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独爱冰霜美人:清蒸汉朝(28)-煮酒论史-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11:58:57
落幕
“王道”、“霸道”:究竟是什么道?
商鞅去见秦孝公,大谈王道乐土,说得唾沫飞溅,秦孝公却听得快睡着了。商鞅跟引见他的宦官说:“看来这位国君的觉悟,也只好谈谈了!”于是说起强国霸道之法,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身体前倾,膝盖碰到席子都不知道。
看来商鞅的头脑里藏着两套方案,一条叫王道,一条叫霸道,那么古人常说的“王道”和“霸道”:究竟是什么道呢?

1、秦皇陷阱:如此勤政为何亡国?
《史记》记载说:“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秦始皇每天处理繁重的公务,任劳任怨,他的勤政,有目共睹。
然而秦始皇的勤政却颇有些吃力不讨好。首先百姓不领情,因为他制订的政策太霸道,百姓吃不消。其次他的操劳,完全是因为他自己的越权造成的。
事实上,秦朝建立后,确立了所谓三公九卿制的中央体制,在这个体制之下,权力职责的划分,颇为明确,丞相作为公卿之首长,总理政务,而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手,领监察之职,太尉则专管军事,主帝国之征伐。按理说,有了这样的分工,秦始皇应该脱离烦琐的日常政务,专注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考虑。然而事实却是,这位人到中年的君主完全从自己的宝座下来,挤占了丞相的法理职位,收受各部门的奏折,处理起日常政务来,结果本来应该是做这些事的丞相,反而成了一个秘书长,每天只是从皇帝那里接受指令,然后督促执行而已。
秦始皇这么干,与他毕生信仰的韩非思想有关。韩非讲“术”与“势”,最核心的一句话,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不能将手中的权柄授予他人。对于着一点,韩非子作了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他说:“权势就是人君这条鱼的深潭。当国君的将权势让给了臣下,再想拿回来就困难了。齐简公的权势失落到田成子手里,晋国国君的权势失落到六卿手里,以致于国破身死,所以说鱼不能脱离深潭。”
韩非子进一步告诉嬴政,权势乃是国之利器,握在君王手中,君王就可以驾驭臣下;握在臣下手下,就会威胁君王。
显然这种理论给秦始皇以深刻映像,因此无论对于朝堂之上的三公九卿,还是宫廷之内的后妃、宦官乃至太子,他都紧握手中的权势,不敢放松片刻。因此终秦始皇一朝,外无权臣,内无得势的宦官,李斯、赵高,在秦始皇在位的时候,都是战战兢兢、小心谨慎。
但是这里有一个两难的问题,帝国大权一手在握固然让帝王安心,然而日理万机却是极其劳累的负担,秦始皇鞠躬尽瘁,他的继承人二世尽管也想紧握手中的权势,勿失落于人。但是真的干起工作来,哪里受得了这份艰苦!于是在赵高的启发下,还是及时行乐去了。
退一步讲,即便二世皇帝也能咬牙坚持,如同秦始皇般凡事亲历亲为,但是以一人之智判断国家那么多事务,又有多少事件能得到妥当处置呢?
这个两难陷阱,姑且称之为“秦皇陷阱”,后世一些精力充沛而又志向远大的君王,往往身陷其中而不自觉,如朱元璋,他甚至废除了丞相制度,打算一个人就这么干下去了。可是明朝的皇帝们,又有几个能做到这一点!
我的矛是天下最锋利的矛,可以刺穿天下所有的盾牌。我的的盾牌是天下最牢固的盾,可以防御天下所有的矛。秦始皇及后世所有的君王,都陷入了这样的困境:到底要把帝国大权一手在握还是委托给显明的臣子来处理?
秦之霸道政治,演变到了秦始皇的时代,就是一人独裁、万夫奔命,结果也是八个字,叫做:“身死国灭、遗恨万古”!
 第一部之落幕
2、双面刘邦
西汉建国初年,汉高祖刘邦问了功臣们这样一个问题。
“诸位不要对朕隐瞒,实话实说,我为什么能得到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去天下?”
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待人傲慢,还常常侮辱属下,项羽仁慈,富有同情心。但是陛下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慷慨大方,与天下同利,所以将领们一心投效。项羽却妒贤嫉能,部下立下大功也不得封赏,甚至遭到怀疑陷害!才智之士都不为他所用,项羽因此失去天下!”
