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pds609 影音先锋:濝 关 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56:44
濝 关 考 发布者:罗火金 发布时间:2008-10-6 阅读:810

摘要:濝关,又名箕关、淇关,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详细考证了濝关的历史沿革:北魏的淇关,即汉代的箕关、隋唐时期的箕关、明清时期的邵原关。商周时期,此关应称邵关或郫邵关。隋唐时期一度因濝水改称淇水,关口也因此改称淇关。

关键词:濝关;历史沿革;邵原关;调查。

 

     

罗火金

濝关,又名箕关、淇关,为我国古代太行八陉之一——轵关陉上一处著名关隘。今为何地,古已失考。清代《济源县志》记载:“濝关,疑今大店”[1]。即今济源市王屋山乡王屋山主峰东侧大店河旁的大店村。这里东距轵关(封门口村)仅1.5公里。清代《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濝关,见在山西垣曲县”[2]。据今济源市的一些研究历史地理和地方志的人员称,濝关在轵关西北约2公里处的大店河东岸小店村附近。

2004年11月,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在对古轵道的调查过程中,对濝关的位置也进行了重点调查。通过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我们认为以上诸说均谬。现济源市邵原镇东侧的邵原关,即应为古代的濝关。

濝关(箕关、淇关)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廿五史中的《后汉书》中。据书中记载:“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正月,邓禹自箕关将入河东(箕关,今王屋县东——唐章怀太子贤注)。河东都尉守关不开,禹攻十日破之”[3]。唐代章怀太子的注解最为重要,他指出了濝关的大致位置。唐代的王屋县治所,即今之济源市邵原镇。箕关,则在其东。《后汉书》中又记载:“建武二年,……以(王梁)为中郎将,行执金吾事。北守箕关,击赤眉,别校降之”[4]。自古以来,由河内(今河南沁阳市)、洛阳,经过太行山到达河东的道路只有一条,即战国时期开始称之为轵道,后期称之为太行八陉之首的——轵关陉。此道东起轵城(现济源境内轵城镇),跨越王屋山(是太行山脉南端的称谓),西至垣曲古城,濝关是轵道上的一个关口。   

濝关,两汉前后称箕关。北朝时期称濝关。隋唐时期因濝水改称淇水,故此关也曾称为淇关[5],明清时期称邵原关。

一  濝关的地望

关于濝关的地望,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一书有较详细的描述。书中云:“河水(今黄河)又会濝水。水出垣县王屋山西濝溪,夹山东南流,径故城东,即濝关也。……濝水西屈,径关城南,历轵关南,径苗亭西。亭,故周之苗邑也。又东流注于河”[6]。从《水经注》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濝关的地理位置应该符合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位于王屋山西部;二是濝水之旁;三是在一“故城”的东侧。

第一,王屋山,为我国名山,它雄跨河南省济源市西部、山西省垣曲县东部和山西阳城县南部,面积广大。因其南望如王者之屋,西望如王者车盖而得名。濝关位于“王屋山西”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地理范围概念,郦氏以什么作为王屋山东西部分界的地理座标点呢?我们认为郦氏树立的地理座标点应是王屋山主峰——天坛山,以天坛山为界,将王屋山分为东西两部。天坛山位于济源市西北约26公里处,西距邵原镇约15公里。因此,濝水应指的是天坛山以西一条大的河流;濝关应是天坛山以西、濝水河畔、古轵道上的一个重要关隘。据我们对古轵道的调查,从现王屋山主峰向西到山西垣曲古城之间,惟一一个重要的关口即为现今的邵原关,明清两代都在这里设置巡检司。除此之外,没有一个可以再称“关”的地方了。

第二,按《水经注》记载,濝溪和濝水为同一条河流,上曰濝溪,下称濝水,现河名佚失。现在从山西垣曲古城(自古以来,至1959年以前,古城一直为垣曲县治所,后因修建三门峡大坝,于1959年县治迁往刘张。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库的修建和蓄水,现在古城已沉没到黄河水下。)至济源市王屋山主峰天坛山之间,哪条河流应为北魏时期的濝水呢?《水经注》中记载了从山西垣曲古城到王屋山天坛山之间的黄河北岸,自西向东共有四条较大的河流,即清水、教水、庸庸之水和濝水。现今在两地之间的黄河北岸较大的河流也有四条,二者相符。根据《水经注》记载以上各河流的方位和流向,我们分析研究后认为:清水,即为现垣曲县亳清河;教水为今山西垣曲县的 河(也称 水、 西河、舜清河、 水河)。新编《垣曲县志》也云:“ 水古名教水”[ 7]。庸庸之水应为今垣曲县与济源市的界河——西阳河;濝水应为今济源市邵原镇东侧的东阳河。(图一)

