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林柳媚娘:河套的酒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17:21

 

  2007年7月7日7时,51家区内外媒体组成的河套酒业采风团从呼市出发,沿着阴山山脉一路西下,12时来到位于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的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以下简称河套酒业)。走下车门,花园似的厂区不时飘来儿时吃过的米窝窝香味。 随行的河套酒业小赵说:“那是河套酒独具的‘窖香幽雅,味净香长’的特点,储存在几百吨的大缸里,一会儿导游给大家介绍。”

  “粮满仓,油满缸,河套陈缸随处放,大把票子存银行。”河套的山曲儿形象地反映了农民的幸福生活。看到河套的酒缸,让记者想到一篇好新闻《牛富的粮房》:改革开放初期,牛富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丰收了,麻袋和篓子堆满了两个大粮房,人进去不是被屋顶吊着的猪头碰头,就是被脚下的麻袋绊脚。这一年,牛富家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00元。过去,“牛富的粮房”成为800里河套致富的象征;如今“河套的酒缸”俨然是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典范。

  在一个原酒储存库,16个大酒缸分列在两旁,参观的人显得渺小。“250吨,好大的酒缸!”“还有更大的呢。”记者们边看边发出惊叹。在另一个原酒储存库,一个个大酒缸耸立在记者面前,“每个酒缸存酒880吨。”“好大一个缸,酒香飘万里啊!”不知谁发出了一声由衷的感叹。据了解,这里刚刚举行过20年陈酒开坛仪式。河套酒业董事长张庆义说:“我们的原酒储存能力达到6万吨,保证了酒的较长储存期和质量的稳定。”这时,记者对“中华老字号”和“北方第一窖”的称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像“牛富的粮房”所反映的一样,800里河套自古就是粮油酒的圣地。据史料记载,河套地区的酿酒历史可以追朔到商朝。公元前33年,匈奴首领单于用这里的“公主泉”水酿酒。1952年,河套酒厂仍用此泉水酿造出“开瓶十里香,风吹村村醉”的纯粮美酒。历史悠久的“烧酒之原”加上“三本管理”模式:人才资本、目标成本、质量固本,使得河套酒业像社会上流传的“河套陈缸醉春秋,京包线上无对手,一拳一杯”的对联所说一样,横扫中国20多个省市区,一举夺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华老字号”、中国北方第一窖、内蒙古政府宴会指定用酒等诸多荣誉,并且填补了我国无发酵奶酒和国家奶酒标准的空白。

  近10年来,河套酒业集团累计上缴利税10亿元,拥有各类子公司10多个,形成白酒、奶酒、保健酒、果汁饮料、纯净水、番茄加工等10多个产业链,成为内蒙古最大的酒业龙头企业。

  杭锦后旗旗长额尔敦仓深情地说:“河套酒业集团走出了一条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产业化之路,去年全旗财政收入实现3.37亿元,其中的60%来自河套酒业集团。”老百姓们高兴地唱起了河套山曲儿“朝阳阳开花番茄茄红,后大套的日子美煞个人。一座座工厂一条条路,娶下个好媳妇到城里头住。”

  7月8日,采风团的汽车行驶在返呼的绿色走廊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尤副处长说:“‘牛富的粮房’讲述的是河套人在家庭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农民生产力解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河套的酒缸’践行了自治区‘三化互动’的英明决策,是农牧业产业化的典范之作。”

  河套酒喝“潮”的记者满载收获,一路说笑,记者的耳边又响起《河套酒歌》:“从小爱喝河套酒,喝成一身硬骨头……今日青城又喝酒,万众一心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