现了他对青年的爱护,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关心。

③学会包容“小黑点”,能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父母与子女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会更容易。

结尾:你如果欣赏塞北的雪景,就必须包容它那难耐的严寒;你如果欣赏江南的秀丽,就必须包容它那气候的潮湿;你如果想领略泰山的壮丽,就必须包容它那山路的陡峭。学会包容“小黑点”,享受精彩人生!

【点评】此构思有话题《包容》宿构的影子,虽然开头结尾都点到了“小黑点不能遮盖珍珠的晶莹”之意,也扣住了话题和材料,但两个论据的角度都有偏颇之处,需要斟酌。

例二  《善待“黑点”》

开头:一颗到手的晶莹圆润的大珍珠,却出乎意料地化为乌有,为什么?只因渔夫容不下那上面的一个小黑点。其实,万事万物都和珍珠一样,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我们一定要吸取渔夫的教训,善待他人的“小黑点”,万万不可吹毛求疵,这于人于已都是大有裨益的。

   ①善待他人的“小黑点”,能给别人带来自信。结合中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