现今东阳河的流向和所流经的地方与《水经注》上记载有相符的地方,但也有不相符的地方。这是为什么?是地壳有了新的变化,还是郦氏记载的不准确。我们认为:郦氏的记载有误。究其原因,问题出在郦道元身上,因郦氏记述的不准确,导致后期有人误将濝水认为是今天天坛山东侧的大店河。

王屋山位于黄河北侧,地势北高南低,故河流流向主要是由北向南或由西北向东南。从北魏到现在1200余年的历史中,史书中未见记载王屋山区的地壳有大的运动和变动,因此从北魏到现在,王屋山区中的河流及流向不可能有很大的变化。我们认为郦氏记述的不准确是因为郦氏生活在北魏时期,由于历史的局限,郦氏《水经注》中所说在某一段河流的流向,是不可能很精确的。他只能根据太阳运行的位置和司南所指的方位而确定大致的方向。更何况郦氏对每条河流是否从头到尾都进行了实地考察,还值得考证。故我们研究《水经注》中河流及流向,只能是确定其大致的方位和方向。

郦氏描写濝水:“水出垣县王屋山西濝溪,夹山东南流,径故城东,即濝关也。……濝水西屈,径关城南,历轵关南,径苗亭西。亭,故周之苗邑也,又东流注于河”。

垣县,即宋代以后的山西垣曲县。北魏时期,垣曲县称垣县或王垣县,它东和轵县(今济源市轵城镇,当时尚没有济源之称)相邻,两县分界线在今天坛山附近。轵关归河内郡轵县所辖,濝关归河东郡垣县所辖。濝关东侧即为东阳河,北魏时期归垣县所辖。因此,濝水发源于垣曲县的王屋山中,郦氏记载是正确的。

“夹山东南流”:对此句我们有两种理解,一是“夹”字为被动用法,指濝溪被山携挟向东南流去;二是该河有两个源头,中间为山所隔,后汇为一流。我们在实际考察中,发现东阳河确实有两个源头,东为铁山河,西为东阳河,二者在邵原镇东南汇合,下游仍称东阳河。两源头之间为一小山脉所隔,因此形成两河夹山之势。郦氏所说之意,有可能是第二个意思。

“径故城东,即濝关也。”:此语与现在东阳河与邵原镇、邵原关的相对位置相符。“故城”应指的是邵原镇。北魏时称为故城,说明其历史久远(后有详述)。邵原镇东1公里为古关口,关口下即为东阳河。故城、关、河三者皆符。

“濝水西屈,径关城南。”:现在东阳河的流向与上述记载相符。

“历轵关南”:此句与东阳河流经之地不符,并派生歧义,这是郦氏之误,并误导后人认为濝水为大店河,濝关在大店河旁。

轵关,为我国古轵道上的著名关口,位于济源市西18公里处的封门口村。关口西约1.5公里处即为南北向的大店河。轵关和邵原关之间有两条大河­——东阳河和大店河,两河之间为王屋山主峰天坛山,因此,东阳河不可能越过天坛山南的重重山脊和道道山谷而“历轵关南”。那么大店河会不会是古濝水呢?大店河的流历特点仅符合郦氏所说条件中的两条,即“西屈、历轵关南”,其余均不符。首先,大店河发源于山西阳城。阳城历史悠久,北魏时期称 泽县而不称垣县;其次,大店河南流一直奔流在高山峡谷间,其旁无“故城”,更未“径(濝)关城南”,仅“历轵关南”与郦氏的记载相符,故其流经之地的特征与濝水特征大部分不符;三是大店河位于王屋山东侧,西距主峰尚有约10公里,与《水经注》记载的濝水在“王屋山西”不符。故大店河不是古濝水。