高起、王陵的观点显然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得到一致的附和。但是刘邦觉得言不尽意,他摇摇头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用好了三个人。”
接着,刘邦列举了三位人杰,第一是张良,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第二是萧何,他镇国家、抚百姓、补给军饷、不绝粮道!第三是韩信,他统率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这一席话,不但打动了在座的群臣,置于千古,也掷地有声!但是凭刘邦这一些话,就断定他用人不疑以致于人尽其材,那又大错了!
刘邦的疑心,并不输给秦始皇。只不过他在打天下的阶段,需要韩信等人为他驱除敌手,所以隐藏起恶念,做出一番宽容大度的样子来而已!
在登上帝位之后,刘邦的心思,几乎与秦始皇如出一辙,对于功臣,他大开杀戒,毫不留情!
当年尉缭评价秦始皇说:“这个人刻薄少恩有虎狼只心,但是却谦卑地对待我们,他这是有吞噬天下之心。一旦被他得志,天下人都要被他奴役!”;韩信在被刘邦逮捕之时,也发出了“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叹息之声;萧何侥幸得以不死,在离开监狱之后,老泪纵横,光着脚向刘邦感谢不杀之恩。
楚汉相争,项羽用的是蛮勇武力,属于霸道范畴。刘邦则重在收取人心,可以称为王道。但刘邦称帝以后,露出凶恶嘴脸,屠戮功臣,这又是霸道了!
刘邦也面临着和秦始皇相似的权力陷阱,不过他最后还是作出了明智的选择,他杀害了韩信,抓住了兵权,却不杀萧何,把行政权托付给了他。
这一托,托出了一个黄金时代!
3、五、 虚君政体:汉初的丞相负责制
汉文帝时代,有一次皇帝和丞相坐在一起聊天。汉文帝问左丞相陈平,宰相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陈平的回答很精妙,他先用两个字概括了丞相的职责所在,这两个字叫做:“主臣”。陈平进一步解释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依照陈平所述,丞相的管辖范围几乎包括了整个帝国政务,包括内政、外交、人事,所以说汉初的丞相相当于现代的政府首脑,大致不差!
陈平是不是在吹牛?非也。汉朝初年,帝国实施的是丞相负责制,从萧何开始,丞相就掌握着整个国家的事务大权。所以,刘邦临终之前,吕后最关心的是丞相的人选。
“倘若萧相国去世,叫何人接任为好?”
“曹参!”
“曹参之后呢?”
“王陵可用,不过他太过愚直,让陈平协助他好了。但是陈平也不能独当大任,可以命周勃为太尉,有这三个人,刘家的天下便安泰了!”
事实正如刘邦所料,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这五个人,先后担任丞相,他们主持下的汉帝国政府,延续着汉初的黄老政治,给西汉王朝的崛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正因为天下太平,百姓称颂的是丞相,而不是深居宫廷的太后和皇帝。
这种丞相主导、皇帝反而居于幕后的格局,古人称之为“君弱臣强、屈君伸臣”,今人叫做“虚君政体”,在这种政治格局中,皇帝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丞相才是真正的治国者。
这种格局的背后隐约是黄老的影子,老子有云:“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汉帝国实行的是君主政体,天子的宝座由刘氏一族世代传袭,这样以来,保证了皇位的稳定性,却有一个不确定因素,即继承人的贤愚问题。没有人可以保证刘邦的后代永远英明神武,一旦出现不称职乃至渎职者,朝廷将何以堪?
因此,汉初诸帝秉承道家无为理念,将治理国家的事务权交付给丞相为首的公卿朝廷。丞相对国事的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过了皇家。即便丞相与皇帝的意见发生冲突,丞相往往坚持己见,皇帝也不能因此怪罪!吕后要封娘家人为王,自己不能做主,只好厚着脸皮去求王陵,王陵偏偏还不给面子说:“当年先帝与群臣白马盟誓,非刘氏不得为王,无功不得为诸侯。”吕后无奈,只好去找另一位丞相陈平,得到了同意才得偿所愿。对于王陵,吕后虽然不满意,也不能责怪,于是明升为太傅,实际上剥夺了王陵的相权。
也正因为帝国朝廷之上,发号施令、治理国家的是丞相(三公),所以一旦政策失败或发生天灾人祸,丞相(三公)便要引咎辞职。
丞相负责制与皇帝专制独裁相比,显然有三大优势:一是丞相(三公)不是家族世袭,可以举贤而任之;二是丞相不是终身制,一旦有重大失误、不能胜任可以罢免;三是丞相(三公)人数上比较灵活,可以专任一人,也可以两、三人甚至更多,实施集体管理。因此,说丞相负责制为中国古代政治中比较科学合理而灵活的部分,并非虚言。
黄老思想的主导之下,天子无为,贤相执政,这是汉初最大的“王道”,也是汉朝之所以兴起的最大根本。
这种丞相负责制从汉初开始实行,一直到汉武帝初年,还是行之有效的政治原则,但是雄心勃勃的少年天子终于不能忍受丞相对他的约束,一场从丞相手里夺权的政治斗争很快在武帝一朝上演,最终以丞相一方的决定性失败告终,从而回到了“秦皇陷阱”这个老问题。
4.汉武帝从丞相手里夺权
汉武帝建元六年,皇帝的舅舅田蚡当上了帝国的丞相,他去见皇帝,坐在那里谈国事,讲要任命这个人做郎官,又讲要派那个人做县令,老半天汉武帝都插不上嘴。终于等到舅舅喝茶的时候,汉武帝得了机会说了句话:
“你说完了吗?我也要来任命几个官员!”
