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异化狮猁王怎么杀:兴亡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小论《三国演义》所表达的国家兴亡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29:43

兴亡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小论《三国演义》所表达的国家兴亡原因

 

《三国演义》的故事相去有一千七百多年了吧!但是其中的忠臣和猛将,趣闻与轶事,通过《三国演义》仿佛复活在了我们面前,读来酣畅淋漓,如痴如醉,有手不释卷,不忍辍读之感。虽然《三国演义》多处于事实不符,是罗贯中将多种材料汇集在一起然后创作出来的作品,但是其中的计谋、为人处世的方圆之道、忠孝义的阐释等皆成了值得我们深深地去思考的东西。《三国演义》中留下的遗憾也太多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卧龙诸葛亮,急躁进军争功而亡的凤雏庞统,“万人敌”却遇害于本部末将之手的张飞……

对于三国鼎立常常有不忍其结束之感。三国中英雄如云,各为其主,杀出了各自的本色,各自的气概,各自的归宿。每一次将星的陨落都是一种遗憾,无论他们是在疆场中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还是镇守关隘自然地老去,抑或是遭人暗算不得志而终。他们都是好样的,既体现了他们为自己的抱负而战斗的精神,也表现了他们对君主的忠,对兄弟的义,对父母的孝。既然三国可造就如此之多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我们又为什么希望其结束呢?

但是,三国毕竟是魏蜀吴争夺天下而出谋划策,进而穷兵黩武的时期,人民的生命贱如草芥,将帅死去后尚可封侯建庙,得到后世的瞻仰与怀念。而士兵呢?有在乱军中被踩死的,有在水中被淹死的,有在火中被烧死的,有被敌方大奖手起刀落劈成两段的,有被乱箭无情地射成“刺猬”的,有喝了瘴气之地的恶水而被毒死的,有作为使者传信被无情地砍了的,他们的死法不一而足,但从来没看到过为他们立碑建墓的。这样,好像出现了极大的不平等:使战争最终胜利的,最终失败的,最终平局的,是谁的力量呢?在那个冷兵器时代,还不是由士兵决定的吗?纵使你有吕布的勇力,面对千军万马,矢石齐发,你不成“刺猬”,不成肉泥才怪呢!将或帅在其中只起一个鼓起己方士气、搦战冲锋的作用,从来都不会成为决定的力量。我们说拿破仑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没有了拿破仑,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就不可能得到捍卫了吗?这显然有失偏颇,恩格斯不是说假若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吗?我们关键的是群众的力量,在于群众的支持和配合,而并非只在拿破仑个人的力量。

为了平衡这种关系,我们只好放下我们心中领导战争的英雄,而把每一个愿为自己国家而不惜流血牺牲的士兵都认为是英雄。为了这一滴滴组成历史洪流的水,我们只好让统一去取代三国的分裂了,让这些无名英雄的后代也能享受安居乐业的快乐,而不仅仅是让他们的后代还是跟着英雄继续去战斗,还是跟他们的先辈一样为自己能否看到明天的日出而忧心忡忡,日不能食,夜不能寝的。

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演义》所宣扬的是英雄史观,每一次出战都不会少于数万军马,当士兵死了的时候,或者是死伤无数,或者是杀折大半等词概括,好像他们的死对于战争只是一个修饰而已。它过分强调了主将在战争中的作用,仿佛主将勇猛,跟随的士兵就可以以一当十,冷兵器时代,哪里有这样的美事呢?兵器优劣差异即使再大也只可以以一当三,士兵的体制强弱差异即使再大也只可以以一当二,这里有可能以一当十吗?单说五虎将的兵器:关羽用的是青龙偃月刀,张飞用的是丈八蛇矛,赵云用的是狼牙枪、银枪、龙胆加上曹操的青缸剑,黄忠用的是盘风斩(盘刀),马超用的是龙骑尖枪。这些兵器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例如能放出杀人暗器之类的,如血镝子这类型的。他们的武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异常锋利,曹操的青缸刀不必说,青龙偃月刀更有个“冷艳锯”的别名,使人听到了都会打冷颤。而青龙偃月刀还有一个特点是超重:八十二斤。而至于它变成了斩妖除魔和扶正祛邪的神器,显然是后来关羽被神话后的事情了。他们的勇武加上此等武器有可能以一当十。但是对于士兵来说,是否有可能呢?士兵用的兵器,无非是刀、箭、矛、盾牌、戟而已,也没有火器。要每一个士兵都可以以一当十明显是不可能的。

