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menkranz cyua:[转载]如何“客观”评价上山下乡:两年前对一篇发言的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15:48
如何“客观”评价上山下乡:两年前对一篇发言的评论(2011-12-04 18:39:16) 这个挖空心思,借助诸多事例来说明上山下乡运动有得于知青培养成才的翁德坤,
还有那个颠倒黑白,有些自我陶醉将上山下乡运动比喻为新长征般伟大的阮显忠,
我想,你们应当学过百分比吧?

虽然翁所列的成才名人我不认识,
但估且尽如你们所说,这些成才数,
又占2000万知青百分之几?
估且又按阮显忠所说上山下乡如长征般的伟大?
但近40万各路红军到达陕北又剩下多少?

那些没成才的知青如今诸多困境你了解吗?
那些冤死在上山下乡运动的知青你了解吗?
远的不说,就说前不久一些新疆回城的知青兄弟姐妹
还在为增加一些退休待遇在苦苦乞讨!

你们别自认为有点官帽,活得轻松,就总是为上山下乡运动唱赞歌!我注意到,已经不是偶然为之。因为这样做,是在往这些兄弟姐妹伤口撒盐!也是在有意无意为文革涂脂抹粉!

纵然知青后来有再多的人才,也决不是上山下乡运动的成果!
而是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就如你们二人能在恢复高考考上大学,再回城当官一样,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福气。

相反,如果没有文革及上山下乡这一运动,这2000万知青的智力、能力,所出的人才会比现在要多十倍百倍,甚至千倍万倍!他们的命运也决不会如此坎坷或凄惨。。。

假如你们认为我说得不对,如今也可以让孙儿不上初中高中,将他们送到北大荒去滚上10年8年泥巴,也如当年我们被监管的再教育,看他们能否比同龄人抢先一步成才?那样成功的话,我绝对服了你们。。。 原文地址:如何“客观”评价上山下乡:两年前对一篇发言的评论作者:老铁

如何“客观”评价上山下乡:两年前对一篇发言的评论

 

日前,转载“三十二团上海知青联谊会成立”的消息时,消息中提到了上海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筹)秘书长翁德坤,使我想起了两年前与他相关的一桩事:2008年,我在网友“知青小屋”的博客上看到了转载的一篇发言:《翁德坤:<知青油画展>座谈会上的发言》。读后我针对此发言写了一段评论,并得到了一些网友的响应。遗憾的是,至今未见翁德坤荒友的回应。

翁德坤,中共党员。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3团(原854农场),曾任团政治处宣传干事,新闻干事,报道组长、理论干事。恢复高考后首届入大庆石油学院数学系。八十年代在崇明县工业局任政工宣教股长。中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县电视大学校长等。1988年调入市农村党委,创办《上海郊区报》(现名《东方城乡报》)、《现代农村》杂志社,任常务副主编等,现在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农科热线工作。在兵团期间曾立三等功一次。在市农村党委被评为优秀党员,记功一次等。

对翁、翁文中提到的“顶尖人才”以及更多大家所熟知的“成功人士”,我一直心怀敬佩,在那种非正常年代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并且取得一定成绩确实不易。但是,我对他发言中的一些观点不赞成,因为他在极关键之处混淆了是非。我认为,不能因为知青中出了人才就说那不是蹉跎岁月,也不能因为知青在那荒唐岁月里没有垮掉就说那场运动不是摧残甚至“可以理解”,更不能因为国家需要建设就说那场给国家、民族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运动是必然的。这种思潮很危险,在今天仍能看到它的影子,它的要害在于永不认错,用貌似公正的“辩证”为错误乃至罪行涂脂抹粉。对处于社会底层的最广大知青群体而言,若因为有“顶尖人物”的成功而为那场运动歌功颂德,无异于向他们施行了二次伤害。对国家和民族而言,这种鸵鸟式思维使我们永远走不出错上加错的恶性循环,更难得到真正百姓的谅解。

下面就是发言原文及网友的评论,欢迎大家继续评论,并参加投票(点击你同意的观点前的方框,然后点击“投票”)。

 

