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思想及代表人物:官箴文化中的“御”防理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0:32:14
官箴文化中的“御”防理念 2011年12月12日 10:29   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体】   大 中 小

  通常情况下,腐败产生有三要素:动机、权力、机会。加强官德教育,提高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就是要解决动机问题,使领导干部不想腐败。作为传统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官箴文化所倡导的以忠御奸、以公御私、以廉御贪、以信御诈、以勤御怠等理念,具有规劝、告诫与警示作用,对于加强官德教育、提高领导干部道德修养有积极意义。
  以忠御奸。“忠”就是忠于国家和人民,它与“奸”势不两立。西汉刘向在《说苑》中把人臣分为两类,其中高瞻远瞩、防患未然,夙兴夜寐、进贤不懈等归纳为“正”和“忠”一类;溜须拍马、曲意逢迎,巧言令色、嫉贤妒能等则被归于“邪”和“奸”一类。我们的入党誓词中有八个字: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叶挺将军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他坚贞不屈,在牢房墙壁上写下《囚歌》以明心志,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和赤胆忠心。“忠”常常与“德”联系在一起。古人早就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并把修身正己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出问题,往往并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因此,领导干部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操守,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对消极腐败现象坚决斗争,对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爱护,才能更好地引领社会风尚,提升党和政府的形象。
  以公御私。“公”就是公道、公平、公正,公而忘私。《官箴集要·正心篇》云:“夫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凡行事涉邪私者,皆由不公正故也。至公至正,虽有邪私亦不为媚惑矣。”《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晋书》曰:“尽公者,政之本也;树私者,乱之源也。”这些都阐述了公的内涵及其与私的区别。古往今来,凡是赢得百姓口碑、留下千古美名的,莫不是在任上清明公正的。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公道正派、秉公办事,在实际工作中讲政治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一心为公、一心为民,自觉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以廉御贪。“廉”就是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就是干干净净做事,这是为官之本。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唐代廉吏唐溪视“送礼”为“送祸”,严厉斥责送礼之人。梁武帝身边的顾协,对行贿者不仅以言相拒,而且以棒击之。陈毅元帅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当前,一些腐朽思想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产生较强冲击,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挖空心思拉拢腐蚀手握实权的领导干部。如果领导干部放松自我要求,不注重小节,就会出问题甚至是大问题。尽管腐化堕落的领导干部只是少数,但产生的危害极大,可能令群众丧失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戒之在初、严于律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小节,抗得住诱惑,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侵蚀,才能拒腐蚀永不沾,永葆共产党人的纯洁性。
  以信御诈。“信”就是一种执著坚守与承诺兑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之基,是政府公信之源,也是为官做事之道。诚实守信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尺,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信以慎为要,为官慎者,临深履薄,熟思审处。慎思,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慎言,防意如城,守口如瓶;慎行,权衡利弊,谨防过失;慎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言必行、行必果,如此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才能巩固我们党的执政根基。
  以勤御怠。“勤”就是勤勉不懈的为政精神与道德操守,也是为官之责。曾国藩概括了人德八本: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勤列八本之首。西周周成王发布《蔡仲之命》时曾说,“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尚书》把勤政精神作为推行德政的思想动力,进一步拓展了“勤”的意境。宋代李纲的《病牛》云:“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用病牛形象表现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领导干部保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勤勉不懈的为政精神,备加珍惜党和人民提供的工作平台和履职机会,以谋求发展的志气、直面挑战的勇气、攻坚克难的锐气,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本职工作上,把全部本领施展到干事创业上,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兑现入党誓言,始终做到“位尊不泯公仆心,权重不移为民志”,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郑福余系辽宁省辽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于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