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速社区:孙权的用人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0:43:41

公元184年,黄巾贼大乱爆发。面对农民大乱的沉重打击,东汉朝廷发天下精兵,博选将帅,全力征剿;各州郡长吏及地方毫强,也纷纷组织武装,向黄巾贼开刀。经过九个月的血雨腥风,黄巾贼主力惨痛失败。
  
     在疯狂围剿黄巾贼乱的过程中,各地逐渐形成手握重兵的大小军阀。他们争城掠地,虎噬狼吞。又经过二、三十年的反复较量,终于造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曹操、刘备、孙权在军阀混战中最终取胜,成为雄据一方的统治者,自然各有其主客观优势,而关键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够招揽雄杰,为其所用,组成强有力的军政集团核心,从而体现了“优胜劣汰”的发展规律。孙权在这一方面,则有着突出的特点,值得探讨。

     孙权,字仲谋,孙坚次子。公元200年继兄长孙策之后,成为江东集团的第三代统治者。公元221年受魏封为吴王。公元229年称帝。终年七十一岁{公元182年~252年},统治孙吴王朝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
孙权十五岁时,即担任阳羡(今江苏宜兴县南)县长,并代行奉义校尉、常随兄长出征。比较重要的战事有:征讨庐江太守刘勋之役,大破之,占领皖城;征讨占据江夏的刘表大将黄祖,取得重大胜利。在实地锻炼中,增长了才干,也受到兄长孙策“阔达听受,善于用人”品德的薰陶。更由于其善于学习,能领会精神实质,所以“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

     公元200年,孙策因面部箭伤创口迸裂不治去世,临终将印绶交付孙权,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当时不足十九岁的孙权,果然不负兄长临终重托,凭着他的“勾践之奇,英人之杰”,“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最终称帝于东南。孙权之所以能够内修政理、外御强敌,开疆辟土,建树辉煌业绩,关键在于“举贤任能,各尽其心”,聚集一大批不同层次的人才,特别是一大批有作为的军事、政治外交精英,形成一个团结、明智、坚韧、奋进的,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最高领导层、决策层。他们不完全像曹操手下的一些谋士,只管出谋献策,他们既是决策者,又是实践者,此一点更为难能可贵。

     孙权识人,善于发现人才,任用人才。识人,是用人的起点。对此,孙权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重大事件中,选用最适当的人才,因而能够战胜强敌。这其中,备受古今称赞而彪炳史册的,就是由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主持的乌林之役、荆州之争、夷陵之战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

     孙权对他的兄长孙策是十分敬佩的、对孙策时期的文武骨干也倍加信任,优礼有加。他像兄长一样,待博学多才,精于治国之道的彭城名士张昭以师傅之礼,委托全部行政大事;并遵母命,对雄姿英发,“性度恢廓”的周瑜“以兄事之”,并放手使用。而称程普为“程公”,其余如吕范等将校,亦各安其位。孙权深知,这是一批经过考验的俊秀,是创业之根本。
发现并重用鲁肃这位洞察天下大势,长于外交和军事,洒脱、大度、明达之人,这是孙权识人、善于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表现。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早年曾和周瑜均在袁术手下为县长。其人“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家富于财”,赈穷结士,在乡间声名很好,深为周瑜所敬重,二人结为知己。因见袁术不足共事,乃携手共同渡江南下。当时鲁肃恰逢祖母去世,便奉灵枢返乡安葬。周瑜则到曲阿与好友孙策相会,任中郎将之职,深受信任。孙策去世后,鲁肃与周瑜相会于吴县。周瑜深知鲁肃才干非同一般,便向孙权引荐。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周瑜品性之高,他丝毫没有嫉贤忌能之心,而一切以事业为重,确是英雄大度。孙权与鲁肃一交谈,便甚感投机。因留鲁肃内殿对饮畅叙。