结合郦氏的记载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我们认为郦氏的记载误将濝水和大店河混淆成一条河流了。其上游记载濝水的特点和东阳河相符,而其下游记述的特点则和大店河的特征相似。从其记述看濝水流向主要为西北至东南向,而现实中大店河以西的河流流向均为南北向,这也反证郦氏当时可能没有沿两条河游历考察。他的记述却误导后人对濝水、濝关认识的混乱。

“径苗亭西”:关于苗亭地望,清代《济源县志》记载:“春秋苗贲皇采邑,在轵关南”[8]。《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苗亭,在今济源县西南,蓼坞”[9]。现具体位置不详。

巧合的是,在1993年为配合我国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组成调查队对淹没区内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调查。济源蓼坞村地处丘陵,南临黄河,地域狭窄,附近没有发现古城址,意外的是在蓼坞村西约15公里的长泉村偶然发现了一座东周古城,称为长泉古城[10]。199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11]

古城位于济源西部王屋山主峰南麓的下冶乡长泉村西北隅,黄河北来在此折而向东形成了一个近似900的夹角,古城即坐落在夹角内侧。古城屹立于黄土丘陵上。城墙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150米,城墙宽12—15米。西北部城墙残高6—7米;东北角城墙残高8—10米,东墙南段及南墙已不复存在。城址下为一处裴李岗文化至庙底沟二期文化的遗址。城内有较丰富的东周时期文化层,城墙夯土内有东周时期的陶片,确定了该城建筑的上限为东周时期。还发现了大量东周时期的灰坑、墓葬以及生产和生活用具。它们在时间上正好与苗亭存在的时间相吻合。因此我们认为长泉古城即为东周时期的苗亭。

东阳河入黄口位于长泉古城西北约8公里处,符合“濝水……径苗亭西”的地理方位。而大店河入黄口则位于该城东约13公里,与上述记载不符。

关于该城址的性质,发掘者黄克映、赵文军推测认为:“长泉村在晋东南通向豫西去洛阳的交通要道上,而长泉渡口就成了南北交通的重要渡口。……该城址应为晋国在长泉渡口设立的军事设施”[12]

我们认为此城应为东周王朝或苗贲皇修建的苗亭。周平王东迁成周(今洛阳)后,城北部的黄河成为保护成周安全的第一道屏障,而长泉既然是重要的渡口,周王朝就不可能等闲视之。将渡口北侧分封给苗贲皇为采邑,不失为一种较为高明的手段。将这偏僻之地分封出去,既笼络收买人心,又使此地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成为周王朝国都外部军事防御的前哨阵地,可以防止春秋时期晋东南的狄族和后来晋文公称霸时对成周的威胁,故此城应修建于晋文公称霸前,为周王朝或苗贲皇修筑。

第三,《水经注》上记载濝关西侧的“故城”是何城?并在北魏以前就是一个重要的地方。从现在济源天坛山以西到垣曲古城之间能够建成有一定规模城市的地方只有古镇邵原。

二  邵原的历史沿革

邵原镇位于王屋山区西部,四周群山林立,峰峦叠嶂。惟此地“隆而平”,故可称为“原”,现号称为“济西盆地”。那么这里北魏以前是否有古代城址和关口呢?

首先,邵原镇北魏以前是否有古代城址?回答是肯定的。邵原历史悠久,其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时期。邵原镇东北角的山岗上,有一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古文化遗址,我们推测邵原一带还应该是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一个理想和良好的生存区域,应有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存在。商代,距甲骨文记载,这里古称刀(shao)方,即召国,后刀字演变成召和 。殷商时,召方一度与商王朝成为敌对国家,后被商王朝吞并,新称为郫。郫是根据此地的地势特征“隆而高”而新起的名字,与召名并行。春秋时称为郫邵。北周以前曾称苌平县。北周改为王屋县。隋朝时设邵原郡(治所在今垣曲古城),“邵原”一名才正式出现。唐代武德二年,在今济源境内置西济州,又析置溴阳、蒸州、邵原三县[13],今邵原镇才由“邵、郫邵、苌平、王屋”之名改称为“邵原”,从此“邵原”一名落定此处。

邵原历史悠久,郑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择令先生对邵原的历史进行了严密的考证,认为:商代时期,召为方国,地域范围即今王屋山区。召国都城就在今邵原镇内,邵原的建城或建都史,应当从商代的“召方”算起,距今已有三千三百余年的历史[14]。陈梦家在《殷墟卜辞综述》中、郭沫若在其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1977版)中,都明确标注出殷商时期的“召”,即今之邵原镇。