翁德坤:《知青油画展》座谈会上的发言

刚才许多朋友谈了对上山下乡的不同看法,世界是多元的,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也必然是多元的。如何使自己的看法符合客观?我认为应该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放到更大的时代背景进行研究。这里,我也提出一些不同见解,例如:不能认为由于是上山下乡的缘由才使知青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因为当时留在城市的同龄人也没有读书的机会;再如,不能认为上山下乡就是摧残、折磨了花季少年的美丽青春,知青一代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当然,首先必须肯定的是由于“文革”的缘故,千百万人都失去了读书的机会,这是整个民族、国家付出的代价,是整个民族心中的痛、永远的痛。按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一代人的命运、言行都要受当时所在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并受国际环境的制约。例如,我们的父母一代是“逃难的一代”,在当时国土沦陷、国难当头的环境下,不要说根本没有读书、学习的条件,就是吃饭、生存都很困难;而我们知青,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必然是“吃苦的一代”,在建国不久、百废待兴,粮食困难、饥饿威胁、就业无门、内乱外患的重压下,大规模组织上山下乡开荒建设,是可以理解的,某种程度上说还是必然的;正因为知青一代的艰苦奋斗,为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才使知青的子女成了今天“享受的一代”。

还可以将上山下乡放到世界的大背景下分析。六十年代不仅是中国,许多国家都在组织动员城市知青到农村、到基层去。不要说苏联大规模组织知青到西伯利亚开荒建点,韩国的“新乡村运动”组织知青到农村参加新乡村建设,日本当时提倡青年人到民间、基层去,就是富裕的美国,也大规模动员青年人到世界各贫穷国家当“义工”等。这反映了如何将“二战”后出生、和平环境下长大的年轻人培养才?是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探索的大课题。发达国家为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有意识地让年轻人经受各种苦难教育,这已成了他们社会的共识,这是他们国家、民族成熟、发达的表现。

今天,我们中华民族如果说还要需有什么忧患意识,那么,首先应该是对如何培养杰出、顶尖、领军人物的忧患。当今的世界早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说到底就是“顶尖人才”、“领军人物”的竞争。如何培养大批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领军人物”?这次《知青油画展》不仅给人们营造了一个艺术的殿堂,提供了美的享受,是中国油画高端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更引发了我们许多深刻的思考,特别是对如何培养杰出、领军人物不无重大启示。这次参展的画家,许多都是我国油画界一流的、公认的杰出画家、领军人物。他们的优秀作品、他们的成长史,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生动、活泼的实例,不无深刻启示。同样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为什么上山下乡的知青中出的画家人数众多、灿若群星?同样都是知青画家,为什么走得最远的、经受历练较多的北大荒的知青画家群体更为突出?今天的画展使我们看到了象陈丹青、沈嘉蔚、许江、何多苓、李斌、陈宜明、潘蘅生、赵晓沫、邢仪等画家,当年在上山下乡艰苦的劳动中就进行了大量素描、速写,创作了大量作品,而且由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群众中,使他们懂得人民的疾苦、关心国家的命运,形成了深沉的、巨大的社会、民族责任感,正是由于他们当年的超人的、巨大的付出和顽强的发奋、拼搏,打下了极为扎实的基础,才成了今天的大家,真是“天道酬勤”!许多人都说上山下乡是蹉跎的岁月,我却不这么认为,蹉跎与否,不在外界条件,而在自身努力。就是再好的外界条件,自身不努力,也是会荒废蹉跎的。今天画展展出的画家们的当年的大量作品铁一样地说明了他们当年并没有丝毫蹉跎。这里,我再举个实例,今天展出的李斌的一幅《入党》的油画,使我想起了我当时所在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3团一连的“江帆”知青理论学习小组。这个学习小组的知青大多是连里的班、排骨干,他们白天拼命劳动,样样工作干在前,晚上他们就拼命看书学习,什么数理化、文史哲,他们样样都学,不仅看书读报,而且议论研究,还十分注意勤奋写作,什么日记、体会、笔记、杂文他们什么都写。当时,“江帆”小组的知青在兵团内外和地方的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了不少杂文、散文、评论等。李斌的油画《入党》在《兵团战士报》刊登后,“江帆”小组立即写了一篇观后感,《兵团战士报》很快就登出来了。正是由于“江帆”小组的知青们当时的勤奋学习、刻苦工作,日后他们虽然都没有上过正规的大学,但是他们的一批骨干几乎都成了文化、新闻战线的骨干,回上海的几位知青后来成了《上海教育报》、《上海家庭教育报》的创办者,成了主编、副主编、《文汇报》“文艺天地”栏目的主编等。没有回上海继续留在北大荒的知青后来也成了农场、农垦总局的领导和地方上文化、教育部门的领导。