  • 2010-11-22 17:41
  • 回复
  • 【趙武灵王】

2楼


     孙权表示很想建立齐桓、晋文那样的匡辅王室的功业。鲁肃推诚进言,指出:往日高皇帝刘邦本想尊奉义帝而不得,因有项羽的阻碍。现在的曹操,如同昔目的项羽,有他从中作梗,将军怎能建桓、文之业?看来,汉室已不可复兴了,曹操也不能很快被除掉,为今之计,只有牢固地立足于江东这块好地方,等待时机。如今,北方多事,曹操无力南顾,将军可利用这一大好时机,首先剿除黄祖,进讨刘表,再完全据有长江,然后建帝王之号以图天下,这是汉高祖一样的伟大事业。鲁肃的这种高论,就今天看来,并无多少惊人之处,而在古代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的条件下,没有丰富阅历,没有真才实学,没有远见卓识,是办不到的。

     孙权继承父兄遗业之后,当然胸怀大志,图霸称王,但毕竟年纪尚轻,思虑不深。鲁肃高层建瓴,统观全局,先在江东站稳脚跟,再据荆州,而后西上占有素称天府之土的益州,进而图天下这一宏伟蓝图,展现在孙权面前,使孙权眼睛更为明亮。然而此时的张昭,竟以鲁肃谦恭不足为由,指出此人不可用。面对自己待以师傅之礼,有如顾命之臣般的张昭的反对,这是一次重大的抉择。究竟是用还是不用?孙权认准了鲁肃决非夸夸其谈之人,毫不动摇,对鲁肃信任有加。孙权的这一选择,便为将来制定和执行联刘抗曹的正确外交军事路线提供了有力保障。史称鲁肃“思虑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过后,肃为之冠”。此论并不为过。其实,在制定和执行联刘抗曹统一战线方面,鲁肃是高于周瑜的。

     由于孙权信赖周瑜和鲁肃,委以大任,故能取得以少胜多的乌林之役的全胜,确保了孙吴集团在江东的地位,为今后长期和强大的曹魏集团相抗衡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从而也使周瑜成为一代名将。

     曾在夺取荆州中建立殊勋的吕蒙,是孙权在行伍中发现,并逐步提拔起来的。吕蒙少时避乱江东,依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的下级军官,战死后,吕蒙继之。孙权统事后,准备将兵少、经费又不足的小部队合并整编,以提高战斗力,便决定去各营检阅,以定优劣。吕蒙得知此事后,暗中通过借贷,为兵士购置了统一的绛色军装和裹腿,进一步加强训练。检阅之日,孙权看到吕蒙所部队列整齐威武,十分高兴,盛赞吕蒙治军有方,便增拨一批兵士归吕蒙率领。之后吕蒙的才能日益显露,征山越、讨黄祖、参加乌林之役,屡献良策,频立战功,职务也不断提升。

     公元211年,吕蒙通过实地考察,向孙权提出在濡须口两岸修筑坞堡,屯兵御敌的建议,认为既可控制曹军由巢湖入长江之通道,又可由此北上,争夺淮南。此议当即遭到众将反对,他们的理由竟然是“上岸杀贼,洗脚入船,要坞堡何用?”吕蒙耐心解释说:兵器有利有钝,打仗有胜有负,万一敌人的步骑兵突然打到跟前,连下水都来不及,还能上船吗?没有坚固的堡垒,岂不要误大事?众将信服,孙权立即采纳。坞堡修成,将士进入之后,看到坞堡像一把硕大无比的铁钳,紧紧卡住水口,无不佩服吕蒙的远见卓识。后来曹军虽屡屡进犯,均难得手。

    
     公元217年,鲁肃病死,吕蒙代之。在和刘蜀集团争夺荆州的多年战争中吕蒙功勋赫赫。先是智赚郝普于零陵,而后经过周密策划,于公元219年乘关羽北上进攻襄阳樊城之机,“白衣渡江”,逼“威镇华夏”的关羽“败走麦城”,完成了鲁肃早已制订的据有荆州的战略部署。荆州之役,充分展现了吕蒙把军事艺术、政治工作、外交活动融为一体的高超才能。更证明了孙权知人善任的英明。