从汉惠帝到汉景帝,大汉天子们一直守着国家元首的本分,现在汉武帝却不干了,他觉得不过瘾,像把政府首脑的活也揽过来自己干!
但是汉武帝如何才能把大权从丞相手中夺过来呢?
第一步是缩短丞相的任期,本来萧何、曹参以来,丞相在位时间都比较长,一般不出重大问题不会轻易换人。因为一个领导一个思路,换人过于频繁,不利于政策的延续性和深入开展,更不利于政局的稳定。但是汉武帝为了夺权,一上来就在六年时间里罢免了卫涫、窦婴、许昌三个丞相,汉初丞相久任的优良传统,从此破坏!丞相任期短了、人换得勤了,威信难以树立,在皇帝面前自然也就少了几分底气,此为一。
第二步更绝,你丞相不是百官之首么?朕在这百官之外,另设官员,处理政事,如此一来,很多事情,朕在宫里面就商量定了,到朝堂之上,给你个结果就是了!
于是,一些皇帝身边的文人和低级官员,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议事机构,即所谓“内朝”。他们作为皇帝的智囊与喉舌,在内为皇帝出谋划策,到朝堂上则替皇帝给丞相出难题、与公卿辩论,以达到皇帝的意图。
这些“皇帝身边的人”,大多兼了一个官衔曰“侍中”。 这“侍中”是个什么官?其实就是给皇帝提尿壶的,当时有个孔安国,也在内廷做“侍中”,别人都提着皇帝的虎子,唯有他负责提唾壶,“朝廷之士”没有不羡慕他的。
给皇帝提尿壶的“侍中”,后来大多成为一时名臣,如卫青、霍去病、霍光、朱买臣等。一时侍中成为显贵之职。
第三步是决定性的,儒家学说成为官学之后,汉武帝提拔了一个寒酸大半辈子的老儒公孙弘做了丞相,还封他为侯。从此相权一落千丈,为什么?因为公孙弘一无才学能力,二无战功,三无显赫门世,他的富贵完全是汉武帝的一手所赐,所以一登相位,公孙弘便完全匍匐在了皇帝的脚下,朝廷论事,公孙弘凡事必以皇帝意向为瞻,奴才气象,自此出现。
第四步则完全成了汉武帝的趁胜追击。丞相没有权势也就算了,遇到灾异还得充当替罪羊。搞到最后大家都害怕当丞相,汉书记载,武帝命公孙贺为丞相。这位公孙兄也算是久经沙场的铁汉子,遇到这等事也失态了,他不肯接受丞相印绶,还使劲叩头、哭泣,说:“臣是边境上的乡下人,凭着鞍马骑射当了官,论臣的资质实在担任不了宰相这样的重任啊!”
公孙贺哭得太悲伤,连汉武帝都被感动了,可丞相总得有人做,于是命人强行把他拉起来,硬是逼着他做了丞相。公孙贺无奈,出门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主上贤明,臣不足以称,恐负重责,从是殆矣。”什么意思?就是三个字:“我完了!”
至此,汉武帝终于成功夺权,然而大权独揽的他,却并不喜悦,因为丞相靠边站以后,“秦皇陷阱”的两难境地,便摆在了他的面前。
5、以臣制臣:汉武帝的“霸道”
如果说秦始皇是以君制臣,那么汉武帝的高明或者说创新之处,是以臣制臣。
杜县有个人做长安的县丞,有事出门,让他的儿子留守看家。结果回来一看,肉让老鼠给叼走了。县丞大怒,责怪儿子:“为什么不看好肉!”