除了火器之外,那个时候武器中最有看头的要数诸葛亮的十矢连弩了,只可惜在一百十六回才用到。一次可以连发十枝箭,多有威慑力的武器啊,不过最后却只用在守一个城的功用上,呜呼哀哉!诸葛亮既识造十连弩,却没将之用在北伐上,而直到死时才将造法道出来,之后姜维却没有将之成批量造用,实在是有宝都不识啊。可惜,可惜啊!

说到士兵体质强弱程度,也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一般情况下,魏兵最强悍,他们来自北方中原地带;蜀兵次之,他们来自荆楚平原及西南、岭南山地;吴兵最柔弱,他们来自江东及东南水乡一带。从他们来自的地域可以知道他们适合的战争类型,这种凭借地形和特定战场上施展优势可以平衡武器和体质上的差异。

如魏军适合于平原广阔的集团军战斗,蜀军则适合于分散的阵地战和山地战,吴军则因水性娴熟而适合于水战。当魏、吴攻打蜀时,它们常会因为遭到山地埋伏而遭到失败;当蜀、吴攻打魏时,他们常会因为兵甲不足与魏抗衡而遭到失败;而当魏、蜀攻打吴时,他们又常会因为水性不熟而遭到失败。如果三国各以自身的地理优势及适合的战争方式去进行防御的话,三国或许未必能成一统。任凭你魏兵强马壮,走进山林就迷路,坐着船儿就头晕,这种情况下,魏军中还有谁有心思去战斗呢?而当蜀、吴军队要攻打魏的时候,他们又怎么不会因为自己兵卒看到广阔的平原而感到渺小呢?当魏、蜀要攻打吴的时候,他们看到浩瀚的长江,心中又岂能不胆战心惊呢?

既然,三国都可据地理而守,武器与士兵的优势强弱都可因此而不成其为问题的所在。那么怎样才能以一当十呢?善用谋略的谋士,对,是谋士。看到谋士这词,最先想起的是诸葛亮这卧龙,接着是凤雏庞统。传说:得其二人中的一人便可以安定天下。诸葛亮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被他的诚心感动,所以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庞统则是因为赤壁之战得罪了曹操,在孙权的“面试”中遭遇到了极大的挫折后,只能在诸葛亮的推荐下拜到刘备帐下了。刘备初见诸葛亮时,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诸葛亮的样子看到了就会觉得赏心悦目,更不用说在他未出茅庐之前就已知天下三分的才智了,所以他一出山就担任了刘备的军事。庞统呢?模样是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这副模样,虽然说不上令人倒胃口,但是至少不像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士。第一次见孙权,孙权心里就觉得不喜了,继而在孙权问到他的才学与周瑜的才学相比怎样的时候,他却说他的与周瑜的大不相同。孙权因为平生最爱周瑜,而庞统却没说得一点有对周瑜感到敬慕的地方,孙权就更是觉得不舒服了,最后还到了誓不用庞统的地步。无奈之下只有带着诸葛亮的推荐信去见刘备了,但是刘备一看到他心里觉得不悦,只给了个小小的耒阳县县宰他做,才能被小看了。但是他并没有掏出诸葛亮的推荐信,也没有跟刘备谈天下大势什么的就去上任了。最后通过半日断百余日案件这一事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加之诸葛亮的一席话,刘备才刮目相看,知道看错人了,立即重用其为副军师中郎将。看到庞统两次“面试”都因为样貌不好而得到极低的印象分,才华差点就被埋没,不仅叹惋,三国时就出现了以貌取人的现象了,相由心生的观念竟占据了包括刘备孙权这类重贤的人的心。曾经听说美国总统林肯有一副丑陋的脸庞,政敌纷纷对此进行攻击,最恶毒的是说他是有两副面孔的人。但他并没有气恼,而是以幽默的言谈化解了对方的人身攻击,使自己亲民近民的形象得到更进一步的突出。庞统没有幽默的言谈,没有托诸葛亮这个硬关系,却能暂时居低位,少发表言论。直到半日断百日后他才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话,这些是小儿科而已,我有的是经天纬地的谋略。这里似乎他是一个用才能说话的人,并不需要傍关系,也不需要呈口舌。

