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门第一千金陆:转载 艾灸扶阳补益之心德(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17:49

       艾灸是中医学中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是用易燃的艾绒等在体表经穴或患病部位进行烧灼、熏烤,借助药物温热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之气不能著人。”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人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下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这些记载和论述,说明了艾灸既可防病,又可治病。
  【艾灸补益的基本原理】
  艾灸防病、治病的作用大多源于艾灸的补益作用,其基本原理如下:
  1.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可以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2.调和气血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3.温通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
  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4.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的抵抗力强,卫外能力强,疾病则不易产生,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如大椎、足三里、气海、关元等,可以培扶人的正气,增强人防病治病的能力,而艾灸不同的穴位和部位可以产生不同的补益作用。无论是调节阴阳、调和气血,还是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艾灸对人体起到了一个直接的或间接的补益作用,尤其对于虚寒证,所起的补益作用尤为明显。正是这种温阳补益,调和气血的作用,帮助人们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艾灸补益的基本方法】
  艾灸补益主要是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的。一是直接补益,如对肾俞、命门等穴直接施灸,起到直接补益肾阳的作用;一是间接补益,比如艾灸足三里,可以调整脾胃的功能,使得食欲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增强,使得气血生化之源充足,从而补益了心血、肝血等,起到了间接补益的作用。
  【艾灸的补益现代研究】
  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艾灸的补益作用在消化系统方面主要是通过对胃肠活动的变化,消化腺分泌的变化等实现的。在对犬的足三里施灸时,发现犬的胃肠活动出现兴奋性和抑制性的改变。艾灸对人体内各种分泌腺均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如胃液分泌过多者,灸之可抑制胃液的分泌;而胃液少者,灸之可促使胃液分泌。艾灸对于胆汁、唾液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1)灸天突、百会穴后,脑血流图的若干指标均有显著变化,提示艾灸可以起到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管弹性,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脑循环的改善可加速患者大脑功能和脑细胞代谢的恢复,可提高记忆,改善睡眠,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灸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流凝聚。日本金万淳夫等观察艾灸对健康人血流凝固力影响时发现:艾灸后l~3小时可见血凝固时间有缩短倾向。艾灸足三里可使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