儿子回答说:“让我审老鼠,看它把肉叼去了哪里?”
于是儿子挖开鼠穴,把老鼠和剩余的肉全都找出来,然后严格按照司法程序,提审犯人(鼠)、严刑拷打(虐鼠?)、记录经过,最后给老鼠按律判刑,将犯人和证据呈堂结案。
县丞接过儿子的审案文书一看,大吃一惊,只见文书用词严谨、逻辑合理清晰,俨然从事司法工作多年的老狱吏。
县丞的儿子叫张汤,张汤审鼠的事迹,一时成为美谈。他很快被官府录取为小吏,后来又得到丞相的青睐,征召为属官。终于获得天子的赏识,进入了汉帝国的司法最高当局——廷尉。
张汤司法,完全是看皇帝的颜色行事,汉武帝想要从严治罪的犯人,张汤就挑选最刻薄毒辣的手下去审理;汉武帝想要宽大处理的犯人,张汤就挑选最仁慈守法的手下去审理。
汉武帝也正是看中了张汤这一点,因此,凡是皇帝不便出面的麻烦事,都叫张汤去解决。汉武帝发行白鹿币,农林部长(大司农)颜异提出不同意见,惹怒了皇帝。但皇帝也不能因此就惩罚颜异,于是把害人的任务交给张汤。
颜异是个清官,廉洁正直,没有什么污点,但还是被张汤抓到了把柄。据说颜异有一次跟朋友聊天,朋友批评朝廷的某一项政策,颜异没回应,只是微微把下嘴唇翻了一下。张汤便判决颜异有罪,理由是:“颜异身为帝国高官,见到政策不合理,不及时报告皇上,却邪恶地腹诽,当处以死刑!”
张汤如此为皇帝效忠,却也不过是皇帝“以臣制臣”的一枚棋子,而且是随时可以舍弃的棋子。御史中丞李文是张汤的政敌,日夜搜集证据对付张汤,张汤有个心爱的属下叫鲁谒居,帮助张汤扳倒了李文,为张汤除去心头大患。鲁谒居生病,张汤亲自为他按摩足部,表示感激。但是不久,这件事被人告发,鲁谒居却已经病故,他的弟弟不幸受到牵连,希望张汤搭救。张汤心里打算暗中营救,所以表面上伪装不理不睬。鲁谒居的弟弟误解其意,以为张汤忘恩负义、见死不救,于是坦白全部内情,供出张汤。
张汤自身难保,却还忙着害人。当时发生了一起盗取先帝陵墓随葬品的案件,张汤负责审理,于是借机罗织罪名,将丞相庄青翟也牵连进去。
张汤的好运终于到头。丞相与他的秘书长朱买臣等三人商量,发现了张汤的漏洞。他们逮捕了一名姓田的商人,指证张汤说:“张汤把帝国机密决策泄露给田某,田某事先知晓帝国经济政策变化,所以囤积居奇,获取利润,与张汤分成。”
汉武帝以这项罪名责问张汤,张汤正在抵赖,鲁谒居的弟弟的供词也在这时报告上来。张汤百口莫辩,只能自杀谢罪。
张汤虽然替天子做打手,陷害了不少人,但为官却很清廉,死后全部家产不过五百金,子女也不移民外邦,更没有海外资产,张汤的母亲,更用最薄的棺材埋葬张汤。汉武帝心里明白,张汤之恶,原因不在别人,在于朕!所以又派人查出丞相庄青翟与朱买臣等三人陷害张汤的真相,于是庄青翟自杀,三个秘书也被处死。
一场官场恶斗,臣子们斗得个个遍体鳞伤,皇帝却在一边冷笑,如此一来,朕无须亲自处理政事,也可以安心享乐了。
但是,以臣制臣,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官场越来越黑社会化,以致于内斗成为官场主题,真正的国家政事,反而无人用心了!
6、外施仁义:汉武帝的“王道”
如果汉武帝只是在秦始皇的“霸道”基础上更进一步,那不过是将韩非的权术玩得更纯熟些罢了,汉武帝的高明之处,更在于他给法家的“霸道”穿上了儒家那件“王道”外衣。
“王道”一词,最早出自儒家“亚圣”孟子,所谓“行仁政而王”,孟子认为,圣明的君主应该遵循人性的善良,实行仁政,便可以到达“王道”!