     孙吴王朝另一位建立赫赫战功的名将是陆逊。公元221年,刘备率军东征,气势汹汹。孙权大胆提拔了资历不深的陆逊。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世代为江东大族,本人乃一书生出身。孙权开始统事时,参与幕府,出任地方小吏及县长,政声甚好。又在平定山越作战中屡屡建功,渐为孙权所知,提升为定威校尉,屯守芜湖。吕蒙定计夺荆州,称病回建业,推荐陆逊相代。一方面以陆逊声名不高,可以麻痹关羽;另一方面以为陆逊思虑深远,才干非常,终可大任。陆逊“外自韬隐内察形便”,协助吕蒙顺利取得荆州。此次受命率军拒蜀,深感关系东吴命运,决不能轻举妄动,必须深思熟虑,选择有利时机和有力方式进行反攻,不战则已,战则全胜。于是大胆后撤五、六百里,采用先让一步,诱敌深入,等待时机相机歼敌的作战方针。他顶住了内部非议,坚忍不拔,与刘备相持半年之久,终于一把大火,把刘备烧回了老家,取得夷陵之战的辉煌胜利。为此,陈寿十分感慨,他说:“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


  • 2010-11-22 17:41
  • 回复
  • 【趙武灵王】

3楼


     后来,孙权和陆逊一起谈论周瑜、鲁肃、吕蒙三人时,指出:公瑾英雄壮烈,胆略过于常人,所以战败曹孟德,其功难继。往昔,公瑾邀子敬来,初一交谈便涉及天下大势和我们的方向及建帝王之业等,这是第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曹孟德率数十万大军来攻,张昭、秦松等又多主张妥协,只有子敬持相反意见,并建议“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这是第二件大快人心的事,子敬的“决计策意,出张(仪)苏(秦)远矣”。……子明少时,我只认为他“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

     孙权的这一番议论,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它从总体上指出了各人的主要优越之处;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孙权本人的知人善任。但其中也不乏值得商榷之处。如认为鲁肃主张“借地”与刘备“是其一短”便欠公允,其实这是形势所需,对孙刘双方均有益无害,刘可以此立足并壮大自己,孙可以刘御曹,用兵淮南,争取更大空间。这正是鲁肃眼光敏锐、思虑宏远的表现。至于后来刘备借地不还,是刘备的目光短浅所致。又如认为吕蒙次于周瑜,恐怕也难以成立。综观吕蒙的经历,其胆略才智当略高于周瑜,起码也应旗鼓相当。这些问题,有待于识者的进一步探讨了。

     孙权的识人用人,除了“东吴四英”的选用,还体现在丞相的正确选用上。

     公元222年,孙权封吴王,群臣举荐张昭为相。孙权说,现在正是多事之秋,这个职务担子很重,并不是设来作优待的,于是用了孙邵。吴书中虽没有孙邵的传,但从裴注简短的论述中,可知他应该是称职的。黄武四年,孙邵去世,百官又异口同声地举荐张昭,孙权还是未同意。他说,我难道是舍不得把这个职位给子布吗?担任丞相的职务是一件很烦杂的事情,而此公性情刚烈,所说的如果不听,就会产生怨恨,这样安排没有好处。他选用的是顾雍。

     顾雍实在是最合适的丞相人选。王夫之《读通鉴论》指出:蜀汉占有正统优势,曹魏占有强大优势,吴在这两方面都无法匹敌,但能够与它们三足鼎立而不相上下,是因为吴国有人。这就是顾雍,他的才能足以同诸葛亮媲美。

     顾雍言语不多,行为谨慎,用人只看才能而无偏见。他体恤百姓疾苦,了解施政得失,所提建议若被采用,则归之于上面,不用,从不说出去。对于边将提出的小功小利之策,他都建议不用。王夫之说,顾雍当丞相,又有陆逊以宽仁济之,自汉末以来,数十年没有屠掠之惨,亦无苛繁之政,百姓休养生息,只有江东才有这种局面。惜吴国没有蜀汉的正统,魏国的强大,而只有一隅之地,不然的话,足以平定天下了。

