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2手游服战宝宝:贾昌公辑<<诸葛亮躬耕南阳论据>> 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6:09:40
贾昌公辑<<诸葛亮躬耕南阳论据>> 一2011-05-13 1:10

   诸葛亮生平简介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早年失去父母,随叔父到荆州依刘表,不久即迁徙南阳,结庐而卧,躬耕陇亩。他留心世事,广交士林,发奋读书,被称为“卧龙”。建安12年(公元207年)刘备到南阳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草,统一全国的建议,即著名的“草庐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之后,刘备根据其策略,联吴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益,建立了蜀汉政权。曹丕代汉后,他劝刘备也称帝,自任丞相。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禅继位,他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建兴12年(公元234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时年54岁,葬于陕西勉县西南定军山。传曾革新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又创造“木牛流马”有利与山地运输,著作有《诸葛亮集》。 
   
   前言 
  
   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由来已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诸葛亮躬耕地的研究再起高潮.持”南阳说”的专家学者,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对诸葛亮躬耕地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考证,得出了一大批理论和学术水平都比较高的结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百花文艺出版社>>将这些文章辑结成<<诸葛亮躬耕地新考>>.<<草庐对研究新编>>二书,使”南阳说”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史学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著名史学家高敏教授说:“这一系列文章,所造成的声势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大有一举压倒和彻底否定传统的‘襄阳隆中说’的势头.” 
  毛 泽 东曾给郭 沫 若的一封信中说:”笔墨官司,有比无好”.在弘扬历史文化的今天,开展躬耕地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弄清诸葛亮躬耕地在哪里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不是为河南人争,更不是为南阳人争,而是为廓清历史迷雾,还历史本来面目.现将主证9条,旁证15条,理证6条录述,以飨读者. 
   
   主证一 : 
   正史《三国志》记载了诸葛亮上疏后主的〈〈前出师表〉〉,在此文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一段话出自诸葛亮给后主的奏章,可称得第一手资料,是无可非议的,因而是诸葛亮躬耕南阳最可信的证据。 
   
   主证二: 诸葛亮在《黄陵庙记》中自述在南阳躬耕 
  
   黄陵庙位于长江西陵峡南岸,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诸葛亮奉命领兵进军益州,船队到西陵峡,他登岸看到一座断壁残垣的古庙,原来是祭祀禹王和神牛的庙宇,由于年久失修,以致如此。诸葛亮感慨万千,即派人“复而兴之,再建其庙号”。庙宇建成后,即撰写了《黄陵庙记》,并刻碑铭记,在碑文中诸葛亮又自述:“仆躬耕南阳之庙,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语出自《诸葛亮集.文集.黄陵庙记》。这一段话同主证一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所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一致的,因而也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可靠证据。 
   
   主证三: 隋开皇“断石幢”称孔明居南阳躬耕 
  
   《中州杂俎》记载诸葛亮“又尝居叶县之平山下,现存隋开皇二年断石幢云:‘此地有诸葛之旧坟墟,在高阳华里。’今山下少西有诸葛庙,东有金鸡冢,疑冢即孔明父祖葬处。盖孔明从琅琊避地而西,自其父祖已然,其居南阳则自孔明始也。此断石幢既为隋时物,则去三国时未远,言必得其真,故而书之。” 
  
   据《叶县志.陵墓》称:“开皇断石幢系明代叶县县令牛风在《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石碑中所记。”今平顶山卫东区妇幼保健站有诸葛庙遗址,东有诸葛庙街,《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的石碑,竖立在妇幼保健站院内,至今保存完好。 
  由上文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父辈(也可能是叔父)避地而西,曾迁徙南阳叶县之平山下居住,其父辈死后,诸葛亮即移居南阳躬耕。
   
   主证四: 晋代诗画石称颂诸葛亮躬耕南阳 
  
   清朝末年,南阳方城拐河镇群众在沣河淤沙中,发现一块晋代诗画石,上半部刻有《诸葛武侯躬耕歌》,下半部刻有诸葛亮画像。该诗画石现保存在拐河镇高中院内。 
   《躬耕歌》共30句,150多字:“躬耕南亩乐如何,吃也靠着,穿也靠着;力勤粪多做生活,麦也添多,谷也添多;耕三余一要斟酌,丰也不错,凶也不错……”其落款为:晋永和三年岁次癸亥秋月谷旦,尚书仆射顾和浴手敬书。 

   《躬耕歌》文词朴实无华,雅俗共赏,蕴涵着博大精深的哲理,闪烁出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一是此文形成的年代久远,与三国相近;二是系东晋名宦顾和手书,有较高的声望;三是出土在南阳,且至今保存完好。这对诸葛亮躬耕南。
   
   主证五 :“三顾桥碑”证明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在南阳卧龙岗 
  
   刘备三请诸葛亮是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究竟发生在哪里?这是与诸葛亮躬耕地密切相关的问题。 
   《三国志.诸葛亮传》曰:“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刘备屯兵新野的时候,徐庶向刘备推荐了人喻为“卧龙”的诸葛孔明,于是就发生了“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具体发生在哪里呢?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得很清楚:“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古今图书集成》“南阳府”古迹部分曰:“诸葛庐,府城西南七里卧龙岗,昭烈三顾处,有祠,春秋祀焉。” 