齐宣王请教孟子,什么是王政?孟子的回答,归纳起来无非是一句话:“君王要怀着一颗深切怜悯之心,谨慎地使用民力和自然之资源,轻徭薄役、减少刑罚、体恤鳏寡孤独,那么百姓可以免除饥荒之苦,国家也可以富强了!”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豸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其天,勿夺其田,数家之口可以无饥矣!这就是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
其实这样的“王道乐土”,在汉初道家黄老思想主导之下的黄金时代,差不多已经实现了。
汉武帝对真正的“王道”,其实不甚关心,他看中儒家而不是道家,更多的是因为儒家对君主权威地位的百般维护和极力推崇。
汉武帝好色、好杀、好大喜功,这一切看上去都不象是儒家传说中的尧舜明君。但是汉武帝召集了很多文学之士和儒家学者来作官,他本人也常常把儒家的那一套仁义挂在嘴边,说什么“我要象尧舜一样如何如何?”
汉武帝一说仁义,信奉黄老思想的汲黯就笑了。他毫不客气的揭穿汉武帝的把戏说:“陛下内心想着那么多欲望,至于仁义,对外说说罢了,难道陛下还真的想学尧舜吗?”
于是汉武帝便如泄了气的气球般拂袖而去。留下吓白了脸色的群儒和泰然自若的汲黯。
汲黯说得颇为准确,汉武帝的治国之术,不是纯粹的王道,而是霸、王两道杂用。这一点,为后世统治者深深吸纳,作为帝王政治不二法则。
7 大汉天下的苦乐人生_大汉农民:社会底层之民生
人的生存、生活,总是人类社会的最大主题。求学、谋职、结婚生子和抚养教育,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从这一点上来说,大汉朝廷治理下的子民们,过得是和今人相似的苦乐人生。
大汉农民:社会底层之民生
大多数人从事的是艰苦的体力劳动,虽然没有汉朝劳工的直接诉苦,却有一个古代埃及人的述说,可以作为旁证:
“我亲眼见过在炉子口干活的金属制造工,十个手指就象鳄鱼爪子,身上的臭味比鱼卵还难闻。……石匠的活儿是对付各种坚硬的石头,于完活时胳膊都累得抬不起来,晚上睡觉时还酸痛,只好整夜卷缩着身子睡,太阳一出来,又得干活。他的膝盖和脊柱骨都快碎了。……理发匠从早到晚给人剃头修面,除了吃饭,连坐的功夫也没有。他匆匆地从这家转到那家,兜揽活儿。就象蜜蜂吃自己酿的蜜那样。他累断了双臂只是为了填个肚子。……种田的一年四季只有一套衣服,嗓子粗哑得象老鸦叫,十个手指从来不得闲,两条胳膊叫风吹得干瘦如柴。他休息的地方——如果他真能休息的话,是烂泥地。他不生病时,和牲畜一起分享他的健康;得病了,就在牲畜中挤块地皮躺下……”
晁错对汉朝农民的生活也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现在一户农民,老爸、老妈、老婆、孩子加上自己五口之家,一家能干活的不过老爸和自己两口人,能耕种的田地也就一百亩左右,收成也就一百石左右。春天忙着播种,夏天忙着耕耘,秋天忙着收割,冬天忙着储藏,还要砍柴、服官家指派的徭役。即使遇到刮风、下雨、高温、寒冻,也得出去干活,哪里有时间休息!再加上亲戚间总要走动走动,送个人情,吃口便饭,开支都得算在里面。这样的辛苦勤劳啊,一旦遇到水灾、旱灾以及官府的横征暴敛、繁重的徭役,奸商的压价,高利贷的盘剥,就只好出卖田地房屋甚至儿女来抵债了!”
但是汉朝初年,休养生息,农民的负担算是极轻的,秦朝税收制度是“泰半”, 泰就是太,太半就是一半还多。汉高祖收多少,田赋改为十五税一,什么意思?农业税(也就相当于今天的个人所得税,因为当时的百姓主要收入就是农业)是百分之六点六七,加上其他附加税收,也不到百分之二十。
汉文帝继续减税:农业税(个人所得税)再减一半,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也就是是百分之三点三三,算赋(人头税)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
做个简单的估算,譬如以一石三十钱来折算,收成一百石,那么可以估算出一家农户的年收入约为3000钱。三十税一的田赋100钱,四个成年人的人头税每人40钱,总计160钱,则这户人家的税后年收入,在2400钱左右,这点钱,可以应付其他杂捐摊派等等,大体上可以维持一年之温饱,或许还有所节余。
倘若这家里出了个迟迟不结婚的“剩女”,那就得加收人头税,女子从15岁到30岁,每3年一级,不结婚的,人头税每一级加120钱。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女子到了30岁还不结婚,她要缴纳的人头税是600钱,相当同龄男子的五倍。
这是在文景之治的黄金时代。到了汉武帝时代,首先是算赋(人头税)由每人每年40钱加至每人每年120钱。接着,增加了儿童税,每人每年23钱。
更可怕的是增加徭役。汉武帝不断打破常规,征发百姓服徭役。《盐铁论》记录说:“古代没有超过一年的徭役,现在我国的劳役,距离比较近的也要数千里,远的超过万里,时间很长。老百姓做父母的思念儿子,妻子思念丈夫,子女思念父亲,可谓‘愤懑之恨发动于心,慕思之积痛于骨髓’。” 可见百姓对无休止的徭役,是何等愤怒!