1700万上山下乡知青的群体经历一再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成材,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文化”。“知识”可以从学校里、书本上学到,但“文化”,包括一个人的眼光、胸怀、气魄、毅力、耐力、能力,等等这是更为重要的,而且是课堂上、书本里学不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只能到社会的实践,特别是在社会底层群众的实践中摔打历练,一个成熟的、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的成长是离不开这两点的。生活实践不仅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也是人才培养的源泉,深入基层、投身实践,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是任何顶尖人物、杰出人才、领军人物成长的基础,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总结千百万知青上山下乡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整个民族加快培养大批符合新时代需要的顶尖人物、领军人物,真是太有必要、极为需要的了,这也是我们今天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上山下乡40年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和深远意义之所在。

(翁德坤附注:当时的座谈会由于时间极少,更多是要听画家们的讲话,因此,自己并没有展开讲,这是事后重新整理的文章。        2008.05.30)

 

网友评论

 

老铁(2008-09-03 00:03:03)

不完全同意阁下说法。首先,文革中的上山下乡是错误的运动中的一场运动,给国家、知青、知青家庭都造成了严重伤害,否则,国家也不会在十年之后停止这场运动,并让知青全部返城。其次,这场错误运动与鼓励上山下乡是两回事,更与国外的鼓励下乡风马牛不相及,当年的当事人都还记得那时是如何“动员”下乡的,把高压下的强迫行为说成“鼓励吃苦”,至少是一种糊涂想法。第三,不能因为知青中有所谓“成功”者,就掩盖掉上山下乡运动的错误与荒谬,特别是它造成的文化断裂给中国文化传统的严重伤害,至于说对知青一代的伤害,是不言自明的。

 

老城(2008-09-03 07:57:43)

值得认真阅读和思考的一段发言。
每一位经历过上山下乡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存在认识上的差别是必然的。

 

新浪网友(2008-09-03 08:49:26)

老铁的观点我赞成,在重大问题上认识有差别正常,但主要是非已经历史证明,糊涂认识要不得。

 

黑老猫(2008-09-06 15:09:38)

你的宽容,令人感动。
但是我同意林彪的观点:上山下乡是变相的劳改。
我想我们这一茬人,应该知道我们时代的真相。

 

玉华山庄(2008-09-07 14:57:41)

赞成老铁的观点。难道您忘了您发的博文李庆霖上书毛泽东告御状中曾提到全国上山下乡知青处于: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困难窘境中。不能因为知青当中出了几位成功人士就否认上山下乡运动是-场错误的运动,它扼杀了一代青年人的成长,使国家倒退了数十年。

 

江南荷叶先生(2008-09-07 19:47:31)

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欣赏. 但同意老铁的观点。

 

老铁(2008-09-08 08:45:01)

看到很多朋友支持我的观点,当然高兴,但特别希望看到作者的回复,不知能否期待?

博主知青小屋回复:(2008-09-08 13:37:45)

上海市委的翁德坤发来几篇文章希望在我的博客上发表.这是第一篇,后面将陆续发表:北大荒文化若干问题初探,开发利用北大荒东安地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建议等几篇文章.在转载文章中有些他过去发表过的文章,可以看到他对知青和上山下乡的一些观点.

 

笨人(2008-09-09 21:06:10)

问候博主。
我也赞同老铁意见。我们认识问题固然应当防止片面,不要简单肯定或否定;但同时也应避免所谓“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来对某些事物的“一分为二”。关于这一点,王小波的话有道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性质,好事就是好事,坏事就是坏事,至于坏事客观上带来某些好的结果那是另回事,并不能说明该事有好的因素。比如日本侵华是坏事,但它客观上增进了中华民族团结,锻炼了中国军队抵御外敌的能力,但不能由此证明侵华这件事有好的因素。知青文革时的下乡,是文革的组成部分,国家经济因文革倒退得无法就业,而且毛主席无法控制红卫兵的局面,出此下策。实践证明是一项应当否定的运动。至于它带来的锻炼青年意志等,是另回事,不能由此证明这场运动有好的因素。“一分为二”被我们用得太庸俗了,文革时,明明出现了林副主席叛逃,却“一分为二”地论证说这是大好事,是伟大胜利。中国缺少对错误东西的否定勇气,至今不敢全面否定文革,这也是中国进步慢的原因。而德国人则自己否定侵略罪行,他们保留二战时侵略别国的罪证,让年轻人参观,永远记住教训。

 

当年知青(2008-09-18 23:24:37)

博主先生:你精美博文所阐述的观点,我实在不敢恭惟。你可能是知青少数活跃在社会中上层的成功人士,那么,当年农村艰苦的生活,对你来而言,那就是一种耀眼的光环,或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本。诚然,我十分景仰那些成功人士。
但是,对那些至今仍挣扎在社会底层的知青,当年的上山下乡就是一场灾难。昔日的苦难对他们而言,就不是光环,更不是资本。

十分赞赏老铁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