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2手游95级宝宝:易中天眼中的襄阳与南阳之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56:20
易中天眼中的襄阳与南阳之争2011-05-13 1:05

2006年12月23日下午,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应邀在北京大学进行了题为《楚汉三国与湖北》的演讲。演讲中涉及到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问题,竟然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诸葛亮躬耕地是在南阳还是在襄阳?这桩争论了上千年的历史悬案,却被易中天再次轻而易举拉燃了导火索。易教授说,那时从南阳到襄阳之间有一条驿道(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交通和信息很方便。当时诸葛亮隐居在离襄阳城不远的隆中,这个隆中现在也是和河南与湖北争抢诸葛亮的隐居地,这个诸葛亮到底是南阳人,还是襄阳人?实际情况是,诸葛亮居住的这个地方当时是属于南阳的。所以,可以叫做南阳诸葛庐。但是,地理位置离襄阳非常近,只有20里路。所以襄阳人说隆中是襄阳的也说得通。

显然,易中天是赞同襄阳说的。河南的网友不愿意了。你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湖北电视台凭啥邀请易中天到北京大学演讲,就是想再次挑起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就是想让当今红得发紫的易中天来定论,显然是别有用心。北京大学是你湖北的讲坛吗?你易中天出名了就能乱讲么?众所周知,诸葛亮不仅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而且是一位集人类智慧与才能于一身的理想化人物。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十三岁时为躲避战乱,随叔父诸葛玄自山东到襄阳投靠刘表,在襄阳隆中隐居,十年躬耕苦读。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发表著名的《隆中对》,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千百年来,流传下来他很多的故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故事。

诸葛亮的名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早在三国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之后,私祭和官祭诸葛亮的纪念性建筑物很快在他生活和作战过的地方建立起来。南阳作为诸葛亮自表躬耕之地,自然为他树起了一座存德念功的庙宇,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南阳诸葛庐,又名武侯祠。同样的,襄阳隆中也较早的为他修建了一些纪念性建筑物。从此,南阳与襄阳之间,就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开始了旷日持久的笔墨之争。南阳人说,诸葛亮自己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还有假,如此聪明绝顶之人难道对自己的隐居十年的地方都说不清,岂不笑话!再说,《三国志》也没有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就是躬耕于隆中。西晋的李兴著的《祭诸葛丞相文》认定,诸葛亮躬耕于汉水以北的南阳。

元、明、清三代官修历史、地理治书,均认定诸葛亮躬耕于汉水以北的南阳。襄阳人说,诸葛亮所说的南阳并非今日的南阳,东汉时的襄阳属于南阳郡管辖。就好比北京市辖某县某村的人到了广州,对人只说我是北京人,而不需说县名、村名一样。有习凿齿著的《汉晋春秋》为证:诸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二十里,号曰隆中。…………这个官司打到清朝的时候,清朝有个叫顾家衡人是襄阳人,后来到南阳做知府,南阳就说请你襄阳出身的南阳知府断这个案子,到底是属于哪儿的?这个人就很为难,他说这个是南阳的,他老家不干,他说这个是襄阳的他这个官就做把下去了。于是,他写了一个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分襄阳南阳。
意思是说:心系朝廷,就是诸葛亮的心是在朝廷的。原本就不论先祖和后祖,又何必分襄阳南阳?两边人都不得罪。新中国建立后,襄阳与南阳最典型的一次论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这年,国家邮电部决定发行《三国演义》系列邮票。这套邮票最初有五组选题,其中第二组里有一枚《隆中对》小型张。按惯例,这枚具有特殊意义的邮票问世,应该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地点举行首发式。为此,再次点着了襄阳与南阳有关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的战火。最终,邮电部只得取销了《隆中对》小型张的发行,令广大邮迷叹惜不已。至今,我还收藏有《隆中对》画稿复制品:茅庐里,手握羽毛长扇的诸葛亮与腰佩长剑的刘备谈兴正浓;窗外,躬耕地旁的三棵歪脖子树,一头卧地老牛悠闲自在。

画面凝练含情,喻意深长。我有幸参采访和目睹了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全过程。十五年前,在写作长篇报告文学《争取诸葛亮》的过程中,我曾多次来到襄阳、南阳的两处诸葛草庐、两块躬耕地寻访,企图从中发现一些什么,两处争相修建的很现代的纪念性建筑,十分令人失望。许多专家认为,襄阳南阳之争,源于历代史籍文献在记载诸葛亮躬耕地的问题上的不一致,特别是晚期史料与早期史料差之甚远。正史、野史、民间传说并存,诸葛亮生前的活动遗迹真伪难辨。例如,东汉建安十三年前的史籍记载,南郡之襄阳县和南阳郡之邓县,在长达486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以汉水为界的。在诸葛亮走出草庐、结束躬耕生活之前,没有一条史料可以证明南郡之襄阳县不辖隆中,也没有一条史料可以证明南阳郡之邓县辖隆中。

东晋时,也就是诸葛亮走出草庐110年以后,突然出现了诸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的记载。很显然,是古人给现代人制造了麻烦和烦恼。按说,在史学高度繁荣发展的今天,史学界完全有依据定论和解决诸葛亮躬耕地问题。譬如,2003年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节选《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刘备与诸葛亮对答文章,取名《隆中对》,并在选用的诸葛亮《出师表》一文注解中,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南阳解释为在现在襄樊一带。尽管南阳方面表示坚决不能接受,但教科书的注解依然如故。该社编辑列举了陈寿的《三国志》、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范文澜的《中国通史》、《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1979年版的《辞源》等史料,这些史料中均采用了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的说法。

我以为,许多问题没有定论比有定论要好。不是说要建设和谐社会么?一块古人的躬耕地真的犯不着你死我活,伤和气,伤精神。在历史的长河里,史学家们之间出现的各种争论是一种正常的研究现象。甚至可以说是社会发展和学术发展的尽然,大可为必那么敏感,那么大惊小怪。诸葛亮躬耕何处?无论是襄阳,还是南阳,都是滔滔汉水养育了他,成就了他。诸葛之名垂千古,他是汉水的骄傲与自豪。许多学者认为,诸葛亮躬耕南阳’,不啻是躬耕地的自我表白,更有深刻的文化意象:既具有儒家正统文化传承的承前启后意象,又具有唐宋之后日益强化的正统与平民文化意象。这才应该是我们的研究重点课题。庆幸的是,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使得襄樊古隆中和南阳诸葛庐都得到妥善保护,两地利用名人效应发展旅游事业,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因此,我们不应该拘泥于躬耕地和家的真伪,简单的评估南襄两地文物的价值和景观的高低,正如南阳诸葛庐一副对联写的那样地无论宛襄,有诸葛庐自堪千古。我是湖北人,曾在襄阳工作多年,现在河南就职,因工作范围涉及南阳,且经常要去南阳公差。经常有人问我,你认为诸葛亮的躬耕地在哪里?我只能抱之微笑。其实,许多问题只能是笑一笑。一笑解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