这样一来,汉朝百姓的生活质量可就大打折扣了。
这是农民,大汉社会的底层社会,也是最大多数。
8、一场告缗运动打倒了大汉商人!
秦朝末年,当英雄豪杰们为争夺金银珠宝大打出手的时候,陕西有个小官任氏却一心收集粮食储藏起来。等到楚汉大战,在荥阳僵持,粮价飚升,一石米卖到一万钱,于是任氏将囤积起来的粮食出售,获利丰厚,当初英雄豪杰们打破头抢来的金银珠宝几乎全部归于任氏。
“人弃我取,高抛低吸。”任氏的致富法则,也是天下商人的共同梦想。
汉朝的国策是重农轻商,但是利益所在,人们还是趋之若鹜。《史记•货殖列传》有一句妙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可见商业气氛的浓厚,几乎就是一个市井社会的绝妙写真。
七国之乱的时候,长安很多列侯封君参军没有盘缠,到处寻人借贷,大家担心战争持续不下,到时候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岂不是打了水漂,于是拒绝。只有无盐氏以十倍的利息大放高利贷。结果战乱很快平息,无盐氏的财富翻了好几个跟斗,从此富埒关中。
不过商人富可敌国,政治地位却差强人意,朝廷至少在理论上对商人抱歧视态度,譬如不许商人穿丝绸衣服和乘车,商人的后代不得仕宦为吏。与三十税一的农业税相比,商人最关心的财产税以一万钱为起点,税率达到百分之二十。
最严峻的时刻在汉武帝时代到来,因为和匈奴战争耗费巨大,朝廷加重了商人的赋税,要求商人据实向政府呈报自己的财产数字,每二缗(2000钱)抽取一算(120钱),一般小手工业者,则每四缗抽取一算。商人的马车一乘抽取二算,船五丈以上的也要抽取一算。
当时有个经营牧场而致富的商人卜式,这是个爱国的老实人,他看到国家缺钱,主动要求把一半的家产捐给国家,补充军费开支。汉武帝大喜,当即示意有关部门,发起了一场“向卜式学习”的募捐运动,召拜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第十级爵),田十顷,布告天下,以示百姓。皇帝的用意,是让商人们仿照卜式,把黄金白银“自愿”地捐献出来。
但似乎商人们觉悟不高,积极响应的人不多,导致皇帝龙颜大怒,于是一场空前的告缗运动拉开序幕。朝廷下令鼓励老百姓举报隐瞒家产、偷税漏税的奸商,一旦举报情况属实,朝廷将会把该奸商50%的财产奖励给举报人。
诏令一下,人心骚动。据《汉书》记载,中等收入以上的商人大体上都被告发而破产,被没收的财产以亿为单位计算。自春秋以来逐渐繁荣起来经历秦末乱世后又在“休养生息”中恢复起来的民营经济遭受的几乎是毁灭性打击。
为了捞钱,汉武帝还在工商业掀起一股“国有化”浪潮,包括盐、铁、酒、渔等行业的商业活动都被禁止,朝廷各地设立国营厂,垄断了盐、铁的收购和销售,但是国营厂官僚习气严重,制造出来的铁器钝得连草都割不动,老百姓不愿意买,官府强行推销,成为百姓之苦。
汉武帝这一番折腾让商人阶层元气大伤,当时一度出现了商业萧条、物价飞涨的局面。更为严重的是汉武帝滥用国家权力,强行查抄商人的财产,给人以“勤劳致富快”不如“当官捞钱快”的印象。一些商人更产生了既然财富朝不保夕,不如吃喝玩乐把钱花光,或者拿钱买个官做,何必扩大生产,成为盘中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