     这确是至论。唯独没有把孙权对吴国这种大好局面所起的关键作用说出来。这也许是因为王夫之仍有以汉为正统的思想,所以大赞吴国之臣而不赞其君。然而在那个时代,无明君岂有贤相!不是孙权力排众议舍张昭而用顾雍,顾雍如何能显示才能?这再一次表现出孙权知人善任的特长。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这是孙权的名言。这种对群众作用群众智慧的深刻认识,对于前期的孙权是可信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真知卓见,他才避免了某些统治者常有的刚愎自用,为所欲为等劣德。也正是因为孙权认识到必须用众力众智,所以他在善于识人用人的同时,乐于听取意见。由此,才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人才往往是逐渐成长起来的,因此一般要有一个培养发展过程。这种培养除了加重担,令其在实践中锻炼之外,认真读书,接受间接经验,则是成为高级人才所必备的条件。孙权集团的读书风气是很强盛的。赵咨使魏答曹丕时提到:“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籍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此话并非溢美之辞。孙权本人很善于学习,年轻时,遍读《诗》、《书》、《礼记》、《左传》、《国语》,统领国事后,虽日理万机,却又读了《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及诸家兵书。可见,读书,深刻领会其精要,这对孙权之所以成为三国史上的大英雄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 2010-11-22 17:41
  • 回复
  • 【趙武灵王】

4楼

由于孙权对读书的作用深有体会,所以在人才培养上,很强调部属认真读书,这更是孙权识人用人的一大特点。孙权劝学吕蒙的故事,就被传为千古佳话。

     史载,孙权对吕蒙和蒋钦说:你们二人如今都执掌大事,应当好好读书,以增长才智。吕蒙却说:军中事务繁多,哪里还有时间去读书呢?孙权耐心开导:我并非要求你们研究经书,做个博士,只想让你们涉猎往事,增长才干。然后列举自己读过的书,接着又说,我接替兄长统事以来,军政事务不比你们少吧?我又忙里偷闲读了许多书,自以为大有裨益。像你们二人,聪明敏悟,只要去学,必有所得。难道还不应该很好地去学习吗?接着又具体指出,现在首先应该读一读《孙子兵法》、《六韬》、《左传》、《国语》、《史记》、《汉书》、《东观汉记》等。孙权语重心长地告诉二人,孔子曰:“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不如学也。”汉光武帝在戎马倥偬间仍手不释卷,曹孟德也自谓老而好学,二卿为什么不自我勉励呢?二人听后深受启发。而吕蒙更是孜孜不倦,争取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发愤苦读,精心思老。所读之书甚至超过一般儒生。后来,鲁肃代周瑜统军,前往陆口路过寻阳,与吕蒙会面,言谈之间,发现吕蒙引经据典,议论中肯,十分佩服。拍着吕蒙后背,亲切地说:“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笑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然后谈及如何对付关羽,吕蒙“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后来,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由于吕蒙饱读兵法和史书,又能结合实践灵活运用,终成一代名将。其他高官,也乐于读书,如步骘,接替陆逊为丞相之后,政务更为繁忙,“犹悔育门生,手不释卷。”而且许多大臣多有著述。

     孙权的用人之道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关爱人才,协调部署之间的关系,充分信任部下是重要的一面。孙权在委任周瑜和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参谋长,率军对抗曹操时,深情地告诉周瑜:卿能办的就果断决定,万一不如意,再回来让我亲自和曹孟德决战。面对吕蒙.陆逊也是全权委任,绝不从中牵制。夷陵之战前,诸葛瑾致书刘备,劝其收兵。有人认为诸葛瑾有“交通外敌”之嫌。孙权驳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渝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充分做到了任人不疑。更有甚者,在夷陵大败刘备后,吴、蜀从战略利益考虑,再次和好,以共拒曹魏。这时陆逊为西线最高长官,孙权竟将印玺另刻一枚,交陆逊处,凡送往蜀方的公文,均先由陆逊斟酌、损益后,再加印玺送往蜀方。胡三省对孙权有评论:“观孙权君臣之间,推诚相与,谗间不行其间,所以能保江东也。”此评是允当的。