邵原镇既然在商代为“召方”的国都,有城就是必然的。郦道元所说的“故城”就应当指的是“召方”的国都之城。北魏时期地面上应保存有城墙遗址,郦氏所言应不虚。至少从商代起,历隋唐宋金元明清,邵原一直是济源西部山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元明清此地有城,明清两朝,在此设有巡检司。现邵原文化研究会复原了明清时期邵原古城的图样。

其次,邵原镇东约1.5公里处自古以来有一关口,明清称之为邵原关,并在此设立巡检司,说明此地为重要的关隘冲要之地。此关的地势西高东低,主要防御的是东方敌人的进攻。明清之前,此关照样是一个重要的关口,北周时期,杨 守此关与北齐对垒。两汉时期,从河内向西进入河东,此地为必经之处,但遗憾的是史书的记载却很少,东汉邓禹从河内入河东也必经此关,攻打此关十余日,充分说明当时此关非常坚固,易守难攻。两汉时此关已有关垒和驻军。

通过以上考证,我们认为:现在的邵原镇,夏商时,为召方侯国都邑,称为刀、召、 ;被殷商王朝吞并后,又称为郫;春秋时期称为郫邵;战国时在“卑、召”旁加“邑”,形成“郫邵”二字。汉三国时期在这里设亭。北周以前一段时间曾称长平(或苌平)。北周改称王屋,一度为王屋郡。隋设王屋县[15]。唐武德二年,在济源置西济州,又析置溴阳、蒸州、邵原三县。将王屋县改称邵原县,自此此地始有邵原之称,后又长时间称为王屋县。邵原一地,隋代以前,一直归山西河东郡垣县(今山西垣曲县)所辖。至隋始归怀州河内郡。后期又曾多次分别归孟州、洛阳和邵州郡(今山西垣曲古城)所辖。最终归怀庆府济源县所辖。民国36年(1947年)河南省王屋县西部第二区13个乡划归山西垣曲县[16]

邵原镇东的关隘,汉代以前的称谓已不可考。汉代前后借河名关,称箕关。北魏前后称濝关,此名应延用至唐。唐代濝水一度改为淇水,其关口也相应改称淇关。明代初称之为邵原关,在此设巡检司。清代延用之。

  濝关的考古调查

关口位于邵原镇东约1.5公里处,一条南北走向的土岭纵跨南北山梁之间。出镇沿轵道东行,即达岭前。现在人工将山岭挖出一缺口,原轵道即从此处通过。此即为北魏以前的濝关故址。关口西部即为“隆而平”的邵原盆地;东侧则为一斜坡,号曰高洪坡,坡底即为东阳河,即北魏濝水。从坡底的郝坡村向西拾坡而上,至关口长约5公里。关口北侧的山梁上,尚保存有古代戌关将士居住的营房遗址。以前当地群众在耕地时,曾多次发现采集到铜箭镞等古代兵器。现在草丛中、耕地内尚可捡到宋——明清时期驻守军士遗留的残瓷片。

垭口,南北宽约8米,两壁上下峭立。其中在北侧土壁上部有一行青砖整齐地嵌在崖壁土中,我们推测它应为明清时期关城基础(关楼、关防)所留之物。站在垭口向东眺望,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如有情况,一览无余,真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这样一处著名的关口,明清以前特别是在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史书中却记载甚少。

  濝关发生的重要战事

邵原关地处要冲,控扼西东,山势险要,易守难攻,历代均有重兵把守,在此发生了许多重大战事。因兵燹,关口屡有兴废。

夏商时期,邵原为召方的国都,其东侧的关口,是保卫国都安全和防御东方敌人进攻的关键之所。商代晚期,召方被商王朝吞并后,关隘上的防护设施被严重破坏。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贿通居住在今垣曲皋落的赤狄别族皋落氏,打通了从国都绛经皋落到阳樊(今济源市曲阳)的道路,占领了此关,派众兵驻守[17]。据此可东进河内,南下洛阳,便利了晋文公“挟天子以令诸侯”,为晋文公称霸诸侯,取得了地理优势。公元前550年,“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张武军于荧庭,戌郫邵,封少水(今沁河),以报平阴之役,乃还[18]”。清代《济源县志》也记载:“邵亭,在县西一百里,后汉<地理志>云:‘有郫邵之扼,春秋贾季迎公子乐于陈,赵孟杀诸郫邵’。今名邵原关”[19]。以上“戌郫邵”和“有郫邵之扼”的记载,均说明此地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各诸侯国军队向西进攻占领此关,可以扼制晋国的东进南下,与之抗衡。当时此关应称为邵关或郫邵关。