  (3)艾灸不仅使施灸部位灼热温暖,局部血容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可以改变全身的情况。艾条温和灸和文柱隔姜灸左侧足三里穴时,发现因施灸而引起的局部温热或灼痛,皆能很灵敏地反映在右手示指、中指容积曲线的变化上。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艾灸大椎穴可增加白细胞数量,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艾灸大椎可以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可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的T淋巴细胞(TC)和B淋巴细胞(BC)增加明显,而以TC更为显著。说明了艾灸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附艾灸养生的七大主穴:      关元     气海     中脘       天枢      足三里        肾俞       脾俞
【关元】
1,  取穴:在下腹部之中线上,使病人仰卧,由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作5寸,在脐下3寸处取穴。
2,特性:小肠之募穴,是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穴,又为三焦之气所生之处,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为培元固本、补气益精、回阳固脱之要穴。《针灸穴名解》称此穴为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为养生家聚气凝神之所,亦老子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唐容川谓关元为元阴元阳交关之所,即先天之气海也。
3,功能:培补真元之气、填精、滋阴、补阳、活血。
4,主治:《扁鹊心书》:年四十阳气寒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六十阳气大衰,阴萎,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涕泣皆出矣,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元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壮,六十可一年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又:中风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乃肾气虚损也,灸关元五百壮,又伤寒少阴症六脉缓,大昏睡,自语,身重如山,或如生黑魇,噫气,吐痰,腹胀,足指冷过节。
又:伤寒太阴证,身冷,足冷过节,六脉弦紧,发黄紫斑,多吐涎沫,发燥热,噫气。
又:脑疽发背诸般疔疱恶毒,须灸关元,以保肾气。
又:虚劳咳嗽,潮热,咯血,吐血,六脉弦紧,此乃肾气损而欲脱也,急灸关元,内服保命丹。可保性命。
又:水肿膨胀,小便不通,气喘不得卧,此乃脾气大损也。急灸命关二百壮。以救脾气,再救关元三百壮,以扶肾气,自运消矣。
又:脾泄注下,乃脾肾亏损,二三日能损人命,亦灸命关,关元各二百壮。又若四肢厥冷,六脉微细者,其阳欲脱也,急灸关元三百壮。又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
又:中风病方书言,灸百会、肩井、曲池、三里等穴多不效,此非黄帝正法,灸关元五百壮。
又:小便下血,乃房事劳损肾气,灸关元二百壮。
又:砂石淋病诸药不效,乃肾家虚火所凝也,灸关元三百壮。
又:上消病日饮水三五升,乃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灸关元一百壮,可以免死。或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
又:中消病多食而四肢羸瘦,困倦无力,乃脾胃肾虚也,当灸关元五百壮。
又:腰足不仁,行步少力,乃房劳损肾,以致骨痿,急灸关元五百壮。
又:耳轮焦桔,面色渐黑,乃肾劳也。
又:中年以上之人,腰腿骨节作疼,乃肾虚疲也,风邪所乘之证。
又:中年以上之人,口干舌燥,乃肾虚气不归海。
又:老人大便不禁,乃脾肾气衰。
又:两眼昏黑,欲成内障,乃脾肾气虚所致。
又:牙疳。
又:肠痔
又:手颤
又: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又:一年辛苦惟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祖寿数更如何。