虽然他与诸葛亮齐名,现在又做了副军师中郎将这个职务,但是他在施展谋略方面,却只有少得可怜的几个事例。在之前的一个是向曹操献上连环计,给赤壁之战的成功做出了贡献,但是却绝了曹操这条路。第二个是议取西蜀,给刘备的宏图霸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将要进攻西蜀的雒城时,他不仅不听诸葛亮要其谨慎进军的劝告,而且还认为诸葛亮怕他成功取了西川的功劳,而力劝刘备攻打雒城。在出征时既同刘备换路进攻,还刘备的马,而致使最后成了刘备的替死亡魂,死时才年仅三十六岁。诸葛亮曾经说过庞统的才学是自己的十倍之多,却想不到会遭此一劫。这其中我想最大原因是庞统喜争大功。同等条件下,诸葛亮占星象知道主将帅有凶兆,庞统也肯定会知道,而他却硬是说这是个进攻的大好时机,谎报自己占星的结果。诸葛亮说要谨慎行事,他却鲁莽地择路而行,不做行军的谋划。在出军前,他的熟马眼生前失把他摔倒在地时,他应该可以预测到这是个凶兆,但是他却不以为意。直至到达落凤坡,觉得不妥,闻知地名与自己道号的关系时,他才有退兵的打算,但那时候为时已晚了。他成了敌人乱箭的目标。他为了争取夺西川的头等功,头脑发人到使自己的丧失了耳目的灵敏,甚至是闭目塞听,口中还道出假星象和刘备心疑致梦的谎言来。可悲啊!经天纬地的谋臣,为了区区一个“功”字,竟做出了一意孤行,无勇无谋的庸才的行为。不过从言谈可以看出,即使是英雄识英雄而被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庞统确实不及诸葛亮,特别是在谦虚和谨慎上。诸葛亮可以甘于躬耕于南阳的生活,与刘备的多次言谈和两个出师表都表现出了其对刘备知遇之恩感动及谨慎,一切事情以大局为重。而庞统一出现就已经是在周瑜帐下献计战赤壁了,而他竟是黄盖一次推荐就肯为周瑜献计,没有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的那份矜持。赤壁之战后,好像吴营的谋臣中却独不见庞统的出现,整整八回。知道周瑜死去,鲁肃向孙权推荐谋才,他又重新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但是他评价自己与周瑜的才学时,却没有表示一点的谦恭,有一点恃才不羁的架势。到了为刘备攻取西川的时候,他又把自己争取大功摆在第一位,诸葛亮的话不听,就是刘备的话也不听,完全没有以大局为重,而是急切立功,急于求成。连环计,诸葛亮没想出来,唯独他想出了,而且还成功了,这不能不说其智谋有时在诸葛亮之上。然而智谋却只有步步为营才可稳妥,至于急功近利,绝对是自取灭亡。我想诸葛亮的是大智谋,可长久施用,而庞统的是小聪明,只能凑一时之效。所以即使刘备的到了两个的谋略都可各自以安天下的人,也只有诸葛亮可以长久地用得上场,庞统只能用上片刻。