东汉前后,称为箕关。邓禹率军西进河东,攻打此关用了十余日,足见此关易守难攻。《水经注》又记载:“献帝自陕北渡安邑,东出濝关,即时关也”[20]

南北朝时改称濝关。濝关和东部的轵关分别成为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防御对方首当其冲的前沿关口,事关两国生死存亡,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濝关属于西魏和北周所辖,一度还属北齐所辖。《北史》记载:“周建州刺史杨 镇车霜。北齐令侯景趋齐子岭(在今邵原镇西北)。 恐其入寇邵郡,率骑御之。景闻 至,大恐,斫木断道六十里,犹惊而不安,遂退还河阳(河阳,今孟州市)”[21]。邵郡治所在今垣曲古城,邵原为邵郡所辖。清代《泽州府志》记载更为直接:“西魏大统十七年,杨 拒齐      师,由侯井里下邵原”[22]。北齐(河清)二年三月巳丑,诏司空斛律光督五营军士等戌于轵关[23]。北齐为了自身的安全,也对轵关进行了修缮,并修建了北起轵关,南至黄河北岸蓼坞村的长城。邵原关在历史上和轵关一样重要,分列东西,控扼轵道。

宋金时期王屋山和太行山一带有王彦领导的“八字军”和梁兴领导的“忠义社”抵抗金兵南侵。公元1140年,岳飞命梁兴渡河,纠合忠义社,取河东、河北州县。梁兴联合各太行忠义社及两河豪杰赵云、李进、董荣、牛显、张峪等,大破金人于垣曲,又捷于沁水,追至孟州之邵原,金张太保、成太保等以所部降,又破金太尉兵于济源[24]。以后,金政府特派大将镇守此关。据邵原镇现存金代延福院所铸铁钟铭文记载:承安四年,金政府派定远大将军烈胡胜虎、承信校尉齐子明驻守于此,兼管河防、常平仓事。常平仓,为粮仓之名。北周前期,邵原曾称苌平,常平即苌平。说明,当时金政府对此地的重视程度,为了长期的军事需要,专门在此设立粮仓,以供军事所需和戌关兵士之用。泰和元年,怀远大将军完颜胜、忠武校尉完里元福镇守此关,对此地实行军事管制[25]

元至元三年(1266年),王屋县并入济源县,至此以后,此关归属济源县所辖。元世祖中统二年,诏令:“太行一带,东至平滦,西控关陕,应有险阻,于附近民内选谙武事者,修立堡寨守御”[26]。邵原关得以修缮。

明代初期,明政府在全国各个关隘要冲之地设置巡检司,在此设立邵原关巡检司。明代晚期,为防止农民起义军,明政府曾筑防邵原关。明崇祯五年七月,李自成农民军一部,自山西垣曲,经轵道,攻占邵原,入济源,东攻怀庆[27]。明崇祯六年二月,农民军一部,犯县南,从邵原下济源[28]。明末,陕西凤翔人袁楷节钺归怀,曾筑防邵原关抗击明末农民起义军[29]

清朝在此仍设巡检司。经过明末起义军的多次攻打,邵原关被严重摧毁。清初多次对它进行加固。清康熙二十九年,巡检傅传吉重修邵原关署及关城[30]。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将领林凤祥、李开芳等率军北渡黄河。六月,围怀庆,七月二十八日,撤离怀庆,经济源向西攻破轵关和邵原关,西入山西垣曲,折而向北,进攻北京。清咸丰六年,为防止太平天国起义军,山西省借地修关,对轵关和邵原关进行了重新修建[31]