《医学入门》关元主诸虚损,乃老人泄泻,遗精白浊,令人生子。
《类经图翼》主治积冷,诸虚百损,脐下绞痛,渐入阴中,冷气入腹,小腹奔豚,夜梦遗精,白浊五淋,七疝,溲血,小便亦涩,遗沥,转胞不得溺,妇人带下症遐,经水不通,不妊,或妊娠下血,或产后恶露不止,或血冷月经断绝,但是积聚虚乏皆宜灸。
又:阴证阳寒及小便多,妇人赤白带下,俱当灸此,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百壮,活人多矣,然须频次灸之,仍之兼三里,故日若要安,丹田里不曾干。
又:主治妇人产后血气痛,子宫不成胎。
《丹溪心法》: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则阴长故也。
《腧穴学》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经痛,阴挺,崩漏,阴门瘙痒,恶露不止,风眩头疼。
附注:日本泽田健氏:认为最佳的养生功夫是自身调节,呼吸导引,其次者需借用外力。借用外力,又以艾火灸灼丹田(关元)为上,若信服药饵则等而次之,因此,同样是关元气海穴,须使其发挥养生功效,静坐养生是凭籍自身修持之力激发之,而艾灸养生则凭籍艾火温补之力激发之!
【气海】
1,取穴:在脐下腹中线1寸五分处是穴。
2,  功能:补益脏真,故元气,回生气,壮肾阳。气海为气血之会,呼吸之根。藏精之所,生气之海,下焦重要穴。灸之得法,有温下振阳,大补元气之功能。其犹如釜底增薪,故能加强膀胱之气化,使膀胱之气化上升布达周身,洒陈五脏六腑。
3,主治:下焦虚冷之气上冲心腹,呕吐不止,阳虚不足气喘不能卧,症瘕结块,妇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绕脐痛,阴证伤寒,四肢厥冷,中风中气,小儿遗尿等症。
《明堂》少腹疝气游行五脏,腹中切痛,卧善惊。
《图翼》呕吐水止,又阴症伤寒,卵缩,四肢厥冷。
《针灸要诀与按摩十法》伤寒饮水过多,腹胀肿,气喘,心下痛,冷病面赤,脏虚气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差,肌体赢瘦,四肢力弱,奔豚七疝,小肠膀胱症瘕,结块壮如覆杯,腹暴胀,按之不下,脐下冷气痛,中恶脱阳欲死,阴疝卵缩,四肢厥冷,大便不通,小便赤,卒心痛,妇人临经行房赢瘦,崩中赤白带,月事不通,产后恶露不止,绕脐疠痛,闪着腰痛,小儿遗弱,得气则泻,泻后宜补之。
《针灸治疗学》治神经衰弱,精神病,忧患症等有效,并能医治所谓下元不足,真气不足,阳脱虚冷,下焦虚冷等。因此对于慢性疾病多用之。如肠炎、慢性腹膜炎、肾脏疾病、子宫疾病、不孕症,阳痿,夜尿,腰疼等,它的应用范围极广,特别是在患阑尾炎时,灸此穴30-40壮,有消除右髂窝激痛的显著效力,在肠炎腹泻剧烈时,将水分和此穴灸30-50壮,常常可以立刻见效。

  【中脘】
1取穴:在脐上四寸处,即剑突尖下与脐中间是穴。
2功能:强胃健脾,化湿理中,升阳益气。
3主治:《太乙神针临证录》心下胀满,饱食不化,噎膈逆气,翻胃呕吐,赤白痢疾,伏梁痞块,面色萎黄,消化不良等疾。
《甲乙经》心下大坚,中脘主之。胃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伤忧捐思气结,中脘主之。腹胀不通,寒中伤饱,食欲不化,中脘主之。小肠有热,溺赤黄,中脘主之,溢饮助下坚痛,中脘主之。治小儿暴痫者,身体正直,如死人及腹中雷鸣,灸中脘及脐中上下,两旁各1寸凡六壮。心痛坚烦气结灸中脘百壮,心腹主病,坚满烦痛,忧思结气寒冷,霍乱心痛,吐下食不消,肠鸣泄痢灸中脘百壮,腹中雷鸣相逐,食不化,逆气,灸太仓七壮。
《扁鹊心书》气厥尸厥灸中脘五百壮。急慢惊风,灸中脘四百壮,产后血晕灸中脘五十壮。妇人无故风搐发昏,灸中脘五十壮。呕吐不食,灸中脘五十壮。妇人卒厥,凡无故昏倒,乃胃气闭也,灸中脘即愈。《针灸要诀与按摩十法》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胀,中恶脾痛。饮食不进,翻胃赤白痢,寒痹气心痛,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胀,面色萎黄,天行伤寒,热不已,湿疾先腹痛,先泻,霍乱泻出不知,食饮不化,心痛身寒,不可免仰,气发噎。疏曰:腑病治此。东坦曰:气在肠胃者,取之是足太阴阳明,不下,取三里、章门、中脘。
《针灸真髓》泽田健氏善于治疗子宫左屈或后屈,治左屈灸左手阳池,后屈灸中脘均可立愈,屡试屡验。灸前,脐的左侧压时觉痛,关元附近有空虚感,灸阳池、中脘后,脐左立即不痛,关元附近也觉得充实了,这是子宫转正的征兆。的确有神效。但子宫转正以后,经过一些时候,还是会左屈或后屈的,应该继续天天施灸,使肌肉习于正常,使可以永久固定正常的部位上了,否则是不易收效的。
