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手游高法波:拥护普京派今天大游行 反对派示威出人意料和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3:38:50
来源: 环球时报 2011年12月12日
统一俄罗斯党今天举行“荣耀归于俄罗斯”的大规模游行集会,据称最多可能达17万普京的支持者已经做好准备,向世界展示他们的力量。在此前一周,一直是反普京的抗议者在集聚力量,并于10日达到一个高潮。在刚过去的周六,数万示威者在莫斯科集会,高喊“普京下台”的口号,要求宣布杜马选举无效。这是苏联解体20年来最大规模的抗议。出人意料的是,警察对抗议活动表现出 “令人震惊的克制”,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还对抗议活动进行了报道。俄罗斯内部的矛盾并没有遵从“颜色革命”、 “阿拉伯之春”那样的路线图,这让喊 “斯拉夫之春”的媒体有些困惑。有西方媒体坚持认为, “克里姆林宫突然表现出的软弱更加刺激了民众的胃口”,但也有分析说,俄政府的妥协将导致“出气式的抗议运动”自然消退。美国《华盛顿邮报》说,10日的大规模抗议可能标志着俄罗斯政治文化发生必然变革的开始,但俄罗斯要发生变化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而不是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
一场规模大但和平的抗议
10日下午,俄反对派在莫斯科的博洛特纳亚广场组织了数万人参加的集会,抗议12月4日国家杜马选举中的违规现象。法国电视一台评论称,集会规模是199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也是事先未曾估计到的。美联社11日报道称,周六抗议活动最吸引人的是抗议人士把宽敞的广场及其邻近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人数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一些抗议者站到别人脚上”。抗议组织者说,估计人数在4万到10万之间。而官方数据为2.5万人。
法国“西南”网称,俄其他城市也发生抗议集会,示威者的组成十分奇特,既有老共产党员,也有极右翼分子,既有自由主义者,也有激进民族主义者,横跨9个时区的俄罗斯人怀着不同心思,发出的却是同一声对普京的“niet”(俄语,不),这表明许多人已厌倦没完没了的普京时代。
日本《每日新闻》评论称,对于这场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普京与其说是尴尬,不如说是惊讶:梅普政权一直对于所领导的党派在国民中形象如此之差毫无思想准备。
俄官方并未对这次集会发表太多意见。迄今唯一来自官方的评述是统俄党发言人伊萨耶夫的讲话,他说:“相对于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上街人数不算多,我们会认真分析这些人为什么上街,以及他们有什么不满”。
10日下午2时,《环球时报》记者赶到集会现场附近,当时集会尚未正式开始,大批警车与救护车已经就位,周边实施交通管制,部分道路被封。赶往会场的人有各年龄层次,进入广场的主要路口警察设置了安检门,入场须实施安检。广场内各个政党的支持者,举着各自党派的旗帜和标语。有的要求重新计算选票,还有一些要求俄中选委主席辞职。记者也看到一些支持不同党派的集会者进行激烈辩论的场面,但没有出现谩骂、恶语伤人的现象。记者在广场上停留的两个小时中,集会基本上和平有序.
《华盛顿邮报》称,这是一次“规模大但是和平的抗议”,警方引导抗议人士快速穿过安检门进入广场,在寒冷的下午,随着抗议人士不断进入广场,另一些抗议人士则平稳有序地离开。下午 6时刚过,抗议活动的宣讲台就被拆除,而且整个广场很快就空了。
美联社的文章称,在这次抗议活动中,俄警方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克制”,这是政府放松对反对派管制的迹象之一,至少从短期来看是如此。俄罗斯国家控制的电视台通常不报道反对派的活动,这一次不仅报道了莫斯科的抗议活动,而且还报道了其他几个城市的抗议活动。文章认为,这种妥协或许只是拖延时间的一种方式,目的是希望抗议活动自然消退。反对派说下一次大规模抗议活动时间定在 12月24日,然而在这段过渡期内他们能否保持高昂的士气还不清楚。组织者显然也意识到了面临着保持反对派高涨士气的巨大挑战, “如果只举行一次集会,那么什么都改变不了。”
“这不是一场浪漫主义的革命”
西方舆论中有关俄罗斯会不会发生重大改变的争论很激烈。法新社的文章说,克里姆林宫突然表现出的软弱更加刺激了民众的胃口,抗议者不仅要求重新举行选举而且还要求结束普京对政权的控制。文章称,社会的快速变化以及互联网在俄罗斯国内的日益普及已经使克里姆林宫的战略家们措手不及。