清穆宗同治四年(1865年),7月5日,为防止河南捻军入境,清廷令护理山西巡抚王榕吉办理防务,西白风陵渡,东到泽、潞一带,中间大小数十口,总长600里,处处设防。邵原关也重新维修,置兵设防[32]。清穆宗同治六年十月,西捻军主力由垣曲攻占邵原,又从济源进入阳城县白云隘[33]

 总之,北魏的濝关,即为汉代的箕关、隋唐时期的淇关、明清时期的邵原关。商周时期,此关应称邵关或郫邵关。隋唐时期一度因濝水改称淇水,关口因此改称淇关。此关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古代太行山上最重要的关口之一。

注释:

[1]、[8]、[19]、[27]、[28]、[30]《济源县志》,嘉庆十八年版本。

[2]、[9]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

[3]《邓禹传》,《后汉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六。

[4]《王梁传》,《后汉书》卷五十二,列传第十二。

[5]《隋书·地理志·济源》,《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6]、[20]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卷四。

[7]、[16]、[17]垣曲县志编纂委员会:《垣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3年。

[10]河南省文物局、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移民局编:《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年。

[11]、[12]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13]《新唐书·地理志·孟州》,《新唐书》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

[14]杨择令:《邵原历史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5]《隋书·地理志·王屋》,《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18]《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卷九。

[21]《杨 传》,《北史》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

[22]《艺文志·纪事·西魏》,《泽州府志》卷四十九,艺文志九。

[23]《齐本纪》,《北史·齐本纪下》卷八。

[24]《人物志一·节行》,《泽州府志》卷三十六。

[25]济源市邵原镇现存有金代延福院遗留下的一口大铁钟,钟高2.6米,底围周长4.75米。钟身通体铸造铭文,铭文记载了金代承安四年和泰和元年驻守此地的军事官员的名字、官职以及都会首、工匠及施舍寺院、捐助人员名单等,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军事管制制度。

[26]《世祖纪一》,《元史》卷四,《本纪》第四。

[29]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袁楷德政碑》, 178页。

[31]济源市王屋乡封门口村,即为古代轵关所在地。现存清代碑碣三通,分别题刻“封门天险”、“重修封门关口碑”和咸丰六年“告示碑”。“告示碑”为卧碑,由两块组成。碑文记述了由于江南太平军活动猛烈,咸丰六年7-8月,抚晋使者王庆云在晋豫两省附近的轵关等地借地修关,增筑关楼,规定开关、闭关时间,盘查来往行人等诸多事宜。

[32]、[33]晋城市志编纂委员会:《晋城市志·大事编年(上篇)》,中华书局,1999年。

 

 

(该课题为国家文物局立项课题,并受到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资金资助)

附图  王屋山邵原关(濝关)、轵关地理位置图

 
每年的律考难过关吗? 我想考研究生,请问需要通过几关的考核? 有没有什么关于今年成考的信息阿~~~~!! 考了报关员有没有海关关衔 考驾照到色盲那关过不了怎么办? 关考于中科院计算机硕士研究生的问题 想考建筑系,可怕美术不过关,怎么办 想到国外留学,考试要过哪些关?(考生物方面的) 什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可以无相关工作经验考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有今年考北大国关专业的吗?欢迎交流。 预科生如果考不过关,学校给发毕业证吗? 跑跑卡丁车考照的第3关怎么才 能过啊?求救啊~~ 谁知道跑卡丁车里考驾照第三关怎么过哟?一直没搞懂 谁能帮我考跑跑卡丁车L3第2关啊 急急 谁能告诉我,跑跑卡丁车考L3驾照的最后1关,怎么过啊? 谁能帮我考下跑跑卡丁车里面L3驾驶证最后一关 谁能帮我考下跑跑卡丁车里面L3驾驶证最后一关 谁知道温县西关学校2006年考初中的网站 就在我准备考试的时侯,却梦到自己考得不过关,这难到是不好的预兆吗? 象考跑跑卡丁车L3 驾照中第2关那样U行的弯是怎么漂的啊? 跑卡丁车的驾照怎么算是漂移加速啊,那关不明白,总是考不过去!大家帮忙啊 跑跑卡丁车的L3驾照考试的第2关飘移,怎么我老是考不过啊? 关关的名字。。? 我是高三的学生(女),马上要考播音主持专业,第一关就是自我介绍,哪未有出彩的自我介绍?麻烦大家了~谢