《马氏温灸法》:中脘的主治已不胜枚举,要言之,灸中脘有清除胃肠淤滞,开户强壮脾胃之效用,肠胃清则五脏六腑之瘀滞有倾泄之途,脾胃健则五脏六腑生化有源。因此,中脘实为治疗一般慢性病之必要灸穴,急症亦多用。
附注此穴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四脉之会,又是胃之募穴六腑之会。凡腑病皆可治之,又中脘为中焦之主穴,旁通四肢,有化食化痰之功。

【足三里】
1.取穴:在膝眼下三寸,胫骨外廉处是穴。
2.效能:理脾胃,调中气,升清降浊,通肠消滞,疏风化湿,扶正培元,祛病防病等。
3.主治:《甲乙经》五脏方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者要穴也。水腹胀,皮肿,三里主之。
华陀:三里主五劳七伤赢瘦,七伤虚乏之疾,胸中淤血,乳痈。
《千金翼方》主胀中寒,胀满肠中雷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腹痛,胸腹中淤血,小腹胀,皮肿,阴气不足,小腹坚。伤寒热不已,热病汗不出,喜呕口苦,壮热,身反折,口噤,颐肿痛不能回视,喜悲,口辟,乳肿,喉产癖不能言,胃气不足,久泄痢,食不化,肋下支满,膝痿寒热,消谷善饥,腹热身烦,烦言,乳痈,喜噫,恶闻食臭,狂歌妄笑,恶怒大骂,霍乱,遗尿,失气阳厥,凄凄恶寒,头眩,小便不利,脚气。
《大成》未中风时,一两个月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痿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足三里,绝骨四处各3壮。
《灸法口诀指南》膈症,便血,上火,凡灸过上部者,须少灸此处以减火气。此外,凡灸四华膏肓,百会等上部穴位时,尤须灸此。又人过40岁以后,阴气渐衰,火气易上冲,常灸此穴3-5壮可防上逆。
《胜玉歌》:两膝无端肿如斗,膝眼三里艾当灸。
《行针指要歌》: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
《医说》若要定,三里莫要干。(不断地灸三里,总有脓水流出。)患风痰人,宜灸三里者,五脏六腑之沟渠也。常欲宣通,即无风疾。
《中医针科纲要》百病莫忘足三里,诚为治病壮身第一要穴。足三里为胃之枢纽,刺之可壮人向之元阳,补脏腑亏损。凡寒气积聚之肿胀症瘕得温之、化之。湿浊之肿胀燥之,消之,导痰消滞,升清降浊,补中升阳,无所不能。
《真髓》鼻塞,鼻管干燥,愈头痛。
《太乙神针临界症录》足三里为土中之土,土能生万物,又能腐物,胃为五谷之海,后天之本,人之五脏六腑全靠气旺盛,而营养之,又胃气者生,无胃气者亡。故取足三里,以健胃气,而补脏腑之亏损犹如独参汤之作用,因此足三里为全身保健要穴。
《马氏温灸法》不少古籍均载,小儿不能灸足三里。认为灸之可防碍小儿生长及引起目疾等。如《图翼》云:“小儿禁灸足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疾。”实则像小儿脾胃不和,泻痢,呕吐,痰喘等症,在灸其它穴时配灸足三里,是常可取效的,只是应注意。小儿不宜,像成人一样以足三里做常规保健穴使用,以免撤热于下,防碍小儿生长。
附注:养生延年祛病灸,以麦粒直灸,每周灸一次,每次灸10-25壮,或每天连续灸6-10壮。若用于半身不遂,心脏病,肿瘤等大病用黄豆大的艾炷,灸15-15壮,以打通整个胃经为度,不过重灸选穴时,应适当离胫骨远一些,以防灸疮发后向周边蔓延。重灸之前,宜先用圆礼刺出针感,再灸感会传播得更快。
  
【天枢】
1.取穴:在脐旁平行二寸处是穴。
2.功能:有疏通调胃,理气行瘀,消胀之物效。
3.主治:奔豚,泄泻,赤白痢疾,肠鸣绕脐疼痛,饮食不化,水肿腹胀,久积冷气,妇人症瘕等症。
天枢乃大肠之募穴,可清导一切浊滞,实用特效,与气海相配,取气海可振下焦之阳以散群阴,取天枢者可调肠胃之气,以得运行,二穴相合,可治腹寒疝瘕,奔豚失精,阴缩厥冷、腹胀气喘、小便不利、妇科崩带、月经不调等症,为治疗虚劳、身弱脏虚、积寒痼冷首要之法。此中药之天雄散,肾气丸等穴,更为优越,实为良方也。

【肾俞】
1.取穴:第十四椎下中行横1.5寸,前与脐平是穴。
2.功能:补肾,强健腰脊,益精髓,滋阴补肾中阳不足。
3.主治:《千金》丈夫梦失精,及男子小便浊难。又:消渴小便数。
《千金翼》百病水肿,又尿血。
《扁鹊心书》肾俞二穴,凡一切大病,于此灸二三百壮。益肾为一身之根蒂,先天之真源,本牢则不死。又治中风失音,手足不遂,大风痢疾。
《图翼》主脏之热。色欲过度,虚肿,耳痛,耳鸣。
《胜玉歌》肾败腰痛小便频,督脉两旁肾俞除。
《玉龙歌》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如肾于俞二空处,艾火多加体自康。
又:肾败腰虚小便频,夜间起止苦劳神。命门若行金针助,肾俞艾灸起沉疴。