   刘备当年屯兵新野,来南阳卧龙岗“三顾茅庐”,必经梅溪河桥。该桥原本是一座极普通的小桥,因刘备“三顾茅庐”时经过此桥,世称“三顾桥”,至今约有1700年历史。清代在旧桥的基址上修建为石板桥,1968年由于城市扩建,又将此桥改修为水泥结构的拱券桥。 

   “三顾桥”在历史文献中屡有记载,如:康熙壬辰年编修的《龙岗志》中云:“三顾桥在南阳府城外西南三里许,离卧龙岗亦三里许,汉昭烈帝三顾草庐经此,因名。”令人惊喜的是2003年元月6日,在卧龙区棉花加工厂院内的建筑垃圾中发现了一块“三顾桥”残碑。碑文曰:“......三顾口更有义焉,三顾者昔刘先主顾草庐而谒诸葛者也,后来汉室所由兴亦始,不假此桥谒诸葛之路乎,虽为先人之遗迹,即今人往来所便利也。但历年久远,倾危将至,谁忍坐视不为之此乎,口口是桥修以流芳于不穷......。”此碑虽残,发现于卧龙路三顾桥之侧,已显露出来的部分碑文足能说明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三顾桥残碑是南阳诸葛亮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它确凿无疑地证明,历史上的“三顾桥”确实存在,它用实物证明了刘备“三顾茅庐”就发生在南阳卧龙岗。进而为诸葛亮自述“躬耕于南阳”提供了实物佐证。 阳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主证之六 :晋李兴撰《祭文》在南阳祭祀诸葛亮 
  
   西晋惠帝时,为纪念先贤,曾命令镇南将军荆州刺史刘弘与李兴一起祭祀诸葛亮。为此,李兴撰写了一篇《祭诸葛丞相文》。祭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鼙鼓而永思,庶先哲之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此事发生在晋永兴年间,当时镇南将军荆州刺史刘弘驻节宛城,李兴是刘的参军。李兴为刘弘代写了《祭诸葛丞相文》,他们是在沔北某地举行祭祀诸葛亮活动的。然而“襄阳说”抓住这篇《祭文》断章取义,认为“于沔之阳”就是在襄阳诸葛亮故居。其实,这是误解,古时人们俗说“山南水北谓之阳”,此处说的“于沔之阳”,是指在沔水(汉水)以北南阳某地举行祭祀活动,并不是在沔南的襄阳故宅。 
     主证之七: 黄权在南阳卧龙岗建庵祭祀诸葛亮 
  
   亮初亡,人们怀念其功德,“遂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上”,随后,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求立庙“断其私祭,以崇正礼”,后主乃从之。黄权则是最早在南阳卧龙岗建诸葛庵祭祀的人。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刘备袭取益州后,任用其为代理偏将军,刘备为汉中王后,任权为治中从事。刘备在蜀称帝后,欲报荆州失守.关羽被杀之仇,将伐东吴,黄权竭力劝阻,但刘备不从,一定要率兵亲征。任命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后来伐吴果然失败。黄权因“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故而降魏。先主叹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黄权与刘备及诸葛亮有着浓厚的感情,尤其对诸葛亮十分佩服敬仰。他经常在魏国官僚中称颂诸葛亮。司马宣王曾给诸葛亮写信说:“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当权听到故国丞相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不胜悲痛,即和南阳同人在诸葛亮躬耕过的卧龙岗,修建了一座诸葛庵,因时节进行祭祀活动。 
   
   主证之八: 诸葛亮为刘备从南阳贷款以为军需 
  
   明代何宇度在《益部谈资》记载:“先主寓荆州,从南阳大姓晁氏贷钱千万,以为军需,诸葛亮担保,券至宋犹存”这是一条极重要的主证材料。汉末,刘备开始无立足之地,从东吴借得荆州,当时军需很困难,因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十年,人际关系有所熟悉,于是,由诸葛亮担保,从南阳晁氏贷钱千万,以应急需。当时打的借条,至宋代仍然保存着。 
   
   主证之九 :诸葛亮为其弟在南阳娶妻 
   
   《诸葛武侯集》注引《诸葛氏谱》称:“亮为弟均,娶南阳林氏女为妇,期年,生子名望。” 
   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立于山东临沂坊坞村的《诸葛氏祖碑文》载:“我葛氏家于琅琊,迁于南阳,食禄为诸,以官为姓。” 

   现存的《琅琊郡全裔堂诸葛氏宗谱》称:“亮生于琅琊。迁于南阳,官于西蜀。”该宗谱还说:“诸葛亮次孙诸葛京次子(诸葛)冲携眷复归故里,又还琅琊。” 
   从《诸葛氏宗谱》看,诸葛亮系山东琅琊郡阳度人。其原本姓葛,后裔被汉文帝追封为诸县侯,所以人们称他们为“诸葛”。久而久之,就习惯以为复姓了。诸葛亮兄弟共三人,兄诸葛瑾在东吴效力,弟诸葛均年少时,跟随诸葛亮在南阳卧龙岗躬耕,自食其力。诸葛均年长后,诸葛亮就在南阳为其弟娶了林氏之女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