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结婚孩子:说说中国科研的那些事儿-朱猛进的博客-科学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59:14
说说中国科研的那些事儿

    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科研队伍、拥有与整个欧盟相当的高档仪器设备总量、拥有位居世界前列的研发投入、以及拥有位居世界第二的论文数量,那么这个国家肯定是一个令全世界尊重的科研强国。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中国就是这个不幸的例外。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拥有如此好的条件,却无法取得相应的科研成绩和地位,世界上恐怕只此一家。但事实就是这样,中国科研就是这样奇怪,奇怪得恐怕要成为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种“奇迹”?今天,我们就来唠叨唠叨中国科研的那些事儿。

    (一)先说说科研经费发放的事儿。中国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总量已接近日本,按理中国科研不差钱!你差钱吗?肯定差!很多处于创造高峰期的底层年青人都差钱!美国NIH等项目经费多数也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的规模,人家照样批量做出诺贝尔奖来。而中国科研项目动辄几百万、几千万、几亿、甚至十几亿,但至今没有产生过一项真正广为世人所倾佩的世界级重大研究成果,牵动国人神经的诺贝尔奖更是遥不可及!中国目前执行的科研经费发放机制造成的局面是:科研经费过分集中于少数学术包工头手里,使得很多想做事的人望眼欲穿、等米下锅!而且,真正能拿到钱的人中不少还过了科学创造的高峰期。实际统计数据表明,几十万、一百多万规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单位产出远远高于973、863和国家专项,甚至有个别几千万的973项目在结题时连一篇象样的SCI文章都没有。事实告诉我们,经费过分集中实际上等于科研经费的浪费。中国科研不是没有钱,而是经费太过集中,让很多处于创造高峰期的年青人无米下炊、游离在科研的边缘。如果国家借鉴国外将主要科研经费在考虑试剂成本增加的前提下分成几十万、几百万稍多一点的规模,摈弃“小项目大审,大项目小审、超大项目不审”的怪异评审模式,而是依靠更加公正公平的竞争而资助更多处于创造高峰期的青年学者,能像美国那样让助教授kill掉正教授成为常态,那么中国科研的产出效率必将成倍提升,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也将会越来越多。而且,基础研究是不可计划的,只有把钱资助给更多在第一线做事的人,才会有更多机会产生重要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但现实情况是,科研管理者差不多是在赌,将宝压在少数人身上,希望用大钱在少数会跑钱的人中砸出几个诺贝尔奖级别的绚烂成果来。殊不知,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不是用少数几个人就能“计划”出来的,这种做法恰恰违背了基础研究本身的规律。

    (二)再说说地区不平衡的事儿。世界上最牛逼的科研教育重镇大多不是位于政治、经济中心,相反很多甚至是坐落在鸟不拉屎、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在中国,科研资源却源源不断地向文化、政治、经济中心汇聚。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科研资源分配像中国这样畸形。优质设备、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绝大部分科研资源都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少数政治、经济中心,少数地方的科研资源多得到了浪费的程度,而其他地方却嗷嗷待哺,这恐怕也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观。“到上海嫌楼小,到北京嫌官小,到深圳嫌钱少”,人不是绝缘体,如果环境提供的都是“楼小、官小、钱少”的噪音信息,科研人员尤其是年青科研人员谁还能潜心研究?在科研、教育行业的年青人越来越被迫为口粮算计的环境中,能指望这帮天天沉浸在“楼小、官小、钱少”噪音中的人静下心来十年磨一剑,做出世界级的重大科研成果?中国为什么不能像国外那样在更适合潜心做科研的非政治、非经济中心批量建立科研重镇?

    (三)发文章的事儿。中国科研论文数量已上升为世界第二,如果算上国内的中文文章,位居第一也不是没有可能,理论上科研产出还是可以的。但是,除了教育部之外,恐怕没有哪个人真的能以此为傲,因为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论文产出国。在国内,形形色色的学术不端,令人眼花缭乱的造假,高级的、低级的,中国人的聪明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学术不端种类和数量绝对位居世界第一。一稿两(多)投、一稿两(多)发、剽窃、抄袭、伪造数据、篡改数据、选择性使用数据、图片重复使用或旋转180度或反色或PS后再使用、图表互换、自我抄袭、恶意漏引关键文献、未经授权的不同语种重复发表、搭便车署名、利用职务之便强行署名、剥夺研究生第一署名权、为了交帐一篇论文同时挂上多个无关项目资助、一篇论文挂上多个无关单位、稍好一点的杂志就多个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以求利益最大化......,各种外国人不知道的招式数不胜数,这也成就了方舟子在华人圈的巨大名气。中国人在国际同行面前的信誉越来越低,论文零引用比比皆是,如果这样下去再多的论文又有什么用?国外SCI论文还有相对客观的国际同行评议,国内论文除少部分外多为垃圾中的垃圾,致使很多老板坚决不允许学生投国内期刊。在现阶段,我们还找不到适合中国的最佳评价标准。造成目前造假横行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急功近利的考核、官方不作为、造假成本太低、少数功成名就的大佬本身就有未被揭露的造假原罪、科技经费过于集中而不得不滥竽充数制造低质论文交帐、缺乏基本经费被逼上“梁山”等。可以想像,在可预期的将来,如果官方不真的有所作为,中国学术造假、学术腐败依然会屡禁不绝

    (四)报奖的事儿。中国恐怕是世界上科研奖励最多的国家,如此多的奖项造就了中国科研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当然,只要是个中国人都知道这些全都是假繁荣。除了国家级一等奖之外,很多奖项都不值一提。不是因为级别低,而是因为这些奖励的水分太重。可以说,国内报奖注水、掺假一点也不逊于论文造假,什么经济效益啊,什么社会影响啊,全凭一张纸,地球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更让人放心的是,国内报奖注水、掺假还不会承担论文造假的潜在风险,难怪大家对报奖乐此不彼。国内的学术奖项、学术称号越来越多,但却越来越不值钱。国外科技奖励不多,但都货真价实。国内绝大部分助长学术腐败的奖励都应该取消,什么时候中国的科技奖励少了,大家对奖励都心悦诚服了,中国科研强国的地位也就真正确立了。

     (五)最后简单罗列一下其他值得关注的那些事儿:(1)垃圾专利越来越多;(2)年轻时不受重视,越老越值钱;(3)近亲繁殖与门第观念;(4)海龟被本土化;(5)沾洋高人一等;(6)学而优则仕;(7)学官治校与官学相长;(8)学术明星化;(9)基础研究的“计划化”和“指令化”;(10)外行管理内行。限于博文篇幅,此处不再展开细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