《针灸要诀与按摩十法》虚劳羸瘦,耳聋肾虚,水脏久冷,心腹填满胀急,两肋满引小腹急痛胀热,小便淋,目视硫硫,少气溺血,小便浊,出精梦遗,肾中风踞坐而腰痛,消渴,五劳七伤虚惫,腰膝拘急,腰寒如冰,头重身热,振剽,食多羸瘦,面黄黑肠鸣,四肢淫泺,洞泄,身肿,冷劳。
《太乙神针临证录》虚劳羸瘦,面目黑黄,肾虚耳虚,腰痛久冷,梦遗滑精,腰膝拘急,身热头重脚轻,妇女赤白带下,足寒如冰等症。
附注:笔者认为灸关元穴不方便时,可以用肾俞代替。在肾俞周围找阿是穴或嗜热穴即可。
  
【脾俞】
1.取穴:第十一下两旁去脊中横开1.5寸处是穴。
2.功能:健脾和胃,消胀除湿,益气健身,增强消化,和营统血功效。
3.主治:《针灸要诀与按摩十法》腹胀引胸背痛,多食身瘦,痃癖积聚,肋下满泄利,痰疟寒热,水肿引脊痛,黄疸善欠,不嗜食。
《太乙神针临证录》玄癖积聚,腹胀食物不消化,或中消,泄泻,痢疾,水肿等证。
注:笔者认为灸中脘不方便时,可以在脾俞周围找阿是穴或嗜热穴代替中脘穴。
【灸前准备】
  (一)艾绒之选择:最好选用多年之陈艾(蕲州产者为佳),或市售药制艾条,剥去纸外壳,将其揉搓成细绒,色白如棉絮状,除去杂质,制艾柱如枣核大,炷体坚紧,上尖下圆如锥体。
  (二)生姜之选择:选用上品老姜,切片约一分厚,需三十片左右,并在姜片上,针数孔备用。
  (三)备料:生姜,艾绒,线香十支,火柴一盒,线绳一条,纱布两块(中心涂油脂),胶布两条,方盘一个,镊子一把,灰盒一个。
  【施灸方法】(隔姜灸也可用艾条温和灸代替)
  (一)保持室内温度,环境要安静。
  (二)被灸者,平卧床上,盖好衣被,暴露应灸部位。
  (三)先用线绳,从脐下至耻骨上测其总长。然后,折为五折(即五寸),取其所需尺寸(气海脐下一寸五分,关元脐下三寸)。定位后,作出标记。
  (四)穴位常规消毒后,生姜片置于被灸穴位上,艾炷放于姜片上。
  (五)用线香点燃艾炷之尖端,待其燃尽时,将艾灰取掉,另换一炷。如此接替点燃,直到应灸艾炷燃完为止。
  (六)按规定壮数灸完后,除去姜片,穴位用酒精棉球擦去灰屑。如有灸伤,涂以凡士林或油膏,以保护润泽灸伤之外皮,再用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一)室内温度要适中,以防感冒。
  (二)施灸前,详细询问病情,是否有禁忌。
  (三)按体质强弱,预制艾炷之大小,勿使太过或不及。
  (四)施灸前,必须消毒,防止灸伤感染。
  (五)初灸时,艾炷燃烧的不可太尽,被灸者以热为度,即可去掉,慢慢增加艾炷燃烧之程度,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好。
  (六)灸后,查其皮肤起泡否。如有泡明显者,用消毒针抽出液体,无菌包扎,过数日再换敷料,以防感染。
  【适应证】凡身体衰弱,阴阳两虚,营卫不调,下元虚惫,陈寒痼冷,体弱赢瘐,四肢逆冷,脾胃虚弱,精血亏损,五劳七伤,诸般虚损等,一切虚弱衰迟病症。
  【禁忌】
  (一)法定传染病,不灸。
  (二)癌瘤、肿疡,禁灸。
  (三)急性炎证,如肠痈、胃穿孔、肠梗阻,忌灸。
  (四)大饥、大饱、失惊、酒醉,缓灸。
  (五)温症,伤阴明显者,缓灸。
  (六)发高烧者,禁灸。
  (七)孕妇,忌灸。
  (八)阴虚火旺者,慎灸。

  【取穴基本方法】
  艾灸补益,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在穴位上施灸实现的,而下面的按摩补益有的也需要在穴位上进行,因此必须学会定位、取穴,掌握取穴的基本方法。
  取穴位的方法。一般可分为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指寸法和经验取穴法等。这里主要介绍体表标志法、指寸法和经验取穴法。
  1.体表标志法以体表某些标志如五官、毛发、指甲、乳头、肚脐或关节、肌肉等活动时产生的孔隙,凹陷等来作为依据,去找所要取的穴位,这样的取穴方法就是体表标志法。通常比较多用此法取的穴位,如印堂,即两眉中间;膻中,即两乳头水平连线中点等。
  2.指寸法指寸法是在骨度分寸和体表标志法的基础上,以施术者本人或被施术人的手指作测量标准来找穴位的一种方法,比较多用的有拇指同身寸法,即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还有横指同身寸法,即以示指、中指、环指、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横指为3寸。

         3.经验法经验法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取穴法,此法简便易行,如直立垂手,中指指端为风市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指端即为列缺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