加拿大《金融邮报》评论说,在俄罗斯所发生的一切是历史性的,俄罗斯人以前从未如此无畏地反抗普京的统治。可能导致“斯拉夫之春” 的街头抗议活动已经永久性地改变了普京的形象。德国《明镜》周刊以“俄罗斯的觉醒”为题报道说,俄罗斯的抗议者大多是互联网的一代,他们没有对苏联的记忆,他们的老师就是互联网,走上街头标志着他们政治意识的觉醒,对俄罗斯来说,这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考验。
但法国《世界报》的文章称,虽然面临大规模抗议活动,俄官方仍然于9日晚间按计划公布了国家杜马选举的结果,这显示出政府不会妥协。该报另一篇文章援引驻莫斯科记者的现场评述称,示威规模浩大,但并非都是最初的组织者所发动,他们共同的目的是“出一口气”,但这种“出气式的抗议运动”很难形成一种有效的合力,从而难以对普京构成致命威胁。
路透社的分析认为,抗议活动不会持久,对选举的愤怒会让抗议持续…阵子,但抗议者对下步行动没想法。而且抗议活动变成全国性反抗的概率有限,因为许多抗议者是大城市的中产阶级和年轻人,他们的利益并不一定符合俄罗斯逾1.4亿人口的利益。分析援引学者的话说:“各地的年轻人倾向支持普京,他们将其视为成功的象征、一名硬汉及天生的领袖。”
美联社也说,没有迹象显示反对派强大到有足够的实力推动普京或者他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做出真正的改变,尽管统俄党在选举中遇到困难,但是它仍然拥有大量支持者,该党青年部负责人说,他能集合大约17万活动分子,“随时准备举行支持政府的集会。”
另据俄新社报道,统俄党的支持者们将于12月12日在莫斯科马涅什广场举行“荣耀归于俄罗斯”的群众集会。预告说,将有17万人参加。俄《新消息报》 11日报道说,计划参与集会的包括来自亲克里姆林宫的“青年近卫军”等青年组织的3000多名积极分子。
德意志广播电台1 1日以“没有群众运动”为题说,如果把俄罗斯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一场浪漫主义的革命,现在可以失望。因为许多俄罗斯人仍憧憬普京领导下强盛的俄罗斯,而且到目前为止,除普京外,没有看到另一个可以做俄国家元首的强人。
美国《野兽日报》11日说,谁还在乎俄罗斯,它早已不是什么超级大国,不过是个有雪覆盖的尼日利亚。西方媒体兴奋地报道莫斯科的示威,但外国希望“阿拉伯之春”降临在俄罗斯的想法过于乐观。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强调选举结果无效,《纽约时报》可能听从了他的意见,但在俄罗斯,他不过是个笑话。网络和微博不会阻止普京明年重返总统宝座。
美国为何遏制普京
此次的反普京抗议有明显的俄美斗争的影子。据“俄罗斯之声”10日报道,美国总统新闻发言人卡尼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美国花了数百万美元支持俄反对派参加杜马选举。此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克·托纳向俄塔社透露,华盛顿已经为俄罗斯选举花费了900多万美元,包括通过社会组织“发出声音”花的费用在内。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11日报道称,一些人不希望俄罗斯国家稳定,西方国家借助俄反对派之手造成国家混乱,那些人正在成为西方国家的炮灰。统俄党总委会主席团秘书谢尔盖·涅维洛夫说: “麦凯恩希望我国发生类似埃及和利比亚那样的情形。而希拉里不喜欢俄罗斯人民的选择。因此,亲西方的反对派煽动人们走上街头抗议。”
俄罗斯《观点报》11日报道,圣彼得堡市长波尔塔夫琴科10日表示,近期在街头举行的一系列抗议活动是西方国家设计的一种挑衅行动。他说,每位公民和政治组织有权表达自己的看法,但不应受国外的煽动。
香港《明报》11日的社论说,美国遏制普京,就是为了保住头号大国的地位。该社论认为,美国近年外交政策出现东西方两条战线的发展,在西太平洋遏制中国,同时又通过北约在俄罗斯西线进行包夹。社论说,美国这么做的核心仍是全球政治和经济主导权的争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国力大挫,中俄则因置身事外避过一劫,为保住当了几十年的老大位置,美国的各式遏制战略接连出笼。(本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施晓慧 本报驻美国、日本、德国记者 李勇 李珍 青木 陈一 柳直 本报记者 卢长银)
延展阅读
外媒:俄罗斯反对派难撼普京地位
莫斯科两万人示威反“假选举”
俄首都集会抗议国家杜马选举舞弊(组图)
莫斯科2.5万人集会抗议选举舞弊 俄总统公开回应
万名意大利妇女集会 抗议国家“大男子主义”
俄杜马选举:示威者抗议选举舞弊 执政党谴责西方...
梅德韦杰夫在社交网站谴责集会抗议者
美媒担忧普京再次执掌俄罗斯或让美国“头疼”
普京“再出发” 俄罗斯总统大选被指毫无悬念
普京与梅德韦杰夫互做对方接班人使反对派受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