     孙权对下属关怀备至。我们翻开史籍,往往能发现某大臣或将军死后,孙权痛哭,并穿孝服为其送葬。若有遗孤,孙权便接入宫内,精心抚育。到了入学年龄,便令同孙姓子弟同时读书,直到长大成人,再安排职务。

     取得荆州胜利后不久,吕蒙重病缠身,孙权将吕蒙接到自己住所之侧,千方百计延医治疗,有时需进行针灸,孙权见其痛苦之状,也“为之惨戚”。为了能经常亲眼看到吕蒙,而又不打扰其静养,便在隔壁墙上凿一小洞,从洞中不时观察。看到吕蒙稍能进食,便喜形于色,否则便愁容满面,“夜不能寐”。其间,吕蒙病情好转,孙权“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当吕蒙终于不治身亡时,“权哀痛殊甚”。

     孙权还善于协调部下之间的关系。公元216年,打退曹操对濡须的进攻后,孙权拜周泰为濡须督,而朱然、徐盛等都成为周泰的部下,因周泰出身寒门,不服。孙权召集诸将奏乐畅饮,席间孙权让周泰解开衣服,亲自手指周泰身上的创痕,询问每道伤痕的来历,周泰将往昔战斗受伤经过一一回答。宴罢,孙权又让士兵为周泰呜鼓角开道送出,如此一来,众将无不心悦诚服。

     我们看到,在孙权集团中,高层人才之间,有着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互相信任,精诚团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辅佐孙权,完成王霸之业。资深年长的老将程普,居功自傲,但在周瑜高风亮节的感召下,“敬服而亲重之”,并向外人夸赞说:“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周瑜深知鲁肃为人,极力向孙权推荐,同时也劝鲁肃留在江东,为明主出力;乌林战前,鲁肃一面主张积极抗战,一面建议速召周瑜从远方返回,共商大计;周瑜临终,荐鲁肃担当重任;鲁肃与吕蒙“登堂拜母”结为至交;吕蒙设计夺荆州先回建业“疗疾”时,荐陆逊署理荆州事宜;吕蒙病重又荐朱然自代。……这一切,都说明在江东,有一个以孙权为核心的、坚强的、团结的、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领导集体。这一现象的存在,也正说明孙权用人之道的高明。

     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谦恭下士,善于纳谏,精于选拔人才,从其主观意向看,当然是为了自己的万世基业一统江山,其本质是政治的,也是自私的,然而客观上于社会历史的发展毕竟是件大好事。最高统治者思贤若渴,而士人则“思得明主”为知己者用,以施展才能,实现抱负。将这二者完好地结合起来,孙权集团就是一个好典型。此点古人早就作了评议。《三国志》裴注引孙盛语:“观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话虽有些尖刻,却是真情理。所以陆逊之孙陆机,在《辨亡论》中指出:“是以思臣兢尽其谋志士咸得肆力。”我们从文臣武将们称呼孙权为“至尊”这一点上,也足可看出臣下对孙权的崇敬有加。“至尊”一词,比起称皇帝,称陛下,称皇上,不是显得更为崇高吗!孙权刚死,即被称为“大帝”,在三国史上,甚至在中国古代史上,还有多少最高统治者获得过如此崇高的称谓呢?

     总之,我们从以上粗略述评中确实可以真切地体验到孙权用人之道的光辉。这在历代帝王中,也当属于佼佼者之列。值得人们更深入地去进行研究。然而,孙权晚年的所作所为,也让我们感到深深地惋惜,当然,这就需要另作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