既然可以安定天下的谋士都没能最终安定天下,我们不禁想到了在谋士之上的硬力量—君主。在刘备死后,诸葛亮进行了六出祁山的北伐。诸葛亮有两次在战争到了中途的时候被召回成都的经历:一次是李严的都尉苟安被曹营摆布,回成都散布谣言说诸葛亮怨上迟早要称帝,这次欲破司马懿的机会错失了。还有一次是李严发书告急说吴将要攻打西川,这消息虽然是捏造,但是诸葛亮却只能班师回成都救急。这里并不是诸葛亮的错,他奉命托孤,倘若有甚闪失,都是对先帝的不尊啊!既然要是临危受的命,那也只有听命而行了。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诸葛亮大可以派人回去说明自己没有叛变的动向或遣军队回去把东吴军队打发走啊。等把诸葛亮收进葫芦里再班师也不迟的呀。何必将全军的头脑控制中枢搬回去呢?只可惜,忠臣只能听命君主,无论是君还是庸君。倘若诸葛亮把阿斗废了,自立为王,后果又应该怎样呢?这个事情,不禁使人想起了曹操。一开始看到曹操勤王的积极,真是叹为观止,又是混熟董卓,藏刀欲行事,失败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发矫诏各镇诸侯同讨董卓这个逆贼以匡扶汉室,觉得曹操很不错,乃是忠臣义士。但到了曹操迎銮驾到了许都自己的地盘之后,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给自己及属下封官进爵先斩后奏,还独揽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在可耻、可恨。这时,天子仿佛成了曹操手中的傀儡,操线木偶。天子只是曹操意志的一个传声筒,而此时的曹操已经完全蜕变成了乱世的奸雄了。与诸葛亮辅助阿斗的始终如一,惟命是从的形象对比,曹操的形象简直难以想象的奸邪恶毒。天子在曹操那里是悲哀的代名词,每天都提心吊胆,担心着自己的人身安全,不知道哪一天自己会被赐毒酒,哪一天自己脖子上会突然架上了冷冰冰的利刃,好像此时的皇帝成了砧板的活鱼一样,任人宰割,生与死的尊严都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完全掌握在屠夫的喜怒哀乐。喜乐的时候还尚有机会被放在鱼池里游多一会,但是怒哀的时候呢?想看到第二天的黎明大概都没甚可能了。而各路诸侯明智曹操挟持天子发布的诏令有假,却不能不听诏而行,他们自己的解释是天下还是皇帝的,世代食汉俸禄,只可以听从诏命以回报皇上了。而无论换了几代皇帝,只要他是姓刘的,代表的还是汉朝的利益的话,他们都会俯首听命,因为他们始终相信皇帝代表的是大汉朝的利益,而听从皇帝的指令就等于终于汉朝。这一点上,他们很有诸葛亮和曹操早年的忠心。但实质上,皇帝已经丢失了独立人格,代表的是挟持人的利益,所以他们听从的是挟持人的命令,而并非是皇帝的真实意愿。皇帝的真实意愿只有在写血诏讨国贼的时候才表现出来,不过讨国贼几乎都是失败的,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都会被揭破计谋,要不然就是赶走了这班国贼又迎来了另一班国贼。此时的国家名义上是皇帝的,而实际使用着的却是国贼,就好像被偷的东西一样,实际的硬力量是国贼,他僭越成了国主。

我想,一国之主的品格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刘禅只喜于玩乐,听信谗言,不思进取,最后蜀被魏所吞是在所难免的;至于曹奂,但是已经成为司马炎的傀儡,晋取代魏只在一个时机问题,因为魏当时真正的国主是国贼司马炎;而孙皓专行无道,残酷暴虐,最后尽失军民之心,而吴被晋所并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既然大一统是顺天应时的事情,我们又何必再为亡去的三国而感到惋惜呢?我们惋惜的是英雄的流逝啊。我们不会惋惜英雄而渴望乱世,我们只会为了挽救乱世而呼唤心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